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标准体系”在县供电企业中的运行
摘 要 县级供电企业是最基层的电网经营企业,担负着供用电安全、用电营销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是电力企业联系社会、联系城乡广大用电客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省集团公司、市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统一发布实施了贯通省、市、县三位一体的“统一标准体系”,为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途径。
关键词 标准体系;供电企业;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14-02
1“统一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人、财、物上划工作的完成,县级供电企业成为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如何尽快使县级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与省、市公司接轨,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界面清晰、管控有力、标准统一的管控体系成为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同一标准体系”的发布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将该体系全面落地到县供电企业内部,并开展多种手段督促有效执行,确保各项标准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全面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与市公司、集团公司的同步快速发展。精心准备,为“统一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执行“统一标准体系”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标准的实施工作是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贯彻执行国网公司“四化”工作和企业文化“五统一”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员工执行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统一标准化工作平台上开展创新活动,并将创新方法固化到标准体系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做到共同发展,实现工作质量和员工素质的双提升。
2.2加强宣贯,营造氛围
“统一标准体系”的执行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基础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常抓不懈。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网站、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聘外教、组专家对员工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培养全员的标准化工作能力。重点培养一批既掌握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精通标准化规律和方法,又熟悉公司专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专家队伍,带出一支高水平的标准化工作队伍,为持续推进“统一标准体系”的运行和推广创造良好条件。
2.3分析流程,清晰接口
按照电网企业业务名录,结合县级供电企业具体业务名录,对集团公司统一发布的“统一标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梳理识别。采用横到边、纵到底的梳理方法,识别流程的起点、过程和终点,明确县公司与省集团公司、市公司业务对接接口,掌握时间节点,形成本单位标准体系表,确保县级供电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
2.4梳理制度,确保统一
根据发布的标准体系对本单位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出是否被体系中有关标准覆盖,将修订、废止和延用进行有效区分,制订本单位有效规章制度名录,避免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两张皮现象。对本单位使用的各种记录、表格进行清理,按照管理标准的附录中的表格样式对日常管理中的各种记录、表格进行规范,保证在实施中能够与管理标准有效统一。构建机制,推动“统一标准体系”的良好运行
3.1调整完善组织机构
调整组织机构,成立各分委会并明确标委会职责、建立专责人定期联络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各部门、单位要明确标准化实施的负责人和专责人,对实施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各级人员责任,确保标准实施的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压力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证各项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化应用。
3.2细化专业管理程序
由于一体化标准体系在涉及到县公司层面上,管理模式较为粗犷,未对一些专项工作进行深入管理,因此在识别梳理以及清理规章制度结束后,结合拟定规章制度工作,组织职能部门开展管理标准配套实施细则编制工作。一是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涉及到本单位管理标准进行详读,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对需要编制配套实施细则进行调研,以便能够深入细致的指导相关专项工作。调研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涉及管理标准进行研读,对未涵盖细化的工作判定是否需要编制配套实施细则用来指导专项工作;管理标准分委会负责组织调研工作以及调研情报的收集整理;标准化办公室负责调研组织工作的整体协调,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立项。二是管理标准分委会在编制配套实施细则工作前期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包括上级标准、制度以及政策要求;公司规划、计划对该专项工作的整体要求;实际工作中创新做法的提炼以及引进吸收的先进管理经验的固化,并将其融入到编制项目中。同时要在编制过程中将公司各部门对该项目编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反馈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到编制配套实施细则主管单位以供参考。三是组织编制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各主管单位依据整理的基础材料,结合管理标准分委会收集反馈的各种信息,组织专业人员编制配套实施细则。编制过程中要掌握管理内容“严于标准”、实绩指标“高于标准”,并不得与标准内容冲突,工作程序尽量优化减少流经环节,指标设定要易量化、易操作,并将基层创新融入到细则中。在初稿形成后要根据多方反馈建议对细则进行完善,并最终形成定稿报送审核。
3.3常态监督检查机制
每季度开展一次“统一标准体系”运行情况监督检查,以“现场问询”和“查阅记录”方式及时发现在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为“统一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标准体系的评先树优工作创造先决条件。在监督检查工作中,通过“望”基础资料查看工作程序是否符合标准流程;“闻”受检人员描述了解岗位职责的的掌握;“问”存疑问题评价工作方法;“切”脉掌握创新思路,从而对受检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重点了解员工对涉及管理流程的认知、岗位职责的掌握以及创新方法的应用和主要指标的提升。同时要做好监督检查跟踪验证工作。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后期,必须对受检单位制订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各项工作形成闭环管理。验证工作要采取“事先不打招呼”根据计划安排直接进入受检单位,确保验证工作的真实有效,从而实现考核工作的公正公平。3.4周期性自我评价
每年组织评审员对公司标准体系的执行情况开展内部评价工作。评价小组采取聘请外审员和公司内审员结合方式,在掌握公司实际工作状态基础上避免“情面”因素,及时督促整改关闭不符合项。评审时采取问询、观察等方式了解被评价单位在管理标准运行方面的基本情况。按照评价表检查、比对、验证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不合格项,除要求被评价单位确认不合格项的事实外,还要要求他们查找、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纠正措施建议。通过开展管理标准的自我评价工作,全面掌握管理标准的运行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促进“统一标准体系”的良好运行。
3.5评先树优激励活动
结合年度评优方案开展“统一标准体系”的评先树优活动,在体系运行过程中,评选标准掌握先进个人和选树良好运行单位,激励各部门和员工在“统一标准体系”的执行过程中的良好表现,激发各级员工执行标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个人奖项参照公司先进评选操作,在选树良好运行单位工作中,依据年底的监督检查工作并结合全年监督检查结果和自我评价开展情况,按照比例选树出优等单位进行表彰,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公司整体“统一标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执行积极性。
