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民中学2012年教师专业考试分析报
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2012年教师专业考试综合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为了引导教师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013年1月17日,教育局举行了全市教师业务考试,我校72名教师报名,中学62名,小学10名,实际参考人数也72人,无一人缺考。72人参加了14科的考试,合格率100%,人均分84.27,90分以上20人,80分以上39人,70分以上13人,没有70分以下的;考得较好的学科有:语文最高分93,最低分84;英语最高分91,最低分80;物理最高分96,最低分86;历史最高分91,最低分78;地理最高分90,思品最高分93;小语最高分90,最低分88。
这说明:从个人素质看,我校教师业务水平整体上较高,但发展也不太平衡,有些学科高到90以上,低到70分。所以必须制定出明确的整改目标,强化整改措施,督促老师加强业务学习,打造出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虽然我校教师专业测试总体成绩令人满意,但是考试是为了找差距,找缺憾,为今后的工作找准方向和目标,所以我们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成为最优秀的教师。
二、本次教师业务考试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个别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掌握还需加强
本学习,我校对于2011版新课标进行了强化培训学习,全体教师利用教学课余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领悟,做了大量的笔记,学校也进行了测试,效果是明显的。但本次考试还有个别教师在填空和简答题上有丢分现象,说明对课标的理论知识还需强化记忆,以便于应用实践教学中。
2、部分教师对基础掌握不牢。
本次考试的命题有30%的专业知识,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准确的答题的,但是,个别教师答题的准确率不高,比如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个别教师对个别题目的理解和解答很不到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师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没有掌握。
3、敏锐性不强,对课程及教材的把握不到位,研究缺乏深度。
加强对课程、教材的研究,对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要。而对课程、教材的研究,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掌握一些通识的新课程理论那样简单。必须花大气力认真分析、比较异同,要通过透析教材,洞悉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隐含意图,从而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本次考试命题有30%的教材教法内容,从本次考试情况来看,我校部分教师并没有那样做,没有认真的研习教材,没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如:化学教师对新教材必须把握的知识环节都没有弄懂,更不要说对什么系列的教材适应力和开展探究式教学了。本次的数学考试也是一样,教师自己都拿不准,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吃得不够透,音体美教师对课表和教材的把握也需在平时的教科研活动中予以重视。
4、思维层次不深,对命题的隐蔽点、创新点领悟不透。
此次业务考试,虽然是以基础为主,但是命题类型多变,综合性比较大,考得是我们老师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考得是我们教学上有没有新的创意,考得是我们老师到底知道多少,同时也折射出我们的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等方面做得不够,在学科渗透和综合方面,尤其是运用学科思想答题等方面还要加强。部分学科凸现出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该学科专业训练,缺乏教师对该学科科学有效的整体思路、独特措施,从此次业务考试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中的科学性不够。
5、态度不够端正,少数教师不太重视。
诚然,我们是有些教师不是该学科毕业的专任教师,但是,我们越是那样就得更加努力地去钻研业务,作为一个教师,没有理由说不学习的。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注定了要“以书为伍”。可有些教师抱着60分满意的态度,不去好好的复习,不去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弄清楚。这应该是教师的悲哀,用这样的态度又如何教好学生?这不仅是一个人业务水平的问题,更是我们的职业道德的问题。
三、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1、加强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着力研究读书与教书的统一点。
①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生活常态。要知道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只有把读书当作日常生活的常态,把读书看得如同呼吸、吃饭一样重要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不间断地读书,跟它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只有读书,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2、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其次要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3、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加强教师互助合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讨论、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4、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成为一种多向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要求教师做到有1/3课时的教学后记,就是这目的;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组织写教学反思、观看课例等,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5、应围绕四个字下足功夫,做足文章;这四个字就是:学、听、做、写。
学:学理论,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理论。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再就是学专业,教师要有所教学科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学经验,学习专家和同行同事的先进经验,以弥补自己工作之不足。还须学教法,教法要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形式发展之需要。
听:利用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听专家讲座、报告,吸收其教育教学之精华。每期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每个教研组有教研课题,由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听他们的谈教学的心得,这些是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古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其原因也在于此。听优秀教师讲课,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常用别人的先进经验来充实提高自己,就会使自己就站得高,看得远;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所提高。
做:教师要经常做各种各样的课,要积极踊跃地去做汇报课、示范课、优质课、交流课等。一定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做课实践中,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进步一定快,成熟定然早。
写:教师要常写教学小结,多写工作体会,善写教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实践,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教书匠向科研型转变。这是一个飞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值得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予;否则,你将永远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上,不会有任何长进。
6、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一定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在“敬业爱生”4个字上。敬业的核心是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尊重职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心态,是职业成功的前提。精通职业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
总之,以这次教师专业考试为契机,狠抓我校教师业务素质。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且严格督促检查,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2013年1月20日
第二篇: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题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
1、《专业标准》包括、和实施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2、《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
、四个方面。
3、基本内容含
维度领域共
条。
4、《专业标准》的制定目的是
依据是。
二、简答题
5、简单解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10)
6、你是如何认识“学生为本”的?10分
7、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教师职业的?10分
8、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知识?10分
三、论述题:如何把《专业标准》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测试题之01
一、填空题(25分)
1、《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可以采取宣讲、讨论、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
3、通过学习宣传,帮助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发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4、各地、各校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
5、将《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6、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目的是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7、《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强调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有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 力为重、终身学习。
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基本内容的描述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9、《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中学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 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 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 效管理机制。
10、中学教师要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 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 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二、简答题(35分)
1、简述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4分)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 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为本?(3分)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 有个性的发展。
3、你怎样理解与认识教师职业?(3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4、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有哪些方面?(5分)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 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 氛围。
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应注意哪些方面?(3分)
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 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6、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有哪些?(3分)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7、简述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的要点。(2分)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8、简述教师专业能力的要点。(3分)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教育教学评价 沟通与合作 反思与发展
9、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3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2013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样题03
一、填空题(共30分)
1、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2、《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的维度有、和。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
5、中学教师要树立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 学生的全面发展。
6、中学教师应不断提升,使自己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7、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理解所教学科的。
8、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有效地沟通与合作,还应该协助中学与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9、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属于领域。
10、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还要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学习计划。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A.教学管理人员B.中学教师C.教育科研人员
2、中学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3、下列教学方式中,教学效果最差的是。
A.启发式B.填鸭式C.讨论式
4、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想、、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A.心理
B.个性
C.艺术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
A.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B.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C.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6、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
A.智育B.德育C.体育
7、下列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是 A.学科知识
B.教学设计
C.教学实施 8、下列属于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是
A.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B.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C.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9、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C.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
10、在教学中,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做法体 现了理念。
A.能力为重
B.学生为本 C.师德为先
三、判断题(共 10 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
2、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是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 知识。
()、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是中学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知识。()
5、教师应该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不需要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 学科的联系。
()
四、简答题(共 30 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学生为本”的理念?、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对于自己任教的学科,应具备哪些学科知识?
