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融资
紧缩政策逼迫企业赴香港贷款 资金回流变身热钱
2011-07-22 21:53:46 来源: 华夏时报 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近一个月来,东莞外贸出口企业老板王贵军(化名)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内地之间。他在电话里向记者戏谑:“我不是在跑贷款,就是在跑贷款的路上。”
当内地银行信贷越收越紧之时,香港信贷市场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根据香港金管局的数据,去年香港本地银行贷款总额增加9400亿港元,增幅达29%,而今年上半年情况仍未见放缓,以年率计的增长率为26%。
香港信贷的膨胀,与北京的信贷紧缩政策同期出现,这绝非巧合。
今年,中央政府下定了决心解决通胀问题。上半年连续加息、收紧平台贷等系列强势措施的出台,使内地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走投无路之下,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无奈选择“曲线救国”。
显然香港的各家银行也积极迎接这次机会,并趁机增加它们的信贷规模。尽管银行有义务报告它们提供的贷款是否被用于香港区域内,但实际上,其中很多贷款最终都被用在了大陆,而这也可能已成为大陆热钱主要来源。
“企业到香港贷款融资之后,具体有多少回流内地,这个规模是估算不到的。我们将这笔钱算在热钱范围内。”长期监测中国地下资金流动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微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博客)(微博)向本报记者提出,内地信贷紧缩加快“热钱”流入。支撑这个观点的有力论据是,在今年一季度,内地已出现10.2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增加至3.04万亿美元。
很多受访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出了担忧,即大量境外融资回流内地,不仅会削弱国内宏观政策的紧缩力度,还会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取道香港贷款
王贵军经营着一家服装出口企业,他感到资金压力巨大。
“订单很多,资金压力也很大。”王贵军说。他介绍,国外订单按照惯例都是先支付一部分订金,货到之后再全额付款,而国内销售资金回笼更慢。
于是,和周围的人一样,王贵军在香港也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用途是融资贷款。
他告诉记者,香港的中小银行贷款很灵活,最有特色的就是订单融资,很多银行只要看到企业有订单就会放款。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拿到订单,但组织购买原料资金不足,香港银行就会把贷款直接打到材料供货商那里,企业收到材料开始生产。
从理论上讲,凡是深港两地同时设有公司的企业,均具备借道香港融资的基础,只要通过香港银行审核即可。
据了解,内企目前在香港贷款还可以做到年息二厘、四厘,比内地贷款要低。不过,这种息差也在缩小中。去年香港1年期美元贷款利率还只有百分之二点几,但今年已经达到3%以上。但这对于急需资金的内地中小企业来说,仍是吸引力巨大。
像王贵军的公司这样利用香港注册身份在港借贷的内地中小企业数不胜数。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今年部分有政府背景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在香港信贷市场进行大规模借贷。
4月11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在下达给香港银行机构负责人的指引中就提到,目前内地激增贷款客户主要是“内地大型国有企业、红筹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或者由省或是政府拥有的公司”。
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开始香港贷款就开始急增,而带动贷款增长主要因素有两项:物业贷款,全年增加2580亿港元,升幅19%;此外,中国内地非银行类客户贷款也显出强劲需求,全年上升4440亿港元,按年升幅47%。
回流渠道五花八门
贷款不难,难的是如何把钱弄回国内。
王贵军告诉记者说,在香港贷款一般还是贷外汇。一般情况下,外汇管理局会根据贸易订单的金额给换汇。但他还有更好的办法。“订单一般都是外商和香港的公司签合同,预付款是30%,然后再用香港的公司和国内的公司签合同,预付款写70%。这样钱就可以轻松绕开监管。”他说。
王贵军的做法尚属于相对比较正规的贸易结汇。正规回流渠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审批时间长且麻烦,需要和监管部门反复沟通。因此,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一般不会采取以上的做法。
此时,一些“灰色”甚至非法渠道也就应运而生,这其中包括地下钱庄、虚假贸易,以及通过银行进行的“内保外贷”等。
由于香港转口贸易量巨大,通过虚假贸易将香港公司贷到的资金转移回内地的方式已是非常规做法中较常见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是,内地公司通过抬高出口价格、压低进口价格或者“国货再进口”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回内地。事实上,回流实际是在关联企业内部完成,通过定价转移和内部资金结算,实现资金的往来。
