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

时间:2019-05-14 22:3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

第一篇: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

徐州民政医院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精神,鉴于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特制定以下基本原则,请各临床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肿瘤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各专科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严重基础

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谨慎处理不良反应

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进行细胞毒药物临床试验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严格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进行。严禁因药物临床试验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

八、联合化疗选择药物的原则:(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的选择原则)

1、联合使用药物中的每一药物应该在单独应用时疗效确切。

2、所用药物应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药理作用和毒性。

3、数药同用时应不致减效或拮抗,并力求协同或增效。

九、抗肿瘤药物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作为肿瘤化疗的基础,不能用抗肿瘤药做诊断性治疗和预防用药。

2、严格控制使用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争取最佳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3、严格掌握药物联用的指征,降低毒副作用。

4、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给药方法、时间。

5、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6、大剂量化疗和特殊化疗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以防意外发生。

7、加强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尽量降低患者的药物使用支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徐州民政医院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鉴于抗肿瘤药物的特性,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用药情况,在抗肿瘤药物的储存、保管、调配、配置、传送、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用药制度,安全管理措施,工作流程等,以保证抗肿瘤药物安全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对本机构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安全监管办法并具体实施,同时应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防范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分级管理

根据抗肿瘤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临床试验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1.特殊管理药物

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特殊管理药物应设专柜加锁,专人保管、明显标识、每日清点,做到账物相符;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2.一般管理药物

未纳入特殊管理和非临床试验用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一般管理药物应设专柜,明显标识,做到账物相符。

3.临床试验用药物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采购、验收入库、贮存管理

1、抗肿瘤药物的采购、验收入库、贮存、发放各环节必须严格按高危药品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入库验收和发放时有核对记录。

2、抗肿瘤药物贮存应划定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的药品必须存放在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3、严禁在现场吃、喝食物或嚼口香糖、化妆、吸烟及存放食品;

三、配置管理

1、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配置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2、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全部实行集中调配与供应,所有抗肿瘤药物静脉注射剂只能由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后供临床科室使用,各科室不得自行配置,其他药房不得贮存和调配抗肿瘤药(门诊局部用药除外)。

3、相关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抗肿瘤药物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配置流程及安全防护等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的集中配置工作。

4、所有细胞毒药物的配置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操作人员有相应防护措施。

5、抗肿瘤药物配置成品的保存条件,如放置时间、储存温度、是否需要避光等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以保证药效。

6、配置成品应由专人送到用药病区,并由护师以上护理人员经核对后接收,交接有签字记录。

四、使用管理

1、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调配后的抗肿瘤药物需经过药师复核,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2、给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3、抗肿瘤药物输注应由专科护士进行,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给药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渗漏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4、渗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4.安全用药: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超说明书用药与超量用药

临床需超说明书、超量使用抗肿瘤药物时由主管医师和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或循证医学/药学证据,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专家组审核批准。

五、废弃物管理

1、抗肿瘤药物废弃物必须与其它物品分开放置,并密闭存放在有特殊标记的特制的防渗漏的污物袋中,统一交医疗垃圾运送组收集、集中焚烧处理。

2、处理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的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防造成伤害。

3、制定安全移除污染废弃物品程序,所有与细胞毒药物有关的注射器、Ⅳ袋、手套、工作服需弃去时,分类置于颜色专用的“CD废物”袋中,并贴上醒目的警告性标签予以区别,该废物袋再置入专用箱密封集中处置;

六、人员资质管理

1、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特殊管理抗肿瘤药物中可能造成比较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需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开具处方,使用时须具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和相应的抢救设备,必要时须医师在场。医务科、药学部组织每两年一次对从事肿瘤药物治疗的临床医师进行再培训和再授权。

2、应用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须具有护士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医院每半年定期抽查护士对肿瘤药物治疗处方与医嘱的执行能力,对存在缺陷与问题有记录和整改意见。

3、调配抗肿瘤药物的药师须具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调配后的抗肿瘤药物需经过药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发出。医务科、药学部组织每两年一次对从事肿瘤药物调配的调剂药师进行再培训和再授权。

七、安全管理

1、对接触细胞毒药物的工作人员提供每年度一次常规健康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血小板等指标),并做好记录,建立健康档案,以监测其健康状况。

2、孕期或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从事细胞毒药物调配工作;

3、指派专人保管细胞毒药物,建立危害性药品区域,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4、调配细胞毒药品应在规定区域完成,严禁在现场吃、喝食物或嚼口香糖、化妆、吸烟及存放食品;

5、加强专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八、监督检查

1、医院质量管理小组和科室质量管理组应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科室根据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本科室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将抗肿瘤药物安全与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严格执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管理办法》,医务科、药学部组织每年对各科室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管理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院通报,通知各科室进行整改,对整改意见的成效进行评价,并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和科主任综合目标考核。

附件:细胞毒药物的危害及污染途径

一、细胞毒药物的危害

细胞毒药物(cytotoxic drugs,CD)系指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据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SHP)对细胞毒药物的划定,主要特征如下:(1)生殖系统毒性;(2)致癌性;(3)致畸胎或损伤生育;(4)低剂量(对实验动物或治疗病人)时致系列器官的毒性表现。美国癌症协会对从事肿瘤化疗的人员作过统计,发现长期暴露于细胞毒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生接触性皮炎和湿疹;(2)寻麻疹和变态反应;(3)恶心呕吐、头晕及肝损害;(4)月经紊乱,自动流产或异位妊娠;(5)子女出现畸形;(6)患肿瘤。

二、已知的细胞毒药物的污染途径

细胞毒药物对工作人员的污染主要通过被动吸入药物的粉尘或雾化物或通过皮肤、口鼻、被污染的食物或在污染区吸烟等。

1、发生在药房及调配间的污染

化疗药物在调配过程中产生药物泄漏、粉尘或雾化:(1)从药瓶中抽出针头时;(2)使用注射器或滤器转运药品时;(3)敲开安瓿时;(4)从装满药物的注射器中排出空气时;(5)分包裸片药品时;(6)药瓶破碎、倾倒、溢溅时;(7)被细胞毒药物污染的手套、工作服、使用过的注射器、药瓶处置不当等。

2、发生在病人治疗时的污染

(1)当对患者进行化疗时,装有细胞毒药物的注射器连接处如发生渗漏,直接污染皮肤并产生雾化。(2)病人化疗后,其呕吐物、排泄物在48小时内均含有化疗药物的较高浓度或危害性代谢产物。

徐州民政医院医院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一般管理抗肿瘤药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阿那曲唑片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斑蝥酸钠注射液、氟他胺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金葡素注射液 苦参碱注射液 来曲唑片 榄香烯注射液 美司钠注射液

帕米磷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 比卡鲁胺片

特殊管理抗肿瘤药物 1 苯丁酸氮芥片 2 达卡巴嗪 洛莫司汀胶囊 4 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 亚叶酸钙针

伊班磷酸钠注射液 依西美坦片

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注射用氨磷汀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 注射用门冬酰胺酶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注射用左亚叶酸钙 左旋门冬酰胺酶 唑来膦酸注射液 7 8 9 10 11 多柔比星脂质体 多西他赛注射液 放线菌素 氟达拉滨针

氟尿嘧啶植入剂 氟尿嘧啶注射液 复方环磷酰胺片 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 14 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 15 卡培他滨片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18 硫酸长春地辛 19 硫酸长春新碱 20 六甲密胺胶囊 21 平阳霉素 23 羟基脲片 羟基喜树碱注射液 25 锶(89SR)二氯化锶 27 替吉奥胶囊 28 替加氟注射液 29 替莫唑胺胶囊 30 替尼泊苷注射液 31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32 盐酸阿糖胞苷 33 盐酸吡柔比星 34 盐酸表柔比星 35 盐酸博来霉素

注射用丝裂霉素

盐酸柔红霉素

注射用多柔比星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 37 盐酸吉西他滨

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 39 盐酸尼莫司汀 40

盐酸托泊替康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43 依托泊苷

依托泊苷胶囊 45 异环磷酰胺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散剂 47 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注射用重酒石酸长春瑞滨 48 注射盐酸托泊替康 49

注射用氟脲苷

注射用环磷酰胺 52 注射用甲氨蝶呤 53 注射用雷替曲塞

顺铂注射液,注射用顺铂 卡铂注射液 54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甘露醇 注射用洛铂

注射用奈达铂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57 注射用三氧化二砷 58 59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 61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62 紫杉醇注射液 63 64

第二篇:抗肿瘤药物管理办法-修订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一、本管理办法中抗肿瘤药物特指细胞毒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

二、组织领导

(一)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

(二)医务科、药剂科定期组织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三、基本原则

(一)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权衡利弊,确保患者最大获益;

2.明确治疗目的,适度治疗;

3.治疗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4.参照规范,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5.个体化治疗;

6.密切监护并正确处理不良反应。

四、使用管理

(一)药品调配: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复核无误后发放。

(二)用药复核:护理人员在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应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三)渗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处置办法。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四)安全用药: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置办法。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

(五)人员管理:

1.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具有主治及以上职称;

2.配制和使用人员应根据情况选用一定的防护措施。孕妇或疑已怀孕者,应避免处理细胞毒药物。

(六)贮存管理

1.医院各药房抗肿瘤药物的存放应与药品储存要求相符,细胞毒药物要求有专柜或专区存放并有明显标识,不得

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药名和外包装相似药品应有标识区分。

2.病房不得存放细胞毒性药物,现用现领。

3.化疗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黄色塑料袋中,双层包装,并标明“化疗废弃物”,送至专门地点处理。

六、监督管理

(一)医务科、药剂科定期检查处方医师资质。

(二)加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三)药剂科定期组织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报医务科,反馈至使用科室,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检查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和个人考核。违反本办法者,1人次扣科室综合目标0.5分。

附:细胞毒药物外渗、溢出的处理

一、细胞毒药物外渗的处理

(一)一旦发现细胞毒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外渗药物,然后拔除针头。

(二)发生化疗药外渗后要及时通知分管医师及护士。

(三)用0.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起到止痛作用,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制(具体药物的处理参见《抗肿瘤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处置方法》)。

(四)外渗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五)避免患者局部受压,外渗局部肿胀严重的对症治疗。

二、细胞毒药物在配置、运送时应配备专用用具,包括防护衣、鞋套、乳胶手套、口罩、毛巾、垃圾袋,当发生溢出时:

(一)如果患者的床单被< 5ml化疗液体或48小时内接受细胞毒药物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污染,应戴口罩、手套后将污染床单卷入干的床单里面,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按化疗废弃物处理。

(二)当溢出量≥5ml或药品破碎时,应立即穿戴个人防护设备(防护衣、鞋套、乳胶手套、口罩),将毛巾平铺于溢出液体上,完全吸收溢出液,清扫溢出区。

(三)如果人体接触到细胞毒药物,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受污部位;如果手或手套严重污染,立即脱去手套,洗手;眼睛接触到细胞毒药物,应撑开眼睑用水冲洗受累的眼睛至少5分钟。

(四)污染物品、清扫用物均应按化疗废弃物处理。

第三篇: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

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

1肿瘤发病率概述

1.1世界肿瘤发病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报道,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其中近60%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及食管癌,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2大死因。从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患者均在1030万以上,到1999年底全球肿瘤患者总数已逾40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道,世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比 1990年上升了22%,今后 20年还将上升大约50%。近年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发病率略有下降,但癌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以美、英、德、法、意等为代表),较易发的癌症类型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卵巢癌。

1.2我国癌症发病情况和癌症种类介绍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我国不仅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兼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高发谱并存的特点。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的报道,近年来危害我国民众的主要癌症类型依次为胃癌(21.76%)、肝癌(17.83%)、肺癌(15.19%)、食管癌(15.02%)、结直肠癌(含肛门肿瘤,4.54%)、白血病(3.53%)、子宫颈癌(1.64%)、鼻咽癌(1.53%)和乳腺癌(1.49%)。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

2抗肿瘤药物概述

2.1世界抗肿瘤药物概述

目前抗肿瘤药物占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4.2%左右,畅销品种除紫杉醇(目前销售额为10亿美元左右)外,还有吉西他滨(gemcitabine)、托泊替康(topotecan)、多西他赛(docetaxel)和泰索帝(taxotere)。后3种抗肿瘤药物的世界销售额合计超过4亿美元,3年后有望超过10亿美元。这三种药物对发病率较高的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均有出色表现。

近年随着纳米分子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肿瘤发生机制的阐述、抗肿瘤靶点的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以及治疗手段的创新和综合运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00~2005年期间,整个市场规模将增长近1倍,预计将上市134种治疗癌症的新药(包括创新产品以及药物的新配方或新适应证)。创新药物市场目前估计在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0.2%,到2005年总额将达到86亿美元。

2.2我国抗肿瘤药物开发概述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展很快,仅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肿瘤药物药理学的自由申请项目就达40项,已成为药理学中申请项目最多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开发,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深入探

讨抗肿瘤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等,内容大多针对难治性实体瘤,如肝癌、肺癌和鼻咽癌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几乎全是仿制药品,从1993年我国开始对药品授予专利及对符合条件的药品给予行政保护后,我国仿制国外新药的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些国外近年来开发上市的新品种(如长春瑞滨、替尼泊苷、表柔比星、雌莫司汀和亮丙瑞林等)因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只能依赖进口以满足临床急需。因此,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加强新药创新工作的基础上,抢仿一些临床疗效肯定且应用面相对较广,并已失去专利保护的抗肿瘤新药。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能生产抗肿瘤药物的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其中主要原料药生产厂20 多家,制剂和中药生产厂60多家。WHO公布的49个常用抗肿瘤药物中,大多数国内都能生产,占总数的86%以上,常规抗肿瘤药物产销量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年生产抗肿瘤药物约50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中国抗肿瘤药物产量随着品种与用量的增多而上升,1993年原料药产量为33.44吨,1996年为40.512吨,1999年为44.288吨,2001年产量48.554吨,2002年为56.66吨,2003年完成50.73吨(为2002年同期的89.54%,缺报贵州省及云南省与河南省部分地区数据)。

3全国样本医院用药分析

根据中国药学会对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统计,2002年抗肿瘤药物的购药金额为10.5亿元。当年全国综合医院肿瘤科总床位数为168.38万张,其中样本医院为12.9万张,占7.66%。若按每床用药金额测算,约为8144元/床/年,以此推测2002年全国医院用药市场中抗肿瘤药物总额为137亿元。

中国药学会对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统计数据显示(表2):1999~2003年5年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药物使用金额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73%、22.55%、6.59%、14.64%和25.93%,基本呈V字形变化趋势。2003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药物的购药金额204897.5万元,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较大(统计城市从14个扩大为16个,新增加成都与重庆2个地区的样本医院),但是占购入药品总金额百分比却从2002年的14.64%下降到12.95%。

各大类抗肿瘤药物在用药金额比例上比较分散,其中用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的产品占2/3以上。

在对我国城市样本医院的调查中,用药金额前100名的品种中有13个品种是抗肿瘤药物和免疫刺激剂(在前50名中有6个),占医院全部购入药品金额的5.81%。这充分说明抗肿瘤药物和免疫刺激剂已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在抗肿瘤药物中,销售金额位于前10名的药品分别是紫杉醇、奥沙利铂、表柔比星、异长春花碱、吉西他滨、吡柔比星、多西他赛以及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和甘露聚糖肽。目前合资企业和进口产品所占份额分别为40%和20%左右。

4抗肿瘤药物的研制与开发热点

据报道,国外目前除已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生物工程产品(含抗癌疫苗)外,正在开发研制中的抗肿瘤药物有以下8大类:(1)抗代谢药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多位点抗叶酸代谢药等;(2)作用于细胞骨架的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可抑制微管蛋白的合成)和作用于微丝合成的新型抗癌药(主要来自海洋生物体内,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生产);(3)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喜树碱及依托泊苷、柔红霉素等;(5)还原型谷胱甘肽调节剂;(6)肿瘤细胞表面受体阻断剂;(7)核苷转运抑制剂如来自绿茶的“茶多酚”;(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上述8大类抗肿瘤新药中很多为天然药物或来自天然原料的半合成产品。

目前美国对癌症的看法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可预防或延缓癌症发生的药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30年来,美国医学界一直将抗癌的重点放在治疗方面,制药企业与联邦政府花费巨资研究开发治疗肿瘤的药物。虽然今后这方面的努力还将持续,但癌症药物的发展趋势将转为预防重于治疗。目前,正在进行的用于癌症预防的化合物和药品临床研究超过50个。

4.1正在研制中的天然(中草)抗肿瘤药物

在我国,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已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之一。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上市的抗肿瘤药物中除米托蒽醌、羟基脲和顺铂等少数几种抗肿瘤药物为化学合成药外,已上市(或仍在研制阶段)的一系列抗肿瘤药物(含人体免疫调节剂)均为从天然草药中提取的成分。目前的抗癌中药大体有4个方面的作用:(1)抑杀肿瘤细胞;

(2)调整机体免疫等抗癌潜能,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期;(3)提高放化疗效果的增敏作用;(4)降低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减毒作用。

除康莱特(薏苡仁提取物)、榄香烯(莪术油提取物)、三尖杉酯碱等热销品种外,目前已上市和正在研制中的一系列中药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剂)中,还有多糖类中药制剂如猪苓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人参多糖、银耳多糖、云芝多糖、地黄多糖、枸杞多糖、猕猴桃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绞股蓝多糖、竹荪多糖、刺五加多糖和牛膝多糖等等。多糖类抗肿瘤药物大多为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以利于消灭体内肿瘤细胞(组织)的新型药物。它们不仅不良反应较小,而且具有扶正固本的功能,符合中医的用药原则。

其它正在开发(或研制)中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有:表鬼臼毒素、蝎毒、姜黄、菝藜(皂甙)、川芎嗪、苦参碱、墓头回(可抗结直肠癌)、瑞香、败酱草与乌骨藤提取物等。

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来解释中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中药治疗肿瘤的机制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目前西药开发的热点,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化合物、红根草中提取到的有效成分等)、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抗突变作用(人参、绞股蓝、黄芪、白术、仙茅、枸杞子、天冬等)、细胞毒作用(莪术挥发油制剂,冬凌草甲素、乙素、大黄、人参、茯苓等)、免疫增强作用(地黄多糖、茯苓多糖、牛膝多糖、丹参、莪术、臼术、灵芝多糖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淫羊藿甙、丹参酮、大蒜素、人参皂甙、苦参、熊胆、巴豆与葛根有效成分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榄香烯、柴胡苷、茶多酚类物质等)。