3.6细化绩效评价
为确保“统一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质量,公司成立以经理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分委会负责人及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小组,负责对“统一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工作质量进行绩效评价。人力资源部为牵头组织部门,标准化办公室为具体实施部门,严格按照《阳谷县供电公司绩效考评办法》、《阳谷县供电公司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和相关标准、要求,根据职责范围,结合暨定的目标值,对一体化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按照公司《业绩考核管理标准》进行绩效考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一体化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质量绩效评价,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根据一体化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管理要求,制订一体化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绩效评价细则,同时组织“统一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绩效数据信息收集,各标准化分委会、各职能部室负责配合工作绩效数据搜集工作。在标准化办公室开展一体化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的工作绩效评价后,及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针对整改意见,各分委会及各相关职能部室进行落实整改。标准化办公室及相关单位每月10日前,根据绩效指标达标情况、各项检查考核内容,提出考核意见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报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并于每月20日前公布上月度绩效考核结果。
对于“统一标准体系”落地与运行相关绩效数据的采集,由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根据年度实施方案,按照各个项目的计划周期组织采集。识别标准齐全率、标准学习宣贯率、配套细则编制率由标准化办公室、各分委会根据各职能部室上报和检查统计获得;全员培训率、考试及格率由标准化办公室根据标准学习、考试情况统计获得;标准执行率、标准记录使用齐全率、基础资料填写正确率、监督检查整改率、纠正预防措施完成率由标准化办公室、各分委会现场检查统计获得;监督检查到位率由人力资源部、发展策划部抽查标准化办公室、各分委会标准监督检查情况统计获得;工作责任考核到位率由人力资源部统计获得。绩效的评价方法则根据《阳谷县供电公司绩效考评办法》有关规定,标准的识别、宣贯、学习、培训、配套细则编制等情况由标准化办公室进行评价,提出考核意见报人力资源部;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整改、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由标准化分委会、专业部室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考核意见报人力资源部考核;监督检查到位情况、工作责任考核到位由人力资源部根据抽查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创新实践,促进”统一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4.1做好标准体系的动态管理
由于业务流程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对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制度组织修订,确保适合企业经营工作需要。同时,及时收集整理标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化办公室提出修订建议,对管理流程及管理标准进行优化和更新。
4.2做好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
通过同业对标管理,按照“管理目标、工作流程、方法措施和绩效评价”四方面进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吸收,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管理做法,并不断改进、优化,将活动中产生的成果进行固化,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优化工作程序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4.3做好自我创新的实践应用
以生产经营各专业开展管理评价为推手,梳理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分析评价标准的建设和执行,引导员工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实践活动,在符合管理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形成管理创新及基层qc成果,将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并通过实践开展流程的设计和再造,推动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应用。
4.4做好标准体系信息化建设
标准的有效运行必须采取信息化的手段,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管理流程的固化。对公司现有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建设,将管理流程与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提升管理信息的对称性和共享度,实现管理流程运转的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标准的执行力,提高管理标准的信息化水平。
标准化建设重在执行,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了管理标准的执行,优化了管理手段,细化了管理事项,理清了管理界面,建立了高效的管理秩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县级供电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县级供电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与省、市公司接轨,为“三集五大”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统一标准体系”的强化执行,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提高了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与省、市公司同步快速发展。
第二篇:薪酬体系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题目 薪酬体系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姓名陈凤教育层次 专科
学号1037001451492省级电大山 东 电 大
专业行 政 管 理市级电大_济 南 电 大
指导教师王雪霏教 学 点直属
薪酬体系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解决用薪酬保证人力资源优势的问题,就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综合多个考虑因素,制定科学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在每一个企事业单位中,薪酬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薪酬和激励是全面提升员工工作幸福度的重要基础,良好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难以估价的正向效应。不断强化激励机制正在被越来越被市场化企业所认同和采用。同时,薪酬作为生产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它的增加会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和利润空间的下降。因此,只有尽快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使企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人力资源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民营企业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薪酬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强有力的工具。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薪酬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所关注。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生活水平依然是人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的条件下,满足人们这一基本生理需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构建一个合理的薪酬机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民营企业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
