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时间:2019-05-12 12:0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一篇: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7-23 16:38: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090629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从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和“三农”问题实际出发,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方案。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做出了更加细化的界定。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要否定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而推进城镇化,即使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会有五六亿人滞留农村,所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它们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对此,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双重驱动,这会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社会经济摆脱“二元”结构的困境提供有益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低水平的产物,又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城乡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城镇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以受其影响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腹地而存在,发挥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不存在战略重叠和现实矛盾。目前,有关城乡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较多,这为我国确立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

推进城镇化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投资需求随之增长,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这是必然发生的共生现象。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刘易斯模型认为,在二元经济中,传统农业部门最大的特点就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动的趋势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前提的,弥补了刘易斯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托达罗系统发展了这一论断,建立了一个解释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剩余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是理性的经济行为,迁移决策取决于城乡之间预期工资差异。可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种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乡之间工资预期的差异,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觉、市场自发三方博弈的结果。结合我国具体现实,在城市“异质性结构”存在的前提下,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适量的小城镇就地转移,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存在,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经济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倾向于某些区域,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发挥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在实现增长极对外围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的同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从外围向核心区的流动。这些理论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强调通过资源要素从

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有明显“城市偏向”倾向和城市中心色彩。实现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一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通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推动城镇化,加快要素资源的合理整合,实现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另一方面需要克服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的误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战略选择和城乡发展政策供给不对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利普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的实质就在于城市集团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资源不合理的流入自己的利益所在地区,最终损害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城乡联系模式选择理论

关于城乡联系模式的选择,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早就提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这一联系互动模式主要通过城市中现代工业不断吸纳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在这里主要结合契合我国现实的“城市-城镇-农村”联系模式进行分析,尽管其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强调农村城镇的发展,有的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有的强调城市的均衡布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广大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以城镇为中介,实现城乡联系。因为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

另外,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弗里德曼认为,集中发展中心城镇,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场所,极大地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费孝通认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对于打破城市和乡村封闭隔绝的状态,实现城乡要素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中存在的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存在联系的两个经济区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在契合和互动中存在诸多不协调。主要体现在: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协调

随着农村地区非农化浪潮的兴起,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是,由于这种转移没有纳入正式渠道,是一种暂时性的转移,户口常住地依旧在原籍,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城市居民的“两栖性”游离阶层。这种离农人口的“两栖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逆向转移。这一阶层的出现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发展乡镇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

“两栖”人口因为其对土地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土地,而将其视为一种职业保障或发生不测风云时的退守阵地;另一方面在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反差极大的条件下,他们又不愿意在农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依旧实行粗放经营。“两栖”人口对于所从事的非农产业怀有不稳定心理,没有长期规划,也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再生产投入上举棋不定,不利于农村分工分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他们虽然增加了许多收入,但不愿意把这些收入用于生产性投资,而是将钱用于生活消费上,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少“两栖”人口在农村和城镇占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设施,从宏观上、微观上都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同时他们却并不因为拥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消费效用。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其本来要旨在于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可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选择的偏差、定位的误区以及农民的漠视,致使盲目的城镇化,不仅没有促进农村和谐秩序的演化,反而使得现有的农村秩序受到很大的破坏。一方面,就环境而言,小城镇大多数都以落后的传统产业为主,规模较小,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但投资巨大,结果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这样,不但没有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反而极大地恶化了农村现有的生态秩序。另一方面,盲目的城镇化,使得“造城”运动和“圈地”热潮如火如荼,在造就新的城市贫民的同时,又在大量吞食着农民的廉价土地。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小城镇数量开始猛增,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工业园区侵占良田,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过多,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这些都是与建设新农村的初衷相悖的,已成为制约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阻碍。

