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5篇

时间:2019-05-14 22:4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

第一篇: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

二工镇“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

1、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 答: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2、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正确的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党的宗教工作要旨及宗教事务管理方针是?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4、党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什么是广义的民族感情?

答:广义的民族感情,是指中华民族感情,也就是说56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尊严、权益等的热爱和责任,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6、什么是狭义的民族感情?

答:狭义的民族感情,或叫族群感情,是指随着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伴随着民族的整个过程,其本身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心理状态,是维系一个民族成员之间的纽带,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尊重民族习俗的支撑。

7、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切实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什么?

答:一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四是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8、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9、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相、联合的关系,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反对民

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10、暴力恐怖活动根子是什么?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

11、总书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直接现实危害是什么? 答:暴力恐怖活动。

12、新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什么? 答:长治久安。

13、“四个认同”指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14、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15、“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16、什么是邪教?

答: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标榜、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17、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18、邪教的危害有哪些? 答:(1)破坏家庭;(2)骗取钱财;(3)破坏生产;(4)奸淫妇女;(5)残害生命;(6)毒害青少年;(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8)危害基层政权。

19、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是什么?

答:“四大考验”指的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指的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20、邪教组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以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迷信邪说;都有一个自称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作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偶像;都是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信众;都不择手段地骗取钱财。

21、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生活。

2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指: 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23、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

答:宗教极端思想是主张激进极端,将教义教规凌驾于国家法律和国家制度之上,排斥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甚至宣扬对异教徒进行“圣战”的思想。

24、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行为。其借用宗教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要把宗教极端主义从正常宗教中剥离出来,坚决予以遏制和打击。

25、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答:(1)“神权政治论”,鼓吹“在整个世界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指引的唯一理想”,“除了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目的就是推翻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家;(2)“宗教至上论”,主张要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衡量和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排斥一切世俗观念,排斥现行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现代文明成果等;(3)“异教徒论”,煽动把信仰“安拉”以外的一切人员都当作“异教徒”和“叛教者”,对所谓“异教徒”采取戏弄、嘲讽、孤立、恐吓,以至用极端、恐怖手段予以残害;(4)“圣战论”,主张以“圣战”来实践“主命”,以武力推翻政府,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

26、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是哪些?

答:主要对象是妇女群体、青年群体、未成年人群体、个体工商群体等。

27、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规律主要有哪三点?

答:(1)先利用宗教感情,再迎合青年心理,进而传播宗教极端思想;(2)将民族风俗宗教化,再将宗教活动极端化;(3)先营造宗教氛围,再制造宗教狂热,进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28、非法宗教活动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哪两种情况?

答:一种是由于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出于宗教感情,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或不熟悉,不了解法律、法规、政策而进行的不带有政治企图的非法宗教活动;另一种则是敌对分子旨在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前者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矛盾也会转化;后者则属于敌我矛盾。

29、妇女为何不能蒙面和穿着“吉力巴甫”服饰?

答:穿长袍、蒙面纱不是维吾尔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它起源于古代阿拉伯,是阿拉伯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但是,即使是阿拉伯传统服饰也没有全部遮掩面部的服饰。“吉里巴甫”是一种具有穆斯林原教旨色彩的女性服装。经宗教界多方考证,《古兰经》和《圣训》没有一处要求妇女蒙面的记述,而且多处说明伊斯兰教没有要求妇女蒙面。从现代文明层面来看,身着“吉里巴甫”服饰的妇女无法参加正常的工作以及其它文化、体育活动,这对穆斯林女性是极大的压抑。蒙面也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且对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有效打击犯罪分子带来了障碍,让不法分子有了隐藏自己的可乘之机。对制作、销售、穿着“吉里巴甫”服饰的行为进行坚决取缔,对屡教不改者严肃处理;有区别、分层次地对蒙面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使其主动揭开面纱;对妇女戴头巾的问题,区别对待。爱国宗教人士要模范贯彻落实好地区的规定,引导好信教群众,使他们不受鼓动蒙蔽,不盲目跟风。

30、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依法治理;(2)坚持综合施策;(3)坚持齐抓共管;(4)坚持先行先试。

31、宗教礼仪与民族风俗习惯是如何区分的?

答:正确区分宗教礼仪与民族风俗习惯,正确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大问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虽将教义教规与信教群众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相融合,但是风俗习惯仍与宗教礼仪有所不同。宗教作为社会现象,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民族风俗习惯属于历史范畴,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婚丧嫁娶仪式,例如起名、割礼、给亡人站礼、送葬、过乃孜尔等,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实质上已经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应予尊重。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属民族风俗活动。但“两节”中的会礼是宗教活动。严禁利用民族风俗活动从事非法宗教活动。严禁利用宗教教规、宗教观念来评判民族风俗活动,严防民族风俗宗教化。要建立丧葬婚礼报备制度、基层干部联系丧葬婚礼制度。要尊重各族群众穿戴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国家公职人员、学校师生要遵守职业、行业基本着装要求。

32、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是怎么界定的?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

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属于非法宗教活动。各单位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公安厅印发〈关于界定非法宗教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新党统发〔2011〕1号),从主持教务的人员身份、参与人员身份及主观意愿、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解经内容等方面把握,准确认定非法宗教活动。

33、什么是“软对抗”?

答:是指“三股势力”利用群众淳朴的民族感情和宗教信仰,通过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向民族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民族分裂思想渗透,宣扬宗教极端,公然对抗和挑衅党和政府的行为。目的是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

34、“软对抗”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突出表现形式?

