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

时间:2019-05-14 23:1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

第一篇: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

洞庭湖地区是指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跨湘鄂两省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总面积为18780平方公里。洞庭湖地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麻、蚕桑、水产基地。

两千年以前,洞庭湖只是岳阳君山附近的一块小水面。由于长江泥沙的大量涌入,长江以北的云梦泽调蓄能力逐渐消失,洪水南移,致使洞庭湖逐渐扩大,南连青草湖、西吞赤沙湖。全盛时期,也就是1640年至1825年间,湖面约600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沧海桑田,随着洪水和泥沙的不断淤积,加之人类无节制的开垦,现在的洞庭湖湖面只有2625平方公里了。“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永远留在了《岳阳楼记》里。

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是千百年来湖区百姓的不懈追求。洞庭湖安澜,则湖区百姓安。

人给水让路:是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洞庭湖人水和谐的前提

把洞庭湖治理好是祖祖辈辈的心愿,更是当代人的责任。要实现洞庭湖的人水和谐,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的治理方针,坚持山、水、江、湖治理的结合。治湖与治山相结合。从洞庭湖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我们采取“深挖泥、高筑堤、强排涝”的办法治理洞庭湖,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效益是显著的。这是对付现有泥沙的有效办法。但是由于长江上游和湖南省境内“四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湖洲面积以每年6万亩的速度增加,并生芦苇,致使湖床不断抬高,湖面不断萎缩。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底平均每年淤高0.03米,其中西洞庭湖区每年淤高0.07米,澧水尾闾的七里湖已淤高了13米,变成了七里山。由此看来,治湖必须与治山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湖南省要求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并且长期实行封山育林、封山植树,使森林覆盖率由51.4%提高到55%。

治湖与治河相结合。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对洞庭湖来说,突出的问题是防洪库容不够。现在的防洪库容只有35亿立方米,要从根本上解决拦洪错峰问题,至少还得增加3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所以按照规划,澧水除已建的江垭水库、皂市水库外,还要尽快上马宜冲桥水库;沅水要扩大五强溪的防洪库容;资水要兴建敷溪口水库,增加防洪库容1.9亿立方米;湘江要在潇水扩大涔天河水库;同时考虑兴建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汨罗江的控制工程。治河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扫除障碍,扩宽卡口,水畅其流。

治湖与治江相结合。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峡工程建好后,洞庭湖的问题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其实任何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类与自然的既斗争又共处是永无止境的。长江上游来水量大,年径流量一般是4510多亿立方米,而三峡的防洪库容只有221亿立方米,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拦洪错峰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洞庭湖的水患。洞庭湖大量的泥沙淤积来自于长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必须重提三口建闸、螺山扩卡、簰洲裁弯问题。

一场洪水冲毁了家园,受灾群众无奈而忧伤。

水给人出路:是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是治理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人利于水,水则利人。人们尊重水的规律,注重保护水资源,就会得到水的回报。具体到洞庭湖,为了实现水给人出路,还要把湖区的六件大事办好:

第一,整治长江,确保江堤安全。长江在湖南省境内长163公里,一线防洪大堤142公里。由于河道弯曲,水流冲刷,主槽南移,导致崩岸不断发生。特别是随着三峡水库清水冲刷,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河势急剧演变,造成崩岸加剧、崩岸线延长、险情不断的局面。因此,按照国家江河治理的总体规划,加紧建设长江干流河段崩岸整治应急工程、下荆江河势控制护岸工程、长江中下游界牌河段护岸工程是当务之急。

第二,加固堤防,提高防洪标准。洞庭湖的防洪大堤是历年加修而成的,堤身存在着孔洞、蚁穴。堤基多为砂卵石,堤岸冲刷严重,堤内塘多,易发生翻砂鼓水和形成管涌。各类险堤长达1457公里,其中风险堤572公里,当冲堤488公里,还有浸漏堤和两水夹堤。已经完成的洞庭湖一期治理工程和正在实施的二期治理工程,对重点垸的大堤进行了全面加高加固,断面和高程已有一定的规模,应该继续加高加固。

第三,疏通洪道,提高行洪能力。目前,洞庭湖有南洞庭、藕池河、汨罗江尾闾等三条洪道,急需疏通。南洞庭洪道是吞吐长江三口,资、沅、澧三水大量来水的主要通道和咽喉,要保证这条洪道的畅通,就必须对草尾河疏挖扫障,对黄土包河疏挖主河道,扫除洪道中的芦苇,保证过流量。藕池河洪道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加之下荆江3处裁弯,导致5条支流都在萎缩,必须理顺水系、缩短洪道、扩大泄量、降低洪水位。汨罗江尾闾洪道事关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的安全,需扩大卡口1050米,疏河8.7公里。

