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后勤)
公司风险管理控制
后勤(保洁、绿化、食堂)
草稿
二O一一年十二月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企业呈现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特点,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行风险。因此,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手段,探索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风险管理体系,尽力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成本,是所有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向。
一、公司后勤服务范畴
(一)保洁服务
(二)食堂服务
(三)绿化服务
二、公司(后勤)主要风险定义
在实施上述活动过程中,可能对有损公司名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资源浪费等不确定因素,可确定为公司风险。
二、公司主要风险因素
(一)人员引发的风险
(二)电器装具引发的风险
(三)商品质量引发的风险
三、公司风险管控方法
(一)风险保留
有序推进公司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公司主营业务健康发
1
展,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为避免风险而牺牲公司后勤活动进而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开展,在对后勤服务潜在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的同时,可以选择保留风险的方式。
(二)风险回避
如果公司后勤活动不值得冒如此巨大的潜在风险,在未排除潜在风险的前提下,选择直接回避的途径。
(三)风险转移
鉴于公司食堂、绿化、保洁等后勤服务均委托第三方负责实施,可以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将绝大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企业承担。
(四)流程反控
制定各环节的合理流程,各个流程相互制约,努力减少风险发生机率,尽力减少风险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四、后勤服务风险发生的线索
后勤服务分为保洁、食堂、绿化以及办公用品及部分。 保洁服务
以保洁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效果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2
此环节主要是在本地范围内收集若干可提供保洁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当前,全国保洁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保洁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保洁服务合同的乙方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保洁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保洁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保洁服务合同具体条款的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保洁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保洁服务企业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3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保洁员工自身人身财产安全。
2.保洁员工操作不当而导致室内外积水,或保洁后的地砖湿,进而导致室内外人员滑倒摔伤、扭伤及所属财物损毁。
3.作业期间保洁员工损毁公司财物,如蹭刮样品车辆和待修车辆,以及其他公私财物,不当操作用电器具导致损毁。
4.保洁员工作业过程中操作不慎导致室内外积水而导致楼面漏水,进而导致大楼内外用电线路或电器短路损毁。
5.保洁服务水品低下,导致顾客不断投诉,影响公司形象。
管控方法: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洁工作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章有惩处,将一切可能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督促保洁服务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生产相关教育,警示所属员工按章操作。
3.在室内外重点保洁区域设立警示牌或警示带,提醒保洁员工及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保洁员工操作使用相关器具不当,导致人身或财物受损。
4
2.保洁服务公司对屡屡发生的事件未予高度重视并进行整改,如员工薪酬、保险、调休等,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
3.公司对保洁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室内外保洁标准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公司形象。
管控方法:
1.督促保洁公司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培训,特别是确保每名保洁员工能正确掌握对相关器具的使用方法。
2.严格执行保洁工作日查制度,做到每周有评估,每月有小结,时时督促保洁企业进行整改。
3.日检查、周评估、月小结的结果均纳入公司对保洁公司的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
4.督促保洁服务企业执行好劳动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积极处理好其内部可能出现的劳动纷争,杜绝将问题带到公司。 食堂服务
以食堂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服务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5
此环节主要是根据公司客户餐和员工餐的标准,在公司周边收集若干可提供餐饮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本地餐饮服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送餐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送餐服务合同的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餐饮公司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餐饮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送餐服务合同个别条款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送餐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餐饮服务企业的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
6
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公司所采购食材可能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过期、污染、变质,或其他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餐饮企业食物烹饪环境或炊具被污染。
3.餐饮企业从事食物烹饪或食物分发的员工有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导致人员交叉传染。
