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透室相关制度(模版)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1.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 ·直径9cm平皿),透析单元内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监测;1)纯水的PH应维持在5-7的正常范围。
2)透析用水监测应每月做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采位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要求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同上。
3)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要求,并参考2008年AAMI标准。
4)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3.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
3)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4)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至少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5)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6)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7)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8)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4.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1)工总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2)对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3)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①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②被HBV或HCV阳性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建议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其后1-3月再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③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相关主管部门。
5.血液净化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从事血液净化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2.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1)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在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的工作服。
2)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3)工作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4)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3.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在血液净化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2)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工作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或手套: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药物注射、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5.治疗物品转运
1)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2)治疗车不能在传染区和非传染区交叉使用。3)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4)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6透析机消毒 1)透析机器外部消毒
①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②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2)机器内部消毒
①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参照不同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②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7.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
1)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制度。
2)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3)透析器管路和穿刺针不能复用。
4)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5)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8.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1)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2)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已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9.治疗用品消毒
1)碘酒、酒精容器、三天更换一次,换后的容器清洗干净后送消毒供应科,治疗盘应保持清洁,如遇污染,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
2)无菌镊子罐(镊子)4小时更换一次。
3)治疗巾为一次性使用,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4)氧气湿化瓶如为重复使用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送供应室统一消毒,如为一次性物品,应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
5)听诊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压计应保持清洁,如遇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6)隔离间物品标识清楚,耗材均为一次性使用,隔离间物品遵循只入不出的原则,用后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10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1)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2)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具体处理方法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目的?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以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分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目的:通过有效的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人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第二篇:血透室护士准入制度 文档
血透室护士准入制度
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热爱护理工作,乐于奉献。
2、在血液净化室学习期满3个月,经过本科室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师 岗前培训带教掌握血液净化的理论知识,掌握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掌握透析治疗流程及应急措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能遵守院以及血液透析室各项规章制度,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
4、有娴熟的血管穿刺技术,具备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以及各种透析 并发症的处理能力.5、能熟练操作水处理机及血液透析机,并能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各 种参数报警范围进行调整。
第三篇: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血透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2、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两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III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4、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5、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上岗前应进行血源传播性疾病检测,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操作中严格执行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6、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7、透析患者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更换;被血液污染的衣物先消毒再清洗,并标识明确。
8、使用可复用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9、患者首次透析前必须做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各项检查;每半年复查一次。