答:①培养双赢的品格;②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③签订双赢的协议;④建立双赢的制度。
.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为人师表的表率性;为人师表的律己性;为人师表的内外统一性;为人师表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为人师表的平凡性和精神的 高尚性。.教师在实践中体现爱与严的结合应把握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要善于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要适度把握对学 生的严和爱。.廉政从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保持廉洁自律,监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
.在实践中体现严谨治学主要应把握哪那些方面?
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把握规律,科学施教;严以律己,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教师与学生家长应保持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联系交往的互尊性,教育过程的配合性;平等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互尊性不仅 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也不仅仅是搞好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道德的必然要求;配合性是因为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个
方面影响的一致性,特别是学校与家庭影响的一致性。、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 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 择权(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2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 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 ? 有利于学生 ? 学习中 掌握方法。
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2)由 “ 大一统 ” 教育向 “
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 转变;(3)由 “
以教定学 ” 向 “
以学定教 ” 转变(4)由 “ 重结果 ” 向 “
重结果更重过程 ” 转变;(5)由 “
知识权威 ” 向 “
平等和谐 ” 转变(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 化转变。
3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2)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3)在评
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5)上述各要点有说明的加 1 分。
3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
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
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分析应用题 :
33、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
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 2002 年 5 月 20 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 ? 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 ? 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
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看法独到,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可再 奖励 2 分。但本题给分不超过 20 分。
34、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 “
知识本位 ”
教学设计向 “
育人为本 ”
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1)从目标设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 “
知识目标 ” 向 “
三维目标 ”? 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 “
封闭、单
一、确定性内容 ”
向同时兼有 “ 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 ” 转变;
(3)
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 ? 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
(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 有局限的。(4 分)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每个要点 4 分)
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体会。(1 - 4 分)
36、、校长是一校之魂。面临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的问题,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温家宝总理说:
“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
学校领导者工作的三部曲:一是研究自身的成长发展;二是研究教师的成长发展三是研究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教师队伍的科学发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38.为什么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化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学校的最大财富。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事关教育的大局,事关人才培养的成败,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关注与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党和政府、学校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全社会 的共同责任。
学校领导者的最大责任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和谐发展,让教师走向成功。
39.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即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基本含义四条: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师专业性。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国
窖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也
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40.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
要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和特点
培养教师的职业兴趣并热爱教师职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规范。
培养教师具有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
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学习机会。
学会激励教师,并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条件,营造环境。
41.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要读懂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要读懂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要读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要读懂 学生.42.如何当好学校领导者?
成功是每一个领导的主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与成功之路不该是一个模式,更不该千校一面或千人一面。
办有特色的学校,当有个性的领导。
领导者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办学个性,而办学个性又决定着办学的特色。个性创造特色,特色显露个性。有个性的领导才能办出有 特色的学校。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就要有为。领导者要做到有位又有为。
“有位”与“有位”事关教育的成败,学校的命运,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
43..教师怎样实现有效家访?
(1)确定家访对象,明确家访目标;(2)做好访前准备;(3)切实把握家访时间;(4)家访时的谈话要讲究艺术性;(5)做
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44.教师怎样还课堂给学生?
(1)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2)放手给学生的情境设定;(3)培养学生检查与反思的习惯;(4)修炼好“启发”这一 基本功;(5)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5.体现教师仪表风度的方法有哪些?
(1)努力塑造优雅的风度;(2)注重高雅的谈吐和文明举止;(3)要注重自己的仪容端庄。
46.“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6、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内容是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47、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
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
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 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三个层次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三个层次的关系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其关系是:
①理想层次着眼于从较高层次的理想状态对教师职业道德定位,它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伦理行 为的高要求。
②原则层次着眼于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它既表达了现实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对教师 职业伦理行为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考虑到我国教师现有的师德水平以及如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向更高层次迈进。
③规则层次体现了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底线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要求。这些要求一般直 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有很强的观察性和操作性。教师职业道德规则通常采用否定式语言格式,以明确在教育工作中的哪些行 为是不允许采用和呈现的。
49/.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答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 , 集体 , 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三大方面 , 即教育功能 , 调节功能和社会促进功能.1, 教育功能.从伦理学上看 , 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 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 , 品性 , 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 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 着催化和激励作用.再次 ,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 ,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 成起着完善作用.2, 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 , 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 , 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 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 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3, 促进作用.在实践领域 ,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 ,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其一 , 通过培养学生 , 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二 , 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 , 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2.“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一年,然而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一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请问:您希望自己成为哪种人?为什么?
1.要点:(1)应该希望自己成为实实在在教书的人。
(2)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担负起教师的职业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把教育工作仅仅看做生存的手段。
(3)一个具有事业心的教师,应该追求创新、完美,而不是把教育仅仅理解为职业。
(4)我们应努力使自己走想崇高和创新。
3.“面对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虽然我们未必能‘管得住’他们,但是至少应该‘管得住’自己。如果对这样的学生无可奈 何,那么至少不要使他们因有我们这样的老师而变的更差。这应当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做到的。”
您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要点:(1)可能由于主客观方方面面的原因,自己无法‘管得住’或教育好‘问题’学生,但至少不能放弃对这些学生的关
注和教育,折射教师职责的基本底线。
(2)然而,从更高的要求看,教育“问题”学生,做好转化方法,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探求有
效的教育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答:(1)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2)
“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
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其构建应符合三大原则:服务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张力性原则。(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
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4)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
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关于师德规范要求的认识。
答:
《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提出了教师应遵循的师德规范,包括:(1)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并鼓励 他们发展独特的判断力;(2)教师要致力于培养作为未来成人及公民的道德意识,并以民主、和平与民族精神教育儿童;(3)教师
不能因性别、种族,肤色及个人信仰和见解的不同,将个人信仰及见解强加于儿童;(4)教师要在符合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实施 仁慈的纪律,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 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
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 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
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
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 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 服从分配 , 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 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 弄虚作假 , 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 ,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论述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及其启示
答:共性:(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国外都极为重视编制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
养成上和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2)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西方国家注重
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
容。强调师生关系旨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西方国
家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堂进行简单的灌输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
启示:(1)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
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西方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 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该现实一些,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高尚”走向“朴素”,更加符合人性,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3)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走向“养成”。注重教师职业及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 和教师被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专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4)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我国已
正式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学习国外严把教师职业入门关的做法。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外的经验,吸取合 理内核,促进我国教师职业到的建设。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三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和社会促进功能。
1、教育功能。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
教育功能。首先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其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 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再次,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
