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

时间:2019-05-14 23: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

第一篇: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

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 张正孝

【学科分类】行政诉讼法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县和构建“和谐荣县”,树立法治政府“以民为本”、“执法为民”的形象,荣县人民政府创新举措,努力打造我县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我县实现了司法监督与依法行政的良性循环,现在,我县行政机关自觉依法行政,接受司法监督,尊重人民群众诉权,尊重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行政执法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和各级行政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荣县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为推动我县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构建“和谐荣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有幸作为政府代表在这里作经验交流,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下面就我县如何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如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作一发言,与大家共勉。

一、实践和经验证明,依法行政离不开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官本位”思想的作祟、法律上的盲点,许多行政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怕当被告、怕坐被告席、怕丢面子、怕输官司的畏惧心理,对行政审判不但不支持、配合,反而说三道四,责难较多。九十年代初期,我县尚属农业大县,生猪税收是县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当时生猪税费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不完备,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生猪税费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如1991年,我县曾发生某乡政府因公民偷漏税而违法扣车并罚款的事例,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经审查认为,对偷逃税收的行为应由税务机关依法查处,乡政府违法实施处罚属越权行政。为了既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不造成生猪税费的流失,法院本着“严肃执法,讲究方法,注重效果”的原则,一方面主动与税务机关取得联系,另一方面积极向人大、县政府领导汇报全县生猪税费行政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引起县人大、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后在人大的监督下,乡政府主动撤销了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并承担了因扣车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为此,县政府法制办根据法院的建议,编发了《现行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乡(镇)人民政府行使职权的条款目录》一书,再一次对乡镇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职权予以具体、明确,为基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又如,九十年代中期,我县曾发生某乡部分村民,因不满某小学对其子女入学收取议价费,多次向有关行政机关反映,均未得到及时答复和解决,遂联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查后认为,这类纠纷虽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纠纷客观存在,如不给予解决,村民将集体上访,从而造成不安定因素。法院将此情况及时向县政府、物价局、教育局等相关行政机关进行通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引起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后通过协调,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从而使一触即发的官民矛盾得以化解。法院对这两起案例的妥善处理,充分证明了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将行政审判服务于大局、服从于大局,充分发挥司法为民、执法兴县的职能保障作用。实践证明,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有效地将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引导到法制轨道上来,它不仅没有给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造成障碍、制造难题,反而起到了“减压阀”和“化解器”的作用,对于消除官民矛盾,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审理的各类群体性、集团性诉讼案件,大大消除了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对立情绪,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减少了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采取措施,制定制度,积极支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

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县,就离不开监督。接受司法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既是防止和纠正随意执法、违法执法、野蛮执法的重要途经,也是检验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的“试金石”。其中,行政诉讼作为对政府是否依法行政实施司法监督的主渠道,具有其他监督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大力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改善和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与维护功能,县政府主要采取并落实了以下措施与制度来加以保障:

1、建立对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情况考核制和行政诉讼败诉责任追究制。

2004年,县政府制定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考核办法》,将涉诉行政案件纳入行政机关目标考核,年终,由法院行政庭将当年受理行政案件的数量、类型、判决结果及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败诉率、执行裁判的情况向县政府考评小组通报,以此作为追究考核单位及工作人员责任的依据。如2005年,我县卫生局有三件行政诉讼案件被法院判决败诉,在当年的年度考核中,县政府不仅取消了该单位评选先进集体的资格,而且责令其负责人写出书面检查,在全县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监察部门对该单位负责人追究了相应的行政责任。

2、建立行政审判司法建议、行政执法违法信息通报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违法情况以及对人民法院司法建议的整改和落实情况,县政府通过法制办与法院行政庭建立了行政审判司法建议和行政执法违法的信息通报制度。如2005年对法院受理的公民王某诉我县某镇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由于属该镇第一起诉讼案件,因此,对法院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送达的法律文书拒不签收。政府法制办接到法院通报的信息后,责令该镇人民政府立即改正并积极出庭应诉,为法院顺利开庭审理扫除了障碍。又如周某诉我县建设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该局对第三人黄某的违法建筑未依职权查处,遂依法判决该局在两个月内履行法定职责。判决生效后,县建设局拒不履行。法院遂将建设局不履行判决的情况以司法建议书的形式向县政府提出,建议县政府督促履行,县政府收到法院的司法建议书后,立即责成建设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3天内该局即对违法建筑进行了查处,县政府将履行情况回复了法院,从而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威。

