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辨证法练习
对事故预防的辨证浅析 应该强化预防功能
事故给公安消防部队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极大的。坚持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安全防事故工作,提高科学领导水平,强化事故预防功能,是促进公安消防部队队伍和业务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事故是可以认识的
安全工作是事关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一根敏感神经,各级每年都要花很大气力抓安全防事故,但各类事故仍然像幽灵一样在营区内外徘徊,使一些同志对事故预防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惊恐程度。事故有偶然性、突发性等特点,事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常使人感到突然,这就使事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只要作深入的辩证思考就会发现,事故同任何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进行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事故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矛盾,也遵循一般矛盾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认识。因为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经过一个由细微变化到逐步激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点哲学,把辩证法的法则变化为我们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智慧。就拿量变质变规律来说,关注身边人和事物所发生的细小变化,及时消除不利因素,有效准确地化解矛盾,就可以促进有利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避免事故的发生。运用这一规律,就要善于发现和注意量的变化。因为,任何事故在量变阶段总是不明显的,往往容易被忽视不易察觉,但又有各种前兆可寻。只要善于知微见著,以小见大,一察觉到苗头就立即警觉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对待事故问题上,就怕粗枝大叶,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认识事故,关键在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在领导部队建设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把量变质量的哲学原理转变为发现事故的智慧。
有些同志认为,事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变化,不好把握。这种认识给基层官兵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一边要提高战斗力谋创新求发展出成绩,一边又提心吊胆,总是如履薄冰般地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会突然冒出个什么事故来,是所有努力倾刻间化为泡影。把事故看成是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与偶然范畴的误解。辩证法认为,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其必然因素。纵观大千世界,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事故是部队建设发展中矛盾发展的一种激化形式。官兵之间的矛盾,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人与装备的矛盾,人与环境的矛盾等,只要矛盾存在,就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这是必然性;哪一天要发生什么事故,发生在哪个单位,以什么形式发生,是偶然性。偶然发生的事故受必然性支配。二者的关系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抓好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完善预警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有些同志总是认为事故发生太突然,不可预防,干其他工作敢拍胸脯立军令状,唯对事故预防工作感到心里没有底气。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人们对一般事故的预防积累了一些知识,比如,某些事故与季节有关系。冬季冰天雪地易发生交通肇事,夏秋季易发生洪涝灾害,冬春天干物燥易发生火灾。有的事故与个人进退有关系。如考不上学、转不了士官、提不了职务时,容易成为事故发生的诱因。有的事故与部队驻地特点有关系。如驻城市部队官兵极易涉足娱乐场所,草原牧区部队点多线长寒冷期长易发生车辆事故、煤气中毒和违反民族纪律现象。有些事故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关系。如内地籍新战士刚到部队,缺乏应对艰苦环境和紧张警营生活的准备,会因地域艰苦、感染疾病、生活节奏快、怕苦怕累、心理产生恐惧等原因诱发逃离部队甚至轻生等问题。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根据已知事故,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也不失为预防事故的好方法。
事故有不断重复的特点。可以根据事故重复出现的现象,摸索和掌握其发生的一般规律,从而掌握事故预防的主动权。《内务条令》对安全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还结合自身安全工作实际制定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涵盖了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预防事故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规章制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没有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办事所造成的。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一个字一个字地丢。所以,预防事故就应该在坚持综合治理的同时从源头抓起,从认认真真学习贯彻条令条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抓起,做到千军万马抓主官、千头万绪抓根本、千方百计抓落实。由于条令条例是从原则上、全局上讲的,年轻官兵对其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遇到各种情况不知道如何去预防,所以还应该根据特点编印预防各种事故的具体案例,开展生动形象的教育,以提高官兵预防事故的能力,同时积极做好加强预防事故的训练。
预防事故要做到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统筹兼顾全面抓,又突出重心重点抓。如,重点事故要重点防。因驻地条件艰苦,部队远离首长机关,动车频率高,车辆事故的比例比较大,其中违章违纪因素比较典型,因而重点是要加强对驾驶员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强化法纪意识和安全观念。又如,重点单位要重点管。小远散直单位是易发生事故的重要部位,在加强对这些单位预防事故指导帮教的同时,要强化监督检查力度。还如,重点工作要重点防范。新兵训练是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区域,诱发事故的因素很多,既要督导健全制度,强化责任、严格管理,又要督导做好各项后勤保障、丰富文化生活,还要督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准确掌握新战士思想脉搏、强化心理干预和引导。
三、发生事故并不可怕
害怕事故在所有部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只是公安消防部队。尤其是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害怕事故已经到了谈虎色变、草木皆兵的程度,致使一些单位被事故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不敢大胆开展训练,为减少事故,有的减轻训练难度,有的训练课目干脆不训练。消极保安全,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其实是回避矛盾,对部队长远建设同样无益。害怕事故是队伍上的片面性,把事故看成绝对的坏事,看不到坏事可以变好事。俗语讲,“吃一堑,长一智”。人类的智慧是在一次次吃“堑”中增长起来的,无数人的成功都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的总结,得到深刻的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对以后的工作就有了正确的指导。发生事故不要悲观泄气,更不能“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抓工作抓创新抓训练抓管理是对事故的积极预防,与发生事故并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只要各项措施落实、工作扎实到位,事故就无机可乘。如果消极对待安全就会出现防了这边漏了哪边的情况。须知,精神状态不对头,是对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讲比事故本身危害更大。
害怕事故,还与上级对事故的处理有关系。安全重于一切,安全是发展的基础,这些都非常对。不重视安全,忽视对事故的预防,违反客观规律盲目行为,就是对党和人民利益的最大犯罪。治警必严,对事故从严从重从快处理,这是对工作负责。但要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安全客观的观点去评价分析发生了事故的单位和领导。一般来讲,发生了事故,说明这个单位工作上存在问题。尤其是连续发生事故的单位,说明工作抓落实不力,原因一定要找准,板子一定要打实。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抹杀他们所做的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对因事故受到处理的干部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为他们汲取教训创造有利条件。这对调动官兵积极性十分必要。处理好一个人会教育一片,处理错一个人会打击一片。领导机关对事故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如果对勤奋敬业、大胆创新、刻苦训练中出现的一点事故揪住不放,百般指责,而对四平八稳、消极保安全的单位和人重奖重用,就会造成错误导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坐在哪里动口不动手当然不会发生事故,正如鲁迅先生所讲:“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
