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货币信贷工作职责》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货币信贷工作职责》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22
发布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文号: 银发[1999]385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中心支行: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货币信贷工作职责》印发给你们,请组织传达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1999年11月19日
附件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货币信贷工作职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货币信贷工作职责,做好各项货币信贷工作,保障货币政策全面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职责。
关联法规: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决策权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货币政策实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共同负责。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以下简称分行,含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重庆营业管理部)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负责货币信贷政策在辖区内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分行货币信贷工作的基本职责是:
(一)监测货币供应量,分析货币信贷执行情况。负责分析辖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金融形势;反馈货币信贷政策落实情况,反映贷款有效需求变化;为总行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提供依据。
(二)贯彻实施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管理。落实总行发布的信贷政策,及时反映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当地信贷特点,提出信贷政策指导建议;加强信贷政策管理,维护正常信贷秩序。
(三)运用部分货币政策工具,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根据总行授权,运用部分货币政策工具,对当地货币信用总量适时进行调控,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
(四)做好货币信贷各项基础工作。
第五条
本职责适用于分行货币信贷、调查统计部门以及与货币信贷有关的会计、国库、货币发行等部门工作。
第二章 监测货币供给总量
第六条
加强分行货币信贷、调查统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做好辖区内经济金融信息收集、主要指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综合分析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和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银根松紧情况,为总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并用以促进货币政策在辖区的贯彻实施。
第七条
分行要建立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日常监测制度,及时反映货币、信用总量的变化。监测金融机构资金头寸变化,监测企业存款变化以及资金有效使用情况,研究贷款有效需求及信贷供求变化,跟踪分析社会信用总量及构成(包括贷款、股票发行、债券发行、信用证、票据签发等的变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变化等。
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的上述分析和监测工作。
第八条
建立分行货币信贷情况通报会议制度;由分行行长或主管副行长组织召开、由各省市经济综合部门领导参加,加强与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提高货币政策分析水平。分行要负责按季组织召开会议,重点分析判断货币供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按照总行授权解释货币信贷政策要点,认真听取对金融服务的意见。会后形成对辖区内金融形势的分析报告,及时提出货币政策以及改进金融服务的建议和措施。报告要定期上报总行并抄报有关省市政府。
第九条
结合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加强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按时完成总行布置的各项专题调查任务。对每项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第三章 贯彻实施信贷政策
第十条
督促辖区内金融机构及时贯彻总行发布的信贷政策。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制定、发布实施细则,组织培训学习和向社会的宣传、解释及咨询。负责辖区内金融机构贯彻实施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定期组织召开信贷联席会,按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实际,积极贯彻实施信贷政策。做好信贷政策实施情况的报告工作。原则上在总行发布重大信贷政策后,及时上报贯彻实施情况,并按要求上报专题报告。
第十一条
根据总行统一制定的信贷有效需求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该区域信贷情况的跟踪监测。既要分析信贷投入的数量,还要注意分析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贷款资金周转情况。
第十二条
努力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信贷投入的结构变化要适应并推动地区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要合理匹配。注重通过扩大科技信贷投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全面发挥信贷在支持生产、消费、出口中的作用,支持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与项目,防止不合理重复建设。
第十三条
引导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服务。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协调指定信贷项目的实施;协调辖区内金融机构开展住房信贷、个人消费信贷、封闭贷款、小额信贷、中小企业信贷、银团贷款等信贷业务;协调辖区内主办银行等信贷制度的实行。推动个人信用制度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推行信贷创新。
第十四条
充分利用分行辖区管理的优势,支持辖内各地区的经济联合。协调辖区内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的关系,及时向地方政府及其经济主管部门反馈沟通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协调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杠杆促进辖区内企业经济联合、协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和培育辖区良好的银企关系和社会信用环境。
第十五条
加强信贷管理,维护正常信贷秩序。依法监督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信贷规章;维护金融机构的信贷自主权;维护辖区信贷秩序,规范同业公平竞争;组织建立辖区内同业制裁制度;做好有关资产保全工作,协助辖区内金融机构依法保障债权安全。
第十六条
负责辖区内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信贷资金管理。主要是根据总行的要求和当地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编制下达辖区内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信贷计划,并报总行备案;监测辖区内城市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和外汇信贷资金运行情况,并按季上报有关情况。
第四章 管理部分货币政策工具
第十七条
分行依据总行的授权,负责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利率、现金和货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八条
再贷款管理。分行负责的再贷款主要用于辖内金融机构日常头寸清算需要、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等专项需要,以及经总行批准的其他用途。
(一)总行对分行再贷款实行限额管理。分行发放再贷款,应严格控制在总行下达的限额之内,一律以总行货币政策司开具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贷款额度通知书》为准,见单方可用款。分行要在对辖区内资金形势认真分析、合理预测的基础上,按总行有关程序逐级向上申报。
(二)对辖区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20天以内的资金需求,分行可在总行规定的额度范围内具体负责发放与收回。
(三)对总行专项下达的再贷款限额,分行必须按总行有关文件要求,专款专用,加强管理,负责发放与收回。
第十九条
再贴现管理。再贴现业务操作主要集中在分支行,分行再贴现业务操作要严格按总行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开展,促进辖区内票据市场发展。
(一)总行对分行再贴现实行限额管理,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分行要适当集中再贴现业务管理,扩大对辖内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的再贴现转授权。
(二)分行要通过再贴现业务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的票据可优先获得再贴现支持;通过再贴现促进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的发展,培育和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规范企业间商业信用行为,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
(三)分行要加强票据风险管理。再贴现票据必须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
第二十条