答:(1)设计、生产、制作、销售、散发含有“阿拉力”、“阿热木”、“星月”等宗教极端思想内容和民族政治倾向的标识、标志物、徽章、服饰、器物、纪念品的;(2)设计装修、印制、书画、粉刷以宗教内容(主要是星月标志)为标识的日用品、服饰、器物、广告宣传牌、建筑物设计及装饰的;(3)制作、销售“吉里巴甫”等带有宗教极端色彩服饰的;(4)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宗教内容物品的。

35、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的方针?

答:“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36、非法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主要表现有:(1)强迫他人信教,对不信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人进行歧视、侮辱和打击;(2)未经批准擅自修、扩建宗教活动场所,擅自进行豪华装修;(3)私办经文班(点),一些思想反动的人借机向学经人员灌输反动思想,培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4)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公共教育、婚姻、计划生育;(5)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强收宗教课税;(6)以讲经为名宣传“圣战”,蓄意歪曲经典教义,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7)推销夹杂反动思想的宗教书刊和音像制品;(8)攻击、谩骂甚至谋害爱国宗教人士,争夺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权和宗教团体的领导权;(9)利用朝觐机会,对朝觐人员进行策反和拉拢;(10)编造、传播“圣人显灵”、“真主下凡”等谣言,蛊惑人心,破坏社会稳定;(11)利用宗教建立反动组织,制造**和**;(12)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政治渗透,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等等。

37、怎样识别宗教极端活动?

答:(1)笃信宗教极端主义。(2)主张分裂国家。(3)具有暴力倾向,危害公共安全。(4)与境外宗教极端组织有联系。

38、新疆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发展和稳定,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

39、对于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遗产分配的应该怎样处理?

答:要坚决依法查处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违法行为。对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司法、行政、民政、教育、公安、妇联、计划生育等相关部门,分别依据《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视情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罚;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40、利用宗教或者其他手段诈骗、教唆、胁迫他人自杀、自伤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罚?

答: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41、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应该注意把握什么? 答:第一,及早发现;第二,区分矛盾;第三,注意方法;第四,依法处理;第五,健全机制。

42、对于以暴力手段强迫他人改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着装习惯的应该怎样处理?

答:要坚决查处,有犯罪行为的要从重追究法律责任。

43、对于强迫他人在斋月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活动的应该怎样处理?

答:如情节轻微,以批评教育为主,如情节严重,存在殴打、体罚、虐待等暴力行为,由司法机关严肃查处。

44、《婚姻法》有哪些禁止破坏婚姻关系的规定?

答:根据婚姻法禁止有以下行为:(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3)禁止重婚;(4)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5)禁止家庭暴力;(6)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45、什么是重婚?重婚行为应受到什么处罚?

答: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第三者建立夫妻关系的违法行为。这种有配偶的男女,在自己的配偶尚未死亡,或者还未与其配偶解除婚姻关系时,又与他人结婚,从而构成重婚。这里既包括与他人登记婚姻,也包括虽未登记却与他人以夫妻相待,同居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事实婚姻。

重婚不仅是违反婚姻法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行为,而且也是触犯

刑律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46、以宗教教义干预婚姻的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表现为:(1)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重婚的;(2)未依法在民政部门领取、办理结婚证而以念“尼卡”等宗教证婚仪式结婚的;(3)不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塔拉克”等宗教仪式离婚的;(4)念“尼卡”时进行“圣战”宣传的;(5)在婚礼上不读结婚证、只念“尼卡”的。

47、为什么说念“尼卡”不领结婚证结婚是非法婚姻?

答:按照《婚姻法》规定,只有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才是合法婚姻,并受法律保护。未领结婚证,念“尼卡”不是婚姻的必须程序,属非法婚姻。

48、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

答: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生长的国家所具有的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爱国义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国家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精神特质的总和。

49、“塔拉克”能结束婚姻关系吗?若不能,怎样才能结束婚姻关系?

答:不能,结束合法婚姻,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50、不依法办理离婚登记,而以“塔拉克”等宗教方式“离婚”,又与他人婚姻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以重婚罪定罪处罚。

51、已有配偶,仍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举办婚礼,造成“一夫多妻”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对行为人以重婚罪论处。

52、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仍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主持婚礼,造成“一夫多妻”的,对念“尼卡”的人的行如何处罚?

答:适应《刑法》第258条的规定,以重婚罪共犯论处。

53、“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54、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5、以违反宗教教义、民族风俗习惯为借口,利用各种手段违反婚姻登记制度或计划生育政策等,并鼓励、怂恿以暴力抗拒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制止、劝阻的行为如何处罚?

答: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罪论处。

56、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答: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大问题。

57、新疆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58、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答: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行为。其借用宗教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59、为什么要包容团结?

答:祖国是个大家庭,和田是个小地域。大家庭因为有温暖,所以有和谐;小地域因为有认同,所以要团结。

60、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1)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2)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4)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61、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62、如何管理具有一定经文知识的非宗教教职人员?

