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山景区保护的“加减乘除”法[最终版]
黄山景区保护的“加减乘除”法
黄山风景区始终恪守“环境影响最小化、经济产出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游览体验最佳化”四位一体的理念,运用“加减乘除”法,积极推进景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景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监管
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强化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向社会公布情况,加大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的监管力度,开展环境监察和环保专项行动,突出对施工噪音、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的检测和整治,通过监督检查,整改提升,景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今年3月份,测得景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瞬值最高峰值,达到每立方厘米267100个,高出我国空气负氧离子保健浓度评价标准最高等级(6级)的127倍,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达267倍。今年,在加大环境监管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环保项目硬件建设,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抓好生态环境背景值调查,增加景区环境质量PM2.5监测项目,推进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黄山)观测站建设。
“减”少排放
以开展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向景区广大干部职工、毗邻景区群众,以及来山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倡导低碳旅游新方式。
近些年来,黄山风景区通过不断探索,推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改变燃料结构、车辆统一换乘、外迁办公和生活区、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开发绿色环保旅游纪念品,运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创建“绿色饭店”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等;通过实施减排措施,景区内酒店人均用水量减少了6.5%,人均用电量减少了17.78%,人均柴油消耗量减少了5.12%,人均汽油消耗量减少了47.36%,人均液化气消耗量减少了33.33%;2010年底,黄山风景区入选首批“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发表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绿色生活、低碳发展”黄山宣言》。
今年,景区将对新国线营运车辆进行更新换代,推广山上酒店自助餐,宾旅馆逐步取消“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建设政务平台实行无纸化办公等,进一步细化减排举措。
“乘”势而上
健全并实施了一整套以规划为控制依据的项目管理和审批程序,严把建设工程选址、方案设计、环境评估、施工组织等关键环节的审批关;对已批准立项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300余人组成的资源保护队伍和50多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世界遗产资源开展科学保护、规范管理,建成全国首家高山防火水网,首创“景点轮休”,实行迎客松“专人守护”的世界创举,对列入世界遗产54株古树采取了“一树一策”、“一树一册”措施,《古树名木保护规范》、《游步道建设标准》、《卫生保洁标准》被评为省级地方标准,“梦笔生花”移植、光明顶生态景观修复等做法,破解了一系列困扰山岳型景区环境保护的难题。
今年,将实施完成外围环黄山1000亩生物防火林带、迎客松应急保护平台升级改造,以及松材线虫监测检疫站建设等,并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古树名木监管体系、松材线虫监控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护体系,以确保实现连续33年无森林火灾、古树名木安全、松材线虫不进入景区。
“除”治污染
景区先后建成了温泉、天海两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完成了温泉、天海、玉屏楼等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西海和北大门两个污水处理站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目前,景区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近8000吨/天,与此同时,景区对全山污水实行“统治统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编制实施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加大对环境卫生管理软硬件的投入,组建了一支近200人的环卫队伍,形成区域、路段责任制卫生清扫保洁网络,悬崖、沟谷中的垃圾,配备专职放绳工攀崖拾捡;游道沿途、游人集散地设置垃圾回收池(箱)近1500个,实行全山垃圾袋装化,建成6个垃圾处理场,做到日产日清,实现无害化处理率100%。景区内所有新建、维修和拆除等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渣土除二次利用外一律运出景区处理。建成山上、山下两座35KV输变电工程,景区实现从烧柴、烧煤、烧油、烧气逐步过渡到以用电为主的燃料结构,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全山宾馆饭店、职工食堂全部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设备,做到油烟达标排放。建立游客换乘中心,配备环保型车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对全山旅游公路、停车场、游人集散地实施生态硬化处理,对施工工地加装封闭防护栏,减少扬尘污染。景区将在今年,重点抓好垃圾减量化及分类下山、建设温泉垃圾中转站,开展核心景区有机垃圾“三化”处置研究和应用。
黄山风景区现有两个“量身定做”的法规和规章,一个是由国务院审批、住建部(原建设部)批准实施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另一个是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修订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景区管理部门正按照这些规定和要求,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这一世界遗产资源进行利用。据悉,2011年,黄山风景区进山游客突破252万人次;用于景区保护性支出达4.13亿元,不含景区保护管理机构人员和运转支出等。
黄山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果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赞誉,相继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国内唯一荣获“全球旅游目的地管理奖(WTTC)”,亚洲首个加入“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国内首个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景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黄山风景区联合设立了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观测站”。
(作者单位:安徽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
第二篇: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加减乘除英文表示法
1. 加:用and ,plus , added to 等词表示。+ 4 = 6 可译为:
Two and four is six.Two plus four is equal to six.Two added to four equals six.Two and four makes six.Two plus four will be six.If you add two to four , you get six.2. 减:用minus, taken from, subtracted from 等表示。
8-3=5可译为:
Eight minus three is five.Eight minus three is equal to five.Three taken from eight leaves five.Three subtracted from eight leaves five.Take three from eight and the remainder is five.3. 乘:用multiply···by···/ multiplied by / time 等表示。3 × 5 = 15可译为:
Multiply three by five is(gives)fifteen.Three multiplied by five is fifteen.Multiply three by five , you get fifteen.Three times five is(makes, will be , equals, is equal to)fifteen.4. 除:用divide···by···/ divided by / divide···into··· / into 等表示。24 ÷ 8 = 3 可译为:
Twenty-four divided by eight makes(is , equals)three.Twenty-four divided by eight is equal to three.Eight into twenty-four goes three times.Divide eight into twenty-four , and you get three.Divide twenty-four by eight , and you get three.
