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山西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第383号)
晋建质字[2011]383号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太原市城乡管委、大同市市政管委,省建工集团,各中央驻晋建筑施工企业:
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指导和规范全省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水平和建筑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我厅制定了《山西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山西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指导和规范全省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水平和建筑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发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筹规划、政策导向的作用,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全省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的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信息化,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同时,抓好企业信息化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全省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二)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
2013年底前,全省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承揽的规模以上项目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情况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对重点部位开展现场监控、在线监督、决策辅助,形成全面覆盖、实时监控、方便快捷的质量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有效防止违规违章作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具体目标如下:
2012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特级施工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承揽的单项工程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或者一级施工企业承揽的单项工程在1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全部安装远程监控。
2013年6月底前,全省特级、一级和二级施工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承揽的单项工程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全部安装远程监控。
2013年底前,全省三级以上施工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承揽的单项工程在3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全部安装远程监控。
2、远期目标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底,勘察设计类企业要完善提升企业管理系统,强化勘察设计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及利用体系。推动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系统建设与应用,提高工程勘察问题分析能力,提升检测监测分析水平,提高设计集成化与智能化程度。
施工企业要优化企业和项目管理流程,提升企业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建设协同工作平台,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
三、实施范围
在我省注册的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及监理企业(含省外入晋企业,以下同)。
四、信息化建设重点
(一)近期建设重点
建筑施工企业选择设备和系统供应商,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设置摄像头和存储、传输等设备,将采集到的作业面(部位)生产运行的图像传送到网络,并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预留客户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运行状况。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来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平台顺利对接,各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及系统时,要及时与省、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取得联系,确保所有设备及系统能够相互兼容。
(二)远期建设重点
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按照《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规定的信息化发展重点,抓好相应的基础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数据中心建设。
监理企业比照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
五、信息化标准
(一)近期目标的标准
1、现场监控设备的设置。各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生产规模、厂区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控点。安放的摄像头采集范围要覆盖项目管理部、施工现场基础、主体施工的工作面和起重设备等,重点监控生产安全事故易发的工序、岗位、作业面、重大危险源等。
2、视频传输和远程监控。由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各个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的视频信号连接到互联网上,经过互联网传输到客户终端(每个施工企业)。在客户终端安装视频软件后,可以观察到摄像机采集的图像。通过网络监控软件可对视频图像进行抓拍、录像并保存,作为运行记录和资料;可对远程、本地保存的文件进行视频回放。
3、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总监控室的设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总监控室设在各施工企业总部;条件成熟时将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实现联网。
(二)远期目标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六、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省建筑企业根据本方案提出的信息化建设目标、重点、标准和要求等,按照先近期后远期、先易后难、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信息化建设。2013年底前,全省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承揽的规模以上项目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情况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同时,按照《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规定的信息化发展重点抓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现信息化达标,抓住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是关键。各市要根据辖区内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和分布情况,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县(区)和重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确保近期、远期目标圆满完成。
(三)典型引路,全面推进。以中央驻晋企业、省属企业为重点,认真组织学习交流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各市、各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立足企业建设为主,注重政府督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要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技术开发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七、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0月25日前):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建筑企业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深刻领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精神,熟悉掌握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开展宣传动员。