第四,抓紧城镇防洪建设。洞庭湖区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6个地级市、18个县城和15个国营农场场部,约占湖区总人口的60%。这些城市和农场现有堤防基础差,许多没有形成防洪保护圈。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修建城市防洪工程。在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中,长沙、岳阳也列入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其他4个地级市已列入重点防洪城市。主要工程措施是加高加固防洪大堤,增加排涝容量。第五,加快蓄洪安全建设。洞庭湖区除重点堤垸和重要城镇之外,尚有国家确定的24个蓄洪堤垸和其他备用蓄洪区,在遇特大洪水时,可破堤调蓄超额洪水。这些地区人口多,24个蓄洪垸有170万人,其他备用蓄洪区约100万人,而且土地利用程度高,固定资产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除24个蓄洪堤垸进行了少量安全设施建设外,备用蓄洪区没有进行任何安全设施建设,一旦分蓄洪,人民生命财产将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多年的实践,最有效的办法是移民建镇。一是靠山建镇;二是靠重点垸建镇;三是顺堤筑台建镇;四是对堤垸太大、既不靠山又不靠重点垸(或城镇)、而离大堤又太远的群众,采取在垸中建安全区的办法,将住房建在安全区内。当务之急是启动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三个垸的安全建设。

第六,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扩大湖面。我们已经平退了340个堤垸,使洞庭湖扩大行蓄洪面积779平方公里。如果继续对钱粮湖、建新农场、民主垸、城西垸、河南陆城垸、共双茶、大通湖东等7个垸子实行移民建镇,空垸待蓄,将新增洞庭湖面积946平方公里。

当以上这些目标完全实现时,我们将有这样一组数据:2625+779+946。此时洞庭湖的湖面面积就可以达到4350平方公里。一个更加壮观的洞庭湖景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给水让路,才有出路。事实证明,这是综合治理洞庭湖的有效思路。只有“人退水进”,才能保持自然植被,防止湖区水土流失,减缓泥沙沉淀速度;平退堤垸一旦转换成湿地,就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繁衍生物种群等,洞庭湖生态系统就可望得以恢复。

洪水过后,满是泥沙的小镇。

时评:愿得洞庭无病忧

前不久,踏着“八百里洞庭湖我的家”的节拍,带着“洞庭湖上好风光”的美好图景,沿着洞庭湖防洪大堤走了一趟,所见所闻却只有深深的叹息。同行的水利专家满怀忧愁地说:洞庭湖的健康正经受着严重的威胁!泥沙淤积、水质污染、内涝频繁,这是洞庭湖的三大突出病症。因为泥沙淤积,河道行洪能力减弱,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洞庭湖已成为水袋子、沉沙池。因为水质污染,湖区群众只能抽取地下水饮用,岳阳市守着洞庭湖也不得不从远处的水库引水进城。因为内涝频繁,湖区群众经常眼看着一年的辛劳无有收获。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有“长江之肾”之称,担负着调蓄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洪峰的任务,在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武汉和两湖平原的防洪抗洪中具有重要地位。洞庭湖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即是所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关于搞好洞庭湖综合治理的话题,已引起了来自水利、交通、环保等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特别是三峡水库运行后,必将给洞庭湖的整治带来良好的机遇。洞庭湖对长江中下游洪水的调蓄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的确,洞庭湖地区的整治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也关系到湖区的多个子系统。各部门协调配合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治与开发的效益和后果。然而,洞庭湖地区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导致了严重的各自为政和互相制约的问题。各个部门往往采取单向的或片面的治理、开发措施。部门与地区之间,甚至市县之间都各自强调自身的局部利益,致使湖区的多种功能相互抵消。体制分割、封闭性牢固、横向联系和交流薄弱,直接导致洞庭湖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同时造成了许多恶劣的后果:洪道被肆意侵占,行洪能力受阻,航道遭毁,水运能力衰减,芦苇面积发展失控,渔业资源遭破坏,等等。

搞好洞庭湖综合治理,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是应当遵循的准则。从与水争地转向主动退让,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实现湖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把洞庭湖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生态群落、优美的生态风景旅游区和人水和谐、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区,则是所追求的目标。

洞庭湖综合治理,要确立新的治理思路,即适应新时代要求,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人湖、江湖、山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的全局考虑。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量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治水方针,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想,抓住机遇,我们就能把洞庭湖建成具有抵抗较大洪水的防洪保障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的“安全之湖”、“健康之湖”。

专访:抓住机遇 强化整治

——访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刘光跃 问:众所周知,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调蓄湖泊,在整个长江防洪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的防洪作用如何?