第三篇: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字会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求总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求剩余用减法,求相差多少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用减法。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乘数是整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是用乘法(乘数是分数)。求一个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相同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一倍数用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加减乘除法的定律性质变化规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他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减数的和,差不变。a-b-c=a-(b+c)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除数的积,商不变。a÷b÷c=a÷(b×c)
商变化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商就缩小(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平均分成十份,一百份,一千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点移动位置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十倍;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一百倍……………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篇: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
很多企业家,很自豪于实业家的身份,而对生意人的称谓异常反感,为何?原因在于,重工轻商,根源在于盘踞久远的重农轻商意识。叶敦明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带企业稍有炫耀资本时,就急匆匆地往政策上靠,自己的身份也摇身一变为某某委员。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家是在做加法,企业经营的外围环境宽松了、公平了,企业的发展也就得以放开手脚。而事实上,他们是在做减法。主星不旺,愣是靠萤火之光又怎能照亮事业前程呢?
企业家,先是为小家,再是为大家,然后为人人,事业的发展是外在表象,心灵的修炼则是内在动因。企业,一开始被看成个人理想实现的载体和工具,然后,被当作一帮人成就梦想的平台,最后,它必然成为造福社会的共同体。可以说,企业家成功之前的做法与想法,决定了他成功之后又能续航多远。心中只有自家,口中总提大家,功利心、政客味浓烈的企业家,他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企业政客,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企业过客。
企业家,必须会算账,要做到以实业为本的生意人。先有市场,再有工厂,这个叫了多少年的口头禅,也该到了兑现的时候。那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企业家们,就必须用好自己这个最为宝贵的企业核心资源。叶敦明认为,企业家的加减乘除法,就是试图发挥企业家的本色、释放企业家的有限能量。
企业规模扩张的加法,抵挡不住效率与效益的减法,人才成长、盈利能力怎是不见乘法效应,人到50岁之后信心减法日益明显,怎么办?企业家的第一次成功,来自于意志力与专注力,而第二次创业,则需要战胜自己的骄傲、恐惧与自满,您认为呢?