第二篇:自然辨证法
《自然辨证法》导言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最近,对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略读了一番,一开始无非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不自觉的被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高度所折服。虽然我的理解仅限于一些很浅层的认识,但已足以让我学到很多以前不曾涉及的方面。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不得不让我们发现,恩格思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特让我从中一知半解的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通过这次阅读导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阅读与理解都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将是多么的艰难,但他仍旧孜孜不倦的为人类事业奋斗终生。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他的精神将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下面对我感受颇深的几点进行探讨论述。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从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正如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许多人为之献身.而后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让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看来能独立于所处的社会之外,不被这个社会的固化思想侵蚀,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很难的。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生需要引以重视的地方。研究生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以有的先进科学理论、技术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做出新的成绩。我们往往很容易受他人思想的影响,很难提出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科学研究,论文发表。也就是说没有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假说的形成,哪会有科学理论的创立。而要想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说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发现,必须要先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过程,方向,前景。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思维,提高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矗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文中又提到是1755年出现了哲学家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才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之后,又产生了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见,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被灌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哲学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类面临的感到最困惑无解的问题。而思考这些艰深问题的人便是哲学家。正如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所说:哲学家要做社会的医生。所以说我们要对某一专业更广更深的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提供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学习与锻炼。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师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不以多才多艺之“杂”闻名于世。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巨人,就突破不了神权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不起来。杂与专不是对立的,杂就广度言,专就深度而言。杂可以寓于专,专完全可以体现于杂。杂家要具备学、识、才。仅仅这样要求,还嫌缺乏个性。因为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才多学广的。杂家之所以为杂家,在这些方面还应体现为学不避杂,见识非凡,是达练之才。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正顺应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帮助和促进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进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发展过程我,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还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的危害。我们人类与天斗,与地斗,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我们人类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征服,人类妄自尊大,最终却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将其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看作人类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全人类,造福全社会。
正如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意识到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提供的科学的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习中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关键是我们要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广泛的积累,人就不能充分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使我明白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促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科学、全面的去学习认识自然界。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同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并非单纯的谁指导谁,谁规定谁的关系,但是相辅相成确也略显不当,因为毕竟自然科学偏向去实证,而哲学偏向于纯意识的思考,自然科学需要自己去探索发现自然的规律并对其加以总结,而哲学则观测已有事实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意识走向的某种推测。你可以简易的说哲学帮助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偏离自己的初衷,以及帮助科学家们维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自然科学则反馈哲学以实证和在某一阶段的可称之为真理的严谨的科学定义来帮助哲学来完善其自身。
整体读完这篇文章,更是让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和发现精神竖然起敬,他们为人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我们远远所不及,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理由继续沿着这条路勇敢的走下去,万物都是相通的,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也彻底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学习,我们需要广泛的涉及与学习,各个社会领域内都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并灵活加以运用的地方,只有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越走越远,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宽。同时,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研究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辨证的看待事情,能动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完成工作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好好地领悟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的真谛才会使我们的前途一片辉煌。
第三篇:自然辨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研究内容?
