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疗法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武术界和体育运动者容易发生的一种觉见病。(现在办公白领人仕由于长期坐姿不对也很容易引起)。它是由于外伤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椎盘间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上海曙光医院推拿科医师范兴发,参考了以往惯用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鱼跃势和治疗腰椎病的踩桥法,设计了一种沉腰斜板组合手法。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经几千次临床观察,严重的一般治疗三十多次,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沉腰锻炼法有两种:
(1)俯卧沉腰法: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见图1)图1:伏卧沉腰法
(2)仰卧沉腰法: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见图2)
图1俯卧沉腰法
图2仰卧沉腰法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势,根据自己病情与体质条件掌握时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不宜使用此法。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见图3)
图3俯卧鱼跃势
图4站立搁腿
(2)站立搁腿: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见图4)
范医师说,如果有条件的话,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板”(见图5),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
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见图6)
图5:斜板
图6:仰卧沉高枕。
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学专家窦文浩教授说,对于长期久坐的人,腰椎疾病是很常见的,表现为时重时轻,劳累时则疼痛加重,理疗虽然能减轻疼痛,但却无法除掉病根。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
所谓的绕环运动,基本动作如下:
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得厉害的话,可以动作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管用,建议大家试一下。
还有一个办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行的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运动疗法,那就是倒步走。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强,使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得到恢复,因此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步走现在已广泛用于健身,它还适于腰伤、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平衡能力差的人。
倒步走疗法动作简单,容易掌握,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进行锻炼。倒步走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要循序渐进。腰椎疼得厉害时若能立即进行倒步走锻炼,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椎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倒步走,两个月便可见到良好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治愈。
需要提醒的是,倒步走时,人们对空间的知觉能力明显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稳,两眼要平视后下方以便掌握方向。为了安全,倒步走时,最好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两人交替轮换,互相照应。窦文浩教授在提到倒步走的速度和运动量的掌握时说,他建议开始时以每分钟60步为佳,健康人应控制在每分钟90~100次,腰痛者的脉搏,应控制在比自己安静时增加10次以上为最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1)急性期及症状发作期应立即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地活动,以减少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床铺最好为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双脚就可着地。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椎拿手法。
(2)症状缓解期应注意减少刺激,避免受寒冷和潮湿,避免劳累及腰部外伤。
感觉腿疼查查腰
人到中年,腰腿不好的人越来越多,笔者在临床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45岁的王先生几天前出差乘火车,睡了一夜的硬卧,早晨起来腰痛、腿也痛,根本不能动。稍微动一下,疼痛就由臀部沿大腿外侧向小腿和踝关节延伸,还伴有小腿和足的无力和麻木。有人告诉他,“这是坐骨神经痛”,而另一位同行的老者说,“说不定还有腰的毛病”。果然,去医院一检查,王先生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因为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产生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一支周围神经,由部分腰、骶神经在盆腔内汇合构成坐骨神经。当相应阶段的脊神经根脊髓遭受刺激或压迫时,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约有98%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疼的症状,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职业因素引起腰痛
以前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人常见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得上了这种病。从职业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多见于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到了今天,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学生、司机、编辑等较多见。他们长期体位固定,姿势较少变化,腰部肌肉常处于某个方向的紧张状态,均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另外,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得腰椎间盘突出。腹部过于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开可使腰部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而身体过于瘦弱的人则因为肌肉组织太少,力量较弱,也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纠正姿势很重要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绝对卧床,但此病很难根治。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那么,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呢?主要方法就是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作姿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习惯。
