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救助工作制度
甘肃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监督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解决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救助政策的全面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督查原则
(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全面落实城乡社会救助政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救助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为重点,确定督查事项,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客观公正的原则。以政策法规为准绳,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客观公正地处理和纠正问题。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注重实效贯穿督查工作始终,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跟踪问效,确保督查事项落到实处。
二、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救助政策落实情况
1、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是否按上级要求及时贯彻落实;
2、是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当地的救助政策规范性文件;
3、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否健全和完善;
4、救助对象生活补助资金和物价补贴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足额落实到人;
5、有无侵犯救助对象合法权益、不作为和违规做法。
(二)救助程序执行情况
1、是否严格按照申请受理、评议、审核、公示、审批程序确定救助对象,有无优亲厚友、违规操作等问题;
2、是否实行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动态管理;
3、是否做到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数额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救助工作档案是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是否规范。
(三)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救助资金是否按要求配套列支;
2、救助资金是否按照有关政策和财务规定使用管理,专款专用;
3、救助资金有无挪用、截留、挤占等问题。
(四)救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1、社会福利设施、农村敬老院建设等项目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
2、项目资金配套、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是否按要求执行;
3、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是否专款专用、安全运行。
(五)其他
社会救助工作中需要督查的其它内容。
三、督查程序
(一)制定督查工作计划、具体方案;
(二)下发督查通知;
(三)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对督查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培训,明确任务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四)按照督查方案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对突出问题,进行跟踪复查;对发现的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四、督查方法与方式
督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入户核查、访问群众等方法进行督查。
(一)定期督查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定期督查原则上全年不少于2次。
(二)不定期督查
结合当地实际,特别是对临时性、突发性以及阶段性重点工作,采取不定期督查的方式,随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三)专项督查
对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明确要求重点关注的工作,以及领导批示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
(四)联合督查
由民政部门或建议由本级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督查。
(五)随机督查
不下发督查通知、不明确督查范围、不安排基层人员陪同,由督查组随机选定时间、地点直接进行督查。
五、反馈总结
(一)督查组要如实向被督查地政府领导和部门领导反馈督查情况,相互交换意见,工商工作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二)督查组要及时整理汇总督查情况,对被督查地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督查报告。
(三)督查组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本级政府风管领导、民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办公会议汇报督查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四)在本行政区域内,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本制度由各级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甘肃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公示制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提升救助工作的水平、公正,促进全省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规范运行、健康发展,根据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公示制度。
一、公示内容
(一)阶段性公示内容、1、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
2、家庭地址或现住址(家庭地址和现住址不相同的要注明,住址详细到门牌号);
3、家庭成员(公示每个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
4、救助原因;
5、拟救助和已救助标准、款物;
6、救助时限;
7、调查核实人员姓名;
8、公示机构;
9、街道、社区居委会经办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阶段性公示是拟救助内容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
(二)长期公布内容
1、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公布内容:
①救助政策;
②救助范围;
③救助标准及款物; ④救助时限; ⑤救助工作程序;
⑥救助政策调整变化后的补充说明; ⑦其他方面需要群众知道的救助事项。
2、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公布内容:
街道、社区城乡社会救助机构要将工作人员信息资料进行公布,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业务范围、联系电话等。
3、社会救助民主评议机构组成人员基本信息公布内容: 街道、社区城乡社会救助机构要将社会救助民主评议机构组成人员基本信息资料进行公布,方便群众联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曾经担任过的职务或现任、联系电话等。
二、公示形式
街道、社区城乡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要求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职务权限,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和手段,对拟纳入救助和审批的救助对象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一)街道(乡镇)公示
公示栏公示。对已申报和审批的救助对象,要在公示栏中及时进行公示。
(二)社区居委会公示
公示栏公示。对拟审报和已审批的救助对象,要在公示栏中及时进行公示。
三、公示要求
(一)统一制作固定公示栏。街道、社区统一制作固定公示栏,统一冠名。公示栏要具备防风防雨、长期使用的功效。公示栏应设在显眼的位置,保障人数多的可以设置在居民小区,以方便群众长期查看、监督。
(二)坚持“三榜”公示制度。社会救助对象的申报审批过程实行“三榜”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即第一次公示社区居委会调查评议后的情况,第二次公示街道审核后的情况,第三次公示民政门审批情况。并将公示后的享受救助人员名单,以照片和文字形式进行存档,以备检查。
