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内训课程接地气
如何让内训课程接地气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内部课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内容匹配度,也就是俗称的“接地气”。如何做到接地气,主要取决于三大基本要素:组织的学习环境、岗位经验的萃取和内化、内训师传承技能的提升。
组织的学习环境
学习型组织是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是要求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负担学习的组织。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学习型组织的前提是先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氛围:每个人都在教、每个人都在学、人人皆需为师、人人皆能为师,而不是纯粹地依赖外部或者内部某个特定的部门,如培训部;2.经验的传授是双向的,互动产生知识。过去,我们认为培训是老师教学员,在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构建中,老师与学员的角色是可以淡化,并且相互转化的。
在组织学习环境的建设方面,有两家企业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淘宝大学,将优秀电商的经验集中萃取、标准化之后,传承给其他成长型电商;二是宝钢工程的“教学型组织构建项目”,甚至返聘了一批已退休的老前辈,让他们梳理总结自己的经验在组织内部再进行传承,这属于典型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路,所萃取出来的内容自然也就符合了“接地气”的标准。岗位经验的萃取和内化
过去,很多企业的培训思路并不成熟,过分依赖外部的经验输入,其结果是听起来都有道理,做起来无所适从。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认为培训应该是“内外结合”,而且逐步以“内部经验的传承为主”。
内部经验的来源
毛泽东曾说过,“每个人都有打仗的实际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你的本领就大了。”从培训的角度上看,把岗位优秀经验变成组织的,组织的竞争力就大了。
组织内部的老员工、技术人才及管理者在摸爬滚打的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教训。如何将“员工的个人智慧当作组织知识资产去管理”将成为培训管理者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内部经验的萃取
内部经验的萃取需遵循三个要素:
动机。培训内容的开发与优化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要激发业务专家的动机,包括兴趣的调动、价值的吸引、压力的促动、信心的树立,这四者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标准。不能奢望业务专家在两三天内就学会“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专业的理论与模型,必须给他们工具,先完成“从无到有”,再在实际中“从有到优”。
工具。尽可能利用工具去提升效率,降低难度。内训师传承技能的提升
“内训师转型专职培训师后,课程就不接地气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在从事职业培训师之前,我曾在两家公司先后任职过培训经理与培训学院院长,有一些体会。
对企业而言,“一切脱离实际业务需求的专业都是假专业”。所以,当时我们对专职培训师队伍的工作有一个“三三制”规定:课程的讲授和课程的研发各占工作任务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必须到业务岗位上实际陪伴工作,没有打过仗或者曾经打过仗但已经脱离了前线的人,是没有资格教其他人怎么打仗的。
我认为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才是未来的主流。同时,兼职培训师的队伍建设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不是培养内训师“能讲课”,而是培养他们“有课程能讲”。我一直反对用职业培训师的方法培养“内训师”,他们不需要那么多“江湖气”,更需要“接地气”,内部匹配度才是他们的优势;2.不是培养“内部讲师”,而是培养“岗位导师”。现在很多企业因为习惯的原因,仍然称呼“讲师”,讲师的焦点在一个“讲”字上,很容易让人误解培训就是“讲课”,而“讲”更多的是对过程负责,企业培训需要的“不仅是对过程负责”,更要“对结果负责”;3.不是“业务部门在帮助培训部门做培训”,而是“培训部门在帮助业务部门做培训”,一旦角色错位,将培训变成“培训部门的事”,那离悲剧也就不远了。
如果在“组织的学习环境、岗位经验的萃取和内化、内训师传承技能的提升”三个方面都有清晰的考虑,课程内容“接地气”也就不难了。
第二篇:内训师培养更要接地气
丢掉“花架子”—内训师培养更要接地气!
无论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员工,关注我们,只要7天,你就是自己的专家!即使暂时用不上,也绝对值得收藏哦!今天的大餐,上桌啦!