4.食物制做完成之后运送及分发过程中因餐饮企业员工操作不当,饭、菜、汤等食物泼洒散落,导致人员滑倒、摔伤、烫伤,以及公私财物损毁。
5.公司员工所使用的就餐餐具消毒不彻底导致疾病传播。
6.食堂公用餐具传播流行性疾病。管控方法:
1.除送餐服务合同约束外,还应当建立健全送餐服务企业的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反有惩处。
2.监督餐饮服务企业做好食材采购、烹饪环境、炊具餐具、操作规程、员工健康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到采购有台帐,上岗有规程,员工有健康证。
3.敦促餐饮服务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生产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醒员工在送餐、分餐时严格按章操作。
7
4.针对食物汤水油腻,洒落地面后以导致人员滑倒摔伤,对食堂公共区域地面铺设防滑垫,并在重点公共区域设立警示牌或警示带,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5.进一步加强餐具统一、规范和严格消毒,严把餐具消毒关。
6.继续严格执行食堂公用餐具定期消毒制度,利用各种药品、器械等工具,常抓不懈地搞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服务企业员工操作使用相关器具不当,导致人身或财物受损。
2.餐饮服务公司对员工薪酬等类似问题未予重视并整改,导致事件升级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3.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送餐公司所送食物标准下降,员工反映强烈而影响正常工作。
管控方法:
1.督促餐饮服务公司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确保送餐员工熟悉具体操作流程,能正确掌握相关器具使用方法。
2.严格执行送餐工作日查制度,做到每周有评估,每月有小结,时时督促送餐企业进行整改,上述结果均纳入公司对送餐企业的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
3.督促送餐企业执行好劳动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
8
规章,积极处理好其内部可能出现的劳动纷争。 绿化服务
以绿化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服务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此环节主要是根据公司对室内外绿化的具体要求,在成都本地收集若干可提供绿化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本地绿化服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绿化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绿化服务合同的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绿化公司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绿化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绿化服务合同具体条款的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9
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绿化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绿化服务企业的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绿化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在指定区域内栽种公司指定花卉苗木,植物外观形象不佳,严重影响了公司外在形象。
2.绿化员工操作绿化机械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人员或财产受损。
3.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未按照合同要求及绿化规范要求操作,导致室内外,特别是室内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
4.对植物喷洒水过量而四溢,地面湿滑或积水,导致过往人员滑倒摔伤,或损毁财物。
管控方法:
1.除绿化合同约束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绿化服务企业的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反有惩处。
10
2.敦促绿化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醒员工在更换、养护植物时须严格按章操作。
3.督促绿化企业在喷洒药物或更换室内外植物之前,应书面告知准确时间,以及评估更换后可能对办公环境的影响。
4.针对地面积水可能导致人员滑倒摔伤,在绿化养护湿滑地面区域铺设防滑垫,并在重点绿化区域设立警示牌或拉上警示带,警示过往人员。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服务公司对员工薪酬等类似问题未予重视并整改,导致事件升级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2.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绿化植物养护标准下降明显。
管控方法:
1.督促绿化企业依据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内部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
2.严格执行绿化工作检查制度,做到每周有检查,每月有评估,督促绿化企业及时整改,上述结果均纳入公司对绿化企业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结束语
企业开展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企业运营
11
风险,但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才是最终效果如何的关键所在。企业风险控制流程只是落在纸上的规范性条款,仅仅是有了企业风险控制的理论和依据,而真正有效减少企业运营风险发生几率则有赖于企业管理层乃至于企业的每名员工对既定流程的认真执行,整套风险控制流程和理论的实际践行者则是公司的每一个人。虽然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开展风险管理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大陆企业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强调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第二篇: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制度(私募股权基金内部文件)
第一章 目标和原则
第一条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保护特定客户资产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特定客户资产业务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防范利益输送及其他有损害特定资产客户利益的行为。
公司特定资产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司特定资产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资产管理合同规定;确保特定资产的稳健运行和受托财产的安全完整,防范和化解风险,防范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确保公平对待公司所管理的各类资产。