(三)建立完善复议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对张榜公示结果提出异议。各级救助管理经办机构要建立完善复议制度,认真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并按照管理和服务权限进一步调查核实,对反映情况属实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四)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公示制度落到实处。民政部门要将公示制度作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指导和领导,严格按照公示期限进行全面公示,在一个公示期限内要保留公示内容,接受各级和社会以及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公示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运行水平。对于该公示而未公示的、未出具社区代表签字的公示证明和公示图片资料的,民政部门不予审批。对公示内容真实与否,民政部门等相关单位应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对公示过程中出现欺上瞒下、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你情况,一经查实,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篇:城乡医疗救助
城乡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具有我市户口的以下人员: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城乡低保对象;
(三)百岁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医疗救助内容以及申请程序:实施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救助模式。
一、资助参合参保
1、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门诊医疗救助
1、日常门诊救助。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中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和75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每年救助200元。
2、特殊慢性病门诊救助。患有慢性肝炎、糖尿病(II级或II级以上)、高血压(II级或II级以上)、肺心病、精神病、癫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规定病种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500元。
日常门诊和慢性病门诊救助由市社会救助局核发《医疗救助卡》,用于在指定医院在限定金额内免费看病或购药。
3、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对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病、肝硬化伴腹水、红斑狼疮、白血病等特大疾病,因经济困难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没有住院治疗的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2000元。
门诊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对象按照救助类型提出申请,提供身份证、户口本、低保证、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等资料到户口所在村(居)委会、乡镇办或低保委托管理单位按进行申报。(一名对象只能享受一种门诊救助,不得重复)
三、住院医疗救助
对因患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农村五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救助。
住院医疗救助标准:参合参保的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住院,在获得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减免后的自付费用,按照救助比例予以求助。具体救助比例为: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10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80%;②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8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50%;③农村低保对象:乡镇医院30%,县级医院或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20%;④城市三无对象(即城市低保一类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50%;⑤城市低保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
20%。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按住院总费用的20%予以救助。(住院救助以出院结算日期按结算,截止日期为每年的12月31日)
医疗救助内累计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四、临时医疗救助
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以外的其他低收入家庭成员,因患恶性肿瘤等特大疾病或因住院治疗经新农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自付费用仍在10000元以上,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1500元的临时医疗救助(一年限救助一次)。
临时医疗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个人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资料,经村(居)委会调查、评审、公示,乡镇办初审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对象由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申报。
非义务教育助学救助
救助对象:在高中学习阶段或考入全日制本科大学的五保对象(孤儿)、城乡低保家庭子女。
申报审批程序:本人向户口所在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①申请报告;②低保证、五保证;③户口本及身份证复印件;④村委会或居委会调查证明、学
校证明;⑤其他需提供的证明),村(居)委会调查核实后报乡镇办初审,乡镇办调查核实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于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由委托管理单位申报审核。申请注意事项
1、考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学费收据复印件和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
2、考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及学费收据;
3、所有资料一式两份(乡镇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留存一份,社会救助局留存一份);
4、助学救助资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申报时间:上半年3-4月份,下半年8-10月份。
城市低保
保障对象:持有我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目前我市执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210元/月),可以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审批程序:户主向户口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1、申请书;
2、户主姓名、户口薄;
3、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
4、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5、其他按规定
需提供的证明),居委会进行调查、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并进行第一榜公示,无异议的报乡、镇、办民政室审核,乡、镇、办调查审批后,将审核结果返回居委会进行第二榜公示,并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市社会救助局通知调查核实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在居委会进行第三榜公示,无异议的纳入低保范围,并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家庭成员有在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娄底市属以上企业),到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办理申请手续。
日常动态管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各村(居)委会和城市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和户籍变更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取消、核减保障人口、减发保障金或恢复、增加保障人口、增加保障金的手续。低保对象应根据保障类别的不同,按规定定期接受调查和审核。
