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

时间:2019-05-14 23:3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

第一篇: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

附件:

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

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是保证防治效果的核心。“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以下称考评方案)自2007年推行,以及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核指标自2010年推行以来,艾滋病性病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标在提高全国防治工作质量中的引导作用,现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及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对考评方案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考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考评周期

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每年进行一次。

二、考评方法

(一)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性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本方案规定的方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

(二)在统计各项考核指标基础上综合考评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以下7个方面的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进行综合考评:

1.艾滋病疫情监测领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有效发现情况以及哨点监测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奖励。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领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有效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奖励。

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领域:对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考 1 评、奖励。

4.艾滋病实验室检测领域: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奖励。

5.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显著进步奖:对本方案设定的考核指标,在2011年显著提高的省份进行奖励。

6.重点示范区:对309个中央重点建设示范区和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示范区的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奖励。7.性病防治工作质量:依据本方案规定的考评规则对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性病防治工作质量进行考评。

另外,由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国家级工作组对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落实质量及优秀门诊进行综合考评、奖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参照上述方法对本辖区各地(市)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进行考评。

三、考核指标 指标1:完成流调率

定义:指当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完成流调的百分比。分子:当年报告应流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中完成个案流调的人数。

分母:当年报告应流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人数。考核标准:完成流调率不低于95%(注:2010

年全国平均95.1%),传播途径不详比例不高于8%(注:2010年全国平均6.4%)。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资料分析定时统计中“首次随访情况统计”;

●依据个案流调要求在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进行统计,例如:计算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报告的HIV和AIDS的个案流调情况应上推10个工作日;

●分子按照报告地和审核日期统计已经完成个案流调且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首次随访表,其中随访状态为随访的个案数;

●分母按照报告地和审核日期统计HIV和AIDS的当年报告数。

指标2:哨点监测完成率

定义:在按国家要求设立的艾滋病监测哨点中,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完成监测工作的哨点所占的比例。

分子: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完成监测工作的哨点数(指得分在32分及以上的哨点数)

分母:按国家要求设立的艾滋病监测哨点总数

考核标准:艾滋病哨点监测完成率不低于95%(注:2010年全国平均94.2%)。

备注: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完成监测工作的哨点数指:按照下述评分标准计算后,得分达到32分及以上(满分40分)的艾滋病监测哨点。每个哨点的评分包括四项内容,评分标准如下:

1.完成监测样本量(20分):

完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通过客户端上报的问卷数

×20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的样本量

上一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10%的监测人群哨点,分母可降低至250人。2.监测样本来源(10分):一个哨点的监测样本来自一个县区得10分,来自两个县区得8分,来自3个县区的得2分,来自4个及以上县区不得分。

3.按时上报(5分):哨点监测数据于当年8月31日前上报完毕得5分,8月31号之后上报不得分。

4.上报数据质量(5分):

有5项及以上缺失项和拒答的问卷数

×100% 完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通过客户端上报的问卷数

得分标准为:<5%的哨点得5分,5-10%的哨点得3分,11-15%的哨点得1分,>15%的哨点不得分。

当年未运行或未上报数据的哨点,以上四项均按0分计算。

每个哨点上述四项得分在32分及以上为完成哨点监测工作。每省哨点监测完成率计算公式:

本省当年四项评分在32分及以上的哨点数

×100% 本省当年按照国家要求设臵的哨点总数

指标3:HIV/AIDS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新增)

定义:当年新报告的,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接受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筛查和检查服务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报告的,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当年至少接受1次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筛查及检查服务的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报告的,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不低于85%。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按照现住址和审核日期进行统计;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死亡病例(包括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分子统计当年数据库中有随访表且有至少一次结核病检测结果(多次检测的按照一次统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

●分母统计疫情数据库中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且有随访表的人数(随访状态为“随访”)。指标4: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新增)(1)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总人数

要求:全国2011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人数为75,000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发现数见下表:

2011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一览表

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2011年新发现人数

1600 400 460 600 210 950 350 480 1540 1710 2200 820 920 710 900 3200

省份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全国

2011年新发现人数

1500 2500 6830 13200 260 10100 2710 1900 12000 30 630 250 120 120 5700 100 75000

(2)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就诊和住院病人HIV检测比例 定义: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当年HIV抗体检测数占当年要求完成检测数的比例。

分子:县(区)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本年内实际完成HIV抗体检测人次数 分母:县(区)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要求完成的HIV抗体检测人次数

考核标准:(1)按报告地统计,累计报告数在100人及以上的县(区)的县(区)人民医院要求本年完成HIV抗体检测2万人次;(2)按现住址统计,累计报告数在50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要求本年完成HIV抗体检测5000人次。

备注:分子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HIV检测情况统计表

指标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

定义:当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实际落实随访干预措施的人次数占按规定需要落实随访干预措施总人次数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实际落实随访干预措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人次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按感染者每年随访一次、艾滋病病人每6个月随访一次统计应落实干预措施的总人次数

考核标准:该比例不低于85%(注:2010年全国平均85.7%)。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按照现住址和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死亡病例(包括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羁押人员完成随访则分子分母均统计,因羁押原因造成失访的不统计在分子分母中; ●分子统计在当年数据库中填写有随访表,且随访表中随访状态为“随访”的人次数:

●分母统计按照感染者每年随访一次,艾滋病病人每6个月随访一次,需要分HIV和AIDS分别统计人次数。

(2)在治抗病毒治疗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比例

定义:在治病人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的比例

分子:分母中在本年中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4次随访的病人数

分母:上一年12月31日之间加入治疗且在本年年底时仍在治的病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指标达到85%以上(注:2010年全国平均84.3%)。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分子统计方法:统计分母中在2011至少有4次有效随访的病人数。

指标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

(1)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 定义:当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际CD4检测人数占当年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实际随访到人数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实际进行CD4检测的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实际 随访到的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70%(注:2010年全国平均60.5%)。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按照现住址和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死亡病例(包括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分子统计当年数据库中有随访表且有至少一次CD4检测结果(多次检测的按照一次统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分母统计疫情数据库中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有随访表(随访状态为“随访”)。

(2)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例

定义: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检测人数占正在治疗艾滋病病人数的比例

分子:分母中在本年度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检测的艾滋病病人数

分母:上一年12月31日之间加入治疗且在本年年底时仍在治的艾滋病病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70%(注:2010年全国平均72.7%)。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 ●分子统计方法:统计分母中在2011年至少有2次CD4检测结果的病人数;

指标7: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

(1)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

定义:当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报告即是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或固定性伴,在本年实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报告即是艾滋病病人中,其配偶或固定性伴在当年1月1日至12月31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报告即是艾滋病病人中,其配偶或固定性伴的人数。

考核标准:该比例达到75%(注:2010年全国平均78.1%)。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按照现住址和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羁押人员不统计,即样本来源为“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妇教所/女劳教人员检测、其他羁押人员体检”不统计;

●分母统计:在当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报告即是艾滋病病人中,其《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中“婚姻状况”选择“已婚有配偶(包括固定性伴)”的人数;

●分子统计:分母人数中,在随访数据库中“当前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选择“阴性”、“阳性”或“检测结果不确定”的人数。

9(2)既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

定义:既往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其HIV抗体为阴性/不确定或未检测的配偶/固定性伴,在本年实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比例

分子: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HIV抗体为阴性/不确定或未检测的配偶/固定性伴中,在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

分母: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其HIV抗体为阴性/不确定或未检测的人数

考核标准:该比例达到70%(注:2010年全国平均66.7%)。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按照现住址和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死亡病例(包括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分母统计:在当年1月1日前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中,在当年1月1日前的随访数据库中的最后一张随访到的《个案随访表》中,“当前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选择“未查/不详”、“阴性”或“检测结果不确定”的人数;

●分子统计:分母中,在当年的随访数据库中“当前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选择“阴性”、“阳性”或“检测结果不确定”的人数。

指标8: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及年保持率(1)治疗人数

定义:治疗人数是指当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人 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各省治疗人数应达到中央补助地方各省开设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的要求。

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

(2)年保持率

定义:当年所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群中,到调查时点时仍保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队列中的人群所占的百分比。

分子:当年12月1日-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数-因特殊原因退出病人数(特殊愿意是指:死亡、特殊疾病、怀孕、偷吸毒品之外的违法犯罪行为等)

考核标准:美沙酮门诊病人治疗年保持率不低于70%(注:2010年全国平均70%)。

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

指标9: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率 定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按规定应接受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人数中,实际检测并上报结果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HIV、HCV和梅毒检测并上报结果的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规定应接受HIV、HCV和梅毒检测人数。

考核标准:HIV、HCV和梅毒三项检测率及上报率任一项不低于75%(注:2010年全国平均60.2%)。

备注:对于已HIV确证阳性或HCV连续两次初筛阳性者可不再进行相应重复检测。

指标10: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HIV阳转率(新增)定义: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人中,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认HIV抗体阳转的比例。

分子:既往已经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HIV抗体检测阴性病人和当年新入组病人首次HIV抗体检测阴性病人中,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检测确认HIV抗体阳性的人数。

分母:既往已经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最后一次HIV抗体检测阴性且在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进行检测的人数和当年新入组病人中检测两次及以上人数。

考核标准:根据当地吸毒人群艾滋病疫情水平和既往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HIV阳转率分别制定各省指标,重点省份阳转率下降10%(具体见下表),其他省份不超过本省份2010年水平(控制在0.40%以下),全国总体不超过0.40%。

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

2011年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HIV阳转率指标

省份

新疆 重庆 云南 广西 四川

2010年阳转率(%)

2.28 1.10 0.93 0.82 0.61 2011年阳转率指标(%)

2.05 0.99 0.84 0.74 0.55 指标11:经性传播途径传播高危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者-MSM)月干预覆盖比例

定义:高危行为月干预措施覆盖暗娼/MSM人数占估计暗娼/MSM总数的比例。

分子: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月平均覆盖暗娼/MSM人数。分母:估计暗娼/MSM总数。

考核标准:经性传播干预措施月覆盖暗娼/MSM人群比例达到60%以上(注:2010年全国平均53.4%,28.5%)

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基本信息报表数据库

指标12:高危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病人、吸毒-指参加针具交换)HIV抗体检测比例(新增)

定义:当年对当地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病人/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开展HIV抗体检测的人数占当地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病人/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总人数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当地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就诊者/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

分母:上年估计暗娼/上年估计男男性行为者/当年性病就诊者/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总人数。

考核标准:暗娼/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检测率不低于50%;性病就诊者的HIV检测率不低于80%;针具交换吸毒者的HIV检测比例不低于30%。

