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23:5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第一篇: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摘要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其能够正确引导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性。一般而言,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遵循报道的基本原?t,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新与可靠性,避免虚假新闻或新闻报道失实情况的发生,强化舆论导向的作用。本文就对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14-01

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事件传播的主要途径,其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而言,其主要是在突然发生且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故,如人为事故和自然事故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时,需要准确掌握基本原则,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正面的社会舆论导向,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知情权。

1新闻报道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新闻报道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发动群众力量。重大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控制需要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利用正面的舆论导向来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力量,及时有效解决重大突发事件。例如,2008年发生的雪灾,新闻媒体及时了解灾情,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而准确的报道,让群众能够对灾区的真实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同时新闻媒体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群众积极参与到救灾工作中,通过捐物与捐款等行为来消除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舆论导向的消极性会扩大事件的负面影响,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和基本要素,在实际报道时歪曲事实真相,将会激化群众的负面消极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如“僵尸肉”事件的广泛报道,群众大力排斥冰冻肉制品,但是经过反复采访与核实后,该新闻报道属于虚假新闻报道,存在失实现象,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此外,如果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媒体无法将事件真相进行真实报道,或者是封闭消息,也会引发群众的怀疑,产生不实谣言;而如果新闻报道缺乏完整的消息或过于主观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群众,严重时会进一步恶化事件。

二是还原事件真相。群众会高度关注重大突发事件,并通过主观态度对其加以评价,如果在事件发生时传播虚假信息,将会导致群众产生负面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实际报道过程中,应遵循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将事件原委加以准确反映,否定不真实信息,确保群众能够对事件真相加以及时获取,防止谣言的出现,稳定群众的情绪。

三是稳定社会秩序。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多是突然发生,其具有较广的覆盖面和较大的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利益不平衡,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对事件的正面效益加以宣传,安定民心,确保群众能够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及时了解,避免谣言的出现,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效果。

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舆论导向现状

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在对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易发生“乱语”或“失语”的问题,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舆论,致使舆论导向缺乏正确性与全面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效扩大了新闻报道的话语权,新闻媒体的表达权更为充分,但是部分新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形式,无法积极正面引导社会舆论,难以深入报道新闻内容,影响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于“乱语”问题而言,部分新闻媒体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没有对事件真相进行全面了解就进行报道,导致群众接受的真相不全面与准确,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3加强正确舆论导向的有效路径

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向群众及时准确传达事件情况,并利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报道,强化自身的引导舆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想对正确舆论导向加以强化,首先应创设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与职能就是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此当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党委政府应将自身的职能加以充分发挥,正确引导新闻报答的舆论导向。同时党委政府应强化自身的公正性与权威性,遵循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来处理时间,保证舆论导向的价值。此外,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政府应对相关信息发布机制加以完善,科学分析自身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积极与媒体进行交流和沟通,保证信息报道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一般情况下,当事件发生后需要由统一的发言人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报道,政府应向新闻媒体及时传达事件的处理结果,稳定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报道需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加以体现,新闻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应对正确舆论导向加以准确把握,保证社会的稳定。新闻工作者在对突发事件加以报道时,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了解与遵守,如果事件情节较为严重,应事先向上级加以请示,得到其许可后方可报道。

最后应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正确把握舆论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并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了解与掌握,不能对事实真相加以歪曲,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对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有效解决重大突发事件,稳定群众的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新闻媒体在实际报道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创设良好健康的舆论导向环境,积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新闻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参考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