准备金管理。分行负责对辖区内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法人交存的存款准备金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总行不设在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由所在地分行进行管理和考核)。城乡信用社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分行审批,当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城乡信用社个数分别超过其总个数的30%时,须报总行批准;分行可按总行有关规定授权中心支行批准城乡信用社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
第二十一条
利率管理。人民银行分行负责辖区内利率政策管理、监管及宣传。
(一)实施对辖区内金融机构的利率管理,指导下级行的利率管理工作;及时转发总行的有关文件,对有关利率调整等内容的重要文件,及时传达到辖区内金融机构,并严守秘密;组织有关利率政策的调查研究。
(二)监督、检查辖区内金融机构执行利率政策的情况,处理利率违规行为,并及时向上级行报告本辖区内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特别是利率浮动政策的执行情况;建立和完善利率违规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三)宣传利率政策及相关法规,并按总行统一口径进行解释。
第二十二条
现金管理。分行负责辖区内货币流通调查、现金管理和监督工作。
(一)负责辖区内货币流通的调查研究,分析经济及金融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分析。监测货币投放与回笼的变化情况,保证正常的现金支付,控制不合理现金投放,及时向总行报告有关情况。
(二)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贯彻实施、执行国务院和总行制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平衡、协调总行下达给辖区的现金计划,并组织落实;负责辖区内开户单位的工资基金管理。
(三)负责辖区内大额提现及日常现金监管,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结算进行犯罪活动。
第二十三条
货币市场管理。分行货币信贷部门承担本辖区货币市场管理职能。
(一)办理辖区内农村信用社联社以及其他非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资金拆借的事前备案工作;负责辖区内金融机构资金拆借的统计和调研分析工作;监测辖区内金融机构资金拆借比例和拆借限额;对辖区内金融机构资金拆借、债券分销和债券交易活动实施动态管理。
(二)向监管部门反馈金融机构资金拆借和债券交易活动的有关情况,并会同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资金拆借和债券业务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资格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进行初审。
(三)培育商业银行与小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融通关系,并规范其资金融通行为;为辖区内金融机构之间以及辖区内金融机构和跨省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和债券交易提供鉴证服务,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改善资产结构,正确引导其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和资金拆借活动;为辖内金融机构债券分销、认购和交易提供咨询服务。
第五章 做好货币信贷基础工作
第二十四条
制定和贯彻实施货币信贷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查统计、会计结算、国库、货币发行等构成货币政策的支持系统,人民银行分(支)行相关工作是履行货币信贷政策职能的基础工作。
第二十五条
调查统计工作的职责。分行统计研究处及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总行统计司布置的各项全国性调查统计工作,并把有关统计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直接上报总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还要抄报所属分行;分行统计研究处及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城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检查和考核;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重庆营业管理部分别负责北京市、重庆市的调查统计业务;部分城市中心支行作为统计司的重点联系行,负责有关专题调查与统计工作。
第二十六条
经济、金融信息收集。分行统计研究部门要根据监测辖区内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和金融运行的需要,收集辖区内主要经济、金融数据。金融统计数据由所辖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采集。汇总后抄报;经济数据通过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向有关部门收集后抄报分行。
第二十七条
调查与分析。分行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部门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宏观经济分析。货币监测和专项调查等工作。及时跟踪监测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反映出现的问题;分行统计研究处要对辖内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安排专题调查。
第二十八条
分行会计部门在货币信贷工作中的业务内容和职责。
(一)会计部门根据总行制订的货币信贷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制订补充现定和实施细则。
(二)营业部门根据货币信贷部门提供的有效文件和审批单据具体办理辖区内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具体办理准备金存款的日常支付结算;根据统一规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核算人民银行货币信贷业务的利息收支;营业部门有关货币信贷业务的账目定期与货币信贷部门台账或登记簿进行核对。
(三)会计营业部门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向货币信贷部门提供会计信息,通过会计分析反映辖区内人民银行货币信贷业务的资金状况,反映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资金头寸及信贷情况。
第二十九条
分行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中心支行国库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根据货币政策要求,配合本行做好货币信贷工作。
第三十条
分行货币发行部门根据货币政策要求,加强对发行库的管理,做好现金发行、回笼、监测工作,满足社会货币流动的正常需要。
第六章 建立货币信贷工作责任制
第三十一条
人民银行分支行原则上要有一名副行长统管货币信贷工作,统一协调涉及货币信贷职责的部门,从组织上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三十二条
按时完成各项货币信贷工作,提高货币政策的时效性。货币信贷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规程,在授权范围内适时、合理使用管理权限。调查统计部门要按时完成数据的收集,确保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调查研究专题工作,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分析工作的水平。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作。
第三十三条
各分支行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确定的职能,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责任制。
第三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上级行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超限额、超范围发放再贷款和再贴现。
(二)越权审批动用法定准备金的。
(三)对辖区内分支行违反规定审批、发放再贷款、再贴现监控不力、严重失职的。
(四)对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的。
(五)对重大金融问题调查、处置和上报不及时,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按规定操作程序办理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事务的。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纠正。
(一)故意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二)不按上级行规定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
(三)对有关政策不理解,擅自对外宣传解释的。
(四)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监督管理不严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
本职责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职责解释权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第二篇: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关于印发《青海省科
【发布单位】8270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4-09-19 【生效日期】1984-10-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
关于印发《青海省科学技术贷款暂行办法》的通知
为支持我省科研、企业、事业单位采用新技术,试制新新产品,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进步,现拟定《青海省科学技术贷款暂行办法》,随文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大力开展这项文件。
附件:
1、附件:
1、暂行办法。
2、会计核算手续(略)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九日
青海省科学技术贷款暂行办法
为了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支持科研、企业、事业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试制新产品,引进推广科技成果,特制定本办法,由青海省信托投资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一、贷款对象1、1、凡属科研、企业、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承担我省科学研究、中间试验、试制新产品、技术协作项目和引进推广科技成果的,均可申请贷款。
