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拼搏吕梁
拼搏吕梁
—西山德威公司挂牌一周年巡礼
巍巍吕梁展示着西山吕梁人的胸怀,滔滔黄河澎湃着西山吕梁人的激情。时光荏苒,记者在山西吕梁西山德威矿业管理有限公司挂牌一周年之际,怀着热切的期望,再次走访了西山吕梁公司及下属四座煤矿。通过深度采访,记者深切的感受到了西山吕梁人拼搏的脉搏、深切感受到了西山吕梁人奋斗的风采,亲眼目睹了经过一年拼搏、奋斗,西山吕梁公司所展现出的新的风貌……
立意高远,西山吕梁人的追梦情怀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一个团队更需要一个梦想。人们还记得在2009年7月27日那个细雨蒙蒙的上午,119名西山派驻吕梁公司人员在出发前向集团领导发出的庄严誓言:绝不辜负西山领导的希望,绝不辜负西山20万职工家属的重托,一定要在吕梁山上把资源整合的旗帜高高的树立起来。风雨中出征,平添了几分壮烈,行进中映入眼帘的吕梁山脉,勾起了出征人员对责任的思考。从那时起,一个梦,一个“树资源整合旗帜、创精干高效典型、建股份制特色企业”的梦想就种在了每个西山吕梁人的心中。为了这个梦,风尘未洗,西山吕梁人就于当天奔赴各个战场,查隐患、搞整改,迅速恢复了矿井生产;为了这个梦,西山吕梁人亲密合作、共同奋斗,合作双方人员在拼搏中建立了深厚 1 的友谊;为了这个梦,西山吕梁人风尘仆仆、挑灯夜战,规划了一幅幅发展的蓝图;为了这个梦,西山吕梁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司发展的八项理念;为了这个梦,西山吕梁人舍小家顾大家,甘愿告别都市的灯红酒绿,甘愿承受条件的艰苦、精神的寂寞。入驻14个月,挂牌一年来,有多少同志对父母不能尽孝、对孩子不能尽责、对亲友不能尽力,真是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尽。正是西山吕梁人有了这种追梦的情怀,才使公司整合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以人为本,西山吕梁人的团队风范
中央电视台曾采访和报道了西山亚辰公司万家三兄弟的故事。三兄弟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对整合前后自身地位变化作了比较,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感到庆幸和自豪。西山吕梁公司领导班子从入驻之初就高度重视过硬队伍建设,提出了过硬队伍建设的“五硬”目标和实施规划。在过硬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凝聚人心,提出了公司工作的目标措施要让职工有盼头、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的要求;其次严格要求干部,公司制定了管理干部问责“30条”;第三、以自主队伍建设为抓手,井下一线和辅助全部进行了培训、体检、签订合同;第四、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推行“高严细实”管理。通过一年多的队伍建设,西山精神、西山文化已深入人心,合作方管理干部和原有职工已经从内心认同了西山文化、西山管理,初步形成了西山吕梁人有志气、有豪气、有2 正气、有骨气的队伍作风。据统计,西山德威公司四矿井下及辅助1473人均已签订了劳动合同,实现了正规化管理。
安全为天,西山吕梁人的坚实脚步
安全是煤矿的生命。入驻之初,西山吕梁人面临着安全状况的严峻局面:矿井安全基础薄弱、员工素质普遍低、生产工艺十分落后、安全管理无章可循。面对严峻的安全局面,他们不怨天不尤人,勇敢的承担起安全责任。入驻之初到2009年年底,集中对存在的137条现场隐患进行了认真整改;“1.19”事故后,对涉及红线“30条”的117条隐患全面进行了规划整改。到目前,除需技改消除的12条隐患外,其余已全部消除。在重点进行现场隐患整改的同时,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西山吕梁公司扎扎实实开展了“五抓”工作:一是抓干部作风;二是抓井下质量标准化建设;三是抓过程程序化管理;四是抓员工培训和行为规范工作;五是抓安全制度建设和考核落实工作。通过扎实的安全基础建设,吕梁四矿抗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2010年9月19日吕梁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四矿经受住了洪灾的检验,周边有的矿井遭受了灭顶之灾,但四矿由于预案到位、干部到位、措施到位做到了大灾面前无一伤亡。特别是亚辰矿在突发的灾害面前,各级干部值班到位、指挥正确,保证了井下及时撤人,灾后有序抢险,使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
规范管理,西山吕梁人的法制意识
“依法治企、从严治企”是西山吕梁公司管理的宗旨。入驻后,公司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如何围绕现实情况,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到位”、“五个接管”和两级公司规范运行的要求,是对西山吕梁人的现实挑战。西山吕梁公司迎难而上、不推不靠,使办证除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外,使“四个到位”、“五个接管”全部到位;在内部规范管理问题上,制定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采购招标、议标机制,集体定价、挂牌销售机制,经两级公司审计,整个运作过程杜绝了严重违规情况。为确保公司规范运作,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全局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等等,使公司运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了在目前公司四矿尚未注册挂牌的情况下内部运作的规范。
科学决策,西山吕梁人的求实精神
采访中,记者深切的感受到煤炭企业整合是前无古人的工作,整合过程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和变化。通过采访,记者感受到西山吕梁公司领导班子在面对复杂的情况,表现了应有的科学态度。西山吕梁公司入驻14个月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三个节点,吕梁公司均在两级公司的关怀和指导下,依靠集体的智慧,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在困难中使公司整4 体工作得以健康发展。今年年初“1.19”事故后,公司深入开展了“大反思、大讨论、大整改”工作,及时提出了“安全第一、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迅速扭转了公司工作的被动局面;二季度省政府和两级公司提出安全生产“双10条”后,公司联系实际创造性执行,提出了继续坚持生产,在整改中逐步达标的工作方针,保证了下半年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上半年,新公司正式运行后,针对四矿尚未注册挂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最小化”的运行策略,全面加强了内部规范化管理。西山吕梁公司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走在全省整合矿井的前列,与吕梁公司班子成员和各级干部的敢于承担和求实精神是分不开的。
放飞理想,西山吕梁人的发展前景
采访中,记者了解了西山吕梁公司发展的前景。通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幅公司发展的宏伟蓝图已在全体员工中深深扎根:公司四矿在三年内将分别完成一个120万吨、三个60万吨年产能力矿井技术改造;并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两个坑口选煤厂;地面建设将全面实现标准化。目前,整个技改工程共预算9个亿,今年涉及矿井改造关键的井巷工程、供电工程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已开工实施。记者在采访中,亲眼目睹了德顺矿、晟聚矿、晋邦德矿、亚辰矿技改工程热火朝天的场面,记者相信: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吕梁公司井下面貌根本变、地面面貌根本变化、人的精神面貌根本变化的目标一定能够 5 实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用控股股份制企业,将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吕梁山上,展示在世人面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者通过采访,深深的为西山吕梁团队所体现出的精神追求所感染,为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体现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入驻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所欣慰。尽管西山吕梁公司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考验,但记者深信:在两级公司正确领导下,西山吕梁人一定能战胜重重困难,通过继续拼搏,实现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
第二篇:吕梁精神
吕梁精神
