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媒监督与司法关系的良性互动
传媒监督与司法权的良性互动
——以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为视角
传媒监督监督,是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由于传媒自身的“广泛的、自由的”的特点与我国现行的独立审判体制在“司法公正”上结合并不够紧密,表现出明显的冲突和不相协调,导致“公平正义”在二者之间时常发生“歧义”。解决二者之冲突并建立规范的传媒监督机制,对于促进法治社会的进程十分重要。
《马德里规则》指出:“法官应当接受有关处理媒体事务的规定。应当鼓励法官提供牵涉到公共事务的案件的判决书的简写本或者以其他形式向媒体提供信息。尽管对于法官回答媒体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作出合理的规定,但法官不应当被禁止回答公众提出的与司法有关的问题。”各国司法机关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来实现《马德里规则》的这一规定。这是司法机关对媒体监督“主动出击”的最好例证。当前,有的学者提出司法机关应该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走出去”的战略探索,在司法机关抽出部分人员搞外宣工作,将本单位的司法、行政等活动形成宣传材料,在相关的报纸、网站和电视台进行刊载和播放,大力宣传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现在这一做法在全国司法机关中相当普遍,从最高法院的机关刊物《人民法院报》的刊载的部分法院宣传文章来看,效果是比较好的,对“走出去”的战略在各地各级司法机关已达成共识。
基于对司法公开、公正的基本目标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级法院设立了法院新闻发言人。人民法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通过主动发布人民法院的重要审判信息,表达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营造有利于人民法院公正审判的舆论环境。前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曾提出“具备条件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均应当设立新闻发言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同志强调“各级人民法院都要切实树立媒体意识和传播意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科学合理地设置适应新时期媒体环境发展变化需要的司法新闻宣传机构,配好配强能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司法新闻宣传队伍。切实加强地方人民法院的新闻宣传建设,各地法院要将新闻宣传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努力培养一批基层法院新闻宣传骨干。”基层人民法院承担着全国绝大部分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但由于法院行政管理体制、编制、财政资源等问题的限制,全国已经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仍然很少。通行的做法仍然是由新闻媒体自发采访案件当事人及案件承办法官,由新闻媒介自我选择采访对象、决定信息传播的内容以及信息发布的时间,基层法院缺乏统一的法院司法信息定时、定地点的主动传播机制。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保证传媒与司法机关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新闻发布范围明确
司法透明是司法现代化和司法民主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司法公l卜的有效保障机制。它具有多项功能,体现在法院和法官依法审判保障当事人权利;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保证司法行为健康和廉洁;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威;培育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文化,增长法律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对审判力一式、诉讼制度、执行体制及审判组织等的改革,从不同侧面落实司法透明原则。然j(lJ,在促进司法透明一L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法院新闻发布制度在促进司法透明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各高级人民法院以上都设立了新闻发布制度。法院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公布法院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业务决策;汇报阶段性成果及典型性工作经验;宣传出台的新举措、新机制;公布查办的职务犯罪和刑事犯罪重大典型案件,及时澄清社会上有关法院的不实一言论和消息等。然而,目前许多信息内容还处于应否公开的朦胧状态,信息控制者的义务和民众索取信息的权利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法院新闻发布范围所作出过公开表态,他表示:“法律,是法院发布信息的惟一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一切都可以公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法院也要向这个方向走。司法公正应该是看得见公正,法律底线之上,一切都可公开。”但是,目前我国法院新闻发布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2006年《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制度》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关于审判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重要的司法解释和其他司法文件;重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实施情况;重要审判成果或重大案件的审判情况;与审判工作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人民法院举办的重大活动;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或澄清;其他需要发布的事项。上述规定中确定的新闻发布内容,我们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层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关于审判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重要的司法解释和其他司法文件:重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实施情况;与审判工作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人民法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上述几项由于其性质是制度或法律法规等抽象性文件层面的内容,我国的法律、法规生效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世界通行的惯例是必须经过公开向社会发布,重大方针、政策的部署也是我党领导工作的一贯作风,所以关于制度或法律法规层面内容的发布的范围是明确、清晰的。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制度》第三条中关于重要审判成果或重大案件的审判情况;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或澄清;其他需要发布的事项的规定,相对于本条其它内容而言,其公布的范围、界限就非常模糊、不确定。首先,重大案件的审判情况,重大案件指的是哪些案件,审判情况指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审判阶段的审判情况,审判情况中具体哪些内容需要发布,规定的都很宽泛。另外,本条中的最后一项“其他需要发布的事项”,明显是一个兜底条款,这种表述在追求公开、确定的法律文件中出现,直是饱受争议的。