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修订)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证券业务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证券期货业反洗钱工作实施办法》、《证券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指引(试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工作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严格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审查客户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第三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当遵循“全面、准确、适时、保密、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客户进行洗钱风险分级,确保对不同洗钱风险等级的客户分级管理。
第四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部门、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对客户身份资料和洗钱风险等级等信息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第二章 相关部门职责
第六条 法律合规部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为:
(一)根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及时修订公司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办法及标准;
(二)组织和协调公司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三)对公司各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负责人是本单位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应根据业务实际,制定各业务环节、岗位人员的操作规范,全面落实客户身份识别、持续识别、重新识别及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经纪管理总部负责监督证券营业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对存在问题单位要求整改并跟踪落实情况。
第八条 公司本部其他支持服务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第三章 客户身份识别
第九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法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可靠的身份识别资料,核实和记录客户身份,并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及时更新客户的身份信息资料。
第十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为客户办理以下业务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在开户申请资料、业务申请资料和账户管理系统中登记客户身份信息(见附则),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并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一)资金账户开立、挂失、注销、变更和资金存取;
(二)基金账户开立、注销和变更;
(三)代办证券账户开立、挂失、注销和变更;
(四)为客户办理代理授权或取消代理授权;
(五)转托管、指定交易、撤销指定交易;
(六)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签约、变更存管银行、修改银行账户资料;
(七)代办股份确认;
(八)交易密码、资金密码的挂失、重置;
(九)修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等资料(见附则);
(十)开通网上交易、电话交易等非柜面交易方式;
(十一)与客户签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证券、期货信用交易合同;
(十二)增加新交易品种;
(十三)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的其他业务。
客户首次委托他人办理上述业务的,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确认客户间代理关系,要求代理人出示客户临柜签署或经公证的被代理人授权委托书,核对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登记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代理期限及其他信息,并留存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存量客户在办理上述业务时,原有客户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且无变更的,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可不重复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一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为客户办理上述业务时,应要求客户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上的姓名或名称,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假名账户,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开立账户或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第十二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如发现客户存在以下情况的,应拒绝办理:
(一)客户未按规定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公司资料;
(二)客户所提供的个人身份证件或公司资料虚假,或存在可疑之处;
(三)客户属于有关监管部门确认的证券市场禁入者或反洗钱禁入者名单。
第十三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有充分证据证明客户以前开立的账户有假名情况,应立即要求客户重新开立真实身份的账户,如客户拒绝,应采取停用账户的措施。
第十四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利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络以及其他方式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的交易服务时,应采取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和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以识别客户身份。
第十五条 公司总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确认客户间代理关系,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了解客户的资金或者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应当识别信托关系当事人的身份,登记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第十六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在获知机构客户及其具体经办人、授权代理人,以及个人客户的有关信息发生变化时,应立即予以确认并在相关系统中更新客户信息,保存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或经检查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第十七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有效识别账户的实际控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对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客户为外国政要及其家人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
第十八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在客户先前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到期之日的一个月前,通知客户在相关证件到期之日起两个月内携带更新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亲临开户分支机构办理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更新手续。第十九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对未在规定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客户采取限制资金转出、限制转托管、限制撤销指定交易、限制柜台业务办理等措施,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对前款内容有其他要求的,分支机构应遵守其规定,并将相关情况向所属地区合规专员报备。
第二十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时,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双方在识别客户身份方面的职责,相互间提供必要的协助,相应采取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符合下列条件时,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可信赖销售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客户身份识别结果,不再重复进行已完成的客户身份识别程序:
(一)销售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采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符合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要求。
(二)本单位能够有效获得并保存客户身份资料信息。
第二十一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依法委托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够证明第三方按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要求,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保存的必要措施。
(二)第三方为本单位提供客户信息,不存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障碍。
(三)本单位在办理业务时,能立即获得第三方提供的客户信息,还可在必要时从第三方获得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明文件的原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二十二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信赖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客户身份识别结果或者依法委托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持谨慎态度,采取妥善措施,积极敦促和监督合作方或者受托人的有关识别工作,确保本单位所承担的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得到履行。
第二十三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应当向公司本部、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以下可疑行为:
(一)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二)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三)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四)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报告上述可疑行为参照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有关可疑交易报告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客户洗钱风险分级
第二十四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采取主观判断与客观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各种风险因素,划分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在账户管理系统中标识“禁入”、“高”、“中”或“低”洗钱风险等级。第二十五条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或扩大风险程度,是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一)客户身份风险因素:指客户的自身特点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二)地域风险因素:指客户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性质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三)行业风险因素:指客户所属行业的性质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四)业务风险因素:指客户所办理的业务或者购买的证券产品所隐含的风险因素;
(五)交易风险因素:指客户的交易行为特征所隐含的风险因素。第二十六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对客户进行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时,除考虑上述风险因素外,还应结合以下因素,适当调整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
(一)账户的资产规模和交易量;
(二)客户所处的监管体制和所受监管的水平;
(三)客户与本单位业务关系持续的时间和联系的规律性;
(四)本单位对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熟悉程度;
(五)客户使用中介机构或其他特定安排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各分支机构在与客户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要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划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并在10个工作日内做好标识。
第二十八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对以下客户标识“禁入等级”,拒绝或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同时按照规定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一)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通缉罪犯名单及其他禁止性名单的;
(二)被列入联合国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制裁名单、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名单的;
(三)因涉嫌违法违规案件被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通报的;
(四)因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被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的
(五)其他被列入证券市场禁入或反洗钱禁入名单的。
第二十九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客户标识“高洗钱风险等级”:
(一)客户具有以下身份的:
1.外国政要及其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与之关系密切的人员; 2.被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等监管部门调查、通报或处罚的;
3.因交易行为异常被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发函要求调查的;
4.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客户资料的一致性明显存在问题的; 5.被列为以下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监控名单的:
(1)我国有权部门发布的要求实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控的名单;(2)其他国家(地区)发布的且得到我国承认的反洗钱或反恐融资监控名单;(3)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且得到我国承认的反洗钱或反恐融资监控名单;
(4)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反洗钱专栏“风险提示与金融制裁”项下所涉名单。
6.其他身份明显可疑的。
(二)客户来自以下国家或地区的:
1.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制裁、禁运的国家和地区,或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和地区;
2.联合国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制裁、禁运的国家和地区,或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和地区;
3.缺乏反洗钱法律和反洗钱监管的国家和地区,如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认为缺乏反洗钱法律和反洗钱监管的国家和地区;
4.贩毒、腐败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猖獗的国家或地区; 5.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国家或地区; 6.离岸金融中心;
7.其他风险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
(三)客户从事以下行业的: 1.娱乐服务行业; 2.典当与拍卖行业; 3.废品收购行业;
4.未被监管的慈善团体或非盈利组织,尤其是跨境性质的; 5.其他风险程度较高的现金密集型行业。
(四)已标识为“中洗钱风险等级”的客户,办理以下业务的: 1.第三方存管银证转账以外的大额存取款业务; 2.异常的大宗交易业务;
3.其他具有较高潜在洗钱风险的业务。
(五)已标识为“中洗钱风险等级”的客户,具有以下交易特征的: 1.符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可疑交易特征并被确认为可疑交易的;
2.涉及大额股份或基金份额的转托管、账户撤销指定交易,频繁变更存管银行等;
3.资产或交易行为与客户的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等明显不符的; 4.其他资金和交易异常且无合理解释的; 5.跨地市交易的。
(六)公司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可疑交易行为识别过程中,认为该交易行为需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且有合理理由认为该交易行为及相关客户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
