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土地政策

时间:2019-05-14 23: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创中心土地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创中心土地政策》。

第一篇:科创中心土地政策

上海修订科创中心规划用地政策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近日修订了《上海市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试行)》,聚焦实体产业发展,创新多项规划土地政策,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科创中心建设。

原有实施办法2015年7月发布生效,至今年6月底到期。上海市规土局广泛听取产业园区和相关部门意见,开展政策实施评估,进一步优化土地支持政策,从5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允许工业、研发总部用地提高开发强度。一般情况下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0,高度不超过30米;研发总部用地容积率不超过3.0,高度不超过50米。对于有特殊产业功能和工艺需求的项目,经认定,容积率和高度指标可予以突破。

二是坚持园区平台长期持有物业,采用先租后售方式供应产业用房。要求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物业,由园区平台持有至少50%;鼓励采用先租后售方式,向高新技术和“四新”企业提供产业用房,并明确由租转售的条件;直接转让的比例不得超过物业总量的30%。

三是鼓励园区租赁住房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增加产业园区和周边地区的租赁住房供应,筹措供应市场化的社会租赁住房用地,鼓励园区平台在产业园区内集中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房),满足园区创新创业人才的居住需求,促进产城融合。

四是鼓励土地节约集约和复合利用,促进地下空间开发。针对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特点,进一步扩大配套服务设施比例,由不超过7%提高到不超过15%。鼓励存量工业、研发用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需补缴土地价款的,给予土地价款支持政策。

五是加强土地利用监管。通过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对园区引入产业、产业用房租售情况等的监管,对违规项目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以确保园区平台支持政策落地,有效保障实体产业发展。(卢为民 张天风)

上海市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促进自主创新创业,优化科技创新空间格局,支持园区平台建设发展,结合国土资源部制定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有建设用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其他符合上海市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保留工业用地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指园区平台,为承担市级、区县级各类园区建设、运营管理的平台型公司。

第三条(工作原则)

(一)营造低成本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创新经济发展。

(二)支持园区平台发展运营,提高园区平台运营和服务能力,促进园区整体转型发展。

(三)鼓励土地节约集约复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城融合发展。

(四)简化审批提高行政效率,改进审批管理服务,形成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第四条(简化规划实施及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区县规划管理部门与园区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协调,支持具备规划编制与建设审批职能的园区政府管理机构,根据园区整体转型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及时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执行按规定调整与完善。在园区交通、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等容量范围内,鼓励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一)涉及未出让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0)、研发总部类用地容积率(不大于3.0)调整等内容的,可以在进行论证基础上,通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进行审批。

(二)涉及已出让工业用地、研发总部类用地容积率(工业用地不大于2.0、研发总部类用地不大于3.0),建筑高度(工业用地不大于30米、研发总部类用地不大于50米)调整的,在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地区规划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不影响相邻基地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经区县政府集体决策,通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进行审批。

(三)涉及园区工业、仓储、研发用地拆分、合并的,未出让工业用地、研发总部类用地建筑高度调整(工业用地不大于30米、研发总部类用地不大于50米)以及地块绿地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退界线调整的,可以在项目实施阶段,通过专家或相关部门论证程序(规划执行乙类适用)进行审批。

(四)规划实施方案由具备规划编制职能的园区政府管理机构及区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按照规定组织公示,并听取利益相关人意见,报区县政府审批后,向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备案。

第五条(支持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支持园区平台建设并持有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研发总部通用类等物业,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公共实验室、众创空间等新型服务平台,孵化扶持企业创新创业发展。

(一)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出让给园区平台的,可以按照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和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供地方式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出让价格不得低于相同地段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70%,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相同地段研发总部产业类用地基准地价的70%。

(二)园区平台持有的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物业不超过50%的部分,在明确土地利用绩效和退出机制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转让给高新技术企业、“四新”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等。上述企业按照规定退出的,其物业由园区平台通过房地产转让方式、按照约定的价格标准优先回购,也可以经园区平台同意后转让给符合条件的企业。

