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4 22:0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夏丹1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摘要:对于正处在重要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而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能力作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的精髓内涵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国家的美好愿景。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Xia Dan(Jiay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Meizhou, Guangdong 514000)

Abstract: For China, which is in the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is the co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About the author:xiadan(1986-), female,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ying counselor, graduate.前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发展局势,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源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以经济转型为契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为此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双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他说:“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本钱,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之中,催生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殷切期望。

但是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制度和资源支持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基础 作者简介:夏丹(1986-),女,福建省宁化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能力和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总书记曾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符合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要求,而中国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迎接实践的挑战,担当起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基于此,具有开创性、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基础实践能力和核心创新能力给予大学生实质性的指导,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四种情况:

(一)高校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

虽然我国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在开设的课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更新,内容陈旧、方法传统的现象严重,偏重于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等理论化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系,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1]。

(二)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虽然高校开始重视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受教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讲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的需要反差较大。这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环境、资金制约的大学生来讲,会觉得创业离自己很远,存在不敢尝试等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很多高校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还没有真正融入我国正规的教育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也没有纳入个高校的教育总体规划。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没有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大多数从事创新创业研究的学者

都是“兼职”,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涉及表层论述。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缺乏对目标的定位及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二专业教师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方面的欠缺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四)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是高校创新创业发展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专职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因为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经营、管理上缺乏了解,在教学上无法深入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案例分析等教学,使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二、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刚开始实行不久,还没有普遍涉及全国各地,建设创新型国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其中在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到位,定位不合理

很多高校目前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和学习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创新创业就是不务正业。从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就业主管部门到一线教师,他们都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是特例,因此没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学校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就业困难,自己学校就业率高而不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绝大多数高校对其定位很不合理,很不科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正规教育”以外的“精英教育”或“业余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将创新教育视为“精英教育”,表现为学校将重点放在少部分优秀学生之中,让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看重的是参赛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创业食用效果;一些高校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培养企业家的 捷径,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成立“学生创业公司”,以把大学生培训成“学生老板”为目标,这就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过路者”,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业余教育”,表现为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置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边缘,没有或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使创新创业教育无章[2]

可循,无法开展,有些高校甚至明令禁止学生进行经商,更不准学习期间创业,为了学生的安全稳定,严禁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商业活动,这就加剧了创新创业教育呈现边缘化、业余化、形式化。

(二)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无法全方面发展

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偏向理论和应试教育,老师一直专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疏忽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结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传统教育模式单一化与陈旧化,甚至有一些教师上课方式都是按照程序进行授课的,只是单独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没有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大部分学生因此形成固定的学习方式,认为只要把课本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然后采取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便可以拿高分,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动脑思考,造成学生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局面。目前大部分学校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脱节,缺乏举办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没有对应的实验平台,无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机会发展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开始对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否定,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应该改革。

(三)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老师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实践者、组织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要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能在课堂中照本宣科。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经历,不熟悉企业运营程序,属于典型的“学院派”,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教师都在黑板上跑市场、谈业务、讲运营管理、资金流转等,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可行性;高校更是缺乏创业研究的前沿学者,对学生创业指导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虽然部分高校专门聘请了一些企业家开设讲座,但毕竟杯水车薪,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四)没有深层次分析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相关教学过程形式化

长期以来,各高校的课程教育体系基本都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近几年来才逐渐向就业教育方向转变。然而对于就业教育本身而言,目前很多高校也仅仅是在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就业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解释、开办招聘会和传授一些应聘技巧等,再者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加上一些管理学知识,没有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和实践教学环节。创业之路包括创业目标定位、程序设置、理念价值、人员配置、资金流通、物质设备等,而目前高校所开设的管理类课程大都理论化、教条化和理想化,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不大的。大多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缺乏专业深度和广度,绝大多数都是对其表层的任职,缺乏对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

