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康复科骨质疏松症跌倒患者疑难病历讨论记录
2016年三季度康复科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2016年7月19日17:00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主管护师)
主题:骨质疏松症跌倒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记录人:
参加人员:主管护师:
护 师:
内容记录:
主持人 :今天我们针对17床曹志远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该患者住院后仍感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且于18日欲解小便时由家属1人扶助跌倒。护理方面可以采取些什么好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疼痛,加强护理措施,预防高危病人跌倒坠床发生。现在请责任护士苏娟汇报病例。
责任护士 汇报病史: 1.简要病史:
患者17床曹志远,女,89岁,因“右臀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天”于2016-07-10 09:10收入我科。
入院诊断:1.腰椎退行性病变;2.右侧坐骨神经痛;3.高血压病;4.2型糖尿病。
2.查体:T 36.7℃ P 81次/分 R 20次/分 BP 187/84mmHg。精神尚可,表情痛苦,形体胖,头面、五官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触之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无明显侧弯畸形,腰椎前屈活动略受限,L1-S1棘间、椎旁轻度压痛,右侧臀部压痛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双小腿不肿,双下肢皮肤感觉、腱反射未见特殊异常,病理征未引出。疼痛NRS评分:8分。
3.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年,服用“格列美脲”治疗。“高血压病”病史10-年,服用“替米沙坦”降压。有“青霉素”过敏史。
4.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腹部彩超示:胆
囊结石,余未见明显异常。DR示:主动脉迂曲、钙化,余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约1/2,请结合临床及旧片;胸腰椎退行性变,以骨质增生明显;骨盆骨质疏松。
5、入院后治疗:(1)康复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腰痛病健康教育,暂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2)入院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腰椎X线片等。(3)营养神经(腺苷钴胺针 1mg im qd),镇痛(洛芬待因片0.2 tid)等。(4)物理因子治疗(红光治疗、蜡疗、中频脉冲电疗)对症缓解。(5)中医药调护:嘱患者避风寒湿、节饮食、畅情志等。腰骶臀部右下肢电针、普通针刺以疏通经络。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等意外,避免空腹状态下做针刺、理疗等。汤剂取法:补益肝肾、强腰壮骨,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6.目前情况:患者入院后未解大便,于7月17日行温肥皂水肛肠3次,口服番泻叶后解稀便数次。患者精神可,依从性差,要求停止一切治疗,卧床休息。于7月18日20:30在家属扶助下床边解小便时跌倒,家属立即告知护士姚龙淑,通知刘兆丰医生,共同协作患者床边解完小便,扶患者卧床休息,立即查体,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清楚,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无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活动正常,皮肤完好。血压125∕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体温36.5℃。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生命体征平稳。今天是患者住院第20天,仍感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
主持人 :患者住院期间诉疼痛一直明显,未缓解,护理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
护士 :做好患者的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严密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必须详细告诉患者,如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
护士 :针对该患者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可以采取:1.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止痛药物疗效及副作用;2.遵医嘱给予物理因子治疗;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4.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床;5.尊重并接
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能以自己的体验来评判病人的感受。
护士 :侧卧时要用枕头将病人背部顶住,保持体位稳定。仰卧时,膝下垫薄枕,使膝,髋微曲处于功能位,并坚持四肢的按摩和锻炼。
护士 :患者中医辩证为肝肾亏虚证,根据中医辩证给予辩证施膳:饮食宜补肝肾为原则,可逐步增加血肉有情之物及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可服用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护士 :情志方面: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血流通舒畅。
护士 :注意增加营养,重视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D和钙、磷的补充,改善膳食结构,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可多食牛乳、骨头汤、豆制品、水果及新鲜蔬菜等。特别需注意纠正偏食、挑食、节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护士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适量规律的运动、适当补充钙及维生素D营养(适当日晒)、饮食调节、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骨质疏松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
主持人 :患者入院20天了,治疗依从性很差,输液、肌肉注射、针灸理疗都不愿意做,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护士 :患者的依从性特别差,住院后一直未解大便,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蔬菜,患者都没有执行到位;行温肥皂水肛肠3次,口服番泻叶后解稀便数次,指导患者穿尿不湿,但患者都不执行。跌倒后患者又要求停止了一切治疗,只卧床,对于这种依从性特别差的患者,护士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循循善诱
护士 :这类患者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治疗时间长、收效慢、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因而有情绪低沉、悲观或烦躁、易激怒等负面心理。护士应与患者交朋友,应理解尊重他们,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以开导,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失衡状态,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适当娱乐、听音乐、冥想,使情绪放松以减轻疼痛。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护士 :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等人群,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从生理、病理等角度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发病机制和康复等问题,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机体内在的抵抗力,积极配合治疗。
主持人 :患者是跌倒坠床高危人群,家属在旁的情况下仍跌倒了,对于这一类患者,应该如何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护士 :该患者这次跌倒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年龄大,体重重,日常生活能力差,在协作患者移动时,一定要多人协作;病人及家属对该病人自身能力评估不足,对防跌倒的安全意识不足,之前病人解便时,护士与家人多人协作,跌倒这次,家属怕打扰护士未告知护士,未能与医务人员一起协助患者。