4.2生物工程重组抗肿瘤药物

据国外医药信息刊物最新报道,已上市的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工程重组产品(含抗肿瘤疫苗)包括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生物工程重组抗肿瘤药物由于作用机制清楚、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热点。

中国药学会对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的调查表明,在免疫刺激剂类抗肿瘤药物中,基因工程药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年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左右,排在该大类用药前10名。而干扰素的年销售额也在6000万元左右,也属医院用药的“重磅炸弹”级产品。而人白细胞干扰素在上市的第一年(2000年)销售额就超过500万,预示着这个产品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5抗肿瘤药物发展思考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从正常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一系列的基因和细胞因子在很多环节上有调控作用,针对这些环节开发预防药物,也是抗肿瘤药物的一个研究方向。人类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对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有了巨大的进步。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步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本质,抗肿瘤药物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紫杉醇等药物的研究成功,表明继续寻找有新作用机制及独特化学结构的细胞毒药物仍有重要意义。新型抗肿瘤药物如生长因子抑制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耐药逆转剂、端粒酶抑制剂等有着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将使恶性肿瘤的治疗从治标走向治本。预计,在临床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金额将随之增加,其所占用药总金额的市场份额也会有所增大。

第四篇: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主要是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其次还有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耐药逆转剂、反义药物、端粒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拓扑异构酶;酪氨酸激酶;法尼基转移酶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治疗有了突破,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使肿瘤本质正在逐步阐明;大规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进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随着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特别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不再拘泥于普通的化学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焦点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和相应的新型抗肿瘤剂或手段有:①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细胞周期调控剂;②以新生血管为靶点: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③减少癌细胞脱落、粘附和基底膜降解:抗转移药;④以端粒酶为靶点:端粒酶抑制剂;⑤针对肿瘤细胞耐药性:耐药逆转剂;⑥促进恶性细胞向成熟分化:分化诱导剂;⑦特异性杀伤癌细胞:(抗体或毒素)导向治疗;⑧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肿瘤治疗增敏剂;⑨提高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生物反应调节剂;⑩针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治疗。

本文将主要从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和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最新进展作一简述。新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目前或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仍将是肿瘤药物治疗主体。细胞毒性药物的主要缺陷是对实体瘤疗效差,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但近10年来,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有了显著的进展,逐渐改善上述问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与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现有一批前景良好的新化合物正在临床前和临床I期研究阶段。

下面介绍一些已投入临床使用或临床II,III期试验取得较理想效果的抗肿瘤新药。

1.1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真核细胞DNA的拓扑结构由两类关键酶TOPOⅠ和TOPOⅡ调节,这两类酶在DNA复制、转录、重组,以及在形成正确的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分离、浓缩中发挥重要作用。TOPO I 抑制剂主要为喜树碱类化合物,近年发展了2个新的喜树碱类药物,即拓扑特肯和依莲洛特肯,临床上主要对卵巢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性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疗效较好。由于TOPO I 与DNA片断的共价结合及非共价复合物三维晶体结构已于最近阐明,新TOPO I抑制剂的寻找又成为热点,发展喜树碱类药物的口服制剂以提高治疗指数也显得越来越重

TOPOⅡ抑制剂种类较多,近年来临床上疗效较好的有DNA嵌入型阿霉素衍生物去甲柔红霉素、吡喃阿霉素和非DNA嵌入型的鬼臼毒素类药物鬼臼噻吩甙等。原有抑制剂的改造又发现了一批新的TOPOⅡ抑制剂,如蒽环类抗生素MX2,AD32,AD198,AD312,吡啶并咔唑衍生物S16020-2都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

1.2 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是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新作用机制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由于紫杉醇的溶解度很差,不良反应大和耐药性的产生,许多研究机构正在探寻新的紫杉醇衍生物,并开发缓释等紫杉醇新剂型。

1.3其他

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新的TS特异性抑制剂,其中最著名的是raltitrexed(Tomudex)。临床试验中单药或与其他抗癌药(如5-FU)及放射线治疗联用,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软组织肉瘤、白血病等有较理想的疗效。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奥沙利铂和萘达铂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III期试验表明奥沙利铂与5-FU联合应用,对大肠癌的总缓解率超过50%。目前,奥沙利铂已被认为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一线药,与TOPOI和TS抑制剂的联合化疗试验正在美国、欧洲、中国等地进行中。萘达铂的肾脏毒性较小,临床II期试验表明其对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睾丸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有明显的疗效。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2.1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

已证明许多PTK抑制剂有抗癌活性,部分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PTK抑制剂与其他抗癌药物合用治疗癌症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小分子肽类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在体内外试验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已准备进入临床试验;SU-101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且因其能增加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BCNU的作用,正在准备将两药合用进行II期临床试验。

2.2 法尼基转移酶(FTase)抑制剂

正在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FTase抑制剂(FTIs)可分为:①法尼基二磷酸(FPP)竞争性FTase抑制剂。这类FTIs如Manumycin A,L-704272,BMS-186511,J-104871等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②CAAX-competitive FTIs:现已设计并合成了具有FTase识别与结合的Ras蛋白C端CAAX序四肽结构特征的肽模拟物,抑制有H-Ras,K-Ras和N-Ras突变的恶性肿瘤,其中Sch-66336已进入I期临床研究。

此外,还有肿瘤新生血管生成(TA)抑制剂、肿瘤耐药逆转剂(RRA)、反义药物、基因治疗、端粒酶抑制剂等。

人类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有了巨大的进步。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步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本质,抗肿瘤药物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紫杉醇等药物的研究成功,表明继续寻找有新作用机制及独特化学结构的细胞毒性药物仍有重要意义。新型抗肿瘤药物如生长因子抑制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耐药逆转剂、端粒酶抑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等有着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将使恶性肿瘤的治疗从表治走向根治。但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要达到真正治愈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田红,贺星,徐颂,等.化学合成类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14(1):8-14.[2] Folkman J.Anti416.[3 ] Folkman J.Angiogenesis[ J ].Annu Rev Med,2006,57:1-18.[4] Sledge G W Jr, Miller K D.Angiogenesis and antiangiogenic ther apy [J].CurrProbl Cancer, 2002,26(1): 1-60.[5] Orvig C, Abrams M J.Medicinal inorganic chemistry : introduction[J].Chem.Rev,1999,99(9):2201-2204.[6]张伦.铂类抗癌药物的应用及市场状况[J].中国制药信息,2001,17(3):7-10.[7 ]王淑嫒,王素英.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9(03A):55-59.

第五篇:超强总结-抗肿瘤药物

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11.1肿瘤的综合治疗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均十分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合理的、有计划的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取长补短。综合治疗就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的、合理的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化疗药物、免疫、心理和中医药治疗。在化学治疗时仍然宜联合使用不同药理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杀灭肿瘤细胞或干扰其生成长和代谢。11.1.1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Antitumor Drugs)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

过去的药理学曾把抗肿瘤药依据其性质和来源分为6类:即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和杂类。但以上分类不能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来源相同的药物可能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所以,目前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以下6类:

11.1.1.1细胞毒类药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1)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和噻替派等,能与细胞中的亲核集团发生烷化反应。DNA中鸟嘌呤NT易被烷化,使DNA复制中发生核碱基错误配对。受烷化的鸟嘌呤可以从DNA链上脱失,引起密码解释错乱。双功能基的烷化剂常与DNA双链上各一鸟嘌呤结合形成交叉联结妨碍DNA复制,也可使染色体断裂。DNA结构功能的破坏可导致细胞分裂,增裂停止或死亡。少数受损细胞的DNA可修复而存活下来,引起抗药。

(2)铂类化合物:铂类金属化合物如顺铂(DDP)可与DNA结合,破坏其结构与功能。(3)蒽环类:可嵌入DNA核碱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如柔红霉素(DNR)、多柔比星(ADM)、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及米托蒽醌等都是临床上有效的蒽环类化合物。放线菌素D(ACD)也属此类药等。

(4)破坏DNA的抗生素如丝裂霉素(MMC)的作用机制与烷化剂相同,博来霉素(BLM)可使DNA单链断裂而抑制肿瘤的增殖。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分别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增殖,属于抗代谢药。根据药物主要干扰的生化步骤或所抑制的靶酶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①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叶酸剂),如氨甲蝶呤(MTX)等;②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影响尿嘧啶核苷的甲基化(抗嘧啶剂),如氟尿嘧啶(5FU),喃氟尿嘧啶(FT207)及优福定(UFT)等;③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抗嘌呤剂),如巯嘌呤(6MP),6-硫鸟嘌呤(6-TG)等;④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⑤ DNA 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AraC)等。

3.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包括放线菌素D、阿克拉霉素和普拉霉素,均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抗肿瘤药,为细胞非特异周期药,对处于各周期时相的肿瘤细胞均有杀灭作用。4.拓扑异构酶抑制药:

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复制及抑制RNA合成。包括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药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药的代表药有依立替康、拓扑替康、羟喜树碱;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的代表药有依托泊苷、替尼泊苷。5.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

(1)影响微管蛋白装配的药物,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如长春新碱(VCR)、长春花碱(VLB)、紫杉醇及秋水仙碱等。(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三尖杉酯碱。(3)影响氨基酸供应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门冬酰胺酶;可降解血中门冬酰胺,使瘤细胞缺乏此氨基酸,不能合成蛋白质。

11.1.1.2 改变机体激素平衡而抑制肿瘤的药物(激素类):

与激素相关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等可通过激素治疗或内分泌腺的切除而使肿瘤缩小。这说明这些起源于激素依赖性组织的肿瘤,仍部分地保留了对激素的依赖性和受体。通过内分泌或激素治疗,直接或间接通过垂体的反馈作用,改变原来机体的激素平衡和肿瘤生长的内环境,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另一类药物如他莫昔芬则是通过竞争肿瘤表面的受体干扰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刺激。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通过影响脂肪酸的代谢而引起淋巴细胞溶解,因之对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有效。激素类药包括雌、孕、雄激素和拮抗药。

11.1.1.3生物反应调节剂

生物反应调节剂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生物制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增强、调节作用。

11.1.1.4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所生产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已近千种,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群司珠单抗,通过对受体的高选择亲和性,通过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11.1.2 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

(1)临床医师必须熟知抗肿瘤药的抗瘤谱、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使用规范,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

(2)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较强而快,高浓度下能迅速杀灭癌细胞; 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作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在机体能耐受的毒性限度内,其杀伤能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浓度和时限的关系中,浓度是主要因素。周期特异性药物则不然,其剂量反应曲线是一条渐近线,即在小剂量时类似于直线,达到一定剂量后不再上升,出现平台。相对来说,在影响疗效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中,时间是主要的因素。因此,为使化疗药物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非特异性药物宜静脉一次推注,而特异性药物则以缓慢滴注、肌内注射或口服为宜。

?(3)联合化疗方案中一般应包括两类以上药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且常用周期特异性药物与作用于不同时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配合。选药时也要尽可能使各药的毒性不相重复,以提高正常细胞的耐受性。

(4)经典的肿瘤治疗追求扩大根治的手术、强化或冲击化疗、根治性放疗等,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仅仅是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且患者治疗后普遍出现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而死亡。随着治疗中的手段的进步,使癌症治疗出现了质的飞跃,已经有可能将肿瘤当成慢性病对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那样,肿瘤患者也可带瘤长期生存。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为目标进行综合治疗。11.1.3 抗肿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原则

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涉及以下几方面:

(1)骨髓抑制:表现在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除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外几乎所有的细胞毒药,均会导致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常常出现在给药后的7~10天,但是某些药物可出现得更晚,如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和美法仑。在一次治疗前必须检查外周末梢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复,应酌情减少用药剂量或推迟治疗。对中性白细胞减少,或由此带来的发热患者,应当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必要时考虑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2)消化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肝脏毒性等。对轻度消化道反应可口服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进行处理,如效果不佳,可合并应用地塞米松或劳拉西泮作为补充。对严重呕吐或处理效果不佳者,可给予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包括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雷莫司琼、托烷司琼;对化疗后的急性或延迟性恶心、呕吐发作者,也可给予神经激肽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提高对恶心和呕吐的控制。为预防迟发症状,可口服地塞米松,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联合应用。(3)口腔黏膜反应:如咽炎、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黏膜反应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数情况都与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和蒽环类抗生素有关。防止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应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经常洗漱口腔)。

(4)脱发:抗肿瘤药引起的脱发几乎在1或2周后产生。对于脱发,迄今尚无药理学上的防治方法,国外曾探索使用冰帽等措施。

(5)神经系统毒性:如奥沙利铂、长春碱类及紫衫类可致周围神经炎,应进行积极预防和处理。

(6)高尿酸血症:化疗可诱导高尿酸血症,且与急性肾衰竭有关。为防止出现,别嘌醇应在治疗肿瘤化疗前24小时开始使用,且应大量补充水分。

(7)大多数细胞毒类药物都有致畸性,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或慎用。

(8)静脉注射药物的外渗:绝大部分化疗药物对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及血管有明显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血管外渗的防护和处理,减少药物血管外渗的风险:①化疗应当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②当化疗药渗漏时,应即停止注射;③根据化疗药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局部进行冷敷(禁忌热敷),减轻皮肤坏死的机会;④局部使用解毒剂是蒽环类化疗药外渗处理的重要环节,根据药物渗出量、范围做局部皮下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行多点注射:①地塞米松5 mg加利多卡因100 mg局部封闭,一日1次,连续3日,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②给予50~200 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8.4%碳酸氢钠5 ml加地塞米松4 mg,局部静脉注射或渗漏部位多处皮下注射;透明质酸酶300 U加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局部注射或透明质酸酶2ml加地塞米松5mg加5%利多卡因2 ml局部注射。(9)泌尿道上皮毒性

出血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毒性的表现,使用异环磷酰胺及大剂量环磷酰胺时会出现,是由于代谢物丙烯醛所致。美司钠可防止泌尿道毒性的发生。美司钠在使用异环磷酰胺中作为常规治疗措施,也用于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的患者(如超过2g),或既往使用环磷酰胺曾经出现泌尿道上皮毒性的患者。

11.1.4抗肿瘤药的进展

肿瘤内科治疗水平的明显提高,使得肿瘤内科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肿瘤内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单纯的肿瘤内科治疗就可以完全治愈某些肿瘤。尽管肿瘤内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肿瘤内科治疗仍只是当前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它必须与其它方法,特别是外科手术、放疗以及其它生物或物理的手段结合,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肿瘤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肿瘤内科治疗的实施也需要全面综合考虑。肿瘤科医生应对肿瘤的类型、特性、分期及发展趋势,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考虑到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根据现有的治疗手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肿瘤患者获得最大的收益。

近年来,伴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渐被阐明。以一些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酶作为药物筛选靶点,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位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即分子靶向药和和抗体靶向药,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抗肿瘤药根据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分为:细胞毒类药、激素类药物、生物反应调节药、靶向治疗、其他药物及辅助用药

11.2 抗肿瘤治疗方案

11.2.1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

11.2.1.1 辅助化疗方案

顺铂:75mg/m2? 静脉滴注,第1天(或总量分3天给予)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每21天重复1次,共化疗4周期

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 每28天重复1次,共化疗4周期

顺铂: 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长春碱:4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 第1、8、15天 每21天重复,共化疗4周期

辅助化疗的目的是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辅助化疗仍有不良反应,应充分评估治疗的利弊,术后一般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应慎用辅助化疗。

11.2.1.2 化、放疗同步治疗方案

顺铂: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28天为1疗程,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顺铂:100mg/m21,静脉滴注,第1、39天

长春碱:5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一周1次′5次 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紫杉醇:45~50 mg/m2,静脉滴注1小时,一周1 次

卡铂:200~400mg/m2或AUC=2,静脉滴注0.5小时,每4周1 次 同步进行胸部放疗。11.2.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总量分3天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天重复1次,一般化疗4~6周期 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总量分3天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天重复1次,一般化疗4~6周期 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总量分3天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天重复1次,一般化疗4~6周期 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卡铂:200~400mg/m2或AUC=5~6,静脉滴注0.5小时,第1天 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天重复1次,一般化疗4~6周期

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为姑息性的治疗,应充分评估化疗后的利弊,防止出现过度治疗。治疗中应考虑患者病理类型、发展趋势,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

11.2.1.4 二线治疗方案

二线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21天重复1次

培美曲赛: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21天重复

二线分子靶向治疗方案

(1)吉非替尼: 250mg/天,口服(2)埃罗替尼:150mg/天,口服

11.2.1.5 老年晚期及一般状况差(PS=2)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1)长春瑞滨: 25mg/m2,静脉冲入,第1、8、15天 每28天重复1次,共化疗4~6周期

(2)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 每28天重复1次,共化疗4~6周期

(3)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治疗,每28天重复1次,共化疗4~6周期 老年患者的治疗应把握度,防止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伤害。11.2.2 乳腺癌治疗方案 11.2.2.1 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

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甲氨蝶呤:4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每4周重复1次,共6个周期。

含蒽环类联合辅助化疗方案:常用方案有。多柔比星:6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每3周重复静脉滴注1次,共6周期 多柔比星:5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氟尿嘧啶 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周期。

表柔比星: 75~1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环磷酰胺: 5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氟尿嘧啶: 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周期。

11.2.2.2 晚期乳腺癌单药治疗方案

(1)多柔比星: 75mg/m2,静脉注射,第1天,21天为1周期 或多柔比星 20mg/m2,静脉注射,一周1次

(2)表柔比星 :60~90mg/m2,静脉注射,第1天,21天为1周期(3)脂质体多柔比星:50mg/m2,静脉冲入,第1天,28天为1周期(4)紫杉醇 17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21天为1周期 或紫杉醇 80mg/m2,静脉滴注,一周1次

(5)多西他赛:80~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周期 或多西他赛40mg/m2,静脉滴注,一周1次,连续6周停2周为1周期(6)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28天为1周期

(7)卡培他滨:1000~125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8)吉西他滨:800~12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28天为1周期

11.2.2.3 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方案有

(1)环磷酰胺:100mg/m2,口服,第1~14天 多柔比星:30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28天为1周期(2)氟尿嘧啶: 5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多柔比星:5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21天为1周期

(3)多柔比星: 6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 21天为1周期?? 以上含多柔比星方案,也可考虑用表柔比星或THP代替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剂量为80mg/m2,THP剂量为40~50mg/m2。

(4)环磷酰胺: 100mg/m2,口服,第1~14天 甲氨蝶呤:40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28天为1周期

(5)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卡培他滨 :125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 21天为1周期

