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营养调控减少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
通过营养调控减少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
畜牧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最明显的是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集约化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更突出。猪排泄物中含有超过植物需要的过剩的氮和磷,过剩的氮和磷以及氮所产生的氨气挥发造成了环境酸化和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过去的饲养方式和饲粮配制,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生产性能达到最高水平,而没有特别考虑营养物质的过剩问题。随着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强烈,畜牧生产者不得不考虑采取某些措施,尽可能减少猪排泄物便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氮和磷是猪粪尿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另一种污染情况是饲料添加物所造成的污染。减少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是通过营养和饲养的手段调控污染成分的排放,而不是被动的污水处理。1 养猪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Van der Peet-Schwering等(1999)研究了不同类别猪的氮和磷摄入、排放和沉积的情况,母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氮和磷排出量占总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为:氮76%、46%和67%,磷75%、38%和63%;氮主要通过尿液排出,而磷则主要通过粪便排出。猪饲料中氮和磷的含量很高,但只有一小部分磷和氮沉积在动物体内(Lynch,1993),大部分饲料中的氮和磷排出环境中。每天每头肥育猪平均产生4.55l的粪便,即每年排出约9.5kg氮和约6.8kg的磷。一头猪从断奶到体重达100kg屠宰时止,消耗8~9kg氮,其中不超过3kg的氮被吸收沉积为瘦肉,而5~6kg氮则被排泄掉,在被排泄的氮中,33%在粪便中,67%在尿中。在综合猪场,排出环境中的氮和磷都在70%以上。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在荷兰、丹麦和英国等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已制定法规,限制经由猪粪尿排出的磷和氮的数量,以控制这些成分在土壤和水中的积累。饲料添加物所造成的污染如高铜添加剂使用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也很突出。解决养猪生产中的污染问题的一项措施是猪场污水处理,但是,污水处理不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被动措施,而且大大增加了养猪生产的成本。解决养猪生产中的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有效的营养措施,科学的日粮配制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新的手段。近年来,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开发低污染日粮(生态型日粮)。解决养猪生产中的粪尿污染的营养饲养措施有4个方面:①是降低日粮中营养物质(主要是氮和磷)的浓度;②是提高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③是减少或禁止使用有害添加物;④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2 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浓度,减少氮的排泄 低污染日粮的概念源于蛋白质节约效应(Han和Lee 2000)。目前,多数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都大大超过猪的需要量,例如肥育猪豆粕—玉米型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6%就足够了,但常常使用的饲料蛋白质超过20%。由于六分之一的蛋白质是氮组成的,减少日粮蛋白质含量将大大降低氮的排泄量。将日粮蛋白质含量从18%降到16%,这将使育肥猪的氮排泄量减少15%,而如果将日粮蛋白质含量增加至24%,则使氮排出量提高47%。Schutte等(1990)的研究显示,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2%,可使生长肥育猪氮排出量减少约20%。蛋白质过量(或者日粮的能量不足),导致一部分蛋白质被降解作为能量使用,蛋白质降解所产生的氮以尿素的形式随尿排出。为了保证畜禽的生长性能,在降低蛋白质的同时,必须考虑日粮氨基酸的水平和氨基酸平衡,特别是注意补充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一般地,必须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必须考虑补充苏氨酸和色氨酸,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越多,补充的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张常明等(1999)的试验中,降低生长猪日粮蛋白,补充赖氨酸和苏氨酸,不会影响生长性能。Lenis等(1999)认为,如果低蛋白日粮中补充限制性氨基酸的水平合适,日粮的蛋白质水平还可以进一步降低。Gatel等(1992)报道指出,在补充4种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基础上,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6%,可使氮排出量减少31.5%。另外,Lenis和Jongbloed(1999)报道,在低蛋白质日粮中补充氨基酸,不仅可降低氮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尿量。因为在降低日粮蛋白质时,通常减少了豆粕的用量,而豆粕中含有2%~2.2%的钾,豆粕用量的降低即日粮中钾的水平也降低。日粮蛋白质和钾水平的降低将使畜禽的饮水量下降,排尿量减少。日粮蛋白质水平若降低1个百分点,排尿量减少11%。Orock等(1997)的试验中,降低日粮4%的蛋白质,另外补足4种必须氨基酸,可降低空气中69%的氨气,减少猪舍的臭气。Shurson等(1999)研究表明,选用含硫低的饲料原料,配制营养合理,含硫量低的日粮,仔猪的总硫和硫酸盐的排泄量可以减少约30%,总硫排出量的减少,可导致猪舍另一种臭味硫化氢气体排放的减少。综合考虑到猪的生长性能、氨基酸添加剂来源和价格等因素,一般认为,把目前生长肥育猪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是可行的。如果再降低蛋白水平,可能会得不偿失。3 提高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减少氮的排泄 有多种途径可以提高猪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减少氮排放到环境中,如使用酶制剂、应用理想蛋白质的原理配制猪的日粮和适当的加工技术对饲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一种方法是使用酶制剂,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使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的消化率。的确,纤维素酶、阿拉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可分解纤维性饲料原料,蛋白酶则可直接促进蛋白质原料的分解。应用这些酶制剂可直接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这样就可有较高比例的氨基酸被用于动物的生长,而不会被动物排泄出体外(Close,1996)。如饲料内添加蛋白分解酶,能够改善氮利用率。添加酶制剂可改善氮利用率高达34%之多(Han,2000)。断奶仔猪日粮添加1%木酶时,氮利用率提高34%,添加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时,氮利用率改善23%。