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学的良性互动
国家司法考试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法学教学是法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国家司法考试的考试范围、考题形式等都将对传统的法学教学造成一定的冲击。不能否认,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后,无论法学院系是否情愿,其教学质量都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统一检验。那么,对传统的法学教学方式、内容、效果等进行认真地反思,对国家司法考试的本质、形式、导向进行认真地研究,以建立一种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学的良性互动关系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一、国家司法考试与教学内容的良性互动
可以肯定地说,司法考试的内容必定对法学教学的内容产生导向作用。那么,作为国家司法考试主管的司法部及命题机构的价值取向就会直接影响到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法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两者之间如果不能达到相互衔接和协调,势必会造成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学的恶性互动,其结果要不就是法学教育变成了纯粹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要不就是考生从未接触过考试内容学而无用。要避免这种恶性互动,建立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由教育部明确界定考试内容。为确保法学院系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教育部已确定了所有的法学院系都必须开设的法学学科的14门主干课,即法理学、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这14门法学主干课涵盖了法学教育的最基本内容,是适应我国司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司法考试内容应以14门主干课为限,不宜再扩大范围。如果随意地扩大范围,就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法学教学计划,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考试内容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主,兼顾法理学的基本内容。司法考试作为职业资格考试有其内在规律和特点,比如,司法考试注重法律的实际应用,因而14门主干课中的有一些课诸如法理学、法律史等根本无法涉及。所以,考试内容在坚持实体法与程序法为主,重点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地增加法理学的内容。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仅有单一的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一些特殊案件的处理,如果没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对法律精神的透彻理解,很难准确地把握案件的本质。同时,增加一些对法的精神的考核,也有利于避免法学教学的职业化倾向。
二、国家司法考试与教学方式的良性互动
完整意义的法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法的必然性研究,即主要揭示法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条件、过程和途径;第二,对法的实然性研究,即主要分析法的本质,法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法的构成要素、结构、层次,法的实施与实效等等;第三,对法的应然性研究,即主要研究法的价值、揭示法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评价法的价值标准,为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提供指导原则和理想模式。在传统的法学教学中,主讲教师实质上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法律课的讲授的。而司法考试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法的实然性,即法的应用性,于是,法学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就有了一定的矛盾性,对这个矛盾的合理解决就成为建立国家司法考试与教学方式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
第一,司法考试中增加主观性命题。国家司法考试的目的应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表达能力,因而考试的题型应减少客观题,扩大主观分析题的比例。因为客观性题目不利于考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考察出考生的综合能力,也容易诱导考生单一地应付考试,不去领会法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可能引导教师偏重于应用,而漠视于法理,最终使大学讲坛变成了中学课堂。
第二,法学教学中的价值定向应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的知识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未来的法学毕业生一生将可能多次面临新的工作领域、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挑战。所以,法学毕业生只有具备很强的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适应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担当起管理未来社会、服务未来社会的重任。为此,大学法学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既然法学教学的价值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授课时就应当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合理地分配时间,一切为此中心服务,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紧扣主题。
三、国家司法考试与教学计划的良性互动
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和法学教学计划都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配合新法的普及与推广,司法考试每年都要对当年出台的重要法律有所涉及,与此相适应,法学教学中对于当年出台的重要的新法律也应该及时向学生讲授,否则,司法考试就会与法学教学脱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计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不可能每年都来修改教学计划,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法律院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在每学期的计划中安排适当课时的新法专题,以弥补教学计划稳定性的不足。同时,司法考试的有些内容是不包括在14门主干课之中的,如律师职业道德、司法文书写作等等,对于这个差异,我们可以通过选修课来进行弥补。
四、国家司法考试与大学考试方式、命题方式的良性互动
一般来说,本科法律院系对于法学主干课的考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论述、案例分析,这种考题类型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客观掌握程度,也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思维的深度,缺点表现在主观命题过多,教师评卷的随意性过大,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参加司法考试时,不能适应司法考试的考题类型。为促进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学的良性互动,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第一,司法考试中的客观命题的分值应作适当的调整。首届国家司法考试以及往届的律师资格考试都存在着客观命题过多的情形,以致于非法律专业的考生通过死记硬背取得了律师资格,而法律专业的学生包括一些研究生名落孙山,当然,并不是说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取得资格和法律专业的研究生考不过资格就一定不正常,而是说,客观性命题过多这种现象并不能客观地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司法考试中增加主观性命题就有了一定的必要。
第二,法律院系的考试方式应当进行改革。传统的大学考试方式过于死板,不能够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以国家司法考试为契机,参考司法考试的模式,对传统的法学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尤为必要。结合我们的教学工作,我认为以下几种考试方式或考试方式的结合更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或者说更适合于与司法考试的互动:(1)案例判断;(2)案例简答;(3)案例判断;(4)案例分析;(5)法条理解;(6)模拟辩论等。
五、司法考试与教学方法的良性互动
在传统的“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法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论述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学会通过分析条文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而这种对于条文的纯粹分析,在现实当中几乎是不存在。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条文的分析必须与事实的认定、人际关系的处理、利益的冲突、特定的文化和道德风尚、以及种种社会状况相联系。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涉及这些方面,就无异于仅给学生提供了利箭,而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弓。以至于一些学生面对司法考试中贴近生活的案件时,觉得无从下手。这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教育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为此,我们认为,以司法考试为契机,法学教学方法必须经性改革,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些法律院系先后有针对性地借鉴了美国正在推行的“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模式,力图把“经院式”的法学教育转变为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教育模式,即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精深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灵活使用法律的各种技巧、方法、能力和素质,学会如何与各种人物和机构打交道的能力,学会如何分析、查证事实的能力。