3、建立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每年县政府与法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席会议,认真听取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的情况,审判中存在的困难和遇到的阻力,增进行政机关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然后想办法、出主意,采取各种措施排除对行政审判工作的不当干涉。如去年法院受理荣县人民医院22名离岗待退人员诉荣县人事局行政监督集团诉讼一案,法院在审理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和阻力,在联席会上,县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听取法院意见后,先后六次组织人事局、卫生局、县医院及有关部门召开案件协调分析会,积极主动为法院排忧解难,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最终使该案得以顺利、及时、妥善和公正的解决。案件审结后,22名原告同其他类似情况的人员一道,分别向法院和行政庭赠送了锦旗,并集体站在法院大门口饱含热泪向国徽行三鞠躬礼,感谢法院司法公正,一心为民,感激县政府依法行政,支持法院审判,由衷地表达了他们对法律、对法院和县政府的崇高敬意。

4、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为切实解决“民告官不见官”的现象,为行政诉讼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我县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努力从外围为法院行政审判减压、减负,如规定对重大、群体性行政诉讼案件以及行政赔偿案件,行政“一把手”必须出庭应诉,并要求相关执法人员到庭旁听,具体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该项制度对于树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诉讼权利,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我县行政“一把手”对开庭审理的行政案件,出庭应诉率达100%。该项制度的落实,使得一些“民告官”案件因行政“一把手”主动介入而“握手言和”,从而及时消除了官民矛盾,化解了行政争议,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树立了政府知错就改的良好形象,更为人民法院公正司法营造了宽松的司法环境,使人民群众对建设法治国家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5、建立行政审判专项物质保障机制。

为保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县政府在办公设备、物质装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如针对法院办案经费不足的问题,县政府通过各种途经,为行政审判所需的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提供经费保障。法院行政庭在1996年就配备了专用办案车辆,其物质装备及办公设施在法院内部乃至自贡地区两级法院行政庭均名列前茅。

三、依托行政审判,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双赢

荣县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连续多年被省、市、县法院评为先进集体,是我县依法治县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活动,彻底改变了行政机关怕当被告、怕应诉、怕败诉,消极对待行政诉讼的情况,行政机关也在经历了对行政诉讼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认同,由认同到依赖的观念更新之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行政诉讼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现在,由行政审判法官对我县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专门培训、定期培训,已成为多数行政机关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使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带头依法办事,我们邀请行政审判法官定期为我县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公务员培训班”开设法制讲座,进行法制培训;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创新民主决策形式,凡县委、政府对与法律有关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制定规范性文件,或遇到疑难复杂、新类型、群体性行政争议时,政府均主动邀请行政审判法官列席会议,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在定性、适用法律、操作程序等方面充分听取法院的法律意见和专家建议,从源头上规范行政行为,预防和减少行政违法行为,保证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避免诉讼风险。对此,我深有感触,在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上,我曾坦言法院就是政府的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证明法院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决策之重要,同时也是对我们行政审判法官所具有的深厚的法律知识、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审判经验的充分肯定。

十多年来,荣县人民政府始终如一的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努力改善和优化司法环境,行政诉讼稳步健康发展,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自贡市连续十年位居第一,但行政机关的败诉率则逐年下降,许多群体性、集团性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协调方式得以妥善处理。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在全省或者全市规范执法评比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行政诉讼不但没有损害行政机关的权威,反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也因此而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出现了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双赢的良好局面。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对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二00七年八月三十日

【注释】

作者简介:张正孝,先后在四川省荣县人民法院民庭、刑庭、行政庭工作,曾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历任刑庭副庭长、行政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现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