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基本信息报表数据库和哨点监测对于既往检测率调查数据库。

指标13:抗病毒治疗人数及比例(1)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

要求:2011年全国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40,097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如下表。

2011年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一览表

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2011年新增治疗人数

670 147 186 265 76 325 237 210 503 682 957 423 343 348 262 4520

省份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全国

2011年新增治疗人数

629 1334 3300 7262 117 1312 4419 1089 7324 8 246 105 43 50 2676 27 40097

(2)抗病毒治疗比例

定义:截至当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占感染者随访管理数据库中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间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报告为艾滋病病人或CD4计数小于350/mm3)的人数比例。分子:分母中与当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有一致抗病毒治疗号、身份证号的人数。

分母:在2011年9月底前尚存活,且2010年1月-2011年9月之间上报过的任意一张随访记录上报告病人符合治疗标准的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80%(注:2010年全国平均73.8%)。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感染者随访数据库、抗病毒治疗数据库。

●分母统计方法:感染者随访数据库中在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期间有上报随访表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人数。按现住址计算。

指标14:抗病毒治疗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每年按照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比例

定义:每年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的比例

分子:分母中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数

分母:上一年12月31日前开始治疗且在当年12月31日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指标达到70%以上(注:2010年全国平均71.3%)。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分子统计方法:统计分母中在2011年至少有1次病毒载量检测结果的病人数。

指标15: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

定义:开始治疗12个月时病人依然存活并仍坚持治疗的比例 分子: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新加入治疗且在治疗12个月时仍存活并在治的病人数

分母: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加入治疗的病人总数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指标达到85%以上(注:2010年全国平均86.5%)。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

●分子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库中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新加入治疗的病人数,减去其中在治疗12个月时处于停药、死亡和失访状态的人数。

指标16: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1)省级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

定义:使用全国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质量考评电子化回报系统,对确证中心实验室的自身工作及其对辖区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考核标准: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得分不低于95分(注: 16 2010年全国平均94.6%)。

统计规则:确证中心实验室本年度的HIV抗体、CD4细胞和HIV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成绩由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提供;其他数据由确证中心实验室上报。

(2)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参加率 定义:参加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国家级能力验证的实验室数分别占已开展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工作实验室总数的比例;

分子:本年度参加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CD4细胞或HIV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的实验室数。

分母:截至上年底,已开展CD4细胞或HIV病毒载量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总数。

考核标准: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参加率分别为90%。

(3)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合格率 定义: 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国家级项目能力验证成绩合格的实验室数分别占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总数的比例。

分子:本年度CD4细胞或HIV病毒载量检测项目能力验证成绩合格的实验室数。

分母:本年度参加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CD4细胞或HIV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的实验室数。考核标准: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合格率分别为90%。

指标17: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覆盖率(新增)

定义:已建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含检测点)的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分别占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

分子:截至当年底,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含检测点)的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

分母:截至上年底,辖区内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总数。

考核标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疾控机构的覆盖率应达到100%、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覆盖率不低于70%。

指标18:2010年艾滋病防治转移支付工作量完成比例得分 定义:各省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人次数、监管场所新入所高危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人次数、预防性传播高危人群覆盖人数、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的吸毒者人数、针具交换覆盖的吸毒者人数、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人数、接受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随访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CD4细胞检测人次数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病毒载量检测人数共9项内容分别达到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艾滋 18 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规定的年度目标的比例。

考核标准:达到90分以上 评分标准:

1.单项内容完成情况达到上一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规定的年度目标,得11.1分;达到目标值的80%及以上,得10分;达到目标值的80%以下,不得分。九项内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满分100分)。

2.计划完成指标少于九项指标的省份:单项内容完成情况达到上一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规定的年度目标的得分值等于100除以指标项目数;达到目标值的80%及以上,得10分;达到目标值的80%以下,不得分。

统计规则: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

●各省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人次数:检测咨询信息管理库中,本年度累计完成HIV抗体检测人次数。

●监管场所新入所高危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人数: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监管场所新入所的被监管人员实际完成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人数合计(此数据来源于三部委发文要求的,于次年1月15日前上报的专报数据)。

●预防性传播高危人群覆盖人数:高危行为干预信息管理库中,暗娼和男男性行为者2-12月份每月干预人数之和乘以相应系数加上全年月均干预人数,计算覆盖人数。

●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的吸毒者人数: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中,当年所有接受过美沙酮治疗的人数。

●针具交换覆盖的吸毒者人数:高危行为干预信息管理库中,针具交换点2-12月份每月干预人数之和乘以相应系数加上全年月均干预人数,计算覆盖人数。

●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数: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库中的在治人数与2011年当年新增人数之和,减去当年死亡人数、停药人数及失访人数合计值的一半。

●接受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当年接受过1次及以上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人数。

●随访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CD4细胞检测人次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感染者随访库中感染者及病人实际完成至少一次CD4细胞检测的人数,与实际完成至少两次及以上CD4细胞检测的病人人数之和。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病毒载量检测人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库中接受抗病毒治疗达6个月以上的在治病人实际完成至少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人数。

指标19:国家级性病监测点梅毒报告病例现场核查准确率 定义: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梅毒病例中,经过核查符合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国家级性病监测点所调查的医疗机构中,经现场核查符合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的病例的数量。

分母:当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国家级性病监测点所调查的医疗机构中,现场核查的梅毒病例的数量。

考核标准:该比例不低于80%。统计规则与要求:

●要求每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所有医疗机构报告的每例梅毒病例均需要按《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登记表》(见附录1)进行登记,以此作为现场核查的依据。

●由省级性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对本省辖区范围内所有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梅毒病例进行现场核查。

●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查询当年1月1日至6月30日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报告的全部梅毒病例数,下载个案数据库存为Excel文件,打印梅毒报告病例个案信息。

●由具有相关经验或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到医疗机构现场,将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与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登记表进行核对(必要时需与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实 验室检测结果核对),根据国家梅毒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与报告要求确定报告病例是否准确。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进行核查与统计。

●记录下所核查的梅毒病例,计算核查准确的比例。

将现场核查的全部梅毒病例信息录入到Excel表中,建立现场核查数据库文件(其数据格式见附录2),在12月5日前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指标20:梅毒确证实验室室间质评参加率及合格率

定义:参加率指提供梅毒确证检测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参加梅毒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比例;合格率指参加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梅毒室间质评且考评合格的实验室比例。

分子:参加率为参加梅毒室间质评的梅毒确证实验室数;合格率为在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梅毒室间质评中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数。

分母:参加率为提供梅毒确证检测的实验室数;合格率为参加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梅毒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

考核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县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梅毒确证实验室室间质评的参加率不低于7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参加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梅毒实验室室间质评的合格率不低于90%。

统计规则与要求:

●由省级性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县区级以上开展梅毒防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梅毒确证实验室数以及参加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或其他机构组织的梅毒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实验室数。确证实验室是指能够开展一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或TRUST等)和一种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ELISA 或快速检测法)的实验室。

●由省级性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县、区级以上梅毒确证实验室参加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室间质评情况进行调查,确定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数。

●将以上相关数据填入《梅毒确证实验室室间质评参与情况和考核结果登记表》,并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统计分析后在12月10日前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四、考评规则

(一)艾滋病疫情工作质量奖考评方法 1.考评范围

(1)当年报告应流调的HIV/AIDS数低于200人的省份参加考核,但不纳入评比奖励范围。

(2)完成流调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传播途径不详比例高于8%的省份不参加评比、奖励。

(3)按照2011年国家确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哨点监测的监测点类别和数量为标准进行考评。哨点监测完成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纳入评比奖励范围。

2.指标与评分

综合完成流调率、传播途径不详比例和哨点监测完成质量进行评比,评分标准如下:

(1)完成流调率指标值×100,即为该省完成流调率得分(2)哨点监测完成质量总评分计算方法见下公式

哨点总评分= 本省当年按照国家要求设臵的每个哨点四项评分合计的总和

×100

本省当年按照国家要求设臵的哨点总数×40 以上2项指标的分值按照40%、60%的比例,相加后即为该省的总得分。按照当年报告应流调的HIV/AIDS人数将31省分为二层,高报告数(1000人以上)地区和低报告数(200-1000人)地区各取3名予以奖励。层内得分相同时,按照完成流调率在层内排序;完成流调率相同时,按照哨点总评分进行排序。

(二)有效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考评方法 1.考评范围

(1)现存活HIV/AIDS数低于100人的省份参加考核,但不纳入评比范围。

(2)随访干预比例、CD4检测比例、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任一项指标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参与评比。

2.指标及评分

综合考虑当年HIV/AIDS人数以及HIV/AIDS随访干预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四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评分标准如下:

(1)各省截至当年年底随访的人数(包括完成随访和失访)占全国总随访人数的构成比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 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4)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16分,其他省份依次减0.5分,最低省份0.5分;既往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16分,其他省份依次减0.5分,最低省份0.5分。两个分值之和为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最后得分。

以上四项指标的分值分别按照30%、20%、30%和20%的比例,相加后即为每省总得分,按照应随访人数分三层,10000人以上取前2名,1000人-10000人取前3名,1000人以下取第一名,共6名予以奖励。

(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质量考评方法 1.考评范围

(1)当年12月31日正在治疗人数在100人以下的省份参加考核,但不纳入评比范围。

(2)抗病毒治疗比例未达到80%的,不纳入评比范围。2.指标及评分

综合考虑以下6个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评分标准如下:(1)各省截至当年底正在治疗人数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2)2010年开始治疗的病人治疗12个月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 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3)在治病人当年完成随访的病人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4)在治病人当年完成CD4检测的病人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5)在治病人当年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6)抗病毒治疗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上述6个指标分别按照15%、15%、15%、15%、15%和25%的比例,相加得到各省总得分,按照在治人数分为两层,2000人以上取前4名,2000人以下取前2名共6名予以奖励。

(四)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质量管理考评方法

1.综合考虑省级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得分,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疾控机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覆盖率和CD4细胞、HIV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参加率和合格率3项指标综合评比,评分标准如下:

综合评分=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得分×60% + 艾滋病实验室在疾控机构的覆盖率×10% + 艾滋病实验室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覆盖率×10% + CD4细胞能力验证参加率×5% + CD4细胞能力 验证合格率×5% +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参加率×5% + 病毒载量能力验证合格率×5%。

2.按照综合评分结果排序,取前6名予以奖励。

(五)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进步奖 1.考评范围

在上一年基础上,对完成流调率、随访率、CD4检测率、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及保持率、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接受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率、抗病毒治疗病人病毒载量检测比例、抗病毒治疗12个月依然坚持治疗的比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等9个指标均提高的省份予以奖励。