站姿: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下肢传至足。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突出。站立不应太久,要适当进行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睡姿:较好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这样的睡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最佳体位。另外,在挑选床铺的时候要尽量选择稍微硬一些的床,席梦思之类的软床难以使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睡席梦思的中年人早晨起来总感觉腰酸腿疼,就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还有,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要加强腰背肌的功能训练。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良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
一、夏季失水多,应多喝水
喝多点水,而且是温水比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身体要随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二、应时起居
夏季则宜晚睡早起,中午尽可能午睡。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三、保健要“养阳”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四、饮食清补,多吃“苦”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
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五、补充盐分、钾和维生素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故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六、尽量穿浅色衣服
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七、皮肤瘙痒注意事项
夏季出游,因日晒而导致皮肤瘙痒、干疼时,可涂少量肤轻松等软膏,不要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八、做些养心运动
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对于夏季依然坚持锻炼身体的人可以选择练太极拳、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开合适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气存于内而风邪不可侵,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可谓夏季最佳的养心运动之一。
中医养生十六法,是通过我们的肢体来完成的养生,在平时办公室里也是可以做的,那么今天小编就具体的给大家讲下养生十六法。
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养生十六法的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
1.发宜常梳
方法 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 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 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
方法 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 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
方法 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 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齿宜常叩
方法 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 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6.舌宜舔腭
方法 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舔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 舔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舔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7.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 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舔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脐下3寸处)。
功效 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8.腹宜常摩
方法 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在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 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9.浊宜常呵呵
方法 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 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10.胸宜常护
胸部为人的重要脏器心、肺所居之处,其下为胃腑。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护胸部,避免外伤的发生。带肚兜有防风寒、护胸腹的双重意义。11.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袭,尤其是气候变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最好能随着季节的变冷穿上毛质或棉质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应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让风吹袭。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功效 注意背部保暖,能预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症。
12.皮肤宜常干浴
方法 睡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摩擦全身皮肤。先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开始,然后摩擦面部、颈部、两肩、两臂、胸部、两肋、腹部、腰部下至两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 常摩擦皮肤可使全身气血畅通,改善皮肤的呼吸功能和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有利于强壮体魄,预防感冒。
13.肢节宜常摇
方法 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摇转10周,再逆时针摇转10周,然后以同法摇转右上肢肩关节 接着双手叉腰,做腰椎环转运动,左右各转10次 最后,双手叉腰,双脚并拢,呈半蹲位,以踝关节为轴,顺时针旋转10次,逆时针旋转10次。