(三)支持园区平台收购企业节余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研发总部通用类物业,收购企业节余土地纳入土地交易市场实施。土地收购价格可以在原出让价格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财务成本和管理费用,原则上不得高于上一年度区域内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地价的平均价格。

第六条(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按照建设宜居宜业的科技产业商务社区的目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实际需求的变化,合理确定配套服务设施的比例结构,适当增加公共租赁公寓、教育文化场所、商业商务设施以及公共开放空间等配套服务功能。

第七条(鼓励土地节约集约混合利用)

(一)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在自贸区开展的混合用地试点基础上,探索规划编制的弹性控制与土地混合利用的引导,明确合理比例,由市场调节用途结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针对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特点,允许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科技创新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

第八条(促进园区整体转型更新)

区县政府要统筹区域发展规划、产业转型升级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情况,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划定整体转型区域,组织编制或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已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转型发展方向的,可以直接编制年度计划,明确存量工业用地转型项目和实施方案。

(二)按照区域整体转型开发的,根据区域统筹规划和公共配套优先原则,在落实开发主体的社会公益责任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整体转型的分期开发方案。

第九条(营造低成本创新创业环境)

(一)各类园区中研发总部产业类用地的基准地价,为相同地段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150%。

(二)存量工业用地、研发总部类用地按照规划提高建筑容积率的,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补缴土地出让价款,区县政府可以根据产业类型和土地利用绩效等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土地出让价款,降低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本。具体比例,由区县政府集体决策确定。

(三)存量工业用地、研发总部类用地按照规划提高建筑容积率补缴土地出让价款,经集体决策后,可以按照分期方式缴纳地价款,或在项目竣工后房地产登记前缴纳,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一)土地使用权人要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竣工时间进行建设,申请调整开竣工时间的,须经出让人同意并明确延期原因,开工或竣工时间调整每次可延长3个月,开工或竣工时间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二)以弹性年期出让的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在出让合同中应明确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条件,可以明确采用协议出让、续期价格等土地使用权的续期方式。经区县政府集体决策,可以按照原出让价款,或者结合原出让价款和续期时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等,综合评估确定续期价格。

第十一条(加强土地利用监管)

(一)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对存在违法用地和违章搭建、闲置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建设规划条件的,以及土地出让合同中对土地使用权转让有约定的,不得以改变土地使用权人的出资比例、股权结构等方式,变更土地使用权。

(二)加强闲置和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强化区县政府闲置和低效产业用地处置的主体责任,按照合同约定,落实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和土地使用权退出机制;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及时开展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合理界定闲置原因,分类进行处置。通过暂停逾期未开工项目较多的街镇和园区新增用地出让、公开挂牌督办、定期通报等方式,促进闲置土地处置。对低效的产业用地,可以结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综合运用财税、环保、安监、信用等措施,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利用。

(三)加强信息共享和共同监管。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台,将各类用地的建设、功能、运营、环境等指标以及土地使用条件、利用绩效等履约情况纳入信息平台,积极推动工商、财税、产业和园区管理等部门在统一平台上共享信息资源、协同管理。

第十二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17年6月30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第二篇:南山区科创中心工作总结

科技英才培训工作总结

喀什深喀生产力促进中心 黄蛟龙

2016年10月

科技英才培训工作总结

——喀什深喀生产力促进中 黄蛟龙

为期三个月的2016年新疆喀什第五批青年科技英才培训学习计划已经落下了帷幕,呆在中心期间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本人都过的非常快乐。在此还是要感谢一下喀什科技局的领导以及深圳南山科创中心的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组织上对我的栽培。

我在深圳南山区科创中心学习的三个月时间里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现将工作的内容向组织进行汇报。

(一)2016年创业之星大赛获奖奖金的发放

刚刚来到创业服务中心就赶上了2016年深圳市创业大赛奖金发放的工作。我所在的部门是双创工作部,办公室的同事算上我总共两名工作人员(后期增加到5名),我到的前期主要是先熟悉一下创业服务中心的部门构成以及职能,熟悉创业大赛奖金发放的步骤和流程。对中心熟悉后我和部门同事两个人一起对各获奖企业单位和团队的信息进行了审核。我是每天主要负则核对企业信息,然后再通知获奖企业单位、团队和个人提交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我会把每天汇总好的资料上报至市科协由市科协将奖金转账到企业账户。对于一些奖金发放不成功的账户我们需要查看出现问题的地方以便尽早解决问题把奖金发放到企业账户。虽然此工作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人手紧缺的问题中间还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不过最终在八月下旬的时候我们还是把所有企业的奖金发放到位了。