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教师职业道
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对教师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促进作用。在实践领域,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在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2013 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样题 04
一、填空题(共计20 分,每空5 分)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2.专业理念与师德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要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中要求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
,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判断题(共计20 分,每题4分,请打√或×)
1.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
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2.教学设计包括: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 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教育教学评价包括: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沟通与合作包括: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通识性知识要掌握: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简答题(共计30 分,每题15 分)
1.职业理解与认识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反思与发展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计
分)
中学教师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
第三篇: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题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
1、《专业标准》包括、和实施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2、《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3、基本内容含领域共
4、《专业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是。
二、简答题
5、简单解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10)
6、你是如何认识“学生为本”的?10分
7、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教师职业的?10分
8、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知识?10分
三、论述题:如何把《专业标准》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27分
第四篇: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精选)
1、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 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3)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发展。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
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力的只有14.9%。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答题思路: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用牺牲我们孩子宝贵的童年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所宝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慧、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发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葬送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济的。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
4.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答题思路: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
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答题要点: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2)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6.人的智慧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
素。答题思路: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发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3)人的发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
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A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说,“我觉得“迂”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
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答题思路: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
8.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9%、94.4%、70.5%。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答题思路:
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改革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
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9.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答题思路: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10.“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少休息时间也说不清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要点:1)读罢这则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成绩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需要清理。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怀疑,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其在学习上获得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学习。其次,是在人格方面,应和教师沟通,争取老师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信心。11.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关于爱子亚瑟的一段祈祷词:
主啊,教导我儿子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我总算这辈子没白活。阿门!请从这段祈祷词中总结心理健康的一些要点。
答题思路: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据统计,大约有十类七十五条之多。比较概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预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补充内容)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将军对儿子的发展寄予的厚望。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我们重视的只是孩子的智力,表现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只要学习好,就认为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掩饰了人的更重要的一面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而将军重视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希望孩子有能力,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健全。对照上述心理健康的内容,可以看到将军希望儿子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3)这个案例发人深省,应引起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2.旷课去网吧,9天不回家
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今年五月2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5月10日,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占网吧总人数的57.3%。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3)本案例应着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阐述,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4)家庭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人格同步成长。13.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对上述调查的结果,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1)从对学生的评价看,应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而且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能力、人格等。2)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决不能只看成绩,搞“一俊遮百丑”,有的时候,仅仅成绩好,并不代表其它的素质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应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全面。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协调配合,不可把家庭变成“付学校”,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尤其引起重视。4)可以参考前面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和上述案例。
14.这孩子该不该退学时间:2001年4月25日致电人:李女士夫妇事由:学校以孩子不是一般的淘气,帮助无数次,但均无效果,并危及其他同学为借口责令我们孩子必须退学,尽管我们夫妻俩多
次请求学校给孩子一个机会。我们认为,孩子表现不好与学校教育有关,不应该让孩子意退了之,毕竟孩子只有13岁,才上初一。请从依法施教的理念进行分析。答题思路:1)孩子不应退学,因为,他只上初一,还处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责令孩子退学是不明智的违法行为。2)所违法令有:国际上的,1989年11月20日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学校应无条件让该学生复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有所长进。4)学校、家庭应密切配合,帮助孩子从各方面有所进步。
15.批评、惩罚与爱心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对以上调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1)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处于冲突之中,他们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实际是“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且这样非理性的做法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的历程将是长期的、痛苦的。2)教师们应意识到批评、惩罚≠爱心。爱心的表现是前面说讲的海伦老师的“优点单”、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爱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而惩罚会导致不良人格和个性的发展,等他们成人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学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4)教师应树立的当代学生观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16.美国初一学生的一节数学课。教师的教学步骤是: 1.写出三组例题: 3×3 =(9)8×8 =(64)11×11 =(121)2×4 =(8)7×9 =(63)10×12 =(120)(以上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如果 25×25 = 625 那么 24×26 = ?(624)3.你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4.用语言表述你的发现。5.用数字符号表示。n 2 =(n—1)×(n + 1)+ 16.学生自己证明。用有关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说明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特点,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结合自己的教学你有何想法?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把教学目标简单地放在解题和运算上,而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2.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例题和教学步骤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3.本案例注意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分析中应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
17.一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位女生写的是“齐心协力”,老师判错,因为答案是“同心协力”。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这位女生填了“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因为答案是“惟妙惟肖”。你是如何认识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你对学生评价的理解和建议。(要有自己的分析、说明,不少于300字)
答题要点:1.依据现代评价观,在此案例中不应该只认定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因此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2.依据现代评价观分析此案例,说明教师做法为什么不对。3.说明现代教育评价观的主要观点。
18.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
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答题要点: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3.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学生答:“牺牲了。”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⑴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启发式教学。⑵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这是教学方法地指导思想。⑶从实例来看,老师只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答,只是回答的一个已知的事实,并没有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故称不上启发式教学。20.前不久,我在xx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要点:⑴这是一个令人痛心、遗憾的场景,这位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⑶从这位教师的行为看,表面上是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处罚,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摧残,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而且对孩子的终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他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任意伤害学生,使学生怕;二是对教师的行为不耻,造成厌学,对老师恨。像这位教师这样的行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少,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十分重要。
21.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的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⑴我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⑵该校领导对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是对素质教育不理解。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包括六大方面,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位校长对此毫无了解,可想该校怎么开展素质教育的。二是这位校长把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搞混淆了,二者是有区别的。
2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⑴说明遗传的因数是不容忽视的。代代相传的生物质体――音乐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良好的音乐思维等,为这个家族音乐家辈出奠定了物质的基础。⑵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为音乐家的成长提供了温床。可以想见家族的音乐氛围、文化熏陶对后辈的影响,才使的后代人才辈出。
23.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
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⑴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不对。⑵教师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
因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教师提供了必备的教育理论素养,如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自觉地以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⑶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既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影响到教师职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能视之为与己无关的事情。
24.有些教师要求迟到的学生先喊“报告”,待讲课教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教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教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学生一律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教师允许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但都在教室里罚站很久。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如何?应如何正确对待?