第一,在法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传统的口述案例变为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影像,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案件的真实状况,培养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环境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进行案例教学时,一般是通过两种方法将案件信息传递给学生的,即教师口述或者书面文字,由于受到叙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我们传递给学生的案件信息一般都是“去伪存真”过的,条理清晰,案情明了,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这种案件便于学生分析和教学。但是,这种情形与现实脱节过大,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真实案件的处理能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比如,《今日说法》中的案件录像,能够比较真实地再现案件发生的过程,真实生动形象,学生此时接受的案件信息接近于当事人的陈述,属于立体式的信息。学生对这种案件分析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还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经验对案情进行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现代式的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有益,对于学生将来参加司法考试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堂讨论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寻求理论支持,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求证据支持。随着司法制度和庭审方式的改革,证据对于诉讼的作用越来越大,仅有理论而没有证据支持的案件,胜诉的可能性越来越校对于一个案件,进行了准确的理论定位以后,必须搜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如果说“如何取证”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到实践中去掌握的话,“对什么取证”就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在传统的案例分析课上,我们一般是只要求学能够利用所学的法律理论来论证案件即可,这样培养的学生可能在理论上无可挑剔,但在实践中可能难以胜任现实的诉讼。因此,在今天的法学教学中,应该尽快补上实施操作这一课。
综上所述,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学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长时间的配合与探索,既需要国家司法考试主管部门、命题部门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也需要法学教学部门、法学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完善。
第二篇:关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新世纪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也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企
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焕发青春活力、进而实现二者间良性互动与融合呢?
一、科学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1、企业文化着眼于突出塑造企业个性,它所关注的是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主要特点,它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活动,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影响员工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激发员工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对象,具体层次开展工作,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共性,它所关注的是企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直接统一,使企业的工作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还有,就是二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思想和精神作用来引导员工行为,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做人的工作树立和建设企业员工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凝聚人的力量,使之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发展。
3、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确立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着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企业文化的个性,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契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载入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条大船上,与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保证作用。
二、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点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达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动力、互为纽带、互为对方服务。一是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基层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思想动态,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各个职能部门,使政工工作贯穿生产一线,政工主管领导除了主管本单位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应兼管各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生产现场,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选择工作载体,发挥好“领唱”作用。三是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以典型引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在企业活动之中,变为具体的实践。四是开展大量的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办好企业报纸,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工作,表彰好人好事,发表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写的散文等;实行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制度,并纳入支部月度考核目标中,便于群众监督。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空间。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只有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焕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1、建设企业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的创立。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
第三篇: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良性互动
内容提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许多当事人舍弃复议、诉讼的法律途径,而采用信访的形式进行权益的救济
。庞大的信访人群,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两种救济制度在实际执法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后提出几点完善的粗疏建议。
一、现状
《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我国现阶段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最为直接的法律规定。该法律条款确定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这两种基本类型,在执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复议与诉讼的自由选择,少量的是复议前置,另外,还有《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的终局性选择型、《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的行政复议终局型等情形,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常见的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复议前置型。