功效 常旋转这些关节,可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预防肩周炎、增生性腰椎炎及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疼痛。
14.足心宜常搓
方法 每晚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把脚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将两手掌搓热,以左手握左足趾,用右手的小鱼际或掌心缓慢地搓擦左脚的足心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然后再以同法换搓右脚足心。
功效 常搓足心可补肾强腰、滋阴降火、聪耳明目、颐养五脏六腑,对眩晕、头痛、头昏、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5.谷道(肛门)宜常提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卧位均可,深吸一口气,同时有意识地上提肛门及会阴部,保持5秒钟左右后,再缓慢呼气放松肛门,同时内收小腹,以助浊气排出,反复做10次。每天可进行数遍。
功效 有意识地反复做收缩肛门的运动,可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淤血,对预防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遗精、遗尿等均有作用。
16.大小便时宜闭口
方法 大小便时要闭口,咬紧牙关,用心排便,不讲话。
功效 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外泄,有补肾、健齿的作用。
结语:中国古代没有像现代的运动器械,所以都有一套类似于养生操的运动,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上面的十六种方法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第二篇: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摘要】[目的]探讨银质针疗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结果]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42%。[结论]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病人,就诊前都经过外院腰椎CT或MRI检查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经过一段时间中西药物治疗或传统针灸、推拿治疗而未见好转。采用脊柱侧弯试验、俯卧位脊柱伸曲位加压试验和胫神经弹拨试验排除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病变,所选病例符合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伴有典型“坐骨神经放射痛”或不典型下肢传导痛,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痛的检查方法,判断患者疼痛区域、肢体活动范围,以便确定治疗方案。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7岁。病程三个月至半年3例,半年至1年7例,1年至2年13例,2年以上7例。银质针部位包括骶部、臀部、腰背部、内收肌耻骨附着处、髌下脂肪垫、股骨内侧髁、内外踝等。
2治疗方法
采用宣氏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针刺前询问病史,显性或隐性糖尿病、血友病、血管硬化症患者不宜针刺;对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患者经服药病情稳定可在严密观察下施行。做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向患者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针感及反应,取得患者的配合,以便医生完成操作,令病人平卧位或侧卧体位,依据患者查体情况确定损害疼痛区域的压痛点群,正确选准进针点群并作上标记,在无菌操作下,对每个进针点用0.25%利多卡因皮内注射一个皮丘,而后选择1至4号长度合适的无菌银质针对准深层病变区方向直刺或斜刺,直达肌肉、筋膜附着的骨面,通过针尖探刺引出强烈的酸胀、麻或痛的针感。针刺完毕后,在针与针的皮肤空隙铺垫足够紧实的纯棉布条,再在每根银质针的针柄上套上用桑皮纸裹的艾球,用适量95%酒精滴湿半个艾球表面,燃烧至完全熄灭,待针 自然 冷却后就可取针,偶有针眼渗血者按压1~2min,便可止血,这是由于针尖刺破浅表毛细血管所致。针眼用安尔碘消毒。稍作休息后鼓励患者下床行走,至恢复正常功能。嘱3天内针眼勿接触水,禁用手摸或指搔。开始治疗会出现相关部位反而更酸痛的情况,这是治疗过程中系例补偿调节的正常反应,需向患者说明。每次针刺数量在20~50枚间,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节,个别患者承受能力较差可分批进行银针针刺治疗。
3治疗结果
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和劳动。检查无敏感的压痛点。计5例。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和劳动,仅在气候变化或过度劳累后感腰腿酸胀不适。检查有敏感的压痛点残留。计16例。有效:自觉症状及体征自觉症状部分改善,但仍有某些征象小发作或时有较重的征象突发,能从事一般工作和劳动。检查有敏感的压痛点。计28例。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与治疗前相同。计1例。所选病例中有1例无效,该例经进一步确诊是胸椎椎管内良性肿瘤。其它各例随访2年至3年,疗效稳固,治愈显效率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腿痛传统发病机制是建立在神经根受单纯机械性压迫致痛的理
论基础上,这一理论深刻的影响着众多医生和患者,这50例病例中就有曾被建议作椎间盘摘除术者。而软组织外 科学 的理论和实践证实椎间盘退变属生理性改变的 自然 规律 不是疼痛因素;只有当椎管内鞘膜外脂肪患无菌性炎症病变时,才会出现椎管内疼痛,临床通过腰脊柱“三种试验”来检查鉴别。若上述试验阴性,虽有突出物的阳性依据,其疼痛主要病理基础仍是椎管外软组织(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等骨胳附着处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炎性化学物质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疼痛,特别在骨胳肌附着处痛继发反射或保护性肌痉挛,而后形成不同程度的炎性组织变性和挛缩。软组织疼痛引起的肌痉挛会破坏身体的动力性平衡,机体为了保持重新平衡以补偿性肌痉挛进行调节,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功能障碍和功能失调,即所谓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相关征象,而非传统的“脊柱相关疾病”。
银质针针身长15~18cm,粗1.1mm,由80%白银加20%铜、锌、镍溶化的合金拉丝制成。银质针针身长,能正确地刺到深层软组织病变区域,并可深达骨面的软组织附着处,这些部位正是软组织的原发损害部位,以深层压痛点群作为针刺区域,起到类似软组织松解“以针代刀”的作用,有效地 治疗 原发性疼痛。再则针身稍粗,可有效导热且不易弯折变形。针身有适度柔软性,可随着骨膜的骨凹面弯曲继续推进至主要的发病部位以扩大治疗面,能进一步提高疗效。针刺手法上针尖作小幅度提插探刺,找到骨面病变软组织附着处特强针感的压痛点,也就是治疗到病变最严重的原发部位;针尖在操作中有压毁、压伤末稍神经,起到消除疼痛,阻断疼痛传导的作用;当艾球燃烧,银质针良好的导热性可致针尖升温达40℃左右,热能传导深入到痛点并扩散到周围疼痛病变部位,可使微循环血流量逐步增强,改进代谢,消除或减轻肌肉和筋膜等骨胳附着处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促使放松相关痉挛的肌肉,起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作用。
【 参考 文献 】
[1]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44.