第二条 特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公司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签署资产管理合同,忠实履行合同义务,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运作应与资产管理合同和委托人的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度相一致,充分依据资产管理合同规定构建投资组合。
健全性原则
风险控制必须覆盖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级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经营环节。
独立性原则
公司设风险控制委员会、督察长和监察稽核部,各风险控制机构和人员具有并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负责对公司各部门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监察和稽核。
防火墙原则
特定资产管理部应与公司各机构、部门和岗位保持相对独立,公司自有资产与公募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等各类不同资产的运作应当严格分离,分别独立运作。
公平原则
公司应当恪守职责、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杜绝利益输送行为,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在公平的基础上使特定客户资产的投资管理可以充分 1 利用公司既有的行政、系统、研究资源,同时防范公司其他资产向特定客户资产输送利益,保证公平对待各类投资者。
第二章 公司内控风险控制架构与流程
第三条 公司设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监察稽核部总监、市场部总监、金融工程部总监和基金运营部总监组成,总经理任风险控制委员会主任。
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内控制度并执行;对公司运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隐患进行研究并作出控制决策;负责听取各部门风险情况汇报,对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并部署相关的风险解决方案。
第四条 公司设督察长。督察长负责组织指导公司监察稽核工作。督察长履行职责的范围,应当涵盖基金及公司运作的所有业务环节。督察长对董事会负责,对基金运作、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及遵规守法情况进行内部监察稽核。督察长定期独立向中国证监会及全体董事提交监察稽核报告。
第五条
公司设监察稽核部。监察稽核部具体负责公司内部的监察稽核工作,就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独立地履行检查、评价、报告及建议职能,对总经理负责,并协助督察长工作。
第六条
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业务规则及各部门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及风险控制制度,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七条 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内控流程: 自上而下:即通过风险控制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督察长、监察稽核部、各业务部门直至每个业务环节和岗位的风险工作理念和要求的传达和执行的过程。自下而上:指通过每个业务岗位及各业务部门逐级对各种风险隐患、问题进行监控,并及时向上报告、反馈风险信息,实施风险控制的过程。
第三章
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面临的风险种类
第八条 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委托资产共有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决策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第九条 特定资产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包括:
1合同管理风险:在资产管理合同的签订阶段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包括: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评估风险,资产管理人未能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向客户说明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投资工具的运作市场及方式而产生的风险。
合同约定不明的风险委托双方因投资管理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产生争议或纠纷所产生的风险;
违约风险:指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违反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以及因委托人提前解约赎回而产生的风险;
2法律风险:由于违法违规或对决策、经营、操作的合法合规性评估失误而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以及因对上述失误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处理失当而可能扩大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
(1)
违规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
(2)
进行有损委托人利益的异常交易、不正当交易等;
(3)
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及其他不正当的证券交易活动
3流动性风险:资产组合无法在要求的时间内在没有冲击成本的前提下变现的潜在风险。
4道德风险: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第四章 特定资产管理基本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十条 公司将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岗位分离制度,确保特定客户资产业务内控的有效性,防止出现职责不清、利益输送以及信息失密等风险:
公司成立专门的特定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特定客户资产相关业务的投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其专户投资经理不仅应与公募基金的办公区域严格分离,而且不得与公募基金经理相互兼任;
涉及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前台部门(研究、投资、交易、金融工程部等)和后台部门(基金会计、IT系统支持等)岗位必须严格分离,并拥有相互独立的向公司管理层的汇报渠道;
监察稽核部负责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监察稽核工作;
为确保相关岗位能够充分物理隔离,公司对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设立必要的防火墙制度。
第十一条 公司特定资产与公司自有资产严格分离,并设立独立账户进行管理;公司管理的其他公募基金与特定客户资产的委托管理资产也分别设立账户,以确保其他委托财产与特定客户资产资产管理业务相互独立;
第十二条 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信息应严格保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特定客户资产委托人事先同意外,不得进行公开的信息披露;通过独立的投资电脑系统和系统授权限制,做到特定客户资产业务与公司管理的其它委托财产在信息上的相互隔离,避免利益输送;