2.评分标准

(1)各指标较上一年提高幅度最高的省份得32分,其他省份依次减1分,最低省份1分。

(2)将各省9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后得到该省综合评分,按照综合评分排序,取前6名予以奖励。

(六)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落实质量考评方法 1.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落实质量考评方法

(1)平均日门诊治疗人数低于70人、美沙酮维持治疗年保持率低于50%的省份参加考核,但不纳入评比范围。

(2)综合考虑全国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考核指标中各省当 26 年全省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总数、12月全省门诊正在治疗人数、平均日门诊治疗人数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年保持率4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

2.美沙酮优秀门诊考评标准(1)门诊开诊1年以上;(2)累计治疗人数在250人以上;(3)在治人数在180人以上;(4)年保持率在70%以上;

(5)基本完成实验室检测和数据上报工作。

达到上述所有要求的美沙酮门诊即为优秀门诊作为候选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两项考评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美沙酮维持治疗国家级工作组制定下发、组织实施。

(七)示范区工作质量奖考评方法 1.考评范围

(1)示范区应随访HIV/AIDS人数<10人、开展工作项目数<5项的示范区纳入质量考评,但不参加评奖。

(2)应随访HIV/AIDS人数<300人的示范区,20%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随访HIV/AIDS人数≥300人的示范区,20%指标低于全国或本省平均值的不参加评奖。

2.指标与评分

综合考虑指标1-15的完成情况。部分指标排除男男性行为人群 干预等无法计算到县(区)的内容。

(1)各指标按照从高到低排序,最高示范区得309分,其他依次减1分(指标相同计算平均值),没有开展该项工作不得分。

各示范区工作质量综合得分=(指标1-3+指标8-12+指标14-15)(309*适用指标数)*40+(指标4-7+指标13)/(309*适用指标数)*40。

(2)随访干预HIV/AIDS的人数从多到少排序,最多示范区得309分,其他依次减1分(相同数量计算平均值),没有开展随访不得分。

随访干预HIV/AIDS的人数分值=排序得分/309*10(3)适用的指标中高于全国(应随访HIV/AIDS人数≥300人的示范区为超过全国或全省)平均值的指标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最多示范区得309分,其他依次减1分,相同比例计算平均值,最低示范区1分。

适用的指标中高于全国平均值的指标比例分值=排序得分/309*10 各省示范区工作质量综合平均得分=所辖各示范区上述3部分得分之和/示范区数*100 按照各省示范区工作质量综合平均得分情况排序,取前6名省份予以奖励。

按照各示范区工作质量综合得分情况,每省最多选择2个示范区顺延排序。根据应随访HIV/AIDS人数不同的示范区比例,分成<300 人和≥300人两部分,分别排序。应随访HIV/AIDS人数<300人的示范区取前7名示范区,应随访HIV/AIDS人数≥300人的示范区取前3名示范区,共10个示范区予以奖励。

(八)性病工作质量考评方法

1.梅毒报告病例现场核查准确率分为100分,分值计算:梅毒报告病例现场核查准确率(%)×100。

2.梅毒检测实验室参加质控考评比例及其合格率综合评分标准(1)梅毒确证实验室间质评参加率指标占综合评分(满分100分)的40%,即满分40分;

(2)参加国家性病或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室间质评的合格率占综合评分的60%,即满分60分。

第二篇: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0年乐陵市 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总结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全面落实省、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及艾滋病防治宣传及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指标,扎实工作,为乐陵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建立起一道牢固的健康屏障。现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常规监测

(一)外来妇女检测:积极与民政局、计生等部门配合,建立并完善了外来妇女艾滋病检测机制。完成299人检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新疆、重庆等省区。

(二)被监管对象检测:监测46次,检测332人。

(三)男性同性恋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检测: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男性同性恋人群干预工作。在德州市CDC王壮业主任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德州市彩虹小组的参与下,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工作。发展同伴教育员7人,为190人提供咨询干预服务,首次接受干预172人,43人接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85份,安全套2190只,润滑剂460代。

(四)吸毒人员高危行为干预检测:积极与公安局治安大队协调,对其收审、羁押的有吸毒行为人员进行干预检测。完成对8名有吸毒行为人员宣传干预、HIV和梅毒抗体检测。

二.自愿咨询检测:

根据德州市有关规定,在我市建立完善了三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具体为乐陵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站。并召开各单位分管负责人和医务科长会议进行了专项部署。上述三家医疗卫生单位,设立专门诊室,专人管理按时上报咨询检测报表(通过网络),市疾控中心做好技术指导,确保了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据统计,自愿咨询检测共533人(市人民医院咨询点16人、市妇幼保健站咨询点25人、1市疾控中心咨询点492人),其中提供转介服务13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72份,为445人次提供3570个安全套。

三.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一).重点公共场所: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对重点公共场所进行新的基线调查,我市现有重点公共场所57家,估计目标人群150人。为目标场所内的暗娼提供艾滋病性病防治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印发联系卡等。发放小媒体(如折页、张贴画、女性保健手册等)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目标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并改变高危行为和求医行为。干预51个场所,对725人次开展行为干预工作,121人次接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发放宣传画190套、宣传材料1431人份、安全套4710个。

(二).大型建筑工地:大型建筑工地务工人员的干预活动。通过外展工作和同伴教育方式,以面对面培训等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提供免费安全套。有14个大型工地,外来务工人员约有1470人。外来务工人员约占45%。进入10个工地,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2629份、安全套3830只,为2345人次提供咨询,48人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