冯定远等(1997、1999、2000)的试验也显示,添加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等,可提高猪的蛋白质消化率16.5%,改善生长性能 第二种途径是应用理想蛋白质的原理配制猪的日粮。通过氨基酸平衡(一般是通过使用多种氨基酸添加剂)使蛋白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多余的氨基酸被用于作能量来源。日粮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相匹配,这一概念称之为“理想蛋白质”。日粮中氨基酸应能够满足最大瘦肉增重时的最小需要量,而过剩部分很少,这是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减少氮排出造成环境污染的途径之一(Han,2000),特别是在氨基酸不平衡的日粮中使用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氮的利用。第三种途径是饲料的加工处理,一般认为适当的加工技术对饲料原料进行加工(如膨化和其它技术)可以减少营养的代谢性浪费(Close,1996),制粒和膨化等加工工艺可以消除许多抗营养因子。某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均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利用,而消除这种影响后,可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体内的利用。饲料制粒处理有改善饲料效率和降低养分排出的趋势,使干物质和氮的排泄量降低23%和22%(Heugten和Kempen,1999)。4 采用阶段饲喂法或分养饲喂法等减少营养排出所造成的污染 在猪场中可通过营养管理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并减少养分的浪费。一种实用的方法也许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分阶段饲喂。大多数肉猪采用两阶段饲养法饲喂,即45kg以前喂仔猪饲料,45kg以后喂生长肥育饲料。随着猪体重的增加,每千克饲料中所需的磷和氨基酸应下降。因此两阶段饲养法导致氮和磷饲喂过量而排出。如果采用多阶段饲养法,既可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又降低氮和磷的排出量,这可通过在生长肥育期各阶段将高氮和磷饲粮与低氮和磷饲粮按不同比例混合而实现。传统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养猪生产需要,目前提出了阶段式饲养(Phase feeding system)。过去认为猪可根据自己需求调节蛋白质采食量(Kyriazakis等1990),但一些研究报道生长肥育猪没有能力调节蛋白质食入量,(Gourley等1993,Nam和Aherne,1995),所以人为地调节营养摄入量的阶段式饲喂法深受关注。在环境保护方面,已证实阶段饲喂法的优越性(Jongbloed和Lenis,1992,Honeyman,1996)。猪在肥育后期,采用二阶段饲喂比采用一阶段饲喂法的氮排泄量减少8.5%(Han 2000),多阶段饲养可使尿氮减少15%,氨气产生量减少17%。饲喂阶段分得越细,不同营养水平日粮种类分得越多,越有利于减少氮的排泄。分养饲喂法是另外一种减少营养排出所造成的污染的饲养手段。怀孕母猪每日的氮和磷需要量较哺乳母猪低得多,与在怀孕期、哺乳期使用同一种饲粮相比,使用两种饲粮的,每年每头猪可减少氮和磷排出量20%(Everts和Dekker,1994),母猪的繁殖成绩不受影响。荷兰多数采用怀孕母猪与妊娠母猪饲喂不同饲粮的方法。另外,公母分养配制营养水平不同的日粮,也有利于减少氮的排泄。公母营养需要不同,生长肥育期粗蛋白相差8.2%~9.6%(NRC1998)。湿喂与干喂方法比较能提高营养的消化利用,减少饲料营养的排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篇: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猪场排泄物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综合环境污染,已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制约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养猪生产的主要污染是其排放的粪尿、污水及有害气体。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以上,即相当于每年向周围环境排放约108吨氮和30吨磷。每天向大气排放氨35.3千克、硫化氢32千克以及大量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这么多的排泄物,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严重公害。
养猪场污染防控措施,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注重生态效益合理选址与规划是解决污染的先决条件。新建猪场时,场址要远离水源、城市、工矿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1公里以上。选择场址要保持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无污染、排废方便,且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鱼池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环境。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猪场对粪污的消纳能力等考虑,只有合理的猪场规模,才有效益,一般肉猪场以2000~3000头为宜,大型猪场以5000~10000头为宜,不宜过于集中。
2.推行干集清粪工艺,粪尿分开从清污方式上减少排污总量干(鲜)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养分损失小。经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每日排污量为:水冲清粪方式为150~200立方米/天;水泡清粪方式为100~120立方米/天;人工干清粪方式为50~60立方米/天。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比其他两种方式可减少排污总量的
1/2~2/3。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饮、漏水与粪便的混合,也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着田”有较好生态效益。发展现代化养猪,必须和传统养猪相结合,充分利用猪的粪尿发展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果(茶)、猪-沼-菜”等养猪生态模式。猪场排出的粪尿污水导入一级处理池(沼气池或酸化池)后,通过污水管进入集中处理工程,以厌氧为主体工艺,结合氧化糖等处理系统。一般通过处理后的水,可作农田灌溉用水,也可达标排放。同时利用部分沼液作为周边果(菜)园的肥料,实现粪便污水的多层次利用,可有效地控制污染。
4.利用酶制剂,降低氮、磷的排放猪饲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以植酸形式存在的磷几乎不能被猪利用,在饲料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无机磷(如磷酸氢钙)才能满足猪的生长所需,这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由于磷的大量排出,造成环境的污染。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了磷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外,饲料中的植酸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如钙、镁、锌、铁等)常与植酸形成稳定的植酸盐而存在,利用率极低,而且植酸也干扰蛋白质、氨基酸的吸收。利用植酸酶能提高猪对蛋白质、钙、铜、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对减少臭气排放和减轻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5.利用有机微量元素,降低铜、锌等重金属的排放由于高铜、高锌能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因此被许多国家普遍使用,这是造成养猪场铜、锌等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机微量元素的开发利用为解决铜、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有机微量元素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衍生物等配体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抗吸收干扰等优点。