(6)紫杉醇 :17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

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第1天用于紫杉醇之后)? 21天为1周期

(7)曲妥珠单抗:4mg/kg,静脉滴注1.5小时,第1天;之后 2mg/kg,静脉滴注0.5小时,一周1次。

或曲妥珠单抗8mg/kg,静脉滴注1.5小时,第1天;之后 6mg/kg,静脉滴注1.5小时,每3周1次 11.2.3 消化道肿瘤 11.2.3.1胃癌

助化疗常用方案:

1.卡培他滨单药方案

卡培他滨:850~125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每3周重复,共8周期

1.卡培他滨联合顺铂(XP)方案

卡培他滨:1000~125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顺铂:60~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顺铂20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8周期

1.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

氟尿嘧啶:一日425~750mg/m2,静脉滴注24h,第1-5天 顺铂:60~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分2~3天用); 或顺铂:一日15~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8周期 1.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 / CapeOX)

卡培他滨:850~100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或奥沙利铂6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8周期

1.简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s亚叶酸钙5FU2)

亚叶酸钙: 200~4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

氟尿嘧啶:一日400mg/m2,静脉注射,然后再用 一日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第1、2天

每2周重复1次,共8~12周期

1.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FOLFOX4)

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

亚叶酸钙:一日200mg/m2,在氟尿嘧啶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2天; 氟尿嘧啶:一日400mg/m2,静脉注射,然后再用一日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第1、2天

每2周重复1次,共8~12周期

1.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mFOLFOX6)

奥沙利铂:85~1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

亚叶酸钙:一日400mg/m2,在氟尿嘧啶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天;

氟尿嘧啶:一日400mg/m2,静脉注射,然后再用一日24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4~48小时

每2周重复一次,共8~12周期

1.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mFOLFOX7)

奥沙利铂:85~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亚叶酸钙:一日200~400mg/m2,在氟尿嘧啶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2天; 氟尿嘧啶:2400~30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6小时 每2周重复1次,共8~12周期

1.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方案(mECF方案)

表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氟尿嘧啶:一日200mg/m2,持续静脉滴注,一日1次;或500~600mg/m2,静脉滴注24h,第1~5天

每3周重复一次,共6~8周期

1.卡培他滨-表柔比星-顺铂方案(ECX)卡培他滨:一次625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表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共6~8周期

1.卡培他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方案(EOX)

卡培他滨:一次625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表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一次,共6~8周期 新辅助化疗

应遵循高效低毒的原则,可考虑的化疗方案包括ECF,或其衍生方案ECX、EOX、EOF,或试用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联合紫杉烷类如FOLFOX/ XELOX/ XELOPAC等。术前化疗周期数为2~4周期。术后联合放疗的化疗方案

1.氟尿嘧啶一日425~600mg/m2 加亚叶酸钙一日 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周重复1次

2.卡培他滨一次625mg/m2,口服,一日2次,放疗期间每周第1~5天。复发转移性胃癌的姑息化疗

化疗方案除见所有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外。其他如下:

1.卡培他滨-多西他赛(TX)

卡培他滨:825~1000mg/m2 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多西他赛:60~75mg/m2 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1次; 或30~36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应给予减轻水肿以及预防过敏、止吐等药物

1.卡培他滨-紫杉醇(XELOPAC)

卡培他滨:825~100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给予抗过敏药

1.多西他赛-顺铂(DC)或氟尿嘧啶(DF)

多西他赛: 60~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顺铂: 60~75mg/m2,静脉滴注,第l天

或氟尿嘧啶: 一日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给予抗过敏药、止吐药,并注意充分水化,防止肾损害(用顺铂时)。

1.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

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先用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氟尿嘧啶:一日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应给予抗过敏药;注意药物对骨髓抑制作用

1.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TCF)

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先用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氟尿嘧啶:一日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应给予抗过敏药、止吐药物,并注意充分水化,防止肾损害

1.紫杉醇-顺铂-卡培他滨(TCX)

卡培他滨:825~100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先用;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给予抗过敏药、止吐药物,并注意充分水化,防止肾损害

1.紫杉醇-顺铂(TC)或氟尿嘧啶(TF)

紫杉醇:12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顺铂:60~75mg/m2,静脉滴注,第l天

或氟尿嘧啶:一日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用药前给予抗过敏药、止吐药物,并注意充分水化,防止肾损害(用顺铂时)8.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

伊立替康:150~180mg/m2,静脉滴注30~120分钟,第1天

亚叶酸钙:200~400mg/m2,在氟尿嘧啶之前,静脉输注,第1、2天

氟尿嘧啶:一次400mg/m,静脉注射,然后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第1、2天 每2周重复1次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迟发型腹泻和急性胆碱能样反应。9. 伊立替康+顺铂(IP)

伊立替康:150~180mg/m2,静脉滴注0.5~2小时,第1天 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迟发型腹泻和急性胆碱能样反应;注意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 10.替加氟/尿嘧啶-顺铂(UFT)方案: 替加氟/尿嘧啶(每片50mg/112mg):一次3片,一日3次,第1天~21天 顺铂:60~75mg/m2 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 11.2.3.2大肠癌

辅助化疗

1.FOLFOX4 方案见上,术后6月内行8~12周期。

2.亚叶酸钙5FU2方案见上,用于高危II期患者,术后6月内性8~12周期。3.卡培他滨单药,方案见上,可用于高危II期或III期患者难以耐受联合化疗者,术后6月内进行8周期。新辅助化疗

参照姑息化疗的方案,术前进行3~4周期。姑息化疗(每3周期进行评效)

1.FOLFOX4、(m)FOLFOX6、(m)FOLFOX7,方案见上 2.XELOX方案见上 3.FOLFIRI方案见上

4.卡培他滨单药,方案见上

5.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方案见上 6.联合贝伐单抗

与1~6各方案联合:贝伐单抗5mg/kg,每2周重复1次。

1.联合西妥昔单抗

与1~6各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 首剂一周400mg/m2,维持剂量一周 250mg/m2 11.2.3.3食管癌

辅助化疗(术后进行2~4周期)1.紫杉醇-顺铂(TP)? 紫杉醇:150~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

姑息化疗(每3周期进行评效)1.伊立替康+顺铂(TP)方案,方案见上 2.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 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重复1次 1.顺铂-氟尿嘧啶(FP方案):

顺铂:60~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1.顺铂-依托泊苷(PEF方案)顺铂: 60~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1.C顺铂-氟尿嘧啶-平阳霉素方案

顺铂:60~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平阳霉素:6mg/m2,肌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第1天 11.2.3.4 胰腺癌

姑息化疗:(每2~3周期进行评价疗效)1.吉西他滨单药

吉西他滨:一次1000 mg/m2,一周1次,静脉滴注,联用7周后间歇1周,然后每3周间歇1周。

1.吉西他滨-奥沙利铂(GEMOX)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

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分第1天和第8天给予。

1.吉西他滨-卡培他滨(GEM+xeloda)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

卡培他滨:825~1000mg/m2,口服,一日2次,第1~14天,间歇7天;

1.吉西他滨-氟尿嘧啶

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 氟尿嘧啶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1.吉西他滨-顺铂

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 顺铂:60~80mg/m2,静脉滴注,分第1天和第8天给予 11.3抗肿瘤药 11.3.1细胞毒类药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药、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以及其他细胞毒药物等。它包括传统分类中的细胞周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因其共同特点是通过作用于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复制或转录过程导致细胞死亡而被归为细胞毒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靶部位为增殖活跃的细胞,因此对生长旺盛、自我更新迅速的正常组织和器官都可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导致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应该禁用所有细胞毒类药物。

11.3.1.1 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主要包括:烷化剂、铂类化合物及蒽环类药物等。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靶为细胞DNA,因此对多种生长活跃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都将产生明显毒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皮肤黏膜毒性、脱发、神经毒性、肺毒性、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权衡利弊、合理选择,必要时根据药物毒性情况酌情减低药物剂量甚至停药。1.烷化剂

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药物,氮芥(HN2)是最早应用的烷化剂,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环磷酰胺(CTX)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塞替哌(TSPA)局部刺激小,可选取多种给药方式。卡莫司汀(BCNU)脂溶性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可用于原发性脑瘤、脑转移瘤、脑膜白血病等;烷化剂几乎具有细胞毒类药物所有典型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为该类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在药物特异性不良反应中,HN2、CTX、BCNU可出现中度恶心呕吐;CTX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尤其在大剂量给药和既往接受盆腔放疗的患者易发生,可预防性给予美司钠;BCNU所致骨髓毒性发生较迟。近年来研究显示,提高烷化剂类药物剂量强度,能明显增加疗效,但大剂量应用时应严密监测其毒副反应,尤其是非血液学毒性如出血性膀胱炎、心肌炎、肺纤维化及中毒性肝炎。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适应证】 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癌、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钠。

(2)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

(3)当肝肾功能损害、骨髓转移或既往曾接受多程化放疗时,环磷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

(4)由于本品需在肝内活化,因此腔内给药无直接作用。(5)环磷酰胺水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最好现配现用。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不良反应】 常见白细胞减少,用药后1~2周最低值,2~3周可恢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停药1~3天可恢复;大剂量使用,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少尿、血尿、蛋白尿,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肺纤维化、月经紊乱、无精或少精、不育症。【用法和用量】 成人:单药静脉给药按体表面积一次500~1000mg/m2,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30ml,静脉给药,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联合用药500~600mg/m2。

儿童:静脉给药,一次10~15mg/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也可肌内注射。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环磷酰胺:(1)100mg;(2)200mg;(3)500mg。

2.铂类化合物类

铂类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非常广泛,常用的抗肿瘤铂类化合物为顺铂(DDP)、卡铂(CBP)和奥沙利铂(L-OHP)。顺铂是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及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等实体瘤的首选药之一,卡铂抗瘤谱与顺铂类似,多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及食管癌、卵巢癌等,而奥沙利铂是胃肠道癌常用药物,是结直肠癌的首选药物之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低镁血症等,也可出现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由于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三种铂在药动学上存在不同,各自毒性亦有所区别,如顺铂显著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肾毒性和耳毒性,骨髓抑制相对较轻;由卡铂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严重程度比顺铂轻,在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耳毒性方面的问题比顺铂少,但骨髓抑制比顺铂严重;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包括感觉周围神经病)是剂量依赖性的,在累积量超过800mg/m2时,在部分患者可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卡铂和奥沙利铂在糖溶液中稳定,使用中应采用5%葡萄糖溶解输注;在使用顺铂时应注意避光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大剂量(30mg/m2以上)应用时,需要加强水化和利尿,肾毒性是大剂量顺铂化疗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用顺铂后可致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升高,通常发生于给药后10~15 天,多为可逆性,个别严重者可致不可逆肾衰竭,目前尚无有效预防肾毒性的手段。顺铂进入循环后可直接与肾小管结合,破坏肾功能。化疗时严格按医嘱用药,用药后及时给予利尿剂,一日水摄入量维持在3 000~3 500 ml,使尿量维持在2 500 ml以上,水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体超负荷病症并及时处理,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肾功能情况,同时观察24小时尿量及尿颜色,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物排泄,以防尿酸结晶形成造成肾功能损害。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和别嘌醇,抑制尿酸形成,监测尿液的酸碱度,pH值保持在6.5~7.0之间,准确记录24 h尿量,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当然最好的措施是预防,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要防患于未然,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因卡铂的代谢受到肌酐清除能力的影响较大,同样的剂量在不同的患者体中清除的速率相差极大,用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并不可靠,故卡铂的剂量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然后按照所需AUC水平计算;由于遇冷可加重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甚至可能因喉痉挛导致严重后果,临床使用奥沙利铂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受凉,如禁冷饮、接触凉物及避风等。顺铂 Cisplatin

【适应证】 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睾丸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肉瘤、头颈部肿瘤及各种鳞状上皮癌和恶性淋巴瘤。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既往有肾病史、造血系统功能不全、听神经功能障碍,用药前曾接受其他化疗或放射治疗、及非顺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炎等。

(2)治疗前后,治疗期间和每一疗程之前,应作如下检查:肝、肾功能、全血计数、血钙以及听神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检查。此外,在治疗期间,每周应检查全血计数。通常需待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重复下一疗程。(3)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男女病人均需严格避孕。治疗后若想怀孕,需事先进行遗传学咨询。

(4)顺铂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5)本品应避免接触铝金属(如铝金属注射针器等)。(6)在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病人必须饮用足够的水份。

【禁忌证】 对顺铂和其他铂化合物制剂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骨髓机能减退、严重肾功能损害、失水过多、水痘、带状疱疹、痛风、高尿酸血症、近期感染及因顺铂而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等患者。

【不良反应】 肾脏毒性: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微量血尿。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会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障碍,严重时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和尿毒症者。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反应常在给药后1~6小时内发生,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偶见肝功能障碍、血清氨基转移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造血系统: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一般与用药剂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耳毒性:耳鸣和高频听力减低,多为可逆性,不须特殊处理。神经毒性:多见于总量超过300mg/m2的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多见,表现为运动失调、肌痛、上下肢感觉异常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大脑功能障碍,亦可出现癫痫,球后视神经炎等。过敏反应: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变态性发热反应等。其他:高尿酸血症:常出现腿肿胀和关节痛。血浆电解质紊乱:低镁血症、低钙血症、肌肉痉挛。心脏毒性:少见心率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功能不全等。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牙龈变化:牙龈会有铂金属沉积。患者接受动脉或静脉注射的肢体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红斑及皮肤溃疡、局部静脉炎等少见。也有可能出现脱发、精子、卵子形成障碍和男子乳房女性化等现象。继发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出现与顺铂化疗使用有关。血管性病变,如脑缺血,冠状动脉缺血,外周血管障碍内似Ravnaud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见,但可能与顺铂使用有关。【用法和用量】 顺铂仅能由静脉、动脉或腔内给药。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必须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

本品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剂量视化疗效果和个体反应而定。以下剂量供参考(适用于成年人及小孩):单次化疗(每四周一次),一次用量50~120mg/m2;化疗每周一次,共2次,一次用量50mg/m2;化疗一日1次,连用5天,一次用量15~20mg/m2。

疗效依临床疗效而定,每3~4周重复疗程。本品可与其他抗癌药联合使用,单一使用亦可。联合用药时,用量需随疗程作适当调整。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顺铂:(1)10mg;(2)20mg;(3)50mg。顺铂注射液: 6ml∶30mg。

卡铂 Carboplatin

【适应证】 卵巢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膀胱癌、间皮瘤等。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水痘、带状疱疹、感染、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2)应用本品前应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至少每周检查1次白细胞与血小板。(3)在用药期间,应随访检查:①听力;②神经功能;③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清肌酐测定;④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分类与血小板计数;⑤血清钙、镁、钾、钠含量的测定。(4)静脉注射时应避免漏于血管外。(5)本品溶解后,应在8小时内用完。(6)滴注及存放时应避免直接日晒。

【禁忌证】 有明显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对顺铂或其他铂化合物化合物过敏者;对甘露醇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毒性,白细胞与血小板在用药21日后达最低点,通常在用药后30日左右恢复;粒细胞的最低点发生于用药后21~28日,通常在35日左右恢复;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与剂量相关,有蓄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皮疹或瘙痒,偶见喘咳),发生于用药后几分钟之内;指或趾麻木或麻刺感;高频率的听觉丧失首先发生,耳鸣偶见;视力模糊、黏膜炎或口腔炎;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及头晕,偶见变态反应和肝功能异常。

【用法和用量】 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本品,浓度为10mg/ml,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

成人:按体表面积一次200~400mg/m2,每3~4周给药1次;2~4次为一疗程。也可采用按体表面积一次50mg/m2,一日1次,连用5日,间隔4周重复。【制剂与规格】卡铂注射液 :(1)10ml∶100mg;(2)15ml∶150mg。注射用卡铂:(1)50mg;(2)100mg。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适应证】 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应用: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辅助治疗原发肿瘤已完全切除后的Ⅲ期结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1)奥沙利铂应在专门的肿瘤机构内应用,并在有经验的肿瘤医生的监督下使用。

(2)对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尚缺乏足够的安全性研究的资料。因此,此类病人用药前应该权衡利弊。此种情况下,必须密切监测肾功能,并按照毒性大小调整剂量。(3)对于有铂类化合物过敏史的病人,应严密监测过敏症状。一旦发生任何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并禁止在这些患者中再用奥沙利铂。(4)如有外渗发生,应立即停止滴注并采取局部处理措施以改善症状。(5)应仔细监测奥沙利铂的神经系统毒性,特别是与其他有神经系统毒性的药物合用时。一次治疗前都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后定期复查。(6)如果以2小时内滴注完奥沙利铂的速度给药时,病人出现急性喉痉挛,下次滴注时,应将滴注时间延长至6小时。

(7)如果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感觉障碍、痉挛),那么依据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推荐以下方法调整奥沙利铂的剂量。①如果症状持续7天以上而且较严重,应将奥沙利铂的剂量从85mg/m2减至65mg/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②如果无功能损害的感觉异常一直持续到下一周期,奥沙利铂的剂量从85mg/m2减至65mg/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③如果出现功能不全的感觉异常一直持续到下一周期,应停止应用奥沙利铂。④如果在停止使用奥沙利铂后,这些症状有所改善,可考虑继续奥沙利铂治疗。

(8)应告知病人治疗停止后,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症状可能持续存在。辅助治疗停止后,局部,中度感觉异常或影响日常活动的感觉异常可能持续3年以上。

(9)胃肠道毒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建议给予预防性和/或治疗性止吐用药。(10)严重的腹泻和/或呕吐可能会引起脱水、麻痹性肠梗阻、肠闭塞、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肾功能损伤,特别当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发生这些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11)如果出现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50×109/L),下一周期的治疗应推迟,直到血液学指标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在奥沙利铂初次治疗前或新一周期奥沙利铂治疗前要进行血象检查。

(12)应告知患者服用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后发生腹泻/呕吐、黏膜炎/口腔炎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情况的危险性,并与他们的医师有密切接触以保证一旦发生问题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之。

(13)如果发生黏膜炎/口腔炎,伴有或不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下次服药应推迟至黏膜炎/口腔炎恢复到至少1级,和/或中性粒细胞水平≥1.5×109/L。

(14)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联合或不联合亚叶酸)合用时,应根据氟尿嘧啶相关的毒性对其剂量作相应的调整。

(15)当腹泻达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到3~4级(中性粒细胞<1×109/ L)或血小板减少症达到3~4级(血小板<50×109/ L)时,须将奥沙利铂临床应用剂量从85 mg/ m2降到65mg/ 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并且相应调整氟尿嘧啶应用的剂量。