答:一是要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登记造册。二是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三是积极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使他们自觉远离非法宗教活动。

63、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和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

答:一是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的管理。二是教师不得传播宗教,不得参与宗教活动。三是严格落实学生不得信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四是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教学经活动。

64、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答: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和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健全出租房屋管理制度,提高暂住人口登记发证率,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异常动向,对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要做好管控和教育引导工作。

65、非法“台比力克”活动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不具备讲经资格的人在清真寺进行“台比力克”活动;假借参加婚礼、葬礼、走亲访友、家庭聚会、请客吃饭等机会,进行“台比力克”活动,向信教群众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

66、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答: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67、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1)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2)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4)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5)坚持教育疏导;(6)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7)严格宣传纪律。

68、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69、“三个有利于”内容是什么?

答: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

70、什么叫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7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72、民族团结中的“五个相互”是什么?

答: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谅解。73、非法宗教宣传品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未经出版许可部门审核许可,未取得正规出版手续,而出版、印刷、复制、进口、发行的含有宗教内容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相关电子等。

74、非法网络传播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以制作网页、开设博客、网络论坛、语音聊天、微信等方式宣扬、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行为。

75、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6、宗教事务管理“六不准”是什么?

答:(1)不准宣传“圣战”;(2)不准煽动民族仇视;(3)不准兜售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4)不准传播、散布、观看宣传“圣战”和宗教极端思想的书刊、音像制品;(5)不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干预行政事务;(6)不准跨区从事宗教活动。

77、为什么说“两节”会礼是宗教活动? 答:“两节”会礼具备宗教活动的四个要件,它是典型的宗教活动。一是在登记的宗教场所举行;二是由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宗教团体组织;三是由宗教教职人员主持;四是按照教义教规进行。

78、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有哪些? 答:非法宗教活动超越、违背、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社会、对信教群众都带来了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是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权利。

二是弱化了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甚至导致少数信教群众把宗教凌驾于国法之上。

三是导致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政权受到削弱,利用宗教干预政府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等管理职能,影响社会稳定,践踏法律的实施,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政令的畅通和权力的行使。

四是刺激和促进了宗教的日益升温,使一些地方的宗教氛围日趋浓厚,把群众引向宗教至上的歧途,给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宗教从事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以可乘之机。

79、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是什么? 答:坚持民族平等。

80、每年的几月份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答:5月份。

81、宗教工作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82、维稳责任追究处罚种类有哪些? 答:对被追究的责任人视情节根据其所负责任的轻重,由各级维稳领导小组、纪检部门、组织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83、宗教对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影响是什么? 答:风俗习惯的形成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据古籍解释,由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宗教就是这些社会因素的其中之一。宗教尽管是社会现实的虚幻、歪曲的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但它作为上层建筑的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人类社会

— 10 — 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乃至风俗习惯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与风俗习惯,无不或多或少地带有宗教的烙印。通过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反映出来的生活习俗: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盖房添丁表现的礼仪风俗和各民族的节日习俗等,有许多都能挖掘出宗教的影响。但是,一个民族并不是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宗教影响下形成的或带有宗教色彩,只有一部分风俗习惯与宗教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来自于宗教的禁忌,千百年相沿至今,已失去原来宗教戒律的意义,变成这些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了。

84、“三股势力”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为什么总是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

答:新疆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地区,也是一个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很大影响的地区,披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就可以让人们一时弄不清他们分裂主义的真实面目,特别是对那些存在狭隘民族主义和浓厚宗教意识的人,以及涉及不深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三股势力”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政治势力,他们清楚地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改革开放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包括教徒衷心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期盼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昌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把分裂主义的嘴脸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就一天也不能存在。所以只有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靠着欺骗才能隐藏下来。

85、新疆现在仍保持着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是哪些?

答: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86、什么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

答:伊斯兰教、87、如何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

答:一是对持有宗教极端思想观点的重点人员,包括宗教人士中少数持有宗教极端思想观点的宗教人士利用各种活动传播宗教极端思想,一旦有极端言论和思想表现,要坚决采取措施。二是对利用婚丧嫁娶活动,邀请女性讲经人员聚会进行非法“台比力克”活动的,要依法处置,严厉打击;三是对极少数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无视国家法律和政府管理,违反城市规划、非法买卖土地和民宅并在未取得任何许可,未办理任何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甚至侵占集体

土地等严重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整治,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四是严厉打击破坏国家法律实施等严重刑事犯罪。

88、如何正确区分宗教礼仪与民族风俗习惯?

答:正确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重大问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虽将教义教规与信教群众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相融合,但是风俗习惯仍与宗教礼仪有所不同。宗教作为社会现象,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民族风俗习惯属于历史范畴,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婚丧嫁娶仪式,例如起名、割礼、给亡人站礼、送葬、过乃孜尔等,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实质上已经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应予以尊重。

89、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双语”教育,对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9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1、对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引诱、强迫未成人参加宗教活动的,由主管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92、释放民族感情需要注意什么?

答:释放民族感情是需要把握原则、需要控制分寸、需要有高度理性。

93、“三非”的内容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94、“三股势力”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答:近年来,“三股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打着宗教的旗号,在和田暗地活动,通过非法讲经、制售非法反动书刊和音像制品、组织地下教经点、境外广播、互联网等,散发各种歪理邪说、谣言谬论,大肆向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攻击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煽动民族分裂情绪,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

95、公职人员、学生违反着装要求如何处理?

答:要按照职业、行业基本着装要求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真正树立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学校教师是现代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要起到引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作

用的理念。对于这些人员中戴面纱、留异常大胡须的行为,要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者要进行警告、记过处分,直至辞退。

96、宗教极端活动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等。

97、对党员干部笃信宗教如何处理?