增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意识,提高引导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大多表现为灾难性事件或危机事件,直接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对社会的破坏程度很大。如果没有正面舆论导向,容易滋生负面舆论,产生巨大的社会动荡。事件发生时,政府应重疏导而非堵截,积极引导网络媒体的报道,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处理和社会稳定的方向上来。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准确发布新闻,让社会和公众了解事实真相,了解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组织有针对性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做到调控有力,冷热有度,平稳有序。把正确导向与新闻价值和客观事实统一起来,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对网上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引导,疏导公众情绪,唱响主旋律,用正面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使正面舆论成为网上最强音,形成有利于化解危机和战胜危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心的网络舆论氛围。快速反应,迅速出击。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敏感度高,舆论关注度大,在网上传播快。如果网络舆论引导不及时跟进,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失语,就会为失实报道、谣言的流行打开方便之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来说,在第一时间报道,意味着先入为主,在把握和控制舆论走向上占据有利态势。为此,要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工作规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协调政府与网络媒体的行动,设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专门管理机构,由政府“主动、及时、统一”发布信息,在危机发生时准确、快速作出反应,以正确信息引导公众,以真实信息抵制虚假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后,坚持快速介入,先声夺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最短时间内向受众发布有关消息,及时公布事实,揭露真相,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核清事实,澄清疑点。重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复杂,网上各说各话,可能会误导群众,激化社会矛盾,滋生恐慌气氛,诱发不稳定因素。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流言、传言,政府部门与媒体不能仅仅跟进表态,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做好调查研究,对传言的内容、背景和来源进行对比调查,核实出事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损失财产等具体细节,查实重要事件及其复杂背景,解开疑点,揭穿谣言,揭示真相,回答网上质疑。调查网上事关重大的谣言、传言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报道各种信息源的信息,平衡各种观点和意见,防止片面性,力求真实、客观、全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一个过程,弄清事实的真相也有一个过程,政府部门和媒体要通过网上追踪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不断修正错误和不足之处,为社会民众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公众了解事态的真相,识破网上各种流言、谣言、传言,从而使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弄清热点,设置议题,掌握主动。重大突发事件热点话题多,聚焦程度又快又高,网络舆情一波一浪,来势汹汹。此时此刻,政府部门和媒体不要被那些不能真正反映民意的所谓“舆情”裹胁而一味地随波逐流,不能简单地跟着网络舆情亦步亦趋。主导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一个关键是设置议题,抓住议题引领网络舆情。在第一时间抓住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敏感点,抓住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关键情节,关注网民思想动态,研判事件态势,了解和吸收民意,把“政府想要公开的”与“受众想要了解的”巧妙结合起来,主动、谨慎地设置议题,积极介入热点话题,敢担当、不缺位、不失语。及时发表代表社会主流的观点和声音,理直气壮地进行解析,阐明正确观点,批评错误看法,引导受众明辨是非、分清主次、保持理性,引领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打造网上舆情引导体系,掌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坚持人文关怀,因势利导。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事件和恐怖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怀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既真实客观地向公众报道所面临的困难和威胁,又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避免展示和渲染事件细节、伤亡惨状等,防止产生负面效果。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注重用公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使之与通达社情、反映民意统一起来,更好地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舆论的感染力。抓住节点,因势利导,突出人文关怀。突发事件的爆发期,向公众阐明事件的危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引导人们设法降低损失;突发事件的延续期,公众开始逐步感受到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时应对公众进行心理关怀;突发事件的恢复期,突出建设性报道,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主动地摆事实、讲道理,淡化过激情绪,缓解矛盾冲突。

引导网络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轰动效应,网络媒体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只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责任。引导网络媒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职业追求。坚持把党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准确鲜明地宣传中央精神,如实地反映人民心声,真正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网络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严肃对待报道的社会效果,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报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网站应积极自律,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而牺牲社会效益,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纵容假新闻,不以煽情、刺激甚至是以捕风捉影、造假的方式招徕受众,不将未经核实的网民发布在论坛、博客、QQ中的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登载,坚持把新闻真实性作为立网之本。

(作者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本文为2010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群