答: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二、自然观的分类及特征
答:
1、古希腊的自然观: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把自然界的现象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整体,注意从事物内部去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一切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天主教教条教义为准则,都要为神学服务。
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说明一切,当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时,就只能求助于造物主的智慧,使得并未摆脱神学的束缚。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一切研究成果以科学实验为依据。
三、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的关系
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四、科学观察与实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答:
一、科学观察
(1)基本概念:在科学研究中,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
(2)分类:一般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借助科学仪器,又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3)特点:1.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3.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
(4)作用:1.是科学认识的基础;2.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3.当人们尚不能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加主要的方法。(5)局限性:1.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有局限性;2.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显示出来。
二、科学实验
(1)基本概念: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
(2)分类:按目的和作用分为1.探索实验;2.检验实验;3.混合实验(3)特点:理论性;控制性;重复性
(4)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还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5)局限性:实验不但被实验仪器控制着,而且从根本上还被理论控制着,它不但控制着实验的进行,还控制着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五.科学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科学观察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
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1)观察与理论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观察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之一,观察和理论不可截然分离,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
A.指导观察的理论(观察目的渗透理论):观察不可能是完全
无偏见的,而是渗透着理论的指导。
B.表述观察的理论(观察语言渗透理论):独立于任何理论之
外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
C.解释观察的理论(观察解释渗透理论):人们对观察结果的表述往往不是陈述最初的、直接的感觉印象,而是载入了对这种感觉印象的解释,这使观察不可避免的渗透着理论。
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在几乎一无所知的理论层次上,任何观
察陈述都包含理论内容。
(2)观察与实在观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意味着观察总是可靠的A.由于生理原因,感觉和知觉只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精确的,具有时空局限性。
B.由于心理原因,在观察中无法避免错觉。
C.由于观察渗透着理论,而理论总是可错的,因而观察也是
可错的。
(二)科学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实验基本概念:科学实验是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分为探索实验、检验实验和混合实验,其特点包括:理论性、控制性和重复性。科学实验的主客体结构:主观方面——认识论主体——实验者——研究的主体。客观方面——认识客体——实验手段(研究的手段)和实验对象(研究的客体)。科学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是实验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实验是实践的一种,而实践是一切理论认识的来源,实验与理论相比更具基础性和决定性,但具体到现实实际,则需要对其进行深化和拓展。一是实验与理论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没有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关系。二是实验的优越性在于其控制性而非实践性。三是实验不但被实验仪器控制着,也被理论控制着。
四是理论不但控制着实验的进行,还控制着对实验结果的解
释。实验和理论两者实际上是平等而互补的关系。
六.科学认识的层次和规律。
答:科学认识活动存在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与经验或感官直接联系的可在观察水平上的认识活动,另一个是用抽象的或形式化语言表述的其对象与过程一般不可直接观察的认识活动。相应的,可做出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的区分,并用可观察性与不可观察性来反映它们的基本特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时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反复,这是认识前进运动的螺旋形式。
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
识。
理性认识以抽象和概括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从形式上看,它远离了客观对象,似乎是不可靠的。但从本质上看,只要是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更深层次上、更深刻、更完全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认识中的经验层次和理论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区别并没有固定的和绝对的意义,只有相对意义。在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科学认识的感性阶段中,一般来说,以经验认识方法为主,但是,也往往使用理论的认识方法。在科学认识的理性阶段中,一般来说,以理论认识方法为主,但是,在建立一个理论时,也需要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检验、修正理论。
七.科学问题的概念地位、作用、提出、评价与选择
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地位: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在科学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的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作用:(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洽性)中发现问题。(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提出:(1)要尝试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提出同一问题(2)要尽可能把问题明确化
评价:一方面许多问题被科学家忽视了 另一方面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相同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不同科学问题在科学家心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确定对一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前,科学家会对之进行某种评价。
对问题的选择可大致遵循以下基本概念:课本p103
(1)主动性原则(2)新颖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八.科学假说的概念、性质、作用、选择及转化
概念:科学假说作为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性质:科学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第一,假说具有科学性。第二,假说具有假定性。