所以,排除政策、法律法规层面的内容,其它关于法院新闻发布的范围缺乏明确、具体的界限,操作过程极易被人为因素所左右,造成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的局而。针对“有关领导指示不得发布的其他信息”这一规定,有学者引用肖扬院长的一次讲话:“在中国媒体对案件审判的报道与日俱增,媒体对司法审判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对司法审判的关注也使得司法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指出这是在为法院垄断信息奠定了基础,一个案件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否掌握在各级法院院长手中,潜在的话语权转移到法院手中,并认为在此种情况下,法院对于扩张话语权的渴求是直接的、强烈的,然而,只要存在舆论监督体制,媒体就不可能不发表观点,多多少少会对司法有所影响,当然,正面、负面的影响都会有,我们不可能要求舆论和法院的观点一致,如果一致,那么媒体的舆论监督带能发 挥作用吗?另外,对于肖扬院长的“对于媒体的正确引导和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观点”,认为这是与舆论监督背道而驰的。对于上述质疑以及目前法院新闻发布制度中一些不明确、不规范的部分,需要有进一步细化的实施细则,来明确各级法院新闻发布的具体范围,改进目前工作中的缺陷。
二、新闻发布及时
对于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是法院新闻发布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特别是在网络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有时即便是一个小问题,也可能迅速传播、放大,成为影响人民法院工作、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件。新闻发布度是最有效的回应办法,因此,必须要强调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问题。实践中,需要澄清的事实和负面新闻产生后,信息会通过各种途径迅速传播,如不在第时间对其进行澄清,负面新闻就会造成有损于法院形象的既定事实,然而,当响形成之后,再对其进行补救,就需要做数倍于原来的工作,甚至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刁‘能够挽回既成事实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我国现今本十分脆弱的司法环境来说非常不利,会招致更多的质疑与反对,甚至会损害新发布制度建立的基础。可以说如何回应社会舆论、妥善协调外部关系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迫切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我国的各级法院要有足够的认识,对各种涉及人民法的消息,尤其是负面信息要进行积极的回应、及时的回应,这需要新闻发布制的不断完善,用具体、细化的规范作为常规新闻发布工作的准则,强化其可操性,尤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法院的新闻发布机制应在第一时间迅速起动,通法院这一权威发布渠道,而不是只有媒体或其它非官方渠道信息的散布,把真实全面的新闻信息向社会进行权威发布,把握住宣传的主动权,也只有这样才能好地实现建立法院新闻发布制度的目的。
三、制度化、常态化的发布制度有效增强法院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能力代表着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为实现司法活动目的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司法能力不仅体现为实现司法正的能力,还体现为司法公正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即司法权威。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活动中正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得出公平的审判结果;司法权威则指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并自觉接受、服从裁决,司法权威也可以称为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力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社 会公众对法院司法能力的评价与认可。因此,人民法院司法能力提高的外在表现就是法院司法公信力的增强,司法权威的提升。
我国法院在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裁决时,法院公信力屡遭质疑,这种情况在全国的各级法院中都曾发生过,尤其对于大案、要案,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判决结果存在争议时更是如此,使得法院裁决的公正性被社会广泛质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是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一个亚待解决的问题。在危机事件发生,法院面对社会质疑时,司法部门需要运用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出法院作为审判权行使者的权威声音,引导媒体对案件的报道角度,在最短时间消除公众对审判公正性的怀疑,使得审判权的行使产生最优化的社会效果,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
2007年轰动全国的许霆案,从案件第一次被披露出来就开始有大量媒体对案件进行跟踪式报道,随着案件一审判决的作出到被告人不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年12月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直至广一州市高级人民法院将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再到重审判决作出,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是在媒体的全程“陪同”下进行的,期间,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媒体,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许霆案的报道,各利,舆论包括媒体的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甚至最高法院法官的意见充斥报端,引发了全国范围“热议”。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此案的定性属于)rl]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许霆盗窃的柜员机的性质是否属于金融机构以及银行是否须在此案中承担责任等问题土,随后的判决结果再一次地掀起了公众的关注热情,一审判处许霆无期刑,许霆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广州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法院重审后改判,从原来的无期徒刑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许霆案从始至终都面对着媒体及公众的极高关注,案件审理中多处事实的认定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尤其是案件原审和重审判决结果一前后的巨大反差,使公众对法院的判决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这个案件中许霆的律师及家人充分运用了媒体的力量,在案件审理的各个阶段,都通过媒体发表了自己的态度,但反观一下我们的法院,在这个轰动全国的案件中,面对巨大的质疑声却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没有及时地通过法院新闻发布制度,适时地做出应有的反应,导致“媒体声音大,法院声音小”。
四、媒体监督有效促进司法公正
罗尔斯曾经说过:“公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价值和目标,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 值。”无论是媒体监督还是司法活动,二者在形式上都追求公正,但之所以会出现媒体监 督对司法公正是柄双刃剑的说法,是由于二者所追求的公正内涵不同。
