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
庄 伟 民
内容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从其特征来看,自主创新学习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自主创新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在现代学习理论等所提供的理论基础上,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进行了比较的系统研究,以利于今后的学习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新学习研究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现实中的可能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独创意识将日益增强并且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要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学家卢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重点要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方法。他在其教育小说《爱弥儿》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涵、特征及如何实施。
我们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研究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学会沟通与合作交往的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研究并构建自主创新学习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持续的进步,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学生立足于自主创新境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的探究与掌握,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这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等特点,其中自主性和创新性是大学生学习特点中最引人注目和令人鼓舞的闪光之点,也是教育者应当十分重视和值得付出心血去培养的。这是因为大学教学具有过渡性,即大学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环境的认识活动前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结束,意味着学生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进入社会,从此开始独立的社会生活和独立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大学阶段,学生必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面对未来更加重视各种创新并依赖创新的社会中,学习必须持续和深入,学习的质必须赋予创新性,用以不断增强个人的学习成效,因而学习的自主应该与必要的创新结合,提升学习的境界和操作层面的水平。可见,实现大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性既是大学教学的目标和归宿,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
(一)目前大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上普遍存在的缺点:
1、具有创新意识,但是由于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导致缺少创新实践技能。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对能从学习中产生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抱有热切的追求,然而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有限及学生自身没有创设条件或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紧跟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大部分同学更忽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这样即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这些意识和灵感也是瞬间即逝,即阻碍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慢慢地甚至遏制了他们自己的创新动机。
2、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当代大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想象力日渐丰富,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大学生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模式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及合理的整和,缺乏灵活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这样,也导致创新实践不能很好的实现。
3、有创新热情,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大多数大学生尽管有创新的热情,但毕竟师生、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甚少,再加之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缺乏认识,因而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涵
1、目标学习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划分成不同层次能力,并启发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反馈矫正自己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从而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对学生培养目标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在制定目标前先要使学生对教材和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目标,只有这样,学生对自己学习才有自信,而不能目标太高 2 或太低,脱离自己学习的实际,这样才会使学生一方面顺利完成自己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学习中培养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问题学习能力。教育专家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中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提出问题,其次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提问题、问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提出产生疑问的问题,而学生自己一旦提出问题,一定会去积极思维,想尽一切办法,自觉的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自学能力。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为现在与未来,知识信息的更替将会越来越快,单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想用一辈子是绝对跟不上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学校教育,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学,教师要以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班级授课制的合作课堂上,重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今天的学生成为未来合格的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
1、自主创新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
自主性说明的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才能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化,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生效。所以,学生是学习活动,尤其是自主创新学习的主人。
(2)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还突出表现在对学习客体的选择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到学习手段,无一不是选择的结果;从“学什么”到“怎么学”也无一不是选择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随便将什么内容都作为学习的客体来对待,也不会将学习客体的随便什么方面作为深入思考的主攻方向。而总是选择那些最合意的、自以为最有意义的内容作为学习客体,总是选择那些自以为最有价值的学习客体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同时,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改造也都是有选择的,都要进行过滤、筛选和优化组合。
(3)学生是教育目标的体现者。教育目标,尤其是创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要在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掌握 3 教育内容,没有用所学的知识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那么,教育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2、自主创新学习是注重发现和建构的学习
许多理论表明,“探索和发现是学生学习所固有的性质”。从哲学认识论讲,认识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建构,而不是直接反映。从能动的反映论看,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接受,而应该是以自己的现有的需要和价值取向,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的对知识课题进行选择、加工、改进、变革,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吸收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讲,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信息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知识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根据这些理论的不同解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刺激,创造一种富有冒险、创造、试验和挑战的求知场所,并鼓励学习者创造性的提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当然,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也不会满足于已经获得的现成的答案或结果,而是对所学的内容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完全有可能从多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能结合融化对认识目标加以了解和把握;也完全有可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境,探究新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拓展、深化,以便能够更全面地剖析和把握客观对象。
