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中国青年报: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时政新闻中国青年报2013-01-10 05:42 当一起突发事件引致事态扩大、冲突加剧或者公众心头的疑虑堆积时,原本需要一场良性互动来化解矛盾,但一些部门似乎没能清楚地意识到互动的迫切性。
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是火灾发生5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论关切。针对此次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1月8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结果打了15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踢皮球”之后,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
有关负责领导“这几天身体不适去了医院,手机也已关机”的说法,相信未必是推托之辞,但一个国家部委将自身应急能力系于一名工作人员的健康之上,从而在一起成为舆论焦点的事件上失语失声,失去及时回应、引导的能力,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并且,这种被“踢皮球”的遭遇也绝非个例,在不同新闻事件中,面对不同部门,不同媒体的记者多有类似经历。
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强硬的“堵”、“压”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
当下,媒介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一报两刊”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人人都有喇叭”的时代,还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维来应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
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善待媒体,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舆情并非“敌情”,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
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
好在,1月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了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
60万孤儿政府收养不足11万 民政部承认存漏洞
兰考收养所火灾京华时报 [微博] 陈荞2013-01-10 03:05
民政部回应兰考事件:中国孤儿收卷能力亟待提高
河南兰考7名孤儿和弃婴命殒民居火灾。人们在痛惜小生命无辜逝去的同时,也在追问我国现有孤儿救助体系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并称公民收养条件过高,下一步将鼓励公民收养。
民政部称,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就民政部门而言,将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主动做好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的管理,全面提高孤儿收留养育能力。
□回应
现状:孤儿救助体系存漏洞 措施:将提高孤儿收养能力
问:兰考事件暴露出孤儿救助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答: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长足发展,从2011年起,国家每月向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同时,我们也感到,我国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还不尽完善:有些法规需要修订,如公民收养条件过高;相关法规宣传普及不够;孤儿、弃婴的发现、报案、移送的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多数县(市、区)没有专门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等。
问:民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使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近期,各地民政部门正在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性大排查,并作出整改。民政部还派出工作组,分赴黑、吉、辽、豫、晋、冀等地,全面督促检查各地对个人及民办机构收留孤儿大排查和流浪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情况。
下一步,民政部将积极推动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鼓励公民收养;推动出台儿童社会福利条例,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在人口大县建设一批儿童福利机构,其他县在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儿童福利部,全面提高孤儿收留养育能力。
现状:政府收养不足11万 措施:建设儿童福利机构
问:我国孤儿数量有多少?目前有哪些收养途径和收养主体?
答:我国现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孤儿”)61.5万名,这个数字是动态的,每年都会变化。
对孤儿和弃婴,民政部门福利机构主要负责查找不到监护人、监护人无力抚养和未被收养的孤儿、弃婴,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收养主体目前有政府、个人、社会组织。其中,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有10.9万名,由亲属养育、其他监护人抚养和一些个人、民间机构抚养的孤儿有50多万名。
问:如果孤儿全部由政府救助,各级福利机构的收养能力能否承担? 答:经过多年建设,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目前,省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9家,地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333家,县一级有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64家,800多家社会福利机构设立了儿童部。但多数县(市、区)没有专门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
现状:福利机构收养非最佳 措施:将鼓励公民合法收养
问:民政部门对兴办民办儿童福利机构有何规定?又有哪些扶持和帮助? 答: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外孤儿养育经验表明,福利机构养育不是最好的方式,近年来各地福利机构探索家庭寄养方式,有利于孤儿回归家庭、健康成长。民政部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应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兴办。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和民间机构出于善意和爱心,主动收留抚养一些孤儿、弃婴,有的渐渐形成规模。对这类个人和机构与民政部门合办,由民政部门履行监护责任,通过委托的方式由个人或民间机构抚养。对这类民办机构,民政部门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同时积极引导慈善资源和社会捐赠,帮助其解决困难,提高养育条件。
问:收养孤儿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权责关系怎样?