(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不够完善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刚兴起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一种被认识,被接受的初级阶段,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行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还不够完善。某些高校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缺乏经费保障制度,没办法提供足够活动经费,在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时受到限制,妨碍学生的实践性发展。另外某些高校缺少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没有足够的教学设置和社会支持,造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阻碍,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能力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行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则是指能将科技创新物化为一种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创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大学生应当加强各项能力建设,适应社会当代需求。

(一)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全面知识结构

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单一的授课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知识。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补充课外的知识。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与实际,帮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完善大学生的全面知识结构,更好的迎接社会挑战,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国际地位成正比例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出高价聘请外来人才,不如自己培养人才。我校2015届毕业生邱南雄,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开发自己的大脑与动手能力,发挥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各项能力。

[3]

在校期间,他不仅成立了“小二创业服务团队”,而且和舍友一起创办了“梅州市壹壹零伍商贸有限公司”。同时他们积极参加创业比赛,先后获得了“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银奖”及“首届梅州青年创业大赛金奖”。现如今他们公司旗下的“豆好鲜豆制品品牌店”在梅州已经拥有四家分店,同时和广州新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分公司,公司现有全职员工13人,兼职员工数十人,年营业额在两百万以上,同时他们正计划向珠三角及福建地区拓展。由此可表明: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提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生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创新意识有机结合,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适应新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

当今和未来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包括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与合作精神等。为应对挑战,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断升级。针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4]。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能够为地方的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作用。

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时代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竞争的日渐激烈等现实背景对我国高层次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与能力的一项新的考[5]验。因此要进一步清除地理解和认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崭新内涵与核心特征,明确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力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社会、企业及大学生自身对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需求,基于现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

(一)改变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限制住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对创新课程设置时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新的理念来设置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之上,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过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想法和培养实践能力,为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性,可以邀请一些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前来讲座,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做好创业的心里准备。此外,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国际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6]

(二)建立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强化大学生思维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创业操作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就能单独完成。对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在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时应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多参与创业活动,加强与社会之间的练习。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中心,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目前,世界处于高科技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实践行人才的竞争。高校应当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开设更多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实质性的接触创业,为以后步入社会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类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强化自己的大脑,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创新实践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引导

高素质的创新实践型的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专职教师、兼职 教师构成。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培养创新型实践强的教师,让创新创业教育更好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创新实践型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引导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和想出对策,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有力支持,如法律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等。就法律环境方面来说,政府应出台拓宽企业出资方式的相关法律,使大学生利用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评估作价出资,支持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由技术作为公司股东首次出

资。就政府环境方面来说,对大学生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应实行最优惠的信贷、管理费和税收等政策,提供银行开户便利,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等。就社会环境方面来说,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各级部门以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筹建创新基金项目,完善基金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资金融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实际支持。

五、结束语

创新是经济的内核,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入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对各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比如高校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同时,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立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创新实践教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对策,以不断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郁雯.高校创新创业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成才之路,2015,(19):10-11.[2] 穆亚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策略研究 [J].教育文化,2015,(9):244-245.[3] 冯晓星.研究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 [J].学生管理,2015,267-268.[4] 王丽颖.对高校金融学科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J].学生管理,2015,226.[5] 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2007.[6] 尉肖帅.深析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3):120-124.

第二篇: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1夏丹(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摘要:对

于正处在重要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而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能力作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的精髓内涵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国家的美好愿景。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Xia Dan(Jiay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Meizhou, Guangdong 514000)Abstract: For China, which is in the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is the co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About the author:xiadan(1986-), female,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ying counselor, graduate.前言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发展局势,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源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以经济转型为契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为此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双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他说:“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本钱,中国有9亿多劳

动力,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之中,催生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殷切期望。但是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制度和资源支持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基础 作者简介:夏丹(1986-),女,福建省宁化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能力和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总书记曾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符合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要求,而中国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迎接实践的挑战,担当起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基于此,具有开创性、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基础实践能力和核心创新能力给予大学生实质性的指导,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四种情况:

(一)高校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 虽然我国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在开设的课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更新,内容陈旧、方法传统的现象严重,偏重于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等理论化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系,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1]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虽然高校开始重视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受教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讲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的需要反差较大。这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环境、资金制约的大学生来讲,会觉得创业离自己很远,存在不敢尝试等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很多高校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还没有真正融入我国正规的教育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也没有纳入个高校的教育总体规划。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没有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大多数从事创新创业研究的学者

都是“兼职”,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涉及表层论述。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缺乏对目标的定位及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二专业教师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方面的欠缺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四)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是高校创新创业发展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专职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因为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经营、管理上缺乏了解,在教学上无法深入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案例分析等教学,使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二、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刚开始实行不久,还没有普遍涉及全国各地,建设创新型国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其中在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到位,定位不合理 很多高校目前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和学习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创新创业就是不务正业。从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就业主管部门到一线教师,他们都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是特例,因此没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学校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就业困难,自己学校就业率高而不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绝大多数高校对其定位很不合理,很不科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正规教育”以外的“精英教育”或“业余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将创新教育视为“精英教育”,表现为学校将重点放在少部分优秀学生之中,让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看重的是参赛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创业食用效果;一些高校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培养企业家的 捷径,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成立“学生创业公司”,以把大学生培训成“学生老板”为目标,这就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

[2]大多数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过路者”,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业余教育”,表现为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置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边缘,没有或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使创新创业教育无章

可循,无法开展,有些高校甚至明令禁止学生进行经商,更不准学习期间创业,为了学生的安全稳定,严禁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商业活动,这就加剧了创新创业教育呈现边缘化、业余化、形式化。

(二)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无法全方面发展 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偏向理论和应试教育,老师一直专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疏忽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结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传统教育模式单一化与陈旧化,甚至有一些教师上课方式都是按照程序进行授课的,只是单独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没有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大部分学生因此形成固定的学习方式,认为只要把课本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然后采取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便可以拿高分,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动脑思考,造成学生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局面。目前大部分学校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脱节,缺乏举办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没有对应的实验平台,无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机会发展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开始对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否定,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应该改革。

(三)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老师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实践者、组织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要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能在课堂中照本宣科。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经历,不熟悉企业运营程序,属于典型的“学院派”,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教师都在黑板上跑市场、谈业务、讲运营管理、资金流转等,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可行性;高校更是缺乏创业研究的前沿学者,对学生创业指导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虽然部分高校专门聘请了一些企业家开设讲座,但毕竟杯水车薪,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四)没有深层次分析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相关教学过程形式化 长期以来,各高校的课程教育体系基本都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近几年来才逐渐向就业教育方向转变。然而对于就业教育本身而言,目前很多高校也仅仅是在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就业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解释、开办招聘会和传授一些应聘技巧等,再者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加上一些管理学知识,没有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和实践教学环节。创业之路包括创业目标定位、程序设置、理念价值、人员配置、资金流通、物质设备等,而目前高校所开设的管理类课程大都理论化、教条化和理想化,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起到的作用是不大的。大多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

研究缺乏专业深度和广度,绝大多数都是对其表层的任职,缺乏对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

(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不够完善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刚兴起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一种被认识,被接受的初级阶段,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行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还不够完善。某些高校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缺乏经费保障制度,没办法提供足够活动经费,在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时受到限制,妨碍学生的实践性发展。另外某些高校缺少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没有足够的教学设置和社

会支持,造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阻碍,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能力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行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则是指能将科技创新物化为一种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创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大学生应当加强各项能力建设,适应社会当代需求。

(一)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全面知识结构 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单一的授课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知识。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补充课外的知识。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与实际,帮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完善大学生的全面知识结构,更好的迎接社会挑战,适应现代社会的[3]快速发展,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国际地位成正比例关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出高价聘请外来人才,不如自己培养人才。我校2015届毕业生邱南雄,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开发自己的大脑与动手能力,发挥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各项能力。