而“内保外贷”则需银行相助。“内保”就是境内企业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内分行出具融资性担保函给离岸中心;“外贷”即由离岸中心凭收到的担保函向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关联的企业)发放贷款。要让境内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则需将这笔钱通过对境内第三方企业注资或者购买股权等方式回流境内,然后再找渠道回到最终需要贷款的企业手中。
一位深谙此道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香港贷款资金进入内地的方式太多了,只要你想,钱就能转移回来。
深圳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孙利向记者透露,目前深圳大约有30%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同时在香港注册有公司。在香港的公司负责接订单、融资,接到订单和贷到款后,再通过向深圳的公司采购汇入资金。
危及内地宏观调控
大量资金的非正常渠道回流引发决策层的担忧。香港膨胀的信贷,可能已经成了大陆热钱的最主要来源。
从2009年12月到现在,香港信贷总量增加了38%,也就是1.25万亿港元(约合1.04万亿人民币),而同期吸收的人民币存款数量,也从2009年的630亿元,增加到了今年四月份的5100亿元。这种增加规模,相当于同期中国广义货币(M2)供应总量增加值的十分之一。这笔钱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来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因此造成的实际后果可能要达到名义金额的二到三倍。
黎友焕告诉本报记者:“现在人民银行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但已引起香港金融管理局注意。
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发信要求银行评估业务计划及资金策略,并且正在审阅和核实由银行提交的相关资料。据悉,如果未来内地企业来港融资继续加大,将会导致香港拆借市场更加紧张,利率上涨更快。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蔡真真也认同该观点,上述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但它使得内地紧缩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使得我们担心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胀的效果也打一些折扣。”她说。
此外,在境外贷到外币,进入内地后结汇,变成外汇储备,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就要增加,央行就不得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流动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中央政府下定了决心解决通胀问题并为此而设定的调控目标也将受到影响。
第二篇:香港大额保单融资
金斧子财富:www.xiexiebang.com
1、两次抵押贷款(第一次:抵押保单贷出700多万;第二次:抵押债券贷出200多万)中,银行收取的利率并非传统贷款利率。而是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只有1-2%左右。
2、债券的年回报率一般在6%-10%左右。
3、保费缴纳后,保单中产生现金价值,年回报率一般在4%左右。
4、所以,上述结构完全可以实现平衡,这就是为什么资金存入银行后,我们可以保证高年息回报率的同时,送给客户一个高达3000万的大额人寿保单。实现数十倍的杠杆回报操作。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贷款机构的风险。如果贷款来自规模不大的贷款公司,可能出现公司倒闭要求收回贷款的极端情况,因此,建议投保人尽量选择知名银行。
香港大额保单融资作用?
1、对于希望实现资产隔离、安全保护的客户来说,由于保单独立于其个人其他财产,不受债权人、离婚另一方及国家政府等行为影响,并且香港保险公司无需理会任何机构个人信息披露要求,根据投保人意愿对各方进行保密。因此,可以实现资产保全,隔离各类风险,为二次创业、稳定养老、资产规划提供绝对保障。
2、对希望透过此计划同时为自己提供稳定养老金的客户来说,在给后代未来预留一笔资金的同时,由于保单中存在现金价值,客户可以在退休后,根据需要,每年取出部分资金共养老开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客户可决定进行大额保单安排的同时,设置家庭信托,或直接将此保单放置到已成立的家庭信托内。实现对家族资产的长远规划管理,避免子女对资金的挥霍、子女争产等问题出现。
金斧子财富:www.xiexiebang.com 如需了解更多香港大额保单融资原理?香港大额保单融资作用?可预约金斧子理财师,【金斧子】持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国际风投红杉资本和大型央企的招商局创投实力注资,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私募发行与服务平台,提供阳光私募、私募股权、固收产品、债券私募、海外配置等产品,方便的网上路演平台,免费预约理财师,用科技创新提升投资品质!