(二)双创活动周主题展示项目的征集

双创周主题展示项目的征集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这些产品是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像我们征集的新疆哈密亿乐煤炭清洁利用循环经济开发项目、新疆烟火文化特别行动小组、棉纤维高科技改性着色项目等等。这些新兴产业内的新产品和技术同时对社会的进步也是起着推动作用。

2、创业创新代表团队和人物。清华大学陈意钒教授算是一名具有代表性的创业人物。他是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近五年来,陈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由欧盟、英国及中国资助的研究课题十余项,在超宽带微波乳腺成像的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生物纳米机器人和纳米通信技术的集癌症早期检测、诊断、靶向性治疗与个性化干预于一体的微波治疗平台,并应邀参与了欧盟科技合作框架微波医学成像项目。

3、创业创新载体平台。这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包括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孵化平台。北京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深圳南山双创示范基地是全国示范基地的代表,而双创孵化平台则是以柴火众创空间、腾讯众创空间、创客工坊等为代表。

在这项工作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非常成功的众创空间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这项工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对于以后在为喀什一些创客空间的成立、管理、运营做出贡献时是非常必要的。

(三)2016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及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的举办

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双创活动周的到来,南山区政府从9月中旬就开始筹备该工作。为了能够保障双创活动的顺利进行,南山区各单位组织到一起成立双创指挥部,指挥部组长由王强区长亲自担任。南山区通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由我们科技创新局来负责。

10月18日全国双创活动周在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落下帷幕。出席本次双创活动周的有李克强总理、苹果公司CEO库克、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腾讯CEO马化腾等一些中外创客领袖。在本次双创活动周期间,李克强总理在王强区长的介绍下参观了深圳市南山区的展区,在对南山区的展品了解后,总理对我们南山区做了重要批示。总理指出“我们的民族,创造的智慧、创造的力量是无限的,创业也是没有止境的,希望明年你们再做出,用你们自己,让社会都难以想象的,更好的创新创业成果,但一定是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本次双创周展品的征集主要针对南山区的企业。优必选的跳舞机器人、三宝语音智能对话机器人、航天设计创新研究院的爬壁机器人和机器狗以及旭飞喷洒农药无人机等一些优秀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这些优秀企业的产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宝机器人,在和总理亲密互动的环节中三宝机器人的表现一直逗得总理和其他领导人的开怀大笑。和机器人交谈后李克强总理对南山双创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总理也指出日后南山应该再接再厉继续把双创工作搞得更上一层楼。听了总理的指示我们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一不敢到欣慰和兴奋,因为我觉得我们一个多月的辛苦和汗水没有白付出。

最后总理参加了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会上总理和库克、马云、马化腾等具有代表性的创客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次会议旨在能够通过交流将先进的创业经验和方式分享给广大年轻的创客朋友。此次会议我们南山创业服务中心有三名工作人员参与了会议,会后工作人员给我们传达了会上的相关内容和政策。其中值得深圳高兴的是库克将会在深圳蛇口设立苹果研发中心,这可以使得中国的手机迈入世界先进手机行列中更近了一步,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优秀人才来到深圳及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的更一步发展。

(四)学习优秀产品使用方式,服务各地群众。

在双创周开始的第二天,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就已经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仅仅一天时间入园人数就已经破了8万的大关,这也给我们工作人员带了巨大的考验。每天我们创业中心的人员也在帮忙维持南山展区秩序,不仅如此我们还亲自上阵给前来参观的群众进行演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的活动中,会场总共接待超40万人次,虽然我门每天都非常的辛苦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但是我们还是非常的高兴,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习到了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方式。

最后对于在南山科创中心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工作中每天都过的非常快乐,非常的实用,所以在此还是要再次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感谢喀什科技局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第三篇:科创中心建设心得体会