在校期间,他不仅成立了“小二创业服务团队”,而且和舍友一起创办了“梅州市壹壹零伍商贸有限公司”。同时他们积极参加创业比赛,先后获得了“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银奖”及“首届梅州青年创业大赛金奖”。现如今他们公司旗下的“豆好鲜豆制品品牌店”在梅州已经拥有四家分店,同时和广州新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分公司,公司现有全职员工13人,兼职员工数十人,年营业额在两百万以上,同时他们正计划向珠三角及福建地区拓展。由此可表明: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提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生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创新意识有机结合,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适应新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 当今和未来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包括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与合作精神等。为应对挑战,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断升级。针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创新型人[4]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能够为地方的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作用。

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时代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竞争的日渐激烈等现实背景对我国高层次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与能力的一项新的考[5]验。因此要进一步清除地理解和认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崭新内涵与核心特征,明确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力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社会、企业及大学生自身对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需求,基于现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

(一)改变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限制住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对创新课程设置时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新的理念来设置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之上,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过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想法和培养实践能力,为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性,可以邀请一些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前来讲座,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做好创业的心里准备。此外,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国际专业课程[6]设置的问题。

(二)建立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强化大学生思维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创业操作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就能单独完成。对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在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时应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多参与创业活动,加强与社会之间的练习。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中心,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目前,世界处于高科技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实践行人才的竞争。高校应当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开设更多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实质性的接触创业,为以后步入社会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类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强化自己的大脑,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创新实践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引导 高素质的创新实践型的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专职教师、兼职 教师构成。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培养创新型实践强的教师,让创新创业教育更好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创新实践型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引导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和想出对策,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有力支持,如法律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等。就法律环境方面来说,政府应出台拓宽企业出资方式的相关法律,使大学生利用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评估作价出资,支持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由技术作为公司股东首次出

资。就政府环境方面来说,对大学生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应实行最优惠的信贷、管理费和税收等政策,提供银行开户便利,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等。就社会环境方面来说,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各级部门以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筹建创新基金项目,完善基金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资金融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实际支持。

五、结束语 创新是经济的内核,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入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对各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比如高校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同时,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立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创新实践教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对策,以不断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1] 郁雯.高校创新创业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成才之路,2015,(19):10-11.[2] 穆亚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策略研究 [J].教育文化,2015,(9):244-245.[3] 冯晓星.研究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 [J].学生管理,2015,267-268.[4] 王丽颖.对高校金融学科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J].学生管理,2015,226.[5] 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2007.[6] 尉肖帅.深析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3):120-124.

第三篇: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关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摘要: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形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及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教学实践

Abstract:

Students face of continued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udents is imperative.In this paper application form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insis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tudy, learning crea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time capabilities, combined with my practic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ivil Engineering reform aspects of research.Keywords: Innovationcivil engineeringTeaching practice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机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1]以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政府部门表达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贯立场。我校也响应号召,大力提倡大学生探索自主创业。我校于2009年底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园”中就有 “青笋文化艺术中心”、“高校工程造价体验中心”等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案例。

一、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面对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要实现充分合理的就业,减少社会失业,继续把持经济的较好较快发展,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而高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989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从此,创业教育继创新教育之后在世界范围逐渐蔓延。随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2]目前,我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突显出诸多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目前的大学教育依然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缺乏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很容易导致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教育理

念的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和氛围,创新型人才就无法走出模式化的壁垒。[3]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规律,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需求。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观念落后。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仅通过举办一些创业讲座来培训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目前我国没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同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授课教师,教师普遍自身也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4]学校虽然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每年都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中国创业实习网联合江宁各大高校共同主办我校团委承办的“ 取得巨大成功和较高的社会反响。其中在网上模拟公司运营方面南京工程学院的斯波特运动填料有限公司用50万的成本在两月内使自己团队的模拟公司资产达到15889877.19元。如此良好成绩充分体现了南京工程学院长期注重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结果。但多数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而不会将创业真正付诸行动,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分析。青年时期是创业的黄金时期,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都有年少轻狂的朝气,大都自信十足,富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和上进心。同时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了较多和较先进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先进专业技能的掌握对他们日后创业是具有很大帮助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在满足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心理倾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对成就感的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重用。

