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期,也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十一五”期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积极引导和有效保障,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1、农业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农业科技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组织和实施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课题100多项,实施了良种优质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及一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攻克了甘蓝型油菜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一批技术难题,培育主要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286个,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我省粮食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做出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新建涉农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建设了一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实验室、试验站,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引进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组建了首个农业院士工作站,启动建设2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16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开展了农村信息化、科技路路通工程建设等工作,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农业科技园298个,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芜湖农业科技园区进入了国家行列,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9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2284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3、农业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全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与全省40多个市、县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日趋紧密,共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两系水稻、茶产业、休闲食品3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入省级试点联盟,多种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广泛推广。
4、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围绕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皖北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县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省有9个市、40个县(市、区)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34个县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共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0多项,发明专利300多项。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55家涉农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大幅增长。
但是,我省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和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较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较少,产学研脱节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县域科技能力薄弱,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不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面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重大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循环、低碳、绿色农业应运而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安徽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趋向综合化、系统化、多样化。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依靠科技驱动。全面转型、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瓶颈”技术突破,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技术全面升级,促进农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2、加快区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科技拓展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区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开辟农业发展空间,拓展农业功能,组装配套实用技术,壮大农业科技产业,使农民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中得到实惠。
3、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急需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模式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向无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
4、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安徽独特的南北过渡带气候,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超前部署,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农业领域科技储备,抢占前沿和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走自主创新、提升竞争优势之路。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政策保障力叠加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支持效应将叠加释放,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后的经济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将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需求拉动力日益强劲。我省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农业大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缓解产业技术瓶颈制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
3、内在推动力愈加迅猛。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加快,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日趋活跃,产业转移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推进,进一步丰富了人才资源、加强了条件建设,为农业科技推动自身跨越发展孕育着巨大潜能。
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全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显著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为兴皖富民、加速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科技保障。
(二)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对公益性、全局性战略需求的引导,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又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农民、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科技。
2、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既要加强农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也要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示范,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
3、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针对我省实际,聚集资源,全面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又要重点支持合芜蚌、皖江、皖北和大别山等区域发展,强化科技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4、坚持产业科技与农村民生科技相结合。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又要重视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改善提高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发展目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处于中部省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1、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取得新成效。培育农业动植物新品种200个左右,有突破性新品种20个,取得突破性科技成果2-4项,拥有发明专利权、品种权、技术成果的总量年均增长率20%以上。
2、构筑一批条件平台,农业科技基础条件有效改善。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50个以上,新建或提升公共服务平台50个左右;农业科技设施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3、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农业科技队伍显著加强。建设省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20个以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0个以上,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
4、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建设农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个以上,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布局合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生物育种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 %。
5、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建设农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园区)100个;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0%以上,农村二、三产比例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96%以上、优质率提高5%以上,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6、集成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农村基层科技能力明显增强。集成转化推广200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新增20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新建8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覆盖95%以上的乡镇,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区域发展特色增强。
(四)主要任务
1、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保障农业转型发展。围绕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培育壮大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加强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品、农用物资与装备制造、农产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重点在种植业、畜牧业、林特业等领域,强化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现代农业装备与投入品制造等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