答题要点:⑴我认为这几种做法均不妥。⑵理由是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行为即使有某些不当之处,也是可以谅解的,而不是教师借以处罚学生的借口。案例中的几种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孩子,是对孩子的变相惩罚。⑶我认为较平和的做法是,教师在不中止教学的情况下,目示孩子到坐位上,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可以了解情况后再做思想工作,或者请家长配合。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能期待,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25.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要点: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反思。长期以来,狭隘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没有思维能力。美国曾有这么一则案例。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说:天鹅的形状象2。孩子回家告诉了母亲。这位母亲向州法院起诉了该幼儿园,诉由就是这种教法限制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如果老师没有说天鹅的形状象“2”,我的孩子可以把天鹅想象成别的什么。结果是这位母亲胜诉。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引导孩子“怎么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只能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况下得到充分发展。在我国目前教育状况下,教师和家长要考虑的恐怕是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潜能,切莫随意“开发”孩子的智力,在你没找着好的办法前。26.“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要点:(1)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臣属关系,教师有与“天地君亲”并立的地位。常听许多家长讲(教师也是这样认为):老师的话是圣旨。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对学生前途有着类似于“生杀予夺”的权利,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即使心里不服,也不敢逾越。所以问卷中才有如此反映。(2)新时期师生关系理应有转变,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师尊”而为“互尊”,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教学中应平等对话交往。至于能否成为朋友关系,要看双方的情感需要和培养,当然,那种关系是一种境界,真的达到非平常力所能为。
27.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要点:(1)这位教师的做法好高明。(2)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模范地遵守了教师应有地职业道德,表现了对学生地真心热爱,更重要地是他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了学生地自尊心,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3)这位教师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和学生是真心朋友。
28.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出差途中,恰巧与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夏令营同在一个硬卧车厢。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发现,这批小学生不仅有的带着真皮旅行包和高档生活用品,而且许多孩子不吃团里发放的方便食品,大量购买饮料、食物、纪念品,甚至三俩结群走七八节车厢到餐车吃“小炒”,十元一盘的果盘更是供不应求„„
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消费现象?请从劳动教育或三结合教育方面进行分析。要点:这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回答的方法很多:其一:如果这是一群独生子女,其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属于不正常的消费行为,何况是在旅行途中,干吗非得让孩子过那种苦日子呢?这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其二:中国教育现状就是这样,社区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严,严在智力培养上,其余不管;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对孩子的严要求主要表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此外,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其三:解决的办法是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管在平时,教在小事,注意养成教育。
29.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⑴这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违背了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五
岁的孩子,尚处在幼儿期,玩和游戏应该是孩子的主要工作。但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被迫学习各种特长了,其生理和心理都不堪重负,正常的需要受到压抑,久而久之,终于导致家长最不愿看到的现象。⑵这个孩子因为从小压力过大,以致性格扭曲,产生了厌学、拒学现象,应引起家长的反思;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违背规律,是没有好的结果的。⑶家长可以试着变换方法: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带孩子出去玩,注意不是学什么一技之长,开阔视野,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待孩子性格、天性恢复后,再因势利导循诱之。30.“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派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请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派名榜”带来了什么?(分析文章必须在300字以上)要点:1)排名榜的起因:任何教育现象都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和反映。排名榜是现实存在的教育现象,自有其滋生的温床。它是我国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表征,是我国教育体制的表征,是应试教育的本质表现。2)排名榜的实质:排名榜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视分数为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成长的过程及其其它素质的培养和表现,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十分偏激、片面的教育现象。但要完全改变则需要时间。3)排名榜的后果: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案例中就是这样的情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排名榜刺激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只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只会考试,而不重视其它素质的发展,成为一名狭隘、投机的人。不利于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妨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终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4)改革的方法:推行素质教育,建立全面、公正、合理的有激励的教育评价体系。
31.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正在实施“小博士”工程,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请根据上面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要点: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小博士工程中,学生要完成课题采用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提高等。(2)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通过探究获得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做课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资料分类整理、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汇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活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3)在课题研究中,有些同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带动、增加所有学生的参与性。(4)在上面的学习方式中包含着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定课题、自己制定课题完成的时间、自己安排研究进度、研究方式等,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学习能力。(5)上述课题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关,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
32.“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你赞成这个说法吗?请就环境与人的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及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发展着的,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环境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内容。孟子家居墓地时,他学到的是丧葬礼仪;身居闹市,他学的是买卖;而在学校附近,他则开始潜心于学问。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学生处于怎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成长。因此作为学生通常所处三种环境:学校、社区和家庭,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起优化环境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功能,给学生一方净土。作为学校,应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作为家庭,应给学生一个民主和睦、相互之间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要教育学生,使其能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2)环境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孟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耳濡目染,通过好奇、模仿从环境的影响中学到了不同的东西。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与左右。作为家长或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作用教育影响学生,并利用环境创造机会启发教育学生。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没有孟母“断杼教子”使其幡然悔悟,及以后的发愤笃智、朝夕勤学,也不会有后来的圣人、大儒。因此,根本上还是要变“我要你学”为学生自己想学、自己乐学,才能最终成才。
33.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结合上面的事例,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答题思路: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2.“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赵宁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赵宁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赵宁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3.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赵宁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4.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赵宁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34.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答题思路:1.建立业务档案,说明校长重视教师的工作成就,以教师的工作实效对教师进行评价。2.建立业务档案,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工作本身,增加责任感。其理论依据主要是: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注意提供自我实现的途径。4.双因素理论中更多地着眼于满足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本身、工作成就。5.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人的成就需要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
35.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可以肯定的。2.点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36.一所学校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两位年轻教师的教案,条理分明、语言漂亮,可称一流,但教学效果不好;两位老教师教案简单、间用符号、不合规范只有一份“板书设计”和一份“双基归类表”,而他讲课时用这两份“自行设计”的板书和图表,再加上教学参考书,教学效果非常好。以上情况使校长遇到了难题。试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论述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参考答案:1.领导对于不同的教师,要求和管理的措施也应不同。2.对待教案的要求也应不一致。对待新教师应要求比较详细、具体,而对于老教师就应大胆放手,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37.张校长上任后,大张旗鼓地强调竞争。他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管理活动中开展各种名目的竞争。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为争先进,扯皮揭短。该校的王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所教学生本学科分数上升。但其他教师都来找张校长,不愿与王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张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分析师竞争中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如何采用有效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竞争有积极作用:激励作用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人才;选拔骨干;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竞争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保守封闭;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加剧;个人发展停滞;产生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态度。管理上的建议:应根据任务性质和教师状况确定教师工作的目标结构(竞争、合作与独立);在竞争的同时,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适当交替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38.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
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其原因如下: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导转化。39.冯阳生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对他真是宠不得又横不得。冯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地区、省里都有名气。学校交给他的工作都。最后冯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如果你是校长会如何做,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冯老师的要求是正当的,校长应给予一定的权力,可以考虑让他担任实习小组的副组长等职务。2.这里涉及领导用人原则的问题。领导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长,重在使用。注意责、权、利的结合。3.案例中的冯老师是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老师,对这样业务成熟的教师,领导要适当授予一定的权力,这样既利于工作的完成,更利于教师的成长。
40.例1:下午4点A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即将开始,与会者面前摆着笔记本,两个座位空者。差一分四点,张校长进来说:“现在开会了点计划表,以及对你们年级和教研室的要求,有什么困难吗?”会议如此继续下去„„。例2.B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将在5分钟后开始。王校长在室内一角,正热心地与位教研室主任交谈。了,会议开始讨论校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拟订学校的改革计划”。
试描述这两个学校校长采取的不同领导方式?两位校长领导方式有哪些主要差异?你认为那一种领导方式较好?为什么?参考答案:B中学的方式较好。A中学张校长是采取任务型的领导方式;B中学王校长是采取以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从本例来看A与B两校的校长在召开会议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不同:对成员的态度及与成员相处的关系不同;决策与采取决定的方式不同;会议召开的方式及时间要求也不相同。B校王校长的领导行为方式要优于A校张校长。学校是非生产部门、人际取向的领导应优于生产(或任务)取向的领导。
41.某校新来了一位安校长,他的做法和前任校长形成极大的反差。前任校长比较专断,大事小事都一人说了算。而安校长到校后就和四位副校长开会。他说:论教学,我不如老赵;论后勤,我不如老钱;论小学部,我不如老李;论初中部,我不如老孙。今后你们要各司其职,大胆工作,干好了是你们的成绩,出了问题,大家研究。这时,大家面面向看,心里都在问:那你校长,干什么?之后,三个月后,安校长在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改革措施,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校长受到教师的尊敬的好评。
试用领导风格理论分析、论述安校长为什么“安乐”而有成绩。参考答案:
1.简要说明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的表现。2.本案例中的安校长属民主型领导作风。3.安校长能够看到几位副校长的优势、特点,采取的是支持型和集体讨论决策的民主方式。42.学校辞退“末位教师”合法吗?