有所斩获的企业家,归隐山林之心长存,奔波商海之劳难免。曾经难以企及的事业格局,已经得到了,是举得再高,还是轻轻放下呢?举得再高,需要雄心与壮志;轻轻放下,需要舍得与智慧。有,很多时候是个负担,对吗?急流勇退的企业家,对自己是做了减法甚至出发,可得要有继任者来做加法乃至乘法。否则,人在企业心在外,所谓的自在生活与自主经营的珠联璧合,也只是一厢情愿的黄粱美梦罢了。善于归隐的企业家,其实是在另一个领域再次创业,他们只是换了跑道,而向前奔跑的姿态,依然雄壮威武。这种以退为进的减法,早已胜过他们一次创业时凡事亲力亲为的加法。
战胜他人,是企业家成功的第一步。战胜自己,是二次创业的必需。新陈代谢慢的企业家,跑步进入创新经营的“暮年”,一手成就的企业,极易栽在自己手中。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企业家要从加法转向减法。叶敦明发现,看企业家是否善于做加减乘除法,不需揣摩他内心世界的高深莫测,只要看两件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知晓。第一件,就是看他的身材,无明显赘肉堆积,人到中年时比年轻时更为健硕的企业家,是懂得控制自己的嘴巴和贪欲的。第二件,则是看他的生活习性,从简、从精、从容的生活方式,定是修炼有道的智者和慧者。
企业家有时会患上“郊区情节”,工厂远离市区,一帮人围合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高视阔步、纵横捭阖,企业帝王的思想与作风,成了企业文化的毒瘤。谦卑做加法、傲慢做减法、用人讲乘法、利益用除法,也许是条好出路。敬天爱人的企业家,总是把成功归因与大环境和团队,自己很少贪功自得。自然而然地,傲慢之气被宽容之心替代,用人带人就会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友善,团体的利润获得能力于是大增,企业成了大家的企业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企业大家。
第 1 頁 共 1 頁
第五篇:景区保护工作汇报
三年来,我区紧紧围绕“重保护、拓市场、优服务、上品位”的工作方针,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强化规划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景区生态旅游建设及风景林定向培育,完成了景区总体规划调整、入口处配套改造工程等的规划设计,种植绿化面积达580多亩;抓好景区内部管理,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各类案件50件;在各项创建活动评比中,分别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县三八先进集体”、“省最佳休闲度假胜地”、省级休闲渔业基地的评定验收。2004年,我区共接待游客96万人次,较2003年同期增长10.1%,实现旅游收入6.528亿元。三年来,景区管委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强化宣传促销,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我区地处江、浙、沪三大城市辐射圈的中心地带,区域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便捷,按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的宣传思路和“立足本地,主攻上海,拓展苏杭,走向世界”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加强宣传促销,抢占市场。近几年来,景区针对旅游目标市场,积极组织人员去旅行社、进社区、走高校,通过广场促销,召开旅游推介会等各种形式,深入实地地宣传;其次,精心策划节庆活动,突出“创新、特色、品位、实效”,wmxz.cn以人为本,贴近百姓,融入文化,亲近自然,精心打造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群众广泛参与的旅游文化活动,成功地举办了2004年旅游节及金秋风情游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对外影响力。其三,为树立景区新形象,拓展景区客源市场,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景区宣传投入,制作景区形象片,积极借助媒体力量,利用网络平台,做足宣传文章。截止去年10月,网站点击率9375761次,同比增长95%,不断扩大景区影响,树立景区品牌形象。第四是通过整合景区资源,挖掘特色,推出一系列休闲旅游产品,如“七一红色游”、“巾帼风采游”,“生态之旅”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强化科学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为适应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风景区开展工作,在1992年版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我委于2001年开始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于2003年初步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发展需要作局部调整后,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作为新一轮发展的科学依据。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景区性质、范围、功能分区、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专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同时我们根据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美院风景园林所分别编制完成了环湖景观概念规划、西湾渔庄、入口景观等景点的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详细规划加以实施。
为确保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我们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景区建设项目“一书二证”制度,对景区内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确保了总体规划及各景点详细规划的严格实施。
3、强化环境保护,营造舒适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此我委积极做好风景名胜区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对景区山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古树名木的保护,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各宾馆、饭店集污外排治理设施的常效管理,加大对水域监察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景区路面保洁和垃圾清运实行社会化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制订了《风景区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形成重点区域重点管理和一般区域长效管理的机制,健全了保洁检查考核制度。为使环境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着手建立了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强化景区的环保工作。同时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实施风景林定向培育,已收归国有山林900余亩,实施封山育林,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植绿护绿,绿化美化环境,营造风景林景观,塑造优美、清洁、有益身心健康、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旅游环境。
4、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景区越是发展,管理越要跟上。在加强宣传促销的同时,必须强化管理,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强练内功,狠抓内部管理,规范旅游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一是出台制度,规范管理。我们对景区从业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定文明服务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景区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出台管理制度,制订了《员工管理制度》、《景点门楼考核办法》、《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与景区内各单位及从业人员签订安全、卫生责任状,进一步完善内部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了管理行为,增强了诚信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为景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服务与保证,树立了良好的文明“窗口”形象。
二是加强创建,推动管理。近几年来,我委全民动员,积极开展一系列争创活动,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2002年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被县妇联授予“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县三八先进集体”,2004年5月份被省旅游局评为“省最佳休闲度假胜地”,2004年10月份,顺利通过了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旅游局对风景区省级休闲渔业基地的评定验收。通过一系列的争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树立景区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是以法治区,强制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