2、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目标,攻克一批农业节能、节水、节地、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以及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林碳汇能力、保护农林生态环境等难点技术,强化农业水土、能源等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能力。
3、加强农村民生科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村民生和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以农民生活安全、健康、富裕、清洁、文明为目标,在防灾减灾、农村信息化等领域,攻克一批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宜居健康住宅、清洁社区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服务等农村科技工作。
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任务,加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攻关、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围绕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需求,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实施一批区域大协作的全产业链科技项目,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在优势区域聚集,合力做大做强;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基层科技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根据合芜蚌、皖江、皖北、大别山等区域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分类指导,通过资源整合、省市联动、上下结合和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等途径,促进区域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园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农村科技工作整合,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和科普能力建设,完善县市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
围绕我省“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和主要任务,大力实施安徽省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448”工程),优先支持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等8个领域的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实施生物育种、食品加工、农村信息化、粮食丰产4个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等4个科技促进行动,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重点科技领域
针对全省农业、农村、民生发展中重要问题,发挥优势、强化特色,适当考虑前瞻性、基础性,优先支持以下八个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能力建设。
1、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重点,突破生物育种、高效生产、安全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适应不同生产、生态条件及种植模式的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良种选育与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设施蔬菜农药残留污染控制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果树、茶树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和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食用菌安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油茶、特色花卉、林木品种选育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2、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突破主要畜禽、水产业发展中的种质改良利用、营养调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综合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加强规模生产示范推广,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环境友好的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业科技创新与支撑体系。
重点支持:主要动物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奶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及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动物资源利用和规模化健康养殖以及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
3、农产品与食品加工
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强食品设计、制造、包装与流通、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与装备研究,创新多梯次增加附加值、延伸价值链的综合加工技术和节能减排、节本增效技术,建立适应食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加工制造技术体系。
重点支持:主要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装备,竹、速生丰产林等大宗林木资源高附加值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系统技术,生物基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燃料乙醇和多种生化产品联产技术,生物柴油清洁制造工艺及装备,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工程技术,生物质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4、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突破涉农海量信息资源挖掘处理、定向信息服务、农业精准作业和管理、农业物联网、无损伤检测、数字化采集、信息快速获取及诊断、网络入户等关键技术与设备,构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应用体系,研发农村综合网络服务技术与平台,开展村域“户联网”示范,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构建现代化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重点支持:精准农业配套与集成综合技术,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快速采集、获取及诊断技术,农产品质量无损伤检测技术与设备,大宗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平台研究与示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与示范,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产品市场应用系统的研制与示范,动植物虚拟表达和数字化设计技术。
5、现代农业装备与投入品
研究开发适合我省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农机农艺相适应的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技术,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温室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推进农业生物药物和环保型肥料的创制与产业化,构建现代化农业装备与投入品研发体系。
重点支持:安徽丘陵山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与试验示范,安徽名优茶清洁化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与示范,高档绿茶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与示范,油菜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设施栽培新型大棚结构设计、优化、研制与产业化,配套设施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新型饲料产品产业化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生产和质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环境友好型缓、控释肥料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新型高效农业药物和生物制剂创制关键技术研究。
6、农林资源与环境
加强农林生态功能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污染农田修复、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替代、绿色有机农业等技术研究,构建适合安徽农林生态环境保护与预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体系。
主要支持:规模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田氮磷减量化施用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田有害物质原位钝化与降解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应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皖江湖泊群污染控制与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农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不同立地条件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巢湖水域、两淮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资源集约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7、农业防灾减灾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安徽常见易发的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技术,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快速处置和风险评估等综合防控技术与装备,加强技术综合集成,形成一批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标准),构建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应对技术体系。
主要支持:江淮分水岭农业干旱与高温热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沿淮低洼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沿淮行蓄洪区结构避灾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和常发病、群发病综合防治,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农业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
8、农村民生
重点在农村水处理、农村社区管理、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环境整治、城镇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筑节能、多功能农业等方面,开发一批低成本适用技术和装备,加强技术综合集成,形成一批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标准),构建不同区域类型的农村民生技术支撑体系。
主要支持: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景观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农村宜居型住宅建造和村落规划技术研究,农业多目标协同与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研究,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小流域治理与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休闲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农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古村镇、古建筑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民生信息化与公共服务技术研究。
(二)重大科技专项
在上述优先支持的科技领域范围内,重点实施以下四个重大科技专项。
1、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保障种业安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按照种质资源研究、新品种培育与种子产业化链条,开展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与利用,建立与完善精准鉴定、基因源分析与种质创新技术体系;以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突破骨干亲本创制、杂交后代高效鉴定、优异性状聚合、广适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重点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研究建立新品种的规模化制种、亲本繁殖(繁育)、种子(种畜禽)质量检测、种子加工包装技术体系,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增强重点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新型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支持:水稻、小麦、玉米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畜禽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茶树抗寒与低咖啡碱性状的转基因改良,北缘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大豆、油菜、棉花、园艺作物(蔬菜、西甜瓜、果树、花卉等)育种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安徽省地方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改良与推广,水产和家蚕、蜂等经济动物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特用经济林(茶树、杨树、桑树、山核桃、园林景观植物等)高效分子育种与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地方优良遗传资源挖掘、评价与保护利用技术研究。