一。薪酬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强有力的工具。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薪酬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所关注。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生活水平依然是人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的条件下,满足人们这一基本生理需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构建一个合理的薪酬机制。
一、民营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领导者学需要学习薪酬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高低不一,对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的把握相对不足,缺乏必要的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其中部分民营企业管理着认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工资高就有人来干”。这种在薪酬政策的缺少上缺乏长期、战略性的规划,并自主性较大的薪酬标准,不是科学性、公平原的薪酬体系。
(二)缺乏科学的薪资调整体系
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薪资调整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数民营企业薪酬体系不能及时跟随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以至薪酬体系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从而不能有效支撑企业战略;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物价大幅度上涨,很多民营企业连续几年都不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或调整幅度很小,加薪的幅度很多时候每年仅仅维持在3%左右,甚至出现连续多年员工待遇没有任何提升,致使员工特别是工资水平低的一线员工的薪酬不能满足和保障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从而导致员工消极怠工、离职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企业发展严重受阻。
(三)绩效薪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许多民营企业恐惧员工强老板生意,根本就没有成文的、规范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无绩效工资,企业员工的薪酬收入与工作绩效无任何关系。而建立绩效考核的民营企业,要么绩效考评结果不与工资、晋升、奖惩等挂钩,要么绩效考核系统不科学,强调管理而忽视激励,看重惩罚轻奖励。在为员工的待遇设置了标准总额以后,没有其他绩效奖励制度,有的只是变相的扣除职工的辛苦钱,这种反向激励的作用只能增加员工的惰性。
(四)对人力资本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没有正确正确的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存在两种常见的错误认识:一方面是忽视一线员工。管理者惯性的认为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里,只要出足够的钱就能招到自己需要的工人。所以不注重改善一线员工福利待遇,导致民营企业基础员工队伍不稳,一线员工频繁进出,企业发展不能够持续;二是较高的高酬有助于帮助企业留住核心人才。民营企业核心员工的离职率一直在较高的水平,怎样吸引并留住企业核心员工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二、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一)领导者应高度重视企业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是雇主企业和被雇佣员工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供求契约,企业利用员工的劳动来创造市场价值,同时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提供经济上或物质上的回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薪酬是绝大部分劳动者收人的主要来源,它对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所起到的保障作用是其他收入保障手段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薪酬制度是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心理约定关系,这种心里约定关系是通过员工对收入状况的满意度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即产生激励作用。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如果员工高层次的薪酬满足度越高,那么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如果员工的薪酬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满足,那么很可能会产生工作效率低下、员工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缺勤率上升、组织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忠诚度下降等较多不良后果。从控制企业成本来说,企业薪酬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较高的薪酬水平对于企业是十分有利吸引和留住员工。不谈薪酬,我们就无法谈及人和人的工作状态。
(二)建立稳定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薪酬制度
企业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企业的发展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薪酬策略。薪酬制度要和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使薪酬的调整具备战略导向性。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薪酬的增长速度直接到影响到员工生活水平的高低。薪酬的增长速度应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才能切实保证员工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企业应建立良性的周期性的薪资调整机制,以确保员工薪资增幅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以确保员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民营企业首先确定薪调查对象,用合理的方法分析、收集、统计资料,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解决对外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企业也要根据企业具体环境建立合理、科学的职位评价系统,解决企业内部公平性问题。科学合理的职位评价需要考虑职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工作强度、责任和工作环境等众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综合评价这些因素确定工资级别,而不是人为地简单地与职务挂钩。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报酬,使员工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还要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职业攀升道路。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薪酬体系企业使用
怎样的薪酬体系和何种薪酬结构是尽不相同的,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和雪球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薪酬结构,才能较好的发挥薪酬的正向作用。企业薪酬体系结构设计的目地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对企业的贡献成正比,企业利用对员工工作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消极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发挥薪酬的正向作用。从员工的角度考虑,薪酬收入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从某个角度来说它还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
(四)重视内在福利的作用