司法所追求的公正,是一个法律上的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其中 各个方面的实现都以法律职业训练和法治精神养成为基础,需要严格的司法运作程序和证 据规则,具有专业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与社会道德相不符的情况,这也是一个亘古的法哲 学问题。而媒体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公正观,即符合人们普遍观念和道德要求的 公正,更多的是一种认知,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辛普森案件,在法律 角度看维护了程序正义、符合疑罪从无的刑法原则,但是作为媒体和公众的角度则很难接 受犯罪人没有受到处罚的现实。这种区别使得媒体的监督行为和司法活动从开始就可能走 上完全相反的道路,此时若媒体通过舆论施压给法官造成了心理压力,影响了案件的定罪 量刑,则往往就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审判”,造成对司法公正的伤害。
但是如果司法本身存在腐败,媒体通过揭露促使司法机关做出了正确合理的判决,是
否是媒体监督对司法有利的表现?许多人包括笔者都相信,邓玉娇案中若没有媒体的关注、网友的呼喊,在当时司法机关语焉不详的解释下,邓玉娇的命运可能会很悲惨。当媒体扮 演了拯救司法判决正确性的角色,其实是由于缺乏合法性的司法判决本身引起了舆论不满,从而将寻求正义的力量投放在媒体上,公正性的判断从法律转向了媒体,从法转向了情,从个案上或许是得到了公正,但是这种公正在法律意义上仍然是不合法的,这也是学者即 使在邓玉娇免予形式处罚的情况下仍旧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应当宣判无罪的原因。因为我 们要的不是一个妥协的在执行上不受处罚的朴素的正义结果,我们要的是具有合法性和正 当性的判决。在司法腐败没有断绝的现实情况下,有时公正的诉求要靠媒体来实现,这时 媒体发挥的对司法公正的监督鞭策作用是笔者也认可的,并且认可其在现阶段具有很强的 社会效果。但是这种公正始终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公正,司法天然的使命之一便是保证公正,一个完善的法治国家仍应由司法机关执掌正义的天平。
五、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新闻发言人在进行信息披露时,要注意把握“法院想说的”与“媒体想要的”之间的差 异。首先,新闻发言人与媒体相处要注意两点:一是真实与及时必不可少“。真实是新闻发言制度的生命”,新闻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经过核实的。发言人还必须及时的把新闻媒体需要的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集中向媒体发布、公布。二是与媒体保持良好的互 动关系。新闻发言人要时刻保持一种昂扬的竞技态度,学会把记者当成自己的挑战者,而不是自己的学生、部下、朋友或者敌人。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还要了解媒体的需求,提供媒体需要的材料、新闻背景,为了充实他们的报道所需,让他们顺利地完成报道任务,或者给 他们提供独家报道或深度报道的条件,这样才能达到媒体和记者的良性互动。其次,新闻发言人在工作中还要注意与法院各庭室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涉及到全院各个庭室,新闻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全院各庭室,新闻发言人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各个庭室提供情况、予以协助。因此新闻发言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协作精神。此外,对于发布的具体内容,还需要由发布内容的主管部门和宣传主管部门事前共同筛选确定。
2、把握好披露内容的尺度。正如任何国家的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公布都是有选择的一样,对于一些人民法院决策、工作、案件的披露报道也应该把握一定的 “火候”。人民法院的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应始终与法院党组的决议保持一致。一个法院的发言人代表的是整个法院的立场,他的发言必须要走过一个程序:准备、报告、批准和最终走上前台,这是一个规范的集体工作。也就是说,人民法院的新闻发言人说什么,说到 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说,都需要讨论决定。对人民法院的新闻发言人而言,可以公布的是已经确立的政策和规定、已经审结的重大案件、已经取得成效的各项举措等。而对于尚在制定中或修正过程中的政策、尚未审结的各类案件、尚未取得阶段性成果或典型经验的各种审判、调研工作,则不宜作为新闻发布的内容。
第二篇:司法建议应和行政权力形成良性互动
司法建议应和行政权力形成良性互动
周东飞
2008年09月19日09:11来源:《法制日报》
交强险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这次质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来自法院并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反馈给监管部门。然而,司法建议尽管来自司法机关,但仅仅是建议而已,它并不具备法定的强制效力。交强险的瑕疵似乎已经不再让人意外,保监会将怎样面对来自法院的司法建议,倒是更加令人瞩目。
尽管司法建议并没有强制力作保证,但是行政机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的正面范例并不是没有先例。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全国牙防组”违反《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获得了有力支持。此举被舆论普遍认为是行政机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的典范之作。
典范之作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在现实中行政权力与司法机关在司法建议方面的良性互动不多。2005年,同样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就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向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发改委以及首发公司发出三份司法建议函。三单位却未见回应,似乎证明了司法建议的无力。有媒体调查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等4家法院2006年发送的172份司法建议,发现反馈率不足三成;而司法建议涉及问题最多的集中在行政机关,占三成左右。也可以这么说,不少行政机关对于司法建议拒不接受,这已成为司法建议所面临的窘迫常态。
在如此尴尬的背景之下,保监会到底会不会对事关交强险缺陷的司法建议做出反应,很多人都不敢奢望。尽管早有专家建言,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对司法建议的回复制度,使司法建议具备一定的强制效力。不过,且不说这一建议尚在争论之中,即便达成了共识,也难免远水不解近渴。事实上,强制固然是一种可靠的力量,但强制也是一种最消极的力量。行政机关对于司法建议的态度,原本不必如此忸怩和抗拒。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是宪法赋予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权力。司法建议在这一层意义之外,还体现了司法权力对于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
交强险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探索,不可能一出世就完美无缺,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和完善。司法机关由于独特的中立裁判地位,比一般组织和个人甚至监管机关本身更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瑕疵,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及时提出高质量的司法建议,是司法机关不辱使命的体现,也是监管部门避免工作失误的良机。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司法建议,则不必再去计较是否具备强制力。强制力可以作为一种震慑,却不能看成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对交强险而言,问题的真假与改进措施仍可探讨。在这之前,对于司法建议的积极回应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此,则“全国牙防组”的案例有望不成为孤证,行政与司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再续佳话。