作用:首先,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其次,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假说的这些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历史上的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
选择:第一,科学假说应当符合科学世界观。
第二,科学假说不应当与科学中普遍的、久经考验的规律和理论相矛盾。
第三,科学假说不应当同已知的经过检验的事实相矛盾。第四,科学假说应当是可检验的。
转化:由于科学假说带有猜测性的成分,它最终能否被接受,即转化为科学共同体所广泛认同的科学理论,必须取决于实践。科学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假说转化为理论,应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二,假说转化为理论,还必须有预见性条件。
综上所述,假说一旦经受实践检验,具备解释性和预见性,就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
九、逻辑思维方法的分类、作用、相互关系。答:
1、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
2、作用: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
3、相互关系:形式逻辑思维把思维的内容和形式结构相对地分割开,仅从形式结构上研究概念、判断、推理以及联系的规律,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和排中率;辩证逻辑思维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上去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基本规律是对立同一律。
十、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作用答:
1、分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2、特点:形象思维是可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具体形状或形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a,非逻辑性; b,过程的突变性;c,认识过程的突变性;d,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3、作用:形象思维:a,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b,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c,在技术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直觉思维: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c,创新功能。
十一、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答: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模式。
1、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2、空间转移模式。科学的发展具有地域上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科学中心的长周期转移和短周期转移。
3、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各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总有一门或一组作为先导走在学科的前面,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地位的不平衡性。在一定时期内担当整个科学发展主导的学科,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就是带头学科。
4、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1)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3)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十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
答:
1、科技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科技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增强科教兴国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我国的国情,科技创新的目标是在科学研究与开发,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德贡献率显著提高。
2、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技术创新,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技术创新的特征分为创造性,风险性,资产性,高效性,社会性。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
技术创新的内容,产品技术创新,工艺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推力模式,市场需求拉力模式,科技推力模式市场需求拉力综合模式,行政计划推进模式。
技术创新的战略,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技术模仿战略。
3、工程创新: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主战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的过程。工程中不但包括技术要素而且包括非技术要素,必须从“全要素”和“全过程”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工程活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以“可重复性”为基本特征,其社会评价规范是只承认“首创性”,而工程活动却以“唯一性”和“当时当地性”为基本特征,这就使创新必然成为工程活动的内在要求。
十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技术和科学的区别
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和科学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 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
3、技术和科学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技术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预见的。
4、对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想到技术。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十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P204)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发展中呈现的第一个主要趋势为:一方面物质科学继续揭示自然界更深、更广、更久远的层次和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正逐步阐明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律。当代科学发展中的第二个主要趋势: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的综合,综合表现为多层次、多难度的学科交叉于渗透,更表现为横断学科和综合性的学科群不断涌现。
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中的带头技术;各门类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或大目标的解决与实现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综合应用多种门类技术的复杂大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以软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多种社会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新门类;大多数技术创新出现于新产品的研制过程。
十五、科技与军事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是军事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先进并不意味着军力的强大,军力的强大与否与领导阶层的取向有很大关系,对军事发展的需求又会促进科技的进步,历史上大多先进的技术都首先运用到军事上就说明这一点,同时,军事的发展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发展科技作出保障