第二篇: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良性互动

内容提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许多当事人舍弃复议、诉讼的法律途径,而采用信访的形式进行权益的救济

。庞大的信访人群,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两种救济制度在实际执法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后提出几点完善的粗疏建议。

一、现状

《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我国现阶段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最为直接的法律规定。该法律条款确定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这两种基本类型,在执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复议与诉讼的自由选择,少量的是复议前置,另外,还有《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的终局性选择型、《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的行政复议终局型等情形,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常见的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

二、缺陷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当今中国社会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的基石。现阶段公民为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时,有的选择行政复议,有的选择诉讼,有的选择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又进行诉讼,更有甚者复议或者诉讼终结后通过信访再进行权利救济,庞大的信访人群,困扰着政府,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笔者是多年从事行政复议应诉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二种权利救济制度客观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着护短现象。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及部门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复议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导致行政复议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无法真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避免复议后被上级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影响执法质量的考核成绩,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特意向上级行政机关的复议机构请示、汇报,这种做法客观上剥夺了行政相对人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权利,导致行政复议走过场,以维持了事。再如,行政复议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今年来受理的复议案件,撤回申请的比率接近一半,在撤回申请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因为其对?­具体行政行为不再有异议,而是基于外力的影响而不得不撤诉。将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弊端,随着行政复议法实施几年来的实践,逐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复议案件起诉率、撤回申请率高就是很好的证明。行政相对人出于“官官相护”的顾虑,舍快捷、便利的复议而选择漫长的诉讼,甚至信访,使行政复议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行政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表现在:一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狭?­。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不受行政诉讼法的约束,较行政诉讼的受案要宽得多,并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审查的范围。1999年11月24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尽管扩大了受案范围,仍难以周全可诉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些受损的权益得不到司法最终的救济,法院对有关起诉的规定又作了很多限制性的解释,导致很多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纠纷,如涉及农民负担、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争议不能或难以通过行政诉讼得到解决。二是适用的依据狭?­。行政诉讼中,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时,《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行政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行政复议中,?­先的《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行政复议法》回避了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对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未作规定。但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行政复议法》用了“适用依据”这一比较笼统的字眼。由于依据的范围比较广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当然是依据,行政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也是依据,并且目前我国大量的行政执法的依据是非法律形式但事实上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解释等规范性文件,透过字里行间,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外,还要将非法律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审查依据。

第三篇:法院行政审判庭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法院行政审判庭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经验交流

近年来,___市___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上级法院的关心指导下,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法院工作主题,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大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平等保护观念,努力讲求办案艺术和办案方法,争取办案的法律效果和

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从大局意识着眼,结合行政审判工作特点,强化“司法环境的改善坐等不来”、“行政审判要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意识,不断探索行政审判工作新思路,努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确保行政审判工作得到普遍重视,行政审判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生效判决得到有效执行,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公信度得到普遍认可。

在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对推动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行政诉讼渠道畅通无阻,必须把改善和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建立良好内部环境是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的基础

行政审判的内部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并影响着外部环境的改善。行政审判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不是靠简单的呼吁或强调就可以得到提高的,它必须是在人民法院切实抓好行政审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行政案件的审理教育人、说服人,树立行政审判的权威,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使各方面真正认识到行政审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真正接受行政审判工作并为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坚持实行“一把手”工程,是优化行政审判内部司法环境的关键。

如果领导不重视,各庭室关系不理顺,仅凭行政庭一个部门的工作是无论如何走不活提高行政审判质量这盘大棋的。我们能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的领导班子能够团结一致、科学决策,有着“质量建院”的总体规划,有着一定要把行政审判工作做好、做实、做精、做大的决心和信心。在工作中,我院党组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行政审判工作的重要性,并倾注全力支持行政审判工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院长重点抓,行政庭庭长具体抓。一是院长和分管院长经常了解和掌握行政审判的情况和动态,关注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是遇到影响行政审判工作开展和行政案件审理、分管院长和行政庭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障碍,由院长亲自出面做好工作;三是坚持落实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根据行政审判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抓好行政庭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四是对影响大、社会普遍关注的行政大要案,院长和分管院长认真研究、加强指导,必要时亲自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六是根据行政审判的特点和规律,对行政审判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