答: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变化和防洪形势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水利部科技委就这个问题也组织了多次调研,各种观点众说纷纭。但据我所知,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作为调蓄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场所的地位没有改变。甚至有专家认为,洞庭湖的防洪作用不亚于三峡工程。

长江中下游洪水的蓄洪矛盾主要集中在城陵矶附近地区。据1951—2005年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调蓄长江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巨大,多年平均削减入湖最大流量达33%。特别是大洪水时削减洪峰的作用明显,如1998年削减洪峰达41.9%,1996、1998年洪水期间洞庭湖调蓄水量达250亿立方米左右,超过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按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当长江遇1954年型洪水时,洞庭湖城陵矶附近地区需承担分蓄320亿立方米洪水的任务,即使三峡水库运行后,仍有218亿立方米。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运行而言,洞庭湖在长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问:目前影响洞庭湖的防洪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

答:尽管洞庭湖区防洪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防洪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是洪水进得来出不去的局面没有改变。洞庭湖作为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调蓄场所,受着来水量大、而出口安全泄量小的双重压力,使得洪水进得来,出不去。

二是小流量高水位的局面依然存在。多年来,每年平均有近1亿立方米的泥沙沉积在湖内,致使洞庭湖区湖床、河床淤积、抬高,造成汛期小流量高水位的严峻防汛形势。三是实现有计划分蓄洪水仍然十分困难。由于蓄洪安全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洞庭湖区蓄洪垸普遍存在堤防标准低,安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分洪口门没有控制工程等问题。一旦发生洪水,难以按计划执行分洪任务。

四是堤防的抗洪能力还十分脆弱。重点垸堤防基础处理不能满足抗御高洪水位要求,易发生管涌等溃垸性大险;蓄洪垸和一般垸堤防由于无国家重点投入,靠当地政府和群众自筹为主,年久失修,仅能抵御3—5年一遇的洪水。

五是内涝渍灾是湖区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保命靠大堤,吃饭靠电排”这是湖区的一句老话,但由于电排设备老化,渠系不配套等原因致使湖区垸内渍灾严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保证粮食安全等要求。

问:为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洞庭湖的防洪作用,更好地服从、服务于长江防洪大局,洞庭湖治理当前的重点是什么? 答:在三峡前期调研中有过这么一句话,“洞庭湖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峡建库”。现在,三峡水库已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一旦进入汛期,将有力地缓解长江中下游的防汛压力。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自从三峡工程进入围堰发电期以来,下游来沙量剧减,相应进入洞庭湖的沙量也大幅度减少,洞庭湖区年均淤沙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10%左右。这些虽然对下游河势稳定和水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影响,但也为从根本上治理洞庭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洞庭湖治理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尽快修编洞庭湖区综合规划。新时期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应把洞庭湖作为一个以防洪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来进行整体研究,将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纳入规划目标,科学安排防洪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

其二,调整蓄洪垸,加快蓄洪安全建设。要考虑三峡投运后下游防洪格局的变化及湖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蓄洪垸进行分类调整。对于要继续作为调蓄长江超额洪水的重点蓄洪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当前是要尽快开展城陵矶附近100亿立方米分蓄洪区的建设。对于非重点蓄洪垸,要加强政策引导和保安工程建设投入。

其三,开展荆江四口河系优化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洞庭湖以北的四口河道支叉众多,水流分散,输水输沙能力低,对该地区的防汛、水资源利用以及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三峡投运后,应尽快开展四口河系的优化整治工作。

链接一:洞庭湖的演变史

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的历史演变过程,依其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洞庭湖形成初期(秦汉以前)。长江洪水出三峡后,入云梦泽调蓄,当时洞庭湖只是君山附近的一块小水域。

2.洞庭湖逐步扩大与荆江大堤形成时期(秦汉以后至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由于长江及汉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云梦泽逐渐淤积,演变成大面积的洲滩及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由九穴十三口作为荆江两岸入湖洪水的通道。南岸的太平口、调弦口大量洪水入湖,又使洞庭湖不断扩大。

3.洞庭湖与荆江河道相对稳定时期(1542—1860年)。1542年郝穴堵口,荆江大堤形成,江水被约束在单一的荆江河槽内,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促使荆江河段水位逐年抬升。江水南侵致使洞庭湖逐年扩大,至全盛期,方圆八九百里。1825年最大水面为6000多平方公里。

4.洞庭湖逐步衰亡与下荆江九曲回肠形成时期(1860—1949年),由于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造成湖区洲土迅速扩展,湖面逐步衰减,水面从全盛期的600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

5.通江湖泊堵闭时期(1949—1967年)。洞庭湖的水面在大面积围垦及多年来泥沙大量淤积中急剧减少,水面约剩2740平方公里。6.近期(1967—2003年)。由于泥沙不断淤积,目前,水面面积仅剩2625平方公里,调蓄能力减少,河道泄洪不畅,洞庭湖防洪情势越来越严重。

链接二:洞庭湖之“痛”

一“痛”:水源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人口和工厂企业的增加,工业“三废”的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生活废水的排入,使洞庭湖区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湖区水质污染严重。湖区现有工业排污口82个,其中位于湖边污水直接排入湖体的排口27个,日排污水总量达129万立方米。入湖水系的排污口55个,日排污水量达20万立方米,共计日排入污水总量达149万立方米,其中BOD5、CODcr、酚、石油类和氰化物等污染物总量分别为38345、223773、44.28、8.18和84.8公斤。局部污染严重的地区和污染源是:①东洞庭湖区的纺织化工业,日排污水量占东洞庭湖直排污水量的77.7%;②西、南洞庭湖区的造纸业,日排污水量分别占西、南洞庭湖直排污水量的45%和95%。

