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消毒隔离质控计划
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控制小组2015年工作计划
质控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经过小组人员共同讨论,针对2014年检查消毒隔离控制方面在我院做的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科根据新的指南、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手的卫生管理。按《医务人员手的消毒规范》要求,各科备足手消毒洗液,医务人员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在全院大力推广《七步洗手法》。加强督查,把手卫生落实到实处。
三、抗菌素现配现用落实到实处。抗菌素现在要求分线分级合理使用,抗菌素使用管理越来越严,如何保证抗菌素最大限度效力的使用很重要。制定抗菌素现配现用检查统一标准。
四、进一步加强控制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进而保证全院的医疗安全。
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依法进行医疗废物的管理。监督指导临床科室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密闭运送,有记录,按规定配备一次性锐器盒、黄色垃圾袋等。
六、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技术,认真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要求病房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病室空气、病人床单位、走廊、洗漱间、卫生间,地面等每日按常规消毒。
七、传染病人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八、认真做好医务人员利器损伤、HTV、HBV、HCV等职业暴露的防护、应急处理,做到有制度、有措施,使各级各类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控制组 2014-12-26
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控制小组2015年工作计划
质控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经过小组人员共同讨论,针对2014年检查健康教育方面在我院做的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制定如下计划:
1、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健康宣教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健康宣教质量全面检查、督导、持续改进和完善健康宣教内容、检查标准、使健康宣教更符合临床护理实际、患者需求。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护士进行反复健康宣教,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
3、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料齐全,各科室保证每间病房均有健康宣教手册,供病人查阅,同时将健康教育手册落实专人管理,以保证资料的齐全及完好。
4、根据专科需求增添健康宣教的用物如:健康教育视频、宣教模型等,在全院开展个性化、小组化的健康讲座。充分发挥宣教的阵地:健康小处方取阅架、健康教育手册、宣教橱窗,积极有效传播健康信息。
5、各科的张贴健康宣教资料必须由护理部统一制作,避免不规范乱的张贴,避免影响医院整体布局。
6、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特别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加强检查指导,注重检查的有效性、针对性。加强三级质控管理,通过各科健康宣教质控员自查、科室护士长自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护理部抽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科内做好分析、整改。
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控制组 2014-12-26
第二篇:消毒和隔离制度
学校消毒和隔离制度
1.在流行病流行季节,要做好每日晨检工作并做好记录,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
2.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掌握,由其学生的身体状况要了解;
3.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要及时报告医务室,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就诊,同时跟踪;
4.消毒:a.体温表:用消毒片——1片+500ml水消毒30分钟;
b.教室:1㎡/30mml水进行喷洒及擦课桌椅或用紫外线
灯消毒。
5.隔离:a.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证明才可进教
室上课;
b.如有特殊情况,学校备有临时隔离室。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第三篇:消毒隔离原则
(1)医院消毒隔离基本原则
凡是受体内物质污染的物品,都应按有传染可能对待,不论是再使用还是放弃,都必须先消毒后处理,以防污染面扩大造成医院感染。
1、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前后洗手,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医护、医技和清洁卫生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营养室或上街等公共场所。
3、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治疗室、换药室等空气消毒每日2次,采用通风或紫外线照射,地面、桌椅、门把、诊察床等,每日清擦或消毒,遇特殊污染应及时消毒。
4、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无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器具必须达到灭菌。
5、医院采购和使用的消毒药械,厂家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和消毒灭菌合格证。
6、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根据其用途,应达到无菌或消毒,并有标记,进货时检查其包装,应是完整、无污染,明示厂名、产品批号、灭菌或消毒方法、灭菌或消毒日期和有效期。
7、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换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库、供应室及各病区治疗室等必须设有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每日消毒2次,并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8、紫外线消毒灯辐射强度不得<70uw/cm2,每次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保持灯管
表
面 清洁,每 周 用
95%酒精纱布擦拭1次,平
时 发 现 表 面 有
灰尘、油
污
时
随
时擦拭。
9、抽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血、静脉点滴等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带一巾,用后集中无害化处理,病人使用后的止血棉球,应集中回收后焚烧,防止随意丢弃而污染环境。
10、输血、输液,除抢救或手术等特殊情况外,均用密闭式。
11、各种导管应一人一管一消毒,长期使用者应定期消毒。
12、各
种
引
流
管、引
流
瓶、气
管
插
管、牙
垫
麻
醉
机
螺
旋
管、呼
气
囊、舌
钳、开
口
器
、氧气鼻管及连接管、雾化吸入螺纹管及面罩等用后先经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清洗、应采用高效消毒剂消毒或灭菌处理。
13、无菌镊子筒必须灭菌处理后才可使用,一般每周更换1~2次(消毒液同时更换),干燥使用的无菌持物钳筒每4小时更换一次(无菌状态下)。门诊换药室、注射室、口腔门诊等使用数较多,应每天或隔天更换。浸泡液面为容器的2/3,容器高度应为镊子的3 / 5左右,一筒一件。
14、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保持无菌。
15、一次性静脉注射针头应穿刺一次换一次,不宜反复穿刺。