3、自主创新学习是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统一的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发展性教学,重视学生智能发展,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应该使学生成绩优良,而且要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只有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学生要认识和了解自然、社会及人类生活过程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呈现给学生大量的有关这些领域的材料和信息,并且更新之后的知识还将不断融入和渗透。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对众多扑面而来的学习材料,应具有一种敏锐感受和捕捉新信息、理解并内化新知识的能力,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能根据自己学习活动的特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使新的知识或材料有效地深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中。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统一也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去完成,这恰恰是自主创新学习要追求的学习成效。
三、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新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愈来愈重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我们从改革课程的教学入手,研究探索学生“自 主学习”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一、激趣导入,诱发动机。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激趣的方式很多,一般可采用以下形式:1启发谈话导入,诱发学习动机。教师耐人寻味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和浓厚兴趣的参与到学习中。2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学生有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活动伊始,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3利用现代多媒体,诱发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尊重意愿,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课堂上要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让他们自主的独立的活动。
1、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小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小组的划分不要按授课意图作硬性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前对某方面材料实际掌握的情况,满足每个学生想在某一方面作探讨的心理欲望,尊重他们的选择,用自主性调动学生活动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宽松和生动的氛围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片丰厚的土壤,只有拥有了这片土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萌发,得以成长。
2、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形式。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发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愿意去选择活动形式,以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个体的需要。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小组分散的,有小组组合的,有个人活动的,也有集体进行的。期间,学生可以游戏、表演、操作,也可以考察、讨论、竞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最终结果是要把观点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只有学生接受了,他们才能摆脱被动教育的心理,让自己真正“动”起来。
3、自主进行活动,培训创新意识和实践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来发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活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意进行实践操作。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树立这样的主导思想:即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活动就放心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活动,就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真正去独立完成一点点。
三、重视自评,激励竞争。
有人说: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对于一节课,总会对其的成功与否做出适当的评价。而对于成功,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内容:水平差的学生能比以往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基本达到活动要求就是成功;水平高的学生能有所创新就是成功。在不同阶段,成功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要将评价权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自评、互评活动,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走向成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不知不觉地把从“要我做”,带向“我要做”。
学生的活动成果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活动过程的评价上,鼓励学生积极地反思活动的过程和构思的理由,充分评价自身的活动成果,让学生在评价中展开讨论,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引发创新意识。
总之,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就更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让全体学生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过程中来,真正开辟一个自主的、开放的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3]江擒虎:《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4]杨立军:《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5]吴旭、马苏江、李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与思考》2003年第4期。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反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看法,得到了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别从国家、学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创新现状对策以人为本
正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指的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即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当代社会一大主体的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民族的命运。
一.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但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另一方
面,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虽然产生了灵感,但缺少横向联系,最终是昙花一现。要使这些灵感变为现实,需要一些必要的创新技能,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所缺乏的。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以及大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我们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是闭门造车,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创新技能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些大学
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二. 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国家方面
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对教育的支持程度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成员的创新素质水平,因此政府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1.加大对创新型教育的投入
国家应加大对高等院校实验设备的投资。另外,国家应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许多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让它们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尖端的深层的研究,从而成为吸引大学生的乐土。
2.引导高校进行创新
我国科研成果不少,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高校间研究缺乏交流,导致科研成果重复研究浪费了许多的资源;而高校研究与企业也缺乏沟通,不了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企业不需要。要促进产学研结合,除要求高校与企业建立捆绑结盟制度之外,政府还应当建立战略上的引导。使高校多从事研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项目。
3.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
国内已经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少高校还是安于现状,不肯做出改革。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有部分原因是国家的监管力度不足。政府应严格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定期从学校科研成果、各类比赛获奖情况、硬件软件设施情况、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评价等各个方面来考察学校的推进创新工作。
4.鼓励大学生创业
可以降低创业门槛,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资金,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简化大学生创业的手续,在办理执照等复杂流程中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创业开通一条绿色通道。可以建立创业园,将有共同理想的大学生集合在一起,将他们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引导他们利用自身的、外部的优势条件去发展,甚至形成产业集群。