(二)启动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6日至2013年12月31日):建筑企业对照标准,认真开展企业自查自评,深入查找和分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制定工作计划,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方案确定的阶段目标,重点抓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工作。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重点抓好辖区内在建项目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阶段性验收的同时,督促企业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工作。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1月起至2015年底):建筑企业继续深入调研研究,对照信息化建设标准,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借鉴学习兄弟省市和单位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应水平。省、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企业信息化达标验收。
八、工作要求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要根据省厅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各市工作方案于10月25日前报送省厅。
(二)规范使用标准。为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全面达到远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出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有关施工企业可参考采用;对其他企业住房城乡建设部尚未制定标准的,按照《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推进。
(三)树立典型示范。省厅确定太原、大同、长治、临汾4个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示范区。示范区要在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激励机制,积累工作经验,在全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和甲级勘察设计企业要为同类企业树立样板,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反映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科学规划,抓好落实。
(二)建立奖惩机制。要把开展企业信息化达标情况列入部门、企业年度考核指标中,将信息化达标与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考核等挂钩,未按期达到信息化标准要求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延期。
(三)加强指导监督。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日常监管,加大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检查力度,及时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特别要加强对近期目标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目标按期实现。
(四)开展教育培训。各建筑企业要制定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措施,普及信息化知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建筑企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五)开展评比交流。各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信息化示范企业给予优惠鼓励政策,并定期召开观摩、交流、推广等活动。通过示范企业的率先垂范,引导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六)确保资金投入。各建筑企业要把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项经费,保证资金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运行费用计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在竞标时不得删减,为工作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篇: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
目录
摘要„„„„„„„„„„„„„„„„„„„„„„„„„„„„„„„II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1 2 当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
2.1 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模式和整体需求不清楚„„„„„„„„„„„„1
2.2 企业的管理运作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往往不考虑信息化处理的要求和规范„„„„„„„„„„„„„„„„„„„„„„„„„„„„„„„„2
2.3 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措施„„„„„„„„2
2.4 企业软件开发各自为战、重复投入、浪费资源„„„„„„„„„„„2 3 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对策„„„„„„„„„„„„„„„„2
3.1 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3
3.2 管理信息化应实现的主要功能„„„„„„„„„„„„„„„„„„3 4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
4.1 转变观念„„„„„„„„„„„„„„„„„„„„„„„„„„„4
4.2 明确目标„„„„„„„„„„„„„„„„„„„„„„„„„„„4
4.3 人才培训„„„„„„„„„„„„„„„„„„„„„„„„„„„4 5 结语„„„„„„„„„„„„„„„„„„„„„„„„„„„„„„5 后记„„„„„„„„„„„„„„„„„„„„„„„„„„„„„„6 参考文献„„„„„„„„„„„„„„„„„„„„„„„„„„„„„7
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
在国际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国际上一些知名建筑企业,为了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除了积极联合重组外,还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努力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这一创新点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国家、政府和许多企业对信息化十分重视,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研究、开发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1企业信息化的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无法适应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成为制约建筑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无疑将成为保证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
2企业信息化需要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习惯势力不利于企业推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由于企业改制不充分,传统的管理文化和组织行为与现代管理技术的冲突十分突出。致使现代管理技术难以贯彻、实施,连能取得一点效果的企业,也是少之又少。更可悲的是,企业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很少有企业去反思自身是如何做信息化的,在信息化上又做了多大的努力,以及自身的管理体制、企业环境或企业文化等问题,反而将问题归结到管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或软件开发商方面。他们没有认真地去思考,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有什么要求,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例如,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企业的首选管理技术。现代项目管理技术要求是:
2.1必须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
2.2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责任和考核依据。明确的项目管理责任是落实项目管理责任、控制项目,达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激励项目业务流程和组织更好运营的重要手段。
2.3管理业务必须公开。现代项目管理技术要求项目管理责任、目标的制定与分解,管理业务流程、制度、绩效评价以及监督、奖励办法等都是透明、公开的。
