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尿管囊肿的彩超诊断研究范文
输尿管囊肿的彩超诊断研究
摘要:目的:针对10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凸阵探头,3.5MHz探头频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姿势进行检查。
结果:95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得到彩超确诊,诊断正确率高达93.14%(95/102)。
结论:输尿管囊肿经彩超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彩超诊断 输尿管囊肿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3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89-02
输尿管末端发生囊性扩张会形成输尿管囊肿,临床主要有尿路梗阻及因此引发尿路反复感染的症状表现。因囊肿具有细小的开口,梗阻输尿管口持久可引发输尿管与肾积水、损伤肾功能。诊断输尿管囊肿通常采用静脉肾盂造影与膀胱镜进行检查,由于该检查有创且具有离子辐射,一些患者不适合做此检查。而超声波检查就没有不足,适合于所有人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收集2004年5月-2010年8月之间的102例彩超诊断为输尿管囊肿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彩超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1.1 患者资料。收集2004年5月-2010年8月之间的102例临床确诊为输尿管囊肿的患者,其中有21例男患者,81例女患者,年龄在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5岁,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有51例患者为尿痛,24例患者为排尿困难,23例患者为尿频,3例患者为血尿,1例患者为尿潴留。都通过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得到证实。
1.2 方法。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MHz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患者采取仰卧或侧卧姿势,对肾脏常规扫查,观察其回声及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肾盏肾盂是否扩张。再从肾门延着输尿管进行扫查,对输尿管是否扩张,末端是否有囊状突起进行观察。经彩色多普勒进行连续观察排尿时输尿管口彩色流束范围,囊状暗区变化等相关信息并进行记录。大部分输尿管异位都具有较大囊肿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在通常部位两根输尿管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在膀胱三角区开口,具有输尿管囊肿,上肾部引流的输尿管一般在粘膜下层,在膀胱颈或后尿道开口。利用彩色血流显像进行协助检查,输尿管囊肿难以显示的要结合实际采取多方位、多切面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本研究患者中彩超诊断为输尿管囊肿的有95例,诊断正确率达93.14%(95/102),误诊率为6.86%,其中诊断上尿路扩张积水的准确率约为92.41%(73/79),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率约为95.65%(22/23)。彩超诊断准确的95例患者中,单纯型为66例,异位型为29例,探查到膀胱底部三角区有95个输尿管囊肿,都是单侧囊肿,平均直径为2.8厘米。19例患者囊壁光滑、薄、卵圆形,囊肿内呈现无回声暗区,2例患者回声增强,囊壁增厚,形态不规则,囊肿内呈现低回声。讨论
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没有吸收消退,使输尿管口形成程度不同的狭窄,也可能由于输尿管末端薄弱的纤维结构或过长、过弯的壁间段行径等因素造成,受尿流冲击后产生囊性扩张向膀胱突入。临床上早期病例没有症状,通常在对重肾畸形进行诊断时才被初次发现。膀胱颈因囊肿堵塞而产生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及尿路复发性感染,有时女性患者囊肿可通过膀胱颈与尿道而在尿道口外脱出,通常能够自行复位,但也容易产生嵌顿而形成紫色肿物。解除梗阻,防止反流,处理并发症使该病症的治疗原则,如患侧上半肾具有不良功能,可将其进行切除。约有近1/4的病例术后还存在症状,这时再处理囊肿。若患肾具有良好功能,可实施 切除输尿管囊肿及输尿管膀胱防反流再植术。
输尿管囊肿在女性患者中较为多见,可发生泌尿系反复感染、输尿管梗阻持续、排尿不畅、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症状。输尿管囊肿早期的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引流不畅,伴有肾畸形重度之输尿管口囊肿上肾段通常不能显影,下肾段存在受压变形,囊肿造影剂充盈不良或不能显影,膀胱内能够发现缺损的球状或蛇头状充盈。膀胱镜检能发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的位置,狭窄开口或无法找到开口,随着到达和消退的蠕动波及变化的膀胱内压,囊肿大小不断变化。