护士 :护士安全意识不够强,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做好跌倒风险评估、Barthel指数评定。
护士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活动、起床一定要倍加小心,减少和避免受伤,以免引起骨折。注意患者安全,给予床档保护,防止跌倒坠床。经评估患者存在跌倒、坠床高危因素,应每个星期评估两次(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而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护士 :对具有高危跌倒因素的病人及家属应反复进行宣教,做到有效宣教,要求患者穿成人尿不湿。下床时,家属与护士一起协作患者。高危病人,特别是对依从性差的病人应认真落实床旁交接班,加强巡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护士 :建立完整完全管理体系,设立质量监控人员,每月两次不定时对病人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检查,提出问题,并记录,护士长在护士会议中提出并提出整改措施;积极督促科室护士学习并正确使用跌倒风险评估单、Barthel指数评定。
主持人 :对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熟练掌握骨质疏松症相关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护理人员担当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知识掌握情况,并定期随访。从而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本次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疑难病例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骨质疏松症的护理,进一步提高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水平。
第二篇:2018年3月份疑难危重患者病历讨论
2018年3月份疑难危重病人病例讨论
时间:2018年3月30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单海娟
参加人员:呼吸内科全体护理人员 一般资料:
患者张某某,男,37岁,于2018年3月12日以“胸痛伴胸闷20余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为主诉入院,来时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自行步入病房,活动后胸闷气喘加重,测生命体征,心律:110次/分,呼吸27次/分,血压122/87mmHg,体重67kg。主诉20余天前开车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疼痛呈牵拉性,难以忍受,无放射痛,伴胸闷、气喘,无咳嗽、咳痰、咯血、大汗等,行心电图等检查,未发明显心梗改变。后就诊于郑州中心医院,完善胸部CT、血生化等指标,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给予“哌拉西林+依替米星”抗感染,同时引流胸腔积液,后胸痛、胸闷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更换为“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再次复查胸部CT发现右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继续抗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同时纠正低蛋白血症,患者胸闷、胸痛症状无缓解,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药物过敏史,自发病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差,体重无变化。
医疗诊断: 1.胸腔积液
2心包积液
医嘱处理: 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普通饮食,暂给予抗感染类、营养类药物应用,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阳性体征:
3月12日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5.72g/L↑,D-二聚体13.77mg/L↑,NT脑钠肽前体测定:163pg/ml↑,钠:130mmom/L↓,氯:95mmom/L↓,钙:2.03mmom/L↓,葡萄糖:6.43mmom/L↑。
3月13日:白蛋白:29g/L↓,降钙素原定量:0.172ng/ml↑。
3月14日超声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室假腱索,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
3月16日心电图结果示:1.窦性心动过速,2.部分导联T波异常,3.QTc延长。
彩超结果示:肝内实性占位,腹腔积液。
全腹部平扫+盆腔CT增强(64排以上)、肺动脉CT血管成像(64排以上):1.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2.双下肺不张3.心包增厚,肝下缘与局部结肠之间异常密度影,腹腔脂肪间隙密度增高。3月17日床旁彩超:双侧胸腔积液。
血常规:白细胞:24.29×10^9/L↑,中性粒细胞:20.24×10^9/L↑,单核细胞计数:1.18×10^9/L↑,血小板:727×10^9/L↑,C反应蛋白:244.91×mg/L↑。3月18日床旁彩超:肝实质回声致密增强,肝内低回声,腹腔积液(定位见体表)。
3月20日腹水沉渣石蜡切片: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3月21日PET-CT结果:1.胃窦部胃壁走形僵直,胃壁增厚,代谢增高,周围肠系膜密度增高,代谢增高,临近肝包膜增厚,代谢增高,多考虑原发恶性肿瘤伴周围肠系膜及肝包膜浸润转移,建议胃镜检查。2.左侧锁骨区多发淋巴结显影,轻度代谢多考虑淋巴结转移。以上不完全排除结核的可能性,请结合相关检查。3.双肺多发炎症,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膜增厚。4.脂肪肝,胆囊炎。5.脾脏代谢增高,全身骨骼代谢增高,考虑反应性改变。
3月22日电解质结果:钠:117mmom/L↓,氯:79mmom/L↓,钙:1.84mmom/L↓,葡萄糖:8.11mmom/L↑。
3月23日胃镜检查:1.食管正常2.慢性红斑性全胃炎。
电解质结果:钠:121mmom/L↓,氯:83mmom/L↓,钙:1.87mmom/L↓。3月28日患者转普外科行腹腔镜检查。请大家讨论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Gas exchange impairment):与肺部疾患导致呼吸面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Risk for Infection):与机体抵抗力低、细菌感染有关 3.活动无耐力(Activity Intolerance):与机体电解质紊乱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ltered Nutrition:less Than Body Requirements):与胸腔积液、腹水致机体过度消耗、高热致食欲下降、摄入量不足有关
5.体温过高(Hyperthermia):与机体感染有关 6.非计划拔管(Non-scheduled drawing tube):与管道相关知识、防范认知不够有关
7.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压力性损伤等
8.睡眠状态紊乱(SleepPattern Disturbance):与焦虑、缺氧、胸闷等有关 9.恐惧(Fear): 与不了解治疗计划及预感到治疗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死亡威胁有关
10.焦虑(Anxiety):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对疾病预后情况的焦虑 11.知识缺乏(Knowledge Deficit):与缺乏自我护理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胸闷胸痛发作等,加强巡视,应警惕患者病情随时可能加重,若发现患者突然失语、面色改变、呼吸停止,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人员流动,环境保持整洁、安静、舒适,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0℃为宜,抬高床头,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受凉,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
3.改善营养情况:应摄入优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饮食多样化,营养丰富,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品,预防便秘,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根据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及时调整营养结构,合理饮食,预防电解质紊乱及出入量不平衡。
4.药物护理: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为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注射液(斯沃),使用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使用脂肪乳、氨基酸、高渗糖、氯化钾、10%氯化钠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心律不齐、心慌胸闷等不适,注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监测患者血常规、电解质、凝血等生化结果。