2.4必须以人为本。现代项目管理着眼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是没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无法推广应用的。因为企业处于领导地位,而项目组织处在被领导地位,被领导者或多或少存在对抗领导的思想和行为。要是没有领导的强制推行,没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任何不能直接为应用者(项目管理人员)带来利益的、再好的技术也难以有效地推广应用。
2.5必须平等管理。在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中,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只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岗位和角色的设置,每一岗位和角色有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是一种民主、职责分明的管理方式。
2.6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公司法人在明确项目经理的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必须对项目经理充分授权,让项目经理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之间又必须明确分权,以求相互制约,达到权力平衡的作用。
2.7必须讲求诚信,必须对企业法人负责。所有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必须讲求诚信,保证项目统计数据和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项目管理工作中有些工作是项目组织直接需要的,有些是企业法人为了积累管理经验而需要的,不能说企业法人需要项目组织完成的工作是额外的工作,增加了项目组织的负担。项目组织必须对企业法人负责。
3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3.1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现状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在建工企业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其具体现状表现在:
(1)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有所提高,重视相差很大
国内一些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无论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关专业领域应用方面比如工程项目信息管理,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中建一局四公司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建五局三公司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反的,大部分中小建筑企业的主要领导由于忙于奔市场、找活源,信息化建设难以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并且很多领导认为,信息化投资大,收效慢,对企业用处不大,没有必要在信息化进行投入。
(2)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深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建筑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但是在信息化的使用深度还是比较低。虽然一部分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应用了部分软件,但通常这些业务单元的信息化是孤立的,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系统扩展性也较差。
(3)项目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
国外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后,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迅速,不断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软件推出,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外建筑企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手段往往比较落后,无法及时掌握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发生及其盈亏状况,包括项目成本核算、收入核算等数据模糊不清,无法实现工程管理中各个部门间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无法实现多项目数据的集中管理。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的企业开始重视并运用项目管理系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重视不足;没有将项目管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够。
(4)信息化人才匮乏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是建工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常检查、维护、更新,这些工作需要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才,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多集中在工业工程领域,还没有高校针对建设领域信息化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
3.2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策略
根据上面分析的建筑企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3.2.1从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入手
领导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的“一把手”意识入手,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态度坚定,把信息化当成是一件关系企业未来出路的重大问题来对待。信息化只有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得以实现。
另外,在强化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人人重视信息化,相信企业信息化将为他们带来的益处,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2.2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建筑企业信息化不是盲目进行,也不是什么技术新就选择什么技术,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先进性,也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以及实力状况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积极地与系统供应商联系,使系统真正意义上的为公司所用。
4企业信息化需要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习惯势力不利于企业推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由于企业改制不充分,传统的管理文化和组织行为与现代管理技术的冲突十分突出。致使现代管理技术难以贯彻、实施,连能取得一点效果的企业,也是少之又少。更可悲的是,企业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很少有企业去反思自身是如何做信息化的,在信息化上又做了多大的努力,以及自身的管理体制、企业环境或企业文化等问题,反而将问题归结到管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或软件开发商方面。他们没有认真地去思考,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有什么要求,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例如,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企业的首选管理技术。现代项目管理技术要求是:
4.1必须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以目标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活动。
4.2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责任和考核依据。明确的项目管理责任是落实项目管理责任、控制项目,达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激励项目业务流程和组织更好运营的重要手段。
4.3管理业务必须公开。现代项目管理技术要求项目管理责任、目标的制定与分解,管理业务流程、制度、绩效评价以及监督、奖励办法等都是透明、公开的。
4.4必须以人为本。现代项目管理着眼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是没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无法推广应用的。因为企业处于领导地位,而项目组织处在被领导地位,被领导者或多或少存在对抗领导的思想和行为。要是没有领导的强制推行,没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任何不能直接为应用者(项目管理人员)带来利益的、再好的技术也难以有效地推广应用。
4.5必须平等管理。在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中,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只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岗位和角色的设置,每一岗位和角色有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是一种民主、职责分明的管理方式。