科创中心建设心得体会

今天的专题讲座,使我对上海当前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上海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今天的上海更需要的是理性反思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上海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同样,我们也可以借用吉姆·柯林斯的理论解释上海尚未卓越的原因。为什么拥有更多优势资源的优秀组织难以卓越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拥有较多优势资源的组织可以有更多选择或诱惑,难以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二是优势组织容易恃势而骄,在竞争中产生轻敌心态,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成绩;三是优秀组织难以像劣势组织那样珍惜机遇,难以为把握机遇进行感性探索和冒险创新。反思上海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表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战略执行上的摇摆和迟疑。创新驱动、科技兴市等都是上海既定的战略抉择,而且有些已经写入立法机构的决定。然而,在建设国际化研发中心等战略执行上,上海一直存在摇摆和迟疑。造成摇摆和迟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具体发展目标上有多种选择,即需要确定到底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化研发中心?是以原始创新为基本定位,还是以应用技术为主要追求?二是在发展模式上有多条路径,即需要明晰以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国际化研发中心?是以引进外资研发中心为抓手,还是以建设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

第二,危机意识不足、紧迫感不够。虽然全市上下都认同“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面对未来的必然选择,但有些机构或部门在执行这一战略中的危机感不足,紧迫感不够。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费用占引进费用的比例多年都在0.5左右徘徊,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要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必须达到的3-5水平,更低于日韩等国的5-7水平。说明上海有些企业在技术学习上仍然没有下真功夫,相关管理部门也没有将其视为重要问题。

第三,感性探索和冒险精神不足。制度更为规范、系统更为庞大的上海难以做出这样的“创新”。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冲击、国内高水平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上海需要越来越多的体制活力和制度弹性。

第四篇:科创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邛崃市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第一章 项目简介

一、项目由来

这么多年来,邛崃作为一个60多万人口的城市,却没有一个能够代表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技活动的中心,这将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为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培养其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科学思想,提供更利于科学成长的校外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全市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课外科创活动的需要,特提出该项目建设方案。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邛崃市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总投资额: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其中房屋装修整治约120万元、科普设备购置费约80万元)

4、项目地点:玉带社区

5、资金筹措:政府资金,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6、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各类科技展示区与体验区、互动区以及设备用房等共2500平方米。整个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主要设有培训科创区、展示区、公共服务区、体验活动区、辅助功能区和办公区等六个功能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1楼设置儿童游乐园、婴幼儿早教、少儿文化教育培训、少儿艺术培训、少儿活动策划、少儿图书馆等。

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创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有青少年宫、少年宫、科创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校外活动场所6000多个,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积极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等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邛崃市少年儿童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发展层次较低,多以游击队、民房式存在,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具备较高硬件条件的一站式青少年科创中心。

因此,项目的创建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而提出。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处更加现代化、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创活动场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创建是邛崃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青少年科创中心作为专业的科普场所,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所相对偏少,从而导致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的机会很少,不少科技创新教室设备因此“沦落”为高级玩具。

“科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国策,青少年是科学事业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科普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是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科创中心建成,旨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娱玩之中,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技乐园。

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纲要》提出,要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2、项目建设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科创中心具有教育功能、体验功能、素质拓展功能、学习功能、娱乐功能,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活动平台,是促进全市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体验式教育的活动场所。可以说,这种体验式教育是传统教育无法触及的,其目的就是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3、项目建设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党的教育方针是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校内教育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由于双休日工时制的实行而达到160多天,加之近两年来许多中小学实行“减负”教育,家庭作业减少,使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幅度增加,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使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活动丰富、有益、多彩,成为广大青少年普遍关心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社会上一些网吧、电子游戏场所和歌舞厅等青少年禁入或限入的场所虽经多次整治,但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不少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和网吧无视青少年禁入或限入以及扫黄打非的有关规定,屡屡犯规,引诱青少年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许多家长反映他们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公害”。我国青少年学生现大多为家庭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少家庭对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溺爱型”、“高压型”、“放纵型”教育,一些青少年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明辨是非能力软弱的现象,难以抵制某些文艺影视作品中渲染言情、武打、暴力、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十分重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重要阵地之一,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思想的侵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创建该项目,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教环境环境,使他们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对于培育青少年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拓宽邛崃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其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章项目定位与实施方案

