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
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必然有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我认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要鼓励学生全面展其一技之长,欣赏到自己的亮色,人人找到自信和希望。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一: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的要求,将宣讲教育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以“中国梦”引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全面深入开展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一)领导机构和职责
学校成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校纪检委书记、主管学生副书记、主管教学、科研、人事、研究生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全体校领导及校纪委(监察处)、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包括:
(1)牵头制定并完善学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制度及实施意见等;
(2)组织开展及指导检查各院(部)、各部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3)接受学术不端行为举报投诉,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4)编制年度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报告等。(5)组织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6)负责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7)宣传教书育人、科研诚信和治学严谨的团队、个人的先进事迹;(8)定期组织学校学风建设、科研诚信的教育活动。
(二)体制机制建设
《佳木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其中。
《规划》明确指出,学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作为新时期师生道德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师生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荣辱观。要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等途径,逐步构建优良学风形成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佳木斯大学学风建设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校领导为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并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班子考核内容。为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规范学校全体师生的学术行为,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建立和完善了系统的规章制度。先后通过了《佳木斯大学科研管理办法》《佳木斯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明确规定:对违反学术道德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视其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纪律处分。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规范本科生、研究生论文格式,学校制定了《佳木斯大学学位论文写作及格式的规定》。为加强内部教学规范化管理,学校制定了《佳木斯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佳木斯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学校常规运行和教学建设有序进行。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了《佳木斯大学学生学业预警与援助计划实施方案》《佳木斯大学大学生文明行为守则》《佳木斯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佳木斯大学学生考勤管理办法》《佳木斯大学考场规则》等一系列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规定。结合新生特点,出台了《关于加强一年级学生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从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兼职班主任配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全面推行晚自习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优良教风学风。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及宣传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的观念不断提高,学生自觉维护校风的意识不断提升,学校学生学风建设水平逐年递进。
(一)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专家队伍建设
1.组建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小组,由学校德高望重的专家、研究生导师组成。还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的宣讲工作。每年我校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年度先优模范,师德先进个人与集体,通过先优事迹的宣传也促进了我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2.学校始终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新学年在对新教工培训时,都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新教工培训的必修内容,形成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针对近年来,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术不端行为在高校屡有发生的现象,在主管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召开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全体参会人员向全校教师发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倡议书,号召全体教师坚决抵制学术作假和不端行为,切实加强责任意识,严于自律,诚信科研,为学校科研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做出贡献。
3.在教风建设方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进修学习;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教师授课准入制度,探索实行学生选课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评教制度,创新评教方法。在学风建设方面,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和文化艺术研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强教学基础、学生科研活动设施建设;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扩大第二课堂范围,鼓励支持设立导师制,加大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严格学生管理,把学风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要求各教学单位要将教风学风建设纳入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教风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具体改进、建设措施,各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协调合作。
4.在组织保障方面,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技处负责对有关学术道德问题调查等工作;在具体实施措施方面,将设立举报电子信箱和举报电话,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在注重对骨干教师进行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坚持将其纳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培养体系,在青年教师中积极、持续地倡导遵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
5.在考风建设上,学校严格执行考场监考制度、巡视制度,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规范、合理安排期末及外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重大考试的考试时间、地点、监考教师、巡考教师培训等各项工作,各项考务工作严谨、规范。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进行了规范,从选题、开题、导师指导要求、格式要求、答辩程序、答辩小组及评分标准均做了详细规定,尤其是必须要求毕业论文后注明参考文献等。从制度到执行全方位杜绝论文抄袭、买卖现象等现象的发生。学校制定了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每年按照细则的相关要求由教务处、研究生处和院(系、部)共同初审毕业和学位资格,让初审通过名单整理后报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终审后的名单公示三天,无异议者文件报上级主管部门。多年来学校在毕业论文和学位审定工作的严格执行对促进学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建立。
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二:
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XX-XX)”以来,贵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1号)和“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XX-XX)”,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教育厅等相关部分的领导下,狠抓学风建设,在反对不良学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切实加强了我校的学风建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XX-XX)”,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科研相关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领导为成员的“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包括工作部署、指导检查、教育宣传,制定学风建设的相关政策,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协调和督促调查取证及认定工作。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抓起,注重教师日常考评,注重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年终期末考试,以考风促学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以往的一些不正之风。
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坚持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教育。把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学风建设的重点,开展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把学术诚信档案作为教师项目申报、奖励评选、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XX年我校在学风建设方面主要举办了以下一些活动:
XX年4月,为了摒弃和根除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对高校的影响,加强教职员工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我校开展了以“摒弃陈规陋习,弘扬大学精神”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举办大型签名活动,召开科研人才、青年博士、教授座谈会,组织报告会、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完善教职工行为规范,举办科研成果展,开展示范课教学、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开展公益活动和体育文化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广大教职员工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全校教职员工激情干事业、攻坚勇担当、传递正能量、身正作师表、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XX年5月,我校承办了中国科协年会“学术道德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王静康院士、王乃彦院士、杨卫院士等8位专家,分别做关于“学术道德与科技创新”、“科研工作中的诚信”及“国际大学学术规范导则”等10余场专题宣讲和学术报告活动,受众达2万余人次。
XX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共同主席,“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成员路甬祥院士,为我校师生代表围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参会代表共1000余人。
XX年11月,学校结合贵州省XX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全校范围开展了“抓学风、强教风、促校风”主题活动,活动要求:各学院围绕学风建设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工作,校学风检查工作组对各校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上课情况、课外情况、守纪情况。同时要求各学院要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生活、学生干部会议、全院学生大会等方式强调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刻苦学习,争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自查、普查、抽查多管齐下,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XX年大学学风建设总结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看成一种什么人,学生就会是这种人。”榜样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其他学生身上。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每天的课前时间可以将一些积极分子口头表扬,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更具有真实性,影响将更大。只要持之以恒这样做,就一定会使班级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时常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高尚的品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高尚品质,才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作为班主任,也应该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际上师生的表率作用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创设了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理想,有抱负,但不能持之以恒地努力去奋斗,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课堂上、作业批改上、日常交谈中,能给学生肯定的要及时肯定,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鼓动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参与信心,强化学生参与精神,深化学生参与意识。
树立了信心,带动全班学生制订工作目标。人只有确定了目标,才会产生要实现目标奋斗的动力。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就如人对空气的重要性一样,目标必须切实可行。要具有远景性、激励性,学生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坚强的信心,持久的恒心,不屈的雄心。这样就为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培养注入了永恒的动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固然相当重要,但这是不够的,我的做法是:紧抓两头,稳定中间阶段。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抓住好生和“后进生”,以促进一般的学生。具体措施是:在接班刚开始,举办班干短训班;对“后进生”进行家访和个别谈心。班干短训班的主要内容是:总结过去的工作,研究制订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交代工作方法。以提高班干的素质。在学期行将结束时,由于事情比较多,容易造成混乱。这时,及时召开班会,引导同学们选择自己学习、复习的最佳方法,稳定同学们的思想情绪和学习情绪,是最为重要的。
对学生抓“两头”,这牵扯到做“后进生”思想工作问题。转化“后进生”是门较深的学问,对每个班主任来说,都面临这一棘手问题,对此我的做法是:
1、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后进生”一般有这两个心理特点:一是自卑感比较严重。这是自尊心被扭曲了的一种变态心理;二是惰性较强,自控能力很差。他们往往自由散漫,逐渐变得意志薄弱。要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2、对待“后进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加倍的爱护他们
对任何“后进生”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诚挚的情感,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找到转化差生的“突破口”,才能使他们对老师、同学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时,你指出他身上的缺点,他才能接受。总之,要以攻“心”为上策,批评和简单的说教为下策。
第二篇:学风建设年总结
学风建设年总结2010级水利水电二班2012年12月
学风建设年总结
2012年开学之初以来,学校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提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要内容,并确定“全面开展学风建设”,以抓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带动学校的管理,以抓学风带动全面工作的工作思路,并予以实施。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院的学风建设,配合学院做好学风建设,我班级组织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有关的活动,全面贯彻学风建设年的主旨,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班集体。
在本学年我班做的成绩
1、在此期间,我班组织了各项活动,由“学风建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到“讲学习,讲纪律,讲文明”主题班会,再组织同学积极参加“爱我校园,从我做起”团日活动,积极配合学院的活动要求,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寝室文化艺术节的相关活动,如彻底整顿在寝室中的生活和学习的规范。并积极组织本班级学生所在寝室参加班级活动,并给获奖寝室颁发奖品。在此次活动当中,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使同学为保护校园环境做贡献,为美化校园尽自己微薄的力。此外由我们学位组织大家参加“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知识竞赛”,让同学充分肯定的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2、学校将网络普及到每个宿舍,因此,我们不但要统计本班电