答:自治区纪委《关于对共产党员、党组织在反分裂斗争中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明确规定:“笃信宗教,热衷于组织、参加宗教活动屡教不改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零散朝觐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查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98、“三个防止”指的是什么? 答:即坚决防止重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非法聚集和打砸抢烧重大突发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民族冲突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99、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制度;实行计划生育制度。

100、自治区非法宗教活动的26种表现:

1、以宗教为由影响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预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2、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人信教、封斋、礼拜;或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强迫妇女进寺礼拜和戴面纱。

3、由未经爱国宗教团体聘任、无宗教教职资格证书的人员组织、主持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

4、未经批准,在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人员在本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讲经布道、聚众进行宗教活动。

5、未经批准,擅自从外地搬请宗教教职人员。未经批准,擅自邀请内地宗教教职人员来我区进行宗教活动。

6、自封传道人,随意发展教徒。擅自祝圣神职人员。擅自接受国(境)外宗教组织的祝圣。

7、非法开办教经班(点)、修道班、神学班,未经批准私带学经人员。

8、未经批准,在各级各类学校和非学历机构开设宗教课程或进行其他宗教活动。

9、强迫、唆使、纵容、放任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礼拜、学经、封斋。

10给未领结婚证者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为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念“三个塔拉克”就离婚等方式干预婚姻。

11、恢复或变相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搞“教主”继承,放口唤,派阿訇,收宗教课税。

12、在宗教活动场所架设高音喇叭进行宗教活动。

13、利用参加婚礼、丧礼、家庭聚会,以及“麦西来甫”等机会,进行“台比力克”等讲经布道活动。

14、以“阿拉力”和“哈拉力”为名宣扬、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

15、内地非法宗教组织以派遣人员、培训骨干和提供资金等方式,拉拢我区信教人员,培养地下势力,建立非法宗教组织。

16、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转世”,以及跨地区进行**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

17、蓄意挑拨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间或同一教派内的纷争,制造混乱。

18未经批准,擅自编辑、翻译、出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

19、未经批准,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媒体宣扬、传播宗教。

20、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电视节目。

21、擅自组织、参加非由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组织的赴国外朝觐活动。

22、未经批准,擅自接受国(境)外组织或个人宗教性捐赠。接受境内非法宗教组织宗教性捐赠。

23、未经批准,擅自参加国(境)外宗教组织的各种培训和会议,擅自与国(境)外宗教组织联系进行宗教活动和交往等。参加境内非法宗教组织的各种培训和会议等。

24、境外组织和个人以经商、旅游、讲学、留学、文化交流以及给受灾地区捐款、捐资助学、扶贫帮困、防病治病等为名,进行传教活动。

25、未经登记和批准,私设活动点。未经批准,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或者修建其他建筑变相用以宗教活动。以出资修建为由把持操纵寺院。

26、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雕像。101、“瓦哈比”极端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思想上的极端排他性和狂热性;(2)政治上赤裸裸的反政府色彩,叫嚣要“行动起来创建一个符合伊斯兰教的组织和国家”,提出打到“异教徒”,矛头直指党和政府;(3)手段上强烈的恐怖主义色彩,主张用暴力恐怖手段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打击现政府。

第二篇:去极端化知识竞赛

去极端化知识竞赛

1、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2、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4、“三股势力”是(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5、“三爱一守”的内容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6、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的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7、“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8、“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9、新疆精神是(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0、(“三股势力”)是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根源

11、“四个维护”是指(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共同繁荣、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13、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4、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6、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7、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8、党的宗教工作要旨及宗教事务管理方针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9、总书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直接现实危害是(暴力恐怖活动)20、新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长治久安)

21、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22、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是(妇女群体、青年群体、未成年人群体、个体工商群体等)

2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 小聚居)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密不可分。

24、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应(无条件地服从《宪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27、朝觐工作的基本政策是(有组织有计划朝觐,制止零散朝觐)

28、新时期新疆维稳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29、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30、“五个认同”是(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1、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组织)

32、“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4、“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优美的牧场)

35、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四个人人”的行为要求是(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36、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37、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38、伊斯兰”在阿拉伯语里意思是“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

39、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德教育”的内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40、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被誉为维吾尔族的(音乐之母)

41、“三个不忘”指的是:(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43、“一反两讲”的内容是(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44、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5、打击“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是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46、宗教活动要在(法律)规定之内进行,必须对宗教活动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47、根据《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8、从历史根源而言,妇女蒙面罩袍不是民族传统,是(宗教极端思想)的一种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取缔)和(打击)。

49、做礼拜是宗教活动,应该在规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或自己家里)开展。

50、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人信教是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

51、地下教经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滋生了(暴力恐怖活动)、掩盖了(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也是(非法宗教活动)

52、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灿烂的文化。

53、《古兰经》第28章77节中说”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

54、鼓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5、《圣训》中强调“求知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还说(学问在中国,亦当求知)

56、汉语是全国广泛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该学习和掌握(汉语)

57、学生(受教育权利)不受侵犯。

58、当群众遇到私下协商无果或家庭财产分配无根据的情况下,应该诉诸法律,由法律的执行者(司法机关、法院)来判决分割

59、不是宗教人士的人未经宗教团体认定,未担任宗教职务,不能(组织宗教活动)