(16)如果有无法解释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如无痰性干咳、呼吸困难、肺泡罗音或可有放射影像学依据的肺浸润,应立即停止应用该药直到肺部检查确定已排除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可能为止。

(17)如果不能确定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异常或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转移引起的,应考虑由奥沙利铂引起的极少见的肝血管异常的可能性。

【禁忌证】 对铂类衍生物有过敏者,第一疗程开始前有骨髓抑制,第一疗程开始前有周围感觉神经病变伴功能障碍,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有时可达3级或4级。当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学毒性增加。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有时很严重。当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这些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建议给予预防性和/或治疗性的止吐用药。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有时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喉痉挛,可自行恢复而无后遗症,这些症状常因感冒而激发或加重。感觉异常可在治疗休息期减轻,但在累积剂量大于800mg/m2(6个周期)时,有可能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在治疗终止后数月之内,3/4以上患者的神经毒性可减轻或消失。当出现可逆性的感觉异常时,并不需要调整下一次本品的给药剂量。给药剂量的调整应以所观察到的神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为依据。当感觉异常在两个疗程中间持续存在,疼痛性感觉异常和/或功能障碍开始出现时,本品给药量应减少25%(或100mg/m2),如果在调整剂量之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停止治疗。在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之后,仍有可能全量或减量使用,应根据医师的判断做出决定。用药后不适发热、便秘和皮疹;轻度肝功能改变,对心肾功能无影响;脱发,耳毒性,本品渗漏在血管外可以引起局部疼痛和炎症;罕见过敏,出现皮肤红斑甚至过敏性休克。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

【用法和用量】 限成人使用。辅助治疗时奥沙利铂的推荐剂量为85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2~6小时,每2周重复,共12个周期(6个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的推荐剂量为85mg/m2静脉滴注,每2周重复一次。应按病人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剂量。

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使用,必须在氟尿嘧啶前使用。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奥沙利铂:(1)50mg;(2)100mg。

3.蒽环类及其他

抗肿瘤抗生素中以DNA为靶作用部位的药物主要包括丝裂霉素(MMC)和蒽环类抗生素如多柔比星(ADM)、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这些药物对多种人体肿瘤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使用广泛。MMC原来主要用于胃肠道癌,也可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治疗,但近年来已较少用于消化道肿瘤。蒽环类抗生素抗瘤谱非常广,为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的首选药物之一。骨髓抑制是这类药物共同的剂量限制性毒性,MMC的骨髓抑制较为持久。近年来由于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可部分克服骨髓毒性,含蒽环类药物的剂量密集方案被成功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的治疗。蒽环类药物大部分通过胆管排泄,蒽环类抗生素可导致氧自由基形成,这可能与其心脏毒性有关,表现为剂量累积性的心肌病,大多发生于多柔比星总量大于400mg/m2、表柔比星大于900mg/m2的患者,一般认为,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的心脏毒性低于多柔比星,因此蒽环类抗生素慎用于有心脏病、高血压、高龄的和接受过心脏介入的患者;另外这类药物局部刺激性强,药物外渗可导致组织坏死,故必须确定静脉通畅后才能给药;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用积极的解救措施。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适应证】 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睾丸癌、胃癌、肝癌等。

【注意事项】(1)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引起黄疸或其他肝功能损害,有肝功能不全者,用量应予酌减。

(2)本品的肾排尿虽较少,但在用药后1~2日内可出现红色尿,一般都在2日后消失。肾功能不全者用本品后要警惕高尿酸血症的出现;痛风患者,如应用多柔比星,别嘌醇用量要相应增加。

(3)下列情况慎用 2岁以下幼儿,老年患者。

(4)在用药期间,应检查:①用药前后要测定心脏功能、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酶学和其他心肌功能试验;②随访检查周围血象(每周至少1次)和肝功能试验;③应经常查看有无口腔溃疡、腹泻以及黄疸等情况,应劝病人多饮水以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可能,必要时检查血尿酸或肾功能。

(5)过去曾用过足量柔红霉素、表柔比星及本品者不能再用。(6)本品可用于浆膜腔内给药和膀胱灌注,但不能用于鞘内注射。

(7)在进行纵隔或胸腔放疗期间禁用本品,以往接受过纵隔放射治疗者,多柔比星的一次用量和总剂量亦应酌减。

(8)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需确定静脉通畅后才能给药。【禁忌证】 曾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已引起骨髓抑制的病人;心肺功能失代偿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周围血象中白细胞低于3.5×109/L或血小板低于50×109/L患者;明显感染或发热、恶液质、失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患者;胃肠道梗阻、明显黄疸或肝功能损害患者;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白细胞约于用药后10~14日下降至最低点,大多在三周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不严重。可出现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ST-T改变,一般不影响治疗,少数患者可出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累计剂量密切相关,大多出现在总量>400mg/m2的患者,这些情况偶尔可突然发生而常规心电图无异常迹象,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脏病变多出现在停药后1~6个月,心脏毒性可因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也可有口腔黏膜红斑、溃疡及食道炎、胃炎。脱发发生率为90%以上,一般停药1~2个月可恢复生长。局部反应:如注射处药物外渗可引起组织溃疡和坏死。药物浓度过高引起静脉炎。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性红斑、肝功能异常与蛋白尿、甲床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指甲松离,在原先放射野可出现皮肤发红或色素沉着。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过敏反应、结膜炎、流泪。此外多柔比星可增加放疗和一些抗癌药毒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特别是初次使用者,可因瘤细胞大量破坏引起高尿酸血症,而致关节痛或肾功能损害。

【用法和用量】 静脉冲入、静脉滴注或动脉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浓度为2 mg/ml。成人:静脉冲入(1)单药50~60mg/m2,每3~4周1次或一日20mg/m2,连用3日,停用2~3周后重复。(2)联合用药为40mg/m2,每3周1次或25mg/m2,每周1次,连续2周,3周重复。总剂量不宜超过400mg/m2。分次用药心肌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溃疡)较每3周一次为轻。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多柔比星:(1)10mg;(2)50mg。

表柔比星 Epirubicin

【适应证】 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直肠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膀胱内给药有助于浅表性膀胱癌、原位癌的治疗和预防其经尿道切除术后的复发。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影响: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以免蓄积中毒;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无需减少剂量,因为仅少量的药物经肾脏排出。使用本品因肿瘤细胞的迅速崩解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应检查血尿酸水平。另外,在用药1~2天内可出现尿液红染。(2)心脏毒性: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力衰竭;对目前或既往接受纵隔、心包区合并放疗的患者,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潜在危险可能增加;在确定表柔比星最大蓄积剂量时,与任何具有潜在心脏毒性药物联合用药时应慎重;在每个疗程前后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当表柔比星总累积剂量超过900mg/m2时进展行CHF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并有引起原发性心肌症的风险,超过该累积剂量的使用需要非常小心。

(3)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应定期进行血液学监测。

(4)给药说明①静脉给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使其终浓度不超过2mg/ml;②建议先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检查输液管通畅性及注射针头确实在静脉之后,再经此通畅的输液管给药。以此减少药物外溢的危险,并确保给药后静脉用盐水冲洗;③表柔比星注射时溢出静脉会造成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坏死。小静脉注射或反复注射同一血管会造成静脉硬化。建议以中心静脉输注较好;④不可肌内注射和鞘内注射。

(5)继发性白血病:可伴或不伴白血病前期症状。下列情况下出现继发性白血病更为常见:当与作用机制为破坏DNA结构的抗癌药合用时;或患者既往多次使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或蒽环类治疗剂量有所提升时。潜伏期一般为1~3年。

(6)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本品能破坏精子染色体,接受本品治疗的男性患者应避孕。本品可能引起绝经前妇女闭经或绝经期提前。

【禁忌证】 因用化疗或放疗而造成明显骨髓抑制的患者;已用过大剂量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或柔红霉素)的患者;近期或既往有心脏受损病史的患者;血尿患者膀胱内灌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与多柔比星相似,但程度较低,尤其是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其他不良反应有:脱发,男性有胡须生长受抑;黏膜炎,常见舌侧及舌下黏膜;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偶有发热、寒战、荨麻疹、色素沉着、关节疼痛。注射处如有药液外溢,可致红肿、局部疼痛、蜂窝组织炎或坏死。肝肾功能损害罕见,有慢性肝病或肝转移时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甚或黄疸。

【用法和用量】(1)常规剂量:表柔比星单独用药时,成人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60~120mg/m2,当表柔比星用来辅助治疗腋下淋巴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联合化疗时,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00~120mg/m2静脉注射,每个疗程的总起始剂量可以一次单独给药或者连续2~3天分次给药。根据患者血象可间隔21天重复使用。

(2)优化剂量:高剂量可用于治疗肺癌和乳腺癌。单独用药时,成人推荐起始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最高可达135mg/m2,在每疗程的第1天一次给药或在每疗程的第1、2、3天分次给药,3~4周一次。联合化疗时,推荐起始剂量按体表面积最高可达120mg/m2,在每疗程的第1天给药,3~4周一次。静脉注射给药。根据患者血象可间隔21天重复使用。

(3)膀胱内给药:表柔比星应用导管灌注并应在膀胱内保持1小时左右。在灌注期间,患者应时常变换体位,以保证膀胱黏膜能最大面积地接触药物。为了避免药物被尿液不适当的稀释,应告知患者灌注前12小时不要饮用任何液体。医生应指导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排空尿液。浅表性膀胱癌,表柔比星5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50ml中,每周一次,灌注8次。对于有局部毒性(化学性膀胱炎)的病例,可将一次剂量减少至30mg,患者也可接受50mg每周一次共4次、然后每月一次共11次的同剂量药物膀胱灌注。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给药次数。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1)10mg;(2)50mg。

吡柔比星 Pirarubicin

【适应证】 对恶性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对乳腺癌、头颈部癌、胃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等有效。单用THP的有效率分别为20%~70%。与多种化疗药物如Ara-C、CTX、6-MP、MTX、5-FU、DDP等联合应用抗癌作用增加。【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合并感染、水痘等症状的患者。

(2)儿童及生长期的患者用药时注意对性腺影响。(3)高龄者酌情减量。(4)严格避免注射时渗漏至血管外,密切监测心脏、血象、肝肾功能及继发感染等情况。原则上每周期均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5)溶解本品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以免pH的原因影响效价或浑浊。(6)溶解后药液,即时用完,室温下放置不得超过6小时。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异常者,妊娠期、哺乳及育龄期妇女。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粒细胞减少,平均最低值在14天,第21天恢复,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少见;心脏毒性低于ADM,急性心脏毒性主要为可逆性心电图变化,如心律失常或非特异性ST-T异常,慢性心脏毒性呈剂量累积性;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黏膜炎,有时出现腹泻;肝肾功能异常、脱发、皮肤色素沉着等,偶有皮疹;膀胱内注入可出现尿频、排尿痛、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状,甚至膀胱萎缩。【用法和用量】 将本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10ml溶解。可静脉、动脉、膀胱内注射。

静脉注射:一般按体表面积一次25~40mg/m2;

动脉给药:如头颈部癌按体表面积一次7~20mg/m2,一日1次,共用5~7日,亦可一次14~25mg/m2,每周一次;

膀胱内给药:按体表面积一次15~30mg/m2,稀释为500~1000μg/ml浓度,注入膀胱腔内保留1~2h,每周3次为一疗程,可用2~3疗程。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1)10mg;(2)20mg。柔红霉素 Daunorubicin

【适应证】(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无论是单一使用柔红霉素或者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柔红霉素均适用于治疗该病的各个分期。亦用于治疗早幼粒性白血病。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柔红霉素治疗该病,缓解率很高,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大及尚有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故柔红霉素只适用于那些对其他药物已产生耐药的病例。在急淋急性期联合使用柔红霉素、泼尼松和长春新碱已证实十分成功。

(3)其他肿瘤:已观察到柔红霉素对神经母细胞瘤及横纹肌肉瘤有良好的疗效。【注意事项】(1)在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使用柔红霉素的病人须住院,治疗在持续的监控下进行。

(2)柔红霉素可迅速溶解肿瘤细胞而致血中尿素和尿酸升高。在治疗的第一周,至少需监测3至4次血浆尿素和尿酸水平。在严重的病例中,应给予充足的液体和别嘌醇,以避免尿酸性肾病。

(3)柔红霉素对所有病人都有骨髓抑制作用,对某些病人甚至有严重的骨髓再生障碍。所以在开始治疗之前,应时常注意药物的骨髓毒性,从而做好充分的支持疗法准备,如应用抗生素、输血、输血小板成分,最后也可输白细胞。治疗的第一周必须一日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4)在治疗开始及治疗期,提倡用一般实验室的检验如测AST、ALT、碱性磷酸酶(AKP)、胆红素和BSP来评估病人的肝功能。

(5)须特别注意,柔红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如果柔红霉素的累积总量在20mg/kg的限量以下,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是很小的,约2%。但如果累积总量过高,则发生率就相应增加。联合治疗(放疗及应用其他潜在心脏毒性的药物治疗)或有与病症相关的临床情况,如贫血、感染、心包或心肌浸润都会加强柔红霉素的心脏毒性。心力衰竭有可能在完全缓解期发生或在停用柔红霉素治疗几周后发生,而且一般常用的内科治疗并不能改善心力衰竭。每一治疗周期之前及之后,都值得做基础心电图。心电图的改变,如T波低平或倒置,或S-T段下降,或心律失常发作,并不认为是停止用药的指征。现在认为QRS波低电压是心脏毒性较为特异的表现。如果发生QRS波低电压,须慎重权衡继续用药治疗的益处与发生不可逆心脏损害危险性两者间的利害关系。在累积总量很高时,心力衰竭可随时发生,而心电图预先无任何改变。

(6)柔红霉素引起男性和女性不育,引起畸胎或对胎儿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足够评估。实验室资料显示柔红霉素可能引起胎儿生存率下降。故此,须慎重权衡孕妇用药的益处与药物对胎儿或胚胎潜在毒性两者间的利害关系。有报道指出,柔红霉素像其他抗肿瘤药物和免抑制剂一样对特定实验模型动物有潜在致癌作用。(7)注射柔红霉素1~2天后,尿液可呈桔红色。如果皮肤或黏膜意外接触到柔红霉素溶液,应立即彻底冲洗,虽然柔红霉素显示有部分抗菌活性,但决不用作抗生素。

【禁忌证】 柔红霉素因有增加心脏毒性作用的危险而不适用于那些有心脏病史的病人;对有严重或有潜在心脏病患者;对有严重感染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是最重要的不良反应;脱发是常见不良反应,不过治疗停止后可恢复正常;口腔炎如果不是由于肿瘤本身所表现的,会在注射药物5~10天后出现,其特点是溃烂区域的疼痛,特别是在舌两侧及舌下黏膜区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如果注射柔红霉素时发生药物外渗会导致严重的坏死;选用小静脉或一条静脉重复多次注射,可造成静脉硬化症。

【用法和用量】 柔红霉素口服无效。须避免肌内注射或鞘内注射。只能静脉注射给药。应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以确保针头在静脉内,然后才在这一通畅的静脉输液管内注射柔红霉素。这项技术可减少药物外渗的危险性及保证在注射完毕后可冲洗静脉。柔红霉素切不可与肝素混合,因这类药物在化学性质上不相配伍,可产生沉淀物,柔红霉素可与其他抗白血病药物联合应用,但切不可用同一针筒来混合这些药物。单一剂量从0.5mg/kg至3mg/kg。0.5~1mg/kg的剂量须间隔1天或以上,才可重复注射;而2mg/kg的剂量则须间隔4天或以上才可重复注射。虽然很少应用2.5~3mg/kg的剂量,这个剂量须间隔7~14天才可重复注射。每个病人需要注射的次数不同。每个病人应根据各自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应根据各自的血象和骨髓象情况来调整剂量,亦应考虑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应调整剂量。无论成人或儿童,总剂量不能超过20mg/kg。肝功能不良的病人须减量,以避免药物毒性的增强。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1)10mg;(2)20mg。

丝裂霉素 Mitomycin

【适应证】 胃癌、结肠及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膀胱肿瘤。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肝损害或肾损害,骨髓功能抑制,合并感染症,水痘患者。

(2)小儿用药应慎重,尤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并考虑对性腺的影响。

(3)有时会引起骨髓功能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故应频繁进行临床检验(血液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等),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减量或暂停并适当处置。另外,长期用药会加重不良反应呈迁延性推移,故应慎重给药。(4)充分注意感染症、出血倾向的出现或恶化。

(5)给药时:①静脉内给药时,有时会引起血管痛、静脉炎,血栓,故应充分注意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等,尽量减慢注射速度。②静脉内给药时,若药液从血管泄漏,则会引起注射部位硬结、坏死,故应慎重给药以免药液泄漏。③动脉内给药时,有时会出现动脉支配区域的疼痛,发红,红斑、水疱、糜烂、溃疡等皮肤损害,导致皮肤及肌肉坏死,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停药并适当处置。④肝动脉内给药时,会因药液流入靶位以外的动脉而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等,故应以造影等方法充分确认导管先端位置及药物分布范围,随时注意导管的脱逸、移动、注入速度等。另外,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停药并适当处置。

(6)配制方法:使用低pH溶液有时会降低效价,故溶解后尽快使用为宜。另外,尽量避免同低pH的注射剂配伍。水溶液状态易受pH影响,在pH8.0时稳定,但在pH7.0以下时,随pH值下降其稳定性也降低。

(7)本品与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合用有时会发生急性白血病(有时伴有白血病前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禁忌证】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水痘或带状疱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禁止活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若出现伴有破碎红细胞的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降低等症状,应停药并适当处置;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功能损害;若出现BUN,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值等异常,应停药并适当处置;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贫血等骨髓功能抑制;间质性肺炎、肺纤维症(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光片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适当处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内炎、腹泻、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皮疹、膀胱炎、膀胱萎缩、乏力感、脱发等。

【用法和用量】 间歇给药方法:成人通常1日4~6mg(效价),每周静脉注射1~2次。连日给药法:成人通常1日2mg(效价),连日静脉注射。

大量间歇给药法:成人通常1日10~30mg(效价),间隔1~3周以上静脉注射。与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合用:成人通常1日2~4mg(效价),每周与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合用1~2次。另外,必要时成人通常1日2~10mg(效价),注入动脉内、髓腔内或胸腔及腹腔内。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

