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互联网的创业创新中实现新闻理想
在互联网的创业创新中实现新闻理想
一、寻找和做新闻殊途同归的转型之路
中国记者:能否谈谈你的个人经历和职业生涯?你最早学的是广告专业,为什么选择做新闻?
潘采夫:我是新闻的野路子。上大学时我报的志愿就是新闻专业,后来进到广告班去了。那时觉得无所谓,“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嘛,但喜欢报纸还是肯定的。毕业后我去了《河南日报》广告部,做广告与做编辑记者有本质不同。特别是当时大量的是医疗广告,没有成就感,一年就辞职了。
离开郑州到北京后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杀毒软件公司,后来到了《中国青年报》旗下《青年时讯》广告部。在那里两个月一直研究报纸,一分钱广告都没联系,收入非常微薄,实在不好意思,两个月之后就走了。走的时候,我给当时《青年时讯》的总编陈小川写了封信,分析了《青年时讯》的经营情况和对策。陈小川把这封信交给当时的副总编刘爽,刘爽于是又把我叫回《青年时讯》。一个月2000元钱,当时只是让我定期来开会,提出一些建议就行。
在《青年时讯》。我发表的平生第一篇文章就是一篇专栏。当时编辑缺篇稿,就让我写一篇。我模仿米卢和李想,写了篇《对足球记者的上岗培训》,编辑觉得还行,就让我每周都写。大概过了两三个月,我的编辑调岗了。于是让我接手做专栏版编辑,后来叉接手了读书版编辑,做评论和读书,这也是我后来主要做的。
当时,我的作者有阿乙、猛小蛇、韩浩月、编剧陈彤、冯唐等等,同时,我每个月还写一篇报纸的经营分析报告。当时。我的直接领导刘爽――她是原来央视《东方之子》的主持人――有位老上级杨浪在财讯传媒。负责媒体事业管理部,每个月都会看我写的经营分析报告。当他知道我准备从《青年时讯》辞职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于是,我就去了财讯传媒,做的是媒介的研究、策划。其间,还短期到《中国新闻周刊》呆了两个月。
2004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一周年,出了365个版的特刊,我看了以后很澎湃,于是就去了《新京报》的文化副刊部。我在《新京报》待了8年,先后在文化副刊部、评论部,体育部做编辑、主编,其间还曾经短期在新浪读书频道做主编。
中国记者:你的专栏文章很受欢迎,在《新京报》的工作也还不错,之前所有的工作不管采编还是经营。都是围着报纸转。为什么突然转入到“小猪短租”这样一个看起来与新闻毫无关联的企业和行业?你在那里能做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选择?
潘采夫:2012年初,我爱人要到英国去读博士,那时我女儿正在上小学。于是我就离开《新京报》,去英国呆了两年。在那个期间。AIRBNB(Air Bag and Breakfast)在欧洲非常风行。AIRBNB 2008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它是分享经济的鼻祖,是最早做大规模闲置房屋分享的。我们在欧洲旅行,住了很多这类的房子,全部是有房东的。这些房东有歌手、DJ、作家、剧院经理、全职奶爸、大提琴手……住的时候和他们交流得都非常好。我对这种住宿形式产生了很深厚的兴趣,觉得和住酒店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有人文色彩。从欧洲旅行回到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之后,我们就把自己公寓的次卧挂在了AIIEBNB上,注册当了房东。接待全世界到爱丁堡旅游和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文艺青年,有歌唱家、音乐家等等,一起交流、一块吃晚餐。
回国后,我去了《南都周刊》做记者、主笔。当时就想了一个题目:《AIRBNB的中国学生》,我对它的模式太有兴趣了:是什么样的机制和信任体系能够让陌生人进入别人的家门,而房东根本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张开怀抱欢迎陌生人。在住宿的期间,房东和房客还成为了朋友。在中国的环境里,这种模式有没有生存的土壤,是不是会发生变异?于是。我就开始在国内找同类的公司,考虑了途家、蚂蚁短租、小猪短租等等,后来发现,和AIRBNB最像的就是小猪短租。我就联系采访,和小猪短租的两个联合创始人聊了一下午,他们谈的很多东西解答了我的疑惑,而且聊天中我发现。这种类型的公司在中国非常有社会价值。当时,分享经济的名声还不是那么响,这种分享经济的模式对中国交往结构的推动、对人们瓦信的推动是巨大的。
