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
2009年乌鲁木齐市第十六小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二、具体措施:
(一)、统一思想,营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工作”的氛围。
1、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原文,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3、通过橱窗画廊、板报、教室布置、校园广播等工具,在师生中进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宣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更多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
4、邀请市公安、工商、交管单位配合学校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保证学校周边200米内没有网吧及电子游戏经营场所。
(二)、深入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1、进一步深入开展我校学生自我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快乐少先队创建”,做好“快乐青年”评选以及“星级班级”评定系列活动,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化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2、以“塑造16小精神,做可爱的16小主人”活动为抓手,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重点,结合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队、入团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通过团队活动,演讲、诗朗诵、写作、绘画、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继续推进十个道德好习惯的培养,逐步实现小公民道德建设“16小”行动目标。
3、组织少先队员、青年团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体验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春、秋游,敬师、敬老,畅想祖国与家乡的明天,走访身边的模范党员和优秀团员等等,引导广大团员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以“中国人了不起、中国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团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开展以消防、交通、游泳、饮食、防火、防触电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创建“无事故安全学校”。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
5、开展知识竞赛、小使者暑期文明行等教育活动。
6、通过“心灵绿岛”咨询室等途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7、组织开展好学生暑期教育活动。有组织的开放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篮球场等场所,开办夏令营、学生兴趣组和体育训练活动。
(三)、整合课程资源,充实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
1、正常上好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在上好教材上规定的内容同时,积极组织以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传的专题教育活动。2、结合各课程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语文课中进行课文中英雄人物的事迹介绍,通过富有哲理的情景、片断分析,口语交际活动的安排,日记、作文的练笔,课外阅读材料的欣赏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数学课通过生活常识的运用,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渗透科学的思想,加强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艺术课通过学生审美、塑造美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功能。
1、通过家长学校,印发告家长书的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教育活动,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每年根据家庭教育情况评选“文明家庭”和“文明个人”,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充分发挥社会群团组织的作用,经常邀请他们来校作讲座,开展主题活动。
3、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家访制度,长期建立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校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留守学生”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乌市第十六小学大队部
二〇〇九年二月
第二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多年来,我校遵循“夯实基础、注重实效、探索规律、形成特色”的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建设为重点,通过一年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德育队伍的培训、考评、交流、激励机制;形成一整套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一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德育评价办法;打造一批以先进典型,精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徐州德育工作的品牌;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高品味、高质量、科学规范、个性鲜明的徐州德育工作的新格局,使全市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一、以“四项教育”为核心,广泛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1、民族精神教育
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建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制度。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组织大型汇报演出,营造教育声势,集中展示各地各校的教育成果。
2、诚信教育
大力倡导教育诚信,充分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实现教育系统学风、教风、领导作风的根本好转,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诚实守信的表率。举行“做诚信学子、塑诚信师表、创诚信校园”师生签名承诺仪式,梳理师生不诚信行为,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不断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培养学生诚信交往、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使诚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
3、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基础文明养成教育要体现“近、小、亲、实”的特点。贴近生活,着眼细节,体现文明的亲和力和教育的实效性。要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抓住仪表、谈吐、举止、交往等关键环节,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制定《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把礼仪教育作为《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温文尔雅的举动中感受道德与文明的魅力,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懂礼仪的良好风气。
基础文明养成教育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要依据新颁布的《守则》和《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更加详尽的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开展“文明班级”“礼仪
标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表彰活动,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最基础的小事情抓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切实提高我校中小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4、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育管理,加大心育投入,继续开展心育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把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心理辅导室、心育教研组等机构和组织,并把心育课与班会、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把上好心育课作为广大班主任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青年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注重心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运用心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5、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二、以“四项建设”为抓手,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
1、队伍建设