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员工的间接报酬。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间竞争的加剧,深得人心的福利待遇, 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高薪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正是由于福利的这一独特作用,使许多在各种各样组织中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更认同福利待遇而非仅仅是高薪从世界范围看,在薪酬管理实践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是,福利在整个报酬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组织的一项庞大支出。
参考文献:
[1]李中斌,曹大友,章守明。薪酬管理理论与实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2]王吉鹏。薪酬管理——战略性薪酬结构化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
[3]张锦平。浅议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优化策略。《技术与市场》2007.2.
第三篇:体系运行报告2016
。。。。。。2015—2016体系运行报告
。。HSE体系工作在。。、。。安全生产委员会和QHSE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以来。。安全、环保、节能、职业卫生与健康等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平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路,努力夯实HSE体系运行管理基础,切实实现。。作为后勤服务单位,与。。协调一致、同步运行的既定目标,为。。、各兄弟单位及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初确定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设备管理以及维护检验与保养、职业卫生与健康等各项目标基本实现,现就一年来HSE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不当、不妥、不合理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坚持从生产安全入手狠抓HSE管理的理念,使员工感受到推行体系管理带来的提高和改善。
。。自2012年纳入。。QHSE体系,踏上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有利平台,但员工对于体系运行目的意义的认识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值得庆幸的是,绝大部分员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是具有一定基础和高度的。签于这些情况,我们从安全管理入手,以开展安全培训为突破口,以规范安全管理带动了整个体系的发展,2015,在总结2013年、2014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以《安全生产法》为培训重点,逐步添加了《环境保护法》、《职业卫生法》、《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司法解释以及。。HSE和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实施专题培训25次,员工接受相关培训400人次以上,受训率达到100%。全员对于HSE体系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内涵有了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由浅尝辄止到入木三分再到深入人心的转变,而行动上则实现了由生疏到了解、由支持到广泛参与的转变,安全开始成为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为培育和谐健康的HSE文化奠定了基础。
日常培训中,我们大力宣讲“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证他人不被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努力灌输“企业要安全、员工要安全”的基本观念,形成了“员工要让企业安全、企业要让员工安全”的共识。通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各项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人身伤亡事故为零,轻伤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率保持了100%。
从大的方面说,HSE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特点,它是企业减少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改善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完全符合《易经》中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传统中国文化思想。从小的方面讲,HSE体系的全面推行,可以促进企业顺利步入国际市场,减少企业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改
善企业形象,提高综合实力和效益,最终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而具体到我们。。,目的在于使。。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同时也是为了积极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在生产作业和其他活动中,实施污染预防和职业健康安全、HSE预防对策措施,减少生产和服务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从而实现。。的质量管理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职业健康安全与HSE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为相关方的根本利益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贯标”可以理解为贯彻各项标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灌标”—灌溉的“灌”,灌输的“灌”,同样是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认识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员工逐步认识到推行体系管理的现实需要和长远意义。
对于一个企业、一级组织、一个单位来讲,体系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义务。鉴于此,我们与每位员工签订了体系管理承诺书,使员工逐步意识到:。。推行体系管理,我的肩上也有责任,这其中也有我的任务,并且与我个人的利益、权益、收益紧密相联。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任务指标分解,HSE管理体系日益丰满。
执行力,就是执行标准的能力。可见标准无疑是体系管理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体现在。。各项工作中的标准就是管理制度。
本,针对人员调整和工作变动等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部分HSE管理体系文件、资料、法律法规进行整理、修改、归类和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去年四季度至本次审核,共更新法律法规项目17项,新增“一氧化碳报警器运行记录”、“。。夜间值班记录”、“ 设备运行保养计划”等本单位资料6项,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效果良好。
2、在。。安全环保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对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辨识,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管理措施。厂区噪声控制和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均达到相关标准。。。共设臵5个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点,11组垃圾分类箱,1个固体废弃物存放处,同时分别与。。。物业。。、。。化学危险废物研究处理有限。。签订了清运协议。2015年瑞康物业。。为。。清运生活垃圾112车次,投入清运费1.12万元,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因数量极少,本未进行集中处理。
近一年多来,我们结合本单位实际,将。。责任区域划分为办公生活区、职工食堂、锅炉房、公寓等四部分,从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辨识,深入分析本部门存在的88项危险源和164项环境因素,并且针对每一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配合。。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我们密切关注。。内河水位变化情况,对。。倒灌水源头进行了封堵,保