公司员工与公司签订保密合同,并受到公司内控制度、监察制度的制约,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因工作变动需离开公司的,应签署《离职承诺》,保证保守公司及委托人的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 公司制定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专职人员行为规范,要求专职人员必须诚实守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委托合同的要求,禁止利益输送、违规承诺收益、不正当交易以及泄露客户秘密等行为的出现,避免道德风险。
第十四条 监察稽核体系独立于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研究、投资、交易、会计、运营等体系,由监察稽核部对特定客户资产投资业务中出现的违反法规、公
第三篇: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1
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 审批
一、项目审批流程
1、风险部对业务部移交的项目资料进行初审,具备可行性项目安排调查经理下户调查。
2、风险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合规性审核,审查财务数据独立给出意见,并按照公司授权执行否决权;
3、法务部对项目本身及合同文本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二、复议
1、复议项目指公司规定无须上评审会审批的项目,审批未获通过,业务主管提出复议申请的项目;或是已上评审会,但由于调查资料欠缺或反担保物不足,但资料齐全后尚可考虑审批的项目,此复议项目在评审会上直接由评审委员决议;
2、复议由负责该项目的业务部门申请,风险部组织并召集召开评审会进行审批,并做好《项目评审会会议纪要》;
3、对于评审会审批结论为不同意的项目,原则上不鼓励重新复议。确需重新复议的,应增加相应的反担保措施,降低项目的风险系数,以增加项目重新通过的概率,减少人力物力的重复和浪费;
4、提交给评审会的复议项目业务申报书应简要说明前次的审批意见,对前次审批中提出的不同意理由逐一作出分析,为审批中需关注的重要情况提供决策信息;
5、同一笔项目最多只能复议一次。
三、贷款评审委员会(评审会)
1、评审会即贷款审批评议委员会,负责对各报批项目和复议项目的审批;
2、评审会组成:业务部、风控部、财务部、总经理、董事会指派相关人员
3、评审会召集程序:
(1)、评审会召开前一天,风险部将会议内容、会议地点、会议时间等通知参加会议人员;(2)、业务部门必须在评审会召开前一天,将项目审批材料纸质或电子文本发至评审会成员,以便评审会成员预先阅读了解项目情况;
(3)、若参会的评审会成员人数未达评审会成员总数三分之二的,则会议改期进行。风险部应另行确定时间、地点,并通知评审会成员;
(4)、项目经理报告项目调查情况,风险经理报告风险调查评估情况;(5)、与会评审会人员质询,项目经理与风险经理答疑;
(6)、与会评审会人员从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具体评审意见;
(7)、会议评审采用签字表决制,参会评审人员须在《项目评审会会议纪要》上明确填写意见并签字,不得弃权,三分之二以上的与会评审会人员同意视为项目评审通过;
(8)、授权终审人根据贷审会意见进行项目终审,对评审通过项目,授权终审人执行一票否决权;
(9)评审会的会议纪要及表决结果视为档案的一部分必须进行归档。
第二章 放款
放款环节包括签订合同、落实反担保措施、收费、贷款放款审批。
一、签订合同
公司对合同的签订实行面签制。程序如下:
1、法务部统一拟定业务有关的所有法律文件,包括委托保证合同、抵押反担保合同、质押反担保合同、信用反担保合同及其他须准备的法律文书等,公司核准使用后统一由法务部出具。
2、需要签订法律文件时,风险经理告知法务部项目融资方案(包括借款主体情况以及反担保措施),项目经理按照法务部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书面材料做参考,法务部依据上述材料书面告知项目经理以及负责该项目的风险经理需要准备的法律合同文本并拟定相应其他法律文件;
3、需要当事人(包括股东代表、法人代表、董事会成员、共有人、反担保人/企业等)签字盖章时,须由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必须同时在现场面签;
4、若借款主体或反担保人要求对公司提供的法律文件进行变动的,风险经理应立即向风险总监汇报,并经法务部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变动;
5、所有合同文本及相关法律文件在交由公司有权签字人签字前后必须经法务部进行合法性审核。
二、落实反担保措施
1、对获得批准担保的企业/自然人,必须以其合法有效、易于变现的资产作抵押或质押,或提供认可的第三方信用担保作反担保原则上不能重复抵/质押,根据审批情况,可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反担保措施。
2、反担保措施的落实工作,是在必要的法律手续齐备后,于放款前由项目经理与风险部共同跟进办理。业务量较大时,风险部可指派专人进行集中办理登记、公证等事宜;
3、反担保措施不能落实的,放款环节中止继续进行;
4、如最终经风险部确认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的,由项目经理重新修改融资方案,重新报批;
5、抵、质押物的抵、质押值计算,原则上应以我司签约认可的第三方评估公司给出的书面正式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净值为计算依据;
6、借款主体所有股东、高管及财务主管原则上必须做个人连带责任保证;
三、收费
担保费原则上应在借款合同生效之日一次性收取。
四、放款审批
每笔业务项目经理必须填写《放款审批表》,经由业务部、风控部、财务部及最终审批人签字后方能办理放款。
第三章 贷后管理
一、贷后管理的岗位设置
贷后管理工作实行业务部与风险部双线管理的方式进行,各自按照不同的工作重点进行独立的贷后管理。
业务部门:定期走访客户,保持对客户的维护和管理,定期以《贷后检查表》的形式向风险部书面汇报贷后管理情况。
风险部:负责贷后管理制度建设,动态更新台账数据,客户风险分类,对业务部的《贷后检查表》独立进行抽查,工作量较大时可抽调其他部门员工进行贷后调查。负责安排财务一同对不良业务的清收催收工作
财务部及时向风险部提供客户的还本付息及欠款信息。法务部主要负责清收与代偿过程中的案件诉讼等法律事宜。
二、贷后管理的工作内容
放款后五天内,业务部门必须将完整的业务资料按《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到档案室归档,并录入业务数据库,保证后续贷后管理介入的及时性,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正常类客户,业务部门贷后管理人员至少每月对客户上门走访一次,向风险部提交《贷后检查表》,书面报告贷后跟踪情况,包括企业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落实还款的资金安排、客户风险分类等。遇到风险,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协助客户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对于关注类和风险类客户,视业务具体情况和领导批示加强贷后管理的频率。
风险部监督业务部门定期进行贷后管理,依据业务部门上交的《贷后检查表》,结合自身判断,决定是否亲自上门抽查。工作量较大时,可抽调其他部门员工进行协助调查。
风险部依据贷后管理情况,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类确认,上报公司领导,将动态更新的还本付息信息及跟踪情况登记业务台账。
账务部应及时将还本付息的数据报风险部贷后管理人员,风险部负责贷后管理人员定期对台账进行更新,并上报公司领导。
第四章 风险预警
贷后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本公司业务审慎、稳健经营、加强和提高本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体员工风险管理责任感、实现全公司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第一时间预报风险、明确责任、防止风险蔓延。
一、风险预警责任划分