低剂量的有机铜、有机锌可以代替高铜、高锌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可极显著降低猪肝脏和粪中铜、锌含量,所以从猪的生长和环保来看,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6.采用生物除臭,减少臭气和有害气体污染沸石是天然矿物质除臭剂,它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具有离子交换性,可以交换吸附一些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畜禽消化道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大大减少粪臭。将微生态制剂加入饲料中,不仅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还可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性,而且在环保方面,可降低氮的排泄量,明显减少粪尿臭味,有效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净化生态环境。
7.抓好猪场的绿化工作场地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改善圈舍小气候,达到遮阳、降温作用,搞好畜禽场绿化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净化场区空气。■
(江西奉新县畜牧水产局330700杨俊敖礼林)
第三篇:养猪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养猪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家主要用3种理论来解释环境污染问题,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现分别运用这3种理论对养猪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1.1 养猪环境问题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先出现逐步恶化的特征.然后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在养猪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养猪生产规模较小,环境污染问题较轻。当前我国养猪业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猪污染环境问题开始凸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就会加大对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随着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今后养猪污染环境问题会得到有效遏制。并逐步好转,最后肯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目前,发达国家的养猪环境污染已经得到很好控制,已经趋于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环境污染问题仍在上升。
1.2 养猪环境产权失灵
用产权方式来分析环境问题,最早是由科斯(Coase,1960)提出的。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根据这个观点,现实中的很多环境污染问题都跟产权界定不清有关。实践证明,产权界定清晰,环境利用与保护就会越好。目前,我国养猪环境产权失灵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因为养猪环境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就会缺位,污染问题就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1.3 养猪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于1910年提出的。他的学生、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
古后来提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外部性。所谓“外部”,简单地说。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未在价格体系中体现的那部分副产品或副作用,可以用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来衡量。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是负外部性,反之就是正外部性。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外部性是有害的,是负外部性。养猪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养猪生产的负外部性,养猪投资者获取利润,但没有承担环境污染整治的成本。使得养猪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养猪生产的私人成本。另一方面,养猪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养猪投资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从而造成了养猪投资者的环境保护行为严重不足。一般来讲,外部性与产权有一定联系,产权界定有助于某些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但有些外部性又决非产权界定就能奏效。当前,通过政府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把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比较理想的办法。这也是当前环境治理政策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养猪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制度选择
解决养猪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靠市场机制,养猪投资者受个人利益驱动,不会主动根据环境和社会效益来安排自己的生产,所以养猪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实施强有力的干预。从理论上讲,政府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将养猪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2.1 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是按“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排污者治理污染,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资源的一项经济制度安排。但实践中很难将污染造成的损害精确计量和货币化,确定最优收费标准的难度大。
2.2 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凭借其主权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对污染性产品征税,可以将污染性产品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
2.3 污染削减补贴
污染削减补贴的原理和环境税是一样的。生产者不愿从事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那么借助于补贴手段,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一致.这样可以把社会所需的环境保护活动诱发出来,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的活动。
2.4 排污权交易