答:收养法鼓励具备收养条件的公民依照法定程序收养孤儿、无法查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弃婴,收养关系一旦成立后,收养人与被收养孤儿、弃婴等同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被收养孤儿、弃婴的法定监护人。
综合本报记者 陈荞 新华社电
河南兰考7孤儿遇难火灾还原:生被遗弃死于遗忘
时政新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13-01-09 05:12 这些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有的脐带还没被剪断的孤儿,连名字都来源于各自的身体特征:患有唇腭裂的被称为“豁子”、智障女孩被叫做“傻妮”、患有白化病的少女取名为“白妮”,有些弃婴甚至会共享一个名字。
在这座弃婴王国里,他们的领土有时是两间平房和窝棚,有时是一间140平方米的两层楼,他们穿着几乎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衣服,睡在一堆烂苹果、旧衣物、卫生棉、砖块之中。这些身体不太健全的弃婴,没有人说清楚他们的喜好或特点甚至面孔,逃过了父母遗弃的那场劫难后,本有可能被政府收留,或被其他人收养,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场大火的吞噬。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2013年1月4日的早晨,对于生活在河南兰考县的7个孤儿来说,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约早上7点的时候,一家之主袁厉害拖着矮胖的身躯出了门。这时,爱睡懒觉的小雨还赖在被窝里,五孩、扎根和小哑巴已经起床,小十正在看电视,还有两个刚刚换过纸尿裤的婴儿躺在床上。
这位“母亲”顾不上回头再看一眼。另外4个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坐在她那辆生锈的电动三轮车上,袁厉害要送他们去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他们都是袁厉害收养的弃婴,“都是捡来的,大多数孩子来的时候脐带还没有被剪断”。从1987年起,这个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摆摊的女人陆续收养了100多个弃婴,大的已结婚成家、外出务工或被民政部门接走了,小的留在她身边,目前有将近20个。
这些身体并不健全的孤儿,名字大多取自身体特征。患有唇腭裂的孩子被称呼为“豁子”,智障女孩成了人们口中的“傻妮”,患有白化病的少女取名为“白妮”。很多孤儿会共享一个名字,有时候连袁厉害的家人也分不太清楚。
只是,他们其中的7个,虽然逃过了出生时的劫难,却没有躲过大火的吞噬。早上8点40分左右,袁厉害家这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楼突然起火。当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赶来时,火苗就像蛇一样到处乱窜,“其他地方都是黑烟,啥也看不清”。
等到9点零4分大火被扑灭,除了自己跑出来的袁聪聪,被消防队员抱出来的孤儿有4人已经死亡,后又有3人在抢救过程中离世。小十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因呼吸道灼烧、全身烧伤面积达5%左右,至今躺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遇难者中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7个月。
在被父母遗弃后,他们没有死于疾病、饥饿或寒冷,而是一场发生在家中的大火 1月4日早晨8点,五孩、扎根和小雨正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沙发套被磨出窟窿,露出黑乎乎的棉絮。旁边的红色木桌子上放着半袋金摇篮牌奶粉,七八个奶瓶,一袋菊花精。这张桌面泛着油光的桌子,是袁厉害过去卖米粉用的桌子。
靠近北墙,打着一个地铺,3岁的傻妮躺在上面睡着正香。袁厉害担心她掉床,专门给她在木地板上铺了褥子。“保姆”张喜梅正在客厅东侧的厨房里忙乎。2006年开始,这个63岁的老婆婆一直帮着袁厉害照顾孩子。
这位身材瘦削的老妇还记得小雨生前最后的打扮。这个4岁多的小姑娘穿着一件纽扣在后背的兜兜,白底印着蓝色的小碎花,总喜欢跟她黏在一起的扎根穿了一身黑色棉衣。他们一个是110警察捡来后送来的,一个是兰考县人民医院的实习医生抱来的。
在这个因焦裕禄而闻名的中原小城,48岁的袁厉害因收养弃婴而出名。26年前,袁厉害在人民医院门前摆摊。一个患有唇腭裂的男婴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厕所,快要死了,医院付给袁20元,让她“处理”掉。结果这个孩子活下来了,成为她收养的第一个弃婴。
越来越多的弃婴被送到这个膀大腰圆的女人手中。那间蓝色简易房搭起来的杂货铺成为她供养这些弃婴的重要经济来源。近些年,她还收过一些社会捐赠。2009年,她给20个孩子申请了低保,当时是每人每月50元,2012年涨到87元。
邻居们都说她对这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很好。她的3个亲生儿女也说,“她对收养的孩子好,对自己的孩子反倒像抱养”。尤其是小儿子杜鸣,刚出生就被送回河北邢台老家,跟着丈夫的嫂子生活,直到12岁才回到兰考县。杜鸣说,他对母亲一直是躲着走,“两个耳朵对着两个耳朵”。她和丈夫杜灵彪分居已经将近18年,原因之一是丈夫对袁厉害收养这么多孩子不满。
201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时任兰考县民政局社救股股长的冯杰说,袁厉害收养弃婴越来越多的原因是面积1116平方公里、80万人口的兰考没有一所福利院或孤儿所。他还补充说,兰考修建属于自己的孤儿院很有必要,但尚不在县城发展的优先考虑计划之列。五孩是跟着袁厉害时间最长的孩子。他今年大约有20岁,即使袁厉害也说不清楚他的真实年龄。这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智障儿在五六岁的时候,被奶奶送到了袁厉害手中。
一天凌晨,袁厉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说,她起初不想收养这个孩子,“都养了这么大的孩儿怎么还往我这儿送”。火灾事故发生后,袁厉害也发病住进了医院。她刚刚哭昏了过去,手上的针眼清晰可见。
但老太太乞求她说:“孩子的爹妈离婚了,没人养,只有送你这儿。” 这个被自家人抛弃的孤儿,原本的人生即将步入正轨。按照袁厉害的说法,五孩大病痊愈不久。2012年8月,他因为治疗较严重的疝气住院1个多月,花费了七八千元。在医院,袁厉害陪着他,“给孩儿接尿的时候经常就被呲一脸”。
兰考县主管救助工作的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还记得,在两年前一次“五家单位联合行动”中,她特别想送走五孩。她学着五孩走路的样子,右手向内翻拽着,跛着足。“这个孩子,我看他残疾情况比较严重,想送到福利院去”。这个活动是县民政局联合公安等部门,在开封市福利院的配合下,联合治理县里弃婴收养不规范的情况。但袁厉害没有同意。
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人能描述清楚这个少年的模样,包括他到底长得多高,喜欢什么音乐,是不是爱笑。他留给人们最后的印象,是穿着黑色棉袄,里面还裹着棉衣,端着一碗白菜葱花面条,喂扎根吃早饭。
在一座没有孤儿院的城市,他们搭建了一所“弃婴王国”
面条是张喜梅做的。这天早上,她也和往常一样,4点多钟起床,给孩子做早饭,再去县医院打工。大约早上8点的时候,袁厉害72岁的母亲张素叶进屋了。她是来送患有智障的袁晶晶去残联学校上学。
一开始,袁厉害一家人和捡来的孤儿挤在窝棚里,后来才住进了砖瓦房。2005年,兰考县人民医院改造扩建,袁厉害用7间摊位置换了那处两层小楼。这座小楼曾经是县人民医院一位院长的住宅。但是,袁厉害没有停止过收养弃婴,也不断面临着房子不够住的窘境。她找到县人民医院北门家属院对面的一处废弃的加气站,给孤儿拾掇一个住处,起名为“花园”,不远处是当地县城的别墅区。