16、针灸针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穴,使用后先灭菌处理,后修整,再灭菌后备用。治疗过程中防止针具再污染。
17、血压机、听诊器、手电筒等诊疗器械应定期消毒。
18、压舌板使用后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备用。最好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19、体温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消毒液浸泡后取出擦干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含氯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20、凡用口杯的科室均使用一次性口杯。
21、无菌溶液或无菌包(容器)开启后应立即使用,特殊情况需继续使用时,应标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应<24小时。
22、凡存放药品用的冰箱,应物品放置有序,每月清洁一次,保持清洁整齐。不可存放私人物品。
23、污水处理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综合性医院污水余氯量控制在4~5mg/L(4~5ppm),含结核杆菌的污水余氯量控制在6~8mg/L。
24、废血必须经消毒后再处理,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焚烧法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法(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应达10000PPM)。
25、传染科、检验科等凡有污染的废纸、挂号条、便盒等污物,必须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
26、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医用塑料物品,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理,避免造成社会公害。
(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一)基本原则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洗手指征:
1、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前述基本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二)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二、洗 手 与 外 科 手 消 毒(指
外
科
手
术
前
医
务 人
员 用
肥
皂(皂 液)和
流
动
水
洗 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一)基本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洗手方法: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三)外科手消毒方法
1、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 揉 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 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四)注意事项
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三、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四、培训: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必须接受手卫生培训,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手消毒效果。(3)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一、一般措施
1.执行清洁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
2.进入感染性病人单位时应依病人的病情,加穿隔离衣或加戴口罩、手套、帽子及换鞋或鞋套等。
3.生活环境表面分两类,一是手很少接触的表面,如墙面、天花板、窗等。二是手经常接触的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卫生间等。
4.经常接触的表面每日进行常规清洁与除尘工作,采用湿式打扫,清除室内物品表面之灰尘时避免灰 尘飞扬;有污染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5.手很少接触的表面,每周进行清洁消毒。
6.清洁工具保持干燥,晾挂放置。
7.抹布:治疗室、办公室、病房应分开使用;病房抹布一床一用一清洗。
8.拖布:不同区域要使用标色不同的拖把,蓝色用于病房、黄色用于办公室、治疗室、红色用于卫生 间、白色用于廊道。
二、一般病人单位的清洁
1.常规清洁原则
(1)地面无明显污染: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拖把做整体地面清洁1-2次/日,有污染时随时进行清 洁。
(2)拖 地 时 所使用 的水和拖把应注意更换或清洗,尤其有明显脏污时。
2.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或是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后需要消毒。(1)地
面 :有血液、粪便、体液病原菌污染:戴手套→用纸巾等清除污迹→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毛巾 或拖布+2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洗作用30分钟→用拖把整体清洁;用完后的拖把用有效氯 2000 mg/L消 毒 液 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 晾干备用。
(2)墙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用化学消毒剂擦洗,一般2.0-2.5m 高 即可。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作用30min。
(3)病房各类用品:一般情况下,室内 物体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用清洁的湿抹布擦拭、椅、凳、床头柜、床栏等,1次/日。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被血液污染的环境,使用75%酒 精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4)床
单位:包
括
病
床、床
垫、枕
芯、毛
毯、棉
被
等,用
消
毒
液
擦
拭
物
体
表
面,用
床
单
位
消
毒
器(臭 氧)消毒床垫等,按说明书操作(条件不具的科室,采样暴晒消毒方法)。
3.终末处理(病人出院、转床或死亡)
(1)地面、家具、浴室进行彻底的清洁与除尘处理。有污染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2)窗、墙壁、天花板按常规清洁。
(3)病床单位消毒:更换清洁床单、枕套、被套。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用床单位消毒器(臭氧)消毒床垫等,按说明书操作(条件不具的科室,采样暴晒消毒方法)。
三、医院环境消毒管理
(一)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消毒
1.先使用蘸有浓度为5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布或卫生纸覆盖在呕吐物、排泄物等上。如 消毒剂溶液不足,可以在覆盖物上连续滴加,以不流水为宜,作用30min后用
覆 盖 物 包 裹 呕 吐 物、排泄物一起丢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以污染物为中心从外围2m处,由外向 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进行擦拭,包括该范围内 的各类物品表面如病床、床柜、墙面及地面等作用30 min 后再用清水清洗。3.如患者呕吐于洗手盆中,则以洗手盆为中心从外围1m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 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物品表面,如水池、水龙头、墙面及地面。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
4.在实施覆盖消毒时,应在覆盖消毒区域附近的显眼处竖立醒目的消毒警示牌,告知此处正在实施覆 盖消毒。注明消毒作用时间的起止点以及消毒责任人,最好有联系方式等信息。