李某某是某乡镇中心小学教师。1998年以来,学校实行人事制度改革,自行制定了“末位淘汰”制,规定教职工考核等级为C级者将被李不服这一决定,想到法院讨个说法。分析:请根据教育法中对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分析该校是否有权利辞退位居“末位”的教师? 参考答案:
学校的辞退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法律效力。辞退是指学校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主动解除其与教师之间劳动关系的行为。辞退就是用人单位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依法(依约)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它等于解聘,即解除聘用合同。那种认为“解聘与辞退是不同概念”的观点,是反映计划体制的落后观点。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教师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学校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教师本人。“末位淘汰”制,是指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靠后的人员予以淘汰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原本无可非议。但在实践中,由于该制度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各方认同的“末位”标准,因而其随意性、片面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多。因此,在签定合同时,如果学校和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采取“末位淘汰”制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做了明确约定,则学校可以根据工作业绩的结果辞退处于“末位”的教师。否则,如果合同没有事先对“末位淘汰制”作出明确的约定,而教师已经切实履行了合同,没有违约,学校单方依照自行制定的“末位淘汰”制辞退教师,则构成违约。在当前“末位淘汰”制还不完备的情况下,还是应依照法律的规定解决问题。前述案例中,学校和教师李某某并没有事先对“末位淘汰制”作出明确约定,学校仅凭单方制定的“末位淘汰制”辞退教师,明显构成了是违约。并且,学校未履行《劳动法》规定的提前30日通知教师李某某本人的法定义务,在程序上亦不合法。因此,学校的辞退决定是无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有权聘用教师和其他职工,对教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但也有依法维护受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义务。因此,学校辞退“末位教师”没有法律依据。
43、点到为止
陶行知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女生在考试题中少写了一个标点,被多少年过去了,那女孩已经成人成才。她找到陶行知先
生说:“那件事以后,我才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分析:请分析陶先生的批评艺术。
参考答案:看来,陶先生“点到为止”不仅没有妨碍孩子改错,反而促进了孩子更好地做人。试想,假如陶先生当面指出真相,结果怎样?不是女孩被迫认错,就是她一时抹不过情面,死活不认。但无论哪种结局,学生的自尊心都将受到伤害,更谈不上对那位女生有什么教育作用了。
说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位老师都明白它的意义。从理性上讲,都清楚该怎么做。但孩子就是孩子,总有气得你发疯的时候。盛怒之下,能点到为止,才是我们每位教师修炼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有着最基本的“自尊”“自律”“自省”的意识和能力,适合他们的决不是终日担心的“严防死守”,呵斥鞭打的强行入轨,而是尊重和信任,豁达和感化。教师要有雅量,能宽容,会“糊涂”,要给学生留一片思想和言行的自由天地。在教育中,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素质。校长把批改试卷看成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尽量地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点到为止”不仅没有妨碍学生改错,反而促进了她更好地做人。道是无情却有情,让冷冰冰的分数多一点人情味。没有宽容,就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就没有学生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创造科学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看,宽容有一种精神动力。宽容能使教师抑制“教师中心意识”,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宽容让教师敞开心扉,走进学生心灵。宽容能使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全体学生。一句话,宽容可以满足学生正当需求,融洽师生关系。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教师要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44、再也不“减负”了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可 “减负”之后班级成绩下滑。分析:从该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减负”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参考答案:这几年,真正“减负”的学校和老师,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灰溜溜的。一些地方的教委(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负担、禁止补课的通知后,一些学校取消了高
一、高二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可是这一举动首先遭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抵制,他们纷纷到学校要求恢复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甚至到上级有关部门告状。在巨大的压力下,“减负”只能流产。“减负”喊了好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其实,不解决根本问题,“减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如果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如果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没变,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认知标准没变,率先“减负”的学校和率先“减负”的老师必然会受到伤害,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我们认为:(1)“减负”的关键,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愉悦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支配的时间。(2)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为此,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3)减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长,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没全面了解,以为时间花多了,就有价值。所以目前,“减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问题,应该是系统工程,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作为家长也应承担本应该承担的事情。
45、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孩子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平均提高了8分。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正成比。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你认为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46、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5课《看电视》是一篇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
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尚文玮老师在教学《看电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分析:请就该案例,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叫学生学会学习。参考答案:
1、学习观念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成功的标志和相关因素是什么。
2、学习动机的指导,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毅力,用脑卫生等非智能力因素的指导。
3、学习过程和各个环节的方法的指导。
4、学习能力的指导。
5、各学科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指导。
6、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学业习的学习方式,更亟需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47、一位语文教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台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这位教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
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参考答案:我觉得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次老师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而是从学生兴趣与经
验出发,及时尝试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8、在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时,正值中秋节前一天,我就地取
材,向学生讲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致顿时提到了沸点上,教室里洋溢着浓烈的学习气氛。
分析:请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做出评价。参考答案: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次老师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而是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尝试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9、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调研组对海淀区小学、初中、高中的三个学段的一年级课改实验启动后教师实施新教材的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组长。调查结果如下图,请就其中反映的问题,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之进行分析。(图略)参考答案: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付诸实施,势必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进行巨大的转变。然而,任何一种变革要改变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⑵由于课改工作的艰巨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中,老师们还是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实的困难和指导力量的不足构成的矛盾,制约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⑶这些教研组长们在思想观念、认识态度、教材理解、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感到困难,正说明必须进行课程改革。50、不写作业的孩子(期末复习指导38页)
参考答案:辅导方法是:第一,个别面谈。常与丁某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丁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第二,与家长沟通与协调。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丁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第三,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①要求丁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丁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丁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丁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④巩固期。要求丁某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第四,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丁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丁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第五,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①当丁某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③当丁某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51、教育成功的突破点何在?