2、2、申请贷款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属于我省工农牧业生产建设急需,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
(2)研究、试制并取得成果,应用于生产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等确有保证,对排放物有可靠的处理措施,能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内的项目。
(3)对引进的科技成果,确有接产能力的项目。
(4)有可靠的归还贷款资金来源。
二、业务种类1、1、科技基金委托贷款。系省科委将科技三项费用或财政拨给的专项费用作为科技贷款基金,委托省信托投资公司发放委托贷款。主要用于列入省科技计划的科学研究、中间试验、试制新产品和属于科技三项费用开支范围的项目。
2、2、科技信托贷款。省科委用于列入科技计划的科学研究、中间试验、试制新产品等项目时,其科研经费不足,可向信托投资公司申请科技信托贷款。信托投资公司可给予贷款支持。
3、3、科技开发调转贷款。主要用于纳入计划内的科研项目经费的周转及科技开发项目。
4、4、卖方信贷。对科研试制单位研制具有先进技术、节约能源、高质量,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大中型设备或精密仪器。如购方资金不足,可给研制单位提供卖方信贷,约期归还贷款。
5、5、设备租赁。科研单位在承担科研项目,引进推广科研成果需要添置或更新设备,以及必要的测试手段而缺乏资金时,可向信托投资公司申请租赁设备。按商定条件,签定租赁合同。
6、6、代办拨付科技经费。省科委集中的三项科技经费,可委托信托投资公司监督拨付。信托投资公司按省科委下达的科技经费计划或科技专项合同拨付给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监督按计划使用。在拨付款中如发现承担单位不按科技计划用款,信托投资公司可停止新的拨款。是否恢复拨款,由省科委确定。省信托投资公司办理此项业务,按委托拨款总额向省科委收取1%一次性的手续费,未成立信托投资机构的行处,其手续费收入与省信托投资公司对半分成。
三、贷款的申请、审批和管理1、1、凡贷款单位申请的贷款项目,必须经省科委同意列入科技贷款计划。
2、2、单位申请“科技基金委托贷款”和“科技信托贷款”、“科技开发周转贷款”时,须经科技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认可后,与省科委签订贷款合同,以税前利润还款。然后,填写借款申请书一式五份(附格式,略),经主管部门和省科委审批并承保归还后,送信托部门(代理行)进行审查,办理贷款。
3、3、需要以其它方式提供贷款的单位,按省信托投资公司有关贷款办法规定填写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批承保,报信托投资公司批准后发放贷款。
四、贷款利率、期限及归还1、1、“科技基金委托贷款”不计收放款息,按贷款发放总额,向省科委收取一次性百分之二的手续费。“科技信托贷款”利率从贷款之日起,在一年内归还者,按月息三厘九计收;二至三年期归还者,按月息四厘二计收。“科技开发周转贷款”一年内归还的,按月息四厘二计收;二年内归还的按月息四厘五计收;超过二年归还的,按月息四厘八计收。“设备租赁”利率及其他贷款利率,按省信托投资公司有关规定计收。对逾期未还贷款按原利率加收20%。未按批准项目和用途进行科研试制,挪作它用的贷款,加收50%利息,并停止发放贷款和收回已发放的贷款逾期和挪用贷款加息,均由贷款单位支付,归信托投资公司所有。
省科委根据科技项目经济技术效益,和每年国家或财政可以提供的科技三项费用,对科技信托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办理科技贴息贷款。信托投资公司向贷款单位计收利息,单位凭信托投资公司或代理行计息单据向省科委报领补贴利息。对未建立信托机构的行处代理业务可提留利息收入的30%作为手续费,70%上交省信托投资公司。
2、2、贷款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个别项目因故未完,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经审查同意,可适当延期。
3、3、贷款项目完成后,属科技基金委托贷款、科技信托贷款计划内科研项目及科技开发项目,投产后可用项目的新增利润在税前归还贷款。
4、4、贷款到期,借款单位不能偿还本息时,由负责贷款承保归还的主管部门承担归还贷款本息的经济责任。从其集中的基层企业的利润留成中归还,或由省科委委托贷款的保证资金中扣还。
五、其它事项1、1、省科委存入信托投资公司的科技基金委托贷款保证金,在委托贷款未全部收回之前,未经信托投资公司同意,中途不得收回。继续存入科技委托贷款基金多存不限。
2、2、企业单位正常生产,挖、革、改和新建工程的资金需要,不属本办法提供资金范围。
3、3、本办法只适用于科技单位。自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起执行。如与国家有关规定有抵触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信贷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规程》的通知(2002年4月17日 农银发[2002]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新疆兵团分行,各直属分行:
现将《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规程》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总行(信贷管理部)。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原《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操作规程(试行)》(农银发〔1998〕31号)、《中国农业银行审贷部门分离实施办法》(农银发〔2000〕74号)同时废止。
附: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贷业务操作,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是农业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是规范单项信贷业务品种运作程序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 信贷业务操作遵循审贷部门分离的原则,实行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制度。不适宜实行审贷部门分离的信贷业务,要实行岗位分离或其他有效的制约形式。
第四条 各级行使用统一制式的合同文本,对有特殊要求的,经有权审批行批准,也可签订非制式合同文本。
第五条 各级行按要求使用信贷管理系统。
第六条 本规程信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本外币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担保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七条 本规程经营行是指直接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行。管理行一般是指总行、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
客户部门是指各级行承担客户拓展,信贷业务调查和发生后管理,中间业务营销,组织客户存款等职能的部门。
信贷管理部门是指各级行承担信贷业务审查、整体风险控制等职能的部门。
第二章 基本程序
第八条 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程序:
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信用→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管理→信用收回。
从申请到受理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一般信贷业务调查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项目贷款调查(含评估)原则上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审查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审议、审批原则上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报备原则上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第九条 办理授权范围内信贷业务流程:
---- ---- ------ ----- ---- ----|
|①|客户|②|信贷管理|③|
|④|
|⑤|经营||客户|→|
|→|
|→|贷审会|→|行长|→|
||
| |部门| | 部门 | |
| |
| |管理|---- ---- ------ ----- ---- ----
(一)受理与调查。客户向客户部门提出信贷业务申请,客户部门受理并进行初步认定,对同意受理的信贷业务进行调查(评估),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材料送信贷管理部门审查。
(二)审查。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部门移交的调查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贷审会审议。
(三)审议与审批。贷审会审议后,有权审批人根据审议结果进行审批。
(四)经营管理。有权审批人审批后,如是经营行受理的,直接由其客户部门与客户签订信贷合同,负责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如是管理行受理的,则通过信贷管理部门逐级批复至经营行,由其与客户签订信贷合同,负责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
第十条 办理超授权信贷业务流程:
(一)超授权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和公开统一授信业务
⑥
------------------
↓
|
------- -------- ------- -------
|有权审批行|③|有权审批行 |④|有权审批行|⑤|有权审批行|
|
|→|
|→|
|→|
|(管理行)
|客户部门 | |信贷管理部门| | 贷审会 | | 行长
|
------- -------- ------- -------
↑
|
⑥
↑ |
|②
---------------- |⑥
|
↓
------
--------
⑥
-----
|管理行 |
| 管理行
|←---------|管理行|
|
|
|
|
|
|(管理行)
|客户部门|
|信贷管理部门|---------→|行长 |
------
--------
⑥
-----
↑②
↓⑥----①------
--------
-----|
|→|经营行 |
| 经营行
|
|经营行||客户| |
|
|
|←---------|
|(经营行)|
|←|客户部门|
|信贷管理部门|
⑥
|行长 |----⑦------
--------
-----
↑
|
----------------------------
⑥
客户申请,经营行受理并初步认定后,直接或逐级报有权审批行客户部门,由其组织调查或评估,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贷审会审议,行长审批,审批后由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办文批复至经营行,同时抄送同级客户部门,由经营行客户部门与客户签订信贷合同,实施经营管理。
(二)超授权的其他信贷业务
⑨
------------------
|
↓
------- -------- ------- -------
|有权审批行| |有权审批行 |⑦|有权审批行|⑧|有权审批行|
|
| |
|→|
|→|
|(管理行)
|客户部门 | |信贷管理部门| | 贷审会 | | 行长
|
------- -------- ------- -------