一、项目定位与目标

1、总体思路

邛崃市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中心以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要求培训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馆体验区的设施,让学生们在参观学习、动手动脑的玩科学中,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热情,既从中巩固所学习的科学原理,又无束缚地开拓对科学领域的兴趣探究。

2、总体定位 项目总体定位:以创新性、广泛性、参与性、艺术性相结合,提供一流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基地。3、发展目标

目标:经过去3-5年的时间将项目打造成邛崃市青少年主要综合素质培训与活动的基地。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好的启发心智、激发潜能、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的校外阵地,必将成为全市开展青少年素质培训、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要服务对象:学龄前儿童;6-18岁的青少年学生。

二、功能布局及主要建设分区

1、占用面积与功能布局

项目功能区设置:科创区、展示区、公共服务区、体验活动区、辅助功能区和办公区等六个功能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积约为2500平方米。

功能细分:创意编程教室、多功能教室、创意美术室、陶艺制作室、动漫创意室、影视厅、科技室、电脑房等一应俱全;网络中心、监控、闭路电视、多媒体终端、学术报告厅等全方位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创培训基地。

表7-1: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类别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设参数

备注

主要功能区

培训教育区

500

展示汇报区

500

公共活动区

500

辅助功能区

500

办公共服务区及其他配套

200

总用面积

2500

2、主建设内容介绍

⑴培训教育区

培训教育区主要开设机器人、青少年编程、创意数学、创意美术、棋类等的学习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动室10个各80平方米。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⑵辅助功能区

电脑活动室: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学生实用编程教学和创作活动。

建筑要求:电脑美术活动室可安置电脑40台。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棋类活动室:开展学生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五子棋等项活动。

建筑要求:器材室设在活动室墙壁内。设音、视频及宽带网等多媒体线路接口。

⑶科普体验区

展示活动区:该区分为运动规律展区、光影之魅展区、电磁探秘展区、能源利用展区、机器人展区、VR设备系列,为学生们进行科技类作品展示和人机之间互动。

⑷科创活动区

主要功能:设置多项具有时代特征的娱乐项目,为学生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包括小舞台、搭建展示区、编程拼装区、制作区(利用建筑、机械、车辆、航模、舰模、电子、通讯等多种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创意区(动画效果图、软件设计、玩具制作)和学生作品展示区。

⑸办公共服务区

主要是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行及管理工作服务的。包括管理控制系统、活动中心办公管理区和服务中心等将青少年活动区的行政管理、人事财务总务管理、教科研、安全保卫部门集中设置。可根据部门人员的组成分配面积。

四、运营模式

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通过第三方机构或社会组织,负责运营青少年科普体验及科创活动中心项目。

附件一:科普产品清单

附件二:科普产品清单报价

附件三:科创中心布局图

第五篇:土地政策

2017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

【土改政策】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土改政策】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土改政策】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河南省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国家相关土地政策展望

(一)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政策

严格土地规划和计划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贯彻中共关于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方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规划的新需求,2016年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调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调整方案》正式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国及各省、区、市规划调整后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明确了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政策。

二是改进与加强了土地计划管理。修订后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正式公布施行,办法突出了计划和规划的相关性,强调了计划对规划的落实作用,并细化了计划管理的程序,创新了多项具体制度;统筹安排了2016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进一步落实了土地计划支持和激励政策。

三是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利用提供了行动纲领。

(二)耕地保护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耕地保护始终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1号文件都对进一步严格耕地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2016年耕地保护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旱改水等改造措施,对现有耕地质量进行提升,以数量补充和提质改造相结合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二是出台了《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明确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目标任务、划定工作与规划调整的关系,强调了切实落实全面划定各项任务、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要求。

三是强化耕地的生态环境管护。出台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三)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2016年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主要集中在实施人地挂钩政策、降低地耗目标、完善节地技术和用地标准等方面。