2、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是搞好行政审判工作的组织保证。

行政审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承担行政审判工作的法官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因此切实加强行政法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是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前提。我庭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加强了全庭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了自律意识,规范了职业言行,提升了职业技能,改进了审判作风,提高了审判质量。在强化普及性和知识性的法官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着眼于培养法官的法律思维模式,加强对全庭法官法律信仰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造就,针对法官职业的特点,强调提高法官的法律思维能力,构筑科学的法官思维模式,培养法官系统的法律解释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培训的内容上,侧重于对法官法学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培训使法官掌握科学合理的法律推理方法,以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从而达到了理顺内部工作关系、保障法官专业审判的良好效果。

3、确保公正与效率,是树立司法权威、优化司法环境的立足之本。

一是努力拓宽行政诉讼受案渠道,树立行政审判新形象。我院行政庭在行政审判工作中积极创新审判思路,在坚持大胆受理新类型案件的同时,坚持常年普及行政诉讼常识,坚持加强司法援助,努力开拓行政审判新领域,树立行政审判新形象,通过“三个坚持”达到了方便群众诉讼,拓宽行政审判受案渠道的良好效果。

二是公正、高效审判,树立司法权威。在行政审判工作中,我院行政庭始终强调处理好“三个关系”(在行使职权方面,处理好维权与监督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工作方面,处理好司法公正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司法功能方面,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官”、“民”矛盾“化解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良性制衡作用,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三是积极探索行政调解方式。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行政诉讼调解能使原

告、被告与法院三方受益,极大的缓解社会矛盾,同时,大量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为调解留下了余地,因此,我庭在坚持“不违法”原则的前提下,立足于鼓励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决,共创和谐社会,积极探索调解结案方式,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有效缓解对抗,并使纠纷得以彻底解决。如原告常桂英、于安振诉被告___市___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___市___区

环境保护局不作为案,经审理认为,二被告均各自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其行为不构成不作为,原告诉讼请求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依法应予驳回。但考虑到原告因病生活困难,又因其他事长期上访,如果仅仅判令原告败诉,虽符合法律规定,但却无法彻底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其必然将又一次走上诉、申诉、上访之路,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我庭审判法官将三方当事人分别通知到法院,耐心细致地给各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促使原告与第三人达成了民事援助协议,并当场撤回行政诉讼。及时化解了纠纷,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积极争取外部支持是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的保障

行政审判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各级党委、人大、政府以及社会对于行政审判的认识水平和认同、支持程度以及影响其认识水平和支持程度的各种因素。优化行政审判外部司法环境,主要是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对监督和维护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行政审判的外部司法环境,有利于人民法院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对进一步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意义重大。

1、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主动争取人大监督,是开展行政审判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行政审判工作中,我院行政审判庭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与支持,坚持向当地党委、人大专题汇报行政审判工作,同时,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凡是重要的行政审判工作会议和重要活动,都主动邀请党委、人大领导出席,使其更多地了解行政审判工作情况,使党委、人大认识到,行政审判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的必要保障,行政审判解决的是民与“官”之间的矛盾争议,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行政审判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解决官民冲突的“和平”手段,它将严重的官民矛盾通过设置公正的程序、以公平的形式、藉司法的权威转化成为一种技术性问题,从而缓和以致化解矛盾,行政审判不仅不是给党委、政府添乱,恰恰是在给党委、政府帮忙。通过及时沟通有效的排除了各种妨碍行政案件受理和审判的不利因素。