四、感染者及病人管理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人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根据卫生部《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卫医发[2004]106号)和《关于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5]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卫生局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

一是明确了职责。市卫生局以乐卫疾控字[2010]25号文出台了《关于做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通知》,规定市卫生局负责组织管理和监督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咨询和抗机会性感染;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为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孕妇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做好母婴传播阻断;疾控机构负责抗病毒药品管理及信息技术支持。

二是成立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组。下设临床治疗、母婴阻断和信息管理三个专业小组,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按现住址统计,截至到2010年11月30日,我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7例,其中感染者4例、病人3例,报告死亡1例,转出2例。2010年新增感染者和病人4例。完成随访7人14次,完成CD4检测10人次,并按时进行网络上报。1例在治病人完成抗病毒治疗前的资料整理及录入,6次服药随访,1次病毒载量送检。

五.宣传教育

(一)学校宣传:经与教育局协商,在全市19处初中以上学校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课程、专题讲座、换水游戏、发放健康处方、张贴宣传画等活动。共发放换水游戏光盘20张、健康处方1600份、宣传画580套。

(二)社区宣传:进入2个社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10份。

六、全球基金项目管理情况

根据德州市统一要求,加强了项目管理力度,成立了乐陵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王宪亭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孟庆华任执行主任。负责整合后的中央、省财政和国际合作艾滋病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事务。负责艾滋病各防治项目资源整合、实施计划制定并指导执行;具体组织开展项目管理和技术督导工作,收集整理项目信息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包括项目工作、设备和财务管理。协调联系市直相关责任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母婴阻断、性病规范化管理和H I V / TB双重感染等工作。其次制定了可操作性

较强的全球基金项目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了项目基金安全高效有效运作。截至到11月30日,已完成全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按照德州市有关要求,借鉴先进县市的经验,使防治不断向纵深推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

2010

乐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12月8日

第三篇: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相关法律解读

(一)1.艾滋病患者可以和哪些人结婚(20分)A:艾滋病感染者 B:艾滋病病人 C:非艾滋病患者

D:可以和上述任何人结婚,但应接受医学咨询 E:不能和任何人结婚

2.艾滋病患者未将其感染的事实告知配偶,哪些机构可以告知其配偶(20分)A:医院 B:疾控中心 C:确证机构 D:上述均可 E:上述均不可

3.患者为成年人,医疗机构可以将其感染艾滋病的事实告知哪些人(20分)A:本人 B:配偶 C:成年兄弟姐妹 D:父母 E:患者所在单位

4.感染者在就医时未将感染的事实告知接诊医生,导致院内感染,谁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0分)A:患者 B:患者家属 C:医院

D:患者和医院均应承担 E:患者和医院均不承担

5.在校就读,且家在异地的大学生被确认感染了艾滋病,医院可以将其感染的事实告知哪些人(20分)A:本人 B:恋人 C:父母 D:同学 E:学校

艾滋病相关法律解读

(二)1.艾滋病患者需要手术,但医院不具备手术的诊疗条件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分)A:拒绝收治 B:让患者出院 C:放弃手术改为保守治疗 D:让患者自己联系其他医院

E: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

2.患者已婚,尚健在,哪些人可以复印他的病历(20分)A:患者本人 B:配偶 C:配偶委托的律师 D:患者的子女 E:患者的父母

3.哪些人可以要求他人检测艾滋病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20分)A:配偶 B:其性关系者 C:就职的单位 D:入学的学校 E:上述都不可以

4.医院为某单位员工进行集体福利体检,如果有HIV检测项目,医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分)A:需要告知员工,并征得其本人同意 B:不需要告知员工本人,直接检测即可 C:告知员工本人,但不需要征得其本人同意 D:员工所在单位同意即可检测 E:都不正确

5.在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当采取防护措施(20分)A:为HIV抗体阴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时 B:为HIV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时 C:医生方便时

D:接触患者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 E: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解读

1.《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20分)A:2006年11月30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4年12月1日 D:2006年1月18日 E:2006年3月1日

2.未在营业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多少罚款(20分)A: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C:2000元以上3000元下 D: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E: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分)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 B: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E:应当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有关情况告知其单位领导

4.在娱乐服务的营业性公共场所中,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应当多长时间进行艾滋病检测(20分)A:每1个月 B:每半年 C:每1年 D:每两年 E:每三年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20分)A:接受基本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E:公开自己感染者的身份

艾滋病的认识

(一)1.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0分)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E:10~15年

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20分)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E:女性性工作者

3.艾滋病是(20分)A:一种肿瘤 B:一种血液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性病 E:机会性感染

4.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20分)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E:呼吸系统

5.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20分)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数 E:污染的注射器

艾滋病的认识

(二)1.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0分)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E:T细胞亚群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20分)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E:血、血制品、器官移植

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20分)A:6月1日 B:8月1日 C:12月1日 D:11月1日 E:9月1日

4.预防艾滋病是()的责任(20分)A:卫生部 B:政府 C:非政府组织 D:全社会 E:医院 5.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20分)A:1984年英国 B: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1981年英国 E:1981年法国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识别与处理

1.PCP首选治疗是(20分)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E:青霉素

2.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20分)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E:皮疹

3.患者CD4细胞在()数值时会使机体免疫功能极其低下,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20分)A:CD4细胞计数>200/μl B:CD4细胞计数<200/μl C:CD4细胞计数<400/μl D:CD4细胞计数>400/μl E:CD4细胞计数>500/μl