2、食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提升食品产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强现代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功能食品设计与制造、食品加工过程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绿色添加剂制造、食品包装与物流技术研究,着力突破食品规模化连续化制造、制造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加工节能减排技术、工程化集成放大技术、均衡营养设计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带动食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重点支持:主要粮油作物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禽畜产品、功能乳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农林生物质转化关键技术及能源、材料产业化示范,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及溯源系统研究与示范,植物蛋白生物技术改性及深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畜禽血液产业化深加工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大宗淡水鱼加工鱼糜及其制品关键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乳酸菌发酵蔬菜生产及发酵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霉菌类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改造及示范,绿茶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功能食品开发,食用菌深加工及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皖南特色旅游食品、工艺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3、农村信息化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传统农业提升,重点开展涉农海量信息资源挖掘处理、定向信息服务、低成本网络入户技术与多功能终端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面向农民个体和农村社区的村级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示范以电视/电话/计算机为终端的村域“户联网”;研究开发面向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的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构建现代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
重点支持: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研究与示范,农产品敏捷智能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南北过渡带农业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信息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工厂化农业多目标非合作博弈与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3G的农村综合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特定农产品电子鉴别设备研制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追溯系统研制与应用,农产品市场行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研制与应用,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知识本体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果实无损采摘系统研究与应用,基于手机短信的病虫害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与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建与应用。
4、粮食丰产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产120亿斤的总体目标,研发突破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大面积丰产高效、肥水高效利用、地力培育增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粮食生产重大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控等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加强中低产田改良和重要障碍因子研究,提高中低产区域粮食生产能力。
重点支持:江淮地区单季中稻可持续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淮地区水稻减灾丰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水稻生产农机农艺双适应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精确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沿淮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徽稻麦生产主要病虫草害高效安全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徽麦稻产区养分资源管理与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夏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淮地区小麦增产潜力开发技术研究,玉米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淮北沿淮地区夏大豆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粮食作物高效安全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科技促进行动
通过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等政策引导性项目,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县市科技能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促进工程,进一步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农村集聚、科技研发向应用转化延伸,促进技术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
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每年转化50项左右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村科技型企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扶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推进信息化、社会化、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宿州、芜湖两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典范作用,择优建设3-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和运作,孵化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农场、大户。
2、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促进行动
每年考核认定15-20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大院为载体吸引一批科技专家,引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开展一批成果示范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培训和中介服务,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
省市联动每年派遣30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企业和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示范推广科技成果,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县市科技能力提升促进行动
以科技进步考核和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为核心,争取到2015年全省90%以上县(市、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建成一批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突出的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树立一批优秀的县市科技管理单位和科技管理工作者。
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实施一批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强化科技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4、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
实施农村民生科技项目,重点在村镇整治与住宅设计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与信息化、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及产品的示范与推广,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多元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追踪问效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考评,努力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
2、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夯实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按照“共建、共享、服务、创新”的原则,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园区、食品工业园以及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筑和完善以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为主线的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
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依托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强化人才—平台—项目的统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依托,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一批梯次配备、结构合理、能够攻克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一批能够快速转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队伍;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培训一批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服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按照我省农业“走出去”战略要求,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参与企业、科技、教育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4、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激励、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引导、政策扶持等途径,支持涉农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途径、紧密型的技术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一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无缝”对接;开展农业科技型企业认定,激励农业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扶持农业骨干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全面提高涉农企业的科技素质;支持研发单位及其科技人员依托科技成果创办企业,进一步扩大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特派员等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施规模,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5、加强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以县域科技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县(市、区)科技进步推进与考核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兴县工作,重点扶持基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以及农村民生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重点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科技问题,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技术体系,建设一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示范村镇。加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科技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6、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制度,发挥各级科技领导小组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形成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合力。