当然,小猪的创始人考虑的是商业问题。他们要打造一套信任机制、保险机制、安全体系,让人们能够去掉戒心,能够安全地交往,这对他们的业务有好处。但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想的是,这对推动社会进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是有价值的。当时我也存在着转型危机,而去门户网站,去以做内容为主的新媒体。对我来说其实不算转型,要做就做一个离本业远的,但能够和做新闻殊途同归。能达到同样目的的事情。
因为我是做广告出身。知道推动社会公益、社会价值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企业和商人,像马云的淘宝体系、马化腾的微信圈,大大改善了社会交往的方式。他们奠定了平台和基础之后。小猪的分享经济将会迎来它的风口。当时优步和滴滴竞争十分激烈,滴滴迅速成长为一个估值两百亿以上的巨头型公司,出行领域的分享经济巨头已经出现了,而房屋领域的分享经济巨头还没有出现,我觉得这是一个新行业。另外,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和我在价值观上很投缘,对他们来说,小猪的体系和产晶虽然已经很完备,但需要一个做传播的人更好地把它们推广出去。于是我就到了小猪短租。
二、媒体人的理念和产品市场相结合,会变得非常有推动力
中国记者:到了“小猪短租”之后和你之前的设想有差距吗?
潘采夫:做小猪短租和做新闻相比。从方向上和事情的有意思程度上。其实没什么差距,甚至收获更大。但和想象中不一样的是,人们总会低估自己工作的劳累程度。尤其是媒体人散漫惯了,我以前一星期开一次会,一个月写一两篇稿,但公司里的压力是日复一日的,一个项目做完后会迅速面临下一个项目、下一个市场压力。所以,对我来说,最不适应的是需要每天上班、需要每天开会,需要节奏非常陕地去处理问题。尤其是快速地做决策和判断。这是我转型中有难度的地方。而且据我了解,这也是很多媒体人转型的时候不很适应的地方。
中国记者: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在你眼里“小猪短租”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有什么具体特点?团队架构和运行情况是怎样的?怎么把它的价值观和公司运营结合在一起?
潘采夫:小猪短租创立于2012年,到现在大概三年多了。去年做了C轮融资,融了一亿美元。它的基本模式与AIRBNB是一样的,房东把自己多余的房屋资源在小猪的平台上上线当房东,而房客在小猪的平台上寻找他喜欢的房子。然后联系房东,谈好后在线上交易。房东会把房费的10%交给小猪短租。这是一个基本的模式。
小猪与AIRBNB不同的是,AIRBNB在中国是不做地面服务的,它在中国只做境外游,而小猪是只做中国的。它有线下人员,有更周到的服务。当有人申请当房东的时候,线下人员会去和房东交流。核验他的资格、诚信,房子是不是宜居、安全?设计师会上门做一个简单的设计方案,摄影师再去拍照片,之后才是上线。服务会比较接地气。它比较核心的一部分是一套安全体系的保障,保障房东和房客之间不会出事儿。比如实名制――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三个真实信息都要注册,通过这个就能够掌握一个人的真实信息。小猪的平台对接公安部下属的国政通,如果房客有问题,马上就能反映出来。还有人身保障和财产保障。比如。小猪对房东是有财产保险的,如果房客打坏了东西,或房东丢失了东西。保险公司会赔偿。同时,给房客也提供人身保险。
小猪短租现在接近三百人,小猪的两个创始人:陈驰是CEO,王连涛是COO。陈驰是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做妇产科大夫的,辞职到了拜耳药业,又从拜耳转型去了互联网,去了雅虎、3721、阿里巴巴、赶集网,然后创办了小猪。他在创办小猪之前是赶集网的副总裁兼蚂蚁短租的总经理,王连涛原来也在蚂蚁短租。截至去年年底。小猪短租在全国230多个城市有7万套房源。目前我负责市场经营的领域,市场、品牌和公关。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全国运营中心,在全国20多个城市都有小猪的办公室。划分为几个大区,为不同城市提供地面服务。
中国记者:“小猪短租”的工作和文字工作有什么不同?