| ↑
⑨
| |
| --------------- |⑨
↓⑥
↓
------
--------
⑥
-------
|管理行 |
| 管理行
|---------→|
|
|
|
|
|
⑨
|管理行行长|(管理行)
|客户部门|
|信贷管理部门|←--------→|
|
------
--------
⑨
-------
|⑥ -------------- |⑨
↓
↓
↓ ↓----①------
--------
-----
-----|
|→|经营行 |② | 经营行
| ③ |经营行|④ |经营行||客户| |
|-→|
|--→|
|-→|
|(经营行)|
|←|客户部门|
|信贷管理部门|
|贷审会|
|行长 |----⑩------
--------
-----
-----
↑
↑
⑤
| |
|
------------------ |
|
⑨
|
----------------------------
客户申请,经营行客户部门受理并进行初步认定,对同意受理的信贷业务进行调查,信贷管理部门初审,贷审会审议,行长审核同意后,由经营行信贷管理部门逐级上报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贷审会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根据审批意见逐级批复至经营行,同时抄送同级客户部门。经营行与客户签订信贷合同并实施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 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流程:
低风险信贷业务由经营行或柜台直接办理,但超过一定额度需向上一级行报备,其流程:
客户申请→受理并调查→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向上一级行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信用→信用收回。
第十二条 特事特办信贷业务流程:
---------- ------ ------- ------|客户申请或下级 |①|分行客户|②|分行信贷管|③|分行贷审||行客户部门向分行|→|
|→|
|→|
|| 客户部门申报 | |部门调查| |理部门审查| |会审议 |---------- ------ ------- ------
↑⑧
↓④------ ⑥
----------
------|总行行长|←---| 总行客户部门 |
⑤
|分行行长||
|
|核实并签报会签信|←-----|
|| 审批 |---→| 贷管理部门
|
|签署意见|------ ⑦
----------
------
第三章 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
第十三条 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实行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制度。
第十四条 办理信贷业务各环节的有权决定人为主责任人。调查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负责;审查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审查的合规合法性和审查结论负责;审批主责任人对信贷业务的审批负责;经营主责任人对有权审批人审批的信贷业务的发生后监管、本息收回和债权保全负责。
第十五条 主责任人界定如下:
(一)办理权限内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1.经营行办理权限内的信贷业务,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审批主责任人;客户部门负责人为经营主责任人。
2.管理行办理权限内的信贷业务,管理行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审批主责任人;经营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经营主责任人。
(二)办理超权限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1.有权审批行直接调查或组织调查超经营行权限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和公开统一授信业务。有权审批行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有权审批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审批主责任人;经营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经营主责任人。
2.经营行受理并调查的超权限的其他信贷业务。经营行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经营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有权审批行行长为审批主责任人;经营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经营主责任人。
(三)办理特事特办信贷业务,主责任人的界定。
分行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分行行长为审查主责任人;总行行长为审批主责任人;经营行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为经营主责任人。
第十六条 建立经办责任人制度。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直接进行调查、审查、经营管理的信贷人员作为调查责任人、审查责任人和经营管理责任人,承担具体经办责任。
第十七条 建立经营责任人责任移交制度。
(一)经营主责任人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上一级行信贷管理部门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经营主责任人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填写经营责任移交表,由原主责任人、接手主责任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责任移交后,接手主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经营状况负责。
(二)经办责任人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经营主责任人主持和监交下,同接手经办责任人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鉴定,填写经营责任移交表,由原经办责任人、接手经办责任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责任移交后,接手经办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经营状况负责。
第四章 信贷业务申请与受理
第十八条 客户申请。客户以书面形式向经营行(或管理行)的客户部门提出信贷业务申请,其内容主要包括客户基本情况、申请的信用品种、金额、期限、用途、担保方式、还款来源及方式等。
第十九条 信贷业务申请的受理。客户部门负责接受信贷业务的申请,对客户基本情况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初步调查,认定客户是否具备发放信贷业务的基本条件。根据初步认定结果和银行资金规模等情况,由经营行(或管理行)负责人决定是否受理申请的信贷业务。
第二十条 对同意受理的信贷业务,客户部门根据信贷业务品种,通知客户填写统一制式的申请书(没有制式申请书的,客户书面申请亦可),同时提供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客户申请办理信贷业务需提供以下基本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一)法人客户申请办理信贷业务需提供的资料:
1.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委托书;
2.有权部门批准的企(事)业章程或合资、合作的合同或协议,验资证明;
3.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卡;
4.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
5.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法人办理信贷业务需提供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法定代表人办理信贷业务有限制的,需提供董事会同意的决议或授权书;
6.特殊行业的企业还须提供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特殊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7.上财务报表和近期财务报表,有条件的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8.新客户还需提供印鉴卡、法定代表人签字式样;
9.根据信贷业务品种、信用方式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自然人客户申请办理信贷业务需提供的资料:
1.个人身份有效证明;
2.个人及家庭收入证明;
3.个人及家庭资产证明;
4.根据信贷业务品种、信用方式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 客户部门对客户填制的制式申请(或书面申请)、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指定有关人员进行信贷业务调查。新客户和增量信贷业务,客户部门原则上应指派2名或2名以上人员参与调查。同时,将有关数据、资料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第五章 信贷业务调查
第二十三条 客户部门是信贷业务的调查部门。客户部门负责对客户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第二十四条 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客户部门对客户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进行调查核实,对提供的复印件应与原件核对相符,并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核对相符”字样。
1.查验客户提供的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或有效居留的身份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法人营业执照是否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查询法人营业执照是否被吊销、注销、声明作废,内容是否发生变更等。
2.查验客户法定代表人和授权委托人的签章是否真实、有效。
3.查验客户填制的信贷业务申请书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客户的住所地址和联系电话是否详细真实。
(二)调查客户信用及有关人员品行状况。
1.查询人民银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了解客户目前借款、其他负债和提供担保情况,查验贷款卡反映的信贷金额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否一致,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对外提供的担保是否超出客户的承受能力等。
2.调查了解客户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部、销售部等主要部门负责人的品行、经营管理能力和业绩,是否有个人不良记录等。有条件的地方,应查询个人信息征信系统。
