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
2013 – 2015年办学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围绕“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 两大主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文化建设,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厚实;教师师德优秀、质量一流;学生习惯良好,素质过硬的一流农村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整合社会、家庭、学校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继续推行质量承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
(4)科研强校: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整体推进我校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5)优化师资: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6)美化环境:树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三、保障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学习,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2)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3)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4、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5、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三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2 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6、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7、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
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保障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四、实施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三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和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计划实施成效。3 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第二篇:学校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
邢家小学2011--2015办学规划
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区及中心校教育发展规划,根据我校办学实际,特拟定邢家小学“2011--2015”期间学校发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教育”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致力打造以德育教育为重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和谐校园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内容的特色教育,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文化建设,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厚实;教师师德优秀、质量一流;学生习惯良好,素质过硬的一流分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整合村社、家庭、学校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继续推行质量承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
(4)科研强校: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整体推进我校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5)优化师资: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6)美化环境:树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三、保障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分校长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4)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4、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5、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五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6、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7、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关注学生健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 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9、保障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四、实施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五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和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计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 督。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2012
(1)高标准新建校围墙、新建厕所,通过校园升级改建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强微机室建设,使学校具备现代教育需要。
(3)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
2、第二阶段:2013-2014
(1)着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提升办学品味;
(2)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出校级区级教坛新星1-2名;
(4)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办学水平进入中心校先进行列。
3、第三阶段:2015
(1)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邢家小学校的文化特色;
(2)教研成果丰硕,形成具有促进教育教学作用的效益;
(3)师资队伍得到充分的优化,形成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
(4)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基础厚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
(5)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为支撑,成为最具有特色的典型村小。
新的学期已开始,美丽的画卷即将展开。为了美丽的事业,为了美好的愿景,邢家小学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用勤劳的汗水铸就新的辉煌,用不竭的智慧开创新的未来。
邢家小学2012、3
第三篇: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
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
一、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分校长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4)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二、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
(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
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
(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五、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五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六、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八、关注学生健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
(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九、保障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2012、9
第四篇:李家村小学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
李家村小学2010—2020年办学规划
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区及中心校教育发展规划,根据我校办学实际,特拟定李家村小学“2010--2020”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教育”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致力打造以德育教育为重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和谐校园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内容的特色教育,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文化建设,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厚实;教师师德优秀、质量一流;学生习惯良好,素质过硬的一流分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整合村社、家庭、学校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继续推行质量承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
(4)科研强校: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整体推进我校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5)优化师资: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6)美化环境:树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三、保障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分校长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4)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
(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4、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5、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五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6、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7、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
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关注学生健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
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9、保障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四、实施策略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五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和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计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 督。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2013
(1)实现学校扩建工作,力争新教学楼尽快投入使用。
(2)加强微机室建设,使学校具备现代教育需要。
(3)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
2、第二阶段:2014——2016
(1)着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提升办学品味;
(2)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出校级县级教坛新星1-2名;
(4)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办学水平进入中心校先进行列。
3、第三阶段:2017——2020
(1)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李家村小学的文化特色;
(2)教研成果丰硕,形成具有促进教育教学作用的效益;
(3)师资队伍得到充分的优化,形成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
(4)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基础厚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
(5)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为支撑,成为最具有特色的典型学校。
新的学期已开始,美丽的画卷即将展开。为了美好的事业,为了美好的愿景,李家村小学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用勤劳的汗水铸就新的辉煌,用不竭的智慧开创新的未来。
柘沟镇李家村小学2010、2
第五篇:汀罗一中落实办学理念和目标的保障措施
汀罗一中落实办学理念和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确立五种观念
要把“师生共享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体现教育终身化、现代化的先进观念,结合我校的实际,重点要确立以下五个观点:
1、发展质量观:立足课堂,着眼未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双向育人观: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培育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反过来,教师的发展又进一步确保了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发展。
3、人本课程观:学校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发展,坚持把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所提供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视为学校课程的大课程观念,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完善学校课程。
4、和谐教育观:强调建立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注重在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的思维参与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5、现代技术观: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师生互动,有效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紧跟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前进步伐,实现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四项工程
1、队伍建设工程
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营造和谐奋进的师德氛围,开展铸造高尚的师德风范、创建优良党风促师风活动,加强师德师能培训,采取压担子,建平台,创造机遇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人事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的选、培、评、奖机制,优化教师结构。
实施“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做到“多读书、多听课、多反思”,过好“粉笔字、普遍话、讲演、优质课”五关,取得“普遍话、英语、计算机、研究生课程进修”四证,参加教研、科研“两个”活动。通过“结对子、引路子、压担子、订尺子、搭台子”,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实施“名师工程”,以名师促名校。做到“多探索、多研究、多写论文”,解决“教材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教改科研关,教育评价观”,取得“普遍话、英语、计算机、研究生课程进修”四证,做好指导青年教师和开设校本课程两项工作,发挥“示范、指导、培训”的作用。
2、德育工程
加强德育基础建设。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的德育领导体系;探索新时期育人规律,形成永川中学的德育思想体系;完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健全科学督导评估制度;建立“学科德育、班级工作、团委学生会活动”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系统。
进行“主体·生活·体验”育德实践,围绕生活教育创建德育特色。建立目标:使学生的生活成为生活的教育;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与发展“诚、信、实、进”的健全人格。设置系列课程:一是规范行为,学会做人,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二是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专题教育活动课,主要有形成系列的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革命传统教育、社会生活教育、共青团生活教育等。三是自主选择、持续发展的研究活动课,主要有社会实践专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建立“生活教育”主体发展性评价体系。
3、课程实施工程
坚持大课程的观念,把学校里的一切与育人有关的教育活动都归入课程,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应进入课程,并与学科课程整合。
抓好自主发展的课程设置。按基础课、拓展课、研究型课设置课程,并形成评价方案。基础型课程:重在夯实基础,学会学习。重视学科类基础型课程与德育类基础性课程的联系整合,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识,注意拓宽教学渠道。拓展性课程:重在培养特长,和谐发展。开设大文化类,科学技术社会类,学生社团活动类,荣誉类等课程,给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人人参与,发展所长。研究型课程:变革学法,自主发展。强调学生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让研究学习进入课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方式。
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坚持“学习中更新,研究中深化,行动中综合,交流中互助,反思中发展”的校本理念,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4、人文校园工程
物质文化建设,学生能参与。校园布局,建筑物,教学设施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文化标志、环境卫生,教室文化、居室文化,符合本校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愿,能体现文化陶冶,激励,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制度文化建设,师生发展的保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经过师生的充分讨论,在执行前,要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课余文化建设,自主发展的舞台。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努力给每一位学生创新各得其所、各行其乐的环境,让学生在自主组织,主动参与中发展。
舆论文化建设,凝聚校园精神。利用校会、班团队会等德育课,注重养成教育。了解学校光辉历史,设计校旗、校徽、校歌,培养母校意识,加强“三风”建设,培养勤奋攻读、立志成才、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汀 罗 一 中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