第三篇:促进警民良性互动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是指通过警务活动所形成的,并直接反映在警务活动中的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联系。警民关系的融洽与疏离,不仅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要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深入走访联系群众,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使警民关系再上新水平,为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打牢根基。
一、和谐警民关系,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一些民警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公仆意识严重淡化,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一些公安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工作中以管理者自居,不注意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所需,习惯于“横眉冷对”,这种居高临下、凌驾于百姓之上的民警形象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和不满。“公正执法、一心为民”是公安民警最基本的职责要求,只有公正执法,把公安业务纳入法制轨道,一切问题的处理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一心为民,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高
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愿意不愿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正执法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人民满意。
二、和谐警民关系,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现在的群众,获取知识、政策信息的渠道很多,思想观念、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要搞好公安工作,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切忌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比群众聪明,更不能认为,现在的群众只讲经济利益,比以前更“自私”了,不能相信,难以依靠。这些认识都是不符合“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加强公安工作,是保护人民利益、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需要,而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是极为广泛的,但任何犯罪问题、治安问题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生活领域,人民群众是治安信息的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开创精神,他们是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只有真正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真正发挥和利用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威力,我们的公安工作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公安工作才能处处主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和谐警民关系,就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人认为,现在时代变了,过去一套老作风过时了;工作对象变了,老办法不管用了。这是一种片面认识,确实,时代和对象变了,但是我们公安机关与群众结成鱼水之情、血肉关系的优良传统作风并没有过时,仍然深受群众的欢迎,仍然是新时期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基本方法。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局面和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我们公安民警不仅应具备严格执法、自我保护的技能,更应培养自己良好的政治素养、待人诚恳、热心为民的高尚的道德品行,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只有如此,才能让老百姓感到民警的可信可靠,才能成功地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纪,自觉参与公安基础工作建设。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从而使警民关系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了好作风,难事不难,大事可以化小,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没有好作风,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难事愈难,积重难返,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公安机关与群众的关系。
四、和谐警民关系,就要转变警务工作理念,建立警民互动信任关系。互动信任,就是通过公安机关的一系列警务活动,不断促进警民关系向和谐、亲近、信任的方向发展,形成警民之间的互动信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警务工作理念,要从过去的管制型警务模式,向服务型、互动型、人文型的警务模式转变,建立新型的警民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深度认识,提高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维护
治安的积极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要抓好两个转变。一是从管制型警务模式向服务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警务模式主要是以管制型、控制型为主,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警务活动方面比较薄弱,缺少警民互动,存在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警民互动氛围。要适应当前社会的维护稳定工作,必须转变警务理念,切实从过去的管制型警务模式向服务型转变,实现警民互动。治安管理方面,在督促业主守法经营的同时,要协助业主查找防范的漏洞,并提醒他们做好防范工作;治安巡控方面,在加强街道路面治安控制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做好群众的安全提示工作;社区警务方面,在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要积极协助群众做好自防工作。除定期进行警情通报外,还可通过短信息形式,向群众发布治安动态信息、防范预警信息和自我防范小常识,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增进群众与民警的了解和互动,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二是从管制型警务向人文型警务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公安工作也一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实现警民和谐,所以,公安工作要重视工作对象的心理感受,以人文关怀的警务活动,去体现公民的尊严和价值,让人民群众感到同公安机关打交道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第四篇: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新世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企