潘采夫:在小猪短租我写了平生第一篇“软文”,推广公司嘛。但这不重要,实际上。它们的联系在于做的一些东西。因为分享经济的标志是有剩余的空间、房屋资源,房主是一个有意思、有个陆的人。能跟房客进行个性化的交往。在这个体系里,你尽可以设想各种好玩的东西,在AIRBNB你可以看到在树上做的房子,树屋,可以去跟房东一起住洞穴……事实上,我到小猪之后做的这些东西,跟我原来做的东西是很接近的。
我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邀请隐居在神农架的作家谷清生做小猪的房东。谷清生是《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曾经红极一时。他是地质队员出身。喜欢神农架,就在那里一住十年,种茶叶、种各种其他植物。小猪的品牌原来打的就是廉价、实用,不太够凋性。我就邀请他当房东,让谷清生把自己在神农架住的一个大院子上线到小猪上。让有文学追求的人,或者信仰生活在别处的人,到神农架去寻访一位作家。这个概念在传播的时候是挺有意思的:作家当房东,还可以请房客吃野猪肉,因为谷清生自己是一个美食家,还可以带你晶茶,因为谷清生还种茶。这是第一个项目,是一个作家项目。
第二个项目是邀请世界冠军、曾经被评为“最美女排国手”的中国女排队员薛明当小猪的房东。薛明在北京开了一家花店。我们建议她把其中的一间改成一个民宿,于是,她就威了小猪里面个子和颜值最高的女房东。背包客、排球迷们都是冲着她去住的。大家发现。原来分享经济、住在房东家里面这么好玩,能认识这么有故事的房东。另外,我还邀请原来在媒体时的一帮朋友来做小猪的房东,来为分享经济代言,来倡导这种生活方式。
而最接近我的文化梦想的,是“城市之光”文化住宿项目。这也是我第一次采访两位创始人时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项目真的很符合分享经济的调性,很有人文色彩,叉有想象力。因为之前人们是不会住在书店里的,我去巴黎旅游时,到莎士比亚书店,看到里边有张小床,一间是当年书店老板收留海明威的时候,海明威用过的。我就想,用一种商业的手段,推动不景气的书店行业增加一个收入渠道,把整个书店上线当成一个房源,书店老板当房东。爱读书的人住在书店里。晚上书店灯光闪烁,可以在里面看书,我觉得体现了分享经济最高的那种审美。
我去游说十家人文书店,包括北京的单向空间、厦门的不在书店、扬州的边城书店、南京的二楼南书房、还有一个在城墙肚子里面的书店,总共十家。到北京共同开一个发布会,说我们来探索人文书店的情怀如何落地。在24小时书店模式之外,我们提出。不能住宿的书店就不是真正的24小时书店。这个项目做出来之后,除了发布会邀清几家媒体记者之外,没有着力推广,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家以上的媒体主动采访这个项目,包括《人民日报》、央视,各主流媒体、都市媒体、新媒体都有报道,因为喜欢的人太多了。
你会发现,一个媒体人在参与互联网公司创业的时候,他做出来的东西与很纯正的互联网人也是不一样的。媒体人有自己的短板,不懂技术,但媒体人有先天的优势是懂传播,而且会改变传播的理念和规划。原来概念上,企业公关部就是对外发稿和“救火”的,但当大量媒体人到公司负责公关的时候。他们是懂得媒体传播规律的,他们知道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会撩动社会和媒体的兴趣和神经,从而让媒体主动传播,把灌输式的传播变成自然交流式的传播,改善企业的传播生态和公关生态,会把中国企业的公关埋念向前推进一步。这是通过我自己转型的案例得出的一点儿想法。
不少人哀鸣传统媒体经营断崖了、媒体遇到危机了,媒体人就没有自己的意义了,我经常会跟他们说,不要太悲观。我也不认同他们的说法。我经常说的是,一个有价值观的媒体人,不管到哪里去,都会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推动这个公司变成一个有价值观的公司,推动这个公司变得有社会价值。因为媒体人是天然具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一旦这种理念和公司产品、市场运营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有推动力。会改变一些东西,国际的知名公司都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观。在中国做公司,我越来越会感觉到提倡一个正向的、美好的价值观,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三、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媒体人喜欢的事
中国记者:这是不是可以说,一个媒体人的转型,是把他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某种程度上也是改造了企业原来所固有的惯性操作方式?