二、缺陷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当今中国社会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的基石。现阶段公民为解决行政争议获取权利救济时,有的选择行政复议,有的选择诉讼,有的选择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又进行诉讼,更有甚者复议或者诉讼终结后通过信访再进行权利救济,庞大的信访人群,困扰着政府,成为当今一个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笔者是多年从事行政复议应诉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二种权利救济制度客观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行政机关内部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着护短现象。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及部门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复议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导致行政复议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无法真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避免复议后被上级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影响执法质量的考核成绩,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特意向上级行政机关的复议机构请示、汇报,这种做法客观上剥夺了行政相对人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权利,导致行政复议走过场,以维持了事。再如,行政复议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今年来受理的复议案件,撤回申请的比率接近一半,在撤回申请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因为其对?具体行政行为不再有异议,而是基于外力的影响而不得不撤诉。将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弊端,随着行政复议法实施几年来的实践,逐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复议案件起诉率、撤回申请率高就是很好的证明。行政相对人出于“官官相护”的顾虑,舍快捷、便利的复议而选择漫长的诉讼,甚至信访,使行政复议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行政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表现在:一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狭?。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不受行政诉讼法的约束,较行政诉讼的受案要宽得多,并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审查的范围。1999年11月24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尽管扩大了受案范围,仍难以周全可诉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些受损的权益得不到司法最终的救济,法院对有关起诉的规定又作了很多限制性的解释,导致很多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纠纷,如涉及农民负担、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争议不能或难以通过行政诉讼得到解决。二是适用的依据狭?。行政诉讼中,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时,《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行政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行政复议中,?先的《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行政复议法》回避了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对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未作规定。但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行政复议法》用了“适用依据”这一比较笼统的字眼。由于依据的范围比较广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当然是依据,行政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也是依据,并且目前我国大量的行政执法的依据是非法律形式但事实上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解释等规范性文件,透过字里行间,复议机关审查复议案件,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外,还要将非法律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审查依据。
第四篇:语文课堂良性互动阶段性小结
《语文课堂教学良性互动的探究与实验》阶段性小结
楼坊坪中心小学蔺彦生 《语文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下面是我对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探究。
一、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应,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过程。主要包括3方面。
1.言说互动。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师生沟通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质,这就是教学对话的原理,言说互动就是通过对话这一形式体现出来的。言说互动的基础是了解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境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除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讲究与学生对话的技巧,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的交谈氛围,并且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这才是我们新课程中所需要的平等、和谐的言说互动。
2.信息互动。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发生变革。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不再是教师根据教材和自己掌握的信息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的信息走向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信息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从教师那里获取的信息来理解掌握教材外,更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媒体来主动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媒体、学生等多方面获取信息,不断充实自己。把握住课程目标的精髓,有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学会学习。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现代的课堂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这几种要素形成了立体交互式的信息传递网络。此网络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认知的同时,学生对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要紧密相结合,主动从各方面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
3.情感互动。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师生间开放、支持、反馈、愉悦的目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接受时的状况,于是师生间情感上产生距离,影响教学效果。情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和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双方的心智交流。
二、生生互动
它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一种互动行为,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竞争等方面。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就是在这种生生互动中产生的。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方式主要有3种。1.小组互动。是指由3—4名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各小组总体表现作为教师奖励的依据。小组互动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在这个集体中不同智慧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习风格的组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思想的交流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讨论的实质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助长式互动,参与讨论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得出结论,以获得新的知识,实现素质与价值观的转变。2. 角色互动。也可以称作模拟法。指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不同人物,分别扮演特定情境中的具体角色,展示这一背景下学生的不同观点,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介绍背景—分配角色—进入角色—评出最佳演员—总结优缺点,特别是在朗读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方法。角色互动一般是由教师根
据教材内容分配角色,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思考、明确自己角色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3.质疑互动。有疑才有思,要想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整体感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互相解答疑问,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来解决,最后,将小组中认为最有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写下来,提问其他小组学生,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相互质疑,往往使学生能更自觉地从教材中发掘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并且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质疑互动是生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方式。首先,在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每一个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再次,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权利,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一次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
因此,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生生问、师生问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在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多于对各种教学要素作思辨性的分析。但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人际间等多向维度的立体系统,其问充满了即时兴的、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成份。