4.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20分)A:PC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结核 E:以上都是

5.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20分)A:AIDS B:HIV C:HAV D:HDV E:HCV

艾滋病的护理要点

(一)1.面对HIV初筛阳性者咨询员需做的事情(20分)A:告诉求询者初筛结果并不准确,不用担心太早 B:教育求询者今后不要再发生性关系了

C:告诫求询者一定是以往的生活不检点才被感染艾滋病毒的 D:请专门的性学专家解释有关性的话题 E:鼓励求询者尽早完善检查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2.咨询中“解释”的含义是(20分)A:需要全面解释艾滋病的知识 B:咨询员多重复求询者的话

C:通过选择,归纳求询者的主要信息并进行适当分析 D:用咨询员的话表达求询者的相关信息 E:重复并解释咨询员自己的话

3.帮助HIV感染者,下列哪项行为不正确(20分)A:寻找志愿服务的机构,加入感染者组织 B:保持和疾控中心人员的联系和沟通 C:不随便让传染病医院知道自己的隐私 D: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E:按照医生的要求完善相关检查

4.转介工作范围不包括(20分)A:医疗服务 B:法律服务 C:心理支持 D:社会支持 E:预防服务

5.HIV检测及咨询方式正确的是(20分)A:可以直接给门急诊或者住院患者做HIV抗体筛查,无需患者的知情同意 B:为方便快捷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报告结果 C:无需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可以直接告知患者的家人 D:给出HIV阳性结果即可,解释工作由疾控中心的专门人员来做 E:以上都不对

艾滋病的护理要点

(二)1.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20分)A:肺孢子菌肺炎(PCP)B:隐球菌病 C:弓形体病 D:结核病病毒感染 E:以上都是

2.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益处包括哪些(20分)A:抑制HIV 病毒的复制 B:保护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 C:减少发生机会性感染的风险 D:减少HIV 传播的危险性 E:以上都是

3.需要重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依从性教育,为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标,依从性需要达到(20分)A:依从性比率达到90% B:依从性比率达到95%以上 C:依从性比率达到85% D:依从性比率达到92% E:依从性比率达到80%

4.下列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分)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一般没有副作用 B: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需要治疗 C: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3年内不需要治疗

D:患者有治疗意愿时,由医生与患者共同决定是否开始抗病毒治疗 E:确诊为艾滋病病人,定期复查体内CD4细胞,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便开始治疗

5.哪些人需要尽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20分)A:治疗过程中需要依从性咨询师和支持网络的运用 B:具备抗病毒治疗的意愿,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良好 C: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对药物副作用进行定期监测 D:无新的机会性感染及严重的免疫抑制 E:以上均具备

常见性病的识别与诊治

(一)1.关于一期梅毒,错误的是(20分)A:一般患者起病前有不洁性交史 B:潜伏期2~4周 C:硬下疳是主要的表现

D:在硬下疳处取材以暗视野检查可见苍白螺旋体 E:梅毒血清试验阴性可排除一期梅毒

2.梅毒的确诊试验是(20分)A:RPR B:TPPA C:WB D:HIV-Ab E:HSV ELISA

3.我国规定统计上报的性传播疾病不包括(20分)A:软下疳 B:梅毒 C:淋病 D:艾滋病 E:滴虫性阴道炎

4.关于梅毒螺旋体错误的是(20分)A:梅毒螺旋体通常不易着色,又称苍白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可以旋转、蛇行、伸缩3种方式运动

C:梅毒螺旋体人工培养困难,一般接种于家兔睾丸进行保存及传代 D:梅毒螺旋体为厌氧微生物,离开人体不易生存 E:普通消毒剂、煮沸、干燥、低温均可将梅毒螺旋体杀灭

5.关于先天梅毒,下列错误的是(20分)A:是经母体胎传

B:大多在妊娠4个月后传给胎儿 C:先天梅毒没有下疳表现 D:先天梅毒也可经父亲传染 E:先天梅毒儿生后即进入二期梅毒

常见性病的识别与诊治

(二)1.有关淋病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20分)A:头孢曲松钠对淋菌性咽炎疗效较好 B:妊娠期淋病用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

C: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治疗中单剂头孢曲松钠的剂量不能超过125mg D:淋菌性脑膜炎的疗程应满2周,心内膜炎的疗程应满4周

E:治疗淋球菌性盆腔炎时,除应用头孢曲松钠外,还同时口服甲硝唑或多西环素

2.下列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20分)A: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应用抗病毒药物需连服7~10天 B:亚临床生殖器疱疹者需长期服用有效抗病毒药物

C: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最好在前驱症状或损害出现24小时内开始应用 D:局部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E:皮损处外用药膏有3%阿昔洛韦、酞丁胺霜等

3.尖锐湿疣在诊断时应依据下列项目,但是不包括(20分)A: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B:生殖器或肛门部位单个或多个乳头状赘生物,表面粗糙 C:血液病毒抗体检测 D:必要时组织病理检查 E:醋酸白试验阳性

4.软下疳临床表现错误的是(20分)A:软下疳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 B:生殖器以外的部位也可出现软下疳 C:女性患者损害较男性深,触痛明显 D:软下疳周围可出现多发卫星状溃疡 E:约有30%~50%的患者可发生疼痛性腹股沟淋巴结炎