4.6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公司法人在明确项目经理的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必须对项目经理充分授权,让项目经理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之间又必须明确分权,以求相互制约,达到权力平衡的作用。
4.7必须讲求诚信,必须对企业法人负责。所有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必须讲求诚信,保证项目统计数据和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项目管理工作中有些工作是项目组织直接需要的,有些是企业法人为了积累管理经验而需要的,不能说企业法人需要项目组织完成的工作是额外的工作,增加了项目组织的负担。项目组织必须对企业法人负责。
5、企业信息化的展望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中国企业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企业的挑战。建设领域很多企业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缩小和国际企业差距方面的突出作用,并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企业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迅速提升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并通过信息化拉动施工企业向智能型和管理型企业转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刘小龙.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江门为例[J].特区经济,2006(11):249-251.谭睿,孟庆礼.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2):54-55.郑昌书.论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J].国外建材科技, 2008,(01):145-147 4陈振军.全面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快速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8,(01):8-9,23杨敬彬, 陈绍库.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08,(05):110彭超.建筑企业目标成本的预测与制定[J].科技创新导报, 2008,(07):139
第三篇: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之重要性
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之重要性
自中国入市以来,中国建筑企业就面临着全球化竞争。但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中国企业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企业的挑战。建设领域一些企业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在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中的突出作用,并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就多数国内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达到规避风险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初衷。因此探讨信息化建设在建筑企业如何更好地应用,无疑将成为开创企业管理新格局,促使企业节本增效的重要砝码。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看
1、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实现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网络成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在国外建筑业企业中凡采用项目管理系统的公司,施工进度提高50%,施工质量提高40%以上,而施工设计费用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15%-30%和5%-20%。
2、实现合理有效的监控,加强企业决策力度。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论是项目的进度、合同履行的程度,还是项目中人、机、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
3、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地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种跨组织、跨地域协作、沟通困难等问题。尤其自中铁建设集团实施区域管理以来,我们更需要利用快速、实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系统,全面满足办公需求,提高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跨区域管理成本。对于项目遍布世界各地的我们而言,采用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将更有利于实现全球业务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二)从施工项目角度看
1、适应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建筑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导致长期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经验的管理。随着企业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加,施工中涉及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不仅数据传输速度慢,传输流程长,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风险。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能保证工作量不增加,而且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并使高层次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成为可能。
2、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计划体系,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 通过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3、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四流合一建筑企业信息化 将企业施工生产各环节用计算机进行及时信息处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企业人员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科学管理,使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行。实现项目管理的企业信息化对建筑企业效益的提高,管理能力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
(三)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在管理水平、项目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外,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的超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建筑企业的施工、财务、材料采购、劳资等内容整合、提炼升华,能够将总部、专业分(子)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在建筑企业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是,已将信息化建设列入战略任务且已做大量投入的建筑企业,由于前期在业内缺乏成功经验,国内建筑企业信息化并未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当前已遇到一些突出的困境。
(一)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仍需提高
国内一些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无论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关专业领域应用方面,比如施工项目信息管理,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大部分中小建筑企业的主要领导由于忙于奔市场、找活源,信息化建设难以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并且很多领导认为,信息化投资大,收效慢,对企业用处不大,没有必要在信息化进行投入。
(二)在专业系统管理中应用不够深入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建筑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但是在信息化的使用深度还是比较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在外围打转。OA、财务、进度、质量、资金、设备、材料、视频会议等管理系统普遍及成功应用,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显然还未达到当初企业信息化建设初衷,所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对建筑企业核心业务即项目的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作用有限。