第三篇:企业并购融资财务顾问协议(香港版本)
XXXXXXXXX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 北京环球贸易中心
致:XXXXXX董事长
有關:XXXXXX Asia Capital Ltd.被委任為 XXXXXXXXX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發展顧問
尊敬的蔡总:
XXXXXX Asia Capital Ltd, 一家在英属处女岛注册的有限公司(简称“XXXXXX”),很榮幸能向貴司呈交有關XXXXXXXXX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简称“XXXXXX”)聘請XXXXXX作為XXXXXX的企業發展顧問,為XXXXXX的企業發展提供專業的意見。
XXXXXX及XXXXXX經雙方友好協商,現就委任XXXXXX為XXXXXX的企業發展顧問並簽定下列委任協議(“本協議”):
1.委任
自XXXXXX確認並簽署本協議始,XXXXXX正式委任XXXXXX為XXXXXX的企業發展顧問(“顾问”)。而XXXXXX在此項目的工作團隊負責人是XXXXXX小姐。而XXXXXX的定义,除包括以上特别提名的各公司,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各公司的集团内的各母公司,子公司,关连公司;及集团外的联营公司,关连公司,及其他XXXXXX董事长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
2.XXXXXX的工作範圍將包括:
協助XXXXXX制定企業的長遠發展並在財務方面提供專業意見;
協助XXXXXX制定企業策略及收購、資產重組的方案;
與XXXXXX協商制定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如需要,統籌協調工作以確 保各中介機構和专业单位能按時完成所需工作; 協助XXXXXX在海外資本市場或其他渠道進行上市和融資;及 協助XXXXXX與其他中介/专业机构協調(如需要)。
3.費用
企業發展顧問費用
咨询费用– 此咨询费用為顾问成功为XXXXXX直接或间接介绍的投资人(包括透过股票或债务融资,或透过其介绍的承销商或其他中介人)已到位的投资额度来计算的总金额的百份之五点五(5.5%),并以港币現金于投资人资金到位后的七天内支付。
介绍费用 - 此费用为当顾问成功为XXXXXX直接或简接介绍收购对象,及后XXXXXX成功对有关对象进行收购时,XXXXXX一次性向顾问支付一千二百万港币,于收购公告后七天内以港币支付。
有效期- 本条文有效期为三年。于本协议签订后三年内,所有经过顾问直接或间接安排的融资,或透过其介绍的中介人和机构所促成的融资,XXXXXX均按已到位的投资额度来计算的总金额的百份之五点五(5.5%),并以港币現金于投资人资金到位后的七天内向顾问支付此费用。
其他費用
以上費用並不包括XXXXXX為提供本協議中的服務而支付的差旅費用,(項目中的交通和住宿費用,航班級別以經濟倉為主, 如飛行時間为4小時或以上, 则乘搭商務倉)該等差旅費用將會以實報實銷方式由XXXXXX支付。
4.保密
XXXXXX及XXXXXX應對此協議的內容保密,未得對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將本協議的內容公開。XXXXXX承諾在本協議期間及本協議終止後, 不得將XXXXXX提供的任何資料披露給任何第三方。
5.持續的義務
第3條及第4條規定的義務應在本合同終止後繼續有效。
6.完整契约条款
本协议列载了双方有关本协议预期交易的全部协议和谅解,并在各方面替代和取消双方之间关于本协议主题事项所有之前的意向书、通信、谅解、任何协议和承诺。
7.本协议任何条款的无效不影响本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
8.法律
本協議受XXX的法律所管轄。任何一方未經對方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本協議。
煩請 貴公司簽署並交回本協議書副本,以確認 貴公司接受本聘書的條款。謹此盼望能與 貴公司合作愉快。
XXXXXX Asia Capital Ltd.XXXXXX-Director 201X年11 月25 日 XXXXXXXXX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代表:XXXXXX董事长 201X年11月25日
第四篇:中国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的条件、要求和上市方式
中国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的条件、要求、上市方式
一般而言,中国内地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公司)在海外申请上市,主要是希望突破国内融资渠道不畅的发展“瓶颈”,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吸收国际资金,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公司形象及声誉。
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资金流动的重要市场,专业机构投资者或基金在香港股票市场占有相当高的投资比例,对中国公司上市融资及在上市后进行进一步的融资活动明显有利,特别是近年来香港的本地及国际投资者普遍对中国内地市场有较深入的认识,大量专注中国事务的分析员汇聚香港,这对于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资金量的充裕外,香港融资制度的可确定性、稳定性、灵活性及透明度,也是吸引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重要原因。概括而言,在香港上市,只要符合一定的资格,并且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供符合规格的文件,则联交所上市科都会考虑有关申请,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作出回复。联交所的上市规则中列有非常详细的上市申请程序,也包括复核程序。即如果其拒绝上市申请人的申请,也必需提供拒绝的理由和申请复核有关决定的机会,因此,企业在计划未来发展时可对申请上市的过程更有把握。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香港市场在制度上的可确定性方面无疑是优秀的。此外,香港联合交易所所制定的上市规则也不会轻率地作出重大改变。事实上,目前关于主版的上市规则,虽然会根据市场需要不时作出修订,但假若涉及重大的修订,一般都经过咨询、反馈、再建议等程序,首先派发咨询文件,公开咨询各方对修订的意见,再按各方的意见提出综合意见稿。这样的好处是稳定及透明度高,企业可以在能够清楚预计的规管环境中策划集资活动。联交所作为上市规则的执行者,有权按个别情况就上市规则个别要求作出豁免,这为香港上市公司的监管带来一定的灵活性。正是因为上述优越性的存在,选择在香港上市已逐渐成为中国公司融资时优先考虑的途径。
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由中国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以H股公司方式申请主板上市
至于中国内地企业直接到香港的主板上市,除香港联交所的上述要求后,也必须满足内地部门的要求。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7月14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方可申请到海外上市,包括企业的净资产不能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能少于6仟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仟万美元。必须注意的是,企业除必须符合香港主板上市要求外,还须满足这些要求方能到香港申请上市。
2、以H股方式申请创业板上市
中国证监会1999年9月21日发布了《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明确了内地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程序。由于有关企业除须符合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规定的条件外,所须满足的额外条件不多,已吸引较多的内地企业会寻求到香港创业板上市。