这片“花园”不过是两间平房和一个窝棚。2011年9月,河南当地一家媒体记者张君瑞走进这里,看到孤儿“就像牲口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他们睡的床不过是用砖块和木板垒起来的床铺,木板上还铺着麦秸。这群孤儿一见到陌生人手中的方便面和面包,就涌了过来。
如今,“花园”早已被拆除,上面建了一栋阔气的三层白楼,旁边的垃圾里还能看到一只印有喜洋洋图案的气球。相比之下,失火现场早已被当地警方封锁。如今,火灾原因尚未调查清楚。
大火后,张喜梅也被警方传讯。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说,当天早上快到8点30分的时候,在腿快迈到门槛的时候,她还转身把小雨抱进一楼东北角的小卧室,把她放到床上,盖上被子。
一直以来,她都在盼孙子。6年前,张喜梅在路过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外的一间铺子时,听到孩子的哭声。她走进铺子,遇见袁厉害和她收养的几个孩子。张喜梅向袁厉害“求孩子”,袁厉害把小雨抱给了她。
不过,张喜梅把小雨抱回家后不久,在体检时发现,这个“外表看着没毛病”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张喜梅和袁厉害一起把小雨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病。幸运的是,小雨的心脏病通过手术基本治愈,而且接受的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医疗。
不久,小雨的七口之家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就是患有严重唇腭裂的扎根。袁厉害把扎根也“送”给了张喜梅。不过,扎根差一点就没能列入这个家庭名单里。袁厉害说,扎根治疗唇腭裂的时候,因为修复伤口感染而领到了病危通知单。
这对姐弟的家在兰考县城关镇10多公里外的农村,虽然不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但是也找不到值钱的家当。农家小院里,有两间平房,一间牛棚和一个鸡窝。朝南大一点的屋子被两个黄色组合柜隔成堂屋和睡房。靠北墙的木柜上有七八条裂缝,裂缝周围的黄漆掉了,裸出发白的木头。堂屋里,除了4张旧木桌子,不再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是家具的物件。他们在这个农家小院留下了不少笑声。孙亮表示这是“阴差阳错碰到的缘分”。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女儿小雨喜欢唱歌,尤其爱哼他手机里储存的《常回家看看》。她会自己编词:“爸爸回来了,妈妈回来了,我也回来了。”
他手机里的照片记录了这个4岁小女孩的成长过程。小雨生下来鼻梁儿塌,眼间距宽,双眼还向右上方斜。两三岁时,她胖了,眉眼也长开了。
在他的印象中,儿子扎根的脾气倔。家里收玉米的时候,他“一口气往袋子里装了七八个玉米”。他提不动,身子都直不起来了,还是要把布袋拖进屋。
就在火灾发生的10天前,他们还在农村家里生活。但奶奶张喜梅白天忙着去城里,晚上还要赶回家,丈夫心疼“她每天来回跑,太辛苦”,就让她把孩子带到二层小楼一块儿看管。
孙亮最后一次见到两个孩子,是20多天的事情了。回忆往事,这位个头不到1米6的男人,黄豆粒大的泪珠顺着他皲裂的脸往下淌,滴在他的灰白色外套上,成了一道道黑杠。
院子里,扎根平日里骑的沾着泥土的绿色滑板车还停在那里。他们生命留下的最后记录,是一张笑得被挤弯腰的合影
1月4日早上8点30分左右,袁厉害怀孕5个月的女儿杜鹃吃过早饭,走到兰考县皮鞋厂附近的路上时,抬头一看,“妈妈家那个位置直冒烟,又黑又浓”,吓了一跳。
她丈夫郭海洋飞奔到二层小楼。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浓烟夹杂着异味直往他鼻子里钻。房子的木门正在燃烧,“火苗蹿到20公分以外”。他试图进屋去救孩子,但是头还没伸进房门三分之一,就感觉“头发被烧焦,脸部像沾上了烙铁”。郭海洋披着浸水的棉被再次往屋里冲,但发现“浓烟把房间整得比深夜还黑”,就像掉进了火炉里,“快被烤出油了”。
郭海洋在房间里撑了不到半分钟就再次退出来。他跑到院子东北角,扶住墙吐起来了。这位成年人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事实上,这些身体不健全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能力逃生。那两个躺在床上的不超过1岁的婴孩儿,都是在去年被父母丢弃后被送到袁厉害家。除了袁厉害,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两个短暂的生命是如何交到她手上的。
这其中的小十也有机会躲过一劫。在那场“五家单位联合行动”中,当李美姣想抱起来一个“不能走路,要扶着板凳”的男孩时,身边有人推了她一把,“像是袁厉害的儿子”。这个她也想送走的孩子,“可能是小十”。最终李美姣觉得就像讨价还价一样,劝服袁厉害送走了5个孩子,都是年纪很小的婴孩儿,“没养太久,感情没那么深”。
这些消失的生命,留下的最后影像,来自江西卫视《深度观察》报道组的摄像机。2013年1月1日,这个摄制组来拍摄袁厉害的故事。编导吴倩文记得,就在1月3日那天下午,这些孤儿过得“跟平时没什么不一样”。年纪最大的五孩呆坐在沙发上,其他人在屋子走来走去,或者在巷子里嬉闹。
稍显不同的是,前两天一直见到太阳的兰考在这一天“冷得不像话了”,吴倩文穿了两件羽绒服还“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冻住了”。在路边,她和同事买了两个大厚口罩。这天晚上,在有取暖器的房子里,袁厉害给孩子们包了白菜肉馅的饺子,“孩儿们吃得开心”。
一天她从院子里出来,袁厉害领着一群孤儿跟说她再见。“这些孩子很激动,往门外拥,挤在一起,有几个孩子还摔倒了”。她拿起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里,袁厉害穿着红棉袄、围着黄丝巾站在院门的左边,孤儿们在她身旁,笑得被挤弯了腰。
如今,这里只剩下被烧一大半的小楼,被黄色的警戒线拦着。这些孤儿中的10个被送到开封市福利院,洗上了热水澡,穿上崭新的深蓝色羽绒服,还吃上了西红柿炒鸡蛋。但另外7个孤儿,永远也回不来了。
第二篇: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新世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企
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焕发青春活力、进而实现二者间良性互动与融合呢?
一、科学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1、企业文化着眼于突出塑造企业个性,它所关注的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主要特点,它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活动,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员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激发员工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对象,具体层次开展工作,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共性,它所关注的是企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直接统一,使企业的工作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还有,就是二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发展。
3、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载入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条大船上,与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保证作用。