体事件和河南省维稳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篇:重大突发新闻报道研究

重大突发新闻报道研究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往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事件。这些都是对我国新闻行当的极大挑战,对媒体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考验,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媒介工具,不辱使命,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重大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政府的喉舌,更是人民大众的眼睛和耳朵,肩负着上传下达,惩恶扬善,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往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事件。虽然我国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传播规模和业务方法上基本做到了报道及时、客观,体现出新时期我国媒体时效性和报道水平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一些突发的震灾报道,大众传媒的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这些都是对我国新闻行当的极大挑战,对媒体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考验,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媒介工具,不辱使命,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灾害性突发事件,即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即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二是社会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是由各种社会矛盾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从新闻学的角度讲,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在所有的新闻传播实务中,突发事件报道因本身的突发性和巨大性,信息量巨大,报道难度高,显得错综复杂,己成为大众媒体追逐的一个新的热点。同时,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严重性、多变性和影响广泛性等众多特点。其爆发的时间、地点、方式、种类及影响的程度往往都是超出人们的常规思维之外的,同时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突发事件的爆发是往往是矛盾激化的结果,呈现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状态。例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因松花江遭到严重的污染,以松花江为饮用水源的哈尔滨市全市停水四天。这不仅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还打乱了市场、交通以及政府办公等的正常秩序。

长期以来, 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一直是困扰新闻报道工作的一道难题,我国媒体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报喜不报忧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时至今日, 业内外不少人士受报喜不报忧 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突发事件报道

依旧讳莫如深。他们片面地认为, 报道突发事件容易造成人心恐慌, 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不稳定因素,同时对媒体发展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弄不好会引火烧身、招惹麻烦, 因此对突发事件往往采取消极回避、被动应付的态度。更有甚者受利益制约, 常常以社会稳定为借口, 有意阻挠报道, 封堵消息, 隐瞒事实真相。这些观念和做法不仅有悖于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背离舆论引导的内在规律, 削弱了媒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而且也影响了政府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其次,一味追求时效性,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突发新闻因为来得突然来得快,新闻的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报道都要客观和公正,但也有一些媒体急于发稿,对很多重要的事件及其复杂背景,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实。很多信息变化很快,一个小时前准确的信息一个小时后可能就不准确了,比如4月初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事件的报道,获救矿工的数字就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记者不断更新数字。另外,有些记者采访的对象不够权威,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甚至有些采访对象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不说甚至歪曲对自己不利的,最后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

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必要性, 从报道时效、报道内容、报道方式以及把握原则等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 以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视、听)性和吸引力, 增强舆

论引导的实效性。积极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工作, 既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舆论引导规律的内在需要, 也是 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必然要求。

一、与时俱进,打破传统观念。要想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我们首先必须更新观念、采取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空前活跃的今天, 企图通过封锁消息以闭目塞听无异于掩耳盗铃。国际互联网和电信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路径, 广大群众和信息源之间已不再存在密不透风的壁垒, 意欲秘而不宣瞒天过海只能是一厢情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加入WTO 后, 国内外媒体在新闻信息资源上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西方媒体历来重视坏新闻的价值, 突发事件是它们追逐的热点。面对突发事

件, 如果我们不能更新观念、采取开放的心态积极 应对, 而是缄口沉默抑或遮遮掩掩, 势必导致国内 受众注意力的转向, 从而既不利于舆论引导, 也不 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

第二,坚持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既要强调时效性,也要兼顾准确性。

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时间不仅意味着财产,而且意味着生命。作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新闻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效性不仅是新闻报道本身的新闻价值所在,而且还在社会预警,避免重大危机的发生和减少重大危机造成的危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要以“抢险”的精神和速度“抢”出应报道的新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布有关的消息。另一方面,确保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首先,在第一时间,如去机场的路上、候机过程中,先和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借助于当地媒体的采访资源,既可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可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其次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到达新闻现场。并且尽可能采访更多的当事人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最后,要优化的采编流程,准求时效的同时保证准确性,坚持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

第三,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应急机制,积极创新新闻报道方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立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创造了条件。面对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新闻媒介要整合资源,调整节目编排。积极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形成高密度、大容量的宣传报道 态势。

同时要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彰显优势,实现联动效应。本着最快、最全、最真实的报道宗旨,将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动态追踪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和预警报道等方式充分结合起来。运用演播室主持、专家访谈、现场报道、新闻滚动、电话连线、视频连线等一系列节目新形式,作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来源,有效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了观众覆盖面。

总之,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日益频发,新闻媒体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必须力求准确、客观,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宣传责任意识,努力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研究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1.俱孟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与创新[ J].新闻业务研究, 2001,2.刘伯贤.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3.李春暐.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文教资料,2 009 4孟建,重大突发事件引发媒体的反思与变革,现代传播,2003 5郑燕,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岱宗学刊,2003 6喻国明,媒体的责任与方向,南方周末,2002,2月27日