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努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科研型、发展型班主任”,实现班主任队伍由事务型、经验型向科学型、研究型转变。班主任培训应以德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新任班主任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定期开展德育研讨活动。加大德育特级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力度,探索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的新机制,努力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要明确全员育人岗位责任;实行全员育人“首遇负责制”,所有教职员工遇到学生违法、违纪行为,或学生权益受侵犯时,都负有纠正学生错误,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责任;试点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所有教师都责任到人,负责到班,担当部分学生的“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2、课程建设
深入开展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彻底改变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油水分流的现象,改变重知识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努力把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制定具体的学科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把课堂渗透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科渗透德育要坚持有意、有机、有度、有效的原则,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德育要求要体现于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等各环节之中。
积极推进德育活动的课程化改革,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系统、规范且相对稳定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认真梳理正在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深入研究其目标、意义、实施手段及关键环节,把多年坚持的传统活动和影响较大的系
列活动逐渐稳定为德育课程。“精耕细作”,狠抓落实,力求其规范性和实效性。要抓好以升旗仪式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规范升旗仪式,严格升旗程序。抓好以军训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提高并拓展军训效果。抓好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明确常规要求,开展交流活动,使我校的班会逐步走上系列化,规范化的道路。要抓好以读书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我教育课程,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用美好的东西去影响学生,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去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3、评价机制建设
强化中小学德育表彰奖励和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真正让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要建立发展性的学生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探索成长记录袋、德育学分制等道德评价的新方式。
4、校园文化建设
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督导。校园要求“绿化、美化、净化”到位,校园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有浓郁的育人气息和文化底蕴。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1、加强师德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集中培训每年不得少于10个学时,并要进行书面考查,学习成绩填入继续教育证书,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新教师上岗前要举行宣誓仪式。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都要把师德培训列为必修课。继续深入开展“教育回报社会”、扶贫支教、师德演讲、新老结对和“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主题教育,努力提高参与率,扩大影响面,增强实效性。
2、建立规章制度
建立师德建设目标责任制,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和教师考核评估制度。要制定师德行为考评结果使用规定,把师德行为表现与教师自身发展和实际利益挂钩,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进修提高、表彰奖励等方面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优先考虑,对师德行为考评为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要严肃处理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给予缓聘、解聘、调离教师岗位处理,坚决取消“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
3、加大监督力度
设立师德举报电话和设置师德意见箱,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批评。
四、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1、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规划和协调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文化部门加强对网吧、游戏机厅等不适宜青少年进入的场所的管理力度,向家长、学生宣传举报电话和举报方法。净化文化市场。
2、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积极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场所,丰富教育内
容,提高利用率和教育效果。利用学校布局调整的机会建设学生军训基地,为学生军训、学工、学农、春游、秋游活动提供方便。积极建设网上德育基地,建设校园绿色网吧,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制定中学生网络公约,引导学生拒绝低俗,文明上网。
3、家庭教育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开设学校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要明确班主任家访制度及教师家访制度,并列入考核内容。要关注和重视与特殊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重视健全家长学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计划。
第三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方案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事关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件大事。面对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保持良好社会风气,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根据我校实际和社区特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基本理念:
以德育德,以情激情,以才育才,以行导行。
二、建立管理网络:
1、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指挥系统;
2、建立以副校长为主导,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育人系统;
3、建立以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为主导,以学科教师和后勤人员为核心的“服务育人”系统;
4、建立以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郝迎军)为核心的自我管理系统;
5、充分发挥“双休日俱乐部”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育人系统。
三、指导思想:
(一)整体育人“六化”
1、管理网络化;
2、制度规范化;
3、内容生活化;
4、阵地系列化;
5、活动多样化;
6、评估科学化;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四项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内容:
(一)德育课程建设方面
1、构建适应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要求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按照课程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学习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
2、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研究并开发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教学资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在思索中提升境界。
(二)养成教育方面
1、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开展礼仪教育,塑造文明形象。要结合守则、规范的贯彻落实,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树立我校学生文明健康的良好形象。
3、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
4、切实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调查分析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别教育计划,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建立帮学对子、进行家庭走访、双休日俱乐部、社区文明建设等形式,引导问题学生增强进取心,自觉遵纪守法,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育活动方面