二、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达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动力、互为纽带、互为对方服务。一是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基层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动态,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主管领导除了主管本单位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兼管各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生产现场,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领唱”作用。三是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以典型引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在企业活动之中,变为具体的实践。四是开展大量的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办好企业报纸,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工作,表彰好人好事,发表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写的散文等;实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并纳入支部月度考核目标中,便于群众监督。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焕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的创立。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
第三篇: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定稿)
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新世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企 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焕发青春活力、进而实现二者间良性互动与融合呢?
一、科学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1、企业文化着眼于突出塑造企业个性,它所关注的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主要特点,它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活动,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员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激发员工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对象,具体层次开展工作,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共性,它所关注的是企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直接统一,使企业的工作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还有,就是二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发展。
3、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载入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条大船上,与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保证作用。
二、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达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动力、互为纽带、互为对方服务。一是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基层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动态,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主管领导除了主管本单位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兼 管各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生产现场,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领唱”作用。三是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以典型引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在企业活动之中,变为具体的实践。四是开展大量的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办好企业报纸,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工作,表彰好人好事,发表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写的散文等;实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并纳入支部月度考核目标中,便于群众监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焕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的创立。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12全文查看
第四篇: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良性互动
内容提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许多当事人舍弃复议、诉讼的法律途径,而采用信访的形式进行权益的救济
。庞大的信访人群,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两种救济制度在实际执法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后提出几点完善的粗疏建议。
一、现状
《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我国现阶段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最为直接的法律规定。该法律条款确定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这两种基本类型,在执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复议与诉讼的自由选择,少量的是复议前置,另外,还有《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的终局性选择型、《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的行政复议终局型等情形,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常见的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