10、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隔离透析区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11、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出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12、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医疗垃圾按我院医疗垃圾处理规定处理。
第四篇:血透室工作总结
血液净化室2012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2年全科人员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护理部工作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紧跟国家卫生形势,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扩大科室规模,通过不懈努力,使科室护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使得血液透析在全院、乃至全省已具一定影响力,现将血液净化室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根据卫生部2010年出台的《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修订了透析室岗位资质、各班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完善了透析风险预案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人人熟练掌握。
2、制定了科室分层次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对新入科的一名护理人员进行一带一,为期三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学习血液透析理论知识及操作,并派其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三个月,科室每月进行一次透析专业知识及感染知识学习,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3、积极开展优质服务,透过学习让护士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把优质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分,要求护士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排忧解难,同时开展献爱心活动。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护士的责任。
4、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根据规范每周对透析用水进行硬度和余氯监测,每月进行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透析液溶质浓度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每季度进行空气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每年进行一次化学污染物测定,均全部合格。透析机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感染患者分区专机透析,杜绝了交叉感染,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
5、加强健康宣教,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讲解其他患者的透析效果,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努力提高每位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
6、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护士采用激励机制,多关心,少批评,减轻其工作压力,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护士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温暖、友爱的工作氛围,并注重了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护士爱岗敬业的精神,很好地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7、加强与病人沟通,注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真诚关爱病人,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8、开拓创新,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开发潜能,鼓励服务、技术、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促进科室不断发展进步。我科一名护士在学术交流上 交流了两篇文章,并去参加了学习与交流。
9、狠抓“三基”、“三严”,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科内学习、个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边缘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护理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10、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加快科室发展。今年大力开展了血液透析虑过,和开展了临时中心静脉插管新技术,大力开展血液透析虑过和血液灌流,为医院增加收入。鼓励和动员透析病人在本院做内瘘手术,以免病人流失,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1、对所有的透析患者进行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登记。
12、通过全科人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全年工作圆满完成,在领导的支持下增加了一台血透机和一台血滤机,一共五台机器。血液透析48例次,血液灌流80例次,血液透析虑过1例次,临时中心静脉插管1例次,抢救中毒患者1例次,抢救心衰全患者1例次,年经济收入达260余万元,且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我们将会信心百倍,继续围绕医院及护理部工作计划,巩固所取得的成绩,努力创新,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血透室:周普新
2012年12月30日
第五篇:血透室试卷
2015年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试卷(血透)
科室:
姓名:
工作年限: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小题2分)
1、血透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感染
B、内毒素热原反应
C、血透机温失控
D、透析热
2、每一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A、2.0
B、2.5
C、3.2
D、4.5
3、慢性肾病缩写为()
A、ESRD
B、NKF
C、CVD
D、CKD
E、LVH
4、下列哪项不是血透中发生急性溶血的并发症原理()A、透析液低渗
B、透析液温度过高
C、消毒剂残留
D、透析液温度过低
5、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A、500,200
B、500,250
C、1000,500
D、1500,500
6、减少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症的措施为()A、更换透析器膜类型,更换透析器干湿膜 B、更换透析器消毒方式 C、采用化学消毒后复用处理
D、采用自身血液包裹
E、以上都是
7、透析用水的内毒素应小于()
A、2EU/ml
B、0.2 EU/ml
C、1 EU/ml
D、0.1 EU/ml
8、在血液透析滤过过程中,为防止跨膜压报警,置换量的设定应根据()来调整。
A、静脉压
B、血流速度
C、透析液流速
D、动脉压
9、透析用反渗水电导度应()检查 A、小时
B、每天
C、每月
D、每季
10、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为()
A、10—20 mmol/L
B、20—30 mmol/L
C、30—40 mmol/L
D、40—50mmol/L
二、多选题(共10题,每小题2分)
1、利用超滤清除溶质的主要决定因素有()A、超滤率
B、膜对溶质的筛选系数 C、膜压力
D、血液流速
E、透析液流速
2、血液透析机器由三部分组成()A、安全监控系统
B、平衡腔或流量表
C、血液循环控制系统
D、反渗水供给系统
E、透析液供给系统
3、下列哪项是影响超滤的因素()
A、膜的特性
B、血液成分
C、血流动力学
D、液体动力学 E、以上都对
4、患者透析使用抗凝剂前应评估()
A、病人有无出血病史
B、病人是否在用抗凝药物 C、病人透析时使用抗凝剂及其效果
D、近期有无外伤或手术
5、血液净化室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A、清洁区
B、半清洁区
C、污染区
D、生活区
E、以上都不是
6、內瘘成熟不良或者发育不全的指征包括()A、术后8周静脉未充分扩张
B、血流量<600ml/min C、透析流量不足
D、瘘口震荡不易接触
E、以上都是
7、尿毒症小分子清除主要通过弥散和对流实现,增加清除效果与以下什么因素有关()
A、透析器面积
B、血流量
C、干体重
D、血色素
E、透析液流量
8、从原水经过一系列水处理方法制成反渗水,其中经过的方法有()A、砂滤
B、活性炭吸附
C、软化
D、反渗透装置
E、透析液配制
9、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按医嘱静脉注射西地兰
B、取坐位,两腿下垂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遵医嘱吗啡皮下注射
E、遵医嘱静脉注射氨茶碱
10、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区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A、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B、透析治疗室、治疗区的区域应当达到III类环境要求 C、透析治疗室、治疗区等区域应当达到II类环境要求
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A型透析器反应的紧急处理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2、水处理的前处理系统包括哪些?
四、案例分析题(共2题,第一小题16分,第二小题24分)
1、患者,干体重55KG,透析前体重59KG,上机前血压155/90mmHg,设置脱水量为4500ml,透析2个小时,患者出汗,心慌,测量血压70/40mmHg。
(1)此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2)如何处理?
2、患者周某,男,55岁,维持性透析10余年,血管通路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已4年,每周透析三次,在一次透析开始20分钟时,出现畏寒、发热症状。
(1)请判断出出现了什么并发症?(2)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是?(3)护理干预措施是?
(4)作为护理管理者还应从哪些方面做好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