二“痛”:生物种群明显减少

洞庭湖在调节气候,调节生态环境,净化污水,沉积泥沙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洞庭湖独特的水情动态和环境条件,繁衍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蕴藏着极其珍贵的物种基因。作为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珍稀候鸟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湿地,已被列入重要的《国际湿地名录》。湖区目前共有水生植物160多种,鸟类258种,其中一级保护物种20种,一级保护动物13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发地。

但历经江湖关系沧桑变迁,特别是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对洞庭湖进行了大量围垦,到70年代末,累计围垦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湿地减少。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湖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鸟类、鱼类的栖息地被侵占、破坏,加之乱杀滥捕,许多珍稀鸟类和名贵鱼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其中,中华鲟、中华秋沙鸭、白鹤、白鹳、白鳍豚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三“痛”:血吸虫病卷土重来

洞庭湖区有6个市、36个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区人口588万人,累计查出病人110万人,病牛35万头。钉螺面积587万亩。通过50年的防治工作,共治疗病人700多万人次,治疗家畜180万头次,灭螺面积325万亩。近年来,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扩散明显,病疫区不断增加。有些地方在多年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之后,疫情出现回升。目前,洞庭湖区还有钉螺面积262万亩(其中垸内6.7万亩),接近全国钉螺面积的一半。血吸虫病人20.5万人,病畜近5万头。沿堤易感地带长达1340公里,进螺涵闸157座。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生活安全。责编:倪聪

第二篇:市治理“小金库”的调查与思考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通过调查,当前“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

1、收不入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常利用非正规票据或自制票据将收取的房租、管理费、废品变卖收入等不入账,一些单位签订假协议或开具假收据,将一部分收入记入财务账,一部分收入记入“小金库”。

2、虚列支出。一是虚报冒领人员工资福利费。某单位每月以职工虚假签字的形式,领取职工福利费6000余元记入“小金库”,其下属单位虚报人员数量,将冒领的工资记入部门“小金库”,谋取部门私利。二是以劳务费、办公费、工程费等名义,开具假发票,套取现金,将款项转移到账外。某单位利用支付工程款的名义报销假工程发票,套取资金20万元用于违规活动。

3、以收抵支。将支出直接与应收款相抵,逃避税款和监督检查,在账外形成“小金库”。某单位将房产出租给某公司开办酒店,年租金30万元,而该单位账面3年只收取40万元的租金,经查证,余下的50万元为该单位在酒店的招待费,收支相抵。

4、请客送礼。一些单位为了逃避监督,在“工会账”、“食堂账”中列收列支,将“工会账”、“食堂账”变成其私设“小金库”的“避风港”。某单位不按“收支两条线”要求,将收取的赞助费8万余元不入财务账,而直接记入单位工会账,用于招待和职工福利。

分析近年来武穴市“小金库”的表现形式、手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违纪手段多样化。近年来,财政部门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的管理,少数单位采取更隐蔽的方法,如虚开正规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为防止被查处,个别单位甚至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小金库”账目秘密销毁,这种手法十分隐蔽,调查取证难度很大,如无知情人举报并与往来单位核对账目,相当难发现。

二是违纪主体隐秘化。私设“小金库”的单位,知情人范围很小,单位一把手或负责人起着决定作用,他们往往站在本单位或小团体利益上,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设立“小金库”,但基本上都表现为主要负责人默许纵容或授意指使,个别单位甚至存在单位原主要负责人调离后,现任负责人都不知情,只有个别财务人员知道的情况,假以时日,这部分资金就有被贪污侵吞的危险。

三是资金控制间接化。过去一些掌握实权的单位和部门,特别是有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权的部门私设“小金库”,多采用个人存折的方式,直接掌握控制这部分资金。随着行政审批制度、财政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这些单位感到目标大,容易暴露,往往将部分行政执法权力下放到下属单位,或将资金秘密转移到下属单位,使下属单位的账户成为其“小金库”,同时以人事、资金等关系为纽带,间接控制“小金库”资金的使用。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教育,公开信息。一方面要加强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全局观念和政策纪律观念,充分认识“小金库”的危害和影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另一方面要公开治理信息,对外公布“小金库”治理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考虑到举报人的保密心理,对所有的举报者信息加以保密,免除举报者的顾虑情绪。

二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要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标本兼治。要通过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狠抓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把监督关口前移。财政部门要加强同纪委、监察、组织人事及审计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建立“小金库”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小金库”者,经调查属实予以重奖。

