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常规管理
优化常规管理,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经验介绍
教学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校的教学工作在乡中心学校的指导下,学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突出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我校本着:求真、求实、灵活、创新的原则实施工作,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进步和提高。
一、常规管理
1、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主管教学教导主任所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全面计划、组织、指挥、调控、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每学年都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学校教学指导思想,组织制定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每学年都根据乡中心校教学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并做好指导、检查和总结。
2、结合新课程理念学校全面修改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完善了学校备、教、批、辅、考、评、研等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更人性化、规范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常规教学管理的一些做法:
(1)备课 :学校要求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显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学校在备课活动中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分学科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时,由学科组长先对教材进行分析,谈自已的教学设计思路,并由其他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确定后备出详案,并从中选出一节课做学科研究课,听后集中评议,就这样反复地说、听、评,大家博采众长,教研能力、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2)上课 :学校要求教师超周备课,上课前要复读一遍教案,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教师在预备铃响时,离开办公室到达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准备和课前准备情况。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讲普通话,语速要适当,语言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教学思想要端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接待客人,中途不得随便出入教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串课,教室上课一律关掉手机,严禁接打电话。每课时完成后,要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在授课当日完成,且要求教师教学再设计再反思。学校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查课、查教案,与学校组织月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并做好通报,并做好记录,与年终考核教师考评挂钩。
(3)作业 :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作业,三、四、五、六课外作业量不超过半个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录。
(4)辅导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得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坚持课堂辅导为主,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4、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列入学校计划,按要求实施。安排好课表,制定好计划,每学期教师工作安排合理。教师个人不得私自调课,特殊情况要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教师因事因病影响正常授课的,学校要责成有关人员及时代(补)课,确保了学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5、每学期学校领导都深入课堂大面积听课,每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任课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导处经常深入班级,组织摸底听课,全面客观地掌握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及时给以指导,促使教师的授课正常化、正规化。随时抽查和每月集中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马上整改,并公正量化评价,做好记录。
6、学校严抓教师考核,严格请假制度,领导值周,带头检查。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教师进行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
二、校本培训 1、我校校本培训是立足于学校岗位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学校课堂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提高教学能力,适应课改需求,立足本职岗位,力求不断发展”的校本培训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每学年都制定培训方案和具体培训内容,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教师培训以师德建设、新课程理念、远程教育等培训内容为中心,利用每周六业务学习时间,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教师培训时间专人负责,按计划和培训内容进行,培训活动纳入教师月考核范围,确保了培训计划和内容顺利完成。
2、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教书育人的水平,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校本培训的永恒主题。在师德建设方面,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积极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学校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开展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评教、评学等活动,旨在及时了解、把握教师教学现状,调动教师工作的规范性,办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学环境。学校每年末都开展一次“师德先进教师”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学校还组织教师观摩《师德启示录》等录像片,要求教师写出观后感。另外学校每学期末都开展“优秀师德论文评选活动”,每年我校都有教师的师德论文获奖。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我校师德建设,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和师德先进教师,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进修,参加各种高学历课程的学习。积极支持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学校每年免费为每位教师订一份省级以上教育刊物,让教师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书籍,每学期要求教师看一本新课程理论书籍、读一本名著,坚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每年不少于二万字。还组织教师开展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的校本研修,按时、按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写好《教师发展手册》。
4、加强新课程培训,我们充分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机遇,坚持“培训先行、全员参与”和“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首先,对广大教师进行了《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内容的学习,使教师了解新课程的意义,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以学科组为单位,有学科组长牵头,分别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针对新课程理念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研讨、讲座、观看录像、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每学期都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撰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等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撰写和剖析,研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位教师每月都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和一篇教育叙事,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为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实际教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年青教师每周听一节课,写一篇钢笔(毛笔)字,写一篇教学随笔。骨干教师要注重理论学习和教学基本功的提高,要求骨干教师承担公开课,带头参与教研活动。每学期都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另外学校调动一切力量,创造条件,给骨干教师下达任务,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展示他们的课堂教学特色,派他们到外地学习、考察。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评选和竞赛活动,促使他们成为本乡名师。
6、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全员培训和多媒体教学专项培训活动。为了更好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几年来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课件制作和课件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了幻灯片制作,培训针对教师上课需要,制作快捷、有效、实用的课件为课堂服务。学校每学年都举办一次“教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人教论坛,发表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三、校本教研