二、缺陷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当今中国社会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的基石。现阶段公民为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时,有的选择行政复议,有的选择诉讼,有的选择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又进行诉讼,更有甚者复议或者诉讼终结后通过信访再进行权利救济,庞大的信访人群,困扰着政府,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笔者是多年从事行政复议应诉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二种权利救济制度客观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着护短现象。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及部门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复议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导致行政复议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无法真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避免复议后被上级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影响执法质量的考核成绩,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特意向上级行政机关的复议机构请示、汇报,这种做法客观上剥夺了行政相对人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权利,导致行政复议走过场,以维持了事。再如,行政复议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今年来受理的复议案件,撤回申请的比率接近一半,在撤回申请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因为其对?具体行政行为不再有异议,而是基于外力的影响而不得不撤诉。将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弊端,随着行政复议法实施几年来的实践,逐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复议案件起诉率、撤回申请率高就是很好的证明。行政相对人出于“官官相护”的顾虑,舍快捷、便利的复议而选择漫长的诉讼,甚至信访,使行政复议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行政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表现在:一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狭?。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不受行政诉讼法的约束,较行政诉讼的受案要宽得多,并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审查的范围。1999年11月24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尽管扩大了受案范围,仍难以周全可诉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些受损的权益得不到司法最终的救济,法院对有关起诉的规定又作了很多限制性的解释,导致很多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纠纷,如涉及农民负担、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争议不能或难以通过行政诉讼得到解决。二是适用的依据狭?。行政诉讼中,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时,《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行政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行政复议中,?先的《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行政复议法》回避了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对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未作规定。但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行政复议法》用了“适用依据”这一比较笼统的字眼。由于依据的范围比较广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当然是依据,行政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也是依据,并且目前我国大量的行政执法的依据是非法律形式但事实上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解释等规范性文件,透过字里行间,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外,还要将非法律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审查依据。
第五篇:关于新媒体的共识
关于新媒体的共识
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
2008年11月23日
北京
我们,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于2008年11月21-23日在中国北京出席了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
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暨亚太科技传播峰会,自1992年成功举办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世界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新技术·新媒体·新格局”是本届研讨会的主题。经过研讨,我们对新媒体达成以下共识:
一、自1999年第二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迄今已在媒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再次证明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以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技进步正在给全球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二、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文化、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我们应适应这种形势。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竞争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共同发展。