戴尔斯(Dales)在其1968年出版的《污染、财富和价格》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污染权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可以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污染权出售给出价最高者,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这种手段有利于克服法规标准的局限性,其核心是刺激排污者在其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目标间进行权衡。
在养猪环境污染治理中,到底应该选择哪种经济制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养猪业的具体情况。当前我国养猪污染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污染隐蔽性强,隐性污染源大大超过显性污染源:二是由于养猪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政府难以制订一套以技术检验为基础的条例。给治理执法带来了难度;三是我国养猪行业总体经济效益较低,承担污染税或排污费的能力较弱。因此,我国目前对养猪环境污染治理更适合采用以污染消减补贴为主的模式进行。建立养猪污染消减补贴体系。全方位治理养猪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消减补贴可以调节养猪生产的外部效应,使养猪生产的外部负效应内在化,一定程度上使养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能接近相应的社会成本与收益.从而解决养猪污染问题。
3.1 完善养猪环境环保立法
借鉴国际上成功控制养猪污染的法律法规,建立我国养猪环保生产的技术规范,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养猪环保法律法规。
3.2 加强对养猪行业的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着重提高养猪行业对养猪环境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
3.3 集中财政资金引进国外“洁净农业”技术,加速改造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养猪生产方式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养猪环保技术正逐步由“终端治污”向“洁净”技术与产品过渡。我国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速引进国外“洁净农业”技术,改造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养猪生产方式。
3.4 对“洁净型”高效养猪技术与产品创新进行补贴
养猪技术进步是改善养猪环境质量的基本手段。在养猪生产方式的研发中,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洁净型”高效养猪技术与产品创新,探索和推广能够减少养猪污染排放的养猪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淘汰粗放式养猪方式,鼓励发展精确化养猪,实现我国养猪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篇: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2.1减少噪声措施
(1)现场提倡文明施工,控制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性。
(2)选用低噪音和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有噪音设备(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或吸音板,减少噪音的扩散。
(3)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夜间施工,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
12.2降低环境污染
(1)施工中切实搞好施工区环境卫生工作,采取门前三包的措施,确保场内洁净。施工现场及时清理各种杂物,做到施工场地内整洁。(2)在工程的施工作业中,注意及时洒水降尘。
(3)水泥及其他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在运输及卸运时做到宁慢勿散,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扬尘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施工现场在生活区设置临时冲水厕所(男女分厕),并设化粪池,然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现场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已有厕所和临时厕所均派专人值勤打扫。
(5)食堂餐具洁净、消毒,食物的存放和加工进行分类,食堂炊事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保证没有传染病。每天保证开水供应,茶具保持洁净和消毒。
(6)施工现场必须消除老鼠、苍蝇、各种传染病等有毒、有害烟尘的灭害措施。
(7)施工现场垃圾有专车清运,倾倒在指定地点,并与主管部门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
(8)施工出入口及行人便道、单位出入口均设清扫人员,经常清扫,并洒水湿润施工便道。
(9)工地汽车出入点均设置冲洗台,用水枪将外出的车辆冲洗干净,确认不会对外界的环境产生污染后,方可让车辆出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10)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场地内不得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必须经硬壁沉淀及其他必要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排入下水道。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第五篇:减少噪音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减少噪音措施、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防尘、防噪措施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质量标准》,控制施工产生的空气悬浮颗粒量。
杜绝现场废水、废物、噪声、扬尘等污染,严格执行《成都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及成都市市容环境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通告》。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土车辆抛洒泥土,如有不慎,及时清扫。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上应采用棚布遮盖,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外运土方时,必须用加盖专用渣土运土车辆,防止土方洒落,防止产生扬尘。外运土方的车辆办公轮胎要冲洗干净,严防泥浆随车带出场外。对现场的临时便道每天派10人负责打扫,清洗围栏,并随时用洒水车洒水,所发生的费用按实际计算。
尽理采用备置降噪设施的施工机械,加强对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杜绝不良设备或不良运转产生强烈的噪声,对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进行消音降噪的改造。
严格执行《成都市建筑工程夜间施工管理暂行办法》,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将噪声较大的工作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比较固定的动力设备、搅拌台等,应尽量远离噪音敏感区域,并设置噪声屏障。
车辆在运输行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道路管理条例对喇叭鸣放的要求,尽可能少鸣或不鸣喇叭。加强对施工现场噪声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噪声超标立即进行整改。
砼拌和机要打围封闭,尽量减少扬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