明初有个阿留,在宫廷画家周位家里做童仆。阿留傻得不成样子,但却在周家捧了一辈子的铁饭碗。倒不是周家有心行善,实在是阿留在周家能用其所长。来,深浅浓淡,十分恰当,像个老到的行家,而且每次都干得一样出色。阿留从此成了主子离不开的助手。分析:从阿留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谈谈教育成功的突破点何在。
参考答案:从阿留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每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就是人身上的闪光之处,也是教育成功的突破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项智能,但是,这七项智能在具体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项,在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长”。这正应了一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某些短处而耿耿于怀,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他那含有道德价值的需要、要求和兴趣,揭开他身上的一切优点,弄清他最强的才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应学生的特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能熠熠闪光。“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这句话,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将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52、人人都是优秀学生
一个从中国内地移民来美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掩面哭泣。她很感动:她儿子高中一年级得了一个杰出学生奖。最初听说是杰出学生,她简直竞选和法律判决,对社区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他将懂得尊重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并知道怎样与他们沟通、交流。校长说他对此深信不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这种做法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参考答案: 其实这位学生家长不了解美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体制和教育理念的运作。美国中学所有学生毕业全部获奖,只不过奖项、名目不同罢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校设奖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发奖是校长、老师激励学生,调动他们潜能的正面手段。实践证明,表扬、赞美,就是比批评、指责更有积极的推动力。校长给她的那封有签名的信,也发给了每个学生家长(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他在信中说的那些,不是单独对这一个孩子的前途而言,而是这所学校经过4年的教育目标。但是校长把教育目标非常亲切地、个人地、委婉地具体说到她孩子身上,让她感动,让她开心,让她高兴,动了她的情,动了她的心。这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是艺术的再创造。在国内,许多刊物经常报导某某中学生获什么大奖之类的消息。其实在美国获奖,大多数情况下只代表你曾参予了某项活动,未必是中国人认为的那种百里挑一的优秀,不值得过分自豪。
53、一位小学生的父亲,面对孩子的英语较差的情况,提出了让孩子每天背三个单词的要求,每当孩子记住了三个新的单词,父亲就在一面墙上用拇照物,让孩子与“月亮”和“笑脸”比高低。一年下来,孩子在全市的英语竞赛中“月宫折桂”。
分析:从这位父亲的做法,你认为他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什么特点?作为教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案: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权威性、感染性、针对性和终身性等特点,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位父亲的做法,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指的是:家长与孩子的亲切、自然的关系是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所达不到的。因为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父母,孩子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在家庭的生活中暴露无遗。这为家庭教育有针对地教育孩子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学校教育相比,家长更利于对孩子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个别训练、个别管理、个别教育。学校教育过于强调“规范”、“统一”。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
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时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学校教育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
54、好心没得好报
我曾见到一名数学教师,很有敬业精神,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就是钻研各种难题。他对每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总是最快最好„„报纸,从来不看一张;期刊,一年也翻不了几回;图书馆难得光顾,影视几乎与他绝缘。他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可是他的教学很一般,学生反映也不太好。对此,他很不解。
分析:为什么他“好心没得好报”?我们想问,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教师吗?参考答案:该数学教师“种瓜得豆”,耕耘多而收获小,根本原因或许正在于他是一个知识“贫困户”。以他的“贫困”来面对知识信息越来越丰富的学生,自然不能“胜似闲庭信步”,自然不会受到热烈欢迎,他也难以跻身“好教师”之列。顾名思义,数学教师就是教数学的,数学教学是他的本职工作和谋生手段,更通俗地说,是他的“饭碗”或“食物”。“民以食为天”,数学教学对他来讲当然是“命根所系”。但不管“食物”多么丰盛气派,不管“饭碗”多么精致昂贵,如果在他的“拥有”中占了绝大部分,甚至成了“惟一”,那么他注定与“富有”无缘。谁也不可能捧着一只金碗或一碗佳肴去要求进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同理,在信息时代,仅仅拥有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没有资格塑就“优秀教师”之“金身”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闭目塞听,消极被动地接受这种影响,否则,师生之间必然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处于劣势一方的教师很可能在懵懂中被孩子们牵着鼻子走。教师应主动积极地去感受,去策应,去学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精于学科、立足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和智慧外延,尽力降低学科知识在个人整体知识结构中的“百分比”,使“恩格尔系数”渐渐变小,小之又小。这是学科教育之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取得“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资格之需,也是丰富个人精神生活、重建精神家园之需„„首位出任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杨福家先生批评清华、复旦等名校时说,中国大学硬是划出几十条狭窄逼仄的胡同(专业)让学生去钻。身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也不应钻进胡同之中,更不应自砌壁垒。
55、评选最差教师
《中国教师报》网站论坛报道:“2003年4月初江苏盐城响水镇正在对全镇600多名教师进行排列,以公文的形式评选最差教师„„” 分析:你对此做法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制度,才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参考答案:其做法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考核,对教师排出先后顺序,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更优、劣者赶优”的激励机制,从而使教师团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极易造成负面影响,形成不良导向作用:首先,评价的标准往往存在“以点代面”偏差。我们知道,教师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过程,除了对所教学生成绩可以相对评比之外,其大部分工作成果存在隐含性,何况学生培养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呢?因此在“末位”、“最差”评价标准上难以找准、稍有偏差,极易造成对部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第二、评价的操作容易造成教师不良心理。“末位淘汰制”、“评选最差教师”,很可能在教师中造成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一旦超限,容易激起教师的逆反心理。教师整天面临下岗、被淘汰的威胁,生活在这样的工作压力环境下,教师哪有心思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呢?更不必说开展创造性教改了!造成教师心理疾病也就在所难免了。最终造成教师“不求有功、但求无“最后”的消极工作心理!第三、评价结果动摇了教师的“军心”。本来评价结果是想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人人自危,生怕一天一不小心成了被“割杀”的尾巴,不但丢了饭碗,而且毁了自己的教书职业声誉。个个“端正”明哲保身的消极工作态度。“明天工作在哪里?”,“‘工作’究竟能‘打’多久?”?这种“身在‘校’营心在‘忧’”的工作状态,教师如何踏踏实实工作?但愿上述“评选最差教师”做法只是某些领导者的一时之“气”,只是为了造造“声势”。
教师考核中人性化评价,应突出“三个”构建:
一、构建以“师”为本的人性化评价的理念。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有关领导者也应从中有所启示:学会对教师的“赏识管理”!对教师的一切考核评价,都应把教师真正看作学校的主人、学校事业的根本。也只有在领导视教师为朋友、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效能。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为教师服务,以此促进教师自觉改进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足。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人人力争向上的好氛围,这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了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二、构建以“民主管理”的人性化评价的机制。学校必须改变以“家长式”的管理评价意识。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民主监督体制,加强民主管校、民主治校的制度建设。使广大教师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与被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
三、构建“以促进教师成长”的人性化评价制度。首先,对教师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的转换的要求以及教改方向;其次,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师生关系引入评价的内容;第三、在评价实施上,要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此外,评价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综上所述,“人性化评价”应该是当前教师考核中急需的一种评价理念!