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财务部、风险部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公司总经理为第四责任人。
1、项目经理:客户出现风险信号时,业务主办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风险部;
2、业务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收集风险信号和具体管理责任,并由部门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及相应处理意见第一时间上报,对重大紧急风险信号,可直接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领导,正式书面资料可酌情次日报告;
3、财务(资产)部、风险部:负责对全公司业务风险监督管理日常工作、负责风险信息整理、通报和风险预警提示,拟定预案和风险退出办法、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负责向上级汇报并提请及时处理;
4、公司总经理: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做出批示。
责任人及各部门应按照风险部下发的风险预警提示、处置意见书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同时风险部负责风险提示、处置意见整改、跟踪督促、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稽核检查。
二、风险预警处置方式
预警信号出现后,项目经理要及时汇报,并深入企业及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1、寻找风险信息源;
2、对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3、采取必要的应急保护措施,防范业务风险蔓延。
(1)风险程度较轻,但有必要引起关注的,由风险部提出风险预警意见书报上级领导签发“风险预警提示”。
(3)风险程度明显或存在道德风险隐患,由风险部、资产部、法务部提出风险处置意见,报上级领导签发“风险处置意见书”,同时各部门执行总经理下发的新任务。
第五章 资产保全管理
本着 “及早预警、快速处置、减少损失”的经营原则,为保障债权如期实现,特制定此办法。
1、业务部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风险预警报告,第一时间报送风险部;
2、风险部根据业务部的报告立即核实,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风险预警意见书报公司总经理,同时抄报业务部总经理及公司业务副总;
3、风险部召集财务部、法务部提出风险处置意见,在与客户及反担保人进行初步沟通并对其资产进行初步了解后,资产保全部应拟定资产清收方案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就催收情况每周形成报告提交公司总经理并抄送法务部。
2、对于需要提起诉讼的,法务部应准备相应的证据材料以及客户的资产情况,配合律师进行诉讼。
3、对于暂时不需要提起诉讼的,由资产部负责全面催收。在催收过程中,资产保全部认为需要提起诉讼的,应告知法务部提起诉讼,法务部依据资产保全部的报告认为需要提起诉讼的,应与资产保全部进行讨论,并形成报告提交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立即起诉。
第六章 业务完结
客户还清贷款本息,结清所有欠款、费用等债权债务关系,到我公司办理完相关手续,退还权利凭证,注销抵/质押登记,退还质物后,业务完结。
财务部应在《业务结清单》上签字证明贷款本息费用全部结清,方能确认业务完结,风险部等其他部门方能办理退还权利凭证和注销抵押登记等后续手续。
第四篇: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管理领域,在围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方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落实XX对XX公司下达的试点工作要求,提高XX公司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XX年XX月XX日上午我们在XX召开了《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就此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拉开序幕。现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组织领导,制定正确发展方向。XX年XX月XX日,公司下发《关于落实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XX公司《关于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通知》,建立了以XX规范性文件为方向标,以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为核心,以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为基础,以全体风险控制专员为骨干的工作体系。积极应对、分层管理、统一协调、多种手段、循环往复围绕工作目标,按照统一部署,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执行力,保证了重大经营活动符合XX的政策要求。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建立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风险管理办公室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XX公司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为了将风险管理工作流程落到实处,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XX公司还与各单位签订《风险管理责任书》,明确XX公司和各单位的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制订各单位的风险管理责任指标、相应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由XX公司风险控制办公室监督执行,并组织风险管理考核评价工作。
二、抓住风险识别,努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细化了风险识别标准,使风险识别更具操作性,减少了风险分类的人为误差。二是加强了风险识别能力的培训,对公司XX以上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三是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设立风险控制专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和日常工作。
三、抓住风险量化,按时保质完成风险点归属分类工作。在《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下发的第一时间里,我们打破常规,加强计划,提高效率,按照风险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了风险点的分类工作,协调风险点的归属问题,确保了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风险管理总体安排,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XX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风险管理,重点推进XX、XX建设及XX三大领域的风险管理工作。并按计划制定了完成时间,除特别注明外,本阶段实施安排的启动时间为XX年XX月,完成时间为XX年XX月,只标注启动时间的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此阶段工作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
1、对风险评估所识别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改进措施,并安排实施;