脑的数量,还要督促同学们要文明上网,利用课余时间浏览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网站,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3、加强课堂学习考勤,学位考勤和教师点名相结合,对未请假旷课的学生每月通报一次,并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在学习动机上,同学们不再有初入大学的迷惘,都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投入到紧张的大学学习中,自我定位、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帮扶小组组织自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鼓励、经常交流学习心得。在学习生活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所有的同学都从以前时的不会学习、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的困境中走了出来,适应了大学特有的学习方式。
本学年大多数同学学风端正,基本上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态度积极,交作业按时按质按量,同学们面对学习的态度比先前进步较大。
5、成立班级学习督察小组,每周定时定点的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积极发挥班干部和宿舍长的带头作用,用行动服务班级。
6、关注学校的各种通知,及时传达给同学,便于同学们参加。如各种心理讲座,就业讲座等,这样可以增强同学们学习的信心,甚至可以解除同学们某些心理障碍。
7、严格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考试纪律、败坏考风的学学生给予严肃的处理,对表现秀靓的班集体给予表扬。
总结分析
在本学年之中,我们班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同学的肯定、老师的认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本着为班级服务的态度继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体制,根据学院发展,不断完善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学习委员继续严格的做好考勤管理、强化考纪考风、坚决杜绝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的现象的出现。
通过本学年对班级开展的学风建设的活动,我班级的学分情况有了较大的转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学习,在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的带动下,我班级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都积极主动的与小组长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这次活动不但使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心有所提高,还带动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的活动,我相信,在我们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创建一个优良学风的校园。
10水利水电
(二)班2012年12月3日
第三篇:浅议大学学风建设
浅议大学学风
摘要:
学风,特别是大学的学风,近些年来,一直为社会所诟诘。何谓“学风”?我的理解,狭义讲,是指学生的“学习之风”,教师的“学术之风”;广义说,乃为学校的“为学之风”,国家的“办学之风”。俗话曰:“无穴不来风”,哲学家说:“存在决定意识”,而毛主席则更是早有高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所以,我觉得,“学风”问题,应是“办学之风”所为,“为学之风”所致,整肃学风的板子要往办学制度上打,治理学风的根子要从为学思想上挖。关键词:大学学风 学术道德 监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环节,这些年来,由于大学急速扩张后的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师生比”大大提高,加之追求公司式的办学规模效应,大学的“班”名义上还是原来的那种“班”,但上课却不是,而多是多班集合,大班授课。拼班上大课的弊端,主要有三:首先,稀薄了教与学的互动。大课堂学生多,师生之间如何交流?就算是最优秀的教师,面对熙熙攘攘的学生,他又怎能面面俱到?怎能细心地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基础、心理、特长、能力等个性特点来因材施教?如何能集中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提问、讨论的机会?学生之间又如何去开展研讨、沟通与相互启发?其次,加大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我的授课理念从来是,要用“激情、思想、幽默”去自然吸引,而不是用点名去强制约束学生,但有一次我试着以点名去记住学生的名字,结果是点名一遍,足足占用了一节课的1/3时间,点名后,为了完成上课进度,就只好对着教材读,依照PPT念,没有讲课的抑扬顿挫,没有简单明快的板书,焉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精力提上来?再次,降低了教师的备课要求。大学的课程本来是讲究学术性和前沿性的,要有深度和信息量,要有不同观点和思考的碰撞,可现在,不少教师特别是有些年轻教师是不管是什么课,拿起来都敢讲。反正是大课,反正是学生提不了问,反正上课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承,因此,就备课不认真,不严谨。
人们常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为什么要“大师”?大师道德高尚,学富五车。正是有了大师,有了大师带领下的一大批学者,大学才能成为思想圣地、学术高地,才能守正义之门,创科技之新,涤官场之浊,领社会之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学风建设的主体。在我们学校,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而学生学习的任务则不仅要获取知识,而且还要创造性地传递知识的火炬。师生间学术薪火的传承,并不仅仅在知识的层面,我们更要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求真、求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传承,这种传承,正是大学学风形成并且世代相传的一个基础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中教授学风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大学学风的优劣。换句话说,一所大学的学风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者积累起来,一所大学要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求大学中的教师要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那么,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教授,或者即将成为教授的各位老师中倡导一种怎么的学风呢?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学者要以学术为志业。作为一个学者,他应该以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己任,他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并以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服务。搞学术、做学问,不仅仅是学者的职业,更重要的是我们毕业追求的事业,对待这个事业,我们要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许多杰出的学者,他们用毕生的努力告诉我们,什么是神圣的学术,也正是他们,为我们奠定了中山大学今天的地位,在我们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
针对学校教师中个别的学风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就更应该提倡优良的学风。学风,决不能仅仅要求我们的老师不抄袭、不剽窃,讲真话、不说假话,对学术道德的倡导,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批判或者惩处上,层次也未免太低了些。我们所倡导的学风应该是富于道德感与责任心的。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学术应该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要有一种为了真理而献身的勇气和信念。不作假,不抄袭,只是他作为一个学者的道德底线,这就象我们要求一个文明人不能随地吐痰一样。学术的核心价值是创新,是发明,是发现,是发展,王国维先生就曾经说过,所谓学术,就是要觉前人之所未觉。
目前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问题不是学术道德的失范,而是学术研究的平庸。对于一流的大学而言,对老师的要求就是要创造知识,要以学术为志业,以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兴旺昌盛作出贡献。如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搞泡沫学术,这样的所谓学术除了创造了一堆垃圾以外,什么也没有创造
看一个老师的学风是否正,我想至少有一条标准是必须要拿来衡量的,就是他对待学生的态度。作为大学教师,教书是他的天职,一个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好的老师,因为严谨的学风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如果在教学上马马虎虎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学者,是老师,就应该满腔热忱地对待学生,去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无条件的,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读书,研究型大学与一般教学型大学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到创新的理念,学到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重要的还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性地传递知识的火炬。