第三篇: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 例
期刊文献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
(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 针灸科,广东
深圳 518010)
廖中堂
孙 斌
许 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穴位注射;磁振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青壮年的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8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电针、穴位注射配合磁振热治疗仪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0
a,1a以内30例,2a以上23例。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麻木症状,其中左侧23例,右侧27例,3例仅表现为腰部疼痛。经CT检查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问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2.1 电针疗法
取穴: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均为双侧;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飞扬、绝骨、昆仑、阿是穴,均为患侧。腰部腧穴采用斜向脊柱方向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采用电子针疗仪,其中腰部按正、负电极接同名穴原则,臀(腿)部则两两相连接,均采用连续波,频率为60次 ~80次/min,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min。
2.2 穴位注射
针刺完毕患者继续取俯卧位,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穴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套上7号针头,吸入复方当归注射液5ml,迅速直刺入皮下,进针1.5cm~2cm。用提插法得气回抽无血后注射药液,其中环跳2mL,余穴各1ml。
2.3 磁振热疗法
最后采用磁振热治疗仪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选用标准温热导子(面积约20cm×15cm)垫于腰椎间盘病变节段处,接通电源,开启开关,采取M1模式,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感觉迟缓者采用低温进行治疗,时间30min。
2.4 疗
程
上述疗法相互配合,1d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d。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问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判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达70以上,恢复原工作,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残留轻度腰部不适或小腿麻木,功能活动可,能从事原工作;有效: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减轻,尚需进一步辅助治疗,不能坚持原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期刊文献
3.2 治疗结果
本组53例,治疗时间15d~45d,平均32d。结果:痊愈32例,占60.38%;显效15例,占28.30%;有效6例,占11.32%。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王×,男,29岁,2009年4月3日初诊。自述:腰痛2a多,伴左下肢放射痛1个月,在当地医院检查CT示:L 4~L5、L5~S1椎间盘突出。建议其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遂前来我院要求保守治疗。查体:左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L 4~L5、L5~S1椎旁压痛(+),叩击痛(+),伴下肢放射感,左臀梨状肌可触及条索状肌索。按上述方法取穴电针刺激,患侧穴位(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注射以及腰部磁振热理疗,配合“飞燕”式功能锻炼。经 2个疗程近1个月的治疗,症状消失,能从事原工作。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
论
本病属中医“腰腿痛”、“痹病”范畴。《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曰:“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者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本病中患侧腰部及下肢大部分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针刺以疏通和激发膀胱经和胆经之经气为主。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可调益肾气、壮腰固本;环跳为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能通调二经之经气;膀胱之脉,挟脊抵腰络肾,针刺承扶、委中、飞扬、昆仑可疏通足太阳之经气;阳陵泉为筋之会、绝骨为骨之会,均有通经脉、健筋骨之功效。诸穴合用,使阴阳调和,气血畅通。电针可加强对穴位的刺激,同时也具有消炎止痛、解痉、恢复肢体功能、促进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吸收的作用。
“复方当归注射液”功善活血化瘀、祛湿、止痹痛,用其进行穴位注射,既可刺激腧穴,激发经气,调和气血,同时还可使药物以经络为渠道,到达发病部位,充分发挥针灸和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的综合效能,相得益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纤维环的退变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急性期神经根呈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后期可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水肿、充血、粘连等无菌性炎症。磁振热治疗仪是采用磁场、振动、温热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治疗仪器。交变磁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致痛物质的水解,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和肌肉紧张度,提高痛阈,同时,其电动按摩和温热效应也有助于炎症产物的排除,起到消炎消肿作用,从而减轻神经根水肿、粘连和压迫,达到缓解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第四篇: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
1、弹筋法。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
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
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 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腰间盘突出可以用膏药来缓解病情的,【】,对治疗腰间盘突出疗效好。
(1)绝对卧硬板斥休息:有利于缓解脊柱旁肌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包括卧床大小便。
(2)持续牵引:可使桩间此间隙增宽,减少椎问双内压和肌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
(3)理疗按摩:有助干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及疼痛,减轻松间盘的压力。
(4)硬膜外注射皮顶激素:主要作用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与粘连。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是解除对硬脊膜及神经根压迫。
适用于症状重非手术治疗无效;有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手术方法有减压术、减压加融合术、脊柱融合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冬季如果腰部有冷感和沉重感的人,可自制一条宽20厘米的棉带束腰。在搬拾重物时不要用力过猛,也不可抬过重的东西。睡觉要睡木床板,任何有弹性的床铺,均会使腰部弯曲,引起椎管内压力增高,压迫神经根,使疼痛加重。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坐、站立姿势,注意睡觉姿势的合理性,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出现腰扭伤、腰肌劳损等疾病应及早治疗。
在日常饮食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多吃补益肝肾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动物的肝脏和肾脏等,忌烟及辛辣食品,还要多食有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竹笋、苹果、香蕉及各种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上班族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有妙招