(三)信息化建设对项目部创造的价值有限
现行信息化建设普遍思维是加强企业总部的管控,包括资金风险管控、成本管控、采购管控等,这与当前建筑企业管理现状相符,因项目数量增加,管理地域扩大,以包代管成为不得已的项目管理方式而普遍存在,风险与问题迭出,管控能力成为信息化的主题。但事实证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不能在管控和支撑两个点上取得平衡,信息化难以成功。而当前建筑企业应用的系统普遍缺乏支撑项目部业务发展的价值。
特级建筑企业第一轮信息化中,大部分企业是为通过特级资质考评而非为提高管理水平而信息化。系统部署后,给项目部造成巨大的事务负担。原因在于企业总部虽然对项目部的信息化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总部和项目部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巨大的利益不平衡,使得信息化在项目部推行过程中遇到极大的阻力。
在代价方面,系统运行过程中,总部由于自动收集到项目各项数据,工作量减少、权利增加,总部获得管理好处,没有付出太大代价。项目部工作量十分巨大,每天除了忙施工生产以外,还要收集很多数据录入系统,是十分不情愿的。在付出巨大的权利缩小、工作量大幅增加的代价后,势必引起项目部的抵触。
(四)建筑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是建筑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常检查、维护、更新,这些工作需要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具备施工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才,而目前针对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匮乏,并在各大中专院校也没有进行专业培养,滞缓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意识
领导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的“一把手”意识入手,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态度坚定,把信息化当成是一件关系企业未来出路的重大问题来对待。信息化只有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另外,在强化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人人重视信息化,相信企业信息化将为他们带来的益处,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深层次的业务处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以及实力状况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建筑行业特点进行核心业务处理,例如分析项目部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为企业所用。同时在信息化实施时要分步分项,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平衡各方利益 必须承认,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实施都是对当前企业各层级利益的重新调整。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对称性和流程再造都是进一步对各方权利的上缴即信息就是权利。
要达到平衡,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双向思维,即从管控和支撑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既要能为企业总部实行资金风险、成本管控起到好的作用,也能为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量减少和利润提高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甚至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因很简单,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若项目利润高了,管控矛盾会大幅减小,同时顺理成章完成了企业总部对项目的管控,此乃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加强培养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
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使用不当、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损失。所以应该拥有一个自己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为节省人才成本,企业也以在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的员工,实施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样,既解决了长期依赖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会让建筑企业走的更快、更稳、更远,让建筑企业获取更大的成本优势、更强的项目管能力、更好的企业执行力。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定伴随竞争格局的调整,没有任何一家建筑企业可以躲避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洪流,只有勇于面对,抓住机会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篇: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之重要性
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之重要性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看
1、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实现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网络成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在国外建筑业企业中凡采用项目管理系统的公司,施工进度提高50%,施工质量提高40%以上,而施工设计费用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15%-30%和5%-20%。
2、实现合理有效的监控,加强企业决策力度。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论是项目的进度、合同履行的程度,还是项目中人、机、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
3、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地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种跨组织、跨地域协作、沟通困难等问题。尤其自中铁建设集团实施区域管理以来,我们更需要利用快速、实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系统,全面满足办公需求,提高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跨区域管理成本。对于项目遍布世界各地的我们而言,采用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将更有利于实现全球业务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二)从施工项目角度看
1、适应施工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建筑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导致长期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经验的管理。随着企业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加,施工中涉及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不仅数据传输速度慢,传输流程长,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风险。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能保证工作量不增加,而且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并使高层次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成为可能。
2、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计划体系,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 通过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3、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四流合一建筑企业信息化
将企业施工生产各环节用计算机进行及时信息处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企业人员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科学管理,使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行。实现项目管理的企业信息化对建筑企业效益的提高,管理能力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