(七)其他经分析识别后被认为存在较高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第三十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客户标识“中洗钱风险等级”:
(一)客户具有以下身份的:
1.办理业务所用的身份证明文件已经失效,未在合理期限内进行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
2.客户资产与客户年龄、职业等身份特征明显不符,存在疑点的; 3.多个客户所留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或代理人信息相同的; 4.其他存在一定身份风险的。
(二)客户无合理理由办理以下业务的: 1.第三方存管银证转账以外的大额存取款业务; 2.异常的大宗交易业务;
3.其他具有较高潜在洗钱风险的业务。
(三)客户具有以下交易特征的:
1.资产或交易行为与客户的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等明显不符的; 2.其他资金和交易异常且无合理解释的;
3.一个月内多次触及可疑交易标准且每次都被确认为可疑交易的。
(四)其他经分析识别后被认为存在中等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第三十一条 不存在禁入或高、中洗钱风险情况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为“低洗钱风险等级”。
第三十二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初次划分客户风险等级时,应与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同时进行,并着重关注客户身份、地域、业务和行业风险因素;在持续性客户身份识别、调整客户风险等级时,除应考虑上述风险因素外,还应增加对交易等风险因素的关注。
第三十三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与客户建立初次业务关系时,经识别确认客户属于禁入洗钱风险等级的,应拒绝为其办理业务,填写《中、高、禁入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审核表》(附件一)、《禁入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名单》(附件二),以电子邮件形式报给法律合规部或所属地区合规专员,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与存量客户业务存续期间,经身份持续识别确认客户属于禁入洗钱风险等级的,应冻结其账户,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第三十四条 证券营业部在柜台交易系统中标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确认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为中、高级的,需填写《中、高、禁入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审核表》,以电子邮件形式报所属地区合规专员。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报公司法律合规部。
第三十五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应按照客户风险等级对其账户给予相应的系统标识,并采取不同级别的风险监控措施,对较高风险等级的账户监控应严于对较低风险等级的账户监控,密切关注该类客户的资金和交易行为,在持续监控过程中,适时调整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
对低风险等级客户,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发现客户多次出现风险因素,或出现多种风险因素并存的情况时,应适当提高其风险等级,并实施更为严格的监控。
对高、中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营业部合规经理对客户中、高洗钱风险等级标识的添加、修改进行审核。第三十六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建立客户业务办理审核程序,对较高洗钱风险等级客户业务办理审核程序应严于较低风险等级的客户。第三十七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于每年1月10日前及7月10日前对禁入、高洗钱风险等级客户进行重新审核,于每年1月10日前对中洗钱风险等级客户进行重新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留存的基本信息资料、客户资料变更情况、客户资金和交易是否正常、客户回访是否发现可疑情况等,并汇总记录审核结果(见附件三,《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标识添加、变更统计表》),各证券营业部以电子邮件形式报给所属地区合规专员,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直接报给公司法律合规部。
第三十八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经过严格审核(不少于两次审核)未再次发现客户洗钱风险因素,或通过回访调查等措施发现客户各项交易特征均属正常时,需填写《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标识添加、变更统计表》,证券营业部以电子邮件形式报给所属地区合规专员,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直接报公司法律合规部,经审核批准后可适当降低其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风险等级的监控措施。
第五章 客户身份重新识别
第三十九条
出现以下情况时,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当进行客户尽职调查,重新识别客户:
(一)存量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为高级或由中级转为高级的;
(三)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四)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五)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六)本单位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七)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
(八)本单位认为应进行客户身份重新识别的其他情形。第四十条 各证券营业部中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办理以下业务时,需对客户进行重新识别,经证券营业部合规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各证券营业部高洗钱风险等级客户办理以下业务时,需对客户进行重新识别,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并由合规经理实时复核:
(一)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二)办理代理授权;
(三)转托管、撤销指定交易;
(四)股份确认;
(五)交易密码挂失、重置;
(六)开通网上交易、电话交易等非柜面交易方式;
(七)增加新交易品种;
(八)其他非常规业务。
第四十一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除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可以采取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措施,进行客户尽职调查:
(一)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二)要求客户提供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书;
(三)回访客户;
(四)实地查访;
(五)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六)查阅电话簿、邮政编码、信贷数据、征信系统数据、客户缴费信息及互联网公开信息;
(七)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核实自然人的公民身份信息时,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
第四十二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重新识别客户身份时,除了解客户基本信息外,应当尽量了解以下信息:
(一)客户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
(二)客户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或实际受益人;
(三)机构客户主要资金往来对象、实际经营范围。
第四十三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重新识别客户身份时发现可疑的,应立即报告,报告参照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有关可疑交易报告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和重新审核的过程中,如果通过身份信息确认和采取相应调查措施后,仍无法成功完成识别或者怀疑会发生非法活动时,应当拒绝为客户开户或者停止交易。
第六章 检查和处罚
第四十五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应于每年初5个工作日内对本单位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自查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向法律合规部或所属地区合规专员提交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
