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时间:2019-05-14 23: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VRE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缩写。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遏制蔓延的重要途径。

一、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预防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②加强筛查,早期检出带菌者。在诊疗过程上加强对VRE的筛选,尤其是下述高危病人:⑴重症病人⑵免疫抑制病人(化疗或移植病人)⑶接受腹腔或心胸手术病人⑷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⑸延长住院时间的病人,或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接受口服或静脉万古霉素病人。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与报告

1、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时应按危急值报告要求向所在临床科室、院感科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2、经管医生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院感科。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感染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室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旦发现VRE立即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⑴立即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病人隔离于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⑵在病床床头、病历夹、病人一栏表上张贴隔离标识(蓝色为接触隔离)。

⑶尽量减少与VRE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⑸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⑹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⑺VER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⑻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利器放入利器盒,密闭运送。

⑼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等。

⑽患者在转科、转院之前要通知接诊的科室和医院,或开具放射、B超检查单时,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便检查科室采取防控措施。

⑾此类病人如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用后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⑿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⒀选用密闭容器运送患者标本。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

⒂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对床单位消毒。

3、院感科需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督导VRE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保证VR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参考文件

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2008)30号 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1)5号 ③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第二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一、微生物室负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一旦发现MRSA或VRE耐药模式,立即通知相应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临床科室立即把该患者隔离于单间病房,进行隔离诊治、护理操作,并尽可能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与病人接触次数。

三、在病床床头和病历本第一页上夹上蓝底版黄色MRSA或VRE字样的卡片标识。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中的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措施。避免MRSA或VRE在科内爆发流行。

五、主管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使用MRSA或VRE的相应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六、医务处和药学部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督导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质量。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到相应临床科室督导检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保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

八、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和职业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措施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第三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致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表现

发热,精神差,局部感染症状,而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其他如皮肤、泌尿道、产妇生殖道感染,重者为败血症。

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监测和报告

1、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时应按危急值报告要求向所在临床科室、院感科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2、经管医生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院感科。

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预防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

②早期检出带菌者。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重点筛查高危人群,提高病原学监测送检率。同时微生物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手段,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和院感科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

③加强消毒与环境保洁。医护人员检查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消毒,应用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医疗用品要固定,以防交叉感染。每天按要求对环境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

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实验室负责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监测,一旦发现MRSA耐药模式,立即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立即将感染或定植患者隔离于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⑵在患者病床床头、病历夹、病人一栏表上张贴隔离标识(蓝色为接触隔离)。⑶尽量减少与MRSA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⑸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⑹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⑺MRSA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⑻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利器放入利器盒,密闭运送。⑼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等。

⑽患者在转科、转院之前要通知接诊的科室和医院,或开具放射、B超检查单时,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便检查科室采取防控措施。

⑾此类病人如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用后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⑿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⒀选用密闭容器运送患者标本。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

⒂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对床单位消毒。

3、携带MRSA的手术医生不得进行手术,直至检测转为阴性。

4、院感科需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督导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保证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参考文件

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2008)30号

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1)5号 ③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第四篇:ICU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ICU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不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口罩可4小时更换一次,4小时内口罩在未污染时如需临时保存应遵循无菌原则存放,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应更换病室专用鞋。如临时访视,可以不换鞋应穿鞋套。4.工作帽:上班时需戴圆帽,头发不可过肩。

5.防护目镜:近距离接触患者,或有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风险时可佩戴防护目镜。

6.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戴手套不可替代洗手,戴手套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7.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使用速干手消毒液,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流动水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9.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10.加强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对卫生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其工作是否符合消毒隔离要求进行监督、指导。

二、病人管理

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隔离于单独房间。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房间不足时,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分组护理,固定人员。5.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安置于正压病房或隔离于单独房间。6.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7.如无禁忌证,将病人床头抬高30°。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如气管插管病人),每日四次口腔护理。

三、访客管理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访客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应穿鞋套。3.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戴一次性口罩。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用速干手消毒双手。5.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6.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7.以宣传小册子读物、知情告知、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建议0.5%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及时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或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及时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五、物品管理

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75%酒精擦拭外壳,按钮、面板每日2次。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可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的物品如一些种类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首选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无菌水或冷开水冲洗装置,悬挂晾干,封闭保存备用。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及其配件、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5min后用清水擦拭每班一次。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4.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止血带,一人一带,每日使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6.采血针,一次性使用,一次一针。

7.体温计(腋下):要求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后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擦干,干燥保存备用。8.口服药杯、氧气湿化瓶等医疗用品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清洗干净后干燥保存。