本研究彩超诊断正确的输尿管囊肿病患者有102例,诊断正确率达93.14%(95/102),误诊率为6.86%。7例误诊患者的主要原因有:彩超仪器的误差,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对并存输尿管囊肿与结石的可能存在忽视,鉴别输尿管与膀胱结石关键缺乏一定的了解,对患者排尿情况没有详细了解,简单检查后就确诊为膀胱结石实施手术取石,造成诊治错误。因此,临床医生要不断积累经验,降低误诊误治的可能,以免产生不良后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超检查对于诊断输尿管囊肿病因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该病症的临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宇迪,江明龙.彩超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09.3
[2] 肖亚军.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急性输尿管梗阻引起的疼痛―一种前瞻性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7
[3] 刘岩,王存龙,裴琼等.J形管在预防及治疗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1.20
[4] 李芳,宋承霞.宫颈癌致双侧输尿管梗阻的治疗[J],江苏医药,2010.12
第二篇: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
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
RVOT:24mm ——右室流出道正常值 <30mm
AO: 24mm ——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
LA: 25mm ——左房内径正常值
19~35mmLV: 42mm ——左室内径 正常值35~50mmLVPW:8mm ——左室后壁厚度 正常值6~11mm
RV: 18mm ——右室内径 正常值<20mm
IVS: 9mm ——室间隔厚度 正常值6~11mm
PA: 20mm ——肺动脉内径 正常值<22mm
多普勒测值:
MV:0.6/0.7m/s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 正常 0.3~0.9米/秒
TV:0.7m/s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 正常 0.3~0.7
AV:0.9m/s ——主动脉瓣口流速 正常 1.0~1.7
PV:1.0m/s ——肺动脉瓣口流速 正常 0.6~0.9
左心功能测值:
EDV:81ml —— 舒张末期容量 正常值 108±24
ESV:35ml —— 收缩末期容量 正常 45±16
SV:45ml —— 每分钟搏出量 正常 65±17
EF:0.65 —— 射血分数 正常>0.6±0.1
FS:0.29 正常>0.26
E/A<1 ——E峰与A峰比值,正常<1 从报告单分析,除每分钟搏出量偏低外,其余数值均在在正常范围,但,EF=SV÷FDV 射血分数不低,而每搏量低,二者数值不符,可能数值有误,因此,B超检查属大致正常,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部位名称厚度(mm)左房 LA〈35室间隔IVS<12
左室 LV〈55左室后壁LVPW<12
升主动脉 AO〈35右室壁<3-4
主肺动脉 PA〈30左室壁<9-12
右房 RA〈40×35右室<25
左室流出道18-40右室流出道18-35
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cm2)
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
轻度:1.6-1.1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压差:20-50mmHg
重度: <0.75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
正常: 15-30mmHg
轻度: 30-50mmHg
中度: 50-70mmHg
重度:>70mmHg
左室功能(LVEF)
正常:>50%
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
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40岁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50m/s
狭窄分级:
轻度 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 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狭窄 内径减少71-90% 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 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
闭塞 内径减少100% 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
I级反流时间1-2s
II级反流时间2-3s
III级反流时间4-6s
IV级反流时间>6s