第四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做好国际新闻报道(改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做好国际新闻报道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生命,也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新闻报道要把握好舆论导向,这已成为共识;但对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国际新闻编辑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国际新闻报道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确把握国际新闻的舆论导向对于我们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媒体的职责

舆论导向指的是在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是由媒体的政治责任所决定的。在我国,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就决定了国际台的新闻宣传报道必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在思想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政治上,必须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国际台的办台理念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其中“中国立场”这四个字就是对国际台新闻报道中所应坚持的视角和立场的最好概括。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在1972年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即公众通过媒介来知晓事件或问题,并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也就是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这一实证性结论为舆论导向理论提供了基础,因为媒介会影响人们的关注对象,也就是说媒介议程会影响公众议程,传媒的影响力由此而生。此外,议程设置理论还进一步指出公众的关注往往会引起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即公众议程又会影响政府议程。可以说,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进步也需要媒体的支持与参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媒体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承担这种责任。

举例来说,日本《产经新闻》近期报道称,2月1日起,日本将派遣可搭载直升机的大型船舶常驻钓鱼岛,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常驻该岛,报道称这是日方将强化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警备体制。

由于中国是当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两国又是近邻,因此中国读者、观众对涉及中日间有争议领土的报道十分关注,他们也自然会以这个问题为参照,来看待中日关系。如果报道迟缓或者立场偏软,会让中国读者和观众产生屈辱和不满的情绪,甚至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

这就提醒我们新闻工作者,报道相关事件,不但要有全球眼光,还要有国内视角,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发展和稳定出发,客观、冷静的报道。

首先,有关报道要以我国外交部,中宣部的通告为准;其次,谨慎报道,不要在报道中带有强烈情绪,以免刺激国内不满情绪;再次,就是不要转载、炒作日本的相关报道,同时要审慎关注、处理国内的保钓言论,避免刺激日方,以免使我方的工作造成被动。

再比如,国内媒体对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体现了正确引导舆论、尊重新闻规律与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机结合。新闻媒体及时公布了灾情信息和抢救工作的进展;大量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各界人士对灾区的支援;热情宣传了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积极弘扬了抗震救灾中众志成城、互相支援的伟大精神,这些做法不但适时稳定了灾区群众的情绪,有效地引导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起到了明显的启迪和宣传作用,不仅感动了国人,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这说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客观反映事实、遵循新闻规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新闻媒体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和公正评述,达到正确舆论导向的效果,这也正是新闻规律的要求,不仅适用于国内新闻报道,而且同样适用于国际新闻报道。

二、认清问题,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又能迅速地进行全球化信息传播,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趋于紧密,国际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种国际新闻国内化的趋势。近年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上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可能在中国国内引起反响,东南亚海啸、美联储减息、国际金融危机、索马里海盗猖獗都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使得中国老百姓了解国际大事的愿望与日俱增,国际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不少媒体的看点与卖点所在。在国际问题日趋国内化的今天,如果国际新闻报道舆论失控,其危害是隐蔽的、深刻的,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例,此次护航任务是重大涉外军事行动,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国内外高度关注。如何报道护航行动,不是简单的媒体行为,而是事关国家利益、军队形象的重大政治问题

因此在报道上,新闻单位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适时适度,重点在宣传护航行动对维护我国海上经济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意义,宣传我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坚强决心,宣传护航行动对巩固和发展我国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少用“远洋作战”、“中国海军崛起”、“剿匪”等提法,淡化火药味,强化维护和平的意图,防止把我国护航行动渲染成国际舆论焦点。

国际新闻报道作为向中国读者介绍国外尤其是西方世界的窗口,一方面要尽力满足读者、观众对国际时事的强烈需求,把一切能体现人类共同文明成果,有益于中国三个文明建设的国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情况提供给读者,丰富国人的文化生活,扩大国人的知识面,提高国人的思想水平;另一方面,在信息传播全球化、中国网民数量不断翻番、获取外来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的背景下,要牢牢把握国际新闻报道的主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给西方的文化侵略提供一点可乘之机,切实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总体来说,当前国际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一些国际新闻报道政治敏感性不够强,时有站在西方立场说话的现象,客观上成了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传声筒。