一是制定实施人地挂钩政策。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从用地标准、规划管控、计划安排、土地供应和农地挖潜等几个方面初步构建了人地挂钩机制的政策框架。

二是落实单位GDP地耗下降目标。发布实施了《关于落实“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末,各省(区、市)单位GDP地耗比2015年末下降不低于20%,下降率不低于4.36%的目标。

三是出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明确采取灵活的处置方式和开发模式,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四是进一步完善节地技术和用地标准。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出台了《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等文件。

(四)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

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按照中央的精神和整体工作推进计划安排,2016年不动产登记政策主要集中在进一步细化制度建设,推进基础性工作及规范相关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颁布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不动产登记行为,细化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确保方便登记和保护权益。印发实施《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进一步落实落细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要求。

二是推进了地籍区(子区)划分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等基础性工作。

三是规范了不动产登记收费管理,严格了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

(五)支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政策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三去、一降、一补”的经济任务,2016年的土地管理工作依然以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为主线,土地政策着力于做好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保障,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化解过剩产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

一是支持产业发展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土地政策。出台《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明确了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创新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等要求。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规划衔接、优化布局、指标单列、创新用地政策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政策。出台《关于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格对产能过剩行业项目预审和审批管理。

二是出台《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强化规划引导和统筹、改进用地报批、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和实行先行用地等支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土地政策。

三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统筹各业各类用地、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维护进城农民土地权益、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等政策措施。

(六)支持扶贫攻坚的土地政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易地搬迁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超常规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土资源超常规政策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作用,2016年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增减挂钩指标要向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倾斜,拓展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使用范围,规范扶贫开发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使用管理,规范增减挂钩资金收益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政策。

(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

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总体安排,2016年结合试点探索成果,满足制度建设需求,财政部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两项政策文件,为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和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提供了依据。另外,为增强改革试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中央提出要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

主要土地政策评价

总体来看,2016年土地政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土地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强化了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统筹协调作用,完善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了土地政策维护权益、服务民生的作用。

(一)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推进重点领域土地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破除制约发展的利益关系和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发展动力或管理水平的提升。长期以来,土地管理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制度环境、人地关系、资源状况等因素的改变,一些土地制度的缺陷逐步显现,难以适应和满足管理需求。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国家实施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对土地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满足新要求,近年来土地管理围绕保发展、保资源和保权益的工作重心,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土地治理能力。

1.破解深层次问题,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中央关于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提出的总目标和要求。而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低、政府和市场边界模糊等深层次问题,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

落实中央要求,2016年持续稳妥推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33个改革试点建章立制,试制度、试成效,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国家层面出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管理和使用权抵押贷款进行了规范,在关键改革环节上为试点地区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依据。

为增强改革试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中央要求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将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扩大到现有33个试点地区。

另外,服务于改革的总体目标,2016年还进一步深化了规划体制改革,推进了“多规合一”试点;深化了耕地保护制度改革,探索了耕地占补平衡新途径;深化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了“四个统一”要求的落地。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及用途管制制度等研究,为相关改革奠定了基础。

2.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推进各项土地政策创新

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适应新常态,服务经济发展需求,2016年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出台和创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

一是创新了土地计划管理。对计划指标的测算方式、下达程序、管理方式、执行监督等进行了创新和完善,使土地计划管理制度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二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优先安排计划指标保障旅游用地及农村产业辅助设施用地。为支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采用按实际用途分类管理、灵活运用供地方式、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等用地政策;

三是创新重大基础实施用地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完善了用地保障、用地报批、先行用地等政策;四是创新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土地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实行建设用地“双控”行动、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行多元化的用地供应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多项创新政策;五是创新了增减挂钩政策,有效地支持了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二)以协调理念为引领,强化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统筹协调作用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协调理念的核心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以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为目标,统筹各种要素资源,形成平衡发展的新格局。规划是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土地政策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是要按照中央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通过解决规划之间不协调、管制能力差、区域协调机制缺乏等问题,更好地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引导、统筹和协调作用,以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发展。

1.完善规划计划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规划和计划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体制,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是实现土地空间优化、结构合理、利用高效的关键。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实施,明确了全国及各省(区、市)调整后2020年的主要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政策措施。通过规划调整完善,提升了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