第二篇:安徽省建筑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建筑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O一一年八月
目 录
一、“十一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回顾
(一)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日益显著
(二)建筑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三)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市场运行规范有序
(四)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五)建筑节能扎实推进,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六)“徽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筑行业文化建设空前繁荣
二、“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二)“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建筑产业升级
(三)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增强建筑企业发展活力
(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五)加强行业领导,营造建筑业良好发展环境
4年超过7%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建筑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82.86亿元,比“十五”期间的60.49亿元增长3.68倍。2010年底,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数达202万人,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10%以上。建筑业的稳定发展,为改变城乡面貌、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筑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十一五”期间,安徽建筑业规模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全省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71.1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3410亿元,预计2010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13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026.6亿元, 分别比“十五”末期增长169.3%和155.8%。“十一五”期间,全省等级以上企业累计房屋施工总面积82618.9万平方米,年均16523.77万平方米,比“十五”期间增长 117.76%,房屋竣工面积39560.55万平方米,年均7912.11万平方米,较“十五”期间增长85.59%。
安徽建筑业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通过支持总承包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促进专业承包企业突出主业做精做专,培育和发展工程监理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等中介服务企业,引导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全省各类建筑业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末期,全省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4949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4家,一级总承包企业112家;拥有建设工程监理企业212家,其中综合资质企业3家,甲级资质43家,综合资质企业数位于全国前5位;
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安徽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制定了《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经省政府令发布实施。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优质优先、优质优价”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省外建设工程企业进皖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供了保障。
建立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监管保障体制,加强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十一五”期间,研究制定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功能,不断提高有形建筑市场服务质量。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推行投标担保、工程款支付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和工程质量担保制度。
构建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工程交易平台,加强对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管。编制出台《安徽省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标准)》、《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业务管理“六统一”规定(试行)》等,促进相关工作环节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行为,切实加强标后监管。实行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四)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逐步建立建设各方主体自觉履行工程质量责任、社会各方参与评价、政府有效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行标准化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关键岗位打卡制度、施工图审查、监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
成了建筑节能目标。
“十一五”期间,勘察设计单位通过管理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等手段,激发了企业创作活力,全省勘察设计科技成果转让收入总额5亿多元,申报专利1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获得国家级奖30余项、省部级奖500余项,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00余项。一批骨干设计院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六)“徽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筑行业文化建设空前繁荣
“十一五”期间,成功举办建筑文化年活动,诞生了“徽匠”徽标和《安徽建筑业之歌》,在建筑行业宣传、推广和使用,“徽匠”徽标和《安徽建筑业之歌》正逐步深入人心,“徽匠”品牌逐步形成,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塑造。连续举办四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全行业“学技术,树品牌”的氛围日趋浓厚,“徽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共产生了22名“徽匠状元”、44名“徽匠标兵”、66名“徽匠技术能手”。一系列的建筑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促进提高了建筑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建筑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而且大大增强了我省建筑企业的软实力。为塑造安徽建筑业的整体形象,做大做强安徽建筑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安徽建筑业依法实施建筑行业执业资格制度,加强执业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使得
给我省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对建筑业的品质有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中等收入发展水平,加快“富民”步伐,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从建筑业的角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地体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上。“十二五”时期的投资方向将继续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绿色低碳建筑等倾斜,对建筑产品的品质的提高将有更高的期待。
四是区域发展战略将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建筑业快速增长。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皖北崛起以及合肥经济圈等战略规划的相继实施将为建筑业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建筑业高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五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促进建筑业产业升级调整。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必将大力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更广泛应用和推广,推动建筑业持续创新。
(二)“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安徽省建筑业总体发展形势较为有利,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行业内部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建筑业面临大规模建设任务挑战。目前我省建筑业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少,企业经济效益、技术装备能力普遍
业管理创新的任务长期而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促进建筑业快速发展壮大,向建筑业大省、强省迈进,为推进安徽省城乡建设,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实现安徽率先崛起而努力。
(二)发展目标
以实现向建筑业大省和强省双跨越为目标,快速增强安徽建筑业的总体实力;以加强建筑执法、工程招投标、建筑市场监管为基点,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以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质量和效益;以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为抓手,快速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弘扬“徽匠”精神和打造“徽匠”品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人力资源建设;以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强化农民工服务和管理为重点,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充分发挥建筑业的作用;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为根本,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全面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为保障,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到2015年,建立服务我省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发展战略需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企业经营机制,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1——健全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准入和清出制度;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机制,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规范工程造价管理和招投标管理;
——规范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到2015年,我省百亿元建筑业产值死亡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杜绝重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全部达标,其中,优良率达到70%以上。
4、企业制度改革