证内河水位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同时积极尝试联系周边附近的污水处理企业,积极筹划污水治理方案,努力为。。的最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计划和预案,扩大假想事故范围,提高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今年4月15日,成功组织了锅炉缺水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组织的消防演练,员工应急意识和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均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4、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配备各类设施设备,确保生产管理及设备运行安全、有序、清洁无害。本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锅炉房投资0.5万元,新上轴流风机2台,投资3万元,更新了锅炉换热器,投资1.2万元配备了CO报警装臵;投资5.2万元更新了锅炉脱硫塔;对食堂投资1万元,更新了电蒸车和馒头机;全年劳动保护投入达1.45万元,职工职业健康查体和各项培训共投入0.98万元,为设备安全、人员安全、清洁无害化生产以及员工职业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对锅炉运行产生的煤渣进行了喷淋处理,切实提高了煤渣的无害化程度。
目前。。在用特种设备有:锅炉2台、液化气瓶1个,安全装臵有安全阀6处、压力表11处,均遵照检验计划按时进行了检验并取得了合格检验报告,2015年锅炉设备校验投入1.25万元,特种设备鉴定率始终保持了100%。
为保证和提高设备完好率,供热队、食堂等相关单位依照岗位操作手册坚持进行班前教育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熟悉本岗位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对生产设备实行
专人挂牌管理、定期维护,并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运行做了详细记录,确保设备完好,2015年设备维护投入资金6.17万元,实现了设备完好率98%的预定目标。
锅炉房现有员工5人,除管理人员无相关证书外,操作人员4人均持有有效司炉证件,锅炉房无持证的水质化验人员,这是不符合体系要求的,该问题已向。。提出申请报告。食堂7人,均持有有效健康证件。。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持证率未达100%。
5、更新并签订了员工职业危害告知书,使员工深入了解并牢固掌握了本岗位的职业禁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和相应防护措施。进一步完善并及时更新各种装臵和设备资料台帐,充实完善了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记录资料,如脱硫塔运行管理记录、一氧化碳报警器运行记录、锅炉房一日三检制度、。。值班制度等。在去年参加。。“三评级一评价”验收活动中,除严格按要求完成各项迎检工作外,我们在锅炉房等相关部位规范张贴、悬挂了危害因素及职业病防治告知、警示标牌,使员工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则、精神、标准、要求有了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
6、通过配套体系要求建章立制,提高了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实施体系管理,直接增强了全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岗位责任制履行逐步踏上了良性轨道,严格按照体系规定程序和标准落实各项举措,成为。。各项工作的新常态。
7、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实现。。降本增效的总体目标,生产成本较去年整体降低了1.8万元。2015年锅炉用煤1150吨,较2014年略有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2014年生产供汽时间为983小时,而2015年达到了1171小时,其二就是整个。。供暖效果实现了明显改善,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去年。
8、将。。原有的卫生、安全检查制度由每月一次改进为随机和不定期,加大检查频率和覆盖面,突出了检查的重点区域和部门,确保了随时查出问题,随时进行分析处理,各类问题和隐患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科学合理、彻底有效的解决。2015,在自行组织的各项检查中,共查出安全隐患7处,均及时进行了有效整改,查出员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规范3人次,均在现场提出了警告。去年冬天,由于受超低温天气和停电的影响。。供暖管网出现了冻裂。。领导迅速组织人员,并且牵头成立了应急救援抢修队伍,及时进行了维修和处理,基本保证了正常供暖和生产用气,把损失和对员工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9、严格承包商及相关方的管理,现场监督和检查的效果不断显现,为确保各方面安全和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三、压力层层传递,注重持续改进,全面落实安全环保等体系责任。健全完善单位HSE管理体系的同时,为有效落实责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制度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体系手册,组织签订了员工个人的《安全责任书》、《HSE承诺书》等资料,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处 7
处有标准、件件有落实、环环有监督,并通过这些形式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计划、实施、监督、考核和落实,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四、大力开展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月”、“职业健康宣传周”等活动,遵循体系标准合理运行各项工作成为全员的自觉行为。
五、内审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
今年四月份。。体系内审,为。。下发不符合项报告两项,其一是锅炉房有两块压力表没有鉴定标识。原因在于该两块压力表安装于自来水管线上,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工作的不细致、不扎实。内审结束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题培训,组织锅炉管理人员及司炉人员系统学习了《仪表校验规范》及《监视和测量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虽因工作原因仅进行了现场提问,未在第一时间组织考核,但参训人员对仪器仪表检验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示今后将努力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工作质量,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该次培训的考核,计划于五月末与月度培训考核合并进行。
不符合项之二为燃料煤的采购信息,未提供合格供方评价、供方资质、燃煤性能指标、合同以及使用台帐等资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沟通不畅,未及时将工作运行情况反馈给相关人员;二是我们对体系要求的工作程序学习了解不透彻,还没有使体系运行成为良好的习惯。内审结束后,我们及时与供方取得联系,就相关资质资料进行了收集、汇总、审核、补充和存档,使该项资料基本按照体系要求得以完善。该项不符合,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非常有利的提醒,要求我们 8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体系规定的工作程序,细化每一个运行环节,确保每一项不符合项,都能够在体系指导之下获得终局性解决。此外,在内审中暴露出的其他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
一是锅炉房无水质化验工,该问题已以报告形式向。。提出,申请配备水质化验人员,目前尚未落实。
二是CO报警器鸣叫,经联系厂家咨询,分析原因为目前在用的四吨锅炉,距离去年安装的轴流风机较远,所产生的烟尘不能及时外排。目前确定方案为南北墙四个窗户拆除玻璃,制作雨棚四个,中间隔墙拆除,形成南北对流,以确保CO及烟尘外排效果。该方案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
三是补水电机噪音超标问题,首先是电机老化较为严重,其次是电机底座不平整,电机与地面的几个连接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发现该问题后,我们确定的方案是:拆除水泵电机及流程,进行全面检修,拆除原有电机底座,重新制作,目前该方案也已进入施工阶段。
总体来看。。一年来的体系运行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基本符合。。要求。在今年4月份的内审中共开具了两项不符合报告。此外,法律法规未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不规范等问题,虽及时进行了整改,但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惰性,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体系管理运行亟待进一步规范,专业工作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本单位HSE管理体系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HSE管理体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相关人员对于HSE管理体系的内涵仍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对运用管理体系缺乏创新理念、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欠缺。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是呆板的按照体系规定去做,缺乏灵活变通的一面,“用身体干工作”到“用脑子干工作”的提升和转变尚未实现。