在运用课件、组织培训的时候,企业内训师常会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
·内训师虽然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和授课技能却捉襟见肘; ·培训内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有距离感,无法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内训师按照标准课件照本宣科,课堂乏味; ·培训周期过长,与工作或休息时间冲突严重; „„
事实上,企业内训师根本不需要“花架子”。他们只要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培训对象(员工)的绩效分析,把握影响员工绩效的关键行为,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并让学员积极参与训练,将培训内容落实到员工行为的改变上,就能真正推动组织绩效的改善。
如何培养出接地气的内训师?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选对候选人
选择培养对象是内训师培训的第一步。
选择“一刀切”,把管理者统统列为候选人,还是选拔“贤能”,挑选有能力、有意愿、有潜质的人才?如果选择后者,那么,“有能力、有意愿、有潜质”的标准和定义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流程才能筛选出优质候选人?
解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筛选标准与筛选流程。
以某企业为例,其围绕核心目标——通过内训帮助集团客户部业务经理提升岗位技能、开展销售工作,提炼出内训师候选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项,再形成书面的筛选标准。同时,在岗位经验、产品知识、分享意愿、内训经验、逻辑思维和表达等相关方面,逐一细化具体的硬性要求和指标。
依照上述筛选标准,再结合个人申报材料审核、单独面试观察两道筛选流程,从专业知识技能背景、培训软技能两个维度,对候选人进行客观评价。基于此,最终甄选出符合要求的人选,作为公司内训师项目的培养对象。
精选重点课题
课程开发是内训师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那么,培训课程的选题由谁确定?是管理层、人力资源部、内训师,还是咨询公司?选题从何处来?怎样保证被甄选出的内训师能够开发符合选题要求的内训课?
要想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重点选题,我们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内训课程开发的主题,就是员工所要改善的行为问题。它既存在于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领域,又符合内训师擅长的业务流程和环节。
基于上述原则,在项目运作时,可以引导企业内训师,从核心目标出发,运用团队共创的方式,围绕某一项目中的员工关键行为,展开若干个小时的头脑风暴,确定待开发的课程体系。
一线业务人员的日程安排大都非常紧凑,学习时间有限,为此,可以将某些技能类的经典课程,分解为一系列时间长度不超过3个学时的微课程。比如“顾问式销售技巧”课程,可按SPIN分解为四个技能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精练短小,涉及1~2个知识点或关键工作行为训练。
课程开发与内训实施 在课程开发与内训阶段,内训师培养项目的结果输出通常是可观测的。这种输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岗位绩效分析 从员工绩效改善的角度,帮助内训师界定培训给业务带来的价值,检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绩效达成之间的关系,然后,从绩效差距中找到培训可切入的痛点,以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思路开始实施整个项目。
内训课程设计思路 “需求-目标-评估”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思路,可以让内训师在依据需求设定培训目标的时候,就能明确培训评估方式,界定培训内容,做到课程设计环节的“以终为始”。
学习体验和训练方法 企业内训师有一个明显优势,即能洞悉员工的业务背景,精准地把握员工具体的问题和行为表现。高仿真度的案例有助于员工展开学习体验和训练。因此,企业在培养内训师时,可侧重于帮助内训师学习培训组织的方法,比如演练法、讨论法等,以更好地增强内训中员工的思维和训练强度。
总体来看,在内训师选拔、内训课题选定阶段,企业可以运用微咨询的方式,夯实整个内训师培养项目的基石。而在课程开发与内训阶段,则可采用导师组织学习与小组教练即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个内训师在试错和反馈中及时修正,持续获得支持和鼓励。
这样,以组织的绩效推动为始,将“选人-选课-定内容-配方法-重训练”的思路贯穿于企业内部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直至培养出善于推动组织绩效的内训师。
拓展阅读:国药大学—构建内训师退出机制 by 裘敏莺
国药大学培训与发展经理
我们把退出机制形象地比喻为内训师迭代更新的“停机坪”。谈到退出机制,结合国药大学的实践,还是要围绕内训师培养的“三阶段3+”原则说起。三年来,我们组建了一支近40人的管理及业务课题内训师队伍,并将内训师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分为“选拔期”“培养期”“迭代期”三个阶段。
在选拔期的第一个“+”是“意愿+能力”,在这个阶段,内训师站在“起飞跑道”上,候选人的意愿和动机非常关键。有了意愿,再加上毅力和恒心,便能通过层层选拔考核,成为国药大学的内训师。
在培养期的第二个“+”是“内化+催化”,这个阶段关注两个层级的技能培养:第一层级的“内化”,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将拿来的外部方法论或工具结合企业实际,研发内部学员看得懂、听得懂、悟得懂的具有“国药味”的课程;第二层级的“催化”,开发出“国药味”的课程后,学习掌握如何在授课中通过引导和催化,促发学员提炼自己的真知和实践。
第三个阶段就是围绕退出机制的迭代期,第三个“+”是“机制+人性”。目前,我们对全体内训师实行“贡献值”量化考核机制,贡献值从“授课、开发、落地”三个维度进行考核,包含授课次数、时长、授课满意度、研发课程数量及时长等量化指标。贡献值定期由专人负责统计,可作为半评优、全年考核及不定期反馈的重要依据。
有了量化的“贡献值”,再采取立足机制的“硬着陆”和立足人性的“软着陆”两种方式实施退出。
意愿降低的“硬着陆” 对内训师实施“硬着陆”退出,第一种情况是内训师本人主观意愿已经削减,甚至没有意愿,自然不能胜任该工作;第二种情况也是日常管理中常见的,内训师在工作中触碰了考核“高压线”。比如,授课中出现严重教学事故,内在开发课程上贡献值为“0”等。
对于“硬着陆”退出的内训师,我们首先进行面谈反馈,终止内训师聘用协议。“硬着陆”退出的内训师至少在退出一年之后,必须重新参加内训师选拔,方可再认证为内训师。
人性关怀的“软着陆”
单单依靠“硬着陆”的方式进行内训师退出也不尽全面、合理,部分内训师考核其贡献值时确有不达标,但也是受到其他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比如,内训师聘用期内提拔晋升,精力上无法顾及;岗位调整导致无法讲授原研发课题;部分内训师还有研发能力强于授课能力的情况等。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更多地以人性化的“软着陆”实施退出机制:先征求内训师的个人意愿,如个人仍有意愿,则给予6个月“缓冲期”——就个人贡献值的某个不达标项进行整改,如达到则继续聘用,如达不到则实行退出。