三是双管齐下,严查重处。“小金库”主要存在于党政机关和执纪执法单位及社会团体,支配权主要在单位领导。对私存私放“小金库”的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强调经济上重罚、媒体曝光和严惩责任人的一体化处理原则,对属于违纪行为的处以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让违规者付出高额成本、沉重代价,让“小金库”无生存的土壤和条件,真正起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严刹私设“小金库”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篇: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调查与思考

教育乱收费被称为中国教育久治不愈的“顽疾”。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价格举报的六大热点中,教育乱收费连续3年高居榜首。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我国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全面推行“一费制”,以从制度上遏制长期以来怨声载道的教育乱收费问题。近些年,国家和地方也一直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我们海伦市一向十分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始终作为纠正行业不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感到,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做到标本兼治,狠抓落实,建立长效约束机制。

一、目前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主要表现

乱收费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来自于学校、教育部门、有关权力部门和地方政府四个方面。

1、来自于学校自身的乱收费。部分学校政策观念淡薄,不顾大局,单纯从本学校利益出发,违反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如:(1)强行向学生推销学习辅导资料、学习用品;(2)违反规定举办各种收费补习班、特长班、托管班;(3)收取各种考试费、印刷费、活动费等;(4)代其他部门收取保险费、防疫费等;(5)向学生收取班费,用于各种班务活动。

2、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乱收费。如以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培训部门的名义向学校下达学习资料、课外读物征订任务,变相为学校乱收费开了方便之门。

3、来自于社会上的乱收费。一些权力部门和社会团体将学校视为创收市场,向学校推销、摊派各种物品、报刊、杂志等,其中许多报刊杂志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无关系,更有甚者,有些报刊竞要求学生人手一册(份)。

4、来自于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一些基层政府违反规定,超越权限,或自立收费项目,或临时性摊派。

二、产生中小学乱收费的原因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产生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学校的领导对治理乱收费认识不到位,没有从讲政治、讲大局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乱收费的危害性,不能正确处理教育经费不足与收费的关系,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违规擅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有的学校相互攀比,看到别的学校收,自己也收;有的学校片面认为向学生收费是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不得以而为之,所收的经费都用在学校的建设上了,只要不装进自己的腰包就不算是违法,主观上导致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征订学习资料;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代办保险;个别学校违反规定借民办学校之名来举办各种类型的兴趣班、特长班,向学生收取费用。

二是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由于现有的高中和大学教育规模不够,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无形中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巨大升学压力,有的学校主动或被动收费。如现在家长对子女在教育的投入毫不吝啬,同时也对教育部门有许多期望,在正常的开课下,有的家长还不满足,希望学校进行一些课外辅导,他们愿意出这个钱。在小学,下午四点钟左右就放学,给家长管理小孩带来困难,于是家长纷纷要求学校托管。我市有的学校曾经搞过托管,学生在校可完成当天的作业,学校派老师带班指导,收取“看护费”。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有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差,承受不了,而不参加托管又怕小孩吃亏,学习跟不上,于是向政府告状,最后学校只好取消托管;由于社会对教育期望很高,加上教育本身也已经和经济一样进入市场化,生源的质量便是学校的产品质量,而这个产品必须是越优质越好,这种情况就迫使每一位校长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地改善办公条件,使教育越来越现代化,这就牵涉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就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向学生伸手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紧缺。当前,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长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经费困难,难以从源头上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截留、平调、挪用、侵占学校经费的现象,使一些农村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经费难以到位,学校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甚至学校的窗户玻璃损坏、教师粉笔用完,也无力修补和购买,客观上也造成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校际之间客观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学生家长迫切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择校愿望非常强烈。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高中择校“三限”政策之间的矛盾,无形中使重点高中压力增大,公办高中“择校生”招生问题由此而产生。

四是部门摊派征订报刊和搭车收费。基层政府和部门向学校“乱伸手”已成为中小学乱收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是,有的部门向中小学强制摊派或变相摊派征订行业性的报刊、杂志及各种名目的检查、罚款,虽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能强行摊派,并对中小学报刊订阅制订了标准(各类学校征订费用为1200元-600元不等),但由于摊派行为来自上级部门,有的竟然下发“红头文件”,因此学校根本难以抵挡,使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更加紧张。据了解,我市几乎所有学校每年征订的报刊杂志费用都远远超过了国家制订的标准,据调查统计,2005市一中的报刊费达 万元,市三中 多元,实验小学 多元。此外,有的单位、部门利用

第四篇:治理公路三乱的调查与思考

治理公路隐性“三乱”的调查与思考

——2010年纠风工作征文稿

麻栗坡县纪委派出第三纪工委

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优化道路交通环境、服务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公安交警执法为例,对治理公路“三乱”作一些探索和归纳,对现阶段存在的隐性“三乱”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适应新形势治理隐性“三乱”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现阶段公路隐性“三乱”苗头的原因分析

经过近年来规范执法集中治理,公路明显的“三乱”现象得到有效制止,但仍需要警惕隐性“三乱”苗头成为影响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因素。现阶段存在隐性“三乱”苗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问题容易引发执法随意因素