(三)客户部门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及其担保人的资产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信贷需求和还款方案。
1.客户部门深入客户及其担保人单位,查阅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账表,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账账、账表、账实”等核对。
2.调查客户及其担保人生产经营是否合法、正常,是否超出规定的经营范围;重点调查分析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及市场趋势等情况。
3.调查分析信贷需求的原因。
4.调查分析信贷用途的合法性。
5.查验商品交易的真实性,分析商品交易的必要性。
6.调查分析还款来源的还款时间。
第二十五条 对自然人信贷业务,客户部门应调查分析个人客户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是否真实,各项收入来源是否稳定,是否具有持续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提供担保的,还要对担保人的经济收入是否真实,各项收入来源是否稳定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十六条 对中长期项目贷款由有权审批行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组织评估或委托社会有资质的专业评估公司评估。
第二十七条 客户部门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测定或复测客户的信用等级;或将调查核实的相关信息数据资料输入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客户信用等级测评或复测,填制或打印客户信用等级测评表。第二十八条 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及其他要素,依据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测算或复测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填制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测算表。同时判断客户本次申请信贷业务是否超过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第二十九条 客户部门依据担保管理办法,对客户提供的担保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客户提供的担保是否符合担保条件,并确定其担保能力。
第三十条 调查分析结束后,客户部门将调查分析的数据信息资料输入信贷管理系统,撰写调查报告,填制制式客户调查表。
第三十一条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法人客户信贷业务调查报告的内容:
1.客户基本情况及主体资格;
2.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及市场分析;
3.担保情况和信贷风险评价;
4.本次信贷业务的综合效益分析;
5.结论。是否同意办理此项信贷业务;对信贷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和限制性条款等提出初步意见。
(二)自然人客户调查报告内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申请信贷业务的用途;
3.担保情况;
4.收入来源;
5.还款来源;
6.结论。对是否同意办理此项信贷业务提出初步意见。
第三十二条 调查经办人和调查主责任人签字后,填制信贷资料交接清单,连同上述全部信贷资料移送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并办理信贷资料交接、登记手续。
第六章 信贷业务审查
第三十三条 信贷管理部门是信贷业务的审查部门。信贷管理部门要对客户部门或下级行移交的客户资料和信贷调查资料(以下简称信贷资料)进行审查。
第三十四条 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部门或下级行移交的信贷资料与信贷资料交接清单进行逐一核对无误后,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基本要素审查:
1.客户及担保人有关资料是否齐备;
2.信贷业务内部运作资料是否齐全。
(二)主体资格审查:
1.客户及担保人主体资格、法定代表人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
2.客户及担保人组织机构是否合理,产权关系是否明晰;
3.客户及担保人法定代表人、主要部门负责人有无不良记录。
(三)信贷政策审查:
1.信贷用途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
2.信贷用途、期限、方式、利率或费率等是否符合农业银行信贷政策。
(四)信贷风险审查:
1.审查核定客户部门测定的客户信用等级、授信额度;
2.分析、揭示客户的财务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
3.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五)提出审查结论和有关限制性条款。
第三十五条 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客户(含项目)基本情况;
1.客户基本情况;
2.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
3.客户现有信用及与我行合作情况。
(二)客户财务、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评价(含项目效益评价);
1.客户财务状况评价;
2.生产经营管理情况评价;
3.产品市场评价;
4.效益评价。
(三)信贷风险评价和防范措施;
(四)审查结论。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包括信贷业务的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或费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和限制性条款等。
第三十六条 审查结束后,信贷管理部门应将信贷审查信息资料及时输入信贷管理系统,撰写审查报告,填制信贷业务审查表。
信贷审查经办人和主责任人在审查报告上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移送贷审会办公室。
第三十七条 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部门或下级行移送的信贷资料不全、调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的信贷业务,可要求客户部门或下级行补充完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信贷业务,经有权审批人批准后,不再提交贷审会审议,将材料退回客户部门或下级行,并做好记录。
第七章 信贷业务审议与审批
第三十八条 贷审会办公室收到信贷管理部门移交的审查资料后,应及时登记,对内部运作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提前将材料发送给贷审会委员。
第三十九条 根据贷审会工作规则要求,在主任委员主持下,贷审会对信贷业务进行审议。审议的主要内容:
(一)信贷业务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
(二)信贷业务定价及其带来的综合效益,包括存款、结算、收益、结售汇业务等;
(三)信贷业务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四)根据信贷业务特点,需审议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条 贷审会办公室对贷审会审议过程进行记录,并在委员投票表决后,根据贷审会记录和表决结果,形成贷审会会议纪要,同时,填制贷审会审议表,送主任委员审批。
贷审会会议纪要的内容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审议事项(信贷业务概况、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揭示、贷审会评议)、审议结果等。
第四十一条 对复议的信贷业务,贷审会办公室直接通知信贷管理部门,由信贷管理部门根据会议纪要和行长在审议表上的签批意见,准备复议报告。
第四十二条 对授权范围内的信贷业务,信贷管理部门起草文件,由有权审批人签批,或由有权审批人直接在信贷业务审批表签批。批复文件要明确信贷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或费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限制性条款及信贷管理措施等。
第四十三条 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的信贷业务,由信贷管理部门向上一级行信贷管理部门报备,上一级行同意后,由该级行信贷管理部门通知下级行具体办理信贷业务发放手续。
第四十四条 对超授权信贷业务,由行长(或授权的副行长)审核后,信贷管理部门起草请示文件,明确信贷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限制性条款及信贷管理的措施等,请示文件连同相关资料上报有权审批行;或由行长(或授权的副行长)在信贷业务审批表上签字后连同相关资料上报有权审批行,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审查,贷审会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八章 签订合同
第四十五条 所有信贷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内容包括:信用种类、币种、用途、金额、期限、利率或费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四十六条 客户部门是对外签订信贷合同的经办部门,客户经理是银行对外签订信贷合同的经办人,信贷合同必须经有权签字人或授权签字人签署后才能生效。
第四十七条 信贷合同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农业银行统一制式合同文本。对情况特殊的信贷业务,在不违背制式合同文本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合同双方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签订信贷合同,并经法规部门审定。
第四十八条 信贷合同由信贷业务合同和担保合同组成,信贷业务合同是主合同,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主从合同必须相互衔接。
第四十九条 信贷业务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填写和签章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合同必须采用钢笔书写或打印,内容填制必须完整,正副文本的内容必须一致,不得涂改;
(二)信贷业务合同的信贷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或费率、还款方式和担保合同应与信贷业务审批的内容一致;
(三)客户部门必须当场监督客户、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核对预留印鉴,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第五十条 客户部门对信贷合同进行统一编号,并按照合同编号的顺序依次登记在《信贷合同登记簿》,客户部门应将统一编制的信贷合同号填入信贷业务合同和担保合同。主从合同的编号必须相互衔接。