在学生中似乎也有一种浮躁的空气,许多学生读书只是为了谋职,或急于成名,或急于获利,这些都是学风不正的表现。一所大学优良学风的形成是要经过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的,在学生中倡导一种好的学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学风问题,很多时候涉及到学术道德,于是学术道德的失范,就存在着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做学问的目的,上者是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下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一旦作假,一切皆空。做学问本身就是一项很神圣的令人向往的事业,因而读书人的自律当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有知识的一群,他们也应该最具有廉耻之心。我们也不能排除寡廉鲜耻之徒的出现,因而他律也是必须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明确各种惩戒措施。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的监督机制,让学术上的不道德者在大学校园没有立足之地,不再逍遥自在。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物欲的追求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即使整个社会都被横流的物欲所主宰,大学,仍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后的一块净土。大学的品格,大学的学风,就是抵挡物欲社会的坚强之盾。1.
第四篇:浅谈大学学风建设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姓名:洪发旺
学号:2010311382 电话:***
浅谈大学学风建设
所谓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一个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今天,一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我们学生的德、智、体等个方面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学风的建设对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学校,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要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和习惯等的综合体现。因此,不难看出,学风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学习态度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作风,当然也关系到其个人的成才。在一所大学里,学风问题不仅影响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它会涉及到学生人品品格的形成问题。
今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各行各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受到了金钱的影响,有部分学生过多考虑个人利益,造成学习目的的不正确,学习态度功利化等等,这些是具有很大危害性,不容忽视。这写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大学生心无理想,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考虑尊严把握好自己的大
学生活,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思想上认为大学只为捞那张所谓的大学文凭来装点门面。在行动上,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态度散漫,早退,迟到,无故旷课,在宿舍抽烟,聚赌,打麻将,网吧打游戏等等,毫不在乎。平时学习不用功,考时临时突击打夜工,甚至在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作弊,情节十分严重。
二、学习目的不正确。有些大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会有好工作,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劳动观念和集体观念淡薄,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这些方面对自身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贪图玩乐,追求享受。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难处理好休闲时间。一直沉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泡酒吧等等,只求生活潇洒,快乐。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时光,严重破坏学风和校风。
……
在我看来,造成以上学风问题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学生无敬业精神,没有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的不正之风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学风大幅度的衰退。当然了,也不能全怪学生,其中一部分也有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室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其他事情上,上课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不力和办学指导思想上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趋向于商业化的现实,忽视了大学生的育人工作,这造成了相当程度上导致学风不正。因此,大学的学风建设要结合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理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主要是在体力、智力、品德、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200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设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与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以及邓小平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一样,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作了正确定位。简单地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一所大学所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追求,大学应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今天的现状,大学的教育以过分强调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得大学生片面追求“证书”的现象十分普遍。拼命地学习,往往就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个个证书。这种带有强力功利色彩的片面发展的学习风气,使大学生缺失了人文素质,拥有了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 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去多大学生在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毫不关怀,不讲诚信,奉行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特此,一位美国教育学家呼吁: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地步,教育的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教育不应该成为可悲的经济工具。
因此,大学的学风建设在抓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学会做人的氛围,让我们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今天,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经济进步智迅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社会需要善于终身学习和不断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人才。大学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让大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学会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我看来,一个大学生只有明辨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全面学习的社会有用之才。
特别地,今天的大学生必须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第五篇:关于大学学风建设
关于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体现着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谋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学风。
在学风建设中,治学风气是主导,学术风气是基础,不良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直接影响和腐蚀着学习风气。高等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是良好学风的前提和保障。教师的品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及价值取向,但学风作为一种群体风气或育人单位的文化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师德学品问题,还与学校的历史积淀、管理体系及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学风问题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