第四十六条 法律合规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第四十七条 法律合规部应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整改,经纪管理总部根据通报情况组织相关证券营业部进行整改。需整改的部门或经纪管理总部应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法律合规部,法律合规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十八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应积极配合法律合规部对本单位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十九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员工有下列行为的,由法律合规部通报相关部门责令其及时进行整改,并抄送公司考核部门在绩效考核时给予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
(二)违反保密规定,泄漏有关信息的;
(三)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
第五十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及分支机构有前款行为,致使洗钱或者恐怖融资后果发生,或导致公司因此受到处罚的,公司对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公司本部各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本办法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客户身份识别、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级管理工作的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如下:
自然人客户的“身份信息”包括客户本人及其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机构客户的“身份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注册地址、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机构客户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证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资格许可事项、发证单位等;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代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等信息。
自然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本人及其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机构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注册地址、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机构客户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证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资格许可事项、发证单位等;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代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等信息。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总裁办公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公司原《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等级标识管理办法》(中银证字[2009]226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基本原则】
勤勉尽责
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
风险管理(划分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
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客户身份识别的主要环节】
建立关系(初次识别):
客户是谁?交易目的?
关系存续(持续识别、重新识别):
什么样的交易?
为什么交易?
与什么人交易?
怎样交易?
【对新客户的身份识别】
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流程应包括:核对、了解、登记、留存四个环节。
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其中核对的含义:核查、比对。一是证件与本人进行核对,最直观的、最有效;二是进行联网核查;三是与以往的信息进行比对。
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采用合理手段,了解客户是谁?交易目的?
☞自然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自然人客户基本信息采集
职业:
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身份证有效期限:
二代身份证背面记载有效期,留存复印件正反面;证件到期时涉及原有客户信息的更新。
☞对公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
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对公客户基本信息采集
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既包括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
1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又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证件的期限:银反洗发[2007]14号文件中,对证件到期做出了解释。
控股股东或法定代表人与负责人
授权办理业务人员 核对、了解、登记、留存身份证件。
【特定业务的识别】
大额现金存取: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
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对于他人代理办理的,银行应严格审核存款人及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并留存存款人及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
一次性交易:本行为不在本行开立账户的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
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单笔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客户为外国政要:金融机构为其开立账户应当经高级管理层的批准。
汇出或接收跨境汇款:汇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账号-交易流水号、收款人姓名、收汇款人住所-汇出汇入款地所在地名称。汇款人没有在本金融机构开户,金融机构无法登记汇款人账号的,可登记并向接收汇款的境外机构提供其他相关信息,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境外收款人住所不明确的,金融机构可登记接收汇款的境外机构所在地名称。接收境外汇入款的金融机构,发现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三项信息中任何一项缺失的,应要求境外机构补充。如汇款人没有在办理汇出业务的境外机构开立账户,接收汇款的境内金融机构无法登记汇款人账号的,可登记其他相关信息,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境外汇款人住所不明确的,境内金融机构可登记资金汇出地名称。
委托他人代为办理业务
一般原则: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方式确认代理关系的存在,在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对被代理人采取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时,应当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登记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
代理存取现金:当自然人客户由他人代理存取现金时,金融机构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当单笔存(或取)款的金额达到或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时,金融机构原则上应同时核对存款人(或取款人)和户主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并登记存款人(或取款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考虑到通存通兑业务的实际情况,如果存款人因合理理由无法提供户主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且单笔存款金额达到或超过人民币1万元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的现金时,金融机构可参照《身份识别办法》第七条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提供一定金额以上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要求,对存款人开展相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业务办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金融机构应进一步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客户身份进行核查。
【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风险分类管理】
一般原则: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