观念问题主要有:一是特权思想的影响。特权思想导致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三乱”范畴类的问题。近几年公安交警因特权思想而导致群众不满意投诉的人和事占投诉比例较大。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对治理隐性“三乱”、文明执法影响非常大。二是对价值观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清楚。少数公安交警在为谁执法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和盲点,把握不住处理交通违法的原则和尺度,就容易出现“三乱”苗头,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形象。三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执法的随意性和简单化、习惯化、个性化等特征,发展成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最大阻力。

(二)执法制度问题容易引发放任因素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利益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有权无责、权钱挂钩等问题,冲击着公安交警执法的严格性、严肃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公安交通法规体系尚未从宏观上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机制。二是权力与利益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利用权力“寻租”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执法监督不力。一方面,公安交警不能自觉地把自己臵于群众监督之下,另一方面,监督机制运行不畅,各类监督措施的运行存在流于表面的现象。此外,群众对法律的遵守和维护意识也比较弱,缺乏自觉同交通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以致治理公路 “三乱”的法律依据不充分,交警执法有“弹性”、有可操作空间。

(三)队伍素质问题容易引发消极因素

个别或少数干警存在法律意识不强、执法水平不高、甚至没有必需的法律知识水准等问题。另外,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进行执法的现象也较普遍。由于执法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意识不强,导致公路“三乱”问题大的没有,小的不断,明显的没有,隐性的常见,执法为民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成为广大干警的行为准则。执法活动中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甚至执法犯法的行为严重影响执法的严明性和公正性,这已成为执法文明建设、有效遏制“三乱”的最大消极因素。

二、积极探索治理隐性“三乱”的新思路、新方法

消除公路隐性“三乱”,需要采取强力措施作深层次的治理,治理“三乱”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现阶段,明显的公路“三乱”行为经过集中治理已基本上不存在,因为谁也不敢拿“鸡蛋”碰“石头”,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但是对一些隐性“三乱”的整治,难度却很

大,手段必须强硬,招数必须高,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理“三乱”之道。对公安交警来说,如何通过执法创新,营造公正高效的执法环境,是交警执法文明、杜绝“三乱”的重中之重。创新治理“三乱”执法理念,就是要针对现行执法体制的内涵,包括执法观念、执法监督、执法考评、执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大胆探索,寻求适应新形势治理隐性“三乱”的新路子、新方法。

(一)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公安交警治理隐性“三乱”首先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增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意识,广泛、深入开展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教育,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交警执法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自己,要在执法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坚决摒弃过时守旧、模糊错误的执法观念。要大力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做到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追求公安执法活动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法律效益的一致性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一致性,保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育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交警的执法理念。才能充分认识治理隐性“三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上才进步,行为上才能自觉。

(二)创新执法制度,把治“乱”责任制落到实处

治警先治长,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执法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法制水平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到公安交警的执法质量,因此,领导干部治“三乱”实行责任制应该作为执法

制度建设的重要问题常抓不懈。要进一步研究治理明显“三乱”的硬性措施,还要积极探索治理隐性“三乱”的有效方法,要以“一把手负责制”牵动治“乱”制度的落实,使治“乱”责任制度一环扣一环地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民警,每起案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公正高效的治理“三乱”工作机制 治理“三乱”是执法管理中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执法教育、执法监督、执法检查、执法考评、法制服务、执法队伍建设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上下联通,有机地组成执法机制。因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将治“乱”法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以提高队伍的治“乱”法制意识、法制水平和执法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公安交警法制部门的职能作用,使之有效地行使治“乱”内部执法监督权,严把执法审核关,保证执法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突出治“乱”监督的保障作用,重点加强治“乱”执法监督和执法考评。建立治“乱”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主动征求社会各界对治“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有效的执法治“乱”外部监督体系。四是要用铁的纪律打造治理公路隐性“三乱”平台,坚持“纠查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一岗双查”,确保干警及干警家属和辅警相互“设防”。五是严肃警纪,规范行为,改善形象,着力强化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制约措施。从“工作圈”、“娱乐圈”和“社交圈”,把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外结合,自下而上的监督网络。六是严肃查处隐性“三乱”苗头,对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的“三乱”苗头或倾向性问题一律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四)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治理隐性“三乱”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治理“三乱”的制度建设,把治理公路 “三乱”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明确领导具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和调查分析,研究整治对策,切实把治理“三乱”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执勤规范,确保民警依法办事。严格执行上级治理公路“三乱”的规定,严格交警道路执勤规范,明确交警执勤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着装和佩戴标志,警容严整,拦车检查要出示检查证件,告知程序等;指挥动作要规范,做到文明执勤,礼貌纠章。在公路上流动执勤,要以纠正违法和处理交通事故为主,不搞一般性车辆技术检查,不准挑毛病、找违章和罚态度款。同时要加强对执勤规范的宣传,帮助群众识别真假民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警察进行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警令畅通。要继续采取公开与暗访相结合的检查办法,选择主要干线公路明察暗访,督促检查治理“三乱”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的结果要及时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限期纠正。对问题严重、顶风违纪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介披露的公路“三乱”问题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治乱工作要在突出重点,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把它延伸到事故处理、车辆管理等热点部门,实行全方位地整治“三乱”。四是认真分析“三乱”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相应的治本措施。要总结推广异地执勤、换岗交流等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民警的业务培训,提高执法素质管理水平。对交通管理业务经费不足,装备需更新改善,住房条件差等问题,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通过正当渠道妥善解决,从源头上堵塞“三乱”漏洞。