(二)军事是科技的一部分,军事涵盖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尖端科技仍然在军事领域应用最多。科技促进军事的发展,军事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从 一、二战可以看出来,那个时期的科技可以说是 突飞猛进;然后二战后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军事科技转为民用,促进了经济等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军事的进步,而军事的快速进步则推动科学技术更上一层楼.因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十六、科技应用的社会效应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将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需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是在社会中产生的,而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也将为社会所吸纳,并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中。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于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增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
3、科学技术对文化进步的作用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是历史过程的沉淀。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社会文化,技术属于物质文化,科学属于精神文化;同时,科学技术又对其他的社会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篇:《自然辨证法》-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完善政协监督
=
共建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完善政协监督 共建和谐社会
文章摘要: 民主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创新监督形式,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合作力度,是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民主监督 和谐社会 实效性
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三项职能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这个论断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政协民主监督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邓小平一贯强调,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也要接受监督。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离不开各党派、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听取各种意见、和批评,需要接受人民和社会的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是反映各界人士意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有利于克服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防止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有利于防止家长制作风,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清除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现象,不断铲除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问题会更加全面,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更加切合实际,更能体现人民的利益,从而减少和避免决策与工作中的失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秩序要靠法制来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任何事情,失去约束,自由将无从谈起。鉴于我国目前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建全,同时随着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的减弱,各种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坑蒙拐骗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在民主与法制基础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必然要求实行强有力的民主监督,以保证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下进行有序竞争与快速发展。
(三)是实现政协职能的需要
在国家监督体系中,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其他监督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对一些宏观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有真知灼见;二是社会联系广,信息量大,能反映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三是位置超脱,视野宽阔,能比较客观地提出建议和批评;四是上达中央,下通各界,能够较好地打开民主渠道;五是亦“官”亦“民”,政协委员中有许多是来自社会各界及基层的代表,也有来自党政机关的在职干部和领导,相互之间便于沟通,取长补短,协商探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好这些独特优势,更加广泛地接触群众,帮助群众反映问题,使政协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政协的民主监督更贴近群众关心的热点,有助于提高监督水平,体现监督特色,取得监督实效。
二、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意识欠缺
政协民主监督就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其中,监督意识对监督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当前民主监督中却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欠缺的情形:从监督者角度看,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和不易监督的情况,其原因在于政协中的不少同志对民主监督缺乏应有的了解和理解,认为民主监督“作用不大”、“抓监督影响关系”、“无权无钱无信息”无处监督的思想。从被监督者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民主观念和监督功能受到压抑,部分被监督者认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操闲心”、“找茬子”,也有的职能部门对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甚了解,认为政协在“四大家”里只不过是摆设,随声附和而已。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使民主监督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监督力度较弱
人民政协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一个协商机构,他不同于中共中央,没有领导权;不同于人大,没有立法权;不同于国务院,没有行政权。它所具有的是对领导、立法、行政的监督权利。这句话表明了民主监督缺乏权力制约机制,因为权利不等于权力,政协只有监督权利而没有权力作保证。无论是协商还是监督都是商量式的,他通过的决议,提出的批评建议没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执行力。对于批评建议听不听,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完全取决于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高低、统战观念的强弱,以及政协主席的“余威”(曾任过党政要职)。不经过协商,不接受监督,既不违纪也不违法,不受任何制约和处罚。对此,政协限于自身非权力机构的性质,也拿不出过硬的措施加以禁止,民主监督缺乏力度。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主监督在工作程序上,目前随意性大且易于流于形式,监督环节不健全甚至脱节。从制度层面来看,虽然先后出台了全国政协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使民主监督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一步,但民主监督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具体,直接妨碍民主监督工作的“到位”。也正因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完善,政协委员们的许多好意见、好建议多年来并未得到理想的采纳,而政协组织对此往往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以致影响了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虽已有长足进展,但还不完善,由此带来的是各种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四)监督协调性较弱