“十二五”期间,重视建筑业行业内生增长为重点,通过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推进国有建筑业企业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中小型建筑企业深化民营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承包方式改革。
5、建设科技创新
“十二五”期间,安徽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建筑业行业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
——加大建筑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建筑行业整体装备水平,到2015年末,技术装备率和
3优势建筑企业。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综合能力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鼓励大型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端建筑市场竞争,提高市场覆盖率。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共同开拓建筑市场。促进银行与建筑企业合作,为优势建筑企业提供与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授信额度和境外保函。积极为优势建筑企业在人才引进、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引导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2、积极扶持发展专业企业
调整优化建筑企业结构,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立特色建筑业产业园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建筑企业集群。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拉动消费能力的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专业承包领域拓展,支持建筑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含量工程建设领域,逐步提升高端建筑市场的专业施工能力。省建设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要选择一批优势专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与扶持。
3、规范发展劳务企业
在充分整合、充实现有建筑劳务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建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积极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发展成建制建筑劳务市场。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投资设立劳务公司;引导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向劳务分包企业转型;鼓励以合伙方式组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制定农村劳动力从事建筑业的转移培训计划,加强对劳务带头人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大力培训农民工,5术、先进工法拥有量。对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的建筑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科研开发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费优惠支持。建设项目因技术创新节约投资或提高效益的,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建筑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促进建筑企业进入高端市场。要逐步建立以专利、专有技术和工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建筑业技术进步指标体系,并开展技术实力评价工作。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促进建筑工人职业化
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用人办法,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依法实施建筑行业执业资格制度,加强执业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支持基础条件好、技术实力强、具备条件的大型建筑业企业组建相应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授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鼓励建筑业企业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创办农民工学校等形式,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和质量安全教育水平,加快建筑业职工职业化建设。
3、提高建筑行业装备水平
鼓励大型建筑企业以承建重大工程项目为平台,装备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机械设备。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市场建设,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对建筑机械设备实行登记制度,每年公布建筑机械设备淘汰目录,强制报废危及建筑施工安全的机械设备。
4、加快实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战略
研究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掌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标准、规范、合同条款,制定完善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7快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
2、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摒弃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等弊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以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收益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技术骨干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3、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
改革工程招投标办法和承包方式,政府投资工程率先推行设计、施工、监理一体化施工总承包。鼓励大型设计、施工企业相互联合,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企业,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
(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建设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诚信标准、诚信法规和奖惩机制,营造建筑市场诚信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环境。在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建筑行业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和工程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完善从事建筑活动的市场主体、执业资格人员的信用档案登记、评价、发布,逐步建立可向社会开放的、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针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资质资格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制定发布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行为诚信标准。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针对诚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评价、应用和发布、信用机构管理、失信惩戒机制等,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使诚信体系建设制度化、94、促进建筑市场中介发展,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责任 鼓励现有的建设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中介咨询服务组织依法、诚信、科学、公正执业。加快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行业个人注册执业制度建设,制定出台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的相应管理法规。加强个人注册执业管理,建立严格的个人执业资格的监督与清出制度,加大对个人执业的监督力度,强化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责任。要加强个人执业继续教育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定继续教育的方向和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执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使执业人员达到基本的执业标准。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构建规范的质量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工程质量市场保障机制,加强“两场联动”。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工程质量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大市场信誉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对各责任主体及有关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处罚力度,重点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管,鼓励企业多创精品优质工程。
6、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立健全房屋建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建立规范的建筑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和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规范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加强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积极探索建筑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1外拓展市场成绩突出,劳动就业多的建筑企业给予鼓励和奖励。对开拓国际市场的建筑企业,在对外经营资格、资金、税收、信息、人才、办理出国手续方面予以全力扶持。对于工程施工能力强,但对外经营渠道不畅的企业,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经营渠道多的企业优势互补。
3、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立和完善防止拖欠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依法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改革建筑工程劳动保险管理,构筑和谐建筑业。
4、引导、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支持建筑行业协会更好地履行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职能,健全和完善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加入建筑业协会,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为企业提供服务,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协助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和信用标准,参与信用征信和评价等工作。建立行业内部监督和协调机制,建立对会员单位和非会员单位约束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息平台。引导建筑业相关市场中介机构制定自律公约,规范自身行为。
第三篇: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1年08月17日09时36分
