第一篇:外协单位及被派遣劳动者安全管理细则
××××××××有限责任公司 外协单位及被派遣劳动者安全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规范公司外协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及其分公司、专业中心、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实际控制的参股公司(以下简称成员单位)。
第三条 外协单位是指参与公司和成员单位生产、建设、维(检)修等业务的生产性业务承包单位、项目承包单位、施工或检修维保单位等业务承包单位,以及为公司和成员单位提供劳动者的劳务派遣单位。第四条 成员单位应按照谁发包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要求,履行对外协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管理进入本单位的被派遣劳动者。
第五条 成员单位在与外协单位签订合同和协议时,应明确各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作业范围和安全管理相关要求。针对工程建设项目,除对外协单位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外,应在勘察、设计、监理等环节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做出详细约定。第六条 成员单位应监督外协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管理制度、安全用电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的规定等。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符合×××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规定的相关要求。第二章 安全教育培训
第七条 成员单位应对进入本单位的外协单位进行安全告知交底,告知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并做好交底记录,作为外协单位对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
公司内部关联单位之间发生协作业务时,相关单位也应对进入本单位的人员进行安全告知。对于进行技术指导、检查、参观、学(实)习等其他进入成员单位的外来人员,相关成员单位应对其进行安全告知。
第八条 成员单位应要求外协单位对其从业人员在进入成员单位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成员单位应对进入本单位的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内部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告知交底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常识等。
第九条 成员单位应监督外协单位制定合同周期内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教育内容和考试成绩应备案待查,成员单位应派人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三章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第十条 成员单位应监督外协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互保联保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其从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第十一条 成员单位应要求外协单位依法为进入成员单位的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成员单位应监督劳务派遣单位组织被派遣劳动者参加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备案被派遣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监督劳务派遣单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前、岗中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第十二条 外协单位从业人员进入成员单位前,成员单位应审核外协单位的安全备案资料,审核通过后,外协单位方可按规定办理入厂手续。
安全备案资料主要包括外协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安全管理制度(规程)、保险缴纳情况;劳务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被派遣劳动者的信息等。
第十三条 成员单位应监督外协单位每天对合同约定工作范围内的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第十四条 成员单位应定期对外协单位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每月对所有外协单位执行合同或协议的情况进行安全符合性评价,对外协单位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排序,对存在严重安全管理问题的外协单位进行约谈,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安全符合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组织方式、岗位人员配备情况、教育培训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劳务人员变更情况、安全费用投入情况、保险缴纳情况、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情况、作业过程安全监护情况、作业过程是否形成闭环管理、工作联系或汇报制度执行情况、现场隐患治理情况、安全生产施工(作业)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定期检测检验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 成员单位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发生下列行为之一的业务承包单位,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公司和成员单位在组织相关业务招投标时,不得将列入“黑名单”的外协单位纳入合格供方参与招投标。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属于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
(二)对于成员单位提出的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
(三)由于管理不力导致责任性工亡事故的。
安全生产“黑名单”应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和供方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六条 成员单位应为外协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监督劳务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配备统一工装,并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第十七条 外协单位从业人员从事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作业及检修等危险作业时,成员单位应当监督外协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作业许可,并落实现场安全生产措施。
第十八条 成员单位应对外协单位使用的施工机械、器具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是否定期维护检修,是否保持性能良好进行监督检查。需要强制性检测检验的,应监督外协单位按规定检测检验。