60、地下讲经容易发生(非法拘禁、甚至人身伤害人身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61、寺管会是(穆斯林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肩负的责任重大。62、(婚礼葬礼、家庭聚会、麦西来甫)必须在特定的场所或公共场所进行。

63、(台比力克)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由宗教教职人员主持。

64、(利用集会讲经或变相讲经)是违法行为,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5、讲经是被宗教极端分子利用,(歪曲《古兰经》教义),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言论)。

66、以(“异教徒”“宗教叛徒”“民族败类”)为由随意殴打、追逐、辱骂不信教群众、党员干部及爱国宗教人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7、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者,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68、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69、(违反宗教教义、民族风俗习惯等)为借口、恐吓、干涉他人合法经营,破坏娱乐场所、娱乐设施的行为是(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70、在公共场所(张贴和悬挂带有宗教色彩物品)、传播宗教极端思想,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1、爆恐分子的暴力犯罪完全违背了(谨守中道、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穆斯林精神。

72、宗教团体应接受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73、宗教事务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74、伊斯兰教是谨守中道、热爱和平、真爱生命的宗教,(坚决反对杀害无辜,杀害无辜罪大恶极)。

75、《宗教事务条例》第三章第12条规定:“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内举行。

76、暴恐分子的暴力犯罪行为完全违背了(谨守中道、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穆斯林精神

77、宗教极端思想具有(排他性、欺骗性、暴力性)

78、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在凌晨宗教活动之前吹唢呐、敲鼓、打锣等形式召集教民做礼拜的行为是(不正常的宗教活动)79、私自开设经文学习班、教经点是干涉宗教活动的行为,违反了(《宗教事务条例》)

80、以“阿拉木”为由,否定党的领导和政府领导,拒绝使用、领取、销毁政府颁发的各种证件者,将以(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论处。

第三篇:去极端化知识竞赛方案

沙雅县英瓦格九年一贯制学校“去极端化”知识竞赛方案

为扎实开展学校“去极端化”工作,学习掌握“去极端化”75种表现及非法宗教活动的26条界定,决定全校举行“去极端化”知识竞赛。具体事宜安排:

1、活动时间:2015年6月19日下午16:00

2、活动地点:学校实验楼前面

3、参加范围:小学低段、高段(四年级不参加)、七年级组(观众)。

4、知识竞赛选手:各年级组抽出5人,老师2人,学生代表3人;参赛三个年级组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

5、题库:去极端化75种表现前25条(必答题、抢答题),非法宗教活动26条界定(风险题);

6、比赛程序:整个知识竞赛按三个步骤进行,必答题10分;抢答题20分;此项题主持人喊开始之后先举手的优先回答、风险题30分;风险题答对加分、弃权不加分不扣分;答错扣分。人员分工

主持人:亚森亚库普(负责主持)

评委:迪力夏提·艾海提、米日古丽·海力力、艾合麦提·以斯拉木、玛依努尔·买买提,阿力普·麦合木提; 场地安排:后勤亚森·艾买尔负责;

场地秩序:热合曼·买买提、阿布力孜·尕依提(体育老师)音响设备:马锋(后勤)

横幅:玛依努尔·买买提(大队辅导员)信息上报:阿曼古丽·依米提(政教室干部)设奖:最佳老师讲1名(50元的生活用品)、最佳学生1名(50元的生活用品);参加比赛的每位选手奖励10元的生活用品。

沙雅县英瓦格九年一贯制学校

政教室 2015年6月19日

第四篇:知识竞赛题库去极端化

“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库

1、自治区1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2、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反对民族分裂、遏制暴恐犯罪高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4、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7、坚持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目 1 标是什么?

答:用足用好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坚决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9、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1、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是什么?

答:‚两项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12、宗教极端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观点、立场和行为。其借用宗教只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 行暴力恐怖活动。

13、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答:①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②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

14、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等。

15、如何准确界定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16、非法宗教活动从性质上分为哪两种情况?

答:一种是由于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出于宗教感情,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或不熟悉、不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进行的不带有政治企图的非法宗教活动;另一种则是敌对分子旨在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前者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矛盾也会转化,后者则属于敌我矛盾。

17、暴力恐怖案件与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有什么联系? 答:暴力恐怖案件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力恐怖活动。

18、为什么必须坚决依法取缔地下讲学经活动? 答:任何形式的地下讲学经都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宗教管理政策,而且地下讲学经极易被不法分子控制利用,成为宣扬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思想的手段。凡是组织地下讲学经都是非法宗教活动,要坚决依法取缔。

19、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有哪些表现? 答:要声度重视互联网新型媒体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带来的严峻挑,对利用聊天室、微信、QQ群等各类网络传播工具开展屠宗教活动的,一律视为非法宗教活动,必须依法取缔。20、解决“三个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抓宗教管理时,尤其是发现问题方面,要解决村里清楚但往往装不清楚,乡里不清楚往往装清楚,县市想弄清楚但往往弄不清楚的问题。

21、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为什么要坚持齐抓共管?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长期坚持,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22、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答: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大问题。

23、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礼仪的关系? 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虽将教义教规与信教群众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相融合,但是风俗习惯与宗教礼仪仍然有所不同。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婚丧嫁娶仪,例如起名、割礼、给亡人站礼、送葬、过乃孜尔等,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实质上已经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应予以尊重。

24、为什么禁止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 答: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与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极端思想渗透密切相关,不仅有违风序良俗、民族文化传统,也影响妨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要综合施策,坚决治理。