5.不得对环境物品表面污染的呕吐物、排泄物等直接采用普通的拖把、抹布进行清洁处理。
三、空气消毒采用物理的方法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1.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在30 min以上。
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µW/cm2,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必须在无人情况下实施
第四篇:消毒隔离制度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病区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洁。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应穿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镜和手套。
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应戴好帽子、口罩并实施规范的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严格区域划分。处臵室要有明确的污染物品放臵区、清洁物品放臵区、无菌物品放臵区,并做清晰标识。可重复使用的无菌物品使用后,由操作者立即做初步处理,包括将医疗废物分类放臵、有明显血污迹污染的器具应做初步处理;然后集中放臵于污染物品回收箱中,加盖密闭存放。
四、无菌物品管理要求。各科室应在治疗室和(或)处臵室设立专柜,存放备用的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臵,并有明显标识。无菌物品应按有效期顺序存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无菌物品存放柜应定期整理、清洁。无菌物品外包装应清洁、干燥、无破损;无菌物品名称、有效期限清晰;外包装灭菌指示物或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定期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有效期限,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用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 h。无菌用品取出后暂不使用的,应用无菌巾包(盖)好,超过4h不得使用。尽量使用独
立包装的无菌持物镊/钳。特殊科室若需要使用干式无菌持物筒(镊/钳)时,每4h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五、在中医操作过程中,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针灸针具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与灭菌。
六、皮肤黏膜消毒剂的管理要求。小包装皮肤粘膜消毒剂(100ml)安尔碘、酒精等开启后有效期限为1周。大包装皮肤粘膜消毒剂(500ml)分装使用时,开启后有效期限为1个月。大包装皮肤粘膜消毒剂(500ml)直接蘸取使用时,开启后有效期限为1周。消毒皮肤用的碘制剂、醇制剂等应密封、避光保存。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每周灭菌2次。
七、抽出的药液及各种溶媒的管理。开启的无菌药液须注明开启时间。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4 h内使用,其它溶液不得超过24h。注射治疗时,应用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
八、正确选择消毒灭菌技术。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
理,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具体参见《医疗机构消毒技术管理规范》)
九、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臵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十、环境、物体表面的卫生清洁与消毒。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以用含有效氯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臵专用拖布,标识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紫外线消毒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应在室内无人状态下进行。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布巾擦拭一次。如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使用中紫外线灯强度应不低于70µW/cm2,照射时间≥30min。应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
十一、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十二、器材设备清洁消毒。各类监护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氧气湿化液采用蒸馏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可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清洗消毒。(具体参见《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管理办法》)。
十三、终末消毒。病人转床、转科、出院或死亡后,做好清洁和终末消毒。个别耐药菌较多的科室应分批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并在病人收容少的时候对病区进行阶段性的终末消毒,每年至少2次。
十四、隔离管理要求。将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臵。若受到条件限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臵于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臵。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2012年版)》执行。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床边隔离有隔离标识。
十五、手卫生要求。治疗室、处臵室、护理站、医生办公室应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治疗车上应配备合格的快速手消毒剂。全体工作人员要掌握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时机与方法,提高落实手卫生的依从性。
十六、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中
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执行。
十七、职业暴露防护要求。科室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指导。有职业暴露发生后处理的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科室管理人员应提供职业防护的必要设施及用品。
十八、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消毒隔离管理。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血液透析中心、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参照本制度并结合本专业相关管理要求另行制定。
第五篇:消毒隔离制度
外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换药室、治疗室、病区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
五、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六、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七、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天更换一次,并每天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八、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九、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十、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一、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十二、使用后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对 特殊感染(梅毒、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的物品应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三、所有一次性用品及检查、治疗、换药等产生的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置。