1、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将诚信落实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2、开展心理健康和高年级青春期教育。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工作要深入细致,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化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法制教育。各年级组、各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4、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高度重视并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抓好科技创新教育。要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的重要意义,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三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小树立科技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6、开展“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与扶持,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关爱,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1、要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绿化美化校园,体现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3、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通过警示语、橱窗、板报、手抄报、学校信息网等把名人名言、科学发明、经典文学艺术等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引入校园。
4、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影响力,引导学生崇尚真理、热爱生活、勤于学习,努力成为德
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最终要使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活动形式:
1、首先在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上来.并组织广大教师集中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各年级组、各班结合实际,研制出有特点的贯彻实施意见.2、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在学习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水平.3、围绕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判断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深入探索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规律.4、在中小学学校管理和学生中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围绕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与平时的教学有机结合.六、活动措施: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多方配合,持之以恒,才能保证任务的落实。为此,特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实行校长负责,政教处分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年级协调,班主任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2、降低德育重心,注重养成教育,讲求实效,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五爱”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结合。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签订《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道德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好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5、办好家长学校与天子骄子家校互动网络平台,要利用家长会和家访及网络平台,向家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加强家校勾通,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和家庭教育方法。
6、要净化周边环境(如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7、利用法定节日,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
8、建立激励机制。政教处要把各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评选文明班、“三好”学生、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学校将把教职工参加教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七、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2007年3月——2007年3月底)宣传启动。
1、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罗冬香(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王双贵(政教主任)、郝迎军(少先队辅导员)
成 员:李华清、徐清、周在发、曹永坤、刘丽佳
2、建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小组,由各年级分管领导担任指导员,按学校“实施方案”,结合年级特点开展工作。由政教主任罗军、少先队辅导员陈红负责教育活动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工作。
3、宣讲《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教育实施方案》,提出我校实施意见,正式启动我校专项教育活动。
4、组织教职工集体、分组和个人学习下列法律法规和文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意见》、《关于弘扬和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施意见》、《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行为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走向新教育》。结合“读书节”活动家,每位教师必须读3——5本推荐书籍。
5、在认真学习的基本上,各年级组要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讨论;教师要写好读书笔记。结合读书节还将举行“演讲”和“征文”活动。
6、3月中旬学校将举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会,召开一次专项教育活动“家长会”,明确专项教育活动的目的意见,形成教育的互动机制。
第二阶段(2007年4月——2007年5月底)贯彻落实阶段。
按照教育活动安排开展学习、讨论、主题班会、参观、节日纪念等教育系列活动。
第三阶段(2007年5月底——2007年6月中旬)建章立制。
1、办好家长学校,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家庭讲座,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2、进一步规范门卫和守校护校制度。
3、请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配合,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营造外部良好的教育氛围。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以优良的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
第四阶段(2007年6月底)总结表彰。
1、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
2、评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3、全面总结经验,形成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模式。
双沟镇中心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双沟镇创建文明城镇为契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及社会环境。增强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民族精神;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条件:全员行动、家校合力、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层层推进、整体优化、寓教于活动之中。
三、实施计划:
(一)、以教师为首,全员行动。
1、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做到领导小组亲手抓,动员全校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投入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
2、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促进德育,在教师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未成年人年龄特色的育人理念。
(二)、落实阵地,做好德育环境建设。遵循“五化”标准,通过四项竞赛、月未卫生大检查、班级个性化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布告栏、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营造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强化学校德育。
1、校园布告栏、宣传栏及时做好学校好人好事典型事例的公布及日常行为达标生公布。树立榜样,宣传鼓励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在校园营造大家一起做好人好事,争帮小雷锋、争做行为达标生的氛围。
2、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德育教育。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在各班进行德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宣传评比活动,让德育教育渗透进班级并扎根于班级。其次利用校园内的黑板报和宣传栏定期对学生进德育宣传教育。