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因素分析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中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扩散的桥梁,也是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平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确保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我国确立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户口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包括小城镇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迫于农村改革和农村非农化的强烈需要,政府有限度地对传统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做了很小范围和程度的开放,致使户口不发生变动的非正式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主流。可是,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脱离了农业生产,但是又不能彻底地转移到小城镇中去从事非农产业,而是在进行二、三产业的同时,仍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关系,广大农民工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游离着,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游离阶层”。这种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活和土地收益率低下也是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之下,由于土地流转的内生机制不健全和外部环境不成熟,致使许多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但又不愿意放弃小块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这样就会降低农民非农业生产投资预期,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相对自由转移。另一方面,在土地及其它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投资报酬递减规律,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出去,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农业待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数量固定甚至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率的低下。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最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不仅没能体现效益,反而恶化了农村现有秩序,在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不断强化的背景下,耕地面积却大幅减少。当然,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加,还是城市自身规模的扩大,都必然伴随着城镇建成区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减少,这是任何国家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方面,由于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忽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在缺乏项目、资金和第二、三产业集聚规模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粗放用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着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其原因在小城镇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着乡镇企业、村庄和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内部道路建设不规范,功能分区不明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建筑物布局零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土地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城市集聚效益降低,生态环境较差,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缺乏特色等。

另外,由于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绝大多数是依靠农民自发形成的,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小城镇发展初期,只能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政策,以地生财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这种重外延轻内涵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模式,使小城镇的用地规模无限制的扩张,耕地占用面积迅速增加。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选择

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如何克服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小城镇之间的不协调,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长期以来,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徙,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直到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松动,市民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开始弱化。户籍制度及其管理方式不应当成为人为的区分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应适应我国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的需要,逐步并最终彻底剥离粘贴在非农业户口上的一系列无偿的社会经济福利,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实行以迁入地和常居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有固定住所、有合法收入的农村人口或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居户口。这能有效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配置,克服凝滞性强、附着性大的配置陷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彻底转移,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转移劳动力原来承包的耕地,避免大量的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的创新,促使转移土地的劳动力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从耕地退出的角度看,应该让退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仍能凭他们原有的土地经营权而获得经营权的收益。从耕地流出的角度看,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造就一个懂经营管理的阶层。还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以企业式的管理、核算和收入分配模式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计效益和成本的家庭耕作模式,逐步将传统的家庭式生产组织改造成企业式农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

(二)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

2004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阶段,除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外,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然而城镇化必然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我们既要反对那些因害怕失去耕地而不搞城镇化的典型的“小农意识”,也要防止出现忽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片面追求城镇盲目无限制扩张的错误倾向。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只能是以保护耕地为前提的城镇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保护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变。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而且事关区域以至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原则,以小城镇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正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避免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脱节,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发展规模,用地粗放,浪费土地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使小城镇建设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创业服务与项目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创业服务与项目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湾里区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鼓励创业为重点,不断完善推进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效能监察,实现了创业服务与项目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篇:实现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现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效能建设

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发展环境的竞争。谁能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发展环境,谁就能抓住先机,率先赢得发展。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建设是根本途径。要实现行政效能建设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从理念层面必须强化四种观念

抓住一个核心,即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更不能是人民的老爷。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做贡献,为群众谋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有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尽力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围绕一个轴心,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做到简政放权,减少干预。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办事效率和办事程序的统一,在行政效能建设中,我们强调提高效率,主要是为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遇事扯皮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关要加强宏观调控,简政放权,减少干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好范文版权所有

突出一个中心,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做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心里要有老百姓,要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变“管理型”为“服务型”。

紧扣一个重心,变“随意型”为“依法型”,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民主政治社会的主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制无法无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政府的效能,而且影响政府的形象,更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为此,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变“随意型”为“依法型”。

从操作层面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改革拉动,为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一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接轨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减少委任制,扩大选任制,完善票决制。三要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收支分离”。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新政策、新制度,努力实行收支两条线。好范文版权所有