新修订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公布施行,对土地利用计划的指标测算方式、指标差别化管理、指标内涵及执行监督考核等进行了创新。土地计划管理的改进,进一步理顺规划计划关系,突出了计划对规划的落实作用;实行3年滚动编制、分下达,提高了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计划,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和补充耕地的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2.强化规划统筹协调,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充分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各类用地布局合理,产业与用地空间协同,区域、城乡用地布局优化,是实现协调发展基础保障。

一是通过规划调整完善,优化土地结构和布局。《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明确,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优化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并提出合理安排“三生”用地空间,合理调整产业用地结构,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等措施,促进形成合理的区域、城乡用地格局;

二是通过土地计划安排,统筹协调土地利用。2016年的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依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新产业新业态、社会民生等用地需求,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土地计划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用地指标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了区域、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通过实施区域规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围绕京津冀区域发展目标,统筹考虑区域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发展方向,通过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并严格管制规则,实现了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理念的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政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强化保护优先和节约优先战略,重点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的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轻生态,耕地占补平衡普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生态环境变差。同时,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又导致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下,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问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6年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更加注重管理的全方位和精细化。

1.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提高耕地保护的实效

耕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态资源,直接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升耕地保护实效的关键。2016年的土地政策在继续严控耕地数量的基础上,加大了耕地质量和生态的管护。在数量、质量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规划管控,要求规划调整完善要对实有耕地和基本农田进行保护,做到“应保尽保、量质并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将规划确定的全国15.46亿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用途管制分区和图斑地块,实现上图入库、责任到户,确保守牢永久基本农田;在占补平衡方面,提出了通过提质改造、补改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创新举措。该措施的核心是通过土地整治将劣质、等级低的耕地质量提高,或者将旱地改为水田,体现了耕地保护的数、质并重要求,有利于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在生态管护方面,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根据土壤的生态环境状况对耕地进行分类,实施差别化管理,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重视耕地生态管护是对耕地功能认识的升华,耕地本身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这些生态固管护措施实质上是运用不同的手段维护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而良好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保持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

2.规模、强度“双管齐下”,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管理

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

“以人定地”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措施,并从规划、计划、用地标准等方面细化了该政策。实施人地挂钩政策,一方面是对新型城镇化用地的保障,依据进城落户人口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确保用地供应;另一方面是对土地城镇化的制约,改变与人口脱节的建设用地的外延扩张、粗放利用模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人地和谐,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关于落实“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单位GDP地耗下降目标作为实施建设用地“双控”行动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地耗下降20%的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目标,并对目标按省进行了分解。控制目标的提出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投入产出水平为着力点,坚持了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健全了节约集约用地评估考核制度体系,确保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对于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强化土地政策维护权益、服务民生的作用

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理念的核心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实现利益共享、均衡发展。落实共享理念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之间土地权利不等、配置方式不同、管制规则失灵,导致城乡之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城乡发展不平衡。同时,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贫穷地区发展缺动力等问题,也迫切需要安排差异化的、更加精准的土地政策。针对以上问题及需求,2016年,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以保障权益、助力扶贫为抓手,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

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确保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依据2015年底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都提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特别是对于这两项关联性很强的改革,如何实现国家和集体在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大致均衡,既能保持城市建设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权益,成为顺利推进两项改革的关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再转让的增值收益,国家要征收20%-50%的调节金,以及调节金如何征收和使用管理等。

该办法的出台,一是完善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为试点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明确了收益与责任对等、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履行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义务;三是规范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收益分配关系,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国家、集体、个人共享土地增值收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集体土地权能,确保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础。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总体要求、抵押物范围、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风险担保机制等方面,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进行了规定。办法的出台,是土地和金融联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对于显化集体土地资产、补充农村产业发展资金、提供惠农利民服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贫困地区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落实党中央关于采取超常规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要求,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在保障脱贫攻坚用地需要方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提出,优先安排社会民生、脱贫攻坚发展用地。