25、如何治理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行为? 答:要查清背景,对煽动、教唆、胁迫者,依法严肃处理。要坚决禁止制作、销售‚吉里巴甫‛服装,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整顿,严查制作、销售服饰的窝点。

26、如何对待妇女蒙面、年轻人留大胡须? 答:对妇女蒙面、年轻人留大胡须的,要采取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的方法,促其主动改正。禁止当街摘面纱、剪袍子、剃胡子等简单粗暴的方法。

27、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要依法处理。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以宗教教义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预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的;违反《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重婚的,给未领结婚证者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的,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宗教方式离婚的等。

28、对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应采取什么政策? 答:对于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检法司安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提高依法打击处理水平。

29、如何处理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宗教人士? 答:对一时糊涂偶尔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但已有悔改表现的宗教人士,要注意其一贯表现,重在教育管理,不轻易撤销职务;对宗教极端活动采取不报告,不抵制、包庇纵容等消极态度的宗教人士,严肃批评、严格管理;对参与宗教极端活动、30、讲经、解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宗教局、全国伊协、自治区民宗委(宗教局)、伊协规范解经要求,严格按照新编《卧尔兹》进行讲经、解经,把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倡导和平、热爱祖国、服从秩序、团结友善的理念融汇到解经、讲经工作之中,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适应现代文化的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新疆宗教文化的时代性和包容性。

31、为什么禁止宗教人士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开办宗教知识 讲座? 答:宗教人士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开办宗教知识讲座,不利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也不利于宗教知识正常传播,还可能助长非法宗教活动、甚至引发宗教狂热,危害未成年人。

32、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3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①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34、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什么? 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35、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 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36、至今在新疆有几种宗教并存,它们是那些?

答:八种、它们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1、什么是“三非”活动?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2、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4、“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6、新疆“三史”是什么?(群众题)答: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7、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8、什么是“四个认同”?(群众题)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丰义道路的认同。

10、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的是?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个行政级别。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1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 答: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1、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着装要求是什么? 答: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等要遵守职业、行业和校园基本着装要求。

2、为什么要坚决制止在公共场所做礼拜?

答:在公共场所做礼拜,妨碍了其他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3、哪些公共场所禁止做礼拜? 答:党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商场(含商品批发市场)、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站点、街道道路、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场所。

4、如何处理出于朴素宗教感情而组织、参与的一般地下教学经等活动? 答:要通过教育、批评、疏导的办法予以制止,不进行经济处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

5、处理情节较为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动的依据是什么? 答:由有关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严禁利用乡规民约进行罚款。

6、对强迫他人在斋月封斋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答: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在斋月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对情节轻微的,批评、教育。对于以殴打、体罚、虐待及其他暴力手段实施强行干涉的,依法严肃处理。

7、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宣传教育 重点区域有哪些? 答:要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将宣传教育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农村、社区、城乡结合部。

8、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答: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危安类服刑在教人员。

9、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应采取什么样的宣传教育方式? 答:要突出‚“面对面”‚“草根化”方式,使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为宣传传播渠道,努力做到宣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

10、如何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的管理? 答:要加强对宗教人士的聘用、培养、培训、激励考核管理,不断完善宗教人士管理、生活照顾及生活补助发放制度。

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情节严重的宗教人士要严格依法处理。

11、对零散朝觐人员如何处理? 答:对参与过零散朝觐的人员纳入‚参与过非法宗教活动人员‛范围加强教育管理,杜绝隐患。

12、对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应如何对待? 答:由基层党组织安排干部、宗教人士等,为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举办符合习俗的遗体告别和送葬站礼仪式。

13、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

14、“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15、提高“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提高对暴恐团伙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恐活动的认识。

16、研究“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宗教问题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劫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

17、处理好“三个关系”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处理好为了谁与依靠谁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依法治区与先行先试的关系。

18、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19、宗教事务管理“四管两项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管”即:宗教人士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执法行为管理。“两项制度”即: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20、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 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对什么?

答: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1、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神权政治论‛,鼓吹‚在整个世界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指引的唯一理想‛,‚除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目的就是推翻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家。②‚宗教至上论‛,主张要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衡量和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排斥一切世俗观念,排斥现行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现代文明成果等。③‚异教徒论‛,煽动把信仰‚安拉‛以外的一切人员都当作‚异教徒‛和‚叛教者‛,对所谓‚异教徒‛采取戏弄、嘲讽、孤立、恐吓,以至用极端、恐怖手段予以残害。④‚圣战论‛,主张以‚圣战‛来实践‚主命‛,以武力推翻政府,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怎样做到先行先试? 答:坚持已经形成并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先行先试,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复杂敏感问题以及与当前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探索‚合法、有效、责任到人‛的治理模式。要鼓励基层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不 12 断摸索管用的实招、硬招;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肯定成效、推广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固化机制。

3、如何处理违纪信教党员? 答:对违纪人员区分不同情况,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对于共产主义信念动摇,热衷于组织或参加宗教活动,但经过批评教育,有转变决心和实际表现,本人要求留在党内的,可作限期改正处理;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劝其退党、退出公职;对于极少数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长期坚持,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4、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5、对组织非法宗教活动的首要分子、罪行重大人员应如何处理? 答:应始终把首要分子、罪行重大人员作为打击重点。对宣扬‚圣战‛等宗教极端思想、预谋实施暴恐犯罪的,幕后组织、策划、教唆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各类媒体等宣传暴力恐怖、‚圣战‛思想的,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直接实施暴力恐怖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从重惩处。