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 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 下后壁 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多谱乐超声心动
1二间瓣口最大流速0.9M/S(0.6-1.3**)1.00(0.8-1.3
2三间瓣口0.5(0.3-0.7)0.6(0.5-0.8)
3主动脉瓣口左室流出道0.9(0.7-1.1)**1.00(0.7-1.2)儿童升主动1.35(1-1.7)
1.5(1.2-1.8)
肺动脉瓣口0.75(0.6-0.9)由于正常值的个体差异很大,建议在考虑腔径或厚度等正常值时要参考二个内容:1 比例: 如房室比例,左右房(室比例),心腔长/短轴比例.....2 体表面积,由身高和体重计算。另外,测量时应该注意规范,而且二维和M型的测量值也略有差异。总之,正常值是个灵活的值,只有相对值才相对稳定。
第三篇:200例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200例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75-01
本文报告经超声显像及X线检查拟诊为输尿管结石200例,均经体外震波碎石排石证实诊断。本文就诊断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探讨。
20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行体外震波碎石者,年龄15-68岁,平均40岁。其中男性158例,女性42例,患者碎石前均常规B超、X光腹平片或肾盂造影。
使用仪器为SIMENSAcusonX3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线扫探头和机械扇扫探头。
患者先俯卧位取肾脏长轴切面,注意肾集合系统有无分离扩张,必要时行双侧对比,发现扩张肾盂后即可于肾门处找到扩张的输尿管,并向下追踪直到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有强光斑反射后方有声影,结石诊断即可成立。如俯卧位于扩张的输尿管内很难探及结石或结石位置在髂嵴以下的中段输尿管时,则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探查。先找到扩张的肾盂向下沿扩张的输尿管加压推开肠管,注意保持输尿管的连续性,直至在其内发现强回声结石影。下段输尿管结石探查取仰卧位,膀胱要高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方以膀胱为透声窗横切前列腺声束略向上斜切即可显示间断排尿的双侧输尿管出口,转动探头90度即可清楚显示扩张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及其内带有声影的强回声结石。使用扇扫探头,从对侧向患侧外后纵斜切可有效地避开肠管气体,使下段输尿管结石显像更容易。
结果
200例输尿管结石全部经尿道排石证实诊断。B超诊断符合184例,占92%,左侧112例,右侧72例,上段结石82例,中段结石44例,下段结石58例,其中X线阴性结石14例。1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43例同时伴有肾结石。结石最大者2.3cm×1.0cm,最小的0.6cm×0.4cm.B超检查及排石结果见附表。
讨论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以往均依靠X线检查确诊,其确诊率虽然很高,但对X线阴性结石及对造影剂过敏者无能为力,而超声检查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X线诊断存在的不足,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报告了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符合率为92%,与国内报道近似。我们体会:
1.多体位多切面探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输尿管结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对比较明显者沿扩张的肾盂输尿管追踪至结石多无困难,对肾盂输尿管扩张不明显者,采取多体位(平卧、俯卧、侧卧位),多切面(横切、纵切、斜切)探查,可明显提高结石诊断率。
2、高度充盈膀胱是扫查输尿管下段结石成功的关键。本组漏诊5例输尿管结石,均是由于膀胱充盈不好所致,我们体会高度充盈的膀胱可以推开肠管,排除肠管气体的影响,以膀胱为透声窗,可以比较容易地显示下段输尿管。同时应用扇扫探头较用线扫线扫探头更有优势。采取从对侧向患侧的外后纵斜切,可以使下段输尿管和管内的结石清晰地显像。
3、当临床症状典型,尿内有红细胞,B超检查未见明显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可采用双侧对比方法推断积水的存在。同时探头沿输尿管走行区寻找可疑光团,如能探及伴声影的强光团,以此光团为轴缓慢转动探头,即可见以此为光团为止点的扩张不明显的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即可成立。
4、肥胖和肠管气体是中段输尿管结石漏诊的主要原因。本组共漏诊16例,其中11例为中段输尿管结石,漏诊率为5.5%(11/200)。因为肥胖患者腹背部脂肪堆积,使B超声能衰减图像模糊不清,仰卧位探查时探头需加压推开肠管,而肥胖患者腹壁厚,很难做到此点,因此肠管气体干扰结石显像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438600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第四篇: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的正常值