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在同等条件下,来自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高于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
等级划分及调整期限:
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等级划分要求:对于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之间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金融机构应于2009年年底完成等级划分工作。对于2007年8月1日以前建立了业务关系且2007年8月1日后没有再建立新业务关系的客户,金融机构应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等级划分工作。对于2009年1月1日以后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金融机构应在业务关系建立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等级划分工作。
审核要求:按风险等级定期审核,对风险等级较高客户或者账户的审核应严于对风险等级较低客户或者账户的审核。对本金融机构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或者账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
【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尽职调查】
一般原则: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
料信息。
高风险客户: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其资
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客户为外国政要的,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
身份证件过有效期: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其中“合理期限”,并非一个固定期限要求,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客户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过期后,客户之前的业务委托依然有效,但如果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新业务。当客户有业务办理需求时,才存在金融机构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的问题。银行无法取得与客户的联系时,客户自然也无法请求银行为其办理新业务。银行可依法自行决定与客户的业务关系。
【重新识别客户】
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
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金融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
金融机构认为应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其他情形。
【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核对客户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
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身份证明文件
回访客户
实地查访
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委托其他金融机构识别】
金融机构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时,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双方
在识别客户身份方面的职责,相互间提供必要的协助,相应采取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委托第三方识别的基本要求】
能够证明第三方按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采取了客户身份识
别和身份资料保存的必要措施。
第三方为本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信息,不存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障碍。本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能立即获得第三方提供的客户信息,还可在必要时
从第三方获得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明文件的原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
义务的责任。
【可疑行为报告(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当地人民银行)】
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
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反洗钱规定》部分】
风险的高低划分为低、中、高三级,三级的定义分别为:
低级风险客户:潜在洗钱风险最低的客户;
中级风险客户:存在潜在洗钱风险可能性的客户;
高级风险客户:潜在洗钱风险较高的客户。
各级客户分类的标准如下:
低级风险客户:
个人:学生、特派员、大企业派驻中国职员、分行企业客户职员;企业:国营企业,大中型法人企业,母公司与外换其他分行有交易背景的客户
中级风险客户:
个人:委托理财客户(贵宾客户),旅游人员、自由职业者、无业者;企业:境外公司,小型私营企业。
高级风险客户:
个人:有政治背景的人,国家公职人员,在恐怖分子名单中出现的人,被中国监管机构查询过身份信息的客户;匿名、假名或资料不全的客户,开户时所填客户信息中的职业、住址、年龄等显示的收
入水平与其预计交易规模不符的客户;
企业:个体工商户,珠宝店,贵金属经销商,现金集中行业(如饭店、娱乐场所、零售店,旅行社等),被中国监管机构查询过身份信
息的客户。
*来自于下列洗钱高风险和恐怖融资地区或国家的个人或母公司在这些地区或国家的境外投资企业均属于高风险客户:
国际金融合作小组评定的非合作国家和地区;
美国外国资产控制局列出的黑名单国家;
毒品交易重点国家;
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
对于中级和高级风险客户,经总行合规管理部判断认为其存在较高洗钱风险,可拒绝接受其为本行客户。
第三篇:客户身份识别操作规程
第一节
总则
一、为规范客户身份识别行为,防范业务操作风险,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保证业务经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应遵循“严格准入、重点识别、持续关注、详细登记、及时报告”的原则,严格客户身份识别。
(一)、严格准入。严格开立账户或签订合同建立业务关系的审核。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开立匿名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其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
(二)、重点识别。重点对客户信息发生变更、交易异常、涉嫌洗钱及恐怖融资、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协查的犯罪嫌疑人或涉嫌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重新识别以及对非账户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交易的审核。
(三)、详细登记。按规定完整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妥善留存客户信息资料。
(四)、及时报告。
第二节
法人类客户身份识别操作
一、开立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资料审核
(二)、识别客户身份
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及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身份证件,可通过联网核查系统等措施进行核对。
(三)、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1、对完成客户身份识别、符合规定的客户,在现金管理系统中完整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2、授权财务人员办理的,须留存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名章印鉴,并在预留印鉴卡的空白处登记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号码、有效期限。印鉴卡经多次登记无空白后可要求客户更换印鉴卡。
(四)、开立账户
对人民银行批准开立的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对外办理付款业务。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
(五)、资料保存
将《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成都银行单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开户许可证副本、客户预留印鉴、证明文件原件或复印件、身份证件复印件等专夹保管,开户资料按会计档案保管规定的年限保管。
二、开立其他结算账户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资料审核
1、一般存款账户的审核
2、临时存款账户的审核
(1)注册验资资金,应审核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有关部门的批文,同时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注册验资出资人的身份证件。验资期间只收不付,注册验资资金的汇缴人与出资人的名称须一致。公司正式成立取得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明文件后,转基本存款账户并报人民银行审批。