9.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10.纤维支气管镜消毒:使用后用500ml无菌水冲洗气管镜镜,纤支镜外部用75%酒精擦拭。用消毒内镜专用酶(1:500配制)擦拭及冲洗气管镜腔2次并保留5分钟。纤支镜全部置于配制好的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30-40分钟(特殊感染病人浸泡10小时),用无菌水冲洗纤支镜外部及内腔,备用。

11.在进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时,勿将非直接接触病人物品(如治疗盘、胶布、棉签、护理病历等)置于病人床头桌、病床。12.所有医疗用品如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氧气湿化瓶等重复使用医疗物品,消毒后备用保存时间为7天。

六、环境管理

1.空气:开窗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ICU病室采用30万层流净化。

2.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避免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洗,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3.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擦两遍。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爆发时,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两次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病房消毒用抹布、消毒液容器每病室一个,消毒液应现用现配(500mg/L含氯消毒液);做物品擦拭消毒时,擦拭每个部位后应清洗抹布。

七、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2.病人的感染性液体要倾倒入下水道废液池(洗消间废液池)。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医疗废物弃置于黄色垃圾袋内,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输液袋、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垃圾,单独置于黑色垃圾袋内。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废物,需盛装在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容器内,待盛装物到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在外层垃圾袋上贴上有警示标志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医疗废物”的标示。4.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洗消间废液池)。5.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必须加盖。

七、监测与监督

1.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2.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每月进行ICU病室空气,治疗室空气培养监测。对ICU病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负责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5.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6.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医院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7.ICU工作人员接收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五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1、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发放。

2、口腔科、放射科应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3、口腔科牙钻等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麻醉科可重复使用的螺纹管、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内窥镜使用后按规定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消毒、灭菌效果,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内窥镜要做特殊消毒处理和登记。

6、可重复使用的各种导管、管道,如供氧管道、导管、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湿化瓶消毒后,干燥保存,用前放置无菌用水。

7、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瓶内用水应每日更换。

8、病室及门诊各诊室内的空气应定期消毒,有记录。

9、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必须一桌一布,用后应彻底消毒。

10、患者用具(脸盆、尿壶、便盆等)均使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份。

11、病人的衣服、被褥、床单等定期更换,使用被服袋和被服车收取,密闭运送至洗衣房,不得在病房、走廊内清点。传染病病人的被服按传染病消毒隔离规定进行处置。

12、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3、病区的拖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14、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由专人定时收取,日产日清。

1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手提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16、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标本、培养基、毒种等应就地进行高压灭菌或高效消毒剂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17、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高水平消毒。

18、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19、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期检测。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戊二醛应每周检测。

20、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现配先用。

21、消毒、灭菌后的器械、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

22、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的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净化后排放。

23、体温表使用后,用500mg/L的“84”消毒液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放入消毒容器内干燥保存备用,消毒液应每日更换。

24、负压吸引器,使用前瓶内倒入消毒液;引流瓶、瓶盖、引流管应每天更换消毒,晾干安装好备用。

25、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6、消毒液容器每周灭菌更换2次;常用的无菌敷料罐(如棉球、纱布、呋喃西林棉球罐等)必须高压灭菌,每天更换;安尔碘、酒精应选小容量包装,密闭保存,3天内用完。

2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开启时间,在2小时内使用;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开启的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最好采用小包装一次性使用。

28、无菌、消毒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柜内,有专人负责每日检查,柜内每日擦拭消毒。无菌物品应标明名称、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等,标记清楚,不得有过期物品。

29、无菌物品的包布必须双层,一用一清洗。

30、治疗车上的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应备有速干手消毒剂。

31、用2%戊二醛浸泡器械(内镜),消毒需30分钟,灭菌需10小时,使用前必须用灭菌水彻底冲洗。盛装消毒液的容器每周更换二次,使用中的戊二醛每二周更换一次,每周测试浓度一次并有记录。

32、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应每周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如遇污染时应随时消毒。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三十八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1、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4、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5、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下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以及应急方案 一、预案: 1、对全体餐饮人员进行卫生培训,使餐饮人员懂得怎样操作符合卫生要求,各厨房制定出卫生规则,检验人员应定期到厨房宣传卫生知识,监督......

    诊所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院感制度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卫生法规: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第一条:执行职务......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环境管理 1、 手术室人员出入管理 (1) 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室,本科医生(含进修、实习生)要参观本科手术,须......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条 医院手术室的建筑布局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功能分区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票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票日期:工作票号:工作负责人:位置编码:工作许可人:工作内容: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危险点预防控制措施交代情况(执行√)触电工作中验明确无电压与带电设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