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的正常值
(mm)(m/s)
右室前壁 3-5四腔心左房内径 40×50二尖瓣收缩期
右室内径 〈20四腔心右房内径 40×50
室间隔 〈11E/A(ms)>1三尖瓣收缩期
左室内径 50/55EDT(ms)160-240RVSP〈30
左室后壁 〈11主动脉瓣收缩期 〈2.0
右室流出道 19-22(短轴)舒张期
主动脉内径 〈35肺动脉内径〈23肺动脉瓣收缩期 0.7-1.1
左房内径 〈37LVEF 50-70%舒张期
•• M型 男 女
•左心房内径(LA)25-35mm
•左心室内径(LV)40-55mm 38-50mm
•右室内径(RV)22-30mm
•室间隔厚度(IVS)8-12mm
•左室后壁厚度(LVPW)8-12mm
•右室壁前壁厚度(RVAW)4-5mm
•主动脉根部内径(AO)24-32mm 24-32mm
•肺动脉内径(MPA)17-23mm
•心功能指标
•射血分数(EF)50%-70%
•左室短轴缩短率(FS)27-35%
•舒张末期左室容积(EDV)97-149 ml
•收缩末期左室容积(ESV)42-62 ml
•舒张末期左室容积指数(EDVI)64-76 ml/m2 60-73 ml/m2
•收缩末期左室容积指数(ESVI)19-27 ml/m2 17-25 ml/m2
•每搏输出量(SV)50-80ml
•每搏指数(SI)30-50 ml/m2•
•心输出量(CO)3.5-7L/min
•心脏排血指数(CI)2.4-4.0 L/min/ m2••
询问患者有无创伤史排除骨骼肌损伤致心肌酶升高,查免疫指标除外皮肌炎等。
另外,造成CK-MB假阳性原因有①肾衰可导致CK-MB电泳法的假阳性;②甲状腺机能低下可以妨碍CK-MB从血中清除;③肠系膜梗塞所致急性肠坏死CK-MB也升高;④骨骼肌创伤包括非心脏手术的损伤可以释放大量的CK,其中CK-MB占1%,它可大量稀释总CK-MB%或人工抬高CK-MB%值;⑤慢性心肌病有90%的CK-MB升高;⑥肌营养不良和皮肌炎等其它肌病等CK-MB也可升高。CK-MB和CK-MM的同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MI,发现再灌注和估计MI的面积。LDH的假阳性见于溶血、白血病、肝脏病变、肾栓塞、肺栓塞、休克和肿瘤等。
学生愚见,请前辈们多多指教。肌酶升高的有:
1、肌肉损伤,2、重度缺氧导致的心肌损害,3、心肌炎,4、电复律后有心肌酶的升高,5、胸外按压后也会有升高,6、药物所致的横纹肌溶解,7、中毒性肌病,8、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等。
60kg体重的人体内约含钾120克,其中98%分布于各组织细胞内,2%分布于细胞外液。机体对K+的调节主要通过2个环节
一是细胞内外的转运,进入血液中的钾,约有80%进入细胞内,但速度较慢,约15h达平衡。二是通过肾脏的重吸收和分泌,但肾脏调节K+的能力较弱、速度更慢,约72h达高峰。影响血K+的因素较多:
1)物质代谢影响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胞内糖原、蛋白质合成旺盛时,钾入细胞,血钾降低,另则相反。
2)酸碱平衡影响钾代谢:如酸中毒时,胞外H+浓度增加,H+入细胞,K+出细胞,胞外K+增加,同时肾小管 上皮细胞泌H+↑,泌K+↓,所以酸中毒可能会引起高血钾。而碱中毒时,可能会引起低血钾。
3)激素的影响。醛固酮保钠排钾的作用。
病人输液补钾以后,我们一般于24h后再采血检测。
(1)2DE检查正常值
1.L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30±3mm(23~33mm)
LA/AO=1.12.AOR: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AVD(S)19±2mm(17~26mm)
AO? 28±3mm(高限33-35mm)
AAO 26±3mm(高限30-33mm)
3.LV、RV: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LVEDD 47±4mm(高限 M51mm, F48mm)
LVESD? 33±5mm
IVS/LVPW 高限12/11mm
RV 17±4mm(高限21-23mm)
LVOT ≥20mm
4.PA、RVOT: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
RVOT 25±4mm(高限30-33mm)
MPA? 18±3mm(高限23-25mm)
PVD 16±2mm(14~22mm)
RPA 12±2mm?
LPA? 11±2mm
5.RA、RV
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
RA上下径 36±4mm(高限42mm)
左右径 31±4mm(高限36mm)
TVD(D)23±3mm(20~30mm)
RV左右径 25±4mm(高限30mm)
MVD(D)? 25±3mm(22~30mm)
6.A0
AAO远端 26±3mm(高限30mm)
ARCH 25±3mm(高限28mm)
? DAO近端 25±3mm(高限28mm)
膈肌平面 DAO 25±3mm(高限28mm)
AdAO 20±3mm?(高限25mm)
7.VEIN
SVC 13±3mm(高限18mm)
IVC 15±3mm(高限20mm)
CS? ≤5mm
HV 5±3mm(高限10mm)
IV 5±3mm(高限10mm)
(2)M型检查正常值
? IVS搏幅 5-11mm
LVPW搏幅 7-12mm?