(2)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高,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普遍表现出思考问题的层次不够深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没有新意,更没有突破。例如缺乏有新意的发言,作业和论文大多墨守陈规,仅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等等这都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3]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意识以及商业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创业初期很难获得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可是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5]种种这些都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与创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离开创业空谈创新,创业就是去了意义和目标。同样,没有创新,盲目的创业,创业就没有了前提和基础。[3]纵观整个职业产生、分化、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不难发现创新和创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与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素质,创新不是一时兴起,创业也绝对不是个人行为。不能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就不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与创业的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它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积极进取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只有在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激发强烈的创新创业动机,树立创新创业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上海社会科学

院2002—2003的重大课题《当代青年理论跨学科研究系列》表明:21世纪,世界各国在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年轻一代的发展。[6]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的建设等营建创新团体,也可以在充分利用图书馆和工程实践中心等各种硬软件资源培养和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不管完善自己,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针对土木工程大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对策思考

(1)展开创业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者是从个人的激情与雄心壮志开始其旅程的,然后将其转换成为企业成功的愿景,创建一个企业的动因是多样的,[12]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思维的培养。开设专业课程,引进专业教师、建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章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4]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立与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建立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家、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讲师团。通过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大学生经过在校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对于真正的自主创业仍然显得青涩与茫然。针对此种状况,首先聘请企业单位的老总、总工、注册师作为培训教师和指导专家,在学校开设就业前培训辅导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现代建筑业分析”、“现代建筑企业运营模式”“什么是企业想法”、“ 自我评价练习”、“ 你最适合创办哪类企业”、“ 市场调查分析”、“资金的运用”、“现代管理制度”等。通过面对面的、最直接有效的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以及市场对人才发展的要求等相关信息。另外聘请成功自主创业开设公司的法人现身说法,开设自主创业专题讲座,讲授各类型公司的创业理念与经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并在让学生们在力求自主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对自主创业需具备的素质有一定了解,并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以确定适应自身特点的创业道路。最终能引导他们创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操作的项目。如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

(2)改革课堂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高校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为启发式,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7]将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课学习相结合,例如设立创业培训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作为创业培训的平台,以建筑工程学院为基础,与相应的就业、创业方向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等进行横向联合,开设校内外创业培训基地,成为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实践。然后以此为平台下设建筑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景观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小的工作组团,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让具有创新创业意图的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工作组团,在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公司指导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运作,以进行创业实战练习。这样可以尽快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为将来自主创

业开设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积累经验。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潜移默化的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经验告诉我们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创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创业实战是积累经验的最佳方法。

(3)凸显办学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能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环境支持,活跃的创新创业场景有助于大学生萌发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灵感。而高校在进行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善于在氛围、环境、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高校应该广泛宣传各级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各方面优惠福利政策,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网站等相关媒体阵地宣传创业典型案例、创业知识,不定期开展创业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发挥各级学生管理机构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创业计划大赛、模拟企业管理、创业沙龙等非课程性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良好的创业氛围。[4]

三、结语

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国民创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中也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改革高等教育模式。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方面教育中,并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四、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

[2]叶培良,周素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2010.01

[3] 杨晓华,曹炳志.择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2

[4] 徐荆.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N].衢州市官方网站.2009.12

[5] 谢志远,黄武刚.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学生工作的探索[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02

[6] 彭澎.生涯规划务实[M].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8

[7] 王旭光,李杰.加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J].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 张莉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03

[9]魏素珍,王燕.构建创新能力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质量[J].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9.09

[10]薛敏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定位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2010.03

[11]王晓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

[12][美]坆迪文·布拉什等.女性创业.张莉,徐汉群,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1

第四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策略,意思是计策、谋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随着各国教育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大国教育博弈的关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变得极为重要。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育生态等方面还不完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其成功的经验和制度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能力 策略

21世纪是信息、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世纪。各国竞相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取得竞争优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大国教育角力的重点。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可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指引。