56、对比两个案例
案例1: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一小块草坪作为休闲之地。他每日精心修剪、灌溉,草地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父亲甚是喜爱。可年幼的儿子总是在草坪最美时在院子里踢球,和伙计们捉迷藏。父亲常常抱怨,母亲每次总是说:“草还会长出来的。”12岁那年,儿子带来几位小伙伴,在草坪上打桩子、竖帐篷,搞起了野炊晚会。眼看着草皮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体无完肤,父亲痛心地摇头叹息:“这下全完了„„”母亲却微笑地劝慰道:“草枯了,明年还会再绿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案例2:开学第一天,一场江南罕见的大雪一夜间之间悄悄地给校园内外铺上了一条白毯子。面对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孩子们兴奋得想立刻融入雪地,变成一个雪孩子。可就在他们准备去堆雪人、打雪仗时,广播里传来郑重而严厉的通知:“为了保护校园景观,任何人不得在草坪、假山周围玩雪,一经发现,点名批评!”语音未落,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分析:对比两个案例,请分析两种做法背后的不同教育理念。
参考答案:两个如此相似的场景,却耐人寻味地有着不同的结局。“孩子”与“草坪”,父母选择前者,于是他们暂时地舍弃风景,却保卫了孩子幸福的童年;而有些人的教育选择了后者,在留住绚丽美景的同时,无情地剥夺了大自然赐予孩子的生命激情。我慨叹这对父母无私、博大、宽容、明智的爱,也不禁为这些人教育的举动而羞愧。为了自己的利,我们就有权去动孩子的“奶酪”吗? 不要以为笔者是在小题大做,像这样的日常细节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少吗?课堂上,要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硬把一个个充满想象、活泼好问、灵气十足的孩子变成了毫无见地的知识的奴隶;课间休息,得有老师轮流值班,限制学生的活动场所和游戏方式,在老师尖锐的目光下哪还有创造性的游戏和无忧无虑的放松;放学了,一个个夜晚,一次次休息日,不是被千篇一律的作业束缚,就是奔波于各类“兴趣小组”之间。教育呀,你是否想过,在这种选择下,孩子们失去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童年。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群体能改善几点:首先不要忘了教育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孩子”,“还给孩子一个纯洁的教育空间”。其次,多研究儿童心理学、生理学,达到知其性,顺其意。在关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态度的研究。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再有,抛开成人世界的功利主义,把教育还给孩子。多创造些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氛围,让本该属于他们的灵性尽情舒展。国外的孩子们不是快乐地将蚯蚓带进教室,还获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吗?我们为什么要禁锢孩子的选择呢?希望更多密切关注孩子成长的人们都能看到这两则故事,多一点思考,得一些启示。特别记住这位母亲的话:“草坪会长出来,孩子的童年不会再来!”教育,在选择时也请慎重些。
第五篇: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万能终结版整理
框架:五观+四原则+相应的教育理论。
五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四原则:师生关系原则,教学原则,德育原则,班级管理原则。案例分析新理念
教育改革新理念: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教育改革的根本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和灵魂。
一。教学观:
1、课程观:
新教材的五大特点: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把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比如:对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查资料总结写出报告体现了新课改的什么理论?
析: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不仅仅是预设的 而且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学生观: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学习的主动者。学生的地位:现代学生观认为: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意识到自身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做到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和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④赏识原则。万能原则。(德育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对于教师的要求:多看优点,多赞美;悦纳错误,多宽容;相信学生 多期待;爱护学生,讲民主。“在我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话 就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
3、教师观(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与教师的职业角色分开,学习者,传道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知己父母,研究者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教师最直接 最明显 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现代教师的行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己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强调合作。
4、教学观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关注教材,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二和创造性,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应该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此外,请注意:只要涉及到上课,就要考虑老师备课方面的理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5、评价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蹲发展的评价体系)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性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主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师生关系原则
1、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充分了解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扬教育民主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四、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重点)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接。
4、启发性原则(重点)
要求:强调目的;抓住重难点;设置问题,启发思维;培养良好思维方法。要求:目的性学习;抓关键;设置问题情境;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重点)
五、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疏导原则(案例经常考到,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9、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
六、班级管理原则: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秩序主要是为了实现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七、其他相关教育理论:
1、罗森塔尔效应(皮克玛丽翁效应)重点考点,要延伸到别的教育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阐述我们如何对待学生,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2.教师关心关爱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学生的爱。
2、最近发展区(蹦一蹦、摘果子)(维果茨基,启示:教师应该采取方法引导学生发展到另一个新的水平,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画汽车的故事案例,教师不应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学习动机理论)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评价)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而且要重视个性发展。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我国进行新课改理论改革的理论基础。
7、建构主义理论学说(知识观: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思维。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而是教师和学生有机结合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加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思想和认知判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8教育合力: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具体分析案例呈现的背景材料 如果发生在学校 就是强调学校教育 发生在家庭中则是强盗家庭教育,发生在学校外边则是强调 社会教育。
解题原则 2010年真题:
一老师上课,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学生说:我的同桌性格很活泼。老师说:非常好。另外一个学生说:湖波的水很活泼。老师说,水怎么是活泼的,这个造句不太好,搭配用词不合适。学生狐疑地看了看老师,坐下来。
请根据此材料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评分要点: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
1、教学死板,注重过程。
2、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
2、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得到发挥。
建议作答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而该案例中教师却对学生的个性发言给以打击批评,此做法是不妥当的,主要表现在:(帽子加靴子的作答方式,此外案例的开头一定要做出评析,即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正确或者错误的评价)
1、新课程强调教师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照搬书本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学生用“活泼”来形容水,说明该学生认真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批评指责。(三句话法)
2、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把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成性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新理念教学强调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师不能只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还要教会为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当作成长的过程。该教师把学生拟人化的造句严厉批评,说明该教师只是单纯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过程。
4、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特、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泼的水”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句进行表扬和鼓励,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性的想法和意见给以鼓励、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主动性、生成性的课堂中学习,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结尾要有个小的总结)
解 题 原 则
一、做题原则
1、读懂题干的意思,分清层次。
2、分清类别、正确归类:
个性差异类(因材施教、民主平等、赏识原则、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类(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快乐教学)
教师素养类(教师职业道德)
学习动机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素养类
家庭作业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突发事件类(教师的机智)
校园暴力类
教育体制类
教育法规类
3、依据教育原则进行分析论述
二、答题方式
1、直接列举
2、两句话法:第一句是属性界定,第二句是总的解决原则及评价
三、要点的构成方式
1、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教育原则
2、具体的教育原则和案例因果关系
3、联系实际写出结论
四、经典案例分析
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中睡觉,尤其在夏天的下午一二节。请用教育原则分析上课睡觉这一现象。
(属性界定+总体解决方案)分析层次:需求、纽带、制度
1、新课程改革倡导愉快教育。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枯燥,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感兴趣。
2、教育必须遵循迁移的原则。对于睡觉现象要进行积极关注,不宜提醒、批评、惩戒,教师不能把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学生睡觉的个别现象上,不能让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兴奋。
3、教师对学生课堂必须尽到关注的义务。相关法律规定,6-13岁的儿童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尽到关注义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尽到关注义务。
4、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学管理 教育机智)。如果因为生病而睡觉,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教师必须能正确地处理此类事件。
5、教育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责任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6、教育要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通过这次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给予鼓励,形成良好循环。
7、教育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下课后教师要对原因进行调查(睡眠质量、家庭原因、玩游戏)并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8、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管理,共同探索解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关爱他人、积极主动,形成正确完全的人生观。
补充:两种提问方式:1.提问时候不要提问本人,提问其附近的同学,从而提醒这个学生认真的听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
2、第二排的穿红色衣服的戴眼镜的同桌的右边的那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答题的基本顺序:
1、明确结论(正确还是错误)
2、提供理论依据(提供教育理论)
3、分析案例 4.总结性的话语
实际操练
案例一: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由你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1、请你从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出发谈谈这个教育问题。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
1、教师的职业素养
2、师生关系内容及类型
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样做:
表扬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说明她学习主动性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而是经过自己主动思考、消化和吸收。充分肯定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胆量,如果上课时间来不及时,就说:“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见解,我们下课后再好好讨论分析一下。”既保护学生自尊心,又维护学生的尊严。如果上课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在课堂上和全班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发扬民主平等精神,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关系和谐,倡导研究、讨论和质疑的良好班风学风。案例二:
几个学生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班主任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你又蹲下来,怎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
1、请用所学教育理论对教师行动做一评析。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办?