潘采夫:对。首先,媒体人投奔某个公司、去参与肘,他要确定这个公司的(价值观)内核是一个正向的公司,它除了有市场潜力之外。确实对社会有益。另外。媒体人很难扭转公司的价值观,可能在遇到“对昧”的创始人之后。媒体人所想的东西,与创始人所想的东西有一个结合。
中国记者:会不会只有初创型的公司才有这个条件?一些巨型会司,媒体人进入之后更多地是被公司所改造?
潘采夫: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有去BAT(阿里、百度、腾讯)的原因。这些公司已经很大了,媒体人进去之后只是一个螺丝钉,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像马云的阿里已经做成了一个“帝国”,不管谁过去,是无法改变它任何东西的。所以,我建议媒体人如果转型的话,最好去创业型的公司,它可塑性比较强、发展空间比较大。
中国记者:你怎么看传统媒体的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和媒体人的未来之间是什么关系?
潘采夫:我们如果回看百年前媒体的历史,可以发现,媒体的更新换代都曾经引起过末日的预言,现在报纸遭遇的恐慌和二十多年前的广播是很像的,当时汽车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可能比电视媒体更厉害,它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化陕的,如美国,报纸遇到的危机已经很明显;慢的,如英国和日本,它们是固守自己传统生活方式的国家,报纸的危机似乎还不是那么严重。但是,或快或慢,趋势都是一样的。
传统媒体的转型也遇到很多困难,一些经营做得最好的媒体,在新媒体的转型上都不算成功。传统媒体思维做出的新媒体。很多还是像报纸。媒体人还是用媒体的方式来做新媒体,而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是用技术来驱动的。比如腾讯的微信和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更像传统媒体平台的微博,“今日头条”做新闻的方式则几乎是纯技术的。
媒体人会灵活一点。我觉得我的转型是一个非典型的案例,实际上是一个做经营的人做了几年媒体,又转回来做企业,虽然我自己觉得内心不适应。但在外面人看来也许还算是比较顺利的,起码对市场有一个预判,对企业的运营有一点点了解。而纯正的媒体人转型相对来说是比较艰难的。
中国记者:转型中大家提到最多的是思维的问题。常说互联网思维与媒体人思维不同,你在转型之后思维模式有改变吗?做这样一个创新型企业和做一个普通媒体人的思维模式不同在哪里?
潘采夫:我觉得这两者不是对立的。经常有人埋汰我们媒休人,说我们没有互联网思维。但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但我理解,像马云喊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像马化腾,用一代一代的技术更新推动互联网发展,他们是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但不能把媒体人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对立起来。
媒体人思维是办媒体的一种方式。我觉得我不具有互联网人的那种干劲,那种用一款产品来引爆的思维方式,但我一直把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我曾经写过,只有阅读不会死亡。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可能不断变化,从壁画到龟甲到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但附着在媒介上的思想是不会死的。
媒体人是掌握了思想的人,你会发现,现在做着最好的公号的一批人还是媒体人,他们了解传播的方式、了解语言组织的方式。会把自己的思想找一个工具再运用起来。像我做书店项目的时候,我就是利用了互联网这种组织方式来做媒体人喜欢的事情。一方面,帮了公司,另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瓦联网思维和媒体思维不是截然对立的,不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区别,它确实是不同门类人的不同特性,我们想不出他们要做的东西,他们也想不出媒体人所做的东西。
第二篇:互联网创新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在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创业的方向转向互联网平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转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论文,欢迎来参考!