3、以海外或香港注册公司方式申请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以上所提到的上市要求主要是针对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因此,如企业本身在香港或海外设有海外机构,可考虑以香港一般所称的“红筹股”形式上市。就此,国务院于1997年6月20日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一般称之为《红筹指引》)。然而,现时按有关规定成功申请来港上市的情况并不普遍。必须注意的是,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并不一定涉及红筹指引。就此证监会于2000年6月9日发出了《关于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有关问题提供了指引。事实上,从香港法律的观点,以香港注册公司形式上市,较直接将企业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即一般所指H股公司),在某几个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包括:
(1)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坚持执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因此,香港的原有法律,除非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所抵触,均得以保留。香港在政治上是中国的一部份,而在法制上仍然保持与国际其它金融中心的联系,这就使香港的商业法律能够为内地企业提供独有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基础。由于有关公司的注册成立地是香港,其行为受香港公司条例所管辖;而香港公司条例与美国、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的公司法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在这方面,自必然会得到国际投资者较大程度的认同。
(2)在发行新股方面有较大灵活性,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如得到股东大会的一般授权,可发行不超过已发行股份20%的公司股份。而其中较常见的集资方法是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向机构投资者出售股份,再同时由公司利用一般授权向大股东分配同等数量公司股份。这项授权加强了上市公司日后集资的灵活性;
(3)在设立员工股份认购股份计划或股份回购计划方面,在香港成立的公司,也较H股公司拥有更大的弹性。
三、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具体要求。主板上市的要求
· 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 主线业务:并无有关具体规定,但实际上,主线业务的盈利必须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 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计溢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再之前两年合计)。
· 业务目标声明:并无有关规定,但申请人须列出一项有关未来计划及展望的概括说明。
· 最低市值:上市时市值须达1亿港元。
· 最低公众持股量:25%(如发行人市场超过40亿港元,则最低可降低为10%)。· 管理层、公司拥有权:三年业务纪录期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年两度的财务报告。
· 包销安排:公开发售以供认购必须全面包销。
· 股东人数:于上市时最少须有100名股东,而每1百万港元的发行额须由不少于三名股东持有。
发行H股上市:
中国注册的企业,可通过资产重组,经所属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及中国证监会审批,组建在中国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
·优点:1.企业对国内公司法和申报制度比较熟悉。
2.中国证监会对H股上市,政策上较为支持,所需的时间较短,手续较直接。
·缺点:未来公司股份转让或其他企业行为方面,受国内法规的牵制较多。
随着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场对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为提高。
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向一家拟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将资产注入,达到“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目的。
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都会对买壳上市有几个主要限制:
· 全面收购: 收购者如购入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须向其余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 重新上市申请: 买壳后的资产收购行为,有可能被联交所视作新上市申请。·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须维护足够的公众持股量,否则可能被停牌。
买壳上市初期未必能达至集资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进行配股、供股集资; 根据《红筹指引》规定,凡是中资控股公司在海外买壳,都受严格限制。买壳上市在已有收购对象的情况下,筹备时间较短,工作较精简。然而,需更多时间及规划去回避各监管的条例。买壳上市手续有时比申请新上市更加繁琐。同时,很多国内及香港的审批手续并不一定可以省却。创业板上市要求:
· 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 主线业务:必须从事单一业务,但允许有围绕该单一业务的周边业务活动。· 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不设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须有24个月从事“活跃业务纪录”(如营业额、总资产或上市时市值超过5亿港元,发行人可以申请将“活跃业务纪录”减至12个月)。
· 业务目标声明:须申请人的整体业务目标,并解释公司如何计划于上市那一个财政的余下时间及其后两个财政内达致该等目标。
· 最低市值:无具体规定,但实际上在上市时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 最低公众持股量:3,000万港元或已发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过40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量可减至20%)。
· 管理层、公司拥有权:在“活跃业务纪录”期间,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 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报和年报中必须列示实际经营业绩与经营目标的比较。
· 包销安排:无硬性包销规定,但如发行人要筹集新资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认购额达到时方可上市。
发行红筹股上市:
红筹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册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作为上市个体,申请发行红筹股上市。
·优点:1.红筹公司在海外注册,控股股东的股权在上市后6个月已可流通。
2.上市后的融资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场运作灵活性最高。
·国务院在1996年6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红筹指引》)严格限制国有企业以红筹方式上市。
·中国证监会亦在2000年6月发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上市项目,须在上市前取得中证监不持异议的书面确认。
第五篇:地方融资
地方融资.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惊人 估算已达财政收入3倍 2010年07月05日04:50中国经济网我要评论(101)字号:T|T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究竟有多大?