基本救助政策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
基础救助专项救助补充救助
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科技救助 临时救助社会互助
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进行救助
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进行救助,并积极组织和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
对城乡特困无房户和灾民倒房户进行救助
对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体实施资助参合参保、门诊、住院、临时等医疗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特困家庭中的在校学生实施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中有劳动潜勇的对象实施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困特殊原因造成成活困难的家庭中需要维护自身权益者实施法律援助
对特困对象无偿提供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增强致富能力 对因各种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对象以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互帮互助
第三篇:城乡医疗救助程序
城乡医疗救助程序
一、封面:农村医疗救助审批材料(村委会盖章)
二、灌南县农村医疗救助审批表一张(村委会盖章、镇人民政府盖章)
三、申请书一份(主要写患者身份包括姓名、年龄、居住地;病况包括在哪就医做了哪些手术;申请原因比如经济困难:收入入不敷出;家庭现状)
四、患者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只需要带有照片的正面)
五、患者户口簿复印件一份
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复印件一份(只需复印带有户主照片的那一面)
七、灌南县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一张(村委会盖章)
八、公示(村委会盖章),其中村委会举报电话:***(孙汝选电话)
九、乡(镇)公示结果报告单(村委会盖章)
十、公示(镇人民政府盖章),其中乡(镇)举报电话为83512003
十一、乡(镇)公示结果报告单(镇政府盖章)
十二、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即农民补贴一折通复印件一份(复印带有户名、开户记录的第一面)
十三、医疗服务单位补助清单一张
十四、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单(按时间顺序排列好;并去县卫生局盖有“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业务专用章”字样;同时注意必须有医院的盖章;注意每一张补偿单上都要有以上两种盖章)
十五、加盖医院印章的发票复印件(同时去县卫生局盖“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业务专用章”)
十六、用药清单(盖医院的章;按时间顺序排好)
十七、住院证明(病历)
十八、出院证明(出院小结)
按以上顺序装订,将资料放在档案袋里。
第四篇:城乡医疗救助申请书2015
城乡医疗救助申请书2015
最新城乡医疗救助申请书范文
XX民政部门:
本人系乡xxx(镇)xxx村xxx(社区)居民。
家庭人口 xxx.现住xxx.因患xxx病,于 xx年 xx月在 xxx医院住院治疗,花费医疗费用 xxx元,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城乡医疗救助金。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困难医疗救助申请书
XX民政部门:
本人XX,是哪里人,由于公公XX患有胃癌于X年X月X日病亡,生前由于治疗胃癌把家庭全部积累用完,并借了XX元,本人工作工资不高,且债务累累,因此向民政部门申请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恳请希给予帮助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城乡临时救助申请书
我叫
家庭人口数
家庭类别
家庭详细住址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户口所在地
困难原因
申请人签字
摁手印
年月 日
第五篇:有关城乡大病医疗救助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内容 一、救助对象
1.重点优抚对象 : 包括在乡老复员军人、在乡三等以上伤残军人、红军失散人员、苏区老干部 , 集中居住在县光荣院、县工 疗站的优抚对象。
2.农村五保对象;
3.农村低保对象;
4.城市低保对象;
5.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难的贫困对象。二、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享受医疗救助
1.参与卖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2.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3.酣酒伤害、打架斗殴、自杀、自伤的;4.超出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 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所发生费用的;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三、医疗救助的病种
1.恶性肿瘤
2.尿毒症(肾衰竭)
3.重症肝炎(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4.脑中风
5.急性心肌梗塞
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7.县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每年医疗费负担 2 万元以上的其它疑难杂症 救助对象患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 , 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救助。
四、救助标准 :
1.农村供养五保对象和城市居民低保中的常补对象符合医疗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内的医疗(药)费用按 50% 的比例给予救助。但一年内累计救助金额不得超过 6000元
2.城市低保户中的非常补对象、农村低保对象符合医疗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内的医疗(药)费用超过 1000 元以上的按 20% 的比例给予救助 , 但一年内累计救助金 额不能超过 4000 元。
3.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生活确实困难的城市低保对象个人负担部分在2 万元以上的 , 其超过 2 万元以上的部分按 10% 救助 , 但一年内累计救助金额不能超过 2000 元。
4.除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及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以外的其他城乡居民患有规定的病种 , 且医疗(药)费在 2 万元以上的 , 经县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城乡社会救助评审委员会批准后 , 其超过部分可按 10% 给予救助 , 但一年内救助金额不能超过 2000 元。五、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由户主向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 并提交如下书面材料 :
(一)县民政局发放的低保金领取证、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及优抚对象证书。
(二)县级或县级以上公办医院的正式医药费用发票及处方、疾病诊断书、必要的病历资料。
(三)县医保局开具的医药费用核定单或个人负担部分医药费用证明。
(四)户主和患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 户口本复印件。
2.评议。村(居)委会进行调查和初审 , 召开居(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 3 天 , 群众无异议的 , 填好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申请审批表》和其他相关材料后 , 在 10 个工作日内进行入户调查核实 , 对符合条件的 , 委托村(居)委会在公示栏张榜公布 3 天 , 群众无异议后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救助意见报县民政局。
4.审批。县民政局对乡镇上报的材料要进行复核 , 对符合条件的 , 委托村(居)委会在公示栏公示 3 天 , 无异议后 , 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救助标准比例和最高限额。交县医保局核定。