坚持制度推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行政效能建设需要和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大的绩效,决策的失误则是最大的失误。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凡是政府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不科学。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操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行政机关要科学配置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以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第四篇: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论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赵香红

(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六组,湖南新宁422700)

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在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搞市政建设;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却搞成烂尾楼;有的光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发展就会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对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集聚效应。通过小城镇建设,使目前分散的乡镇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镇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可见,没有农村城镇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可以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而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为农业提供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发展小城镇建设还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解放。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中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

(二)规划不严肃。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因时制宜地对小城镇规划进行深化,规划随意性大。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小城镇规划单纯地就城镇论城镇,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往往只从小城镇本身出发来考虑问题,忽略了其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各个小城镇过分扩大各自的中心地位和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导致各个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可言。并且,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小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呈现“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小城镇的盲目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在目前我国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地比较普遍。过境公路穿越镇区,“马路经济”较为普遍。从我国西部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这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形下,公路与小城镇之间并不分设,也没有明确功能分工,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也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逐渐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究其原因,这些类型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小城镇在建设中资金紧缺,而过境公路无疑是利用国家投资、搞活本地经济的切入点。这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沿过境公路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行为,在建设初期,无疑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相关产业,为小城镇提供了商品交易机遇,传达了外界需求信息,使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轴向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过境车流的通达性,给小城镇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更多浪费。过分强调小城镇的轴

向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小城镇核心区的建设,使商业、服务业集中于国境公路两侧,忽略了小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到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类建设用地多是夹公路建设,纵深不足,致使小城镇内部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开展,各项市政工程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三)体制不健全。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机构及管理办法。在体制上没有研究制定更多的有力有效举措,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理念。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要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挖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对进城务工农民一视同仁。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基本纲领。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此外,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适度,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既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所谓协调,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制订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制订保证规划得以实施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第四,要体现地域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每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科学定位,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三)合理布局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举措。

发展小城镇,首先要解决城镇布局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来布局。比如,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优先发展。二是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三是要依据历史文化特色来布局。历史文化特色正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开发拳头产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良性经济的思考(精)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良性经济的思考

许和本

泾县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242500

所谓经济的良性发展,就是不仅当前的经济运行质量较高,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小城镇建设?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从了解的情况看,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小城镇建设就是让农民住进城里、小城镇建设就是乡村城镇化、小城镇建设是现代化的前提等等。不在理论上澄清这些问题,就会在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扶持、小城镇功能规划、小城镇考核体系上出现误区。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良性经济。

一、小城镇建设首要任务是破解 “三农”问题

我国为什么会形成“三农”问题?有人认为,是由于建国后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根据当时的国力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所决定。要想尽快建立起自已的工业体系,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只有牺牲农民、农业、农村的利益,才能使工业建设的资金有保证,才能使城市功能恢复的资金有保证。深入地考察历史,设身处地地为当时的决策者考虑,无可厚非,尽管这一决策带来的后果也许要让几代人品尝。“三农”问题为什么会越演越烈?有人认为,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城市和乡村建设、其它产业和农业的再一次脱节。而面临的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农业劳动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低,一句话,农民很穷。而不能使农民增收,中国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情况和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提高城镇化水平风险最低的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大战略”的提出,并非是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最终的目标,并非是让居住在空气清新、风光秀美的乡村的农民搬进城镇了事。实际上,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居民(包括我国先富起来一部分人)的居住目标是远离市尘。因此,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手段,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手段,是让农民富裕起来并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手段

二、小城镇建设的远景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已成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这已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们看到,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城市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与乡村的差别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大量农民工进城和每年都在增长的城市失业人口,都使城市面临着重大的压力,有人认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可能在20年后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才能得到缓解。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个具有容纳人口居住、提供就业岗位、基础设施较好的小城镇,则会为缓解就业这一压力发挥重大作用。在可预期的将来,会有城市人口迁居小城镇,形成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因此,小城镇建设的经济目标决不仅仅局限于让农民受益,最终得益是全社会。