从作用和功能上看,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高层次、有组织、有着广泛代表性和政治性的民主监督,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命令性,但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形式活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优势。然而单纯的政协民主监督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实践中许多委员们常常感到定位不明、渠道不畅和无处着力。定位不明是指难以区别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民主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论监督等界限;渠道不畅是指政协委员们获取的监督信息与监督所需要的信息不对称;无处着力是指政协委员们大都是单兵作战,很难形成合力,而且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民主监督其他各类监督相结合,相互协调和配合,发挥整体功效。
三、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
要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作为监督主体的政协来说,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协商意识。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活力在委员,强化主体意识就是要不断调动委员参与民主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尊重委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委员珍惜民主权利,认真履行职责。同时,鉴于政治协商是政协组织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还得强化协商意识,把协商意识融于民主监督活动过程之中,使民主监督工作更加具有亲和力、说服力。
(二)健全民主监督组织机构
在政协机构中设置一个常设性的权力机构民主监督委员会,以从组织上作保证,使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这个专门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应由法律授权组建,直属政协委员会,并向常委会负责,而不受其它势力的支配。在民主监督方面,它应拥有比其它政协机构更大的权力,负更大的责任。其职责包括:负责把政治协商中提出的各种建议、批评,形成建议案和提案,移送有关部门办理;组织开展视察、调查和咨询、论证活动,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受理政协委员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的举报,转交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对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成员是否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处理民主监督中的日常事务工作。在民主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可在各党派、团体中建立若干监督小组,并设专兼职监督员,从而形成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网络体系。
(三)创新监督形式
随着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在会上提提意见和建议、委员联名提出提案等工作方式效果非常有限,结合新时期民主监督实践,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创新:一是推行不可性研究和论证。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又可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们的专业特长,从而达到完善和改进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社会公共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的目的;二是建立专门监督小组。针对社会公共管理某一方面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该方面工作进行视察、评议;三是与新闻媒体合办专栏或节目。通过开办“政协论坛”、“委员之声”之类的专栏或节目,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各界人士等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反映群众呼声和针砭时弊;四是创办反映社情民意的内部刊物,以“直通车”形式,把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建议直接送达地方党政领导和部门;五是推行对拟任干部投信任票;六是开通网站、信箱、热线电话等;七是建立咨询服务中心;八是推行和完善听证议政制度。
(四)促进民主监督法制化
政协要进行民主监督,如果没有权力作为后盾,其民主监督必将是软弱的。因此,赋予政协监督权力是非常必要的。赋予政协监督权力并不是把政协组织变成像人大一样的权力机关,而是要把政协的地位和协商监督职能逐步法律化,使民主监督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全国人大要抓紧对有关民主监督法律法规的制定,把民主监督发展为有效的制约监督,并使之法律化,做到行有所据,有法可依。可以根据宪法精神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逐步上升为法律,把中共中央文件和政协章程中关于民主监督的性质、作用、内容、形式、方法、程序等重要规定认可为法律,并纳入党政的决策程序,体现在政府工作机制中,使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具有政策依据,而且具有法律依据,不仅对主要监督对象(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约束力,而且对参加政协组织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个人也要具有约束力。
(五)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建章立制、加快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进程是基础。对民主监督中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提高,形成相应的规章和制度。对提案、评议、视察、调研、特约监察、反映社情民意等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要制定办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办理的形式、方法和时间要求,明确办理的程序和责任,建立重要提案和建议的跟踪反馈制度,落实好监督结果。就当前来看,首先要健全知情、协商和反馈制度。知情是监督的基础,不知情,就必然无的放矢,参政议政就会流于形式,监督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要改变目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前有些地方“你要我协商”的状况,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凡是政府的重大决策,应事先拿到政协来协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监督制度要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细化、实化,以利于掌握和操作,使之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对于通过政协渠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正确的应加以采纳;凡是对某些问题在看法上不完全一致的应加以解释。
(六)加大监督合作力度
民主监督与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有机结合、协调联动,民主监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民主监督的渠道才能顺畅,民主监督的柔性监督,才能与其他形式的监督形成合力,达到刚性监督的效果。目前高度重视把政协的民主监督与党委的政治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实现民主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例如,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共同选择有关监督课题,共同调研,把两方面的意见建议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质量,而且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协监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民政协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职能,一定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