5.救助。县医保局根据医疗费用总额进行审查 , 对符合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费用总额按县民政局签署的意见办理 , 实行救助。救助金额超过 1000 元以上的必须转账支付 , 对 1000 元以下的可直接给付现金。编辑本段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城镇低保户家庭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贫的一种度。
第三条 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原则: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制度统一,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低标准起步,分类施救,整体推进;应救尽救的原则。第二章 救助的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凡我区辖区内常住人口中持有《五保供养证》、《农村居民低保证》和《城镇居民低保证》的家庄成员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因患大病,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第五条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村五保户和城乡低保对象必须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才可享受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经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政策性减免仍无能力缴纳合作医疗个人应缴纳资金的,可由区民政局在医疗救助基金中实行全部或部分资助,使其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年负担医疗费用仍在3000元以上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第六条 属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救助对象,其病种救助的范围限于以下五类:
(一)恶性肿瘤;
(二)白血病;
(三)尿毒症;
(四)重症肝炎(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
(五)其他外科手术大病且个人承担一次性住院费用达到5000元以上的。
第七条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分次申报审批、分次救助(必要时可以一次性救助)的办法,救助标准以救助对象的家庭为单位。家庭全年累计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在3000元至5000元的,按照个人应承担医疗费用的20%的标准予以救助;家庭全年累计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按照个人应承担医疗费用的30%的标准予以救助。家庭全年累计救助金额最高限额3000元。第三章 申请审批程序
第八条 申请人在完成大病救治后10日内,向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如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下列材料:
(一)当大病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历资料;
(二)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和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
(三)已享受政府其它医疗救助和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
(四)户口、身份证、五保证、低保证复印件及其它应予提供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村(居)民委员会对村(居)民提出的申请,应及时受理,并由申请人填写《医疗救助申请表》。村(居)民委员会应在5 日内对申请人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初步评议,并在《医疗救助申请表》上出具评议意见后,将所有材料一并报乡镇处审核。
第十条 乡镇处对申请人上报的医疗救助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在申请表中填写救助意见和救助金额,报区民政局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说明理由,并通过村(居)民委员会书面告知申请人。乡镇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一条 区民政局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乡镇处上报的医疗救助申请表和相关材料的复查审批。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将救助意见通知乡镇处;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应说明理由并由乡镇处书面通知申请人。第四章 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二条 建立武陵源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自愿捐赠等渠道筹集。
(一)区财政按一定标准投入城乡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并于当年年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拨入城乡医疗救助的专项资金。
(三)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四)社会捐赠及其它资金。
第十三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区财政局根据区民政局报送的用款计划和救助名册,落实资金预算并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拨付到民政专户。
第十五条 医疗救助资金由区民政局根据实际需要,拨付到乡镇处民政办发放。
第十六条 医疗救助资金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并定期公布医疗救助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第五章 医疗救助服务
第十七条 享受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患病,必须由户籍或居住所在地的乡镇处卫生院或县级医院等提供医疗服务。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后,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医疗服务机构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第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
第十九条 救助对象遇到疑难重病需转到非指定医疗机构就诊时,参照农村合作医疗或基本医疗保险机构的有关规定办理转院手续。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配合区民政部门做好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的审批工作,提供必要的病历、住院费用清单及其它相关证明。第六章 救助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区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区民政、卫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民政局。
第二十二条 区民政局负责全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处民政办公室具体承担本单位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申报、评审、核查、呈报等日常工作,协调处理本地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其它事宜。各村(居)民委员会要成立3至7人的评议小组,并由专人负责,协助抓好大病医疗救助的申报、初审和呈报等日常工作。
第二十三条 区财政部门应会同区民政部门制定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根据审核确定的用款计划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拨付到位,并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区卫生部门应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证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实。
第二十五条 区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对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对在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医疗服务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十六条 各级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机构和组织要定期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政策、享受救助对象名单及救助金额张榜公布,实行医疗救助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