注射液的配制方法:每2mg(效价)丝裂霉素以5ml注射用水溶解。

膀胱肿瘤:预防复发时,1日1次或隔日4~10mg(效价)丝裂霉素。治疗时,1日1次膀胱内注射10~40mg(效价)丝裂霉素。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丝裂霉素:(1)2mg;(2)10mg;(3)20mg。

11.3.1.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此类药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其化学结构与体内某些代谢物相似,但不具备其功能,干扰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利用,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1.。该类药物包括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甲氨蝶呤、培美曲塞;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药: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药:巯嘌呤、硫鸟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羟基脲;DNA多聚酶抑制药:阿糖胞苷、吉西他滨。常用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嘌呤和嘧啶衍生物等。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甲氨蝶呤不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之后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也受到抑制,使细胞阻断在S期。还原型叶酸不足,导致嘌呤及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障碍,抑制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绒毛膜癌、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许多实体瘤。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颅内受侵或缓解后预防CNS受侵以及脑膜转移癌。目前临床经常采用HD-MTX-CFR(大剂量甲氨蝶呤,CF解救),指一次使用比常规剂量大100倍(20mg/kg以上或1.0g/次)以上的甲氨蝶呤静脉滴注4~6小时,可用于骨肉瘤、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线治疗。另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为多靶点抗叶酸代谢培美曲塞,可同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等叶酸依赖性酶,通过干扰细胞复制过程中叶酸依赖性代谢过程而发挥作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可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单药培美曲塞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癌的二线治疗。

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适应证】 乳腺癌,妊娠性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或葡萄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宫颈癌,睾丸癌,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软组织肉瘤,高剂量用于骨肉瘤,鞘内注射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侵犯,银屑病。

【注意事项】(1)长期应用存在导致继发性肿瘤的风险。(2)影响生殖功能。(3)全身极度衰竭、恶液质或并发感染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本品。(4)白细胞低于3.5×109/L或血小板低于50×109/L时不宜使用。(5)有肾病史或发现肾功能异常时,未准备好解救药亚叶酸钙(CF),未充分进行液体补充或碱化尿液时,禁用大剂量疗法。大剂量疗法须经住院并随时监测其血药浓度。(6)滴注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禁忌证】 对本品高度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肾功能已受损害,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血液疾病者。

【不良反应】 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食,腹痛,腹泻,黑便,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肠炎,急性肝萎缩和坏死,黄疸,AST及 ALT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脂肪变性,门静脉纤维化,肾衰,氮质血症,膀胱炎,血尿,蛋白尿,尿少,尿毒症,咳嗽,气短,肺炎,肺纤维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血小板下降,丙种球蛋白减少,多部位出血,败血症,红斑,瘙痒,皮疹,光敏感,脱色,瘀斑,毛细血管扩张,痤疮,疖病,脱发,眩晕,头痛,视觉模糊,失语症,轻度偏瘫和惊厥,短期精液减少,月经不调,不育,流产,胎儿先天缺陷和严重肾病,并发感染,代谢改变,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组织细胞异常改变,鞘内注射后可出现惊厥,麻痹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增加。

【用法和用量】 急性白血病(1)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0~30mg,一周1~2次;(2)儿童,一次20~30mg/m2,一周1次,或视骨髓情况而定。

绒毛膜上皮癌或恶性葡萄胎 一次10~20mg,可溶于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总量80~100mg。

脑膜白血病 鞘内注射,一次6mg/m2,成人,一次5~12mg,最大不多于12mg,一日1次,5日为一疗程。预防用药,一次10~15mg,每隔6~8周一次。实体瘤 静脉给药,一次20mg/m2;亦可介入治疗。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甲氨蝶呤:(1)5mg;(2)0.1g;(3)1g。甲氨蝶呤注射液:(1)2ml﹕50mg;(2)20ml﹕0.5g;(3)10ml﹕1g。

2.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药

氟尿嘧啶是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药的代表性药物,只特异性作用于S期。是消化道癌基本药物以及乳腺癌常用方案组成之一。氟尿嘧啶口服吸收不稳定,多采用静脉,动脉及腔内注射,大剂量用药能透过血脑屏障。黏膜炎是氟尿嘧啶的特征性消化道反应。持续静脉输注5-Fu,将DNA合成障碍,而不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氟尿嘧啶持续静脉输注。卡培他滨为选择性的氟尿嘧啶口服衍生物,通过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激活,因肿瘤内TP酶活性较高。手足综合征是比较特殊的皮肤毒性,另外一种为高胆红素血症。

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

【适应证】 消化道肿瘤,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停止哺乳。(2)除较小剂量作放射增敏剂外,不宜与放疗同用。(3)有下列情况慎用:肝功能明显异常,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者,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明显胃肠道梗阻者,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者。(4)治疗前及疗程中定期检查周围血象。(5)用药期间不宜饮酒或同用阿司匹林类药物。(6)不能作鞘内注射。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伴水痘或带状疱疹者,衰弱患者,妊娠初期3个月内妇女。【不良反应】 常见恶心,食欲减退,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注药静脉上升性色素沉着;偶见口腔黏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电图的变化;罕见血小板减少;极少见咳嗽,气急,小脑共济失调;长期应用可致神经系统毒性;长期动脉插管可引起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局部感染,脓肿形成或栓塞性静脉炎。【用法和用量】 静脉注射:一日10~20mg/kg,连续5~10日,每疗程5~7g(甚至10g)。静脉滴注 一日300~500mg/m2,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可用输液泵连续给药维持 24小时,连续3~5日。

腹腔内注射,一次500~600mg/m2,一周1次,2~4次为一疗程。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多采用动脉插管注药。【制剂与规格】 氟尿嘧啶注射液:10ml∶0.25g。氟尿嘧啶软膏:(1)4g∶0.02g;(2)4g∶0.1g。

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

【适应证】 结肠癌辅助化疗,结肠直肠癌,乳腺癌。

【注意事项】(1)注意手足综合征,如果出现2或3度手足综合征应中断用药,发生3度手足综合征后再使用本品剂量应降低。(2)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3)与华法林同用应监测抗凝反应。(4)与苯妥英钠同用应监测苯妥英钠水平。

【禁忌证】 对本品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对氟尿嘧啶有严重、未预期反应患者或已知对氟尿嘧啶过敏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缺陷者,与索立夫定或其同型物(如溴夫定)同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口炎,腹痛,胃肠动力紊乱,便秘,口腔不适,上消化道炎症性疾病,胃肠道出血,肠梗阻,手足综合征,皮炎,皮肤脱色,指甲病变,脱发,疲劳,虚弱,发热,水肿,疼痛,胸痛,感觉异常,头痛,头昏,失眠,味觉紊乱,食欲下降,脱水,眼部刺激,视觉异常,呼吸困难,咳嗽,咽部疾病,鼻衄,咽喉痛,背痛,关节痛,水肿,静脉栓塞,情绪改变,抑郁,感染,梅毒,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高胆红素血症。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25g/m2,一日2次。治疗2周后休1周,3周为一疗程。餐后30分钟内用水吞服。根据毒性反应和肝肾功能情况作剂量调整。【制剂与规格】 卡培他滨片:(1)0.15g;(2)0.5g。

3.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药

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药中,巯嘌呤用于急性白血病的维持治疗,巯鸟嘌呤口服给药,用于缓和急性髓性白血病。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阿糖胞苷可导致重度骨髓抑制,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

羟基脲 Hydroxycarbamide

【适应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黑色素瘤,肾癌,头颈部癌,联合放疗治疗头颈部及宫颈鳞癌。

【注意事项】(1)本品可抑制免疫机能,用药期间避免接种病毒疫苗。(2)服用本品时应适当增加液体的摄入量,以增加尿量及尿酸的排泄。(3)定期监测白细胞、血小板、血中尿素氮、尿酸及肌酐浓度。(4)老年患者应适当减少剂量。(5)下列情况应慎用:严重贫血未纠正前,骨髓抑制,肾功能不全,痛风,尿酸盐结石史等。【禁忌证】 水痘、带状疱疹及各种严重感染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致睾丸萎缩和致畸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脱发,药物性发热。

【用量和剂量】 口服:常规用药 CML,一日20~60mg/kg,一周2次,连续6周为一疗程。

头颈癌、宫颈鳞癌等 一次80mg/kg,间隔3日1次,需与放疗合用。【制剂与规格】 羟基脲片:0.5g。5.DNA多聚酶抑制药

DNA多聚酶抑制药有氟达拉滨、克拉屈滨等。氟达拉滨用于治疗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氟达拉滨可导致骨髓抑制,并可能累积。对于慢性白血病及低度恶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蕈样霉菌病,霍奇金病以外的其他实体癌无效。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及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用于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克拉屈滨通过静脉输注或者皮下注射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也可用于治疗慢淋,低度恶性淋巴瘤及皮肤淋巴瘤。

目前临床应用愈来愈多的药物吉西他滨,静脉注射后在细胞内经过核苷激酶的作用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二磷酸(dFdCDP)及三磷酸(dFdCTP),dFdCDP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合成DNA必需的三磷酸脱氧核苷产生抑制。

吉西他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膀胱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NCCN(2007中国版)推荐,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腺癌。

阿糖胞苷 Cytarabine

【适应证】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联合用药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高危白血病,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白血病,鞘内应用可预防或治疗脑膜白血病。

【注意事项】(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本品可引起ALT、血及尿中尿酸量增高。(3)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低、肝肾功能不全、胆道疾患者、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近期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疗者慎用。(4)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周围血象、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骨髓涂片、肝肾功能。(5)应用本品时宜适当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使尿液保持碱性。(6)鞘内注射不用含苯甲醇的稀释液,可用不含防腐剂的氯化钠注射液配置并立即使用。【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

【不良反应】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巨幼红细胞增多,网状红细胞减少,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最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发热,皮疹,血栓性静脉炎,口腔或肛周炎症或溃疡;较少见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蜂窝组织炎,皮肤溃疡,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神经炎,神经毒,咽痛,食道溃疡,胸痛,头痛,荨麻疹,肺炎,腹痛,雀斑,黄疸,结膜炎,眩晕,脱发,过敏,瘙痒,呼吸困难;大剂量治疗时可能出现可逆性的角膜毒性和出血性结膜炎,大、小脑功能失调,性格改变,嗜睡和昏迷,严重的胃肠道溃疡,小肠积气囊肿导致的腹膜炎,肝脓肿,肝脏损害伴高胆红素血症,肠坏死,坏死性结肠炎,神经病变,心肌病变,肺水肿,脱发;本品综合征通常发生于用药后6~12小时,主要表现为发热、肌痛、骨痛、偶尔胸痛、斑丘疹、咽痛、结膜炎,不适。【用法和用量】 成人(1)诱导缓解 ①低剂量化疗,一日200mg/m2,持续输入5日(120h),总剂量1g/m2,2周重复一次,需要根据血象反应作调整。②高剂量化疗,一次2g/m2,12小时一次,输入时间>3小时,第1~6日给药,即12次;或者一次3g/m2,12小时一次,输入时间>1小时,第1~6日给药,即12次;或者一次3g/m2,每12小时一次,输入时间>75分钟,第1~6日给药,即12次。③联合化疗:一日100mg/m2,持续静脉注射,第1~7日给药。

(2)巩固治疗 对诱导方案作适当调整,疗程间歇时间较诱导阶段延长。

儿童 诱导及巩固治疗 参照成人剂量计算,可根据儿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作相应调整。脑膜白血病的鞘内应用 一次5~75 mg/m2,一日1次,连续4日或每隔4日1次。最常用方法是30 mg/m2,4日一次,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再给予1个疗程治疗。本品鞘内注射作为防治脑膜白血病的第2线药物,联用地塞米松5mg,如为预防性则每4~8周1次。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阿糖胞苷:(1)50mg;(2)0.1g;(3)0.5g。阿糖胞苷注射液:(1)1m∶0.1g;(2)5ml∶0.5g;(3)10ml∶1.0g。

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适应证】 局部晚期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或已转移的胰腺癌。

【注意事项】(1)骨髓功能受损的患者慎用,联合用药时注意骨髓毒性。证实有骨髓抑制时,应暂停化疗或者修改治疗方案。(2)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已经出现肝脏转移或既往有肝炎、酗酒或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应用本品可能会使潜在的肝功能不全恶化。(3)肾功能不全时应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4)若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应立即停药。(5)定期进行血液学、肝肾功能检查。(6)用药期间禁止驾驶和操作机器。(7)推荐氯化钠注射液为唯一溶剂,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配置,稀释后药物浓度不超过40mg/ml。

【禁忌证】 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联用放疗,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联用顺铂,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贫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性血管炎,坏疽,AST升高,ALT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呼吸困难,肺水肿,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轻度蛋白尿,血尿,皮疹,瘙痒,脱皮,水泡,溃疡,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水肿,脱发,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背痛,寒战,肌痛,乏力,厌食,咳嗽,鼻炎,不适,出汗,失眠,局部疼痛,嗜睡。

【用法和用量】 严格静脉途径给药 成人(1)非小细胞肺癌 ①单药,一次1g/m2,滴注30分钟,一周1次,连续3周休1周,每4周重复;②联合用药(联合顺铂)三周疗法,一次1.25g/m2,滴注30分钟,第1、8日给药,休1周;四周疗法,一次1g/m2,滴注30分钟,第1、8、15日给药,休1周。

(2)晚期胰腺癌:一次1g/m2,滴注30分钟,一周1次,连续7周休1周,以后一周1次,连续3周休1周。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0.2g;(2)1g。

11.3.1.3 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包括放线菌素D、阿克拉霉素和普卡霉素,均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学物质。这3种药物均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各个细胞周期时相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这三种药物的适应证不同。

放线菌素D对绒毛膜细胞癌的疗效突出,对儿童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横纹肌肉瘤、睾丸肿瘤和淋巴瘤也有较好的疗效。

放线菌素D Dactinomycin

【适应证】 霍奇金病,神经母细胞瘤,绒癌,睾丸癌,联合放疗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横纹肌肉瘤。

【注意事项】(1)哺乳期妇女、1岁以下幼儿、骨髓功能低下、有出血倾向者、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近期接受过放疗或化疗者慎用。(2)可使尿及血中尿酸增加干扰诊断。(3)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及肝肾功能。(4)外漏时立即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或用50~100mg氢化可的松局部注射及冷湿敷。【禁忌证】 有患水痘病史者,妊娠期妇女。

【不良反应】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胃炎,肠炎,脱发,皮肤红斑,脱屑,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静脉炎,外漏引起疼痛、局部硬结及溃破,免疫抑制,致畸,闭经或精子缺乏。

【用法和用量】 静脉注射: 成人一次0.3~0.4mg(6~8μg/k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20~40ml中,一日1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期2周,一疗程总量4~6mg。儿童,一日0.45mg/m2,连续5日,3~6周为一疗程。【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放线菌素D:0.2mg。

阿柔比星A Aclarubicin

【适应证】 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肺癌及卵巢癌。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 肝、肾功能受损者、老年患者、水痘患者、儿童,用过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的患者。

(2)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肝、肾、心功能。

(3)用药期间出现合并严重感染、发烧或出血倾向、心衰或心电图异常、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应考虑停药。药液溶解后及时用完,静脉注射静滴药物避免漏出血管外。(4)为防止静脉炎,采用静滴方式较好。

【禁忌证】 过敏史患者,有心功能异常及心脏病史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禁用。

【不良反应】 心电图变化、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多柔比星大致相同;心肌毒性比多柔比星小1/10,对心脏损伤较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伤,偶见氨基转移酶升高,也可合并消化道出血、口腔炎等;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贫血发生。头痛、倦怠;肾功能损伤、膀胱炎、皮疹、色素沉着、脱发、乏力、发热等反应。

【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用于急性白血病,一次0.4mg/kg,一日1次,10~15天为1疗程。恶性淋巴瘤实体瘤:一日1次,一次0.4mg/kg,7天为1疗程。也可采用一次0.8~1mg/kg,一周2次。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1)10mg;(2)20mg。

阿柔比星B Aclarubicin B 【适应证】 见多柔比星。

【注意事项】 本品不可静脉注射。本品不可与碱性药物配伍。

【不良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对肝肾有一定毒性,但停药后不久可恢复正常。

【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一日5~10mg,连续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再给第2疗程。

腔内注射:一次10mg,胸腹腔注入,一周1 次,2~4次为1疗程。【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B :6mg。

11.3.1.4 拓扑异构酶抑制药

拓扑异构酶抑制药包括两个部分:拓扑异构酶I抑制药和拓扑异构酶II抑制药。拓扑异构酶I抑制药的代表性药物有伊立替康、鲁比特康、羟喜树碱。拓扑异构酶II抑制药的代表性药物有依托泊苷、替尼泊苷。

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结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细胞内的TopoⅠ含量大大高于正常组织,尤其在S期肿瘤细胞中活性大幅度提高。

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一种水溶性的喜树碱类药物。在体内经肝酶CYP依赖性脂酶代谢成为有活性的10—羟基衍生物SN-38。除用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的治疗外,对其他肿瘤,如乳腺癌、恶性神经胶质瘤和胃癌也有一定效果。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度、一过性的,严重者可给予阿托品缓解,预防性给予阿托品可降低其发病率。

拓扑替康临床用于治疗乳腺、肺、卵巢癌。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肠梗阻、腹痛、口腔炎、厌食、脱发、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全身痛、感觉异常、肝功能异常,AST及ALT升高。静脉注射时,若药液漏在血管外局部可产生局部刺激、红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依托泊苷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恶性淋巴瘤、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替尼泊苷主要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绒癌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睾丸癌、膀胱癌、网状细胞肉瘤、淋巴细胞肉瘤、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等。

依托泊苷在静脉注射时,药液不可外漏,静滴时速度不得过快,至少30分钟,否则易引起低血压。不能作胸腔、腹腔和鞘内注射。替尼泊苷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增加替尼泊苷的清除,合并用药时可能应增加替尼泊苷的剂量。甲苯磺丁脲,水杨酸钠和磺胺甲噻二唑降低替尼泊苷的与蛋白结合率,导致游离药物增加,增加药物作用和毒性反应。羟喜树碱 Hydroxycamptothecin

【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胃癌,膀胱癌,直肠癌,头颈部上皮癌,白血病。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2)妊娠期妇女慎用。(3)静脉给药时外渗会引起局部疼痛及炎症。(4)仅限于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不宜用葡萄糖等酸性溶液溶解和稀释。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脱发。【用法和用量】 原发性肝癌(1)静脉注射,一日4~6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后,缓慢注射。(2)肝动脉给药,一次4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灌注,一日1次,15~30日为一疗程。