5.有关男性淋病的临床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20分)A:潜伏期平均为3~5日

B:5%~20%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C:80%的咽部淋球菌感染的患者无临床症状 D:20%的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并发附睾炎 E:成人淋菌性眼炎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则很严重

性病艾滋病职业接触的预防与管理

(一)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0分)A:普遍预防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B:标准预防是医疗卫生机构所采取的标准的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

C:接触后预防在接触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

D:职业接触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E: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消除毛巾挂钩等不必要的锐器,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2.所有损伤性废物应及时置于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哪种专门容器内(20分)A:黑色生活垃圾袋 B: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 C:一次性的黄色塑料锐器盒 D:硬纸盒如牛奶箱 E:一般的塑料盒

3.下列职业防护措施叙述错误的是(20分)A: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B: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

C:可能发生大量的血液或潜在污染物污染时(如尸检、矫形外科和产科),应穿戴防渗透的手术衣、手术帽、靴套等 D:当可能发生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污染眼、鼻和口时,应同时佩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面罩 E:操作时,手套破损后再加戴一层手套

4.职业接触常见的原因没有以下哪项(20分)A:锐器刺伤 B:血液、体液意外喷溅 C:完整皮肤接触污染物

D:防护意识欠缺或缺少合格的防护用品 E:工作节奏紧张或危急忽略防护

5.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职业接触的途径不包括(20分)A: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途径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B:通过针刺和割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C:通过人咬伤、擦伤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液 D: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E:蚊虫叮咬

性病艾滋病职业接触的防控与管理

(二)1.艾滋病病毒接触后应于哪几个月内开展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包括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测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20分)A:6, 4, 8, 12, 6 B:4, 2, 4, 8, 4 C:2, 4, 8, 12, 3 D:6, 4, 8, 12, 4 E:6, 2, 4, 8, 6

2.职业接触级别愈高致病危险性愈大。艾滋病病毒接触级别分为几级,发病危险性依次增大(20分)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3.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分)A: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以前接种过疫苗,无需采取预防措施 B:丙型肝炎病毒目前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

C:艾滋病病毒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在接触者可耐受的前提下,给予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

D: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育龄妇女都要进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

E:梅毒的预防用药是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臀部肌注,一次用药,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等

4.丙型肝炎病毒接触者,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应在(20分)A:接触1个月~3个月之后 B:接触4个月~6个月之后 C:接触6个月~9个月之后 D:接触9个月~12个月之后 E:以上都不对

5.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哪些局部处理措施,不包括(20分)A: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B: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 D: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第四篇: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

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

办公室文件

余防艾办字„2006‟7号

转发省防艾办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

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

县(区)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省防艾办“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按照市防艾组下发的《市直有关部门(团体)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2006年各部门(团体)防治艾滋病应完成的工作指标》的要求,对照本次检查的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并于11月24日前将书面工作总结和后附的自查表(县、区需报完整表)一起报市防艾办,同时将电子文本发市防艾办邮箱。市防艾办联系电话及传真:6442008电子邮箱:xywsjjkk@tom.com

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艾滋病防治督导检查2006年通知抄送:县(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设性病、产科的市管医疗卫生单位,市健康教育馆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11月17日印发共印35份

1关于开展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

赣防艾办函[2006]6号

各设区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为了解全省各地多部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进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推进我省艾滋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省防艾委拟定在11月底对各地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考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市、县(区)防艾办组织自查(11月15日到25日)各市、县(区)按照“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多部门联合督导考评自查表”(见附表)和2006年1月份省政府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布置的部门工作任务要求开展自查,形成本设区市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上报省防艾办。

二、省防艾办组织督导检查(11月26日至12月1日)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将组成联合督导考评组对各设区市(含1个县)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联合督导考评。督导考评内容:

1、听取当地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汇报;

2、召开多部门座谈会,卫生、教育、宣传、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汇报本部门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3、现场考察市、县(区)1-2个政府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考评工作,充分认识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履行我国政府承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好自查与设区市督导检查工作,如实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查找不足,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

省防艾办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表1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联合督导考评自查表 填表单位名称: 江西省市县(区)/部门

说明:

1、表内各项指标的收集时间均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底。

2、经费单位为万元。

3、表格内不能存在空项,若没开展,填无。

附表2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分组

1、南昌、九江、新余

2、赣州、吉安

3、宜春、萍乡

4、上饶、景德镇

5、抚州、鹰潭

第五篇: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下载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 防治培训总结(5篇模版)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为了更好地做好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我们汶阳镇卫生院于2014年2月13日在二楼大会议室对全院职工和全镇乡村医生进行了艾滋......

    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大全五篇)

    准东医院三季度考核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D、以上都是 2、HIV感染......

    2012年6月13日2012年玉门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汇报

    2012年玉门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近年来,我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

    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2(五篇模版)

    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小结2012年8月25日下午在二楼会议室对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及各村乡村医生进行了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本次讲课由许院长进行讲解。许院长主要讲解了艾......

    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性病工作职责

    同德县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性病工作职责 一、共同职责 参与研究制定全县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全县艾滋病、性病防治......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推荐五篇)

    江苏中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18日 建筑工程常见问题防止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莱农普通商品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把握好各专业及相互专业同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若干环节,创无使用功能质量通病工程,对装修阶段质量通病和......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13年城建路桥项目 东干线道路改造工程B1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大庆开发区三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一、质量通病防治经验总结 1、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