第十九条 成员单位应监督业务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等。
第二十条 成员单位应对外协单位的备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当外协单位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作业人员和作业范围、合同期限、工作性质、生产组织方式等发生变化时,成员单位应督促外协单位及时对备案资料进行变更。第二十一条 当发生合同约定以外的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时,成员单位应与外协单位在签订的临时性合同中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第四章 事故管理及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当外协单位人员在作业过程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外协单位应及时向成员单位及属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成员单位接到信息后,应及时将信息反馈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故性质启动应急预案。第二十三条 成员单位应配合外协单位做好事故调查,督促外协单位进行事故善后处理相关工作。相关单位应根据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完善管理制度。第二十四条 由于成员单位设备、设施不完善、作业现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由于成员单位对外协单位监管不到位、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导致的事故,公司安全主管部门依据问责管理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成员单位的管理责任。
第二十五条 由于外协单位或被派遣劳动者违反管理制度导致事故发生,成员单位应依据合同条款对外协单位进行处罚。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5 年 6 月 12 日印发
第二篇:外协单位安全管理标准
外 协 单 位 安 全 管 理 标 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项目经理部下属各二级单位对外协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权限、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项目监理部意见所属各二级单位使用外协单位的安全管理。
2、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职责权限
项目经理部及下属各二级单位必须从建设公司确定的合格外协单位中选择劳务协作单位和工程分包方,并与外协单位和工程分包方签定《施工安全协议书》,对外协单位的施工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各二级单位选择的外协单位必须持有一冶建设公司安全处核发的《施工安全资格合格证》,无证外协单位禁止进入现场施工。
4.2各使用外协单位的二级单位在签订工程合同、用工合同时,必须凭《施工安全资格合格证》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和环境保护协议书,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凡是未签订安全协议而擅自开工的项目,一经发现,项目监理部安全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施工,所造成损失由准许其施工的二级单位负责。
4.3各二级单位应将外协单位纳入各自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执法(奖励与处罚)等工作。
4.4外协单位负责人是该单位项目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施工负有全面管理责任,应按照总包单位安全规定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保证
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按每50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50人以下的可设兼职安全员负责本单位施工生产的安全管理。
4.5外协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前,应由二级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对其进行安全交底,告知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填写安全交底确认表。
4.6外协单位必须自觉遵守一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不执行安全协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项目监理部安全管理部门有权制止、处罚。
5、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由项目经理部安检站负责进行检查考核,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或责任人,可视情节对其予以经济处罚。
第三篇:用工单位派遣单位劳动者法律关系
劳务派遣,是指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与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从而拥有人才的劳动力使用权并承担雇主责任,将签约人员外派至使用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关工作,并向被外派的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盈利性经营行为。派遣服务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派遣服务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由此,三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用工方式,对于扩大就业、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具有双重意义。本文仅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就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追偿权谈一点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一、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性质
劳务派遣所形成的其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关系,而是涉及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包含劳务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及实际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务关系这三个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期间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对被派遣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没有作出规定。