稿源: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委属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1年8月2日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的新时期。为促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省绿色食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工作要求,加大指导服务,加强产业监管,加快体系建设,产品认证数量快速增长,标准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监管有效加强,品牌影响不断提升,开创了我省绿色食品工作新局面。至“十一五”末,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438家,认证产品总数1260个,年产量600万吨,年产值达176亿元,年出口额5000万美元,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1880万亩。绿色食品产品总数和企业产值分别比“十五”末增长347%和267%,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按照“发展与监管并重”的工作要求,全省初步建立健全了绿色食品监管工作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率平均达到95%,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平均达到98%以上;绿色食品产品数量由“十五”末位居全国第21位跃升至第5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新 的增长点,成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发展机遇:我省绿色食品工作正处在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有利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连续6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在贯彻中央1号文件中作出了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决策和部署,为我省发展绿色食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全省初步建立健全了绿色食品工作体系,培养了一支政治上信得过、工作上有水平、作风上过得硬的绿色食品管理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安徽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绿色食品优势。“十一五”期间,我省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先进省份,为“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临的挑战:我省绿色食品工作面临许多压力和挑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解决。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条件、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涉及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等诸多环节,监管任务艰巨,监管队伍有待加强,监管方式有待创新;三是绿色 食品品牌宣传落后于产业发展现状,绿色食品市场拓展力度仍显不足。
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立足点,稳健发展,强化监管,提升品牌,为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目标任务:到2015年,绿色食品企业达到550家,产品总数达到1800个,绿色食品产地监控面积超过2600万亩;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重点推进一批基地开展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全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至“十二五”末,实现绿色食品年产量850万吨,年产值46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42%和260%,占当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重力争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比重逐年增长,绿色食品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大力加强绿色食品监管,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率达到95%,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发展原则:认证与监管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在坚持质量标准,强化证 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名特优产品,优先发展深加工产品,优先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促进全省绿色食品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四、规划布局
要立足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品牌化,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重点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组织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带建设,加强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把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
1、皖江城市带、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及合肥省会经济圈
建设沿江、江淮之间绿色食品稻米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和加工,重点发展芜湖、安庆、池州、宣城、巢湖、六安等市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及大米加工产品。
建设江淮之间绿色食品双低油菜产业带,开发绿色食 品油料生产和加工,重点发展滁州、芜湖、安庆、宣城、巢湖、六安等市绿色食品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及油料加工产品。
建设江淮之间绿色食品蔬菜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和加工,重点发展合肥、芜湖、巢湖、滁州、淮南、六安等市绿色食品反季节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
建设江淮和大别山区绿色食品水产品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优质水产品,重点发展安庆、芜湖、马鞍山、巢湖、滁州、六安等市大型湖、库等水域绿色食品水产品生产。
建设沿江、沿淮和巢湖流域绿色食品畜禽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畜禽蛋奶产品,重点发展宣城、巢湖、安庆、六安等市绿色食品禽、蛋产品生产及合肥、淮南、马鞍山、滁州等市城郊绿色食品乳品加工。
2、沿淮、淮北区域
建设绿色食品小麦(面粉)产业带,重点发展亳州、宿州、淮北、阜阳、蚌埠、淮南、滁州等市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开发。
建设绿色食品果品产业带,重点发展蚌埠、宿州、淮北等市绿色食品酥梨、苹果、石榴、黄桃、葡萄等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开发。
建设蔬菜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和加工,重点发展亳州、淮北、蚌埠等市绿色食品设施蔬菜标准化生 产基地及产品。
建设绿色食品畜产品产业带,重点发展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等市牛、羊肉生产及加工产品。
3、皖南、皖西山区
建设绿色食品茶叶产业带,重点发展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等市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
建设蔬菜产业带,开发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和加工,重点发展安庆、池州、六安等市绿色食品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
建设绿色食品土特产产业带,重点发展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等市山区土特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
(二)重点开发产业。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建立规范、稳定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并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对接,形成绿色食品产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全省绿色食品重点打造粮食及制品、油料及制品、畜禽肉蛋奶制品、水产品、名优茶、果蔬、山特产、酿酒制品等八大绿色食品精品产业,并逐步培植,做大做强,形成代表全省农产品精品形象的名牌产品。
1、绿色食品粮食及制品产业:以水稻和小麦为重点,开发绿色食品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小麦700万亩。
2、绿色食品油料及制品产业:以油菜、花生、芝麻为重点,开发绿色食品原料油菜面积500万亩,花生面积180万亩,芝麻面积80万亩。
3、绿色食品畜禽蛋奶制品产业:以牛、羊、禽、蛋产品为重点,乳制品以纯牛奶、花色奶、奶粉为重点,开发绿色食品肉禽蛋奶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总量。
4、绿色食品水产品产业:以名优鱼、虾、蟹开发为重点,力争产量占全省水产品产量15%以上。
5、绿色食品名优茶产业:规模100万亩,占全省茶叶面积60%以上。
6、绿色食品果蔬产业:蔬菜产品开发以食用菌、豆类、瓜类、茄果类、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和名、特、新蔬菜为主,面积150万亩。开发绿色食品水果基地30万亩。
7、绿色食品山特产产业:以山核桃、竹笋、板栗、葛粉、苔干等产品开发为主,绿色食品原料种植面积50万亩。
8、绿色食品酿酒制品产业:原料种植面积300万亩,白酒、黄酒、葡萄酒多品种开发。
五、保障措施
“十二五”时期,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意义,采取综合举措,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快基地建设,巩固绿色食品产业基础。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为重点,继续创建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强已建成基地的监督管理,巩固、提高基地运行质量,通过实施基地监督、检查,在标准推广应用、农民生产技术培训、基地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建设内容,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强化产业监管,提升绿色食品质量水平。各地要把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并采取积极的产业监管措施,切实加强证后监管,作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各项监管制度,构建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监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要按照“保证产品质量,规范标志管理”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企业检查、产品质量抽检、标志市场监察、质量安全预警等监管措施,督促绿色食品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突出全程质量控制,同时,加大打击假冒产品和纠正不规范用标行为的力度,维护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
(三)加强体系建设,充实稳定工作队伍。各地要健全和完善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能,充实力量,在工作条件、业务经费方面予以保证,巩固和加强绿色食品工作队伍,发挥体系优势,增强工作合力,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四)扩大宣传推介,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宣传与市场培育,加大市场服务力度,全面提升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积极探索我省绿色食品市场建设有效途径,建立有特色的营销体系,同时,精心组织企业和产品参加全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博览会及各类专业展会,宣传、展示我省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和发展成果,培育市场,促进贸易,使绿色食品始终保持“以品牌引领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健康发展的局面。
(五)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推行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措施,加快建立绿色食品企业诚信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坚持绿色食品生产“源头”质量控制,深入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检员制度,“十二五”时期,基本实现每个县(市、区)有绿色食品监管员、每个绿色食品企业有绿色食品内检员的管理目标,并通过加大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发挥基层队伍和企业核心业务骨 干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作用。
(六)推行产业化经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层次。充分发挥我省绿色食品资源和产品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建设,重点指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食品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格局,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创建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层次。
(七)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要切实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公共财政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争取省财政在专项预算中,逐年增加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各级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经费中设立绿色食品专项资金,支持当地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食品产业建设,扩大绿色食品投资规模,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能力。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把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作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审、名牌农产品评定的重要条件;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互促进,统筹加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全省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和《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工作,全省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丧葬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文明祭扫风气正逐步形成,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殡葬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先后开展了殡葬管理专项整治、“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公墓清理整顿等集中整治活动,全省共清理整顿非法公墓20余处、查处违法违规案例30余起,收缴销毁非法生产、销售丧葬用品10万余件,有效地强化了殡葬管理,净化了殡葬环境。