编者按:
2009年下半年以来,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决策层和各界讨论的热点。仅从去年10月以来,这一问题至少已有三次在国务院会议上被讨论。6月10日,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被再次提及,事关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为此撰写文章,就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种类、风险、成因和出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报今日起将连续刊登这组文章。
■ 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债务
■ 时红秀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多大?
跟以往相同,如今的“政府融资平台”究竟有多少,全国各地、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公开资料看,仍然缺乏准数。不过披露出来的数据却一个比一个大:如较早的,截止到2009年5月末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政府融资平台有3800多家,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政府的平台公司。它们的负债总额由2008年初的1.7万亿元,在不到一年半时间里升至5.26万亿元,其中85%来自银行贷款。之后,银监会一份资料透露,到2009年6月末,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各级政府设立的平台公司合计达8221家,其中县级政府平台公司4907家,银行对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总额达8.8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5.56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再后来,媒体引用较多的数据是:1根据财政部财科所估算,2007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约4万亿元,其中融资平台债务约1万亿元;22009年5月份银监会最新数据,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为7.38万亿元;3据估算,200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将接近11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3倍。
2010年6月2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审计署公布了该署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财政数据。其中显示,截至2009年底,上述地方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45万亿元,分别占省、市、县本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 %、71%和78%。这些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近2.8万亿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约1.75万亿元,当年新增约1.04万亿元。审计还发现,各地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债务平均占本级债务余额的一半以上。
要监管和控制,首要条件是数据准确、规模清晰。6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时提出:要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科学界定政府债务口径,核实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情况。问题是,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自产生以来就一直缺乏统一和公开的数据。其中一个原因是分类和认定缺乏明确的规则。财政部曾经比照世界银行的一个分类方法下发了统计方法,即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两者之中各自再细分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然后依照一定的折算率计算出债务总规模。这在技术上并不难。问题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未经上级批准或授权的负债,实在是“偷来的锣鼓——不敢敲”。我国《预算法》第3条规定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第28条规定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列赤字。”《担保法》第8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这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进行债务统计、汇总、上报时,必然顾及“违法嫌疑”。在上下级政府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地方债务问题没理由不成为其中重要的项目。
地方政府债务种类有多少?