实施“软着陆”退出的内训师,仍会不定期被邀请参加课程研发或评审的相关活动。同时,在需要的情况下,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拨支持其原所讲授课题的授课任务,前提是必须通过课程试讲。
第三篇: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体、美等弱势学科的课程地位不断被提升和重视。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美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科目之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急需改变传统授课思维,让美术课堂教学“接地气”,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 课堂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成为近年的流行语,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要求“接地气”,并且这种渴望愈发强烈。所谓“接地气”指的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以避免那种表面的浮夸的形式主义。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艺术上来讲应该是指广泛接触老百姓(这里应该是学生),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生)打成一片。教育教学也应该接地气,以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让教育教学“接地气”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更能为教学的深入奠定基础,埋下伏笔。尤其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接地气”。美术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尤为欠缺,它在某一层面上学生的知识是零积累,他们缺乏常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艺术知识积累。这一现象的弊病尤其体现在欣赏?评述的课程类型上。我们如何能在一节课之中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真正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摆脱传统的讲述、视频与故事穿插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这一点很重要。
二、“欣赏?评述”课程的困境
对于传统的讲解与欣赏的教学形式虽然凸显的美术课程的视觉性、人文性,但是却脱离了实践性和愉悦性。而后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又尤为重要,因为愉悦是兴趣的来源。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感受愉悦,才有继续学习的渴望,而视觉性和人文性其实可以贯穿于主动接受中。美术学科在诸多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因其特别而受学生喜爱。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等课程类型上,由于学生参与度大,因此上这样的课程,即便老师引导不好,讲解不透彻,学生只要动手就不觉枯燥,只是最终的课堂生成时会显的差。但对于欣赏与评述课来讲,因其课程在安排上都是历史人文知识以及著名作品的赏析,听起来沉闷,教师上起来也觉冗长而无味,故这样的课程学生几乎不太喜欢。再加上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又仅以一些故事、视频以及三寸之舌,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学生课上自然一倒一大片。
三、对欣赏?评述领域课堂教学“接地气”的几点思考
在美术学习的四个领域里,每个领域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以及对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了解就是从欣赏与评述领域学习到的。所以欣赏与评述领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变得急迫。现今的教学可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改善,虽然其中的一些想法今天看来不切实际但我们绝对相信这是努力的方向,并且将来一定会实现。首先,整合教育资源,从学生身边的美术出发。学校可利用本地博物馆、美术馆、个人艺术馆等艺术场馆。教师要打破教室是上美术课的唯一地点这种观念。即便没有或者不能够把学生带到这些场馆,我们也要共享这些场馆的信息与资源。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不太了解的)总有些好奇心和亲切感,好奇心可以激发探索的欲望,亲切感刺穿那层触不可及的薄膜。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学生进入美术馆来上一节欣赏课,那么零距离面对作品所获得的养料一定无可估量。在校内也可同组内分工上课,如传统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对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精心准备;西画专业的教师则准备西方艺术部分。这有利于学科专业整合,教师专业性也强,可以做到高屋建瓴,方便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其次,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触手可及。由于我们欣赏的作品大都是离我们较为遥远的时代。因为太遥远,学生自然不会有亲近感反倒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艺术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在今天仍有很多地方体现着传统艺术的魅力。如我在讲述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时,运用人民币硬币导入。在1元、5角、1角硬币的背面都镌刻着花卉,这些花卉本身就体现有文人思想。在今天,他们不仅是花卉代表,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代表,这道理虽深奥,但就在学生眼前。这样讲使学生快速的就进入的状态,对原本枯燥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再有就是改变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模式,我们要抓住美术学科考核灵活的特点,鼓励激励学生参与。对于许多的作品,学生是有不同看法的,而这些不同看法无论真确与否都会加强学生对文化对作品的认识。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多讨论。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课堂教学不管是上课模式还是教学方式,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组织教学都要“接地气”。因此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做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中收获真知,学得能力。教师在教育中收获成功,获得愉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四篇:共建共享——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