[1]霍苏中,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提高民主监督实效[J],协商论坛,2006,(02)[2]李树民,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及实现途径[J]理论前沿,2003,(16)[3]郭春田,对创新民主监督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04,(09)[4]包俊臣,切实开展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J]实践,2006,(03)
[5]吴汝炜,关于完善兵、师领导机关民主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学习修改后 的《工会法》 体会[J],兵团工运,2002,(01)
[6]张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若干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04)[7]王守平,民主监督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J]协商论坛,2006,(02)[8]万利民,浅谈新时期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06)《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9]李本全,郑德慧,熊杰,积极推行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J]政策,2007(02)[10]曾祥文,建立村级民主监事会落实农民群众监督权[J]党建,2007(02)
第五篇:自然辨证法
转基因农作物
一、定义
转基因农作物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引入其它生物或物种的基因而培育出来的,这种农作物也叫基因改性农作物或基因重组农作物。
二、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四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99% 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居于世界领跑地位。其种植种类主要有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在此项成果带动下,转基因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多种作物以及林木的研究进展迅速。中国的转基因植物有22种,其中转基因大豆、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菠菜、甜椒、小麦等进行了田间试验,转基因棉花已经大规模应用。目前,可商业化生产的有:棉花、水稻、西红柿、甜椒和矮牵牛花。同时,在中国的进口转基因作物中,大约每年有1400万吨转基因大豆来自美国和阿根廷,总数量相当于中国全部的大豆产量。
我国已初步建成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传统的育种技术是通过植物种内或近缘种间的杂交将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产量更高或品质更佳的新品种。传统的育种技术对本世纪农业生产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基因交流范围有限,很难满足未来农业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转基因植物是利用重组DNA 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这一技术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可将从细菌、病毒、动物、人类、远缘植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植物转基因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已初步建立了棉花、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和林草、花卉、果树的高效、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多种全新的优良品质,它不但可以改良农作物的品种,而且还可以改进农作物的品质。美国现在还成功研制出抗除草剂农作物、生物改良新饲料、含天然杀虫剂的农作物、抗疾病的农作物、特种转基因棉花和玉米等转基因作物。
三、安全性隐患
转基因农作物被培育成功以来,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检验其安全性的工作就从未停止。然而,由于研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失误,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而引发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疑虑,以下就简单回顾几个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隐患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事件。
1.巴西坚果事件
巴西坚果(B e r t h o l l e t i aexcelsa)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蛋白质2S albumin。为提高大豆的营养品质,1994年1月,美国先锋(Pioneer)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尝试了将巴西坚果中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基因转入大豆中(文章摘要发表于《细胞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1994,Suppl 18A: 78)。
但是,他们意识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随即对转入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基因的大豆进行了测试,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巴西坚果中的主要过敏原(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6, 334:688-692)。
于是先锋种子公司取消了这项研究计划。此事却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巴西坚果事件”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因过敏而未被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案例。
其实,国际上已有关于产生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有关基因的清单。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时,研究人员首先不能采用这些过敏性食品的基因;对转基因作物制造的新蛋白质,需对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已知500多种过敏原作对比,如果具有相似性,也将会被放弃;另外,对外源基因形成的新蛋白要进行消化速度检测,如果不能快速地被消化,也不能供食用。
2.普斯泰(Pusztai)事件
“ 普斯泰(P u s z t a i)” 事件,被认为是引爆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激辩的舆论转折点。
1998年秋天,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称他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随后,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言一出,即引起国际轰动,在绿色和平等环保NGO的推动下,欧洲掀起反转基因食物热潮。
然而时隔不久,普斯泰的实验遭到了质疑。据称,他是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其结论的。他研究的转基因土豆是由他自己构建的,在当时根本没有上市的可能,不存在宣传实验的任何紧迫性。
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泰事件”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对该实验展开同行评审。1999年5月,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包含6方面的失误和缺陷: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实验用的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欠缺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不久之后,Rowett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3.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事件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称其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然而,洛希的实验受到了同行多方面质疑。最重要的反对意见认为,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数据。不久之后,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结论认为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原因是:(1)玉米花粉大而重,因此扩散不远。在田间,距玉米田5米远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草叶上只发现有一粒玉米花粉。(2)帝王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它们在玉米散粉之后才会大量产卵。(3)在所调查的美国中西部田间,转抗虫基因玉米地占总玉米地面积的25%,但田间帝王蝶数量却很大。