PW检查正常值
MV E峰0.5-1.3m/s?(>1.5有意义)
A峰0.3-1.0 m/s
AV 0.8-1.7 m/s(>2.0有意义)
PV 0.6-1.5 m/s?(>1.8有意义)
TV E峰0.4-0.9 m/s(>1.1有意义)A峰0.3-0.8 m/s
SVC 0.4-1.1 m/s?
? IVC 0.3-1.0 m/s
AAO 1.0-1.7 m/s(>2.0有意义)
DAO ≤2.0 m/s?
LVOT? 0.6-1.2 m/s(>1.5有意义)
(3)其他正常值;
心脏大血管
心 脏:
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男性 : 45 ~55 mm
女性 : 35 ~50mm
舒张末室间隔厚度: 男性 : 9 ~11mm
女性 : 7 ~10mm
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 男性 : 8 ~12mm
女性 : 7 ~11mm
主动脉内径: 男性 : 23 ~33mm
女性 : 23 ~31mm
正常人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大致相等。
2.心脏泵功能:
每搏输出量: 35~90mL
每分输出量: 3~6L/min
每分心排指数:2~3L/min/m2(体表面积)
射血分数:55%~75%
大 血 管:
主动脉根部
男性:23 ~36mm
女性:21 ~30mm
肺动脉干:22.7 ±3.8mm(一般不超过25mm)
腹主动脉
近端:平均20mm
远端:平均15mm
下腔静脉
吸气时:11.34 ±3.94mm
呼气时:18.75 ±3.92mm
第五篇: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论文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国际公众卫生问题。高血压患者因机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左心室负荷增加,长期则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危害较高,但是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及时发现,及早诊断,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心脏疾病大多先选择心电图诊断。近年来,随着医疗仪器的发展,许多医院开始将彩超应用于心脏疾病诊断中,也取得较好诊断效果[1]。心脏彩超及心电图都是无创诊断方法,可以进行多次检查,但是对于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效果,尚无确切定论。本组研究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使用心脏彩超、心电图诊断,对其检出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5±5.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9±1.8)年。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者;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心脏彩超检查:
使用PHILIPS iu22彩超仪,探头频率为2.0~3.0 MHz。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作心脏扫查,左室长轴切面作M型取样。主要对心脏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心腔大小进行检测。心尖四腔心切面,经二尖瓣口部位,测试容积。对心脏舒张期心脏血流频谱监测,判断,E峰及A峰的最大速度E/A值,E波速度改变时间。
心电图检查:
采用上海光电心电图检测仪,对心脏活动情况进行检测,将心电图打印后,经专业心电图医师对心电图显示结果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
A组左房增大检出率为41.30%,左室肥厚76.09%,主动脉扩张56.52%,左室扩大36.96%,主动脉弹性减退10.87%,显著高于B组(P<0.05)。讨 论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受损会产生一系列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种疾病会作用于心脏,引发心脏受损。近年来,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3]。高血压若长期未得以控制,则可能损伤心脏。心脏是高血压靶器官之一。机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是产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性心脏患者在血压上升时,机体心脏负荷量随之增加,左室充盈压明显上升,而左房负荷加大,致使患者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左心室引发心室重构,则可能形成左室肥厚、左室增大,是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特征。
心电图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可以通过心电图图谱,判断心脏情况。随着临床各种检测器械的发展,心脏彩超成为心脏疾病的新型检查方案之一,有学者认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P<0.0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A组检出率显著较B组高(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4]。提示,彩超在心脏疾病检测中的敏感性显著较心电图高。彩超可以获取血液信号,并将血流信号叠加,从而显示血管分布、管壁、管径大小、搏动等情况,直观显示血流速度及方向,判断是否存在血流异常。不仅可直接检查大血管及心脏病变部位,也能经此对脏器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机体脏器病变情况。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探头发射超声波,直至心脏界面,形成不同强度回声。显示屏上接收心肌的机械收缩情况,详细记录心脏活动情况。因此,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敏感性较高,可以提高检出率[5]。
综合上述,高血压性心脏病采取心脏彩超诊断,其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显著较心电图高,可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为无创检查方式,可重复操作,能快速获取结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