第五篇: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良性互动(精)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良性互动
内容导读: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与此同时,“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熟悉世界、熟悉自我、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段阅读与写作的能力练习占有重要地位。相应在初中语文学科评价系统中,语段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考查占有极大比例。而且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握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联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与此同时,“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熟悉世界、熟悉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此也可以充分说明,它们之间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学生知识积累、思维练习、情感与世界观形成进展过程的直接体现,以阅读出发,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又推动教学论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里我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谈谈如何落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良性互动。
一、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文本教学中探讨体验写作的有效渠道。
1.通过学习教材,完成写作系列知识的积累过程。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性与实用性不断得到加强,现行的各种版本既保存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又增加了时代感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学习积累,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语感,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感受教材,完成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塑造过程及审美体验的沉淀过程。如初中语文版的吴晗的议论文《谈骨气》,尽管写作的特定年代已时过境迁,但其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其论据的三个典型事例也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通过余光中的脍炙人口的《乡愁》,令学生对思乡思国的情感有了更加感性甚至理性的熟悉。诸如这些文章,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获得宝贵的审美体验。
3.通过评价教材,完成学生的思维的拓展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对他个人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受益匪浅,对写作过程中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如教材中《强项令》,董宣未经审判就杀死湖阳公主的家奴是否公道?《大小猫洞》中“开猫洞是要以猫的需要出发还是要以人的需要出发”?《清兵卫与葫芦》里清兵卫的父亲、老师对他的新爱好会不会像先前那样粗暴地干涉?清兵卫能守住这个爱好吗?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诸如此类的练习,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多角度作出自己的判定。这样在写作中不少不足就会迎刃而解。
(二)紧密拓展教材,在阅读与写作中灵活迁移。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也是阅读与写作迁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精心选择拓展材料,当然包括《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内容等,如我在学生学习《空城计》一课时,我们联想拓展到《三国演义》中另一重要章节《失街亭》:结合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的不同体现,进行纵向联系、深度挖掘,全方位、立体式了解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个性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又在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领悟到:多层次多角度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才能饱满而真实。又如我们在学习范仲淹的千古美文《岳阳楼记》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我们进行了联想与拓展,让学生品味苏轼著名的词《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的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为本地人物立传”,对学生阅读传记文学富有作用。
3.值得一提的是,读后感写作对提高阅读能力具有更直接的影响。读后感写作本身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学生的读后感写作直接或间接有助于建立阅读兴趣、形成科学阅读策略、激发深度阅读。特别是名篇名著的考查在中考、高考越来越重视的今天
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明白: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平常处生奇警,体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皆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眼前。读罢全诗,人生的沉浮、感情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误。
在此基础上,我又更进一步和学生浅析文中值得鉴戒的写法:(1)以小见大,在偶遇风雨的平常小事中表达深厚的主题;(2)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二、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展情况教学论文是阅读和写作共同的核心。
以学生的思维练习和思想培养为纽带,串起了阅读和写作两个环节,因而写作的积累提高也能在阅读中得到体现、落实。
1.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能体现在写作中,也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学生在写作中涉及到主题、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写法运用等众多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情感锤炼和总结,迁移到各种阅读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福建省2007年高考中,语文科作文题目是《季节》,我们及时让学生进行思索和讨论,收获了很多灵感,如“人生的四季”,“自然的规律和人生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课内外相关篇目,很快学生对《石缝间的生命》蕴涵的“敬重生命的情感和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浩瀚的海洋》包含的“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主题,有了更新更深刻的理解。
2.写作中的写法和经验积累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条件。在阅读中,小至字词的领悟和解读,大到写法浅析和理解,两者是完全相通的。特别是教材中设置的写作内容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只要充分利用,对阅读的推动教学论文效果明显。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仿写诗歌,我布置给学生的作文练习内容是仿写《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让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亲身感受到:现代诗歌抒怀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等特点,然后又以泰戈尔的《纸船》迁移到冰心的诗歌《纸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领悟冰心的满腔真挚的思念母亲的情感,整个过程操纵性强,学生也易于接受。
教材中的不少综合性活动,对推动教学论文阅读也是不可忽略的。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是“环保小课题探讨”,只要该活动精心安排,顺利开展,撰写探讨报告对强化说明文的体裁特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类似的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为本地人物立传”,对学生阅读传记文学富有作用。
3.值得一提的是,读后感写作对提高阅读能力具有更直接的影响。读后感写作本身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学生的读后感写作直接或间接有助于建立阅读兴趣、形成科学阅读策略、激发深度阅读。特别是名篇名著的考查在中考、高考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为我们强化阅读与写作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多契机。
《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也夸大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以“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同时要注重语言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要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写作的测试应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以上《大纲》再次说明阅读和写作的重要量,而做好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上一页 1 2 3 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以上《大纲》再次说明阅读和写作的重要量,而做好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