第五篇: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调查与思考

教育乱收费被称为中国教育久治不愈的“顽疾”。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价格举报的六大热点中,教育乱收费连续3年高居榜首。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我国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全面推行“一费制”,以从制度上遏制长期以来怨声载道的教育乱收费问题。近些年,国家和地方也一直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

我们海伦市一向十分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始终作为纠正行业不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感到,治理教育乱收费必须做到标本兼治,狠抓落实,建立长效约束机制。

一、目前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主要表现

乱收费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来自于学校、教育部门、有关权力部门和地方政府四个方面。

1、来自于学校自身的乱收费。部分学校政策观念淡薄,不顾大局,单纯从本学校利益出发,违反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如:(1)强行向学生推销学习辅导资料、学习用品;(2)违反规定举办各种收费补习班、特长班、托管班;(3)收取各种考试费、印刷费、活动费等;(4)代其他部门收取保险费、防疫费等;(5)向学生收取班费,用于各种班务活动。

2、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乱收费。如以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培训部门的名义向学校下达学习资料、课外读物征订任务,变相为学校乱收费开了方便之门。

3、来自于社会上的乱收费。一些权力部门和社会团体将学校视为创收市场,向学校推销、摊派各种物品、报刊、杂志等,其中许多报刊杂志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无关系,更有甚者,有些报刊竞要求学生人手一册(份)。

4、来自于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一些基层政府违反规定,超越权限,或自立收费项目,或临时性摊派。

二、产生中小学乱收费的原因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产生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学校的领导对治理乱收费认识不到位,没有从讲政治、讲大局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乱收费的危害性,不能正确处理教育经费不足与收费的关系,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违规擅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有的学校相互攀比,看到别的学校收,自己也收;有的学校片面认为向学生收费是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不得以而为之,所收的经费都用在学校的建设上了,只要不装进自己的腰包就不算是违法,主观上导致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征订学习资料;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代办保险;个别学校违反规定借民办学校之名来举办各种类型的兴趣班、特长班,向学生收取费用。

二是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由于现有的高中和大学教育规模不够,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无形中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巨大升学压力,有的学校主动或被动收费。如现在家长对子女在教育的投入毫不吝啬,同时也对教育部门有许多期望,在正常的开课下,有的家长还不满足,希望学校进行一些课外辅导,他们愿意出这个钱。在小学,下午四点钟左右就放学,给家长管理小孩带来困难,于是家长纷纷要求学校托管。我市有的学校曾经搞过托管,学生在校可完成当天的作业,学校派老师带班指导,收取“看护费”。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有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差,承受不了,而不参加托管又怕小孩吃亏,学习跟不上,于是向政府告状,最后学校只好取消托管;由于社会对教育期望很高,加上教育本身也已经和经济一样进入市场化,生源的质量便是学校的产品质量,而这个产品必须是越优质越好,这种情况就迫使每一位校长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地改善办公条件,使教育越来越现代化,这就牵涉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就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向学生伸手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紧缺。当前,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长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经费困难,难以从源头上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截留、平调、挪用、侵占学校经费的现象,使一些农村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经费难以到位,学校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甚至学校的窗户玻璃损坏、教师粉笔用完,也无力修补和购买,客观上也造成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校际之间客观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学生家长迫切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择校愿望非常强烈。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高中择校“三限”政策之间的矛盾,无形中使重点高中压力增大,公办高中“择校生”招生问题由此而产生。

四是部门摊派征订报刊和搭车收费。基层政府和部门向学校“乱伸手”已成为中小学乱收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是,有的部门向中小学强制摊派或变相摊派征订行业性的报刊、杂志及各种名目的检查、罚款,虽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能强行摊派,并对中小学报刊订阅制订了标准(各类学校

征订费用为1200元-600元不等),但由于摊派行为来自上级部门,有的竟然下发“红头文件”,因此学校根本难以抵挡,使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更加紧张。据了解,我市几乎所有学校每年征订的报刊杂志费用都远远超过了国家制订的标准,据调查统计,2005市一中的报刊费达 万元,市三中 多元,实验小学 多元。此外,有的单位、部门利用职权,搞强制