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各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激励措施、相应的文化建设等。因此,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特点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早在1919年就开设了创业类教育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接受了该课程的学习。德国于20世纪50年代实施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在创建了“模拟公司”,是当时创业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实践教学方法[2]。1966年,印度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理念,鼓励毕业生创业、创造就业岗位。1994年,日本开设“综合学科”的教学,课程《产业社会与人》成为必修的创业课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专家柯林?B博尔(Kelin-boer)首次提出“创新教育”一词。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末。标志性的事件是清华大学在1998年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活动的圆满成功昭示了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同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尝试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对学生创业给予注册、资金支持等。

1999年,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强调“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于2002年4月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6年出台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8年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项目,该项目立项建设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2010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相关教育研究和实践。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培训师资、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基础条件,从而保证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相关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策源地,其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硕士教育的全过程,对师资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强调师资队伍与企业的科研和培训合作,兼职教师则是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日本创新创业的高校师资来源更为广泛,如经济学者、管理学者、科研工作者、会计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既重视了学科背景,又注重实用性。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则强调实践性和经验,在“为创业”的课程中,有21%的兼职教师,98%的教师有过实业管理经验,70%的教师曾经创立过自己的企业 [3]。可见,教育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的针对性。

较之国外成熟的师资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才普遍推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储备不足,校内专职教师的培养、校外兼职教师的引入机制都尚未健全,仅依托校内师资无法为学生提供广博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如投资、管理、政策等。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的建设极需加强,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校园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场所,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引入校外师资和实践场所。只有强化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拓展创新创业基础建设视野,方能快速推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性与专业发展相融合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各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动因,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校内的正式课程教育,还包括了“商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科技园等形式的非课程教育。日本大学更注重与企业的科技合作,引入市场与竞争机制,努力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大量的科技园区,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产生了大学向科研机构和企业输送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意。英国则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了各类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园建设,为大学生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孵化园,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成果转化。国内多地高度重视创业园、科技园的建设,其中深圳的大学创业园建?O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对比发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公认的目标,但在具体教育实践层面,尤其是专业化发展方面,国内的创新创业实践还存在不足。近年来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不乏大学生创新与学科专业背离的现象,出现了大量的业余创新,如销售、信息公司等,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亟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指引,避免大量的、低层次的创新工作出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已经相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社会资源的密切合作与协调,才能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引导、高校主动参与的特点非常鲜明,但社会资源的协调、调度与合作须进一步加强。只有建立新型的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才能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实践场所、信息共享等工作。从高校的工作职责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需要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系统性的知识和训练,需要在相关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指导下,依据高等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正常的教学管理。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职业体验、专业讲座、创业竞赛、模拟实践、案例分析等知识融入,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融合发展。探索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教育,鼓励师生项目合作、专业领域协同创新、建设与专业教育适应的一体化教室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大力度,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如通过讲座、访学、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水平。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促进师生协同创新,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表征,需要广博的知识底蕴和优秀的人生品格。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系统性知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还不够完善。美国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性比较强,课程设置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实施和强化通识教育,消除学科知识的壁垒;二是开设辅助性的、实用性的课程,加强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实操、创业意识的培养。日本的创新创业课程包含知识类课程(管理、金融等)、创业实践训练和讲座培训等几个大类,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和挫折意识。国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实施,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冒险精神、人格、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具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潜力。

(五)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还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优秀的创新创业文化的支撑。国外高校注重整合利用政府、社会资源,使其协同配合、共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对于实施相关教育活动和实践,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高素质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高校、企业及其他单位应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紧随其后,均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对处于起步状态的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制度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R/OL].2015-11-01.http:***.[2]周文华.国外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J].新余学院学报,2015(6):141-143.[3]田玉敏.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与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6(04):64-66.

第五篇:浅析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何淑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摘要]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机制和培养原则,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章就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和途径两个方面做一些粗浅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下载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从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方法这三个角度,对目前国内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创......

    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初探袁悦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上海,201209摘要: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

    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 它所蕴含的生机和发展趋势势必引发一......

    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加强自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

    浅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浅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创业的原动力和本质,创新......

    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社会就业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袁 声 莉 一、确立立体创新观 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谈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从而把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