2、培训教育考核工作水平及实际效果有待提升。培训方式较为简单,真学与真考、真考与真用脱节,学好学差一个样,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
3、在各项实际工作中,与体系相关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着体系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亟待我们积极主动地全面克服。
为了进一步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
1、领导要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不断丰富大脑,提升HSE体系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员工的体系文件学习,带动员工理解体系,将所有工作纳入体系规范之下。
2、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检查及治理。。。将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机制,紧紧围绕治理重点,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严格 10
落实监控运行和整改责任。同时加强HSE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在实践中进一步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
3、规范岗位风险管理。以加强岗位风险管理为核心,进一步修订完善承诺书、告知书等资料,进一步规范并拓宽体系管理方法、手段、措施,切实规范全员行为。
4、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一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效性,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二要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研究分析各层次员工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三要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哪怕一次培训只学习一个知识点,也要确保这一次培训的实际效果。四要严格培训学习考核制度,组织安全知识、HSE体系知识答卷和岗位技能比赛等活动,要出分数、亮成绩,对考核垫底者亮“黄牌”,甚至亮“红牌”。将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与评先挂钩、与用人挂钩,使学习与安全一样成为员工的自觉习惯。
5、进一步加强承包商和相关方的管理约束,本着对。。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严格审核,确保资质审核、协议书签订、安全教育、现场监督和效果验收率都达到100%,将各类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6、结合工作实际,培养特色优势,实施以点带面,促进均衡发展,体系管理是一项浩瀚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选准突破口,并且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举措,切实维护好体系管理的持续改进。
六、有关体系运行的体会和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积极构建以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为核心的安康文化,发挥体系运行的强劲动力,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2、进一步关注员工诉求,体现。。人文关怀,使广大员工能够在发展中获得成长,在改革中实现提高。
3、对于体系管理来说,一个部门或单位就是一个团队,是团队就要讲协作,一把手的态度是核心,全员参与是基础,执行力是关键,激励和考核是保障,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非常重要,所以建议。。继续深化、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宣传,逐步形成“重视程度高、参与范围广、计划落实好、考核有保障”的体系运行的良好局面,实现。。与员工的“双赢”。
总之,在进一步推进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将牢固坚持“持久性、适应性、落实性”的基本要求,用制度文化规范全员行为,努力追求体系运行管理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2016年是。。改革年、攻坚年,也是。。谋求长远进步、持续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待。。改革尘埃落定,无论。。何去何从,只要。。需要,我们都将以笃定的态度,继续确保各项工作在体系约束之下的规范化轨道上和谐运行,切实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不给。。添麻烦、不给。。拖后腿,在。。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2016年5月18日
第四篇: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
江津至綦江段
2013年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五分部
二O一三年十一月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五分部
二〇一三年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二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项目开工后,在体系运行工作方面,围绕国家交通运输部下发的《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及重庆市交委、江綦公司(业主)下发的开展“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安全、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合重庆三环高速江綦段工程施工管理实际,做了积极的工作,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业主等单位多次对我项目部体系运行管理检查中,得到较好的评价,为我公司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开工以来,五分部结合重庆高速公路施工实际,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要求,及时组建了综合办公室、安全质量环保部、施工技术部、机电物资部、商务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职责。同时五分部领导班子成员在明确领导职责的前提下对体系运行及管理做了明确的分工,并分别制定了以项目部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管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及施工队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工作网络框图。除此,五分部成立了安全生产、质量、环保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负责五分部体系管理与运行的具体工作,使分部体系管理与运行机制得到了完善。
如五分部遵照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体系文件,结合业主江綦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公司管理办法,针对工程特点,今年开工以来先后制定了多个管理制度及文件:
五分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分别与五分部各职能部门第一责任人、所有员工及劳务队伍签定了《安全、环保、文明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质量、环保工作指标量化到人,明确了目标及奖励细则。通过上述工作的不断完善,使五分部及各分部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机制。为江綦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夯实了基础。
二、认真做好体系宣贯工作,明确体系管理与运行原理
五分部在健全了有关制度及管理工作体系后,首先把体系运行工作重点放在组织职工进行“公司体系文件”贯标学习教育的落实上,以规范全员行为目的。
开工以来,五分部在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2013年培训工作计划》(葛五江綦安质环【2013】21号)要求,以举办培训班、召开安全质量环保工作委员会、周例会、月例会及施工单位开展班组“安全日”及“三〃工”、“危险预知”活动等形式对职工进行了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有效的规范了作业人员行为,对控制隐患源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举办培训班情况:
在安全、文明施工培训教育方面:一是分部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如:《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实务》;《安全月安全教育培训》;《重庆安全质量相关条例就强行规定培训》;《工程质量内业资料培训》;《新分大学生三级安全入厂教育》;《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培训》;《国家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等);二是分部对施工队农民工进行了全员安全教育;三是分部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取证、复审培训3次,共培训取证计20人次,确保了项目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四是组织了28人参加交通运输部“三类安全管理
人员”取证培训,并对到期的所有“三类人员”分别组织参加了复审。
三、认真做好体系内审工作,逐步完善体系管理
五分部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体系文件”精神,结合业主相关要求,认真做好体系内审工作,不断完善项目部体系管理工作。今年以来,五分部在组织职工进行“公司体系贯标学习”培训教育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项目部质量、安全体系内审要点》及业主体系运行相关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对照整改,使各部门在项目工作管理上进一步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同时,职能部门通过内审,相继出台并逐步完善了管理办法、制度及体系运行保证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施工队民技工进退场频率较高,给职工教育培训及体系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少数人员行为规范的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体系运行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部门管理人员体系管理知识欠,体系管理意识淡薄,缺导致管理工作满足不了体系运行要求。
五、明年的工作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根据不同时期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下发的《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及重庆市交委、江綦公司(业主)下发的开展“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相关的体系运行管理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2013年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保体系运行预防措施,确保我单位体系运行工作达标。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做好贯标、达标工作,明确从项目经理到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各职能部门各项管理制度。
二、认真按照程序文件要求规范各部门的工作行为,真正做到以程序文件为依据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三、严格制定和实施内审计划,经常性的对体系运行状况进行自查,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整改、关闭。
四、根据我部施工实际情况及时向公司提交修改、完善体系文件意见,使其适应实际工程管理的需要。
五、将各管理人员、各部门的体系运用情况纳入项目管理主要工作之列。
六、认真贯彻“体系文件”精神,为江綦项目体系运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夯实基础。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五分部二O一三年十一月
第五篇:大运行体系方案
“大运行”体系方案
一、“大运行”体系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与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发展相适应的1+N+D(即国调+省级调度+地区调度)三级调度,实现二级调度(国调+省级调度)决策,二级(省级调度+地区调度)调控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电网大运行体系。
当前模式目标模式1国调1国调5网调25省调309地调D地调1410县调N省调
(二)调控一体化
1.地县调度层面调控一体化
地调:按照地域范围,将35~220千伏变电设备集中监控业务纳入地调统一管理,实现调控一体化。
县调:依托配网自动化建设,将10千伏配电网监控功能纳入县调,实现县域范围内10千伏配电网的调控一体化。2.省级以上调度层面调控一体化
交流:500千伏及以上变电集控与省级以上调度融合,实现紧急情况下对变电站开头等设备调度端遥控操作。直流:考虑到直流控制复杂、辅助设备多,可先行开展直流换流站集中监控试点,逐步试行单端对对端直流的远程监控。条件成熟时,实现调度端对直流系统的计划启停和输送功率的计划在线调整。
调控一体化后,调度和监控管辖范围示意图国调特高压交直流电网750千伏交流电网国调网调(分中心)监控范围网调(分中心)500千伏及以上直流电网省调地调500千伏交流电网220千伏交流电网35-110千伏交流电网县(配)调10千伏配电网省调地调县(配)调调度范围
(三)调度一体化
按照“(1+5)+N+(D+X)”的调度目标模式,优化调度运行模式。
1.国调和网调:将网调改制为国调分中心,实施一体化运作。方式、计划、资源配置等事前业务全面实现集中统筹决策,运行绩效评估等事后业务全面集中考核。实时运行等事中业务分层管理,国、网两级调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保障特高压骨干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2.省调:维持现有的调度组织架构,实施标准化建设、同质化管理。
3.地调和县调:地调通过专业化和集约化,加强对11 0/3 5 千伏电网的调度管理,提升统筹保障地区电网运行能力。将原县调调度范围内35-110千伏电网调度权上移地调,县调负责调度管辖10千伏配网。各级调度二次系统厂站端设备运维职责按照一次设备权属移交相应运维单位。
调度一体化后示意图国调网调事前事前事中事中改制前事后事后国调(决策)事一体化前分调(执行)事中事中事后改制后
(四)重新构建组织机构 1.省级以上调度组织架构调整
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顺序,以及强化运行支持功能的要求,调整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
〃增设安全监察处:加强安全监察、绩效考核。
〃增设设备监控管理处:增加设备监控管理职责。
〃扩充调度运行处职能:后台专业前移,增加在线预警、调度集控、新能源调度等职能。
〃扩充系统运行处职能:增加主网方式集中统筹,加强主网前期规划职责,强化过渡方式和专业分析。〃扩充调度计划处职能:增加母线负荷预测、日前安全校核、全网电能平衡职责,强化输电网检修。
(四)大运行建设工作内容调度运行处系统运行处调度计划处系统运行处调度计划处管理层继电保护处自动化处通信处新能源处综合处技术管理处变革管理层新能源处继电保护处调度运行处综合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支持 外部技术支持自动化运维服务技术管理处安全监察处设备监控管理处通信处自动化处省电科院通信服务省信通公司(省调暂无新能源处、技术处)2.地调根据调度范围下延、扩大,变电集中监控业务增加和履行运行专业管理职能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科室与运行班组科。
〃设置方式计划科:增加专业管理职能,增加地县电网运行方式统筹。
〃设置继电保护科:增加专业管理职能,增加地县电网定值与装置管理职责。不再承担装置现场运维业务。
〃设置调度控制科:增加调度集控业务。
〃设置技术综合科:增加变电技术管理职责。
〃设置安全监察科:增加安全监察、绩效考核职责。
〃设置通信科:增加专业管理职能。
〃设置自动化科:增加专业管理职能,不再承担厂站端设备运维业务。
城区配调与地调合一的,另行增加相应的运行单元。
方式计划科调度班方式计划自动化主站班自保1班自保2班自保N班调度控制科调度所保护自动化所继电保护科调度班监控班配网调度班事前事中事后自动化运行班管理层技术综合科安全监察科通信中心运行班维护班网管班自动化科通信科自动化维护班通信运行班通信维护班技术支持
(五)各层级调度功能定位
实施“两个一体化”后,各级调度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为:
1.国调:是公司“大运行。体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国家电网调度各专业管理,承担直接调度管辖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增加电网设备监控管理职能。网调按照国调分中心模式,按照分工开展相应的调度管理和运行业务。
2.省调:是省公司层面“大运行”体系的归口管理部门。作为省级电网运行的调度控制中心,执行国调调度指令;按照同质化管理要求,负责省级电网调度运行组织工作、二次系统专业管理工作,增加电网设备监控管理职责。
3.地调:是地、县电网层面“大运行”体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地电网方式安排、电气操作、事故处理,以及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系统专业管理和通信设备运维、调度端自动化设备运维,增加本地市范围内变电设备监控职责。县调定位为主要负责l 0千伏配电网调控业务的专业机构。
二、辽宁电网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就
(一)变电站无人值班开展情况
2010底辽宁公司所属159座220千伏变电站(用户35座不计)、1304座66千伏变电站(用户763座不计)无人值班率已实现100%。500千伏换流站2座(辽宁公司运维1座),500千伏变电站18座(辽宁公司运维7座)目前均为有人值班。