2017年6月21日,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时特别强调:“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吕梁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吕梁精神”既有着独特鲜明的自身特征,又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一系列党的伟大精神一脉相承。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自春秋时期建置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诞生了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那时,吕梁养兵十万、牺牲一万,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吕梁精神”被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在历史的涤荡下,这种红色精神逐步发展沉淀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这十六个字。其中艰苦奋斗是基石,顾全大局是核心,自强不息是精髓,勇于创新是灵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山西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吕梁也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严峻的考验。“吕梁精神”成为激励吕梁乃至山西全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新吕梁和新山西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牵引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其中也包含着“吕梁精神”。
第三篇:吕梁精神
吕梁精神
在全市的多次会议上市委书记杜善学同志反复强调要弘扬“吕梁精神”。今年的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改莲同志提出:要组织好“吕梁精神”的研究工作,并要提炼“吕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杜书记和吕部长的这些要求,抓住了我市热点理论问题研究的要害,提出了全市理论研究的实质性课题。今年以来,市委成立了“吕梁精神”课题组,专门负责研究提炼“吕梁精神”。6月21日,省、市领导与专家召开论证会探讨“吕梁精神”。那么,究竟什么是吕梁精神?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吕梁精神”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想就回答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赐教。
一、什么是 “吕梁精神”
我们吕梁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在旧社会大部分处在一个封闭落后、山高崖险、十年九旱、生活困难的极其艰苦地区。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吕梁人民辛勤劳作,艰苦奋斗,战天斗地,顽强拼搏,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表现出了勤劳纯朴、不屈不挠的人文气质。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党中央的大后方,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省吃俭用、支援前线,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建立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坚持抗战八年,内战三年,养兵10万,牺牲1万。配合我党我军完成了红军东征、中央领导机关东渡黄河、参加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重要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革命解放事业,取得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其中,吕梁人民为了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遭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发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了像贺昌、刘胡兰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形成了保证我们革命和解放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吕梁精神”。这种精神概况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纯朴,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甘于奉献。我觉得这就是“吕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
一个人的精神是那个时期个人品德和气质的社会表现,而一个地方的精神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得以逐步完善的。“吕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了它特有的气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吕梁人民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给“吕梁精神”补充了新的内涵。他们不甘贫穷,不甘落后,不怕吃苦,敢闯敢干,在发展经济、注重民生、保护生态等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团结务实、顾全大局的优秀干部、优秀企业家和普通群众。是他们使吕梁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是他们使“吕梁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以他们为代表的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团结务实、顾全大局的创业精神,正是新时期“吕梁精神”的集中体现。
以“不屈不挠、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为具体内容的“吕梁精神”,是我们吕梁人文气质的时代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永葆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吕梁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各种困难,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新时期继承和弘扬 “吕梁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吕梁精神”,并不是我们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史和现实的满足,而是由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新时期吕梁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1、吕梁精神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也确定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我们吕梁现在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党领导我们全市人民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我们吕梁人民提倡不屈不挠、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这里面既包含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涵盖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弘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才能使我们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才能永葆我们党的纯洁性,也才能使我们党更好地带领全市人民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目标。
2、吕梁精神是吕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吕梁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又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新要求。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吕梁今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五三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加快吕梁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力争到2020年底建成全面意义上的富裕、文明、和谐、小康新吕梁,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大,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实践。