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类和处理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类和处理
一、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一)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以下12类。(电打火(的)重机车 坠塌、烫爆 毒伤)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3.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5.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害。
6.灼烫: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灼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包括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7.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
8.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包括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入坑内等。
9.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
10.火药爆炸:指在火药的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中毒和窒息:指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
12.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以上l2类职业伤害事故中,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中毒、火灾7类。
(二)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规定,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事故分为:
1.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能引起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的事故,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l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
2.重伤事故,一般指受伤人员股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损失105工作日以上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3.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三)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同182页质量事故四个等级相对应)
依据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按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l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l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l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l0人以下重伤,或者l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一旦事故发生,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尽可能防止事态的扩大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一)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如下。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
各个行业的建设施工中出现了安全事故,都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专业工程出现安全事故,还需要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组织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3.现场勘查
4.分析事故原因
通过直接和间接地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
5.制定预防措施
6.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7.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标准是不一样:
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5000-5万,严重质量事故(5万-10万,2人重伤),重大质量事故(10万以上,死亡、重伤3人)
重大质量事故又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在看建筑实务,发现质量事故4类等级与安全事故4类等级划分标准一样,都是死亡(30,10,3),重伤(100,50,10),损失(1亿,5000W,1000W)彻底糊涂了。
P231页:建设部的文件:<<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问题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111号,指的质量问题,是指参建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工程质量问题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成因,分为8点。由质量问题造成。
P288页:伤亡事故: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调查处理条例>>1991年3月1日第三条伤亡事故分四类:(基本同上,就一般事故无下限,特重大事故多了个工业中毒。)P287页,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环境事故。显然是包括质量问题了。
P387页:掌握工程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的调查处理程序,事故报告里,又把伤亡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了。
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建设部原有部 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007 年 9 月 18 日已经废止!因此,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 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 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
一、工程质量事故概念
1.质量不合格 根据我国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凡工程产品没有 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 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 括安全性方面)要求,称为质量缺陷。
2.质量问题 凡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低于 5000 元的称为质量问题。
3.质量事故 凡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的直接经 济损失在 5000 元以上(含 5000 元)的称为质量事故。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按照财产损失分,也有人)
1.按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划分
(1)一般质量事故 指经济损失在 5000 元(含 5000 元)以上,不满 5 万元的;或影响 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严重质量事故 指直接经济损失在 5 万元(含 5 万元)以上,不满 10 万元的;或 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或事故性质恶劣或造咸 2 人以下 重伤的。
(3)重大质量事故 指工程倒塌或报废; 或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 3 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以上的。
(4)特别重大事故 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所列发生一次死亡 30 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万元及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的情况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第二篇: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类
伤亡事故分类:
一、按安全事故伤害程度划分
1. 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3. 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作日
二、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
三、按安全事故受伤性质分类
四、按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1. 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 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施工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实施四不放过的原则:
1.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2.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 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
4.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事故报告
1. 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个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 建设主管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时,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后,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单位的事故处理
1. 事故现场处理
2. 事故登记
3. 事故分析记录
4. 坚持安全事故月报制度,若当月无事故也要报空表
环境保护的目的1. 保护盒改善环境质量
2.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1. 妥善处理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2.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 使用密封式的圆筒或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 废弃物
4.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5.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
6. 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轻噪声扰民
第三篇: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职业病危害事故,认真吸取教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和工作中发生的人生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包括:
(一)从事生产或工作时发生的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在生产、工作时间或区域内,虽未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
(三)在生产区域内因车辆伤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四)其他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三条 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统计与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四条 事故等级划分规定:
(一)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五)轻微事故,死亡0人,重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元,上报县级,企业处理。
第五条 处属各单位发生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均应立即上
报,各项目负责人应对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六条 发生轻伤事故、轻微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由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安全员,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发生重伤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处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局主管部门。
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死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处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局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第七条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如因组织抢救需要变动现场时,必须事先做出标记、拍照、录像或者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说明。事故现场必须经过事故调查组勘查完毕同意后方可清理。
第三章 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应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立即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条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书》),《调查报告书》应包括本条前三款的内容。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并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证据,不得阻碍和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后,按下列权限和程序组织调查和处理:
1、一次轻伤1至2人的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人或其他指定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处结案。一次轻伤3人
以上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处审批、结案。
2、一次重伤1至2人的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人、处主管领导和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处审批结案,并报局备案。一次重伤3人以上的事故,由处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会同事故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局审批结案。
3、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由处会同事故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和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写出联合调查报告。重大死亡事故,由局派员参加调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另有规定的,按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
4、事故调查结束后,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外,还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在二十日内提出,按照第十一条
(二)款的规定审批结案。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在三十日内提出,重大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在四十日内提出。然后,由处向当地劳动部门写出文件形式的“事故调查处理请示报告”,同时,把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和《调查报告书》作为请示报告的福建一并报当地劳动部门。
5、地方劳动部门对“事故调查处理请示报告”批复后,处再向局以正式文件形式写出“事故结案请示报告”,同时把劳动部门的批复、罚款凭证、联合调查报告和《调查报告书》作为结案请示报告的附件一并报局。
第十三条 处应将局审批后的结案请示报告归档保存。
第十四条 事故处理工作一般应在六十日内结案,如出现反常情况,可在九十日内结案,特殊情况,如重大死亡事故,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处理。处理内容包括:
(一)执行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并将处分存入处分人的档案;
(二)组织防范措施的实施;
(三)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公开事故的批复建议和处理结果。
第十六条 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责任者给予经济处罚的,应按照二功
劳发(89)字第095号《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对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经济处罚实施办法》和二公办发(90)第192号《关于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给予行政处分的,应按照职工管理权限和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对事故情节严重、触犯刑法事故责任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事故统计
第十七条 各项目部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
第十八条 各项目部必须对事故的报告、统计与调查处理的正确性和时限性负责。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经指正后仍不改正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部负责人和直接人员给与行政处分,并责成补报。
第十九条 各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事故档案管理制度和台帐。事故档案应制定专人负责管理,并作为永久卷保管。事故档案管理必须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可靠。
第二十条 事故统计的对象是由企业支付工资的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包括固定工、合同工等。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发生特大事故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篇: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复习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复习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不经意间我们大家已经来到了2014年的5月上旬,而我们说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将会在9月20、21日进行,还有一点就是现在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工作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相信大家也都在对2014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工作进行着全力冲刺,接下来我就为大家锦上添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事故的处理和结案,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值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3.安全事故统计规定,本统计报表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每月对笨行政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全面统计。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查机构,在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的事故统计报表。
如果您想对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方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一零三网校是您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有众多名师为您保机护航,他们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阅读考试大纲的经历,将会为您打造出一套为您量身定做的复习计划,令您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最终定会令您满意而归,一零三网校期待着您前来咨询。
第五篇:生产安全事故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
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