或变相强制色彩的捐资、赞助费等也让学校耗资不少。还有一些农村的村委会,利用开学时期,堵在学校门口强制搭车收取其他经费,不缴费就不准注册。

五是当前执行的中小学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有些已不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善,及水电费价格的上调,向学生收取学杂费中的水电收费标准已经显得偏低,学校收取学生的水电费,离学校正常用水用电的费用支出有很大的差距。再如,为使广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及思想品德教育,全市统一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而电影费在中途收取给学校带来不便,社会上又认为是乱收费。

六是社会上乱收费风气的存在,刺激了学校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比如各种培训、办证。再如,教师正常情况下评职称,少则上百,多则数百元,尽管学校对乱收费、乱摊派现象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导致一些学校产生从众心理,致使学校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造成目前我市部分学校违规乱收费现象的成因错综复杂,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原因。不但涉及到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教育内部工作协调监管问题,还与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监督紧密相联。

三、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对策措施

如何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多年来,我们海伦市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结以处往的经验,结合新教育收费的新特点,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法纪教育,提高对治理乱收费工作的认识。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策法规教育,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乱收费问题的危害性,把好单位收费关。加强干部教师的收费政策、法制观念教育,提高依法治教的自学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乱收费的害处,意识到治乱工作的重要性。经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要真正把教育系统治理乱收费工作抓实抓好,首先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具体工作的领导具体抓。基层学校同时也应成立领导组织。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的治乱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在落实中,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在追究哪一级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上级领导的连带责任。从而形成各级领导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治乱新格局。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弘扬奉献精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乱收费行为。

2、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治乱”工作有章可循。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国家制定了“一费制”,并要求各地学校按照“一费制”的要求,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设立收费公示栏、校务公开栏等,增加收费工作透明度。在去年下半年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基础上,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继续贯彻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教育局根据上级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新学期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标准,从制度上统一、规范了中小学校收费行为。同时,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三统一”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公开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支情况;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出台了《海伦市教育系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教职工行为管理暂行规定》、《海伦市教育局规范教职工行为十条禁令》、《海伦市教育局关于对教师违反“十条禁令”行为处理的暂行规定》和《海伦市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暂行办法》等项制度。教育局为了更好的把行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又出台了《教育系统“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最差单位评比活动考核评分细则》,把主要工作分解成七大类,44个方面,一百多个小项,量化成百分制。其中,涉及治理乱收费十项,近二十个内容。今年初,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师分别签订了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在年终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使学校和广大教师行动有规则、工作有尺度,极大的增强了学校、教师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整收费标准。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需投资新建小学、初中,减少中小学的入学压力。要迅速发展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建设规模,增加高中计划生招生比例,减轻学生入学压力,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学校办公费、业务费、购置费等拨付力度,满足维持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要加强诸如农村学校等薄弱校建设,改善软、硬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消除“择校生”产生的根源。由于教育迅猛发展、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职能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收费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必要的收费项目,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4、改革经费投入和融资体制。教育经费能否足额到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基本前提,但限于各级财政的拮据状况,必须多渠道多途径筹措教育经费,加大社会资助力度;同时要深化教育改革,让教育走向市场,国家和地方财政集中财力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高级中学可试点进行市场调节,引入竞争机制;对一些师资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则实行高收费政策,让一部分学校先发展壮大起来。鼓励私人投资基础教育,多层次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5、加强督查,规范收费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案件。为了加强社会对学校的收费监督,教育局、学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巡视员、学生家长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人士,任教育局和学校治理乱收费工作监督员,通过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不定期地对监督员进行走访或电话咨询,了解掌握情况,引导群众参与治理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把好春、秋两季开学关,新生录取关和审计关,严格收费行为和预算外资金审计。坚持自查与检查相结合,有准备的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收费情况。通过检查发现案件线索,严肃查处乱收费案件。上半年,监察局组成了五个检查组,分别深入到全市城乡学校,按照《考核评分细则》的内容标准对照检查,逐项落实,通过系统的检查和调查,没有发现一起学校存在乱收费行为。可以说,在实施义务教育“一费制”以来,海伦市的教育乱收费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群众关于乱收费的信访量大大降低,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行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

下载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镇强化后进村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强化后进村治理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我们虽然对全镇的村级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大部分村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但由于今年的中心村组建,村内出现了......

    人户分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人户分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曹萍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强化,人口动态化日趋加大,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日益增多,人户分离日渐突出,管理难度越来......

    关于对某县水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某县水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某县水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某县水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汝城县经过建国以来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

    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治理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委员、同志们: 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准确掌握乡村治理的现状......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纪委关于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和领导体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治本力度不断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我们按照中纪委关于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和领导体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治本力度不断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

    人民日报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调查与思考)

    人民日报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调查与思考) ——关于深圳市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调查沈正言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20日 07 版)加强社会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

    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应城党校网 2010-12-26 自2004年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合力出击,狠抓落实,有效遏制了车辆超限超载,为保障人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