互联网创新创业论文
[摘 要]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大学生也成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最直接受益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业资金少、创业难度大及创业经验不足等都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难题,因此帮助大学生认清创新创业形势,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给予大学生以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心理关怀,将有助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互联网+创业”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大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展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互网+”时代的到来固然给大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选择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逐渐向我们走来。2016年5月,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互联网+”入选中国十大新词和十大流行语,一时之间,“互联网+”词汇家喻户晓。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要想深刻把握“互联网+”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楚“互联网+”的含义。所谓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采用通用协议串联而成的覆盖全世界的庞大网络。而“互联网+”则指的是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态[1]。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创新出了淘宝网,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创新出了京东商城,互联网+传统媒人创新出了百合网。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
2.1“互联网+”是创新创业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优化转型。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新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就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2.2“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而又深远的[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例如传统工业转型为工业互联网,传统农业转变为农业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都是对其他领域的一种优化和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2.3“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各级政府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大量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例如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绿色通道”优先注册,同时政府减免大学生创业各类行政管理费用,可分期支付注册资金,申请贷款时享受一定利率优惠。此外,部分地方政府提供免费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在社保、档案管理、落户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支持。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推广
美国早在1947年就开展创业教育,许多欧洲国家都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众多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和势头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受高校及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与创新创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在许多高校均有开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3]。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存有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3.1创业资金少。资金是创业的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纵然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各种各样的机遇,但创业资金的匮乏如同大学生与创新创业之间的一道鸿沟。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学校及社会的资金支持较少,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小额贷款、学校资金支持等资金来源程序十分繁琐,审批环节众多,且有着额度小和门槛高的特点,大学生很难获取大量的创业启动资金[4]。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创业项目对资金数量要求较高,在项目起步阶段,很可能处于亏损状态,少量的资金往往难以为继,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胎死腹中,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天然劣势所在。
3.2创业环境差。我国虽然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环境还不够优良,从全球创业观察数据来看,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处于中下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审批、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企业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开发中,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3技术难度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项目中,选择“互联网+”相关项目就必须具备技术优势和服务意识,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团队优势,积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结构,通过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优势互补来开展创业项目,开发核心技术,但在创业初期,许多大学生受到经验匮乏和核心技术壁垒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受到同类型企业的挤压,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往往淹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3.4创业经验匮乏。创业经验匮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一旦判断错误,很容易导致产品和服务定位失准,再加上管理上缺乏长远眼光,缺乏风险意识,往往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屡屡碰壁。此外,一些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学校、企业及社会三方联系不足,大学生在高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往往与市场实际脱节,从而难以积累到创业经验。
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之对策
4.1增加投入,完善配套O施。上文中提到,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分重视,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学校也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资金支持与发展的对接,积极完善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校应当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来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完善相关课程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5]。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贷款程序简化、税费减免等。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则应当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和资金保证等支持。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可以实行“弹性学籍”制度,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让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项目中。
4.2搭建平台,拓展创业空间。社会和高校应当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业实验室、SYB课程等硬件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就业创业论坛,形成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此外,应当积极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比赛和“三创”比赛,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相结合,为大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切身了解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专家和校友在校内开展创业讲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分享经验。
4.3钻研技术,保证公平竞争。我国互联网市场起步较晚,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互联网监管有待加强,竞争环境有待优化。互联网商人有着自我监督成本高、能力弱的特点,一些不诚实、无信用的不良网商不利于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当积极攻克核心技术和服务,学习计算机、法律及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组成创业团队,稳固技术基础,为创新创业迈出坚实的一步[6]。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市场环境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促进互联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4积累经验,整合有效资源。经验不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分享创业经验,促进大学生与企业间之间的交流,扩大同商家与用户的沟通渠道,以此来创新营销策略,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而弥补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方面的不足,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和错路。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但经验少、环境差、资金少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全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各方共同努力,迎接挑战,改善环境,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2]牛冰非.浅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J].亚太教育,2016,(02).[3]冯艳娟,梁 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析[J].商,2016,(22).[4]张 檬,罗 欣,张馨心.“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困境及策略[J].商业故事,2015,(28).[5]刘丽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6]栾洪波.分析新常态“互联网+”融入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7]祝元晨,康志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6,(79).