世上恐怕没有不缺钱的政府。无论经济怎么增长,无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持续多少年,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关于“缺乏稳定收入”或“财政转移支付不足”的呼声总是一直很高,而且越来越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公共财政建设,使地方政府创设预算外收入的机会日益减少。地方政府的生财之道,则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对虽然法定所有权归国家、但位于本辖区的土地或矿产资源行使产权;二是通过举债等各种金融运作,扩大本级政府可支配资金;三是设法争取更多的上级转移支付。
“青羊模式”。2004年初,财政部驻山东省监察专员办在异地专项调查中发现,成都市青羊区在1992年至2001年的10年间,违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75亿元。由于明显违反法律法规,这种政府融资办法,靠的是侥幸不被查处,因此并不流行。
“鞍山模式”。2003年6月23日,鞍山市政府委托其控股的上市公司“鞍山信托”设立“鞍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售,首次筹资3亿元。当年7月10日,市人大批准市政府议案,同意利用“鞍山信托”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将还款资金纳入同期的财政预算。这种利用控股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为政府建设项目进行债务融资的方式,第一需要有自己控股的上市企业;第二需要通过证券监管机构的一系列审批程序;第三还要担负证券市场的各种披露义务。鉴于严格的行政审批限制和市场披露义务,这种模式也不很流行。
“银政合作”与“打捆贷款”。地方政府绕开各种限制进行大规模“合法的”市场化融资,算起来应该始于1998年的财政刺激计划。当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投资大举扩张。为解决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中心的资金问题,一些地方将不能贷款的事业单位进行公司制转制。然后,金融机构出面与政府合作,有的直接对这些企业授信,有的直接对政府授信。2002年11月,安徽省政府与国开行签署“打捆贷款”协议,定期获数百亿贷款,首开省级银政合作模式。随后其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多有效仿。这种大型国有银行以其长期大额贷款,支持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即用土地收益、其他收益及财政资金作为偿贷保证形成的投融资体系,为一度流行全国的“银政合作”与“打捆贷款”。到2006年,这种做法被监管部门叫停。当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
地方融资平台。当前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时常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按照国务院文件的定义——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这样的企业,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它们名称不一,但都是经由当地政府划拨土地、股权等资产,“包装”打扮而成立,在资产和现金流上达到融资标准。
政府融资平台,较为知名的当属重庆的八大家国有投资公司。从2002年底开始,重庆市通过国债、土地、存量资产注入及税收返还等方式,在一年内组建了重庆地产集团、水务集团等八大政府建设性投资集团熕壮啤鞍舜笸丁钡12个融资平台,净资产为1390亿元,这些公司成立后开始向银行大量借贷。八大国有投资公司,这些由地方政府控股不同行业企业进行运营的模式,犹如上海市政府控股市属企业进行城建开发和商行运营一样。但不同之处在于,重庆市的这些融资平台的资本金,基本上来自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软贷款。也就是说,重庆的“八大投”融资模式,基本上是靠长期开发贷款为“自有资本金”,然后进行普通融资。重庆市的做法不仅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更被世界银行称为“重庆国有投资集团模式”。一时间,各地方政府纷纷效法,甚至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重庆“取经”,打造此类投融资平台。组建地方融资平台的各级政府从省级到地县市,甚至到了乡镇一级政府。
需要是发明之母,地方政府绕开法律“障碍”进行债务融资的花样越发翻新起来。典型的如:
——“银信政”合作。即银行、信托、政府三方合作融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这些资金投资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权或债权,政府向银行和信托出具回购的承诺函。2008年7月,中融信托、昆明市政府与富滇银行联合发行20亿元“新昆明信托”理财产品,中融信托将受托资金用于对昆明市土地开发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昆土投”)的增资扩股,期限两年。期满后昆明市国资委按约定价格溢价回购中融信托持有的“昆土投”股权,如到时未按约回购,昆明市财政局承诺回购。这部分资金将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安排并提请人大审议。昆明首发后,“银信政”合作模式迅速复制。2009年1月至5月,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所筹资金多数被用作项目资本金。
——“城投债”兴起。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它是城投类企业配合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最终信用主体是地方政府,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路网项目、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项目等建设,而偿债资金多来自于财政补贴。由此,城投债的偿付能力多与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
城投债起源于上海。1992年,为支持浦东新区建设,中央决定给予上海五方面的配套资金筹措方式,其中之一是1992年—1995年每年发行5亿元浦东新区建设债券。1992年第一只城投债,规模为5亿元。2006年9月,安徽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省首家发债成功,效法者遍布全省。但安徽省的发行数量,则还在浙江、江苏之后。在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需求之下,2009年“城投债”规模迅速膨胀——2005年至2008年底的4年间,“城投债”的发行总量只有1585亿元,而在2009年的前8个月,“城投债”共计发放了64只,融资845.5亿元。
——平台公司直接贷款。2009年初,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形势,中国提出“保八”增长目标,随后出台两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央行和银监会也在2009年3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此文一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几乎永无止境的资金需求终于有机会得到满足;国有银行体系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在“尽职免责”的授意下,自从上市改制以来,终于再次迎来了大规模放贷的热潮。各地名目繁多的地方融资平台呈几何级增长。不仅是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土地储备、国资经营等领域,各级政府成立了融资平台,有的还发展到第三产业,如文化等领域。长期以来,在“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被抑制的地方投资,终于迎来了一场空前的盛宴。与前面所提到的羞答答的市政债券、打捆贷款、银信政合作和城投债相比,银行借贷资金在各级政府体系与国有银行体系之间,形成一个特有管道。一方急于放贷,一方急着搞项目,顿时交投两旺,场面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