十四、出院病人按病种做好终末消毒。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换药室整洁,严格分离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确。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戴口罩。
二、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无菌、有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有标志及消毒日期。
1.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2.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
3.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放置。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三、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2次。
四、每次换药前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镊(钳),一份无菌物品。如需添加敷料时,洗手后方可接触换药车。
五、换药次序;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手术者术前不换感染及隔离伤口。
六、换药车上常用的换药器械及敷料一经启用,每日需高压蒸汽灭菌一次;启封的外用无菌溶液限24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启用时间;各种检查、治疗包未用者,每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一次(炎热潮湿季节每周一次)。
七、消毒物品(包括换药碗、敷料、引流条、针、线等)、浸泡消毒液每月抽样培养1—2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报告单留存备查。
八、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治疗台、操作床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晚夜班),空气细菌监测总数≤300个/m3。
九、室内禁止放其它无关物品。
十、感染性敷料等污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内,作为医疗垃圾及时清运。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清洁,物品放置有序。
2、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应衣着整洁,戴口罩帽子。
3、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各项操作前后、连续诊疗操作之间应洗手或手消毒。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注射、采血必须人一针一根压脉带。
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无菌器械包即开即用;铺好的无菌盘不得超过4小时,如污染应随时更换。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待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液(无菌水)、氧气鼻导管必须每目更换。
8、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物品送供应室重新处理。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禁止物品洁污混放。
9、体温计使用后用75%酒精浸泡,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压脉带由供应室统一清洁消毒。听诊器、血压计袖带、手电筒、病历夹、输液网套等保持清洁,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先清洗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10、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消毒后应开窗通风30min后人员方可进入室内。
11、定期对环境卫生学进行常规监测。空气、消毒剂、医务人员手及物表每月监测l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将有关情况上报院感科。
12、室内治疗台、无菌物品存放柜、药品柜、治疗车、治疗盘、仪器设备台面等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清洁,每日l次。地面湿式清扫,擦拭布巾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13、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抹布使用后清洗,浸泡消毒,干燥备用;拖布使用后清洗干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14、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置。
病区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预防,加强个人防护,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在进行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 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三、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四、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桌椅等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洁;当有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去可见的污染物,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当疑有医院感染暴发或耐药菌流行时,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
五、不同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抹布,每天使用后分别浸泡予500mg/L、250mg/L含氯消毒剂30min后洗净晾干。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患者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七、病人被服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
八、患者生活用品如毛巾、面盆、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九、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解除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因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因进行消毒。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在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
十、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十一、体温计应一用一消毒,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剂30min后洗净擦干备用;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现清洁,在使用75%酒精擦拭。
十二、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