《侵权责任法》增加了劳务派遣职务侵权责任承担的内容,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实际用工单位应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受特定实际用工单位委托招聘劳动者,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其劳动过程由该单位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由该单位提供给派遣单位,再由派遣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事务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实行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协议》,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已经不同于一般职业中介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劳务派遣的这种用工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用工方式,因为传统的用工方式只涉及双方主体,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而劳务派遣却不同,它存在三方主体,包括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上述规定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为“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全部义务,承担依法招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费等义务;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为“用工单位”,依法承担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提供劳动保护、允许劳动者参加或组织工会等义务。
二、劳务派遣中权利义务的分配
劳务派遣涉及三个法律关系,即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派遣协议关系、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指挥管理关系。对不同的法律关系进行权利义务分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系劳动合同关系,这种劳动合同与传统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派遣劳动合同中雇佣与使用是相分离的,但从本质上说,派遣劳动合同仍属于劳动合同关系的范畴,劳务派遣单位也就应当承担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全部义务,其主要义务为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以及对被派遣劳动者负有保护照顾、办理社会保险等义务。
2、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依据派遣协议成立民事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应遵循私法自治的原则,由双方在合同中自行协商确定。无论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如何分配其权利义务,该约定只对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有效,而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并不生效,被派遣劳动者仍可基于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分别形成的法律关系主张权利。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即使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约定“工伤事故用工单位概不负责”,该约定对劳动者亦不生效,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尽管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但由于被派遣劳动者是向用工单位实际提供劳动,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动者的指挥监督权,双方实际上存在着隶属关系与人身关系的结合,故而为了保护劳动者,将用工单位依据私法上的利他契约而负有的对被派遣劳动者的附随义务通过劳动法而上升为其对劳动者负有的特殊保护照顾义务。这种保护照顾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用工单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及与其他正式职工同工同酬;应当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一般人格权不受侵害等。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追偿权
《侵权责任法》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纠纷中的追偿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该法关于劳务派遣中规定承担责任的实质来看,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肯定享有追偿的权利,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追偿,情况比较复杂,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安全条件,其追偿条件应有所不同。实践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因劳动者侵权已承担赔偿责任后,能否向劳动者进行追偿?如上述单位能够证明侵权是由于劳动者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且该行为超出了法律赋予的职权或单位的授权范围,其应享有追偿权。但不能将经营的风险转嫁给劳动者,也不能在用人单位有监督管理之过失的情况下,让劳动者承担大部分责任。二是对于用工单位因劳动者侵权已承担赔偿责任后,能否向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单位追偿?对于这个问题,在用工单位对外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对于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单位来说,根据《侵权责任法》关于劳务派遣中规定承担责任的实质来看,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务派遣单位进行追偿的权利,让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起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当然,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已经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了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工单位就不能再对劳务派遣单位行使追偿权。