第三篇:07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云梦是地域小县,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至关重要。近年来,云梦财政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管理积极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大政方针,服务于企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云梦建设。
一、用创新的思维,抢抓发展机遇
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厘清思路为先导,抢抓孝感建设副中心城市圈组团云梦的发展机遇,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经济带动力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率高的行业和企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盐化工、塑料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汽配机电五大产业集群,力促单一产业集群化,点状产业“链条化”。进一步完善财政增收激励机制,对增收多、贡献大的工业园区和乡镇给予一定奖励,充分调动经济开发区和乡镇招商引资、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收入质量,增强财政实力,为云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用创新的机制,提高运行绩效
结合我县财政工作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从经验理财到科学理财、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单纯服务型到管理服务型的转变,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改进预算决策机制,研究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新机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科技、农业、医疗卫生投入机制,构建公共财政保障新机制。转变财政监督思路,探索财政对外监督模式,寻求财政内部制衡机制。
三、用创新的管理,激发全员活力
深入研究分析干部队伍现状,科学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紧紧抓住“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管?怎么用?”这四个关键问题,进一步修定《乡镇财政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机关工作考评办法》、《财政最佳标兵评选办法》,充分发挥考评、考核的激励、推进、引导、督促作用,不断完善能力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人岗匹配,促进人事和谐,激发干部潜能,鼓励工作创新,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营造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
互联网+医疗 1.项目简介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互联网再次成为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关注的重点是“互联网 + 传统行业”,而“互联网 + 医疗”成为其中关注和投资的重点。
云医疗、移动健康、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健康 APP的应用和发展,加之可穿戴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的推广使用、云医院的建立,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手段,也为医疗服务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然而,此轮“互联网 + 医疗”概念热与投资热并未深入到医疗机构的核心业务—诊疗服务,而是徘徊在诊疗服务的外围,典型如网上挂号、网上医疗服务咨询、网上药店等。
现行医疗服务模式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诊疗技术、设施、设备的限制,医患双方的诊疗、就医行为大多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造成了医患双方的不便,而“互联网 + 医疗”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极大地改善医疗服务的提供模式和患者接受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和“医疗专业云”,可以有效拓展并延伸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如患者网上就医、居家监护、就近抽血、集中检验、远程提供诊疗建议、远程手术及手术指导、个性化健康管理等,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电子化,诊疗设备的微型化、可穿戴,以及交互式高清视频都为“互联网 +医疗”模式扫清了技术障碍。
“互联网 + 医疗”应用为民众带来的就医便捷以及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力拓展是推动现行医疗服务模式升级、转型的动力,但是其中所含的阻碍也是极大的,借用一句俗语来形容“互联网 + 医疗”模式的未来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民众的需求、移动互联网以及技术的发展为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了变革的机遇,但如何实现依然有赖于政府、业界和社会各方的努力、探索和创新。
所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团队致力于开发一款基于“互联网 +医疗”模式的医疗服务型APP应用,重点解决人们在看病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身体健康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2项目内容
项目说明,此APP内所含功能重点分为以下X大模块,分别为
以下为各功能具体详细的说明 2.1常见症状,药品的分析
此功能定义为一项搜索功能,即用户打开APP后可以直接在搜索栏输入自己的症状,系统会根据患者所输入的症状在此APP自带的病理库中搜索多条与之相近的症状,供患者根据自身具体症状来进行选择,同时,在症状的后面便是解决此病的多种详细的用药,用量,周期,价格,供用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此功能还具备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情的一个列表,用户直接在此列表中输入首字母即可方便快捷的查询此病所包含的症状和解决方案。
同时,此项功能还包含了药品大全,即汇集所有药物于此功能内,用户可直接查询某种药物的主要针对症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用药禁忌以及药品价格。2.2医院信息查询
此功能首先要开启定位,将用户定位到所在的城市,定位之后,在下拉列表中可以查看用户自己所在城市的所有的医院,药店的具体信息,可以根据距离远近,等级高低以及好评度来排序查看。
对于药店,APP中提供了药店各药师的介绍,各个药店所擅长解决的症状,以及各药店的联系方式。对于医院,APP中详细介绍了各大医院的基本信息,包括每个医院所含科室,每个科室所含医生的介绍,还有各个医院比较著名的科室或者医生的详细介绍。
在此功能下,对于已经登录的用户,可以在下方对该医院或者药店进行评价,供其他用户参考与选择。2.3在线求医
第三项功能,我们的APP提供的是一项在线咨询的服务,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咨询的某个医院的某个科室的某位医生,如果用户没有明确的选择,也可以直接输入科室,系统会自动推荐符合条件的医生给用户。