胃癌 静脉注射,一日4~6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后,缓慢注射。膀胱癌 膀胱灌注后加高频透热100分钟,剂量由10mg逐渐增加至20mg,一周2次,10~15次为一疗程。

直肠癌 经肠系膜下动脉插管,一次6~8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动脉注入,一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头颈部上皮癌 静脉注射,一日4~6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后,缓慢注射。白血病 成人,一日6~8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连续30天为一疗程。

【制剂与规格】羟喜树碱注射液:(1)2ml:2mg;(2)5ml:10mg。注射用羟喜树碱:(1)2mg;(2)5mg;(3)10mg。

依托泊苷 Etoposide

【适应证】 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癌。

【注意事项】(1)哺乳期妇女慎用。(2)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和肝肾功能。(3)不宜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速度不得过快,至少30 分钟。(4)不得作胸腔、腹腔和鞘内注射。【禁忌证】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下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妊娠期妇女;本品含苯甲醇,禁用于儿童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低血压,喉痉挛。

【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25mg/ml。(1)成人 一日60~100mg/m2,连续3~5 日,3~4 周为一疗程。(2)儿童 一日100~150mg/m2,连续3~4日。

口服:一日70~100mg/m2,连续5日,或30mg/m2,连续10~14日,3~4 周为一疗程。【制剂与规格】依托泊苷胶囊:(1)25mg;(2)50mg;(3)100mg。依托泊苷注射液:5ml:0.1g。

11.3.1.5 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

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包括三大类,即长春碱类、紫杉烷类和高三尖杉酯碱,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为植物提取物或其半合成衍生物,作用机制为影响微管蛋白装配、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生长停滞于分裂中期。1.长春碱类药物

长春碱类包括硫酸长春新碱(硫酸醛基长春碱vincristine sulfate),硫酸长春碱(硫酸长春花碱,vinblastine sulfate),硫酸长春地辛(硫酸长春花碱酰胺,vindesine sulfate)和酒石酸长春瑞滨(vinorelbine tartrate),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一些实体瘤(例如乳腺癌和肺癌)。前两者抗癌活性与其剂量有很大关系,后二者为人工半合成长春碱衍生物。

长春碱类药物进入肝内较多,瘤组织可选择性浓集,并且浓集于神经细胞较血细胞多,神经毒性重,很少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其共同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尤其以后两者为主要特点。神经系统毒性为长春碱类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腱反射消失,腹痛和便秘,甚至麻痹性肠梗阻等。静脉反复注药可致血栓性静脉炎,注射时漏至血管外可造成局部坏死,应立即停止注射,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或以1%普鲁卡因注射液局封,温湿敷或冷敷,发生皮肤破溃后按溃疡处理。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适应证】 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尤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

【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应终止哺乳。(2)2岁以下儿童的周围神经的髓鞘形成尚不健全,应慎用。(3)有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白细胞减少、神经肌肉疾病、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近期接受过放疗或化疗者慎用。(4)定期检查周围血象、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心律、肠鸣音及腱反射等。(5)本品可使血钾、血及尿的尿酸升高。(6)一旦药液外漏应停止输液,并予相应处理。防止药液溅入眼内,一旦发生立即用大量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之后应用地塞米松眼膏保护。冲入静脉时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禁忌证】 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 四肢麻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外周神经炎,腹痛,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脑神经症状,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生殖系统毒性,脱发,血压改变,血栓性静脉炎,局部刺激,局部组织坏死。

【用法和用量】 静脉注射或冲入:成人,一次1~2mg(或1.4mg/m2),一次量不超过2mg,65岁以上者,一次最大量1mg。

儿童 一次2mg/m2或按体重一次75μg/kg,一周1次。联合化疗,连续2周为一周期。【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1mg。

长春瑞滨 Vinorelbine

【适应证】 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

【注意事项】(1)治疗须在血液学监测下进行。粒细胞<0.2×109/L时应延迟至患者血象恢复正常再用药。(2)肝功能不全时应减量。如无法检测肾功能,须谨慎用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须慎用。(3)外渗可引起严重局部刺激,应立即停止注药,渗出部位局部皮下注射1ml透明质酸(250IU/ml)和采用热敷措施,余药从另一静脉输入。(4)治疗操作时谨防药物污染眼球而引起严重刺激甚至角膜溃疡,一旦发生应立即冲洗。(5)进行肝脏放疗时忌用本品。

【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粒细胞减少,贫血,深腱反射消失,感觉异常,下肢无力,麻痹性肠梗阻,便秘,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心肌缺血,脱发,下颌痛,局部皮肤红肿甚至坏死。

【用法和用量】 仅供静脉使用。单药,一周25~30mg/m2。联合化疗,依据所用方案选择剂量与给药时间。本品须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于15~20分钟输入,然后输入大量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静脉。

【制剂与规格】 重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1)1ml∶10mg;(2)5ml∶50mg。2.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紫杉烷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微管药物,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并通过干扰去多聚化过程使微管稳定,从而抑制微管网正常动力学重组导致细胞分裂受阻。它是一类广谱抗肿瘤药,包括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其作用机制相似,但抗瘤谱并不完全一致,二者的不良反应亦不完全一致,如紫杉醇因其以特殊溶媒Cremophor-EL进行溶解而可能导致严重的超敏反应,需常规进行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预处理,以防止严重的超敏反应。紫杉醇的外周神经毒性也更为常见,其具体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剂量累积有关,也可能与溶媒的神经毒性有关;紫杉醇另一重要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更常见的只有心动过缓和无症状的低血压。多西他赛与其相比,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都较轻,但其骨髓抑制较明显,为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另外其可导致持续的液体潴留,也会发生超敏反应,因此建议口服地塞米松以减少液体潴留和超敏反应。

紫杉醇 Paclitaxel

【适应证】 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AIDS相关性卡氏肉瘤。

【注意事项】(1)治疗前使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H2受体拮抗剂预防过敏。(2)骨髓抑制是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3)输注期间若出现传导异常,应密切观察,必要时给予治疗。(4)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5)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停止哺乳。(6)本品溶液不应接触聚氯乙烯塑料(PVC)装置、导管或器械。滴注时先经0.22微米孔膜滤过。【禁忌证】 对本品或聚氧乙基代蓖麻油过敏者,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mm3的实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的AIDS相关性卡氏肉瘤患者,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贫血,呼吸困难,面部潮红,胸痛,心律异常,心动过缓,皮疹,低血压,高血压,寒战,背痛,心电图异常,心肌梗死,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栓塞,运动神经异常,感觉神经异常,自主神经异常,视神经异常,关节痛,肌痛,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AST升高,肌酐升高,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注射部位反应,脱发,指甲改变,水肿。

【用法和用量】 预防用药 在治疗前12小时及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60分钟肌内注射苯海拉明50mg,以及治疗前30~60分钟静脉注射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

静脉给药 滴注时间大于3小时。(1)单药,一次135~200mg/m2,在G-CSF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2。(2)联合用药,一次135~175mg/m2,3~4周一次。

【制剂与规格】 紫杉醇注射液:(1)5ml﹕30mg;(2)25ml﹕0.15g;(3)16.7ml﹕0.1g。

多西他赛 Docetaxel

【适应证】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即使是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后。

【注意事项】(1)须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因可能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具备相应的急救设施,注射期间密切监测主要功能指标。(2)除非有禁忌,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前需预防用药以减轻体液潴留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及减轻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预防用药包括口服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16mg(8mgBID),在本品注射前一日开始服用,持续3天。(3)注意本品在血液学、过敏反应、皮肤反应、体液潴留、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及其他方面的毒性。(4)应遵循细胞毒类药物配置规程。(5)用药期间如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且持续一周以上低于500/mm3,出现严重或蓄积性皮肤反应或外周神经症状,应酌情减量。(6)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和/或ALT及AST超过正常上限3.5倍并伴有碱性磷酸酶超过正常值上限6倍的患者,除非有严格的使用指征,否则不应使用,也无减量使用建议。

【禁忌证】 对本品或赋形剂过敏者,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015×109/L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遵循其他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 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感染,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G3/4 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计数<0.05×109/L,出血,出血合并G3/4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瘙痒,红斑,皮疹,胸闷,背痛,药物性发热或寒战,支气管痉挛,脱发,皮肤反应,指甲改变,外周水肿,胸膜腔积液,心包积液,腹水及体重增加,口腔炎,腹泻,恶心,呕吐,味觉错乱,便秘,腹痛,胃肠道出血,食道炎,感觉神经症状,运动神经事件,少见惊厥或暂时性意识丧失,心率失常,低血压,高血压,心衰,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AST升高,ALT升高,罕见肝炎,厌食,视觉障碍,伴或不伴有结膜炎的流泪,肌痛,关节痛,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色素沉着,皮肤发红或发干,静脉炎,罕见放射回忆现象。

【用法和用量】 仅用于静脉滴注。一次75mg/m2,滴注1小时,3周1次。【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多西他赛:(1)20mg;(2)80mg。11.3.1.6 其他细胞毒类药

高三尖杉酯碱 Homoharringtonine

【适应证】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注意事项】(1)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血管病、肝肾功能不全、骨髓功能显著抑制、严重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痛风或尿酸盐肾结石病史的患者慎用。(2)会引起血及尿尿酸浓度增高而干扰诊断。(3)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或长期持续或重复给药时,会产生心脏毒性。对原有心律失常及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4)定期检查周围血象、肝肾功能、心脏体征及心电图。(5)慎与碱性药物配伍。

【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或频发的心律失常者,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者。【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心电图出现ST段变化及T波平坦,奔马律,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低血压,厌食,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脱发,皮疹,过敏性休克。【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一日1~4mg,溶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缓慢滴入3小时以上,4~6日为1疗程,间歇1~2周再重复用药。儿童 一日0.05~0.1mg/kg,4~6日为1疗程。【制剂与规格】 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1ml﹕1mg。

11.3.2 激素类药

目前的内分泌治疗中除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癌的控制以外,都涉及到了类固醇类激素(甾体激素)浓度或活性的改变。类固醇类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甾核。激素类药物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肿瘤疗效、药物毒性,并在肿瘤进展或毒性超出获益时,对治疗药物进行替换。

11.3.2.1 雌激素及抗雌激素类

1.雌激素类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stilboestrol的作用机制一般认为是利用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作用。常见的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体液潴留、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男性常发生阳痿和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发生撤退性出血。乳腺癌患者易发生高钙血症和骨痛。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已很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有时候用于治疗绝经后乳腺癌。常用药物包括:己烯雌酚、炔雌醇。(其他见第10章-妇产科疾病用药)

2.抗雌激素类

抗雌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和托瑞米芬(Toremifene)。其中他莫昔芬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ER阳性患者,绝经前、后均可使用)、化疗无效的晚期卵巢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细胞的胞浆内存在雌激素受体,他莫昔芬和雌激素均可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并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胞浆内的雌激素受体,形成他莫昔芬-受体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进入乳腺癌细胞核内,不能像雌激素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一样促使癌细胞的DNA与m-RNA结合,结果抑制了雌激素依赖性蛋白质的结合,并最终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多数患者对他莫昔芬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1)轻微的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无需特殊处理。(2)生殖系统反应:月经失调、闭经、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子宫内膜增厚等,这些反应系他莫昔芬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所致,一般较轻微,严重者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他莫昔芬可致子宫内膜癌,发生率约0.3%。(3)皮肤反应:面部潮红、皮疹、脱发。严重过敏性皮疹患者可停药。(4)神经精神症状:头痛、眩晕、抑郁。(5)其他:个别患者长期服用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视力障碍等。对症治疗如不能很好缓解,可暂停他莫昔芬治疗。

托瑞米芬的化学结构与他莫昔芬相似,该药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比他莫昔芬弱,因此该药抗肿瘤活性与他莫昔芬相当或略高,但不良反应较少。

芳香化酶抑制药(AI)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断卵巢以外的组织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达到抑制乳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由于其不能抑制卵巢功能,故不能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

他莫昔芬 Tamoxifen

【适应证】 复发转移乳腺癌,乳腺癌术后转移的辅助治疗。【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2)有骨转移患者在治疗初期需定期查血钙。(3)运动员慎用。

【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眼底疾病者。

【不良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月经失调,闭经,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和内膜癌,面部潮红,皮疹,脱发,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异常;罕见精神错乱,肺栓塞(表现为气短),血栓形成,无力,嗜睡。【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0~20 mg,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按他莫昔芬计算):(1)10mg;(2)20 mg。来曲唑 Letrozol

【适应证】 自然绝经或人工诱导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或受体状况不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注意事项】(1)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其全身药物浓度和药物的终末半衰期接近健康志愿者的2倍,应严密观察。(2)没有在肌酐清除率<10ml/min的女性中使用过本品。(3)运动员慎用。

【禁忌证】 对本品及其辅料过敏者,儿童,妊娠、哺乳期及绝经前妇女,严重肝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常见热潮红,食欲下降,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头痛,头晕,高血压,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脱发,多汗,红斑,斑丘疹,银屑病,皮肤疱疹,肌痛,骨痛,关节痛,关节炎,疲劳,虚弱,不适,水肿;少见尿道感染,白细胞减少,高胆固醇,体重降低,抑郁,焦虑,紧张,易怒,精神不振,嗜睡,失眠,记忆力损伤,感觉障碍,感觉异常,感觉减退,味觉障碍,白内障,眼刺激,视力模糊,心悸,心动过速,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动脉血栓,脑血管梗塞,低血压,呼吸困难,腹痛,口腔炎,口干,黏膜干燥,肝酶升高,瘙痒症,皮肤干燥,风疹,尿频,阴道流血,阴道异常分泌,阴道干燥,乳腺疼痛,发烧,口渴;长期应用可致骨质疏松、骨折。【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2.5mg,一日1次,治疗持续到肿瘤出现进展为止。【制剂与规格】 来曲唑片:2.5mg。

11.3.2.2孕激素类

孕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及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主要适应证为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也可用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恶液质。

孕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如下:可引起乳房痛、溢乳、阴道出血、闭经、月经失调、宫颈糜烂、宫颈分泌异常等。也有肾上腺皮质作用:满月脸、类库欣(Cushingoid)综合征、体重增加和雄激素样作用、手颤、出汗、夜间小腿疼痛,偶有黄疸。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和因骨转移产生的高钙血症患者禁用。月经过多、妊娠和已知对甲羟孕酮过敏者忌用。另外,因孕激素能明显的增加体重及食欲,正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使用。

11.3.2.3雄激素及抗雄激素类

1.雄激素类

雄激素主要被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但目前已基本上被其他药物所替代。这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并可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不良反应包括: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性功能紊乱,在男性可引起性欲亢进、粉刺,药物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睾丸萎缩和抑制精子生成,又由于抑制内源性睾丸酮的产生,可导致阳痿;女性患者应用后引起男性化;胆汁郁积性肝细胞损害;长期应用雄激素,可能出现肝癌、前列腺癌和肾细胞癌。有水钠潴留作用,可引起水肿,肾病和心衰患者慎用。妊娠期妇女前列腺癌者禁用。常用药物包括:丙酸睾丸酮等。见第10章妇产科疾病用药

2.抗雄激素类

抗雄激素类药的代表药为氟他胺。该药是一种非类固醇的雄激素拮抗剂,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此药与雄激素竞争肿瘤部位的雄激素受体,组织细胞对雄激素的摄取,抑制雄激素与靶器官的结合。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系因治疗过程中雄激素作用减少所致:男性乳房女性化,乳房触痛、溢乳等,减少剂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少数患者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增加、失眠或疲倦等症状,一般不影响用药。性欲减退,暂时性肝功能异常和精子计数减少罕见。此药对心血管的潜在性影响较小。因此药可能增加睾酮和雌二醇的血浆浓度,可能发生体液潴留。对氟他胺过敏者禁用此药。长期服用此药,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精子计数,当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时,应减量或停药,通常肝功能可以恢复。氟他胺 Flutamide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以前未经治疗,或对激素控制疗法无效或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它可被单独使用(睾丸切除或不切除)或与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合用。作为治疗局限性B2-C2(T2b-T4)型前列腺癌症的一部分,本品也可缩小肿瘤体积和加强对肿瘤的控制以及延长无病生存期。

【注意事项】(1)本品有可能造成肝功能损害,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2~3倍的病人不能服用本品。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如病人黄疸加重或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2~3倍,即使无临床症状,亦应停用本品。

(2)本品与LHRH激动剂联合用药治疗时,应了解每个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没有医生的指导,病人不可以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方案。(3)本品可引起液体潴留,故心脏病患者慎用。

(4)未接受药物或手术去势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应定期进行精子计数检查。如发生异常应减量或停药,一般可恢复正常。

(5)与华法林同服时,应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6)本品可增加睾丸酮和雌二醇的血浆浓度,可能发生体液潴留。

(7)本品可单独应用,也可与LHRH激动剂、化疗药联合应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

【禁忌证】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良反应】 单用:男子乳房发育及/或乳房触痛,有时伴溢乳;对心血管的潜在性影响比己烯雌酚小;恶心、呕吐、食欲增强、失眠和疲劳,暂时性肝功能异常和肝炎,性欲减退,胃不适、厌食、溃疡痛、胃灼热、便秘、水肿、瘀斑、带状疱疹、瘙痒、狼疮样综合征、头痛、头晕、乏力、不适、视物模糊、口渴、胸痛、忧虑、压抑、淋巴水肿、精子数减少。

合用:本品与LHRH激动剂合用出现热潮红、性欲减低、阳痿、腹泻、恶心、呕吐;联合用药较单一使用氟他胺时男子乳房女性化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非特异性胃肠功能紊乱、注射部位刺痒和皮疹、水肿、神经肌肉症状、黄疸、泌尿系症状、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嗜睡、抑郁、昏迷、忧虑、神经质)、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病、肝炎和光敏感性。

其他:溶血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症、光过敏反应(红斑、溃疡、大疱疹和表皮坏死)、琥珀色或黄绿色尿、黄疸、肝性脑病、肝坏死、高血糖、糖尿病恶化、恶性男性乳房瘤、肝功能紊乱、血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血清睾丸酮反馈性升高、心悸。

【用法和用量】 口服:单一用药或与LHRH激动剂联合用药的推荐剂量为一日3次,间隔8小时,一次250mg。与LHRH激动剂联合用药时,二者可同时开始使用,或者在开始使用LHRH激动剂前24小时使用本品。