1、学校组建了校本教研组,建立并完善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针对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领导专业引领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半月至少参加一次年级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教学研究、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
2、以课题为引领,全面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学校把“ 快乐四十五分”科研课题作为总课题,每个年级组依据总课题确定子课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每学期都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做到课题、任务、时间落实到位,并以学科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集中备课、定人讲课、共同研讨。每学期要求教师撰写一篇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
3、注重实效,校本研究常抓不懈。学校学科组分别利用每周三、四下午组织召开了新教材、新教法研讨活动,集中备课、讲课、评课,每一次教研都有专题,抓住重点问题,研究问题,探索教法,总结经验,完善过程。学科组还坚持开展新课程“学科组教研”活动,由学科组长负责,针对教学、教材、教法、学生活动等情况,提出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散研究,集中研讨,以“提出问题——集体备课——公开研讨——教后反思”为主要形式。不搞花架子,真正探究教学实际问题,全员参与,立足课堂,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学校还举办了“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学科系列教研活动,活动以“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为目的,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素质,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管理,虽是常规,但贵在常中有新;教学管理,虽是管理,但贵在自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双刘庄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也会走向改革之路、走向创新之路、走向发展之路。
2012-3-29
第二篇:优化常规管理
优化常规管理,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镇中心学校的指导下,学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突出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我们本着:求真、求实、灵活、创新的原则实施工作,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进步和提高。
1、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主管教学教导主任所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全面计划、组织、指挥、调控、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每学年都 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学校教学指导思想,组织制定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每学年都根据市教研室教学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并做好指导、检查和总结。
2、结合新课程理念学校全面修改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完善了学校备、教、批、辅、考、评、研等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更人性化、规范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常规教学管理的一些做法:
(1)备课 :学校要求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显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学校在备课活动中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分年组分学科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案共享。每次集体备课时,由年级组长先对教材进行分析,谈自已的教学设计思路,并由其他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确定后备出详案,并从中选出一节课做年级研究课,听后集中评议,就这样反复地说、听、评,大家博采众长,教研能力、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2)上课 :学校要求教师超周备课,上课前要复读一遍教案,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时,离开办公室到达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准备和课前准备情况。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讲普通话,语速要适当,语言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教学思想要端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接待客人,中途不得随便出入教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串课,教室上课一律关掉手机,严禁接打电话。每课时完成后,要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在授课当日完成,且要求教师教学再设计再反思。学校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查课、查教案,与学校组织月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并做好通报,并做好记录,与年终考核教师考评挂钩。
(3)作业 :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作业,三、四、五、六课外作业量不超过半个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载。
(4)辅导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得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坚持课堂辅导为主,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4、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列入学校计划,按要求实施。同时还编写了校本课程,配齐教师,按排好课表,制定好计划,每学期教师工作安排合理。教师个人不得私自调课,特殊情况要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教师因事因病影响正常授课的,学校要责成有关人员及时代(补)课,确保了学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5、每学期学校领导都深入课堂大面积听课,每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任课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导处经常深入班级,组织摸底听课,全面客观地掌握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及时给以指导,促使教师的授课正常化、正规化。随时抽查和每月集中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马上整改,并公正量化评价,做好记载。6、学校严抓教师考核,严格请假制度,领导值周,带头检查。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教师进行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
第三篇:优化教学常规管理123
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的提升,常规管理是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前提。
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重点,以“稳中求进,进中求实,实中求新”为奋斗目标,认真落实新课程方案,严格执行国家的课时计划和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检查和考核要求,以常规细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1、完善学习制度,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影响人。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超前学习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把好工作的方向性;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当代教育理论,抓好工作的指导性;学习师德建设理论,作好教书育人的典范性。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同心同德,共创佳绩。
2、改进工作作风,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
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一线,发扬改革、创新、民主、实干、廉
政、奉献的精神,增强勤政和服务意识,要知教师之所思,急教师之所急,帮教师之所需。真正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主管教学的领导坚持经常深入到教学
结构多元化和整体化,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推出骨干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使其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带动青年教师进步和成长;与老教师交朋友,使其在工作和交往中互相交流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学方法。
(三)加强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人、全面育人
1、加强班集体建设,提高班主任素质。
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强班主任的实际效果,实现各班级管理的稳定与有序。学校期中、期末分别进行德育工作讲座和经验交流会,严格执行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和周五班主任例会制度,努力创建班级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优秀班集体。
2、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开展好“送温暖”活动。
领导牵头、全体教师分年部、分班承包到人,不定期进行家访,宣传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认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针对学困生、单亲生、特困生、偏科生,我们及时送去温暖。我们的宗旨是“关爱学困生,关注单亲生,扶助特困生,激活偏科生”。使他们能安心在校学习。减少两级分化,防止辍学。