6、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有哪些? 答: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主要有:擅自出 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类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包括引进境外宣扬宗教的影视作品);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宣扬、传播宗教;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电视节目等行为。

7、对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各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等手段,发挥对涉及宗教方面出版物进行审读、鉴定机制的作用,下大力气加强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的执法队伍建设,做好对文化市场的常态化监管,切实加强查缴没收、删除封堵工作;严查编印制作及物流渠道,堵住源头,防止传播蔓延;对于制作、贩卖、传播非法宣传品甚至宣传宗教极端主张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8、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有力压缩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空间? 答:着力构建覆盖全疆、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方位发挥文化活动载体的作用。突出抓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落实,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提高基层文化阵地、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覆盖面和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译制能力,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类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网络传播服务,延伸到基层和农村,用好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围绕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发掘优势、丰富内容,有组织地开展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9、零散朝觐活动有哪些危害?

答:零散朝觐组织者以牟利为目的,私自组织穆斯林出境朝觐,损害了 穆斯林的切身利益。零散朝觐者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甚垄被扣留为人质、流宿街头、生病没钱治疗、被偷被抢、抢饭吃、抢帐篷,抢车坐,严重影响我国穆斯林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严重影响正常的朝觐秩序。特别是零散朝觐者在国外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的狄态,极易成为‚三股势力‛等敌对势力渗透、拉拢的对象,‚严重危及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10、如何抵御宗教向未成年人群体的渗透? 答:对于在校未成年人,要按照抵御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要求做好工作。对于不在校未成年人,要发挥好家庭管理教育的作用,教育子女不参与宗教活动;使家庭担负起对下一代负贵、对社会负责的重任。要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征的技能培训、法制培训及文化活动,强化对未成年入的无神论教育,最大限度减少宗教尤其非法宗教活动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11、各级党政干部如何正确认识依法洽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答:要把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极端宗教思想渗透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宗教工作形势,准确把握党的宗教政策,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2、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客是什么? 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五个严禁:严禁布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1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些地方、部门对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特殊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干部政策水平不高、法制意识不强、方法简单,存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对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机制落实不到位。各地、各部门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14、如何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讲究政策、策略、方法,不断发展壮大防止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群众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铲除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思想发动和成员发展的活动基础;坚决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深挖和摧毁滋生暴力恐怖犯罪的组织基础,遏制宗教极端活动上升势头。

15、如何坚持发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优势,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 透?

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传统,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基本内涵,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不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16、在处理非法宗教活动中如何正确把握政策?

答: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原因各异,人员成分复杂,在依法治理过程中,必须把握政策,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依法取缔,科学施策,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敌人,最大限度地教育团结争取群众。对以传承宗教为目的的,要加强批评教育引导;对利用非法宗教活动灌输宗教极端思想、宣传“圣战”、培植民族分裂、恐怖势力的,要坚决依法打击;对一般参与人员,要立足于教育、挽救和转化;对极少数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势力的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要依法严惩。

18、新疆处于“三期叠加”特殊阶段,指的是什么?

答: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决定了要深刻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新疆问题要立足问题解决症结;新疆问题长期复杂、急不得,必须综合施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1、“三个坚决”:“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

2、“访汇聚”“三位一体”机制:形成村(社区)党支部、村警、工作组一起研究问题的“三位一体”的机制。

3、三支队伍:新疆特色的好干部、四好老师、五好宗教人士等三支队伍。

4、新疆特色的好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总书记还对民族地区好干部提出了“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特殊标准。5、369工作机制:3小时社区人员发现该辖区流动人口、6小时将流动人口登记上网、9小时与辖区内警务室民警见面的机制。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5个决不容许: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允许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8、三个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9、什么是“三非”活动?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10、三期叠加: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 治疗阵痛期。

11、四强干部:“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四强”干部。

12、“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14、宗教的“五性”特征: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特征。

15、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16、“五把钥匙”: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其目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

17、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8、坚持处理宗教问题“五句话”基本原则,即“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9、五好宗教人士的标准:一是爱国爱教好。二是解经讲经好。三是民族团结好。四是文明教风好。五是发挥作用好。

20、八项重点工作:(1)提高思想认识(2)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 安(3)“去极端化”(4)强化基层基础(5)加强民族团结(6)“访惠聚”活动开展情况(7)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8)保障和改善民生

21、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2、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23、“访惠聚”工作的六项任务: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

22、“访惠聚”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做好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

24、什么是“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

答:突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统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六项任务。

25、自治区1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26、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27、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28、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29、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30、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1、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32、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是什么?