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过程中,许多考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回答到位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其次,答题要全面。
本题中即首先要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再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基本答题顺序:
1、明确结论
2、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案例
4、总结
理论要点:
1、学生的特点
2、教师的职业素养
3、师生关系类型
4、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做一评价”其实就是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和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老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是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着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台”)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这样做:
我会面带笑容走过去,好奇地问问,了解他们的行动目的和原因,然后主动加入他们的观察活动,积极研究和讨论蚂蚁唱歌这一现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所想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并在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然后,我会指导开展全班性的探索活动,自由分组,由原先的几位同学为组长,实施发现式学习,并将原先的观察日志上升为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体现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论。
学生个别差异类答题法:(针对班级中的特殊学生,差生)如何转化后进生 学困生。??
万能公式: 树信-------了解(分析原因)-------帮助(对症下药)------整改------提高
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途径: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要求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定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进行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进行深入了解)
4、创造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变,1.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是师生关系,这是做好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和条件。2.遵循教育合力的原则,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实施的过程。
5、要反复抓,抓反复,进步一点,巩固一点。(专业术语)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树立坚强的意志力。
案例:希望你能说出孩子口吃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或者孩子自闭症等等? 1.树立信心,鼓励孩子与人沟通。
2.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送到专门的治疗机构进行治疗。遵循教育合力的原则,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实施的过程。
3.找到优点和闪光点,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4.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愉快教育、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原则。针对个别差异类的万能答题法
1、学校教育要遵循国家 的教育方针政策。
2.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3.遵循个性发展的原则,强化其个性特点,使之形成完全人格。4.遵循赏识原则,激励原则。
5.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6,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7.遵循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引动帮助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完全的性格特征的方向发展。
课堂教学类:
考察教育机智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1.教师应该具备职业道德,要敢于承认错误。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把错误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总结结果从而避免学生发生相类似的问题。
考察教师通过教育机智把错误的事情转变成为探究问题的能力。
万能答题法:
1、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则,发扬教育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2、新理念倡导愉快教育,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感兴趣。
3、教师应该科学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利用教育机制,科学有序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4.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教师应该将训练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机会平等的分给每一位同学,而不能只是班干部。
5、教师应该遵循赏识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偶发事件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责任激励机制给与鼓励,使之形成积极的人身观。6.教师应该对我们的课程进行创生和开发。
教师素养类:考试最多的一种类型。
谈谈师生互动的心理机制以及师生交往的艺术?---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2010年真题:
一老师上课,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学生说:我的同桌性格很活泼。老师说:非常好。另外一个学生说:湖波的水很活泼。老师说,水怎么是活泼的,这个造句不太好,搭配用词不合适。学生狐疑地看了看老师,坐下来。请根据此材料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评分要点: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
3、教学死板,注重过程。
4、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
5、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得到发挥。建议作答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而该案例中教师却对学生的个性发言给以打击批评,此做法是不妥当的,主要表现在:
1、新课程强调教师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照搬书本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学生用“活泼”来形容水,说明该学生认真思考、思维活跃,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是批评指责。
2、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当把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成性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新理念教学强调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师不能只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还要教会为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当作成长的过程。该教师把学生拟人化的造句严厉批评,说明该教师只是单纯完成简单的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过程。
4、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特、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泼的水”这样别出心裁的造句进行表扬和鼓励,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性的想法和意见给以鼓励、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主动性、生成性的课堂中学习,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经典案例分析
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中睡觉,尤其在夏天的下午一二节。请用教育原则分析上课睡觉这一现象。
(属性界定+总体解决方案)分析层次:需求、纽带、制度
1、新课程改革倡导愉快教育。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枯燥,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主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感兴趣。
2、教育必须遵循迁移的原则。对于睡觉现象要进行积极关注,不宜提醒、批评、惩戒,教师不能把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学生睡觉的个别现象上,不能让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兴奋。
3、教师对学生课堂必须尽到关注的义务。相关法律规定,6-13岁的儿童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尽到关注义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教师必须尽到关注义务。
4、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学管理)。如果因为生病而睡觉,教师必须及时处理,教师必须能正确地处理此类事件。
5、教育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责任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6、教育要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通过这次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给予鼓励,形成良好循环。
7、教育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下课后教师要对原因进行调查(睡眠质量、家庭原因、玩游戏)并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8、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管理,共同探索解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关爱他人、积极主动,形成正确完全的人生观。
实际操练
案例一: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由你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不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3、请你从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出发谈谈这个教育问题。
4、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当时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
5、教师的职业素养
6、师生关系内容及类型
7、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8、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这样做:
表扬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说明她学习主动性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而是经过自己主动思考、消化和吸收。
充分肯定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胆量,如果上课时间来不及时,就说:“这位同学的说法很有见解,我们下课后再好好讨论分析一下。”既保护学生自尊心,又维护学生的尊严。如果上课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在课堂上和全班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发扬民主平等精神,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关系和谐,倡导研究、讨论和质疑的良好班风学风。
案例二:
几个学生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班主任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你又蹲下来,怎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
1、请用所学教育理论对教师行动做一评析。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办?
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过程中,许多考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回答到位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其次,答题要全面。
本题中即首先要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再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基本答题顺序:
5、明确结论
6、提供理论依据
7、分析案例
8、总结
理论要点:
6、学生的特点
7、教师的职业素养
8、师生关系类型
9、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0、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做一评价”其实就是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和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老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是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着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台”)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这样做:
我会面带笑容走过去,好奇地问问,了解他们的行动目的和原因,然后主动加入他们的观察活动,积极研究和讨论蚂蚁唱歌这一现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所想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并在第二天读给全班同学听,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然后,我会指导开展全班性的探索活动,自由分组,由原先的几位同学为组长,实施发现式学习,并将原先的观察日志上升为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体现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