第五十一条 客户部门填制上述合同后,交有权签字人签章。送法规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审查,审查以下内容:
(一)合同文本的使用是否恰当;
(二)合同填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主从合同的编号是否衔接;
(三)合同的补充条款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符合制式合同文本的基本条款;
(四)客户、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是否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
法规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将信贷合同交客户部门,加盖信贷合同专用章或公章。
第五十二条 客户部门应区别不同担保方式,与客户、抵押人或质押人共同办理以下事宜:
(一)以抵押、质押担保的要到相关的房地产、车辆、海关、外汇管理、工商行政等有权登记的职能部门或证券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质押登记手续,并将他项权证交经营行执管;
(二)以存单、国债、债券、保单、股票等质押的权利凭证应办理止付手续;
(三)质押担保的质物交接应填制“质物交接清单”,客户部门要与出质人共同签章办理质物交接手续。
第九章 信贷业务的发放
第五十三条 经营行应根据信贷合同的生效时间办理信贷业务发放手续。
(一)保证担保的信贷业务自签订信贷业务合同和担保合同之日起生效,按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用款计划的日期使用信用。
(二)抵押担保的信贷业务自签订信贷业务合同和抵押合同并办妥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按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用款计划的日期使用信用。
(三)质押担保的信贷业务自签订信贷业务合同和质押合同并办妥质物移交之日起生效,按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用款计划的日期使用信用。
第五十四条 客户部门应依据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的用款计划,一次或分次填制一式五联的借款凭证,签字并盖章。借款凭证填制要求:
(一)填制的借款人名称、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借款利率等内容要与信贷业务合同的内容一致;借款日期要在信贷业务合同生效日期之后;
(二)借款凭证的大小写金额必须一致;分笔发放的,借款凭证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相应信贷业务合同的金额;
(三)借款凭证的签章应与信贷业务合同的签章一致。第五十五条 客户部门将信贷业务合同、借款凭证,连同有权审批人的批复(或复印件)送交会计结算部门办理账务处理。
第五十六条 会计结算部门审查信贷业务是否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借款凭证要素是否齐全,填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审查无误后,办理信贷业务账务手续。
第十章 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管理
第五十七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是信贷业务发生后管理的实施部门,负责客户信贷资料的保管和信贷业务发生后的日常管理。
第五十八条 客户部门在信贷业务发生当日,按照信贷管理系统要求适时录入信贷信息和担保信息的数据资料,同时传输上报人民银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第五十九条 信贷管理部门要建立监控中心,监控已发生的信贷业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客户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十条 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取得的他项权利证明、抵押物保单及存单、国债、有价债券、股票等权利凭证,经营行客户部门应按有价单证入库保管要求,填制有价单证入库保管凭证,办理入库交接手续。
第六十一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按照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和个人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进行信贷档案资料管理,保证信贷资料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档案资料的保管责任。
(一)客户部门以客户(项目)为单位建立信贷档案。
(二)实行档案资料查阅登记制度。
(三)实行信贷档案交接制度。客户经理或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应办理档案资料的交接手续,部门负责人要负责监交,明确档案资料管理责任,确保档案资料管理的延续性。
第六十二条 客户部门在信贷业务发生后,按规定进行首次跟踪检查。
(一)检查客户是否按照信贷业务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信贷资金;对未按信贷业务合同规定用途使用的,应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置的意见和建议。
(二)填制贷后跟踪检查表,对影响到期还本付息的信贷业务,应及时报告经营主责任人,并由经营主责任人在贷后跟踪检查表上签字。
(三)客户部门要将检查结果及时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第六十三条 客户部门按规定对客户进行日常检查。
(一)检查客户、担保人的资产和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是否正常,主要产品的市场变化是否影响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
(二)了解掌握客户、担保人的机构、体制及高层管理人员人事变动等重大事项,分析这些变动是否影响或将要影响客户生产经营;
(三)检查抵(质)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抵押物的价值是否受到损失,抵押权是否受到侵害,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
(四)检查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根据固定资产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对项目资金是否按期到位,是否按招投标计划进行,项目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项目工程进展是否正常,项目是否能按期竣工,项目竣工投产能否达产等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五)检查后要填制《信贷业务发生后定期检查表》,经办人签章后向经营主责任人报告,承担贷款日常检查的责任;
(六)对检查过程中发现影响信贷安全的重大事项,应在《信贷业务发生后定期检查表》上填列,必要时进行专题汇报,提出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措施,报送经营主责任人,或逐级报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门。管理行会同所辖管理行和经营行共同调查的信贷业务,经营行要将检查过程中发现影响信贷安全的重大事项逐级报管理行客户部门和信贷管理部门。
(七)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企业重大变化要适时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同时传输上报人民银行银行信息登记咨询系统。
第六十四条 信贷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信贷管理进行督导检查。
(一)总行对分行的信贷业务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分行对二级分行的信贷业务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二级分行对县级支行的信贷业务每季至少检查一次;县级支行对重点客户每季至少检查一次。
(二)检查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信贷管理责任是否落实,信贷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合法;有权审批行的限制性条款是否落实;督导、检查信贷业务发生后的跟踪检查和日常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报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办人签章后交被检查部门负责人签章认定,被检查部门要限期将整改意见报信贷管理部门;被检查部门负责人有异议的,应在签章处签署理由。
第六十五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负责信贷风险分类的基础工作。根据信贷风险分类办法的要求,对所辖全部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填制信贷风险预分类认定表,送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由有权审批人认定;超过本级行权限的,由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审核后逐级上报有权审批行认定。
经营行客户部门根据认定结果,及时调整贷款形态。
第十一章 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第六十六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要在每笔信贷业务到期前的20天,填制一式三联的《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一联发送客户并取得回执,一联发送保证人、抵押人或质押人并取得回执,一联留存备查。
第六十七条 信贷业务到期归还要按照信贷业务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还款方式,由客户主动归还。客户与经营行签订《划款授权书》的,经营行可按《划款授权书》的约定自动从客户的账户或银行卡中予以扣收。
第六十八条 客户还清全部信用后,经营行应将抵押、质押的权利凭证交还抵押、质押人并做签收登记,设定抵押、质押登记的要及时与抵押、质押人共同向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注销手续。第六十九条 信贷业务到期之日营业终了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列入逾期催收管理,经营行客户部门应填制一式三联信贷业务逾期催收通知书,分别发送到客户和担保人进行催收。会计部门从信贷业务到期的次日起计收信贷业务逾期利息。
第七十条 因特殊原因客户到期无力偿还贷款时,可申请办理贷款展期申请,并按以下要求办理贷款展期手续:
(一)客户应提交书面展期申请。客户应在贷款到期前15天填制并向经营行提交《贷款展期申请书》,原贷款的保证人、抵押人或质押人应在《贷款展期申请书》上签署“同意展期”的意见并签章;
(二)贷款展期的调查、审查、审批。经营行客户部门应对客户贷款展期的原因、金额、期限、还款措施和还款资金来源进行调查,写出书面调查报告,送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行长审批后,报原审批行备案;
(三)签订贷款展期协议。贷款展期批准后,经营行客户部门与客户、担保人(保证人、抵押人或质押人)签订《贷款展期协议书》,并由有权签字人签章;