——殡葬改革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全省除石台、祁门等10余个山区县实行土葬,其余地区全部实行火化。在火化区,重点加强对农村殡葬改革的督查监管,加大“以罚代葬、以罚代化”行
为的查处力度,遗体火化率保持在83%以上。在土葬改革区,开展平坟还田(林),先后平毁、迁移散葬坟墓8万多座,平坟还田(林)近3000亩,新增植被、绿化近3000亩。
——殡葬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有殡仪馆78座,经营性公墓98座,农村公益性公墓1141座。全省殡葬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2亿多元,殡葬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殡葬服务单位行风建设富有成效,一批殡葬单位和个人荣获民政部、省民政厅和相关部门的表彰。殡葬服务人员从业资格鉴定扎实开展,殡葬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殡葬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合肥、铜陵、马鞍山、滁州、亳州等6个省辖市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等特困群体享有免费基本殡葬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省殡葬事业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特别是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殡葬管理体制、殡葬资源配置、殡葬救助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殡仪馆设施设备总体落后。部分设施陈旧,管理粗放,功能单一;部分殡仪馆地处城市中心,急需搬迁。二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以及工作环境差、待遇偏低等原因,殡葬服务岗位缺乏吸引力,一线殡葬职工年龄偏大,职业和文化技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惠民殡葬服务覆盖面狭窄。四是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推动缓慢,殡葬环境整治任务繁重。为此,必须坚持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努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导向,坚持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方向,大力推进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尚。加大殡葬改革力度,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强殡葬行业监管,健全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促进殡葬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益优先。满足群众根本利益,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保障困难群众丧葬需求,彰显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质。做好殡葬惠民政策与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衔接与配套,完善利益导向体系。
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继续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殡葬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政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提高殡葬公共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兼顾各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城镇化水平,统筹推进城乡殡葬事业发展。加强对不同地区的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相对滞后地区殡葬改革工作,实现殡葬事业协调发展。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正确处理行政与事业、服务与经营的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行为,发挥公益性殡葬事业单位的重
要作用。坚持管理与经营分开、监督与经办分离,实现殡葬服务经营的公平、诚信,殡葬管理监督的公开、公正。
(三)发展目标
——殡葬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增加。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力争新建殡仪馆4-5座,改扩建殡仪馆10-15座。增建公益性墓葬设施,到“十二五”末,每个乡镇平均拥有的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达2座以上。
——殡葬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特困群体殡葬救助制度,适当扩大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对象范围,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80%以上的工作人员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殡葬服务更加优质规范。
——遗体火化率继续巩固提高,环保节地葬法逐步推广,江(水)葬、树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葬法达30%以上。
——殡葬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省、市、县三级殡葬信息联网。
——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顺畅,服务网络日益健全,行业监管更加有力,殡葬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
在火化区,通过依法强化管理、改善交通状况、完善设施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继续巩固提高遗体火化率。在土葬改革区,依法强化殡葬活动管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土葬改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丧葬管理规定,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严格限制墓葬用地,推广不留坟头的安葬方式,治理乱埋乱葬,不断深化殡葬改革。
(二)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合理区分殡葬服务性质,规范基本殡葬服务及延伸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务,按照非营利原则从严核定价格并适时调整。延伸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由市、县物价部门制订。进一步完善殡葬救助体系,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原则,适当扩大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对象范围,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目标。
(三)进一步优化提升殡葬服务
健全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推动技能鉴定与用人单位岗位聘用制度衔接,逐步实行殡葬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殡葬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殡葬工作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创新殡葬服务模式,开展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文明服务和规范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殡仪馆建设和火化设施改造升级
继续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对落后火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火化炉,实行节能减排。积极争
取财政部门安排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殡葬设备设施更新改造补助资金。省民政厅已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列入省级福彩公益金预算,市、县民政部门要相应从本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对殡葬事业的重视和关注,做好新建、改扩建殡仪馆的选址、规划、资金筹措及具体建设工作。
(五)严格经营性公墓审批和管理
严格经营性公墓审批程序,规范经营性公墓建设管理,坚决取缔非法公墓,纠正违规建设公墓。严格执行公墓墓穴占地标准,加大对超大超高墓穴、墓碑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经营性公墓数量和建设规模,严格经营性公墓建设审批程序。
经营性公墓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经营性公墓墓穴建设应充分考虑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每年在新建墓穴中要安排不少于5%的低价位墓穴及骨灰存放格位出售给低收入城镇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加强墓穴、骨灰存放格位的销售管理,严禁墓穴(格位)预售、传销和炒买炒卖行为。
强化经营性公墓年检制度,经营性公墓每两年开展一次年检,年检结果由省民政厅在相关媒体进行公告。
(六)加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和管理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推动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和村级公益事业规划。优先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地区,经批准可由若干个村委会规划建设1座公益性公墓和1座公益性骨灰堂。
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树葬公益林)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禁止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树葬公益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收费,其基本建设费、绿化费及日常维护费由管理单位按合理补偿原则,报物价部门审批并公示后收取。农村公益性公墓墓区内统一设立焚烧点,严禁随意烧香焚纸。禁止建立或者恢复宗族墓地,禁止偷埋乱葬和“装棺二次葬”。
参照经营性公墓年检要求,完善公益性公墓年检制度。(七)大力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
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重点,推行绿色殡葬,创新骨灰(遗体)安葬方式。继续争取政府投资、奖励和补贴,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葬法,积极倡导撒散、江(水)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实现骨灰安葬多样化。逐步提高公益性公墓生态节地葬法的比例。新建经营性公墓及现有经营性公墓中尚未开发的墓区实行节地葬法的比例应不低于30%。
各地要在地理位置适中、环境良好的生态林区设置永久性树葬区,配套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免费为群众提供骨灰树葬服务活动。交通不便的山区可以乡镇或村委会等为单位划定树葬区域,免费供群众以撒散、深埋不留坟头等方式安置骨灰、遗体。树葬区内提供必要的追思纪念场所,以满足逝者亲属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愿望和需求。
沿江、沿淮、沿湖等地区要在适宜水域规划设定骨灰江(水)葬区,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免费骨灰江(水)葬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殡葬协调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根据人口、土地、交通、生态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殡葬服务设施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明确殡葬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完善本地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协调配合工商、国土、林业、物价等部门落实殡葬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殡葬事业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基本殡葬服务设施设备,特别是火化设备的更新改造。落实基本公共殡葬服务经费,增强政府提供基本殡葬服务的能力。落实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发挥其在基本殡葬服务中的作用。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对节地葬法或不保留骨灰,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化的,实行政府奖励、补贴,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三)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明确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价格和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殡葬服务单位要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服务网络。殡葬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殡葬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先争优活动,教育殡葬系统的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讲究职业道德,弘扬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注重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村(居)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作用,以清明节等传