关于追偿权的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中做出过规定,比如,日本民法规定,雇用他人者,对受雇人因执行其职务而加于第三人的损害,负赔偿责任。不妨碍雇用人对受雇人行使求偿权。台湾地区“民法”规定,对于为侵权行为的受雇人,雇用人有求偿权。但是,目前对追偿权规定的国家和地区不多,从规定追偿权的规定看,也较为原则。据了解,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不少国家越来越限制雇主行使追偿权的或者不允许雇主进行追偿,认为雇主可以通过企业保险等方式来解决赔偿费用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对追偿权的问题做出过规定,比如,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律师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劳动者如果因过错损害到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且造成了经济损失,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劳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用工单位的经济损失往往很难得到完全的弥补。用工单位如想保护自身的权益,就应当把这种员工的侵权责任转化为派遣服务机构的违约责任。具体来说,就是在派遣协议中约定:派遣服务机构应教育自己的员工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用工单位损失的,视为劳务派遣单位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派遣单位对用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后,可适当追究劳动者的责任。这样,既避免了侵权责任的难以认定,也强化了派遣服务机构的雇主责任,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用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四、规定追偿权的利与弊
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追偿权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利的一面体现在:首先,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谨慎行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次,可以明确界定追偿的范围,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追偿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保护;此外,可以通过对主观恶意较大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以起到制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用人单位的损失。但是,规定追偿权也有其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侵权责任法主要解决对外责任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内部责任可以通过协议等方式来约定。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者显失公平的约定,工作人员可以依法要求撤销或者确认该约定为无效。
2、如何确定用人单位追偿权的条件比较困难。如果规定在工作人员有故意的情形下可以追偿,那么是否意味着工作人员出现了重大过失就不能追偿,容易引发歧义;如果将追偿条件限制为工作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那么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范围又过宽,同时又排除了一般过失,使范围变窄。因为不同行业、工种的工作环境不同,有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与公众接触较多,容易引发事故;有的行业则安全性较强,或者具有封闭性,不易造成对他人的损害。总之现实中的情况错综复杂,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追偿权的条件。
3、目前我国职工工资水平还不太高,和用人单位相比,工作人员在劳动关系中属于弱者,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对追偿权作出明确规定,有的用人单位可能利用该条规定,将本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工作人员。考虑到追偿权的问题比较复杂,追偿条件规定过严,对广大劳动者不利;追偿条件规定过宽,也不利于工作人员谨慎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和不同劳动安全条件,其追偿条件应有所不同。因此,本法对于追偿权的问题没有作出规定。但是,本法未作规定,不影响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双方的约定来行使追偿权,如果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于能否追偿或者追偿多少有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公平解决。
第四篇:外协单位安全管理的几点想法
外协单位安全管理的几点想法
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及各种新能源的发展,涌入公司的外协单位大小、规模、素质参差不一,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体制不健全,很多人员是一兼多职,工期一紧,一切全忘的现象在不同项目部均有发生,给安全带来隐患,给管理带来不便。
建议:公司计经部牵头的年中、年终对外协单位的评审要公平、公正,评价差的队伍(目前看看各部室的评价几乎流于形式),不成规模的队伍(20人以下,真正分散到项目部有的竟然4-5人),全单位几乎没有人员有何资质的,予以清退。不少队伍打着谁谁的关系,飞扬跋扈,有的威胁项目部打砸,更甚的威胁项目领导(前几年时有发生),更要果断出拳清退。
二、安全投入不能保证,更多的依赖二级单位
建议:公司和项目部计经部严肃安全合同,在现有范本上,明确必须加强安全投入,使外协单位的标识、标志、劳保用品同样可以在公司承建的项目中流转使用。现场的安全设施设置在合同中明确给外协单位,安监部在监督过程中,统一规范样本,外协制作悬挂,或者二级单位按照项目部要求统一提计划制作,外协使用单位承担费用。
三、安全考核难兑现。
建议:
1、项目部安保部所下发或给予的考核一定要按时保证兑
现,项目部设置的单项奖项每月核给职能部室(有的项目部根本没有),然后职能部室合理掌握,奖励要奖的及时,奖的到位才能提高单位和
个人的积极性,否则,到了月底或季度末的奖项起不到任何作用,并且很多人认为是应该的。
2、产生的罚款,多数业主、监理是直接对项目部的,所以,二级单位或外协、个人是不能直接对业主财务的,这就要求项目部的财务直接对业主财务,若安保部重新依业主、监理的考核内容、金额下发给二级单位或外协单位、个人的话,又有责任推卸,层层分摊的嫌疑。
3、安保部下发考核单后,其中一份交与财务,财务部收缴罚款,很多单位并不及时,甚至拖到最后耍赖或找项目部领导,起不到对违章行为的处罚效果。即便是项目部每次给外协单位的付款一览有安保部签字也难以控制。
四、外协单位人员或劳务人员保险
公司实行的每月没人交10元,作为对施工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项目部执行的参差不齐,项目部财务并不积极,且对公司是否具有这种保险资质持怀疑态度,建议取消。保险一律为外协单位或个人自愿,出具证明,并且一旦出现事故,其家属极少走法律程序的(我所经历的)。
五、提高生活条件,真正体现“亲情化”
公司提出各项管理 “亲情化”,把“外包队”改为“外协单位”,每次重大节假日还在公司网站上送温暖,这些做法确实体现了公司对这块的管理理念转变,值得推广。可是这些并未从根本上对协作单位重视和关心,就每个项目部的生活区来说,总是外协要比职工的差,吃、住基本上不管。很多领导和职工从根本上对外协单位和劳务人员另眼看待,特别对我们的警卫,动不动来一句,“你不就是个熊临时工吗”,他们是人,凭自己劳动挣钱,不偷不抢,且不违背原则,反招来不悦,当然这需要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是项系统工程。
六、现场管理力度