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症的推荐剂量为一日3次,间隔8小时,一次250mg。如果还使用LHRH激动剂,本品应与LHRH激动剂同时用药或提前24小时用药。本品必须在放疗前8周开始使用,且在放疗期间持续使用。【制剂与规格】 氟他胺片:250mg。

11.3.2.4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 LHRHa)包括戈舍瑞林、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该类药主要作用于垂体-性腺轴,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 ropin-releasing hormone , GnRH),又称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 LHRH)的生成和释放,导致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水平下降,进而抑制睾丸和卵巢生成睾酮和雌二醇。通过长期应用LHRHa而使男性血清中睾酮和女性血清中雌二醇水平维持在手术去势后的水平,这种药物作用是可逆的。可暂时增加男性血清睾酮和女性血清雌二醇的浓度,而使性激素依赖性的癌症出现“暂时恶化”,继而通过负反馈抑制脑垂体LH和FSH的合成,血清LH和FSH水平降低,从而降低睾酮和雌二醇的生成,该类药可用于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以及前列腺癌的治疗。(其他见第10章-妇产科疾病用药)

11.3.3生物反应调节药

生物反应调节药(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BRM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生物制剂,既包括一大类天然产生的生物物质,又包括能改变体内宿主和肿瘤平衡状态的方法和手段。根据BRMs的定义,这些物质包括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调节作用及能恢复、重建免疫功能的药物,多种细胞因子如淋巴因子、单核因子、肿瘤生长抑制因子和胸腺因子等;免疫活性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细胞因子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等;单克隆抗体药物、某些非特异性刺激物质如预防结核的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等;还有化学合成类药物如左旋咪唑等。此外,某些中药、多糖类(如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及微量元素也能增强免疫功能,均可作为免疫调节剂。

虽然抗肿瘤BRMs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两大方面,即通过干扰细胞生长、转化或转移的直接抗瘤作用或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因子来达到对肿瘤杀伤或抑制的目的。

自从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大规模发展使用后,细胞因子是应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一类BRMs。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干扰素(IFN-α、IFN-β、IFN-γ)、白介素-2(IL-2)、造血刺激因子(EPO、TPO、G-CSF、GM-CSF等)、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胸腺肽类等。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或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所合成、分泌,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成熟、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创伤愈合和参与肿瘤消长等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分子。各类细胞因子在抗肿瘤作用中虽然机制有所不同,但不是孤立行动的。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形成了细胞因子网络。细胞因子在抗肿瘤作用中与其他BRMs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干扰素直接抗病毒作用;增强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MHC)和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表达;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ADCC)作用;直接的抗细胞增殖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等。

白介素-2(IL-2)可作用于IL-2受体而发挥作用。在免疫活性方面能诱导及增强杀伤(NK)细胞的活力;能诱导及增强依赖IL-2而获得对自身肿瘤具有细胞毒样活力的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简称LAK细胞);诱导及增强杀伤性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力;增强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分泌;增加依赖抗体细胞毒杀能力。

胸腺肽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有增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甚微。

人体生理平衡是通过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形成交叉网络(NIE网络)来共同协调维持的,它们除了各自独具的经典内容外,共同担负着控制机体内基本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外源性给与人体抗肿瘤BRMs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药物相互作用,在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由于打破了人体本身生理平衡,必然产生一些相应不良反应。基因重组细胞因子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BRMs,细胞因子网络与NIE网络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细胞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的理论基础。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对BRMs特别是细胞因子不良反应的预防、治疗、以及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与传统细胞毒化疗相比,可能这些不良反应也许相对较轻,但同样可以导致致命的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①过敏性休克或有血压下降、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的中重度过敏反应;②血管渗漏综合征:大剂量应用干扰素和白介素-2时可出现,表现为体液潴留、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③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呼吸困难(常伴支气管痉挛和低氧血症),发热(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寒战,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为特征。

流感样综合征:为生物制剂特别是细胞因子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头痛、关节痛、乏力不适等。其中干扰素和白介素-2发热更多见,常伴畏寒寒战,体温可升至38~39℃,24小时内自然消退。流感样症状的反应强度与药物的类型、剂量、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有关。

消化系统反应: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谷丙氨基转移酶与谷草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神经系统反应:疲劳常见,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感觉异常、嗜睡、失眠、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障碍,偶见抑郁、焦虑、癫痫发作、昏迷。

血液系统反应:常见的为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少数可伴有轻度贫血,减少剂量或停药后可迅速逆转。

泌尿系统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尿蛋白排泄增加,偶可出现可逆性的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反应:少见,可出现心动过速、早搏、低血压或高血压,偶可出现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

内分泌系统反应:偶见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糖、低血钠,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皮肤反应:局部疼痛、硬结,长期应用少数患者出现脱发,偶见皮疹。免疫系统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产生自身抗体,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有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物制剂不良反应可随着应用时间延长可逐渐耐受或消失;为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发生,应注意用量,如反应过重应减量,甚至停止应用,另可采取间断给药。首次用药出现发热患者,再次给药时可预防予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栓,用对氨基乙酚、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类固醇可控制流感样症状;大剂量给药时,最好采用心电监护,以防止低血压和心律失常。胸腺肽类药物如说明书要求皮试,则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时须作皮试。该药或同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禁忌使用,如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妊娠期妇女、授乳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慎用,除非适应证特殊说明。严重肾、肝及骨髓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病患者忌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慎用。

胸腺肽α1 Thymosin Alpha-1 【适应证】(1)慢性乙型肝炎。本品是用来治疗那些18岁或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的肝病有代偿性,和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血清HBV-DNA阳性),在那些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最少6个月,且有ALT升高的患者所作之研究显示,本品治疗可以产生病毒性缓解(血清HBV-DNA失去)和ALT水平复常。在一些做出应答的患者,本品治疗可除去血清表面抗原。本品与α干扰素联用时可能比单用本品或单用干扰素增加应答率。

(2)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疫苗增强剂。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和老年病患者,本品增强患者对病毒性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血液透析患者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应用本品作为佐剂者有65%病人产生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水平增高4倍以上,安慰剂组只有24%患者作出此反应。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慎用:对其他胸腺制剂过敏和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2)在用药期间,慢性肝炎患者应每月复查肝功。

【禁忌证】 本品禁用于那些有对Tα1或注射液内任何成分有过敏历史的患者;作免疫抑制的患者例如器官移植受者禁用,除非治疗带来的好处明显优于危险;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本品只能在真正需要时给予妊娠期妇女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短暂性肌肉萎缩,多关节痛伴有水肿,皮疹,荨麻疹,发热,头昏;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时,可能ALT水平有一过性上升到基础值的两倍(ALT波动)以上,当ALT波动发生时本品通常应继续使用,除非有肝衰竭的症状和预兆出现。【用法和用量】 本品不应作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应使用随盒的1.0ml注射用水溶解后马上皮下注射。

本品治疗慢性乙肝的推荐量是每针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两剂量大约相隔3~4日。治疗应连续6个月期间不可中断。假如本品与α干扰素联合使用,应参考α干扰素处方资料内的剂量和注意事项。在联合应用的临床试验上,当两药物在同一日使用时,本品一般是早上给药而干扰素是晚上给药。

本品作为病毒性疫苗增强剂使用,推荐剂量是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一次相隔3至4天。疗程应持续4周,第一针应在接种疫苗后马上给予。医师决定是否教导患者自行注射。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胸腺肽α1:1.6mg。

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

【适应证】(1)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癌性胸腹水的控制,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培养。(2)用于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症的治疗,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4)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5)对某些病毒性、杆菌性疾病、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1)本品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2)下列情况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有严重心脑肾等合并症的老年人。(3)药瓶有裂缝、破损者不能使用。本品加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为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沉淀等现象,不宜使用。药瓶开启后,应一次使用完,不得多次使用。(4)使用本品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使用本品低剂量、长疗程可降低毒性,并且可维持抗肿瘤活性。

(5)药物过量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对症处理。

【禁忌证】 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高热、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异常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重组人白介素-2既往用药史中出现过与之相关的毒性反应: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未控制的心率失常;胸痛并伴有心电图改变、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需透析>72小时;昏迷或中毒性精神病>48小时;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肠局部缺血或穿孔;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术。

【不良反应】 常见发热、寒战,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恶心、呕吐、类感冒症状;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并对症治疗;为减轻寒战和发热,可于IL-2应用前1小时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或口服对氨基乙酚0.5g,吲哚美辛25mg,最多一日可服用3次;皮疹和瘙痒可用抗组织胺药治疗;呕吐可用止吐药对症治疗。严重低血压可用多巴胺等升压药。

【用法和用量】 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具体用法、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一般采用下述几种方法(或遵医嘱)。

(1)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60~100万IU/m2加2ml注射用水溶解,皮下注射3次/周,6周为一疗程。(2)静脉注射:40~80万IU/m2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滴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每周3次,6周为一疗程。(3)介入动脉灌注:50~100万IU/次,2~4周一次,2~4次为一疗程。区域与局部给药:(1)胸腔注入:用于癌性胸腔积液,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100~200万IU/m2次,尽量抽去腔内积液后注入,1~2次/周,2~4周(或积液消失)为一疗程。(2)肿瘤病灶局部给药:根据瘤体大小决定用药剂量,一次用量不少于10万IU,隔日一次,4~6次为一疗程。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1)10万IU;(2)20万IU;(3)50万IU;(4)100万IU;(5)150万IU;(6)200万IU。

干扰素α1b Interferon α1b

【适应证】 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主要使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等。对尖锐湿疣、慢性宫颈炎、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均有效。对其他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也有良好疗效。

【注意事项】(1)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抗生素有过敏者,本品应慎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在病情十分需要时,由医生指导使用。(3)本品治疗儿童病毒性肝炎是可行的。推荐采用渐进式治疗,从小剂量逐步过渡到正常治疗剂量,近期不良反应可明显减少、减轻。应在儿科医师严密观察下使用。(4)本品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但患有禁忌证的例外。对年老体衰耐受不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者应十分谨慎,应在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当使用较大剂量尤应谨慎,必要时可先用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5)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甁壁或注射器,如瓶或瓶塞或注射器有裂缝、破损不可使用,溶液如有混浊或沉淀等异常现象亦不可使用。

(6)本品不含防腐剂,因此任何已开启的药瓶或注射器,应一次用完,不得分次使用。【禁忌证】 已知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血管病史者;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的不良反应者;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有间质性肺炎病史患者。

【不良反应】 发热、疲劳;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减退、恶心;颗粒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可能有间质性肺炎发生。

【用法和用量】 本品可以直接肌内、皮下注射和病灶注射。

慢性乙型肝炎:一次30~50μg,一日1次,连续4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4~6个月,可根据病情延长疗程至1年。

慢性丙型肝炎:一次30~50μg,一日1次,连续4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4~6个月,无效者停用。有效者可继续治疗至12个月。根据病情需要,可延长至18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6~12个月。急性丙型肝炎应早期使用本品治疗,可减少慢性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次10~30μg,一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第2周后改为30~50μg/次,一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连续用药6个月。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缓解后可改为隔日注射。

毛细胞白血病:本品一次30~50μg,一日1次,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缓解后可改为隔日注射。

尖锐湿疣:一次10~50μg,均匀注射于各患处基底部,隔日1次,连续3~6周。不能采用此法时可行肌内注射。可根据病情延长或重复疗程。

肿瘤:视病情可延长疗程。开始时可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30~50μg,一日或隔日注射。如病人未出现病情迅速恶化或严重不良反应,应在适当剂量下继续用药。

【制剂与规格】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1)0.5ml∶6μg;(2)0.5ml∶10μg;(3)0.5ml∶20μg;(4)1ml∶10μg;(5)1ml∶30μg;(6)1ml∶40μg;(7)1ml∶50μg。干扰素γ Interferon γ

【适应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纤维化。

【注意事项】(1)凡有明显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先用本品作皮肤试验(5000IU皮内注射),阴性者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2)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应慎重考虑是否能耐受本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在医师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必要时可先用小剂量,然后逐渐加大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

(3)儿童(特别是幼龄儿童)应在儿科医师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

(4)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西林瓶,如有裂缝、破损不能使用。在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后稍加震荡,制品应溶解良好,如有不能溶解的块状或絮状物时,不得使用。(5)每瓶制品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溶解后应一次用完,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6)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

【禁忌证】 对干扰素、大肠杆菌来源的制品过敏者;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血管病史者;有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耐受本药可能出现的副反应者;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有间质性肺炎病史患者。【不良反应】 发热常在开始用药阶段发生,在注射后3~4小时后出现,多数为低热(38oC以下),仅少数在38oC以上,持续数小时自行消退;一般用药2~4天后即不再有发热反应;疲劳、不适、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减退、恶心;颗粒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般为一过性和可逆性,能自行恢复。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忍受的严重副反应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可能有间质性肺炎发生。

【用法和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每瓶制品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开始每天肌内注射50万U,连续3~4天后,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将剂量增到每天100万U,第二个月开始改为隔天150~200万U肌内注射,总疗程3个月。

肝纤维化:每瓶制品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皮下或肌内注射。前3个月,每天注射100万IU;后6个月,隔天注射100万IU;总疗程9个月。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γ:(1)100万U;(2)200万U。

11.3.4 靶向治疗

11.3.4.1单克隆抗体药

单抗药物是以肿瘤细胞或肿瘤微环境中特定的受体或基因表达产物作为靶点的一类新型药物,单抗类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体内靶向性分布,选择性杀伤特定细胞。单抗能特异性地与靶细胞表面或循环中的配体结合,影响与该配体相关的功能,通常是与靶细胞的增殖、凋亡等相关,能与细胞表面分子受体结合的单抗都有一个共有的作用机制,即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也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主要通过上述机制发挥作用,贝伐单抗作用机制较为特殊,主要通过与循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阻碍VEGF与其受体在内皮细胞表面药物相互作用而起作用。早期的单抗类药物多是由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人鼠嵌合型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由于鼠源蛋白的存在,多次使用可能导致抗体出现。

单抗类药物较细胞毒化疗药品不良反应轻,无明显胃肠道及骨髓毒性,但同样可以导致致命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单抗类药物为大分子蛋白质,静脉滴注蛋白可导致患者发生过敏样反应或其他超敏反应。轻-中度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皮疹等,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血压下降、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大多数发生在第一次用药时,尤其是首次剂量较高时。典型的超敏反应常于开始滴注的几分钟内发生,也可发生在滴注后30~120分钟内。而在以后再用药时会较少发生过敏反应。为预防过敏反应发生,一般在开始治疗前30~60分钟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也可考虑应用皮质激素。首次用药开始时应缓慢输注,并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等。不能静脉注射或通过其他途经给药。

如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可不必停药,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多可缓解,缓解后再继续用药,须密切观察。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必须立即永久停药,并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等,缓解后应延长足够的监护时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淋巴瘤患者循环中有大量恶性肿瘤细胞(>25,000个/ml)或高肿瘤负荷(病灶>10cm)者,发生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较高,使用利妥昔单抗时应极其慎重。应该考虑进行预治疗以降低肿瘤负荷。这类患者在第1次滴注利妥昔单抗时应考虑减慢滴注速度。

肺功能不全或高肿瘤负荷者出现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增加。这些反应在临床上可能与超敏反应无法区别。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严重的呼吸困难(常伴支气管痉挛和低氧血症),发热(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寒战,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为特征。还可伴随出现一些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特征,例如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LDH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可伴有胸部X线可见的肺间质浸润和水肿。出现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滴注,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

少数患者在临床症状开始好转后再次出现恶化,所以应严密监护这些患者,直至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在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后对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很少导致严重的输液相关反应。

皮肤及皮下组织不良反应

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80% 以上的患者可能发生皮肤反应,其中约15%症状严重。主要症状为粉刺样皮疹,其次为指甲病(如甲床炎),其他包括皮肤干燥,皲裂,以及炎症和感染性后遗症,如睑炎,唇炎,蜂窝织炎等。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治疗的第1周内出现。通常中断治疗后上述症状可以自行消退,并无后遗症。随后可以按照推荐的调整剂量继续进行治疗。

患者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必须中断治疗。只有当皮肤反应恢复到2级,才能重新进行治疗。如严重的皮肤反应属首次发生,不须调整药物的剂量。如严重的皮肤反应为第2次或第3次出现,必须再次中断使用本品。只有当反应缓解到2级,才能重新开始以较低剂量继续进行治疗。如严重的皮肤反应为第4次发生,或停药后皮肤反应无法缓解至2级,则须永久停止应用本品进行治疗。心脏毒性

在单独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中至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在与化疗联合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中至重度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6%,而不加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仅为3%。

在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充血性心衰可能相当严重,并可引起致命性心衰、死亡、黏液栓子脑栓塞。目前尚无数据显示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可确定患者有发生心脏毒性危险。在本药治疗过程中,左室功能应经常评估。若患者出现临床显著的左室功能减退应考虑停用曲妥珠单抗。约2/3有心功能减退的患者有症状,大多数治疗后症状好转。治疗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类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类药。胃肠道穿孔/伤口愈合并发症

使用贝伐单抗可并发胃肠道穿孔和伤口开裂,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胃肠穿孔,有时伴有腹腔内脓肿,可发生在应用贝伐单抗的全过程(但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没有相关性)。典型的表现为腹痛,伴有便秘或呕吐等症状。在应用贝伐单抗的 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应考虑胃肠穿孔的诊断。

如果患者在应用贝伐单抗的过程中出现胃肠穿孔或需要医疗干预的伤口开裂,应永久停用贝伐单抗。为了避免贝伐单抗治疗影响伤口愈合/伤口开裂,在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结束后要间隔多长时间再进行选择性手术,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要求术后至少28天才能开始贝伐单抗治疗,术前28天内不能应用贝伐单抗。出血

在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出血情况。最常见的是轻微的出血,主要表现为鼻出血;另一种是严重的肺出血,有时是致命的。

在一项采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发现,病理组织学为鳞癌的严重或致命出血发生率为31%,而腺癌的发生率仅为4%,但单独采用化疗的无一例发生。不常见的严重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患者如果出现需要医疗干预的严重出血,应马上停用贝伐单抗并给予积极的医疗处理。近期发生过出血的患者不应接受贝伐单抗治疗。高血压

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有升高。在发生严重高血压的患者中,有51%的患者舒张压超过110 mmHg,而收缩压小于200 mmHg。需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在停用治疗4个月后,仍有患者有持续性的高血压。

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贝伐单抗要长期停用。对于没有得到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建议贝伐单抗应暂时停用。肾病综合征

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蛋白尿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有升高。在停用贝伐单抗几个月后蛋白尿仍可异常。