(三)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在管理水平、项目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外,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的超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建筑企业的施工、财务、材料采购、劳资等内容整合、提炼升华,能够将总部、专业分(子)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在建筑企业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是,已将信息化建设列入战略任务且已做大量投入的建筑企业,由于前期在业内缺乏成功经验,国内建筑企业信息化并未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当前已遇到一些突出的困境。
(一)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仍需提高
国内一些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无论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关专业领域应用方面,比如施工项目信息管理,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大部分中小建筑企业的主要领导由于忙于奔市场、找活源,信息化建设难以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并且很多领导认为,信息化投资大,收效慢,对企业用处不大,没有必要在信息化进行投入。
(二)在专业系统管理中应用不够深入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建筑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但是在信息化的使用深度还是比较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在外围打转。OA、财务、进度、质量、资金、设备、材料、视频会议等管理系统普遍及成功应用,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显然还未达到当初企业信息化建设初衷,所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对建筑企业核心业务即项目的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作用有限。
(三)信息化建设对项目部创造的价值有限
现行信息化建设普遍思维是加强企业总部的管控,包括资金风险管控、成本管控、采购管控等,这与当前建筑企业管理现状相符,因项目数量增加,管理地域扩大,以包代管成为不得已的项目管理方式而普遍存在,风险与问题迭出,管控能力成为信息化的主题。但事实证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不能在管控和支撑两个点上取得平衡,信息化难以成功。而当前建筑企业应用的系统普遍缺乏支撑项目部业务发展的价值。
特级建筑企业第一轮信息化中,大部分企业是为通过特级资质考评而非为提高管理水平而信息化。系统部署后,给项目部造成巨大的事务负担。原因在于企业总部虽然对项目部的信息化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总部和项目部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巨大的利益不平衡,使得信息化在项目部推行过程中遇到极大的阻力。
在代价方面,系统运行过程中,总部由于自动收集到项目各项数据,工作量减少、权利增加,总部获得管理好处,没有付出太大代价。项目部工作量十分巨大,每天除了忙施工生产以外,还要收集很多数据录入系统,是十分不情愿的。在付出巨大的权利缩小、工作量大幅增加的代价后,势必引起项目部的抵触。
(四)建筑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是建筑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常检查、维护、更新,这些工作需要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具备施工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才,而目前针对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匮乏,并在各大中专院校也没有进行专业培养,滞缓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意识
领导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的“一把手”意识入手,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态度坚定,把信息化当成是一件关系企业未来出路的重大问题来对待。信息化只有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另外,在强化领导者信息化意识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人人重视信息化,相信企业信息化将为他们带来的益处,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被动行为转为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深层次的业务处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以及实力状况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建筑行业特点进行核心业务处理,例如分析项目部成本管控及风险管控,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为企业所用。同时在信息化实施时要分步分项,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平衡各方利益
必须承认,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实施都是对当前企业各层级利益的重新调整。增加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对称性和流程再造都是进一步对各方权利的上缴即信息就是权利。
要达到平衡,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双向思维,即从管控和支撑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既要能为企业总部实行资金风险、成本管控起到好的作用,也能为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量减少和利润提高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甚至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因很简单,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若项目利润高了,管控矛盾会大幅减小,同时顺理成章完成了企业总部对项目的管控,此乃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加强培养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
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使用不当、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损失。所以应该拥有一个自己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为节省人才成本,企业也以在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的员工,实施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样,既解决了长期依赖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会让建筑企业走的更快、更稳、更远,让建筑企业获取更大的成本优势、更强的项目管能力、更好的企业执行力。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定伴随竞争格局的调整,没有任何一家建筑企业可以躲避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洪流,只有勇于面对,抓住机会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五篇:3、浅谈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浅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蔡雪芳
摘要:本文在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多年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经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局集团公司2011年开展铁路特级资质考评信息化建设过程,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浅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施工信息化
1引言
施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但市场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潜亏项目不断涌现,这种产高利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发展。在这种日益激烈的压力,除了改制重组及在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外,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应用迫在眉睫。
2施工企业信息化本质和意义