2、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调沟通,是促进依法行政、改善司法环境的重要方面。

“促进依法行政、改善司法环境,离不开与行政机关的协调沟通。”我们一是抓案件以案讲法。注重发挥行政审判庭审功效,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在庭审中点评具体个案存在的问题,举案释法,促使行政执法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抓行政执法培训。开展行政执法培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是我院促进行政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的又一办法。在行政执法培训中,我院按照行政机关各部门的业务需要,针对其自身特点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水平提高。三是抓行政司法建议。我院行政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或者涉及全局的案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民主法制的现实状况慎重地作出处理。但考虑到对这类案件即使维持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果政府行为中存在着不规范、有瑕疵的行为仍将有损政府形象,就采取针对普遍性问题提出司法建议的方式,力求做到一“建”中“的”。通过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指出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司法建议,有针对性地帮助行政机关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及时解决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行政机关提高执法水平,产生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行政机关落实司法建议情况的跟踪走访,切实帮助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堵塞工作漏洞,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

3、抓好行政审判的宣传工作,是改善、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的重要舆论保障。

我院行政庭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坚持开发、利用行政审判资源,优化行政审判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公开审判力度,以案宣法,扩大行政审判工作的影响。选择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案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进行法制宣传,从而扩大行政审判影响力,实现审案一件、教育一片、受益一方的效果。二是积极争取新闻单位的配合,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典型的行政案件,强化广大公民“民告官”的信心。三是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劳动市场进行法律咨询,为群众释疑解惑。在宣传工作中,我们强调要紧紧围绕行政审判工作中心,加强对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度报道和开发,克服一般化的弊端,深化报道内容,围绕领导思考的要点、法院工作的重点、决策落实的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值得宣传推广的亮点等,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的效果。在利用好传统传媒的同时,我们积极构筑信息化平台,利用互连网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时效性、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影响力。在宣传形式上,我们尽力做到生动活泼、直观明了、图文并茂。改变只会说教的面孔,注重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增强普法活动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努力追求最佳效果。

近年来,我院行政庭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主题为目标,崇尚与时俱进,锐意开拓,注重内外并举,“综合治理”,努力形成行政审判工作的强劲合力,强化大局观念、裁判中立观念、司法公开观念、权利平等观念、保护弱者观念、法律事实观念,努力实践行政案件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依法保护普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与依法监督行政机关的统一,认真审理裁判案件与注意发挥案件的辐射效应的统一,有力推动了我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争取主动且有所作为,发挥和实现行政审判的功能作用,全力营造确保行政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司法环境,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

《法院行政审判庭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法院行政审判庭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经验交流。

第四篇: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县人民法院关于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见

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县人民法院关于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见

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县人民法院 关于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

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见

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的纪要》精神,经县政府与县法院协商,决定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现就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的目的意义

建立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求,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良性互动机制,扩大良性互动范围,增强良性互动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建立良性互动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

(一)每年召开一次府院联席会议,由县政府领导和县直行政执法机关、县法院领导和县法院相关庭室参加,通报依法行政和行政审判工作开展情况,研究有关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的全局性、政策性、倾向性问题及其他重大事项,协调涉诉行政争议,共同化解干群矛盾。府院联席会议形成的纪要视具体工作需要发送有关部门遵照执

行。

(二)日常工作由县政府法制办与县法院行政庭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落实府院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良性互动各项措施,探讨解决行政争议突出问题、协调化解重大行政争议等。会议形成的意见应报县政府和县法院领导,必要时提交府

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三)县政府和县法院分别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联系,沟通、协商联席会议及日常工作会议议题,组织会务,起草、整理有关会议材料等。

三、建立信息沟通与共享制度

县政府有关部门与县法院审判庭应相互通报、交流依法行政、行政审判的重大工作部署,新颂布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审判及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相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复杂敏感案件的办理情况,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审判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以及法院对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机关对行政审判和非诉行政执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建立联合调研制度

(一)相互邀请参加工作考察、调研活动。对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普遍性问题、法律适用问题,共同开展调查研讨,形成共识,统计法律适用标准。并视工作需要,组织联合专题调研,指导和规范某一类行政行为或行

政诉讼活动。

(二)县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邀请县法院参与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草拟、备案审查等工作,县法院应积极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提供专业意见。政府有关部门应将行政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作为评估政府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共同梳理、编撰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例,收集、整理、汇编行政执法及行政审判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指导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及行政审判工作。