答:“两项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33、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着装要求是什么? 答: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等要遵守职业、行业和校园基本着装要求。

34、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客是什么? 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五个严禁”:严禁布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35、、提高“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提高对暴恐团伙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恐活动的认识。

36、研究“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宗教问题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劫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

37、处理好“三个关系”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处理好为了谁与依靠谁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依法治区与先行先试的关系。

38、解决“三个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抓宗教管理时,尤其是发现问题方面,要解决村里清楚但往往装不清楚,乡里不清楚往往装清楚,县市想弄清楚但往往弄不清楚的问题。

39、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40、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41、新疆精神是什么?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42、“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43、“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93、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培养目标是什么?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

44、新疆“三史是什么? 答: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45、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46、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①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47、“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48、马党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49、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民族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处理好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关系。50、把握好三个问题: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第五篇:去极端化试题

巴州地震局学习《条例》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自()起施行。

A、2010年12月1日

B、2011年1月1日

C、2011年7月1日

D、2011年10月1日

2、法制宣传教育施行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单位组织实施、公民广泛参与、()监督检查的组织形式。

A、人大

B、法院

C、检察院

D、司法行政部门

3、《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规定,()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定人均经费标准。

A、乡级

B、县级

C、地州级

D、自治区级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安排,在每年()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A、4月、12月4日

B、7月、12月4日

C、7月、1月24日

D、7月、1月24日

5、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的责任。

A、党政机关的 B、司法机关的 C、社会团体的 D、全社会的共同

6、()应当每年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送相关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D、以上全选

7、()等行政部门应当开展对流动人口、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其学法、守法和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公安

B、民政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以上全选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履行的职责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执行有关法制宣传教育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

B、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C、监督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D、组织、指导法制宣传教育考试、考核

9、()和其他组织应当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事业单位

D、以上全选

10、()应当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其融入社会。

A、公安机关

B、村(居民)委员会

C、民政部门

D、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

11、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表述,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A、各级干部应当带头学法、守法和用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增强依法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应当纳入考核内容

B、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纳入精神文明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范围,对于没有达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的,不得评定精神文明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奖项

C、侵占、挪用、私分、截留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通过舆论调查、社会监督和群众评议等方式,考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

12、下列选项中,关于自治区“六五”普法规划主要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A、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B、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

C、扎实推进和谐新疆、平安新疆建设

D、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

13、自治区“六五”普法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三个阶段,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A、宣传启动阶段

B、组织实施阶段

C、检查验收阶段

D、总结奖惩阶段 14、2013年是实施“六五”普法的第()年

A、1

B、2

C、3

D、4

15、自治区“六五”普法规划中确定的工作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坚持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

B、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各族群众

C、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工作实效

D、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法治实践

16、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依法治国的水平和成效

C、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对于依法治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D、确立公民的“法律中心主义”意识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17、“三股势力”在新疆实施暴力恐怖犯罪的主要犯罪方式是()

A、策划、组织骚乱、**

B、爆炸、偷渡、纵火,制造恐怖气氛

C、暗杀、弑杀各族干部群众和爱国宗教人士

D、以上全选

18、关于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基本特点,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利用现代传媒强化思想意识渗透、煽动暴力恐怖犯罪

B、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化、国际化政治诉求明显

C、暴力恐怖犯罪具有明显的时间性

D、犯罪目的的反社会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残忍性

19、境内外“三股势力”极力效仿国际恐怖组织的犯罪手段与方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作案手段多样且积极残忍

B、暴力恐怖犯罪的实施有些预先经过周密策划,有些暴力恐怖活动则具有随机性、突发性

C、高龄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不断增多

D、女性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不断增多

20、中国共产党第()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五次

B、十六次

C、十七次

D、十八次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F、外交事务

2、下列选项中,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有()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公安机关

3、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属于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A、森林、草原

B、荒地、滩涂

C、矿藏

D、山岭

4、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

A、中等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自由。

A、言论

B、出版

C、集会、结社

D、游行、示威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

B、诽谤

C、批评

D、诬告陷害

8、我国公民享有的()等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的保障。

A、国家机关

B、社会

C、国家

D、原单位

10、宪法的修改,需要由()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1、宪法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是()。

A、解释宪法和法律

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D、监督宪法的实施

12、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13、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

A、国家行政机关职务

B、民主党派的领导职务

C、国家审判机关的职务

D、国家检察机关的职务

1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当选条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年满四十五周岁

D、中国共产党党员

15、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可以发布的有()。

A、命令

B、指示

C、规章

D、决定

三、判断题

1、实行“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一大创举。()

2、我国政府承认公民拥有双重国籍。()

3、道德和法律是两类不同的社会规范,因此,两者互不影响。()

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6、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7、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8、国家行政机关对自己的职权可以放弃不履行。()

9、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的别称。()

10、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条件不允许的,可以不聘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2、“一府两院”是指国务院、法院和检察院,它们都是国家行政机关。()

13、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14、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确立、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1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8、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9、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20、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3/4以上的多数通过。()

下载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去极端化知识竞赛试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去极端化知识测试

    “去极端化”等知识测试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6分) 1、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是三位一体的,根子是 ,精神指导是 , 则是其活动......

    “去极端化”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去极端化”测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 1、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 ) A、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B、富裕富强 C、民族团结 2、新疆维吾......

    2016去极端化试题一

    2016年“去极端化”考试试题(一)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元前______年,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民族......

    “去极端化”试题及答案

    “去极端化”测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 1、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 ) A、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B、富裕富强 C、民族团结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

    党员干部去极端化知识竞赛参考题11

    党员干部“去极端化”知识竞赛参考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答:依法治国 2、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应如何处理? 答: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宪法》及国家相关法......

    去极端化知识测试2

    “去极端化”等知识测试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 分) 1、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是三位一体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精神指导是宗......

    “去极端化”知识测试题(精选五篇)

    阿瓦提县民族团结、“去极端化”知识测试题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单位: 姓名: 职务: 地区发展,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 )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去极端化知识测试题(答案)

    市安监局“去极端化”知识测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D) A.1954年10月30日 B.1954年9月30日 C.1955年9月30日 D.195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