四、以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正在兴起,其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消除全球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当务之急。
五、重视网络文化伦理建设,强化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自律意识、协同意识、责任意识,以趋利避害,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六、警惕网络犯罪以及其他使用网络的有害行为,是我们的责任。
七、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共同繁荣,创建全球和谐网络文明新未来,是我们的责任。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亚太地区善用新技术、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携手并进,共创人类文明新未来。
New Media Beijing Consensus THE 6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PRESS AND
SCIENTIFIC AND SOCIAL PROGRESS
Nov.23, 2008, Beijing We are 400 representatives from 11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o attend the 6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Press and Scientific and Social Progress(APSP), held in Beijing, China from Nov.21 to 23.Through our concerted efforts, the APSP, or the Asia-Pacif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Summit, has become an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the fields of world media and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its first meeting in 1992.The theme of this symposium is “New Tech, New Media, New Vision”.After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we have reached following consensus about new media.Ⅰ.Since the 2nd APSP in 1999, which proposed the idea that Internet was “the fourth medium”, online media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has already tak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rrent media pattern.It proves again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primary force prop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At pres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cluding those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is bringing about revolutionary changes to the globe.Ⅱ.New media, typically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are bringing about a new integrated pattern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cross-media, cross-industry and cross cultural.We should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Ⅲ.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is going to develop separately and together on the basis of competition and integration.Ⅳ.The Internet is immediate, interactive and wide-ranging, and its influence involves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It’s imperative to remove the digital divide in 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show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Ⅴ.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depends on forming culturally-sensitive Internet ethical standards that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le use by organisations and individuals of the Internet.Ⅵ.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be vigilant about cyber crime and such malpractices to safeguard people.VII.It is our shared responsibility to enhanc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onlin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society, and to construct a bright future globally for a harmonious Internet civilization.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re our cherished wishes.We hope, taking this 2008 APSP as a fresh starting point,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ll use new technologies wisely, and advance hand-in-hand with the backing of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to create a new future for civ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