五、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

(一)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规范行政执

法行为,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

(二)县政府法制办应当加大对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的监督力度,对无正当理由不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

理;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

(三)行政机关应当自觉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依法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行为,要深刻剖析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切实加以整改,并将履行情况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反馈。对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提出的意见,有关行政机关要切实研究落实,做好整改和善后工作,并通报行政复议机关。

(四)行政机关应积极支持和配合法院审判工作,杜绝不应诉、不答辩、不出庭、不举证、不履行的“五不”现象。

(五)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各级各部门应当承担出庭应诉职责,指定一位领导负责行政应诉工作,积极出庭应诉。对本单位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重大、复杂、疑难的行政诉讼案件,经法院领导批准,可以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同时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和县政府。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六)行政诉讼案件必须要有被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的工作人员要强化法治意识,端正应诉态度,熟悉相关案情和法律,做好充分应诉准备,应当尊重法院、听从指挥,规范应诉行为。法院应有效制止对行政机关和出庭应诉工作

人员恶意攻击等行为。

六、完善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机制

(一)对涉及省市县重大项目案件、重大社会影响案件、重大民生案件等,政府与法院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强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通过多元协调最大限度地化解行政争议,共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积极推进判前协调化解,对能够在判前化解的行政争议,法院应及时向有关行政机关发出协调建议函,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主动协调、着力化解。

(三)完善化解行政争议约谈机制。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具体行政行为不可逆、合法性评判无法解决矛盾或短期内引发大量纠纷的案件,县政府法制办和县法院行政庭可联合约谈行政争议所在乡镇或县政府责任部门负责人,并将约谈情况向县政府和县法院领导汇报,以促进行政争议及时有效化解。

七、建立健全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司法建议制度

(一)法院要进一步落实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通过总结行政案件审理、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败诉、司法建议的落实反馈以及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进展等情况,深入分析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切实可能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和改进

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二)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普遍存在的工作疏漏、制度缺失和隐患风险等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需要有关单位积极加以应对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威胁或者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拒绝或妨碍法院调查、执行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需要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的,以及诉讼程序结束后行政争议尚未彻底解决或有其他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关注的,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同时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和县政府。

(三)司法建议要坚持必要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原则,把个案司法建议与类案司法建议相结合,做到把握问题准确,分析问题透彻,依据充足,说理充分,建议客观合理,方案切实可行,行文严谨规范,确保建议质量。

(四)对于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应及时研究、落实整改,并书面反馈。反馈意见同时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及县政府。

八、优化法治环境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二)严禁对行政相对人行使诉权设置障碍。严禁借各种理由干涉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严禁把行政机关败诉情况作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错误做法。

(三)在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中积极探索建立引入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和诉讼能力低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依法维权。县财政要加大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

九、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审判能力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调剂、充实本单位法律专业人员,提升依法行政、行政应诉能

力。

(二)试行行政审判人员与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岗位交流挂职,熟悉各自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实际运作,相互了解执法办案情况,提高各自的执法办案水平。

(三)相互邀请参加各自培训活动,互派授课人员。积极参加省政府和省高院、市政府和市中院联合开展的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工作人员培训活动。探索开展县级行政

应诉工作人员培训课程。

十、建立良性互动保障制度

(一)高度重视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县政府法制办和县法院行政庭应定期总结,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府院联席会议及日常工作议定的事

项得以及时、有效地落实和执行。

(二)县法院行政庭应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工作人员出庭应诉情况以及司法建议的统计工作,并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和县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情况以及司法建议反馈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评估管理。