3、开展多种多样有益的活动,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建学生活动小组,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学所需,学有所得。
(四)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计划,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改顺利进行。
(1)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有方案,考核奖励有制度,形成学习、研讨、反思、总结的良好风气。根据培训计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分科培训,着重培养教师适应新课程,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坚持双周一次校本培训,每次必保2学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2)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借专家的智慧,做自己的事业,有效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整体实力。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提供一份用于交流或评比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使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3)加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加强教学研究,使教研与课改融为一体。
(1)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的环境,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每科集体备课的时间必保两个小时。校教研领导小组的成员分科参加小组教研活动,以督促指导。先确立集体备课主讲人,主讲人提前备课,重点放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教学后的反思上。认真设置好集体备课主讲提要,同组教师提出改进和补充意见,得到认同后,由集体备课主讲人形成完整的教案。同科其他教师在备课时,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反思。
(2)继续开展组内系列公开课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公开课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推出校级公开课人选。(3)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制定自己本学期的精品课计划,精品课教案要写成详案,并注明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传授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巩固或培养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一节精品课。计划上报到学校后,由教导处统一编排制表,下发到教研组,教师可按表准时参加听课。(4)每学年的九月份组织开展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各年级、各学科向社会、学生家长开放,恳请学生家长和社会知名人事来校听课,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班级、教师的意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认真做好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备课、说课、听课、上公开课、案例研究、设计试卷、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后记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
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备课注重实用性:要从课改的角度重新认识备课,要由教什么,怎么教向学什么,怎么学转变,补充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将习题课、积累运用课、单元验收课等复习课的教案编写纳入到课时备课中,要求教师怎样上课,就怎样备,备课和上课要相符。学校每月检查一次教案,检查后写出指导意见,评出等级,并向教师反馈。(2)上课注重实效性:教师要以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为指导,以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填写好查课记录。每月公布一次查课结果。(3)作业注重针对性: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要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习题供学生练习,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留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所留作业和测试卷,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重点问题精批细改,对偏科生要面批面改,并适当写出情感评价。
(4)辅导注重关爱性:教师辅导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尊重。要求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偏爱中差生,要关爱学困生,通过辅导缩小学生间成绩的差距,防止两级分化。辅导时还要做到:细心、耐心、恒心。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其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5)评价注重合理性:结合新课改的实际,改变以往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手段和方式由单一的、定量的、静态的变为多元的、定性的、动态的。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6)考试注重真实性:要求教师在考试过程中要做到“三严”。即: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密考试命题。让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考出真实成绩。除期末进行三校联考外,我校还强化了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狠抓平时各年级的自测和抽测。测试以后,要开好“四会”。一是学习成绩总结分析会,由教导处主持,任课教师参加,总结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不足,研究制定下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二是学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全体师生参加,让在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体会或做法向全体师生作以介绍。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三是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已定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对达到目标的同学,除进行鼓励表彰外,还要为他们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四是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通报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介绍学校的办学举措及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更好地架起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以达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鼓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社会、学校、教师多元化评价、激励体制。
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肩上的担子很繁重,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耐心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我坚信在实施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工作中,校长给教师一份真诚__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给教师一份善意__能宽容人,能同情人,能体谅人;给教师一份关爱__关心生活,关心成长进步,关心切身利益。教师就会以旺胜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去辛勤耕耘祖 国的田地,去温馨浇灌未来的花朵。
第四篇:优化常规管理 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常规管理 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常规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章丘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探索和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始终以“优化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营造书香校园。
1、重视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我校先后制订了《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研课题管理制度》等系列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育教学秩序井然,重视基础学科,突出艺体特长,地方类和学校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六个环节的管理,落实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评价评定要全面的要求。
﹙3﹚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了书法、舞蹈、古筝、二胡、足球、乒乓球、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4)开展推门赏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学校重视督促教 学过程。变以往安排听课的检查方式为“推门”赏课方式,每周分管教学领导携相关老师随机进教室听课,并及时检查其教学方面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听课反馈,指出存在问题,并多予以鼓励,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