施工企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促进施工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提升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施工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3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历程
3.1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应用阶段:以统计报表为主要特征,实现单项业务的数据录入、计算、汇总和报表打印,是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子系统的简单应用,在工资、劳资、统计报表等方面应用较多。
管理信息系统的单项子系统应用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涵盖的业务较全,如生产管理系统、计划统计系统、财务记账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使用明显减轻了应用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单项工作质量。
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阶段: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广泛应用,形成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综合体。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
3.2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施工项目的应用情况
一些优势的施工企业较早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工程项目中,90年代始,先从引进国外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3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如小浪底工程。再到施工企业自我研发,较多采取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为主, 在办公自动化和财务管理软件上应用较多。近些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成熟,ERP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应用逐渐增多。在中铁系统内使用信息化管理最好的单位是中铁建设集团公司。
4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具体案例
本文例举中铁二十四局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简称CR公司)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来说明早期施工企业信息建设碰到问题和难点,CR公司是一家拥有铁路工程、市政、房屋等资质的国有企业, 较早重视计算机技术应用,个人电脑的应用较普及,员工的电脑应用水平较高,自主编程应用的管理系统多,如人事工资统计、档案管理系统等,从而为该公司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自2002年起建设OA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OA系统规范了办公程序,改进传统办公模式,提高远程和综合协同办公效率。2005年起在项目部试点实施项目管理软件。
4.1CR公司应用的项目管理软件模块及功能
该项目管理软件是一套CS结构模式、网络版数据库系统,该软件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为主线,以项目成本控制为核心,以项目和约管理为手段,同时满足现场的劳动安全、物资设备、资金、预算项目办公等多方面的管理需要,全面反映项目资源需求、进度、质量、安全及成本控制情况的应用软件。该项目管理软件是港口类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应用于CR公司的公路工程项目、铁路项目后,做了二次开发修改。经过二次研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包含合同管理、进度控制、预算管理、技术管理、三合一管理、人劳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经理查询、党群管理、项目办公、系统维护等13个模块,其中合同管理、进度控制、预算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经理查询是主要模块。
4.2CR公司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情况
在上级公司的推动和要求下,CR公司项目管理软件经过二次开发后先是投入一公路工程项目部推广应用,虽然该项目部对项目管理软件表示相当的兴趣和重视,在试用阶段项目部核心人员进行了部分模块的试用和研究,并提出了部分建议,但项目管理软件始终未得到正式运行,后项目经理更换,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在该项目部运用宣告结束,没有实质的效果。此后CR公司吸取第一次推行失败的教训, 在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继续在一铁路工程项目部实施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并在该项目部立下科技计划,拨付科研费用,配置专人在项目部进行指导,由软件公司派员长驻项目部,根据项目部人员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该项目管理软件局部模块在项目部的局部得到应用,基本完成二次开发任务。CR公司改制重组后,该项目管理软件始终未能在所承揽的项目部推广全面使用。
4.3CR公司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运用成效评价
按软件设计目标,一要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实际只实现局部信息共享;二实现远程管理,供管理层时时决策,但受数据联网技术等约束,未取得明显成效;三各模块均要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但实际应用仅能实现各模块局部的功能。
4.4CR公司项目管理软件推进问题产生的原因
4.4.1 在同行业中缺乏可借鉴的推行项目管理软件的成功经验。
4.4.2公司管理方式落后,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职工承包、部分承包、劳务承包、完全承包方式等多样的管理方式,导致作业流程和成本核算方式各异,管理模式多样性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4.3公司项目部人员结构不合理,项目管理层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项目部门员工大学、大专、高中文化皆有,各工点管理人员则多为高初中水平;项目部人员以工程专业技术为主,略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如文字、图表制作等,造成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增加了难度。此外,项目部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量饱和,项目管理软件不成熟的试用无疑增加他们的工作负荷,结果难免产生排斥不用的心理。
4.4.4项目管理软件设计的缺陷:模块设计不成熟,模块设计不合理,与现场管理等不一致;缺少增值模型;模块大而全,但效益不明显;这主要由缺乏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无效益的软件模块多引起。
4.5CR公司项目管理软件推行应用成效分析
4.5.1软件推行前期看,出现项目部一部分人员不接受,甚至阻挠软件推行的力量;整个软件的推行基本是停靠行政力度的推广,缺少持续的动力。
4.5.2软件推行过程看,与管理模式不配套;大多数员工的主动性不强;员工有厌烦情绪;增加工作量;多增加一套帐务;推广的时间短,不能够持续。
4.5.3软件推行结果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范围窄,没有推行到项目部的全部过程;个别模块计算量大,不实用;无明显经济效益,投入时间、精力大;与现场脱节,数字与现场不对应;系统的主要功能表现为统计,查询,对比,分析,辅助决策;但其实际拥有哪些增值功能并不清楚。5如何才能做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施工企业在发展信息化过程必须遵循单元业务信息化-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需历经初始、传播、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诺兰模型阶段。CR公司改制重组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改制后公司虽具备一定的企业实力和行业竞争力,但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离信息化的要求仍有差距,信息化基础较弱,住建部关于《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要求,公司属于第二批考核对象,当务之急,公司信息化建设应着眼于完善业务流程信息化(如应用各种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重点在于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为此,公司相继出台信息化建设一揽子举措(规划、制度、要求),专门成立信息管理中心,加大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硬软件基础的投入,与北京新中大软件公司合作研发的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先行推广运用,目前,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数据录入已基本完成,该系统运用过程中,也暴露诸多的问题,有待对该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完善。如何根据公司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选题”和“答题” 确保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值得深思!