魏晓冬 郭春绵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聘请专家或组织专门团队来打造校园形象,从校园环境建设到教学楼外观、教学楼走廊、教室、宿舍文化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可谓是规划合理,美观大方,无可挑剔。但这种“植入式”的文化建设总是让人觉得缺少了些人文气息,“人文”不仅仅是通过植入教育理念引领学生的思想导向,更应该通过学生的精神面貌来展示学校的精气神和教育理念。那怎样去显示这种精气神呢?最近,全国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接地气”这个词成为一个热词,今天我们就不妨借用一下来谈校园文化学生共建共享,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为了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种花必不可少。有的学校定制一些名贵的花草树木,自然能为学校增光添色,但是价格不菲,这些名贵花草树木也需要再增加人力物力来维护。学生在享受欣赏之余,采摘、攀折、践踏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一些学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名贵花草树木,干脆设置了隔离围栏,使学生想亲近都难,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设置,给人的感受就像是被安排住进了华贵的宫殿,光彩绚丽,欣赏赞叹,自己却难以融入其中。这种距离感,怎么让学生产生爱校如家的共鸣,怎么培养他们热爱校园的情感呢?校园环境的布置,表面不需要多华贵,设施多气派,而是贵在内涵,雅在性情,活在人气。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思路上把握方向,在合理的布局基础上,留出学生参与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接地气,聚人气,共建共享。如在校园里植树种草,让学生亲自去翻土挖坑,栽种浇水,利用课余时间除草施肥,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校园,使学生既能享受劳动的快乐,又增加了他们参与建设美丽校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每当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自己栽的树茁壮成长,自己种的花争芳斗艳,是多么开心,是多么骄傲!这时候,你就是想让他去折树枝、摘花都不可能,因为他们不忍心。如果看到别人搞破坏,他们也一定会及时制止,这就是爱的力量。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参与,所以珍惜;因为参与,所以享受!将校园环境建设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的爱校如家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人校合一,才会使校园环境充满人气,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班级还是宿舍,它的核心要素是和谐。和谐不仅指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同时也指师生与育人环境的和谐。我参观过一些学校,教室内、教学楼走廊里统一的班级栏目设置,统一的墙体标语设置,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展示,给人的感觉整洁有序,但班级精神的彰显、学生个性的张扬又在哪里?在感叹整齐规矩之余,我总觉得少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个性特点。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有的学校担心如果要凸显个性,那学校的核心思想会被掩盖,甚至担心会被弄得五花八门,使学校的核心思想被扭曲。当然,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国家都强调统一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但是使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内涵深入人心,用核心思想去引领学生,不是表面的整体划一,而是内在精神的凝聚力,是一个学校灵魂所在。有了这种精神的凝聚,怎么也不会散了。和谐,这种思想观念是人与生俱来,不是被强制植入到人的大脑里的,是每个人内心的期盼。因此,只要所有的安排和设置是围绕这一主题,不用去详细地定框框规矩,需要做的是去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质,去开发学生对自身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学生用他们的思想去诠释和谐,去实践和谐。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整齐中凸显个性,统一中不断创新,这就最好的、最真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育人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途径。而活动的选定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贴近学生生活,接地气,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因素,要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能简单地为了活跃校园气氛而活动,不能单纯地为了迎合上级的组织安排而活动。要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活动的目的性,通过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很多文化活动,教师要从适当放手到完全放开,让学生参与策划,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组织,锻炼能力,让学生自己主持,提升气质。