2、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制度。我校采用主管副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具体抓的常规管理模式,做到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能做到书面总结,在教师会上及时反馈,扬长补短。对检查中发现的个性问题当面与教师沟通。每学期抓好教案、课件、作业等的展评,评出优秀教案、记录本、作业等,3、加强质量监控。期中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科任教师自行阅卷。教师根据学生检测情况,认真分析,反思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改进措施。期末检测根据教育办的要求规范操作,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如实反映学生学业水平。教导处全面分析,肯定优点,寻找差距,提出新学期改进措施。平时的单元检测由科任教师自行组织并实施,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以导学案教学为载体,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我校重点推行“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在数学、语文两门课上引入“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设计上,积极借鉴“121课堂教学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和研究团队,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先学,以预习为前提,带着问题进课堂,让老师能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老师们按照真正的学情需要做导学案,我校将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学情 的导学案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5、开展师生大练基本功活动。学生基本功练习以“大练基本功,养成好品行”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主要任务,教师则以开展“大练基本功,追求高水平”实践活动为主题,做好教师教学素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基本功的练习。
6、积极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我校根据教体局、教育办要求,教师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阅读完指定书目的基础上,选一些自己爱好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并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学校阅览室征订了一定数量的教育刊物,提供教育教学电子期刊阅览的网址,以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在双山教育办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戮力同心,团结进取,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第五篇: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山枣九年制学校教学管理经验浅谈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直接关心和正确指导下,确立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求真、求实、灵活、创新”为原则的办学思路,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使得教学管理水平有了显著进步和提高。
一、优化常规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核心,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为主要抓手的“三位一体”领导体系。由校长统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全局,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全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制定学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运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促进我校教学管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理念,学校全面订立并修改了大量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运行的制度。包括:《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课堂教学每日巡查制度》等。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更科学合理。
3、注重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切实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我们实行周查制。每周五,分别由各科教研组组长分别对其教研组内所有教师一周内的备课、上课、作业批阅、培优辅差、等常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加盖教学章、有日期、有记载。并将每月的检查结果由教科室和教导处在教师例会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并做好记录,与年终考核教师考评挂钩。
4、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三环节(1)备课 :
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准,再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年级,通读全册教材,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写好教学工作计划。计划要求明确指导思想;明确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显现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各教研组每周初组织其组内教师分组分学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时,由有上教学研讨课任务的科任教师先对教材进行分析,谈自已的教学设计思路,其他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科任教师通过博采众长,最后确定后备出详案,并付诸课堂实践。这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使教师的教研能力、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2)上课 :
要求教师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衣着整洁,有良好的教师形象;要求教师将普通话作为自己上课的唯一语言,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得随便出入教室;不得随意串课,不接打电话。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
(3)辅导 :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辅导尽量不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5、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学生。为此教导处和教科室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元旦”、“六一”、“国庆”等大型节日组织文艺汇演,组织春、秋学校运动会,还结合时势举办了多次诸如科普宣传、演讲比赛、书画竞赛、等活动。
二、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品德、师德,是为人师的根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教书育人的水平,因此师德建设是从来就我们校本培训的主题。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创办了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学环境。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校本培训是立足于学校岗位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学校课堂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提高教学能力,适应课改需求,立足本职岗位,力求不断发展”的校本培训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每学年都制定培训方案和具体培训内容,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教师培训以师德建设、新课程理念、远程教育等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等内容为中心,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并将培训活动纳入教师月考核范围,确保了培训计划和内容顺利完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调动一切力量,创造条件,给骨干教师下达教学研讨任务,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展示他们的课堂教学特色,派他们到外地学习、考察、参加“国培计划”,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评选和竞赛活动,促进他们专业成长。
三、校本教研
1、重视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
学校组建了校本教研组,建立并完善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针对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领导专业引领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半月至少参加一次自己所在教研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教学研究、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
2、注重研修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⑴要求各教研组分别组织召开了新教材、新教法研讨活动。⑵各教研组内由科任教师针对教学、教材、教法、学生活动等情况,提出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散研究,集中研讨,以“提出问题——集体备课——公开研讨——教后反思”为主要形式,不搞花架子,真正探究教学实际问题。
⑶要求全员参与,立足课堂,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此,近年来学校每期都举办了“一人一课”的大型系列教研活动。活动以“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为目的,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的素质,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⑷积极支持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的校本研修,按时、按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写好《教师成长手册》。
⑸注重教师的专业阅读,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看一本新课程理论书籍,并写下每月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为了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发掘一些成功经验,学校提出了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日志的要求,并将“读书笔记”和“教育日志”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每月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与年终考核教师考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