另外,美国环保局在一项报告中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数据。4.墨西哥玉米事件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avid Chapela 和David Quist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
墨西哥作为世界玉米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当时明文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只是进口转基因玉米用作饲料。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称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
然而,D a v i d C h a p e l a 和David Quist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其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很多错误。经反复查证,文中所言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并不能启动基因转录。另外经比较发现,二人在墨西哥地方玉米品种中测出的“adh1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1-F基因”,与转入“Bt玉米”中的“adh1-S基因”序列并不相同。
对此,Nature杂志于2002年4月11日刊文两篇,批评该论文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在同期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另外,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通过对其种质资源库和新近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进行检测,并未在墨西哥任何地区发现“35S启动子”。
四、优势明显
虽然转基因农作物具有安全不确定性的隐忧,但是其明显的优势却是不容忽视的。
1.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有助于解决资源
纵观整个农业史,农民们一直渴求通过杂交育种提高作物产量。然而,杂交育种犹如赌博,其结果难以逆料。而通过育种获得改良的作物的最有效的标准方法之一,是用伽玛射线轰击种子和植物,制造基因突变来改变它们的DNA,然后将其中一些达到要求的给挑选出来。
顺便提及的是,欲图避免任何人工化学的有机农,对放射制造出来的作物变种的依赖,比传统农民更甚。放射以随机的方式,改变作物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组序列。而且,没有任何法律要求对这种发射性产品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检测。相反,转基因作物是经过实验室制造出来的既成基因生长出来的,它对基因所作的修改与作物育种一直以来对基因所作的修改别无二致,而且比后者更快速更精确。反对者经常声称,转基因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它能够在物种之间转变基因。但同样地,这并非什么新事物,它一如在植物演化时代基因在物种间的自然转移,这正是我们有物种多样性的原由所在。
2.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
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经验强有力地证明,转基因作物实际上有益于环境。它们减少了对农业化学喷洒的依赖,节约了能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少的化石燃料,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提升产量,它们使稀缺的农耕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3.有助于解决资源短缺
转基因作物的另外一个作用可能是最重要的,即下半个世纪,世界将使粮食产量翻番,以供养超过8亿多如今正在忍饥挨饿的人口以及到2050年新增的30亿人口,还有上亿的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获得更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吃到更多的肉食。
与此同时,世界适耕土地和水资源正在枯竭。用小麦、玉米和其他农作物制造生物燃料进一步缩小了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因此推动粮价上涨。用转基因技术提高产量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耕地,阻止森林的毁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果像环保主义者詹姆斯•罗夫洛克所估计的那样,所有耕作都变成有机的,那么我们只能供养当前世界1/3的人口。
五、前景展望
人们信赖常规育种的安全性,但是转基因育种技术却受到人们的质疑。其主要理由是常规育种是模拟自然现象进行的,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并且,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并未发现什么灾难性的结果。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因为这种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对其后果存在着疑虑。事实上,通过科学家多年来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也不会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基因农作物是安全的。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我国早在1993 年就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部设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负责全国农业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截至去年,农业部共受理了8 批200 多项申请,批准转Bt 基因抗虫棉,反义RNA 技术延熟番茄、改变花色的矮牵牛、抗病毒的甜椒和番茄的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技术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很多国家纷纷致力于转基因物种的研究,转基因农作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外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性强的棉花、玉米、水稻等。抗虫棉花在国内外已大面积种植,抗虫玉米在国外已有很大的种植面积,它们的推广大幅度地降低了农药的用量。抗虫水稻为我国独有,而且还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不仅如此,国外已培育出氮肥高效利用的转基因小麦,磷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烟草,耐储藏保鲜番茄。瑞士科学家培育出富含维生素A 的“金米”,我国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蒸煮和食味品质明显改善的水稻。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还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和耐盐碱、耐铝毒的作物新品种。总之,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生产力,改进产量潜力,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均会起到保障作用。
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 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相信只要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的规范管理, 保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健康而有序,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使转基因技术能够真正的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