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殡葬改革宣传进社区活动,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新风,争取社会各界对殡葬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五)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以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机制,确保殡葬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殡葬管理工作目标的落实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和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先进(优秀)个人的重要条件。强化规划实施监测,开展综合考评,全面落实殡葬管理各项任务指标,不断促进全省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篇: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安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此外,周边省份产业结构竞相升级对我省结构调整形成新的挤压。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双轮驱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
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章发展目标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3∶38,城镇化率超过50%。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
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以内,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0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5%以上。
第二篇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章积极扩大有效投入
第一节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力争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方位构建多层次、多系统、开放式、动态性的“861”行动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形成梯次推进格局。建立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供地、环评、融资等“绿色通道”,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协调调度,提高投资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二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控制产能过剩项目特别是落后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外资、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引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省外境外投资比重。第六章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第一节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以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为着力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产品,巩固和发展消费规模大、带动性强、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热点消费,扩大汽车、住房、旅游、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服务、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成长性服务消费,挖掘消费潜能。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全面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消费水平。拓展省外市场,提高皖货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省外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第二节改善消费环境
完善城乡市场运行监测,强化市场调控体系建设,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消费安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七章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新增一批千亿元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培育一批千亿元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若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和物联网,打造中国(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提升合滁芜信息家电产业带,建设合肥语音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芜湖节能环保和绿色照明产业基地、滁马铜池绿色照明产业带,发展合肥水泥成套设备和环保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核电和风电,适度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批国家级绿色能源县。建设一批光伏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基地。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等产业,做大做强蚌埠生物产业基地、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芜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工业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全面优化装备集成协作配套体系,提升合肥工程机械及工业机器人、两淮煤机装备、沿江船舶、芜湖大型铸锻件、马鞍山冶金装备等装备制造基地。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等,培育和打造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马鞍山高性能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滁州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池州高分子聚合材料产业基地、黄山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加快发展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打造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和交通安全、矿山安全等产业,促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建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专栏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显示玻璃及光伏玻璃、LED外延片及芯片、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数控机床、新型节能环保装备、铜基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秸秆生物精炼产业化、量子通信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到2015年,重点建设1000个左右新兴产业项目。
◆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高成长性中小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到2015年,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打造一批产业基地。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新兴产业生产组织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平板显示、合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芜湖光电及光伏材料、蚌埠生物、马鞍山新材料等10个左右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为导向,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整车产品质量,加大中高档轿车比重。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地位。
装备制造业。加速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加强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泵阀、环保节能设备等行业,积极发展冶金、水泥、煤炭、石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鼓励发展高性能船舶及新型船用机械制造。
家电产业。加强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建设,提高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推进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食品工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建知名品牌,建设安全原料基地,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第三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纺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改造升级。
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业“精细化”、服装鞋帽业“品牌化”、产业用纺织品业“特色化”、家用纺织品业“配套化”发展。形成若干龙头企业及一批主业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
冶金产业。加大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优质钢材、特钢产品,铜、铝精深加工产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提高市场短缺高端产品比重。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建材产业。围绕节能环保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上大压小”发展水泥,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及改性材料,突出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优质玻璃、装饰材料及卫生陶瓷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硅产业基地及一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型煤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硫磷化工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成沿江沿淮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和新型煤化工基地。
第七节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推进开发区规范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县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有序发展,积极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明确产业定位,坚持错位发展,加大开发区整合提升力度,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建立园区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强化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条件。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保持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建设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等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园区。第八章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投入、拓宽领域、扩大开放,构建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