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焕发青春活力、进而实现二者间良性互动与融合呢?
一、科学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1、企业文化着眼于突出塑造企业个性,它所关注的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主要特点,它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活动,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员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激发员工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对象,具体层次开展工作,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共性,它所关注的是企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直接统一,使企业的工作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还有,就是二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发展。
3、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载入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条大船上,与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保证作用。
二、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达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动力、互为纽带、互为对方服务。一是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基层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动态,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主管领导除了主管本单位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兼管各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生产现场,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领唱”作用。三是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以典型引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在企业活动之中,变为具体的实践。四是开展大量的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办好企业报纸,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工作,表彰好人好事,发表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写的散文等;实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并纳入支部月度考核目标中,便于群众监督。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焕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的创立。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
第五篇: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定稿)
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新世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企 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焕发青春活力、进而实现二者间良性互动与融合呢?
一、科学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1、企业文化着眼于突出塑造企业个性,它所关注的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主要特点,它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活动,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员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激发员工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对象,具体层次开展工作,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共性,它所关注的是企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直接统一,使企业的工作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还有,就是二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发展。
3、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载入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条大船上,与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保证作用。
二、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达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动力、互为纽带、互为对方服务。一是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基层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动态,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主管领导除了主管本单位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兼 管各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生产现场,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领唱”作用。三是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以典型引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在企业活动之中,变为具体的实践。四是开展大量的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办好企业报纸,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工作,表彰好人好事,发表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写的散文等;实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并纳入支部月度考核目标中,便于群众监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焕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的创立。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