(2)临时机构,应审核设立临时机构的有关批文和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及相关资料。
(3)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机构,应审核营业执照正本、临时经营批文和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及其他相关资料。
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要在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同时向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行发出开立结算账户通知书。
(二)、识别客户身份
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及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身份证件,可通过联网核查系统等措施进行核对。
(三)、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1、对完成客户身份识别、符合规定的客户,在行内管理系统中完整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2、授权财务人员办理的,须留存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名章印鉴,并在预留印鉴卡的空白处登记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号码、有效期限。印鉴卡经多次登记无空白后可要求客户更换印鉴卡。
第三节
自然人客户身份识别操作
一、开立个人储蓄账户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识别客户身份
1、审核《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与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记载的信息一致。
2、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客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
3、选择开户交易先联动输入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提交后在系统中查找该客户的身份信息。
(1)、客户身份信息正确齐全的,无需再建立该客户信息。(2)、客户身份信息不正确或不完整,可通过客户信息系统增加或修改该客户信息。
(3)、如没有客户的身份信息,则自动联动“增加个人基本信息”交易,完整输入该客户信息。
在(2)、(3)两种情况下,须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4、代理他人开立账户的,还应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二)、资料保存
存款交易凭证、客户及代理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联网查询交易凭证随传票装订。
二、开立人民币个人结算账户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识别客户身份
1、审核《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与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记载的信息一致。
2、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客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
3、选择开户交易先联动输入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提交后在系统中查找该客户的身份信息。
(1)、客户身份信息正确齐全的,无需再建立该客户身份信息。(2)、客户身份信息不正确或不完整,可通过客户信息系统增加或修改该客户信息。
(3)、如没有该客户的身份信息,则自动联动“增加个人基本信息”交易,完整输入该客户信息。
在(2)、(3)两种情况下,须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4、代理他人开立账户的,还应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
(二)、资料保存
个人结算账户申请书、客户及代理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联网查询交易凭证专夹保管,定期装订,存款交易凭证随传票装订。
第四节 银行卡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申办个人锦程卡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审核资料
1、应审核《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与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记载的信息一致。
2、应对客户提供的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应要求客户进行补正。
(二)、识别客户身份
1、客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原件与复印件是否一致。
2、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持卡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打印联网核查交易凭证。
(三)、登记信息
1、按照相关要求增加该持卡人的信息。
2、预留持卡人信息不完整,或与《申请表》上信息不一致的,提示客户增加或修改信息。
3、持卡人信息准确完整的,无需再建该持卡人信息。在1、2两种情况下,须留存身份证复印件。
(四)、资料保存
将《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联网核查交易凭证及客户身份证件复印件作为传票交事后监督保管,定期装订保存。
二、开通个人卡网上银行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审核资料
1、审核客户提供的《成都银行电子银行服务协议(个人)》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客户进行补正。
2、客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注册账户凭证原件(银行卡或存折等)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不齐全的,要求客户进行补充。
(二)、识别客户身份
1、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
2、核对客户是否在成都银行开立账户。
3、刷卡或刷存折,系统读取账户信息并核对相关信息的一致性。校验通过后,客户通过密码键盘输入账户支付密码,系统校验账户支付密码及磁道信息。
(三)、登记信息
1、账户校验完成后,打印《成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个人)》,交客户填写相关内容,柜员按申请表内容为客户开通相关电子渠道、设定电子银行密码(由客户通过密码键盘输入)、完善客户注册信息及其它相关处理操作。
2、校验通过后,柜员打印《成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注册表(个人)》交客户签字确认,须打印客户证书两码信封。
(四)、资料保存
1、《成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个人)》银行留存联及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网核查交易凭证作为传票附件留存。
2、《成都银行电子银行服务协议(个人)》银行留存联专夹保管。
第五节 现金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审核身份
(一)、对人民币单笔5万(含)元以上现金存款业务,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在存款凭证背面填写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代理他人办理业务的,应审核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有效,并在存款凭证填写基本信息。
(二)、对人民币单笔5万(含)元以上现金取款业务,应当通过联网核查系统审核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必要时,审核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在取款凭证背面填写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代理他人办理业务的,应通过联网核查系统审核代理人及被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并在取款凭证背面留存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基本信息。
第六节
非账户一次性交易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审核身份
(一)、对未在成都银行开立账户的客户提供人民币单笔金额1万元(含)以上一次性现金汇款业务,应当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将客户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住所地或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登记在传票背面,并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随传票装订。
(二)、未在成都银行开立账户的客户办理无卡、无折现金存款业务,应参照第一项规定操作要求处理。
1、同一客户同时办理多笔无卡、无折存款业务的,可以只留存身份证件一张复印件。
2、同一客户经常在本营业机构办理无卡、无折存款业务,可以留存一张身份证件复印件专夹保管。
第七节
非账户一次性交易的客户身份识别
一、以上所有操作客户身份识别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重新识别客户:
(一)、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宝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二)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三)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名称相同的
(四)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五)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二、重新识别的措施
(一)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二)回访客户
(三)实地查访
(四)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五)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第八节
客户身份证件核对内容
一、对客户出示的身份证件记载的信息进行审核,信息包括:类型、号码、姓名、性别、住所、有效期限等。
二、须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居民身份证件的,按照人民银行联网核查业务的相关规定办理,经验证信息一致的,在打印的联网查询交易凭证上签章。客户提供的有效证件不是居民身份证,或者受理网点不具备居民身份核验的技术条件,经办人员应尽责核对。
三、同一柜员在同一天为同一客户办理多笔交易时,可以只进行一次联网核查。对身份证件有疑问的应通过非接口方式登陆联网核查系统中核对照片并打印。
四、如需留存客户身份证件复印件,核对一致后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一致”并加盖经办人员名章。
第四篇: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根据2006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我行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具体条款如下:
第一条
客户身份识别,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收益等。
第二条
我行员工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应当做到:
(一)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二)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三)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四)禁止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
(五)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采取持续的身
份识别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六)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获取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在与任何单位和个人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七)如需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本行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八)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第三条
我行员工在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可以依法采取一种或多种身份识别措施,以合理确信知道客户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的交易性质和目的:
(一)核对客户出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二)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三)回访客户或实地查访;
(四)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
(五)要求客户完整填写业务合同、单据或凭证;
(六)寄送商业信函或发送电子邮件;
(七)电话联系;
(八)关注和分析客户的资金交易情况;
(九)与已知的犯罪分子或恐怖组织、个人名单进行比对;
(十)其它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第四条
对下列情形,我行员工应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一)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我行员工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二)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我行员工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五条
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如与其他系统内规定出现矛盾,以该办法为准执行。
第六条
本制度由xx支行反洗钱领导组负责解释、修改,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修订稿)
第一条为保证个人存款实名制的有效实施,依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也称“了解你的客户”或者“客户尽职调查”,是指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法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确立客户的真实身份。同时,了解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等。
第三条各旗县合作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核对客户的《机构信用代码证》,登记客户的机构信用代码,留存《机构信用代码证》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四条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第五条各旗县合作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
假名账户。
第六条各旗县合作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代码证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提示客户更新相应信息,重新识别客户身份。如发现客户出示《机构信用代码证》仍在有效期内,但未按规定提交征信中心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确认效力的,应要求客户办理相关效力确认手续。
第七条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一)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二)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三)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四)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五)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六)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机构信用代码及其《机构信用代码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
(七)各旗县合作金融机构认为应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各旗县合作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
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第九条实践中,为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除核对并登记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要求客户说明、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资料或证明文件、回访客户、实地查访、电话联系等措施。
第十条核对客户身份证明文件与代码信息系统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相应提高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第十一条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定期审核客户基本信息,对风险等级较高客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
第十二条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第十三条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的具体要求
(一)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应当真实、完整;
(二)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应当符合保密和安全的有关规定;
(三)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应当反映客户身份识别的过程和结果,保存的客户交易资料应当足以再现该笔交易的完整过程;
(四)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要求;
(五)有权机关依法可以查阅、复制、封存或使用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