拿现在的交通管理来说,喝酒驾车,驾驶者要冒多大的险;违章了不怕你不处理,审车通不过;违章者看见交警其心态形象暴露无遗;乱停车,贴上处理单,乖乖的去交罚款。而安监人员在现场只有少之又少的工地能达到(比如核电),这就是说不是不能管,也不是管不好,而是自上而下加上外部环境所致,为什么一个工地只有几个老外就能管好,就因为老外不懂中国国情,一切按条文办事。更有甚者,我们的安全人员铁面无私反被说成“这伙计忒二”。其实项目部只要清晰地认识到安保部是为工程和项目部服务的,大胆放权,给予一定的说了算的考核机制,实行重奖重罚,是不难实现安全的长治久安的。
山东电建二公司中电投霍林河项目部
安全保卫部宋贤峰
2013年4月7日
第五篇:外协单位安全管理协议书
安 全 协 议 书
甲方: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
现场负责人:电话:入厂人数:
工作期限: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止
为确保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确保进入甲方区
域的外单位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防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治安消防事故,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等相
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商定,就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签订协
议如下:
一、乙方(即外单位)进入甲方从事各项工作,应当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规
定,并服从甲方管理。乙方是指进入甲方从事如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安装、调试、维修、物流配送、保洁、保安、绿化、餐饮服务、废旧物资回收等
单位。
二、乙方接受甲方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交
通安全、环境保护、治安、消防等方面。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环保安全部安全保卫科负责向乙方送达甲方制定的《外单位入厂工作
安全管理规定》、《承包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承包工程施工单位治安消
防管理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办法》,并留有记录。
2、乙方应当根据甲方与乙方签订的承包施工工程合同、劳务合同、服务合同、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合同(以下简称:合同)进入甲方场地工作。
3、甲方安全保卫科负责对《合同》中有关乙方工作区域、工作内容、安全管
理职责等内容进行核对确认,并根据《合同》为乙方办理入厂手续。未签订合同合同编号:(以下简称:甲方)
或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安全保卫科有权拒绝为乙方办理入厂手续。
4、甲方有权审查乙方资质,对不具备资质或资质与工作内容不相符的,有权拒绝为其办理入厂手续。
5、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工作区域、工作内容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甲方有权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乙方进行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甲方有权暂停乙方的工作。
6、对乙方的违章操作行为或不服从甲方管理的行为,甲方有权依据甲方制定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乙方不服从甲方管理或拒不改正的,甲方有权解除乙方合同。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当遵守国家、北京市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遵守国家、北京市制定的环境保护、治安、消防及交通法规,遵守甲方制定的《外单位入厂工作安全管理规定》、《承包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承包工程施工单位治安消防管理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办法》,向每个施工人员传达,并留有教育记录。
2、乙方应接受甲方对乙方安全生产资质的审查,按照甲方规定办理登记,办理入厂手续。
3、乙方负责乙方工作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对所属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消防、治安、交通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指定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接受甲方监督指导。
4、乙方应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制定的法律法规合法用工,严禁使用未成年工、有职业禁忌、患有妨碍工作病症的人员。严禁使用患有传染病、精神病的人员。严禁使用身份不明的人员。
5、乙方应严格审核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质,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并接受甲方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
6、乙方工作中需明火作业、接装临时接线装置时,须携带特种作业操作证到甲方环保安全部安全保卫科办理审批手续。乙方自备的各种机电设备、施工机械要有齐全的安全装置。
7、乙方负责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进行审核,实施安全管理。如分包单位发生事故,由总包单位承担责任。
8、乙方应爱护甲方的设备、物资和各种设施,无权随意动用,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乙方自备的各类物资由乙方自行妥善保管,由于乙方保管不善而造成的丢失、损坏,由乙方自负。
9、乙方在接到甲方发出的《隐患通知书》后,必须按整改要求、整改期限落实整改,如解决不力而被甲方勒令停工,停工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
10、在工作过程中,若甲方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乙方有权拒绝执行。甲方提供的工作区域有安全隐患,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整改。
五、在乙方进入甲方工作期间,因乙方人员直接责任或因乙方对作业现场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治安案件及刑事案件的,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处理。对造成甲方及第三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乙方承担由此给甲方及第三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六、在工作期间,因甲方原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治安案件及刑事案件的,给乙方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甲方承担由此给乙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两份,乙方一份,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章)(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或委托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