在此项功能中,用户可使用多种方式于医生进行沟通,包括图文沟通,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
在我们的APP中注册的医生必须是具有行医资格证的已经注册的执业医师,他们均为各大医院的在职医师,因而我们所提供的这项在线咨询的业务并非是一项免费的咨询业务,我们会根据各位医师的等级,各位医师的受欢迎程度以及用户与医师之间的沟通方式而制定不同的收费细则,这样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保障执业医师的利益。
在此功能下,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反馈功能,即用户在与各位医师沟通的过程中,APP会将沟通的图文、语音或者视频全部保存下来,以避免产生医患纠纷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此项功能还提供了一个在线预约的功能,即用户可以提前预约各大医院的医生,在约定好的时间直接进行诊断,省去了挂号的麻烦。2.4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是我们的APP所着手的一项特色的功能,针对使用我们APP的用户,用户的每一项就诊记录,包含具体症状和解决方法都会存在电子档案中,方便用户日后调用以及在日后的就诊过程中给医生提供一份可靠的参考。
电子档案中还将记录用户每一次的体检状况,可根据多次体检状况进行一个统计,形成走势图,再由执业医师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不正常的指标,并即时给出解决方案,使用户各项数值尽快恢复平稳。
电子病历中还将记录用户对于各种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同时,还将记录用户的过敏反应,防止误用药物而产生的医疗事故。
我们还计划将电子病历中的数据与居民身份证相连接,做到在各个医院或者体检中心使用身份证便可读取自己的电子病历,方便快捷,可随时调用。
此外,我们计划将APP与各大医疗设备企业相结合,使患者通过医疗设备所进行的检验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并存入电子病历。
第五篇: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
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
导语:互联网行业背景及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在发达国家,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今天小编为你分析下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是怎么写的吧。
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
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篇1
一、项目背景
以高效的配送方式真正方便广大小零售商,并实现物流环节的 “增值效益”。公司实行灵活配送,对常温商品、冷藏商品和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 分类配送。公司通过配送线路的优化和对配送队伍的专业培训,保证货物安全及 时送达。公司、客户、供应商之间建有快速反应的信息系统,方便及时了解客户 需求及供应链情况,对一般情况统筹安排,对突发情况及时反应、高效处理;公 司还作为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桥梁,并代表客户与供货商沟通,反馈客户意见,反映市场需求。
二、市场分析
(一)行业背景及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在发达国家,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近年来,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逐渐升温,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提高。专业化的配 送中心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二)目标市场分析 据实地调查,天津市的便利店大多是小型私人超市,配送体系还停留在原 始的体力运输层面上。而大型连锁超市下设的便利店由于是由供应商供货,运 送成本高,到货时间不能保证。天津市 2001 年制定的商业引资计划中明确指 出引进国外大型购物中心,重点引进外资经营的 24 小时便利店,并且其 2007 年的发展目标是新建和改造便利店两千多个,因此我公司定位于天津建立物流
配送体系将获得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竞争分析 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并且发展速度比较快,竞争 激烈,但是专注于便利店的大型物流公司几乎没有。单一物流服务提供者,是 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它们虽然不能提供整合的系统化物 流服务,但是却常常成为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物流一体化的参与者。可以说,这些企业是我公司的主要竞争者。由于市场上服务提供者的数量较多、产品的差异性较小,并且进入壁垒比 较低,该行业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我公司的供应商数目较多,规模较大,谈 判力强,因此竞争压力会比较大。便利店数量及对品牌的忠诚度对我公司的配 送货物数量及价格都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公司战略
(一)战略目的
为客户支付的价格提供更多的价值。
(二)战略基本思想
在质量、服务、特色、性能上领先竞争对手,在成本上打败它们。(三)业务层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与集中差异化战略相结合: 我公司将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供低成本的差异化服务,迅速、及时地送 货。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导地位,创新物流作业流程和物流配送服务,保持公司的 竞争优势。公司通过规模经济获取成本优势;通过信息系统的优化、最优线路的设计和 设备的统一达到物流成本最小化;设立相对较少的管理层次,以节省管理费用。(四)公司层战略 主要采取以服务为核心的目标集聚战略和品牌战略。公司将主要客户定位于 小型便利店,针对它们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进行公司品牌形象建设,打造绿 色、经济的物流理念,树立公司在同行业中的高端形象。
四、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我公司将始终坚持从客户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种类、品种、规格、包装的产 品,提供高效、便利的物流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品牌——“以最低的价格,向便利店提供高效的专业物流 服务”。(二)价格策略 在分析目标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我公司将合理地对运输工具、路线、运距、费率等进行系统优化,为目标客户量体裁衣实施一套个性化的物流方案,不断降 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我公司将结合客户期望值和竞争者提供的服务水平与价格,制定适当的服务标准和价格水平。(三)促销策略 公司初期采用的促销活动主要有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我 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公司网络营销,适时开展电子商务。(四)营销组和策略 我公司在以上策略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加入客户保留、相关产品销售以及顾 客推荐。
五、融资方案