三、发展良性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加快乡村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牵涉到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如果说,城市追求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优

化、公共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小城镇追求的主要则是经济的发展。我们只要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都快、综合实力都强,沙滩上是建不起高楼的。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计量有多种说法或方式,其中之一种即为城镇人口这单一指标来衡量;不仅以偏概全,忽视了城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城镇化”的游戏。一些地方或为了体现政绩,或为了上全国、全省试点镇名单,编造城镇人口数量,把仅有行政隶属关系、远离城镇、根本享受不到城镇的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便利、仍以种田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所有人口全部计算为城镇人口。虚拟的城镇化业绩不仅给高层的决策带来了困难,而且掩盖了农民的真实处境。因此,把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定义为经济指标特别是良性经济指标,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现象,也增加了直观的城镇之间的可比性,更能体现出城镇化的真实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初衷,才能让无数的农民兄弟从中受益。

四、经济的良性运行是为了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小城镇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片呼声中,大量的良田被占用,大量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的建筑被拆除,大量的山林、水泊、矿产资源被消耗,大量的在发达地区或城市被取缔、限制的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属地农民也许可以从中得到暂时的利益,但是,牺牲的是曾经美丽的家园,曾经清新的空气,曾经赖以生存的良田,一句话,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我们牺牲了属于子孙的东西。这样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发展速度越快,引进的项目越多,将来治理的难度越大,何况许多资源一经毁坏即不可再生。为什么我国的大城市里没有出现一些发达国家也难以避免的“贫民窟”?除了我们的城市低保等政策导向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会选择返乡而不是滞留,如果他们已经没有了家园,不选择滞留还有退路吗?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只有发展良性经济,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以良性经济为标尺端正小城镇建设的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非常及时的、必要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相辅相成的,有了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有正确的政绩观;有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牢记科学的发展观。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除了加强科学的发展观教育外,就是建立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一是把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定为发展经济,克服地方官员的浮躁心理和花架子的工作作风,使小城镇建设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在我们这样的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大国,必须保护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资源,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发展,不求经济总量,但求经济质量。三是在良性经济的考核体系中,包括城镇人均收入、城镇规模、城镇人口、城镇经济结构、经济可持续运行预测、城镇人口中应有土地人口占有土地面积、基础设施配套率、城镇居民及周边村民对当前生活、生产条件的满意度等综合要素,并且可以量化考核指标。四是进一步加快民主化进程,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编制、项目上马、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要采取听证制,充分发扬民主,这其中,要充分听取属地农民的意见。毕竟,小城镇建设中的每一个举措,农民最有切肤之感,为之欢欣或为之痛苦。

作者简介

许和本,1955年1月生,泾县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址:安徽省泾县谢园 路。邮编:242500。电话:0563—5100355。

下载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现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精选5篇)

    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发展环境的竞争。谁能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发展环境,谁就能抓住先机,率......

    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摘要]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是建立新型乡村管理服务体制的重要标志。当前,需要在强化村民自治的自我......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唐山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

    如何实现上下级之间的良性互动(共5篇)

    企业领导如何实现上下级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今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并不像上世纪那样保守和封闭,80后的年轻人,大都追求所谓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在企业的现实管理中,领导......

    实现机关党建与农业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经验汇报[五篇材料]

    市委农工委作为市委农业农村工作综合部门,承担着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指导服务等职能,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党的农业农村政策落实,更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幸福。一年来,在......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范文模版]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一、小城镇建设方面 (一)希依提墩乡现状 1、人口现状:希依提墩乡现有居民人口13631人、总户数2815户,其中农业户数2429户12......

    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及其实现途径(共5篇)

    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及其实现途径 法官与律师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的践行者,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如何构建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法律关系和......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筠连县委副书记、县长 王 萍近年来,筠连县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了三大力量对城镇化的推动与吸引,即:现代农业发展、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