5.1正确认识信息化的发展规律
施工企业信息化存在从支持-排斥-磨合-认同-协同应用阶段,目前局集团公司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从组织集中培训到各模块数据录入,正处在支持-排斥-磨合关键阶段,该系统时常
出现不稳定,功能模块不健全、数据关键性差,录入数据丢失,工作返工重复录入,造成大部分人员认为该系统不好用、不实用等抵触情绪和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信息化发展规律,有助于信息化工作人员顺利挺过这些“沟坎”。
5.2施工企业信息化要坚持走流程化、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建设道路。这“四步走”要求施工企业先要从企业基础标准化管理工作抓起。
5.2.1做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 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点多线长,管理幅度和难度大,传统落后项目管理的模式(集权式或分权式)已不适应施工企业发展的需要。若没优化业务流程,信息化只能演变传统手工业务的计算机化、电子化,不彻底改进施工企业管理方式,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有明确管理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依据等),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取得期望效益和目标。显而易见,加大项目部的管理自主权和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推行项目管理标准化是当务之急。企业管理标准化是指把已经成功的方法(项目管理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固定成为标准进行实施,实现项目管理从人治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化(包括了项目管理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供应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后勤保障、财务管理等专业化管理的内容)。
5.2.2做好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的设计,要以企业的生产活动流程为线索,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为核心,突出对各个流程阶段的管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侧重从财务、资金、采购、合同、人力资源、审计、预算、市场经营、风险、知识管理等要素全面加强,增强企业经营能力、控制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2.3要对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重组,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即把完整的工作分割后由各部门依次完成的工作方式)。施工企业要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5.3 要加强施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全员认识(包含施工企业管理层、信息化技术管理专业人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管理人员)
5.3.1施工企业领导班子要当好信息化建设的“掌舵手”,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需求出发,致力将信息化建设用于改造企业管理高度来重视信息化建设,必须亲自抓企业信息化工作, 做信息化的主体,切不可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布置分派了事或依赖计算机管理人员或工程相关部室, 要重视既熟悉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又具备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方面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3.2施工企业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要不好信息化建设的“操盘手”,全盘考量企业管理需求、核心业务流程再造、方便管理人员使用,坚持自主研发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要被软件公司牵着鼻子走,指望软件开发商提供完美的系统,要重视二次开发,自觉将自己锻造为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的宣传者、实践者,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宣传者和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推动者。
5.3.3施工企业广大管理人员尤其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是信息化实际操作者,他们对信息化系统的认可和广泛应用是取得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推动者, 要积极引导这部分员工认识信息化建设目地和意义,明白信息化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支持公司信息化建设,在全面应用中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
5.4施工企业信息化要坚持做有效益信息化的原则(即增值模型策略),从企业核心业务为入手,首先从企业增值的角度进行信息系统考虑;其次从企业采购、生产、计划预算、资源调配等流程的增值性改进和再造;其三对业务流程的效率、成本和快速反应增值考虑;对管理流程的风险控制、战略支撑和资源配置的增值考量(包括信息化的设计、软硬件投入成本测算;管理配套方面的投入需要量;投资收益率等),增值(有效益)模型是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具备关注生产成本、获取财务效益、有推广价值、随需而变的特点。
6结束语
施工企业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推行企业管理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全面应用兼顾增值模型挖掘,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长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投入和改进和终身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1]黄如福,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思考,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第9期;
[2]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
[3]向东平,张建平.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策略.上海企业.2005,8:65-67.[4]钱寅星.浅谈项目管理标准化.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