(四)贷款展期账务处理。经营行客户部门填制贷款展期凭证并签章后送会计部门办理贷款展期账务处理;
(五)录入信贷管理系统。经营行客户部门在贷款展期当日适时将贷款展期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银行信息咨询登记系统。
第十二章 信贷风险资产监管
第七十一条 信贷管理部门(风险资产监管部门)是不良资产的监测管理部门,负责对不良资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实时监控,定期编制《信贷资产监测报表》,定期报告不良信贷资产增减情况,分析不良信贷资产增减变化原因和趋势,提出不良信贷资产清收、盘活的措施。
第七十二条 按照不良贷款认定管理办法,区别期限因素和非期限因素,分别由信贷管理系统自动认定和逐级申报有权人审核认定的方法。
(一)采用期限管理办法认定不良贷款的,由信贷管理系统自动认定。信用到期之日营业终了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由信贷管理系统认定并列入逾期信用管理;信贷业务逾期超过规定的期限,由信贷管理系统认定并列入呆滞信用管理。同时经营行客户部门填制“不良资产报告表”,分清和落实责任,并报送信贷管理部门。
非期限因素形成的呆滞、呆账信贷业务,由客户部门填制“不良资产认定申请表”,签章后送同级信贷管理部门审查,有权审批人认定;超过本级行权限的,由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审核后逐级上报有权审批行认定。
(二)采用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认定不良贷款的,按五级分类管理的有关具体要求办理。
第七十三条 经营行客户部门负责不良信贷资产的清收、盘活。成立了专业清收机构的,由其负责不良信贷资产清收盘活。第七十四条 对列入呆账的不良信贷资产,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要按照农业银行呆账管理及核销暂行办法,由经营行填制“中国农业银行呆账核销审批呈报表”并附有关资料,按规定程序逐级申报,经批准后办理呆账核销手续。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七十五条 本规程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制定并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规程自文到之日起执行。
发布部门:中国农业银行日(中央法规)
发布日期:2002年04月17日实施日期:2002年04月17
第四篇:银行货币信贷与统计科工作职责
1、监测货币供应量,分析货币信贷执行情况,负责辖区内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反馈货币信贷政策落实情况,反映贷款有效需求变化情况和满足程度;为上级行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贯彻实施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管理,落实总行、分行发布的信贷政策,及时反映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结合白城市工作实际,提出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和建议;加强信贷管理,维护正常信贷秩序。
3、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根据分行授权,运用部分币政策工具,对当地货币信用总量进行适时调控,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
4、做好货币信贷各项基础工作。
5、货币信贷与统计科应按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总结分析,按形成工作报告提交中心支行。
6、货币信贷与统计科应在中心支行批准的权限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7、货币信贷与统计科接受上级行及中心支行内审部门的监督,并按要求报送有关情况。
8、按月做好辖区内经济金融信息搜集、主要指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分析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9、建立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制度,及时分析反映货币、信用总量的变化。
10、建立中心支行季度例会制度,全面分析白城市经济金融情况,提出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改进金融服务的建议和措施。
11、结合经济金融运行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工作,对每项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12、组织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发布实施细则、指导意见。
13、负责辖区内金融机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组织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实施,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14、努力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并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发挥信贷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5、引导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配合国家和本地的产业政策,确定支持重点,增加信贷投入。
16、协调辖区内各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的关系,利用经济金融分析例会等形式反馈意见,建立和创造辖区内良好的银企关系和社会信用环境。
17、加强信贷管理,维护正常信贷秩序。组织做好维护金融债权工作,制裁和制止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18、货币信贷与统计科依据沈阳分行要求,在中心支行的领导下,负责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利率、储蓄等方面的工作。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19、再贷款管理。严格执行分行下发的再贷款管理办法,制定出白城市中心支行的再贷款业务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在分行下批的额度内,负责再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加强管理,合规使用。
20、再贴现管理。严格执行分行下发的再贴现管理规定,制定白城市中心支行再贴现管理业务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在分行下批的额度内,负责办理再贴现业务,保证资金安全。
21、准备金管理。负责对辖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定《准备金管理办法》及《动用存款准备金的实施细则》,建立准备金管理台帐,加强准备金管理工作。对申请动用准备金的单位按规定权限范围进行审批。
22、利率管理。负责辖区内利率政策的管理、监督及宣传。建立和完善利率违规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23、按上级行对基础工作的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货币信贷基础工作。
24、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重点岗位要制定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
25、加强档案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使档案整理工作全面、有序,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6、及时、准确上报各种金融统计资料及相关报表,编制完成各种报表资料。
第五篇:江苏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
法》的通知
苏财建[2003]44号
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局、环境保护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江苏省各市中心支行及常熟市支行:
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附件:
江苏省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排污费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提高排污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以下简称《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7号),结合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排污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第三条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预算资金管理,坚持量入为出和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排污费资金的收缴、使用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章 排污费资金的收缴管理
第五条 排污费按月或者按季属地化收缴。
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企业(名单附后)的二氧化硫排污费,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收缴,其他排污费由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收缴。
以后新增此类电力企业,按本条内容执行。
第六条 排污者依照国务院《条例》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提出复核申请的,如果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应当先按照复核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条 排污者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无异议的,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 排污费数额确定后,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费通知单,作为排污者缴纳排污费的依据;同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填写财政部门监制的一般缴款书送达排污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同时建立排污收费台帐。
省直接征收排污费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填写省级收入缴款书(六联)送达排污者。
第九条 排污者应当在接到排污费缴费通知单7日内(节假日顺延),持一般缴款书到排污者开户银行缴纳排污费。