2、对XX、XX及XX三大领域单独制订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四、抓住风险监测,坚持适时、动态监控风险点的归属变化。首先我们建立了风险管理进度月报分析制度,通过按月对各单位、部门风险管理工作报表的统计分析,全面实施已识别风险点的内控完善计划,重点推进XX、XX、XX三大领域风险管理的落实。特别是对接近完成时间节点的风险点的完成情况更是实时监测,随时掌握进度变化,为风险防范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其次,对于风险点的职能归属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跟踪落实,确保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还有每个风险点由专门的职能单位或部门牵头,涉及到的单位配合,形成合力,更好的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五、抓住风险控制,强化风险管理的制度防范。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修订和转发了XX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关于做好XX应对工作的通知》、《关于XX调查结果的通知》、《关于开展XX专项活动的通知》等与风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分别从紧密结合公司治理层面、各业务流程、三大领域风险点改善措施的要求,充分考虑待建立、完善的各种机制及用以规范流程的表单入手。并将三大领域分解为规章制度、公司层面、战略规划流程、财务流程、采购与成本流程、安全管理流程、经营管理流程、、投资领域、工程领域、法律事务领域等XX分项逐一细化,努力做到用完善的制度管理企业,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六、坚持“依法依规办事、风险控制优先、程序至上、权责对等”的原则,努力做好风险管理办公室的日常性、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在人手少、事务杂、工作多、要求高、程序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及时与风险点所归属的职能部门、单位沟通、协商,以求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益深入分析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控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实现风险管控目标和管控能力、风险预防和抓住机遇之间的平衡;加强企业日常风险评估工作,切实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X项公司层面、X项财务流程、X项安全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
七、控制经营管理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公司于XX年X月成了以xx和xx为组长的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了专业咨询机构为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提供管理咨询建议。本次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全面梳理公司已制订的主要内部控制制度、针对重要管理环节和核心业务流程已设置的相关控制、各管理和业务职能部门岗位设置及权责划分、以及所有控制要求是否得到实际遵循等情况,就公司相关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展开充分评估及深入讨论,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填缺补漏,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内控体系中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个基本要素。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分阶段对咨询机构出具的改进意见加以改进完善,并制定了近期、中期及远期改进完善时间表,编写了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并在公司内部全面实施。通过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完善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了业务流程,加强了公司的内部管理,强化了各单位的内控意识,降低了管理经营风险,提高了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
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我们将继续加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XX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做强做优XX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第五篇:管理控制风险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主要表现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商业银行的要求,其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隐患。
从几年来审计机关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情况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首要特征。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在剥离了1.4万亿后,不良贷款比率按五级分类口径仍较高,已超过20%(发达国家平均为2%),风险隐患较大。这些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银行稀释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当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些银行对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盲目贷款,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增不良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资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化解银行风险任务艰巨。
二是资本充足率离巴塞尔协议规定(8%)还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银行(30%)有很大距离,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四是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触目惊心,而金融企业的防范机制和内部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一些银行急于扩张业务和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忽略风险和成本,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致使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往往是金融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