《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明确,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年专项安排600亩用地计划指标,并要求各省在分解下达计划时要单独列增,确保落实到重点扶贫县。用地计划指标向贫困地区倾斜,实质上是赋予了贫困地区更多的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政策更加精准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表现;在土地整治项目扶贫方面,《土地整治“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新增费分配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下达时,要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资金捆绑土地整治项目扶贫,实质上是通过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进而提升区域竞争力,激发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变“输血”型扶贫模式为“造血”型模式;在创新土地政策扶贫方面,《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搬迁扶贫搬迁的贫困老区,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该政策创新实质上是扩大了指标交易的市场,改变了供需关系,建立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反哺通道,更多地显化了土地级差收益,进一步释放了政策红利。经估算,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由县域扩大到省域,能增加25%~30%左右的土地收益。因此,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助推扶贫攻坚,不仅可为搬迁农民安置提供用地保障,还能为贫困地区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政策展望

展望2017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依然较重,土地的保障任务仍然艰巨。土地政策将继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五大政策支柱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重点围绕经济发展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改革创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一)继续实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用地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内生动力,经济增长更多需要内需拉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土地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在这种背景下,为确保经济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迈向中高端水平,2017年的土地政策将继续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供应结构将进一步调整,重点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保障新产业新业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需求;重点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保障其对生活性、生态性用地需求;继续保障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支撑带”用地计划,严禁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比例,严格控制新增用地,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未来满足发展用地需求将主要通过建设用地的结构优化、闲置用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措施来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贯彻中央、国务院的要求,2017年相关部门将在总结市县“多规合一”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研究出台基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的国土空间治理和管控政策,进一步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此基础上,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探索建立起包括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三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的“三级+三类”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推进省级和重点区域空间规划试点工作。

(三)进一步创新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落实中央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7年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形成划定成果,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继续依托土地整治平台大力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逐步提升现有耕地质量;落实《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要求,将从统筹区域横向补偿、注重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等方面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改进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利用国土资源监管平台、遥感监测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检查。

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要求创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出台资源匮乏省份实行国家统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明确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的条件、程序及补充耕地费用等;从统筹资源、统筹资金角度扩大补充耕地范围,允许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落实国家统筹补充耕地;强调利用现有土地管理信息化手段,从区域视角加大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

(四)持续创新完善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政策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强度。建设用地强度的控制涉及到存量建设用地的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效益提升和评价考核,将成为未来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政策的重点和难点。

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稳妥推进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从强化产业准入、用地标准、灵活运用供地方式,盘活历史遗留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明确闲置土地认定标准和程序,加快闲置土地处置。制定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范,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积极探索创新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市场调节机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五)进一步推进土地领域的各项改革

按照《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总体安排,2017年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收官之年,全国人大对33个试点的相关法律授权也将于年底结束。将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改革试点,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改革的协同性和耦合性,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改革合力,集中攻坚。重点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总结评估,深入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按照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相向而行的要求,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

另外,2017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将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证、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进一步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并适时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构建系统完整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方案;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

下载科创中心土地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创中心土地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政策

    浅析土地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2008-04-25 来源:资源网 作者:岳喜涛 祖益康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房地产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城市......

    土地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有关决定的分析及讨论□本报记者 王丹 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发,明确提出“建立城......

    大学生科创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在大学里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很多大学生都虚度了这段光阴,不过还是有很多同学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在大学中是要学习的,所以同学一合计,就想出了要在学校中开办一个科创中心的想法。这......

    科创中心狂欢夜活动策划书

    科创联欢晚会策划书 一. 活动主题:“科创之夜”。 二. 参加对象: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展中心全体成员, 其中包括科创中心指导老师及各实训室负责老师,办公室:11......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路径探讨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路径探讨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不仅是上海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利用上海优势带动全国创新发展的要求。2014年5月,习近平......

    2014年上半年科创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

    2014年上半年科创中心办公室工作计划 在总结了上期的各方面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后,我们做出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开例会,定为每两周一例会,例会主要目的是对近期内的工作总结,肯......

    科创中心三月活动总结 (改)

    第十三届挑战杯 一、通讯稿为了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发......

    土地增值税相关政策

    土地增值税清算相关政策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文日期:2007-02-05]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文号:闽地税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