未设银行账户的排污者,由执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于当日填写一般缴款书将收取的排污费资金通过财政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缴入金库。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排污费的当日将排污费资金缴入金库。各市县征收的排污费由当地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负责按1:9的比例,10%作为中央预算收入缴入中央金库,作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90%作为地方预算收入缴入同级金库,作为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省直接征收的排污费使用省级收入缴款书就地全额缴入省级金库,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国库部门按1:9的比例将入库的排污费资金分别缴入中央金库和省金库。
省与市县排污费资金分成办法维护原办法不变。省分成的排污费资金与省直接征收的排污费资金作为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接到金库收款后盖章的一般缴款书回联后,将相关回执联转送收缴排污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一般缴款书回联,认真核对排污费缴库数额,及时与财政国库部门对帐,并将一般缴款书回联与对应的排污费缴费通知单存根一并立卷归档。
省直接征收排污费就地缴库后,由当地金库将省级收入缴款书相关回执联盖章后退同级财政国库部门,当地财政国库部门将省级收入缴款书第五联转寄省财政国库部门。省财政部门将此联统一送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季度终了后的20日内,将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费资金收缴情况书面上报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当用于下列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的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包括技术和工艺符合环境保护及其他清洁生产要求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
(二)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主要用于跨流域、跨地区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项目;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
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
(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保护项目;
(五)区域性环境污染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六)国家及省政府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
第十四条 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宏观政策、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编制下一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制定本地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指导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和使用。
第十五条 申请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及要求进行申报:
(一)申报程序:
1.申请使用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隶属关系以项目形式申报。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或承担单位为中央直属的,通过其主管部门向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或承担单位为非中央直属的,通过其所在地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向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家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申请。
2.申请使用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请参照《江苏省省级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3]19号)申报程序办理。
(二)申请材料要求:
申请材料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为申请经费的正式文件,附件为每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技术路线、投资概算、申请补助金额及使用方向、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申请使用贷款贴息的单位,还应当提供经办银行出具的专项贷款合同和利息结算清单。
第十六条 省环境保护厅对申报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后,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序,统一纳入项目库管理,并根据财力状况联合下达项目预算。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拨付方式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项目评审及预算下达参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执行。
第十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预算,按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拨付资金,并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及其他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收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后,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的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管理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项目进度检查治理技术方案的实施以及污染物总量削减措施的执行。项目完成后,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验收。
第二十条 各省辖市及常熟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终了后的20日内,将排污费征收情况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上报省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 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的违规处理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排污费收缴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及时足额收缴。对擅自设立排污收费项目、改变收费范围的,同级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予以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排污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足额缴纳排污费的,由收缴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
排污者拒不按前款规定缴纳排污费和滞纳金的,按照国务院《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按批准用途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逾期不改的,按照国务院《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挪用排污费资金,应收未收或者少收排污费等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应当给予有关责任人员经济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将收到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科目中排污费收入核算;对纳入预算支出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纳入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中排污费支出核算。
项目承担单位对申请取得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财务、会计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此前与本办法不一致的规定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江苏省300MW及以上装机容量电厂名单江苏省300MW及以上装机容量电厂名单
1、南京热电厂(南京市)
2、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市)
3、江阴苏龙发电有限公司(无锡市)
4、江苏利港发电有限公司(无锡市)
5、徐州发电厂(徐州市)
6、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徐州市)
7、常州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常州市)
8、望亭发电厂(苏州市)
9、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有限公司(苏州市)
10、常熟发电有限公司(常熟市)
11、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南通市)
12、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南通市)
13、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连云港市)
14、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阴分公司(淮安市)
15、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扬州市)
16、扬州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扬州市)
17、谏壁发电厂(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