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县人民法院

2014年1月20日

第五篇:在全市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许文

2012年8月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互动机制,构建行政与司法合作协调机制,切实化解行政诉讼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刚才,市法制办王强主任就如何开展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进行了部署,市法院卜士凡院长通报了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行政审判工作情况,住建局、质监局、延陵镇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都讲得很好。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法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我们行政机关的管理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社会矛盾呈现出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案件多发的态势,不少社会矛盾纠纷以行政争议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工作良性互动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对和谐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都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社会和谐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和谐的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能够运用法律制度和程序规则来不断化解矛盾冲突的动态、稳定、可控的社会。如何有效化解冲突,依法依规解决矛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从我市的实践来看,今年1-6月份,我市法院共受理行政非诉执行申请审查案件21件,其中有11件经协调,由申请人撤回了执行申请。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机制,部分达到了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目的。因此,实现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的良性互动,引导人民群众以合法、合理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将行政纠纷解决在初发阶段,对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是行政行为与司法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过程。互动机制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的良性互动来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过程,也是法制宣传的过程,可以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营造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作为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

渠道,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具有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作用。通过对这一机制的运用,能够正确了解、把握和处理好不同群体及公民个人的特殊利益的关系,能够直接倾听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能够促使各级行政机关不断修正工作中的失误,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全面落实加强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的各项措施

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权利,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工作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大力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2次联席会议,由市法院和法制办共同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通报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情况,研究解决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工作中的重大复杂案件;研究解决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联席会议总结经验,探索新办法、新方式,将处理同类问题的方式方法转化为统一的行为规范,用制度的形

式固定下来,并认真加以落实。各镇区、各部门要积极参加联席会议,配合和支持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

第二,坚持调解优先原则。调解优先是中央提出的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要贯穿于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的全过程。凡是进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的行政争议,首先要进行调解,尽可能在立案环节促成争议双方自愿和解;立案调解不成,及时转入审理程序。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坚持查明事实与调解相结合,对实体没有明显错误,对当事人的利益没有实质影响的,要讲明事理法理,尽可能调解息诉;对实体有问题的,要督促行政机关先自行改正,尽可能劝导当事人撤回诉请,在审理程序中实现和解。行政争议的调解不是和稀泥,不是主张“花钱买太平”,而是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平等对话、疏导以及行政自我纠错,积极争取当事人的互相理解、谅解。调解要做到“两个不得”:不得突破法律底线,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第三,多措并举,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对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行政争议,重点是把法律问题解决到位,体现公平正义。凡是符合法律明确规定的诉求,必须严格按法律办事,该纠错的要责令有关行政机关立即纠错,该赔偿、补偿的,要赔偿、补偿到位。对法律不明确的合理诉求,要从现实出发,从有利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出发,主动同相关部门研究协商,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兼顾点面,权衡利弊,谨慎裁量,不宜在个案上随意开口子,避免相互攀比和引发新的矛盾。要提倡综合运用

实地调查、公开听证、双方协商、庭审协调等手段,把依法审理与依靠基层结合起来,力求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对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要强化教育疏导,审调结合,调裁结合,及时结案;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要督促当地政府实施社会救助,保障当事人的基本生活。对个别滥用权利、无理缠讼、违法闹事的,要予以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的,要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维护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的严肃性、权威性,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对于群体性行政争议,要充分做好代理人、代表人及其他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尽力消减不适当的心理预期,努力将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初发阶段。

三、切实增强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工作的合力

要建立、健全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合力。各镇区、各部门要按照市人民法院、市政府法制办出台的《关于构建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良性互动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把它作为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不断加以推进和深化。

一要加强协调配合。法制办要加强对各镇区、各部门的指导和督促,与法院共同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出台重要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要主动征求审判机关意见,邀请审判机关事先参与研究论证。在具体案件处理上,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审判机关开展审理、协调。对一些影响面广、涉及重大民生

问题的行政争议,要共商处理办法,重在解决实质问题,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注意保证行政效率。

二要严格考核制度。各镇区、各部门都要支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格履行答辩、出庭应诉等义务,切实尊重和服从司法审判,并确保及时履行到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判决执行情况、司法建议落实情况,都要列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与年终绩效挂钩。此外,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听取法院的意见,及时研究解决行政诉讼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我们要继续重视法制机构建设,为顺利开展政府法制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为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切实发挥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市“四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下载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良性互动(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