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活动本身的价值,培养其自信心、自强精神和自我约束力,而且在于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去组织好每一项活动,享受参与、历练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在每次活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广接地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就是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脱离学生这一群体,贴近师生生活,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引导、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共建共享,人校合一,凝神聚力,使学校充满催人奋进的人文魅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五篇: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心驰神往的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在实践和体验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用语之一,意思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接地气”,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解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生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体现生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一、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
数学新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得要高”,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一课,由于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前我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课件)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强调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这一引入充分考虑了学生现实学习的起点,既包括知识积累的起点,又包括生活经验的起点,从而使课堂导入体现了关联性――让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的密切相关;体现了兴趣性――课堂导入的材料和方式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体现了“数学味”和“生活化”。
二、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更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数学教师应“看得要远”,尝试数学生活化教学,为智障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实现了“基于生活”的指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启发学生思考: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在指导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明白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学生提高了计算正确率,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教师应“研得要细”,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到生活中拓展学习数学的渠道,更好地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感受数学实践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例如,教学“乘除两步应用题”时,分析、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探究新知的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买5条这样的毛巾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需要知道每条毛巾的价钱)教师充分把握“扶”、“放”的“度”,诱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入手,根据“买3条同样的毛巾需要24元”,你能求出每条毛巾的价钱是多少吗?课堂教学中注重呈现学生的错例分析,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认知冲突中理清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以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教师应“做得要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贯穿于教学始终。
例如,学习了“轴对称”这一节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设,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德育目标反思梳理,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更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得当与不得当,从而进一步明确“美丽课堂梦”的方向。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试一试、议一议、比一比等操作,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学、善学、乐学的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呼唤“高于生活”的民主化模式,呼唤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当今数学教学正向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任金凤.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0,(Z1).[2]王佩.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在数学中的积极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4,(05).[3]魏晶晶.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接地气[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