(二)“调控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阜新、葫芦岛、盘锦等3个地市供电公司已实施“调控一体化”值班方式。
其中葫芦岛调度已完成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自动化与变电站集中监控两个系统“调控合一”,调度、监控人员统一管理共同值班、各司其职,并制定了相关的运行制度、管理流程。
阜新、盘锦调度是将原集控站与调度整合,在调度室增设监控终端(原集控站做为备用调度),使调度室具备“调控合一”的功能,调度、监控人员统一管理共同值班、各司其职,并制定了相关的运行制度、管理流程。
(三)统一规范了各地调调度机构
2010年以前,各地调调度、继电、自动化、通信等专业分属不同的机构,各机构名称、职能也都有所不同。2010年底已将14个地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配电网调度和自动化主站业务合一,设立调度中心;继电保护所业务与自动化厂站业务合并,成立保护自动化所;信息中心和通信所业务合并,成立信息通信中心。从而统一、规范了调度各专业机构的名称、职能,便于各专业统一协调管理,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全面实施对公司整体工作的影响
(一)对省公司内部的影响
如果新的模式下责、权、利匹配不合理,部分岗位职责显著加重,或冗员得不到妥善安置,若得不到相关人员的理解与支持,存在队伍稳定的风险。
(二)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转型涉及安全责任的重新划分、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工作流程的再造、管理制度的创新、技术支持手段的更新完善,每个环节都与电网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客观存在。1.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责任重新划分
“大运行”体系要求要“调控合一”,从而使变电设备的监控与运行维护职责分离,在运行初期为使调度业务和生产运维合理耦合,会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调控业务工作流程的建立
“调控合一”后,针对运行组织结构和调度功能调整的变化情况,需要制定调度运行内部主要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统筹协调与设备维护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完善设备异常处置和电网事故应急等工作制度,统一制定运行体系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运行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差距、难点问题
(一)技术支持系统、办公场所等硬环境还达不到要求 目前11个地调(共14个)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还没有实现“调控合一”。受场所限制,有些市、县公司近期内不能实现调度、监控合署办公,只能异地办公。调度系统一体化运作需要加强,设备运行集约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调度核心业务的技术支持还不够。
(二)结构性缺员矛盾日益突出,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矛盾日益突出,“大运行”要求省调116-186人;每个地调67-147人(14个地调938-2058人),目前省调人数68人;14个地调477人;62个县区调573人,整体缺员在40%左右。尤其在县区级调度,生产专业人员缺乏(多为兼职)、管理比较薄弱。
(三)培训工作面临新挑战
实施“大运行”后对各级调度运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需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同时对“大运行”还没有经验可谈,对培训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组织机构需要一步整合
目前辽宁电网地区调度各专业分属三个不同的机构,而“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调度功能一体化和实现二次专业融合,成立调度专业齐备的“调度控制中心”。各地调各专业组织机构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五)相关规程、制度、流程需要重新整理制定
原有的运行规程、制度、工作流程已不能满足“大运行”的工作需要,在试点单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创新相关运行规程、制度、工作流程,建立“大运行”体系的制度保障。
(六)500千伏监控中心的建设
“大运行”体系要求省调对500千伏变电站进行监控,实施“调控合一”。目前辽宁省内共有500千伏换流站2座(辽宁公司运维1座),500千伏变电站18座(辽宁公司运维7座)全部为综自变电站具备就地5遥功能,但还都是有人值班模式,没有集中监控。
五、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调度集控集约融合、调度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结合辽宁电网实际,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变电设备监控业务向调度的平移;先进行硬件环境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地调为主体,实现县域输电网管辖权和相关计划、运方、二次管理业务向地调的上移,推进专业融合,缩短业务流程,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全面构建辽宁电网新型运行体系。
(二)具体目标
3年内在辽宁电网全面推行“大运行”体系。头1年组织机构暂不动,先进行硬件环境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推进500千伏变电站实施无人值班;进行4个地调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第2年在总结3家已实施“调控合一”地调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选1-2个具备硬件条件的地调进行“大运行”的试点工作;建成500千伏变电站监控中心。根据十二五规划,14个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2013年前全部投入运行,届时将实现设备监控系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调控合一”。用3年时间,按国网公司大运行方案要求,以调度为主体,实现设备监控业务向调度的平移,实现地、县两级“调控一体化”“调度一体化”组织构建,在辽宁电网全面实施“大运行”体系。
六、总的要求
(一)变革组织架构
按照“调控一体化”、“地县一体化”和“一地一中心”的原则,市县公司调度机构内部分别组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二)转变管理模式
以“加强运行控制,推进精细管理,提升专业水平”为原则,全面实施电网运行“大值班、大方式、大计划、大二次”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大运行”体系。
(三)再造业务流程
适应运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化的新情况,统一制订地县公司之间、专业部门之间业务流程,规范工作界面,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大运行”标准制度体系。
(四)升级技术平台
1.建设满足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的新一代地区调控自动化系统。
2.用3年左右时间改造升级现有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一地区一系统平台”,大幅减少系统建设投资和运维成本,提升硬件资源集约化水平。
3.全面审视通信网络布局现状,结合“十二五”规划,改造完善地县通信组网模式,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
(五)重组人力资源
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缓解结构性缺员矛盾,实现一岗多能为目标,制订“大运行”体系人力资源配置专项方案,确保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转。市县公司根据电网规模大小,确定调控中心劳动定员和岗位、岗级标准,明确人员配置素质要求,制定培训上岗管理办法。
七、2011年工作计划
(一)完成组织构建方案,制定相关制度
在其它网省公司试点单位取得一定经验后编制“两个中心”岗位设置、人员配置方案,确定省调度中心调增人员编制方案;完成地、县两级“调控一体化”组织构建方案,进一步完善地县调度管理扁平化体系构建。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辽宁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完成4个地调的调度自动化升级改造
结合十二五规划完成抚顺、丹东、锦州、辽阳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使其具备“调控合一”的硬件条件。
(三)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加大对地区供电公司运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对调控一体化的人员进行变电监控业务和电网调度业务的培训。
(四)积极推进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
结合500千伏变电站现有自动化水平,积极稳妥的推进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制定500千伏变电站监控中心的建设方案,并开始实施。
辽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