3、办好校园广播站,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吸引力和教育力,通过优秀电影、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朗诵、演唱、讲故事等内容推广导向正确、内容健康的节目,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4、利用校园广播站,做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5、组织各班结合德育主题做好班级个性化布置,班级个性化布置符合学校和学生特色,适时适度,有美感有德育号召力。
6、做好四项竞赛及月未卫生大检查,保持校园与教室卫生整洁,提倡校园整体环境净化美化。
(三)、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工能,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少先队活动融为一体。
1、坚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线,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1)做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工作。(2)结合奥运精神和迎国庆庆祝活动,组织开展喜迎国庆五○周年,“32个成长故事”讲故事比赛。
2、在学生中开展“看优秀影片、读优秀图书”主题教育。让学生在影片或书中体会学习做人的很道理。
3、开展主题教育,利用班队会开展“学做行为规范生”“爱我中华”“尊敬老人、奉献爱心”等主题教育。
4、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相关的征文、演讲、讲故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
5、加强“小伙伴广播站”的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
6、结合一年级新生队前教育和高年级学生团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7、做好各中队好人好事记录工作,并在校园布告栏做好好人好事典型人物事例的公布工作。
8、组织各班做好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每月做好行为达标生的评定和统计工作。
(四)德育进课堂,努力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充分渗透到教学当中。
(五)、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为未成年人的提供心理健康帮助,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一个好的心理基础。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心理健康教师。
(六)、家校合力,加强家庭教育和养成教育。
通过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发家长信,家访,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新的认识,以德为先,注重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凸显家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儿童的参与性,引导家庭、家长营造民主的家庭教育气氛。使学校、家庭、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篇: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计划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战略任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意见》,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北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热爱祖国、积极进步、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已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了视野,但同时腐朽文化、腐朽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使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腐蚀;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而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符合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广大学生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
具体实施:
1、统筹规划,从制度上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
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百年树人,教育为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制订实施《潘口乡中心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针对中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新一代青少年。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全员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引导教师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模范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鼓励和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培训工作,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序列,帮助其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教学中组织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政治教师要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其他学科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课程的平台,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积极组织好有关集体活动。
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按照德育的总体目标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梯次递进结构。中学阶段重点是对中学生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注重养成,注重体验。通过大力加强基本道德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要采取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德育实践活动。
(1)可以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为重点内容,以文明礼仪教育实践、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为专题,面向学生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良好形象。
(2)充分利用校长寄语、校会、班会,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
(3)组织学生看电影、观摩艺术演出、参观教育场馆、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4)要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5)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心理健康教师,研究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6)要广泛开展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禁烟禁毒教育,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7)加强与社区合作,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活动
(8)要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5、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学校团组织和少先队建设,把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布局。积极支持共青团、少先队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大力开展高中党校、初中团校、成人教育、体验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
要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
6、继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要重视家校,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单亲家庭和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打造“德育特色”教育品牌
培养品学兼优人才
张立生 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发展学校内涵、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自我定位、谋划学校长远发展的平台。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它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为学生创设自主教育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健康成长。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与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特色,大力挖掘教育特色潜能,把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学校文化资源为依托,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德育特色”教育品牌,为实现建设“齐鲁名校”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创建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学校教学特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学校长期坚持才能在教学进程中逐步达成的。