国际新闻舆论导向一旦失控,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和深刻性。一是由于国际时事是发生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和事,容易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假象。二是与国内新闻相比,对国际新闻报道的限制相对较少;报道涉及面更广,有不少报道潜藏着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事关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问题。

2、从报道所涉及的地区来看,美、欧、日等大国的比重过大,对拉美、非洲等第三世界的报道过小。

有道是“大国小事即新闻”,“小国大事才是新闻”。美、欧、日等大国实力雄厚,掌握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主要资源,其内政外交对国际局势影响巨大,其“出镜率”远高于第三世界国家符合新闻规律。但对第三世界报道的比例过低,客观上会使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拉美国家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日益被边缘化,不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与此同时,对欧、美、日诸强报道量过大,也会为强化当今诸强掌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一旧格局提供舆论支持。中国作为最大、综合国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理应承担起积极为第三世界鼓与呼、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尽力的责任。

三、如何把握国际新闻的舆论导向 首先,国际新闻编辑必须要对我国的各项国策有基本的了解,对外交政策要有较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说,国际新闻报道要以配合我国的总体外交战略目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服务为宗旨;要遵循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要贯彻我国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的原则;要强调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正确反映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只有这样,国际新闻报道才能在全球风云变幻的复杂情况下,对突发事件妥善把握,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

在国际报道中,国际新闻编辑不能被西方舆论牵着鼻子转,西热我热,西云亦云,跟在西方媒体屁股后面,炒“灾难”、炒“丑闻”、炒“民主”、炒“制裁”。

其次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必须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判断、取舍,作出迅速和准确的处理,只有对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了然于胸,处理新闻稿和编排国际新闻时才能得心应手,不脱离党的宣传方针。

第三要熟悉世界历史和当代国际关系,对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地理、民族、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对各大国之间关系的基本状况把握准确,对各类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国际时事的是非曲直、轻重缓急。

第四要博览群书,尽量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娴熟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力避免因知识欠缺、误解词义等原因造成技术性的舆论导向失误。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备查找资料等不时之需。

第五,搞好国际报道要让国际报道与国内报道接轨.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搞国际报道的同志不能只埋头研究国际问题,忽视舆论导向不正确的国际报道对政策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国际新闻报道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国际新闻报道。

参考书目:

《传媒天地》2006年第4期 《试论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

第五篇:重大突发事件格式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xx]第cc期

报告单位: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发人:cc

关于xx县联社部分营业网点遭遇洪水情况的报告

xxx:

x月x日晚x点左右,我县辖内突降暴雨,暴雨一直持续到了x月x日上午x点,经过将近x个小时的暴雨袭击,我县大部分乡镇河道的水面上升,有的乡镇更是出现了河水淹没路面的现象。为做好特殊天气的金融工作,x月x日早上x点之前,各领导班子带领分管科室负责人就分别到达了情况较紧急的持续的xx网点安排抗灾的一些事宜。

持续的大雨致使xx水库水量急剧增加,为保障xx员工及财产的安全,上午oo点,aa在做好客户解释的前提下停止了营业,各领导班子也迅速和营业网点人员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转移,预计oox月x日才能恢复正常营业,目前,各项损失还在统计中。

下载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

    重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强化管理、经常教育、形成意识、保秩序、保安全、保稳定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经常性安全教育,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师生......

    对民生新闻报道角度的几点思考

    封面 目录 摘要 ............................................................................................................. 1 1.正文 ................................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星街道江村中学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处置和有效解决重大突发性事件,防止在发生重大性事件后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而造......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银监办发〔2005〕54号 2005年3月2日)第一条 为及时、妥善处置银监会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大突发事件,切实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为迅速处置在突发性重特大交通行车事故,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组织领导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分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重大突发事件,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妥善地应对和处置,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我行金......

    重大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XX县人民医院 重大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肃宁县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管理,提高气象部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