5.管道护理:患者留置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各管路更换敷贴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妥善固定,管道密封;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挤压;注意观察与记录管道及引流液;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非计划拔管。6.预防并发症:患者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电解质紊乱,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及时关注患者的主诉、生命体征、电解质结果及检查结果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密切监测患者异常指标,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将风险降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无耐力,间断发热,皮肤潮湿,为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各项措施: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干燥,加强营养,及时使用减压敷料,增强患者的防范意识等。
7.做好病人的恐惧评估,加强沟通,与病人和家属讨论病情,加强心理与社会支持。
8.为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病人了解疾病检查的进展,给予相关知识宣教。给予生活指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指导病人加强营养支持,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改善食欲,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以调整机体免疫力。
9.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及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并耐心解释病情,讲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效果,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治疗药物的介绍资料;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态对疾病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家属的沟通交流工作,注意沟通方式。
讨论发言:
第三篇:疑难病历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下病重病历,如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好,则无需讨论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延大附院下病危的病历中,如果患者病情好转,诊断明确,24小时内停止病危医嘱则不必论论。
西安交大一附院和二附院在下病重或病危病历中只对入院一周内诊断不明及住院2周后病情仍无缓解者进行讨论。
第四篇:疑难病历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一周内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
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由一个科室举行,也可以几个科室联合举行。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室定期举行,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有关医护人员尽可能参加。几个科室联合或院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质控)同意,由医务科(质控)召集举行。
三、举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负责主治的治疗组应尽可能全面收集与患者病情相关的资料。必要时提前将有关病例资料整理形成书面病情摘要,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变化及目前主要的诊疗方案,提出本次讨论的主要目的、关键的难点疑点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可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针对病情提出可行性的诊疗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尽可能明确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四、院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科主任向医务科(质控)提出申请,并提前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质控)。由医务科(质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诊时间,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主管院长参加。若病情需要或因患者家属请求,也可邀请院外专家参加。医务科(质控)和科室均要负责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五、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记录员、参加讨论人员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入院诊断、病情摘要、讨论目的、参加医师发言的重点内容、结论性意见、记录人和主持人签名。经治组医师必须将讨论内容认真记载在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记录的主要内容整理后抄写在病历纸上,经主持人签字后,归入病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内容要与病历记录相符。
第五篇:疑难病历讨论讨论制度
疑难病历讨论讨论制度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及临床教学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我院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至十天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非紧急的,在四十八小时内组织讨论。
三、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四、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全科病例讨论: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2、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则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全院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由分管院长或医务科主持。
五、讨论程序:由主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经主治医师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六、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应先由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有关医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讨论具体时间与地点,并通知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七、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 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八、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九、病程记录
1、讨论情况应及时摘要记入病程记录中,可另页书写,也可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内容包括:姓名,住院号,记录时间,讨论时间,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参加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签名等。
2、“讨论意见”栏简明扼要记录参加讨论人员的主要意见以及最终诊断,治疗意见,要求集中主题,归纳讨论总结性意见,讨论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持人审阅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