总公司设在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基地,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公司设立初 期共需资金 400 万,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250 万,流动资金 150 万。股本结构及规模暂定为公司注册资金 400 万元。外来风险投资 200 万元;批 发商入股 150 万元,设备入股 50 万元。
六、盈利模式
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在初期预设了两种盈利模式。一是针对大型超市经营的连锁便利店。因超市一般都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 中心,只是不一定能满足便利店少量多次的补货需求。我们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承接其连锁便利店的配送业务,以运费作为部分收入来源。另一是针对小型连锁便利店、私人便利店以及小型超市,为其配送厂家或 批发商的货物,靠商品差价盈利。
七、组织与管理
公司是扁平化组织结构,总经理下设五个部门,分别是市场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客服中心。
八、财务计划
预计投资回收期为十年。风险投资最好在 3~5 年退出,采用联合方式适合本 公司。按最保守估计,风险投资五年收回,据此预计第一年营业收入为 30 万,销售成本费用为 10 万,则第一年利润约为 20 万。根据资金时间价值推算我公司 将完成所定资金回收及风险投资补偿计划。
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篇2
物流项目风险防范策略
物流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项目开展的结果。在物流项目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充分认识相关风险,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控制,大部分风险又是可以降低和防范的。
1、深入调查、科学预测,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物流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多,因此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市场需求,科学确定投资计划,对项目的各种可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估方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权衡利弊,选出最优投资方案。投资决策作为整个投资过程始点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大量失败的投资项目是由投资决策的失误千百万的。此外,要提高决策者的决策,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杜绝和减少决策失识。
2、加强物流项目投资管理,增强抵御经营风险能力
物流项目投资方案一经选用,就应付诸实施。项目经营风险大小取决于项目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收能力。防范项目经营风险,一是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节约项目投资,优质高效建好项目。二是加强项目经营管理,增强其投资回收能力。三是加强项目财务收支管理,增强其投资回收能力,通过增加财务收入,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以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
3、严格的制度管理
物流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风险。因此,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将工作中出现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结合相关的奖惩机制,将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降到最低。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应制订专门的审核制度,将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整个物流服务制度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顺畅营运。一方面要对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专门的检修和保养,避免硬件的故障造成物流服务环节中的差错;另一方面服务流程尽量标准化,有章可循,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
4、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物流项目开展初期,可以考虑强强联合,降低风险,与有丰富管理经验大型物流企业或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合资或合伙投资建设物流项目,这样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又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大型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首先将原有的简单仓储或运输服务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然后在稳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业务,根据自身实业对目标客户进行定位,积极寻找物流服务需求企业,经过与合作企业不断沟通,了解客户所需物流服务的具体内容,以及对物流设施的要求,考察该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否在项目的服务能力内,如果符合要求,结合实际为客户企业进行物流流程的设计,并与企业进一步切磋,最后制订标准的服务流程后,签订长期物流服务合同,发展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定期进行沟通,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巩固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同时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与合作伙伴利益一体化的方式保证客户的稳定性,密切关注客户的资信状况,对于资信状况好、发展能力强的客户,可考虑通过合资、相互控股的方式将物流项目的发展与生产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物流项目的运输成本控制
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左右,占商品价格的4%-10%。运输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学上将物流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我国现行的物流运输方式中无论是自营物流,合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隐性成本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隐性成本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必须调运空车。但是,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形成的空驶,是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在物流运输决策中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能力配备等问题。
[互联网物流创新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