为了建构学校教学特色,我校首先在校行政会研究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教学特色的思想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全体教师共同为建构学校的教学特色群策群力。
统一认识的过程是创建教学特色的先期工作、思想基础,还需要加强领导,我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处、室、教研组及部分骨干教师。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领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步伐。
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一)指导思想:
学校确立了“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并融会贯通于学校的各项课程中去。在德育氛围的营造上,我们追求“提升品位,立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学校的校园特色根基于社会大德育的整体要求,以“立体的、多维的、创造的”的形态,为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氛围,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为基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用科学的生命观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二)培养目标
1、注重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注重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作风,逐步使学生达到“知恩图报、知书达理、知文会武、知进能退 ”的发展总目标。
3、注重美德养成
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三、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
1、立足教学主渠道,在课程中深化德育内涵
我们认为,创建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原点,也是建设特色学校的主渠道和起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活动,打造特色学科教学,把德育渗透到课堂中去,重视发展学生的品德教育,增进学生智慧,追求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把德育教育内容深入到计划、教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实践校本化教学训练:以“有用有效、科学合理”为导向,坚持德育优先和“优秀+特长=成才”并举的发展目标,按照“章丘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学常规要求”,探索形成重提高学生品德素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训练特色。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态度、品德、情感、价值观”的表现 和形成。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更强调“情感体验、道德升华、精神感召”。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
2、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提高品德修养。
几年来,学校逐步完善了“学生行为规范自我管理模式”,即以“学生自主管理”为载体,以“学校管理制”为媒介,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中,让学生养成“尊重个性、善于选择、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品质。其一,学生在政教处牵头下,开展“爱校体验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今天我是小主人,今天我当家,我能做表率,我能担责任。”其职责就是承担校园的学生礼仪展示、环境维护、秩序维护,让学生亲历做一天学校的主人,体验各种真是情况下如何做人做事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让自己在不断增强的自我管理中,找到“我是主人”、“我能行”的自豪感。提升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每天着统一服装,充满自信地履行义务,笑意写在脸上,责任记在心里。开放性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其二,在班主任的带动下,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发动学生寻找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由班委确定班会、演讲、班报的内容,开辟学生论坛或征集班容班貌的设计,校园文明标语等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3、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促进德育特色。
学生社团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呈现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从2006年初,学校开始尝试组建学生社团工作,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培养。从“务虚”到“务实”,学校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形成国学启蒙社、清照诗社、第二实验中学民乐社、合唱社、书法绘画社、剪纸制作社、口琴社、摄影社、篮球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足球社、田径社、科技社、演讲会社、英语社等20多个贯穿各年级的社团化兴趣小组,促进师生特长发展。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二实验中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材》、《“集中学习、科学训练”英语教改实验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清风》廉洁教育等校本教材,形成多样化校本课程。在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推广中华传统体育等精品化文体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展示了才干、演绎了风采。
4、以“文化立校、德育养校”为体制,营造德育氛围。
学校的竞争最终是内涵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态度、细节、精致、品位”为中心,全面构建从静态到动态、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文化到自主文化的立体化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学校积极打造一支德育型教师队伍,坚持“成才先成人”的育人观,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从理念、模式、教材、操作、评价等方面强化实践和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德育人”教育模式。狠抓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一支敬业爱生、善于照顾、乐于吃苦、适应学校发展和师生满意的职工队伍,积极创建“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放心”的优质教育品牌。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凭借“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民族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公民人格。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学生日常教育当中,真正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文化氛围。
5、以校园文化为底蕴,打造德育环境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美丽的校园始终展现着愉悦宜人的感染力,树木长青,红花绿草,生机盎然,由学生组织并开展的“ 爱绿护绿”、“环保小卫士”、“弯弯腰”等环保活动,形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校园的宣传橱窗,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现生气勃勃的教育教学动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写真、探究拓展课的成果作品、主题教育的纪实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同时,学校每学年开展的“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开拓了学校人文建设更宽广的天地。
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建筑、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我校新建教学楼后,根据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方案,我校对教学楼内外进行了校园文化整体规划,对升旗台、旗杆进行了维修。在校园广场设置了校园文化柱,使学生每天一入校门,就能目睹学校的行为要求,使全校创建工作实现了动态可视化。
为了凸显学校理念,在教学楼入口和每个楼梯口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理念墙,通过象形图案、颜色的有机结合,凸显“文化融合,个性鲜明”的办学主导思想,整体烘托办学理念。在走廊内设置安装了“知恩图报”孝行故事,通过宣传,使黄香、孔融等人的孝心故事深入人心。营造出了浓郁的校园孝心氛围,鼓励同学们从小形成优秀品质、养成良好习惯。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特色品牌的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涵养、积淀的过程,我校将以建设“齐鲁名校”为目标,不断丰富“德育特色文化”内涵,形成第二实验中学特色教育品牌,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品德学生。为实现建设“齐鲁名校” 的总目标而不懈奋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以学校文化资源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我校将根据实际,继续从挖掘校园文化内在潜能,整体推进学校特色教育建设,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办出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特色,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向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