五是银行风险出现新转化: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财政性支出,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贷款周期长、规模大、增长快,信贷的分散风险向集中风险转化;有些地方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房地产贷款巨大风险,抵债资产逐年增加,虚假按揭、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贷款,信贷的即期风险向其他资产的远期风险转化。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
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行为,是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的。目前,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其特征可概括为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等。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特别是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障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观念陈旧。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内部控制的组织框架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制衡目前还不够完善,内控的权威性不足,董事会还没有真正起到内部控制作用,内部控制活动实际上由经营层主导,内控优先的原则在一些业务领域没有充分体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4)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独立性不够,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有些地方政府仍以不同方式对银行经营进行行政干预。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与国际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比较落后。
财务风险的特征
1.1 筹资方式多元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企业不仅可在货币市场上筹措资金,而且可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资本市场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地方,企业筹措资金时,面临的财务风险更为严峻。
1.2 投资策略选择最优化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只有选择最为合适的项目才能使风险最小,盈利最大。如果投资项目的利润低于企业资金利润,就会削弱盈利能力,形成风险投资。
1.3 资金利用最大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资金在企业的财务运营中不能够顺利地流通,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机会成本增大,产生财务风险。
1.4 收益分配合理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对于股利的分配及员工福利的分配是较为复杂的事情,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方法,这助长了投机气氛,也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对企业长期发展缺乏保障。企业风险形成的原因
2.1 规模扩张 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会导致企业失败。
2.2 投资失误 巨人集团曾一度涉足电脑业、保健业和房地产业等,德隆也在短短的几年内进入到几十个行业,他们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在新进入的领域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得有限的资金被套死。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费用。但是,过度的多元化经营,一方面易造成企业难以协调和控制,导致企业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削弱主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基础上,即“相关多元化”。
2.3 内部控制不力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风险管理必要性
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因风险引发的交易成本,可以说是公司要进行管理风险的重要理由之一。另外,为了保障员工的利益以及完成社会责任,公司也有必要管理风险。
3.1 税赋的节省 风险管理可因为税赋的节省而增进公司价值。在累进税率与税率优惠的规定下,管理风险的结果将能节省税赋,进而增加公司价值。
3.2 风险管理成本的减少 风险管理的成本是公司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节省风险管理的成本,其本身不但是管理风险的目标,也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风险管理成本包括两大项:一为有形成本,二为无形成本。有形成本是对风险管理所花费的经济资源而言。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巴罗将其称为风险成本。根据巴罗的定义,风险成本包括四项:一为保险费,此项包括公司所有与保险计划相关的保险费;二为其他替代性风险理财计划的成本或未获保险赔款的损失;三为灾害预防设施的支出;四为风险管理部门支出,包括人员薪资与支行政费用。无形成本主要指风险管理人员对不确定存在的担心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3.3 交易成本的降低 由于风险伴随的交易成本是公司进行管理风险的理由之一。风险管理可通过交易成本的减少,增加公司价值。可增加多少价值,降低多少交易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公司如果不管理风险,面对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有多高,即公司的财务结构对风险的承受力有多强。第二,万一遭遇财务困境,连带引发的成本有多大。这两个因素越高,风险管理可增进的价值与降低的成本也就越大。
3.4 投资决策失误的避免 在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涉及的利害关系人甚广。重大投资计划成功或失败,对利害关系人均有不同的影响。风险管理可通过降低投资决策失误以增加筹资能力,减少筹资成本,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会计风险管理策略
4.1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4.2 利用信息系统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 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都需要靠技术手段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能预先发出风险警告,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4.3 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重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4.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中心,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