(1)规范姿势:坐时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座位高度合适,两下肢并拢,双脚稳稳地放在地面上,尽量整个脚掌着地,避免含胸或佝偻坐姿。站时,两眼平视,挺胸收腹,下颌稍稍内收,双臂撑开并稍向后展,腰部平直,两腿直立,小腿微收,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睡眠,一般人采取仰卧和侧卧位为宜。仰卧位时,只要卧具合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的曲度不大,变化不大;侧卧位时,一般认为右侧位比左侧位好,但不必过于讲究左侧位还是右侧位,因为人在睡眠中总要不断的翻身,以取得合适的体位。
行走时,应体态自然,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口微闭,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
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双臂自然下垂,双上臂自然摆动,摆幅30 度左右,下肢举步要有力,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利用足弓的杠杆作用推进身体前移,换步时肌肉微放松,膝关节不要过于弯曲,大腿不要抬得过高,步幅依自己腿长及脚长而定,一般为70厘米左右。行走时不要上下颤动和左右摇摆。
取物时,先屈膝屈髋,物件靠近身体,避免大弯腰提取重物。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太大。担扛重物时,身体先蹲下,腰要直,胸要挺,起身要靠下肢用力,起身后稳住身子再迈步。
(2)预防外伤:提取或搬运物品时应量力而行,不要用力过猛.应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随时注意防止外伤,防止腰扭伤,防止慢性腰肌劳损。
(3)增强肌力:起居要有规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尤其要注意腰背肌训练,如可进行仰卧起坐、太极拳、散步、医疗体操等,通过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健筋骨,加强腰椎稳定性。(相关推荐:深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综合知识)
(4)围腰保护:对有功能性腰痛患者,可自制宽腰带或到医药商店购买腰围固定腰部,但不要带橡皮筋的腰围。腰围上缘须达到肋下缘,下缘至臀以下。禁止使用过窄的腰围,以免腰椎过度前凸,也不要使用过短的腰围,以免腹部过紧。腰围配戴的时间应根据病情适当掌握。腰部症状较重者,如无不适感觉,应经常戴用,不要随时取下,并配合按摩、理疗、牵引等治疗。病情较轻者,可在外出时,尤其是要较久站或较久坐的时候(如外出乘车等)戴上,在睡眠或休息时,可解除腰围。在症状消退、体征逐渐转为阴性以,应去掉腰围,逐渐恢复腰部正常活动。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1~6周为宜,很长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以免腰肌发生失用性萎缩。在使用腰围期间,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以防止或减轻腰背肌的萎缩。
(5)其他:如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防止腰背受凉受潮;居室保暖、干燥;注意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心情舒畅、愉快;时刻有腰的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腰椎的累积性损伤,以减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
温馨提示:办公室白领要注意工作节奏,伏案工作1小时左右就应该起来活动活动,可走一走,也可做做直立位体操,让腰部肌肉收缩舒张,锻炼腰肌的力量,增强对腰椎的保护。很多办公室都有空调,空调可使工作环境凉爽,也可以使腰部受凉,尤其是有慢性腰痛或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更应该注意。最容易受凉的时候是开着空调睡觉,第二天起床后腰痛就会加重。另外,应避免睡很软的床垫,睡硬板床最好。
第五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教 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腰腿痛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常用的治疗原则。
2、了解腰腿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了解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床边案例教学
讲授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及病理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主要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由于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放射向大腿前方。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
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图)。
脊柱侧弯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七)影像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不能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第2、3、4、5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三、鉴别诊断
腰椎后关节紊乱 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但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可查到原发瘤。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
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理疗和按摩。牵引治疗方法很多。俯卧位牵引按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须卧床一周。一次不能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
一、病因与病理: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三、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压痛点明显者可用1%普鲁卡因(或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1毫升)作痛点封闭,并辅以物理治疗。也可局部敷贴活血、散瘀、止痛膏药。症状减轻后,逐渐开始腰背肌锻炼。慢性腰部劳损
一、病因及病理: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一些肌肉常呈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肌痉挛也可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职业需要固定姿势下工作,也是劳损的重要原因。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未能获得完全恢复,也可能转为慢性劳损。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三、治疗:局部压痛点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坚持腰背肌锻炼,增强肌力,稳定脊柱。骶髂劳损
一、病因:①腘绳肌紧张 牵拉坐骨向下向前,而髂骨被旋转向后,易引起骶髂劳损。弯腰拾重物可使腘绳肌紧张,常为发病原因。②先天性异常 如腰椎横突骶化。③妊娠 因黄体素作用使韧带松弛,体重和腰椎前凸增加。
二、诊断:①疼痛 患部疼痛,臀部和股部外侧可有转移痛。常有肌肉痉挛。平卧不适,翻身困难。站立时弯腰疼痛、受限较明显,但坐位弯腰因腘绳肌松弛不甚疼痛。②挤压或分离骶髂关节时,患处疼痛。③“4”字试验及唧筒柄试验阳性。④局部压痛⑤在急性病例,X线片无特殊改变。
三、治疗:①休息,卧硬板床②急性期给予止痛片③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④热疗:局部湿热敷、蜡疗和红外线等。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提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互动:让学生演示直腿抬高试验。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2、课外阅读有关腰腿痛治疗的文献及预习上下肢骨折;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内容:(1)病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Main Problem);(2)病人当前主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Causes);(3)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Programs);(4)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Compare);(5)选择最佳治疗方法(Opti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