(二)高校方面
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应该从教师队伍和教学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1.学校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用学分纳入考核标准,是学生创新成果的一种记载方法。目前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设立创新学分。在创新学分的激励下,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教师变灌输为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筛选有用的知识,构建知识的框架、分析知识的正确性,学习并运用知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所要传授的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品质,使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想法。
3.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课外创新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高校应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大学生活动小组,提高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开展的学术讨论大会和竞赛等,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竞赛,促使各类顶尖人才脱颖而出。
(三)大学生本身
虽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但大学生自身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
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尽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样才能在大学期间尽可能的学习对将来有用的知识,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等。大学时代要会学习,更要学会学以致用才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连接起来,迁移到未来实际的工作中去。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使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积极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甚至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办法。这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三篇:自主创新方案研究
自主创新方案研究
什么是自主创新?简单地讲,自主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怎么样才能算属于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什么创造,根据市场需求;为什么能获取利益,因为是新的,是别人没有的,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意志,被制定为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已成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战略选择。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成创新型广东,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制订《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以此为广东省的政府和企业自主创新设定了目标。
作为服务性政府,各级政府机关如何更好为各地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持,提高自身的创新管理能力已迫在眉睫。为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自主创新特点与组织管理科学相结合,形成以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与战略领导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管理课程体系,帮助领导干部学习掌握自主创新建设的新理念新知识,拓展视野,启迪思维,转变观念,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素质研究
当代大学生素质研究
当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当大学文凭不再是铁饭碗的象征,我们当代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来面对社会,接受挑战呢?是高分低能,是眼高手低,抑或是思维独特,勇于创新?
现在让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进行研究:
一、人格素质
当代大学生在人格素质上的优势是追求自由、平等,法治意识强,但是独立性不强。当代大学生多生于80后,这时,国家法制体系日趋完善,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在这种社会底蕴的熏陶下,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较为强烈业不足为奇。由于大学生一直是新思想的引领者,追求自由平等的这种与世界接轨的精神在大学生身上也就自然体现出来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的现今,这是当代大学生在塑造自身素质中的优势,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劣势。那就是作为家中至宝,父母处处呵护,久而久之,依赖心理较强,从而使得自身缺乏独立性。
二、精神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下,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涉世未深,理性思维不够完善。在社会的熏陶下,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较强,但是自省意识较弱。由于生活优越,当代大学生大多意志品质不够坚定。
三、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
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
四、科学文化素质
当代大学生科学虽然卷面成绩依然不错,但是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减弱,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难以在一毕业就适应工作需要。虽说现在已不应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在大学中大好扎实基础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五、审美素质
虽然时代在改变,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在改变,但是,健康之美,道德之美是永远不应被否定的。当代大学生在审美方面有时偏离社会,一味的追求新潮,这不仅扭曲了美的意义,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以上谈到很多当代大学生的素质问题,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些素质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因素。
一)、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
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二)、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三)、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
虽然当代大学生身上有着种种不足,但总体来说大学生依旧是社会的先进力量,在大学生新思想的带动下社会也在进步,在发展。
第五篇: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最终版)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摘要] 加快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其内涵及模式,来寻求我国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措施 路径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意义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企业承担着我国品牌战略的重任。企业自主创新是技术与管理、经营和组织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不仅需要组织好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而且要保证管理更有效率,使得所推出的新产品、新工艺更好地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把技术过程、管理过程、经营过程、组织过程有机地加以整合,谋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化。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及模式
企业自主创新的含义:一是强调原始性创新,即努力获得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更多的技术发明;二是强调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三是强调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企业在自主创新思想指导下,实施往往是组合创新,即实行自主型组合创新模式,组合创新的结果,使企业的技术资源和技术优势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内部化与外部化的对立统一。这既是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引进迈向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选择。
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措施
自主创新战略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高投入和高风险,为了成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预期效果,企业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扬长避短,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创新战略的优势。
1.科学地选择自主创新的方向。企业自主创新一般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中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因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科学地制订和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并围绕主业,依托产品创新平台,实施自主研发。
2.充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组织学习,学习、积累和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和技术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丽兰: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N].人民日报,2008,(7)
[2]陈佳洱:基础研究:自主创新的源头[N].光明日报.2009,(11)
[3]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