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停用贝伐单抗。中到重度蛋白尿患者使用贝伐单抗的安全性,目前还没定论。但在大多数的临床研究中,当24小时蛋白尿≥2 g时,即应停用贝伐单抗。注意事项

1.妊娠

已知免疫球蛋白IgG可通过胎盘屏障,所以除非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大于潜在的危险,单抗类药物不应用于妊娠期妇女。

育龄期妇女在使用单抗的过程中及治疗后的12个月,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2.哺乳

已知母体的IgG可进入乳汁,建议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单抗类药物治疗期间和最后1次用药后1个月内不要哺乳。3.儿童用药

单抗类药物应用于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确定。4.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

【适应证】 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B、C和D亚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III-IV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与标准CVP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8个周期联合治疗。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DLBCL),应与标准CHOP化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8个周期联合治疗。

【注意事项】(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肿瘤溶解综合征。出现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滴注,并予对症治疗,严密监护至症状和体征消失。(2)超敏反应。(3)约50%的患者会出现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约10%的患者较严重,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4)滴注期间可能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滴注前12小时及滴注期间应考虑停用抗高血压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应严密监护。(5)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黏膜反应。(6)定期检查全血细胞计数。骨髓功能差的患者慎用。【禁忌证】 对本品的任何组份和鼠蛋白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疼痛,不适,腹胀,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症,淋巴结病,高血糖,外周水肿,LDH增高,低血钙,肌张力增高,头昏,焦虑,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易激惹,失眠,神经质,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呼吸道疾病,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盗汗,出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泪液分泌疾病,结膜炎,味觉障碍。

【用法和用量】 须稀释后静脉滴注。无菌条件下,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到浓度为1mg/ml,通过专用输液管给药。初次滴注,起始滴注速度50mg/小时;最初60分钟过后,可每30分钟增加50mg/小时,直至最大速度400mg/小时。以后的滴注,起始滴注速度可为100mg/小时,每30分钟增加100mg/小时,直至最大速度400mg/小时。用于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单药治疗,成人一次375mg/m2,一周1次,22天疗程内共给药4次。首次治疗后复发患者,一次375mg/m2,一周1次,连续4周。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联合CHOP,一次375mg/ m2,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使用,化疗的其他组分应在本品应用后使用。

不推荐本品在治疗期间减量使用,与标准化疗合用时,标准化疗药剂量可以减少。【制剂与规格】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10ml:100mg;(2)50ml:500mg。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适应证】 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注意事项】(1)须在有经验的医师监测下用药。(2)观察到有心脏功能症状和体征。与蒽环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合用时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基础心脏评价,治疗中应评估左室功能,若出现显著的左室功能减退应考虑停药。监测并不能全部发现将发生心功能减退的患者。(3)在灭菌注射水中,苯甲醇作为防腐剂,它对新生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有毒性。用于对苯甲醇过敏的患者,应用注射用水重新配制。(4)不能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因其可使蛋白凝固,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禁忌证】 对本品或其它成分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疼痛,乏力,寒战,发热,感冒样症状,感染,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肝毒性,心功能不全,血管扩张,低血压,厌食,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腹胀,呕吐,恶心,周围水肿,水肿,关节痛,肌肉疼痛,焦虑,抑郁,眩晕,失眠,感觉异常,嗜睡,哮喘,咳嗽增多,呼吸困难,鼻出血,肺部疾病,胸腔积液,咽炎,鼻炎,鼻窦炎,瘙痒,皮疹。

【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 初次剂量一次4mg/kg,90分钟内输入。

维持剂量,一次2mg/kg,一周1次,如初次剂量可耐受,则维持剂量可于30分钟内输完。治疗持续到疾病进展为止。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440mg。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

【适应证】 与伊立替康联用治疗表达EGFR、经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注意事项】(1)如出现轻中度超敏反应,应减慢本品的滴注速率,一旦发生严重超敏反应,应立即并永久停用,并进行紧急处理。(2)给药时发生呼吸困难可能与本品相关,老年患者、体能状况低下或伴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可能存在更高的与呼吸困难相关的风险。(3)发生严重(3级)皮肤反应,须中断治疗。(4)体能状况低下或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慎用。(5)注意监测血清中镁的水平,需要时应补充镁。(6)用药过程中及用药结束后1小时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并须配备复苏设备。(7)首次滴注本品之前,患者须接受抗组胺药物治疗,建议在一次使用本品前都进行这种治疗。(8)伊立替康须在本品滴注结束1小时后开始使用。(9)本品须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建议检测EGFR。

【禁忌证】 已知对本品有严重超敏反应(3级或4级)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良反应】 急性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喘鸣,嘶哑,说话困难,风疹,低血压,发热,寒战,恶心,皮疹,结膜炎,呼吸困难,粉刺样皮疹,指甲病,甲床炎,低血镁症。【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一次400mg/m2,滴注120分钟,之后一周给药1次250 mg/m2,滴注60分钟,最大滴注速率不得超过5ml/min。治疗持续至病情进展。【制剂与规格】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50ml:100mg。

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适应证】 与氟尿嘧啶/叶酸联合或与氟尿嘧啶/叶酸/伊立替康(IFL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与某些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注意事项】(1)一旦出现胃肠道穿孔应永久停用。(2)有影响伤口愈合的潜在危险。(3)治疗期间应监测血压,出现需要治疗的严重高血压时应暂停治疗,如果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应永久停用。(4)治疗前及治疗中监测尿蛋白,出现4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时应停用。(5)出现严重的动脉血栓事件应永久停用。(6)不用于已有中枢神经转移的患者。(7)曾有使用本品后出血的患者应永久停用。(8)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用药时应予关注。(9)妊娠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禁忌证】 对活性物质或辅料成分过敏者,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产品或其他重组人类或人源抗体过敏者。

【不良反应】 胃肠道穿孔,出血,动脉血栓,衰弱,腹泻,恶心,疼痛,高血压,蛋白尿,伤口愈合减慢,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肿瘤相关出血,黏膜皮肤出血,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用法和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5mg/kg,每14天给药1次。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第一次滴注应在化疗后,时间应超过90分钟。之后给药可在化疗前或化疗后,如耐受性好,滴注时间可缩短

【制剂与规格】 贝伐单抗注射液:(1)4ml:100mg;(2)16ml:400mg 11.3.4.2 酪氨酸激酶抑制药

本章节涉及的是口服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包括吉非替尼、厄罗替尼、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它们的作用机理相似,均通过直接作用于EGFR的细胞内ATP结合位点而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起到阻断信号传导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我国批准的吉非替尼、厄罗替尼适应证为经一个或两个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则是新颖的多激酶抑制药,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既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又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索拉非尼还是目前唯一已上市的RAF激酶抑制药。除了共同的适应证即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肾细胞癌外,索拉非尼还被批准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的肝细胞癌,而舒尼替尼的另一个适应证是经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或者不能耐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胃肠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 tumor, GIST)。

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的不良反应以皮肤毒性和腹泻最为常见,一般程度较轻。皮肤及其附属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干燥和指甲异常。皮疹往往为痤疮样,皮疹的严重程度可以预示疗效。轻中度的皮疹无须特殊处理,可采取避免日晒、涂抹润肤露和含皮质类固醇的软膏,或口服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阿司咪唑和氯雷他定等,伴发感染时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处理。腹泻也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中重度腹泻可予口服洛派丁胺,注意同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严重患者短暂停药可迅速缓解症状。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治疗期间有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可能。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很低但可致命,临床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低热和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影像学上往往有肺间质的毛玻璃样改变。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有无间质性肺病发生的可能性。当新出现难以解释的上述症状时,应进一步检查评价,一旦证实有间质性肺病时,应立即停用,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均经肝脏代谢,可以引起无症状的肝氨基转移酶的升高,疗中应加以监测。

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的安全性和药动学在老年患者与年轻人无明显差异,因此应用于老年患者时不建议调整剂量。吉非替尼有治疗儿童脑神经胶质瘤的报告,厄罗替尼缺乏在儿童中的用药经验。

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广泛,这与它们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有关。熟悉、重视和正确处理不良反应是保障患者安全和疗效的关键。皮肤毒性和腹泻同样是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皮疹的发生率较吉非替尼和厄罗替尼低,但另一个突出的皮肤反应表现为手足皮肤综合征。严重的手足综合征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应重视手足综合征的防治,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手足皮肤的保湿、减少承重、穿软底鞋、涂抹尿素霜和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对严重的手足综合征,暂停药物治疗或减量可迅速缓解症状。

由于抗血管生成作用,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均可引起高血压,并可能增加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治疗前应谨慎评估患者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治疗中应严密监测并积极预防。必须教育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如出现血压升高,首选ACEI/ABR类药,也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

舒尼替尼还可引起Q-T间期延长、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索拉非尼对血液学的影响很小,但舒尼替尼可引起3/4度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因此,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心功能、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尚无在妊娠妇女应用小分子激酶抑制药的资料。哺乳期妇女如应用这些药物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吉非替尼 Gefitinib

【适应证】 既往接受过铂化合物和多西紫杉醇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注意事项】(1)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偶尔可发生急性间质性肺病,部分患者可因此死亡。伴有先天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尘病、放射性肺炎、药物诱发性肺炎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死亡率增加。若患者气短,咳嗽和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加重,应中断治疗,及时查明原因。当证实有间质性肺病时,应停药并进行相应治疗。(2)应告诫患者有眼部症状、严重或持续的腹泻、恶心、呕吐或厌食加重时应立即就医。(3)定期检查肝功能,氨基转移酶轻中度升高者慎用,严重升高者停药。(4)治疗期间可出现乏力症状,影响驾驶及操纵机器能力。(5)不推荐用于儿童或青少年。【禁忌证】 对本品或赋形剂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腹泻,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脱水,口腔溃疡,胰腺炎,脓疱性皮疹,指甲异常,多形红斑,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皮肤干燥,瘙痒,痤疮,肝功能异常,氨基转移酶升高,乏力,脱发,体重下降,外周性水肿,结膜炎,眼睑炎,睫毛生长异常,弱视,角膜糜烂,角膜脱落,眼部缺血/出血,鼻出血,血尿,INR升高,出血性膀胱炎,胰腺炎,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病。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250mg,一日1次,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制剂与规格】 吉非替尼片:0.25g。

厄洛替尼 Erlotinib

【适应证】 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注意事项】 同服华法林或其他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INR。

【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可见皮疹,腹泻,腹痛,食欲下降,乏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感染,口腔黏膜炎,荨麻疹,皮肤干燥,结膜炎,干燥性角结膜炎,肝功能异常,ALT、AST和胆红素升高。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50mg,一日1次,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制剂与规格】 盐酸厄洛替尼片:(1)25mg;(2)100mg;(3)150mg。

索拉非尼 Sorafenib

【适应证】 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注意事项】(1)注意治疗期间血压变化、出血风险、骨髓抑制。(2)合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3)有活动性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且不宜进行肌内注射,因本品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使患者易出现出血、碰伤或血肿等情况。(4)即往进行过骨髓抑制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慎用。(5)活动性感染(包括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患者在应用本品前宜先进行相关治疗,曾感染过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疱疹病毒或有其他病毒感染既往史的患者,化疗后感染可能复发。(6)本品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7)肝病、黄疸或肾病患者慎用。

【禁忌证】 对本品或非活性成分严重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良反应】 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低磷血症,低钠血症,脱水,腹泻,皮疹,脱屑、瘙痒、红斑,皮肤干燥,脱发,手足综合征,血压升高,疲劳、虚弱,发热,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口腔炎,头痛,面部潮红,便秘,肢体疼痛,关节炎,脂肪酶升高,淀粉酶升高,胰腺炎,勃起功能障碍,男性乳房发育,声嘶,耳鸣,抑郁。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0.4g,一日2次,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治疗持续至患者不能临床受益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剂量可减为0.4g,一日1次或隔日1次,必要时停药。

【制剂与规格】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0.2g。

舒尼替尼 Sunitinib 【适应证】 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RCC)。

【注意事项】(1)若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应停药。无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证据但射血分数<50%以及射血分数低于基线20%的患者也应停药或减量。(2)本品可延长心电图QT间期,且呈剂量依赖性,应慎用于已知有心电图QT间期延长病史、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有相应基础心脏疾病、心动过缓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3)用药期间如果发生严重高血压,应暂停使用,直至高血压得到控制。(4)育龄妇女用药时应避孕;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不良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腹泻,腹痛,便秘,乏力,味觉改变,厌食,呕吐,黏膜炎/口腔炎,消化不良,发热,高血压,皮疹,手足综合征,皮肤变色,外周性水肿,出血,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QT间期延长,静脉血栓事件,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头晕,头痛,背痛,关节痛,肢痛,体重改变,灵敏性下降,精神功能改变,视力丧失,结膜炎,嗜睡,呼吸困难,AST/ALT、脂肪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肌酐升高;低血钾,高血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血小板减少,白细白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禁忌证】 对本品或非活性成分严重过敏者。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50mg,一日1次,服药4周,停药2周(4/2给药方案)。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

【制剂与规格】 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1)12.5mg;(2)25mg;(3)50mg。伊马替尼 Imatinib

【适应证】 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注意事项】(1)儿童患者水潴留可能不出现可以识别的水肿,水潴留可以加重或导致心衰,严重心衰者、青光眼的患者应慎用。(2)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和肿瘤内出血,在治疗初始应监测患者的胃肠道症状。(3)有肝功损害者慎用。(4)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

【禁忌证】 对本品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消化不良,便秘,食道反流,口腔溃疡,肌痛,肌痉挛,关节肿胀,水潴留,疲劳,发热,畏寒,胃肠道出血,肿瘤内出血,败血症,肺炎,性功能障碍,肝坏死,单纯疱疹,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食欲减退,体重增加,脱水,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抑郁,焦虑,性欲降低,意识模糊,头痛,头晕,味觉障碍,失眠,感觉异常,嗜睡,周围神经病变,记忆损害,结膜炎,流泪增多,视力模糊,视网膜出血,青光眼,心力衰竭,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潮红,四肢发冷,呼吸困难,肝酶升高,皮肤干燥,毛发稀少,色素沉着。

【用法和用量】口服: 成人一日1次,儿童和青少年一日1次或分2次服用,宜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不能吞咽胶囊的患者(儿童),可将胶囊内药物分散于水或苹果汁中。

CML患者 慢性期,一日400mg;急变期和加速期,一日600mg,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不能切除和/或转移的恶性GIST:一日400mg,治疗后如未获得满意效果,若无药品不良反应,可考虑增加剂量至一日600mg。治疗剂量应依据出现的不良反应作调整。【制剂与规格】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100mg。11.3.5其他药物及辅助用药

亚砷酸: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静脉滴注:一次10mg或一次7mg/m2,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3~4小时,一日1次,4周为一疗程,间歇1~2周,可连续用药。

(其他见第6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美司钠 Mesna

【适应证】 预防氧氮磷环类(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trophasfamide)引起的泌尿道毒性,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大于10mg/kg)和trophasfamide时,曾做骨盆放射、曾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而发生膀胱炎及有泌尿道损伤病史者。

【注意事项】(1)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使用本品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较肿瘤患者为多,应预先评估后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使用。(2)本品的保护作用只限于泌尿系统的损害。当使用本品治疗时可引起尿酮试验假阳性反应。(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禁忌证】 对本品或其他含巯醇化合物过敏者。

【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低血压,心跳加快,短暂的肝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疼痛,肢体痛,血压降低,心动过速,皮肤反应,疲倦,虚弱,注射部位静脉刺激,抑郁。

【用法和用量】 静脉注射:常用剂量为异环磷酰胺和环磷酰胺的20%,时间为0时段、4小时后及8小时后的时段。

【制剂与规格】 美司钠注射液:(1)2ml:200mg;(2)4ml:400mg。

昂丹司琼 Ondansetron

【适应证】用于治疗和预防癌症患者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注意事项】(1)本品注射剂不能与其他药物混于同一注射器中使用或同时输入。(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胃肠道梗阻者。

【不良反应】常见头痛、头部和上腹部温热感;偶见便秘、暂时血清转氨酶增加;罕见过敏反应。

【用量和用法】 用于顺铂等高度催吐化疗药物的止吐;第1日于化疗前,1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8mg,接着24小时内,静脉滴注1mg/小时。第2~6日,餐前1小时口服本品,每8小时服8mg。

用于催吐程度不太强烈的化疗药,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卡铂的止吐,化疗前,15分钟内静脉输注本品8mg,或是化疗前1~2小时,口服本品8mg,接着每8小时口服8mg,连服5日。

用于放射治疗的止吐:放疗前1~2小时口服8mg,以后每8小时服8mg,疗程视放疗的疗程而定。4.4岁以上儿童,化疗前15min内静脉输注5mg/m2,接着每8h服4mg,连用5日。

【制剂与规格】昂丹司琼片:(1)4mg;(2)8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2ml:4mg;(2)4ml:8mg。

格拉司琼 Granisetron

【适应证】用于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与呕吐。

【注意事项】(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哺乳期间妇女应用本品应停止哺乳。(2)儿童用药的效果与安全性未确定。(3)本品可减慢结肠蠕动,若有亚急性肠梗阻时应慎用。(4)本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禁忌证】小儿、对本品过敏者、胃肠道梗阻者。

【不良反应】常见头痛、便秘、嗜睡、腹泻、AST及ALT升高,有时可有血压暂时性变化,停药后即可消失。

【用量和用法】 静脉注射:推荐剂量一次3mg,在化疗前5分钟注入,如症状出现,24小时内可增补3mg。本品3mg通常用20~50ml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在5~30分钟内注完。每疗程可连续用5日。

【制剂与规格】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1)1ml:1mg;(2)3ml:3mg。

托烷司琼 Tropisetron

【适应证】用于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与呕吐。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心脏病患者、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开车或操纵机器时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及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 常见头痛、便秘、头晕、疲劳、肠胃功能紊乱(腹痛、腹泻)、过敏反应等。

【用法和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日5mg,疗程6日。于化疗前将本品5mg溶于100ml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或缓慢静推。口服可于静脉给药的第2日至第6日,一次5mg,一日1次,于早餐前至少1小时服用。【制剂与规格】盐酸托烷司琼胶囊:5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ml:5mg。

下载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内容和要......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宁远县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达到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选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1)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尽可能早地多次按操作规程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试验结......

    医院麻醉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二里镇中心卫生院 医院麻醉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一、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品,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性。其管理、使用按《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选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1)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尽可能早地多次按操作规程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试......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我院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

    基本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基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一、为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及《四川省建立国......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1、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38号)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