伟大的事业需要依靠伟大的党来领导,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践证明,我们吕梁精神集中体现了吕梁人民不屈不挠、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人文气质,是我们吕梁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幸福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我们坚持这种精神,坚持认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工作作风,我们在全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吕梁的征途中,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3、吕梁精神是我们从容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战胜各种激烈竞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今年的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市委明确提出了全市今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五三发展战略”,要如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既要做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同时还得从容应对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从我市的周边来看,各地都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障民生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最近几年,我们的周边省、市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走在了我市的前头。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过去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一直排在我们山西之后,可是去年却超过了我们。再比如,我们相邻的陕西省榆林市,五年以前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社会各项事业都不如我们好,但是,现在却超过了我们,这都给我们形成了发展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从省内来说,我市的经济发展总量仍然没有排在全省的最前列,经济发展质量,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处于“两高三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低循环、低产能)的水平。我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目前在全省仍处于中下等的水平,连一个独立的图书馆、艺术馆和科技馆都没有。我市周边的榆林市神木县早两年就实现了就医、上学等三免费,我市的所有13个县(市、区)没有一家能达到这个水平。加之,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不屈不挠、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实践证明,“吕梁精神”是我们应对挑战,战胜竞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只有继续弘扬“吕梁精神”,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确保我市转型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新吕梁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以不屈不挠、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为代表的“吕简单地对历梁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吕梁精神”,是我们吕梁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更是我们从容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战胜各种激烈竞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吕梁新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吕梁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吕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张唐迎)
第四篇:吕梁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吕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8月23日)
杜善学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吕梁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吕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面实施“五三发展战略”,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28.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45.5亿元,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从60亿元增加到196.2亿元,年均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130元增加到15278元,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3元增加到3890元,年均增长14.5%。吕梁由贫困大市成为全省关注的经济发展新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煤炭资源整合取得重大成果,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煤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逐步壮大,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先后落户吕梁,一批转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循环化生产不断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高耗向集约节能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太中银铁路、太佳高速、汾平高速建成通车,吕梁飞机场、晋豫鲁出海大通道、太兴铁路、西纵高速开工建设,国、省道改造工程和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全面完工;柳电二期、横泉水库、引文入川等一批骨干工程相继建成,柏叶口水库和沿黄提水工程开工建设,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化率提高到37.9%,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以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为重点的城乡“三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活动全面启动,城市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吕梁学院建成招生,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县乡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个全覆盖”全部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全面铺开。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小康建设协调推进,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全部解决,新农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民主政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发展,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法治吕梁”建设成效明显,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提高。“平安吕梁”建设扎实推进,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市县两级书记、市(县)长公开电话开通运行,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非正常上访明显下降。
——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县乡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倡导“认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良好作风,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具体化”工作理念,干部作风和精神状态明显转变。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乡包村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受严峻考验、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是我市各项事业跨越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五年,最显著的成就是提高了生产力,吕梁发展速度加快、实力趋强;最突出的优势是提升了支撑力,吕梁产业基础形成、交通瓶颈突破;最鲜明的标志是扩大了影响力,吕梁从封闭保守向全面开放迈出重大一步。五年的巨变,为吕梁转型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的成绩,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努力工作、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二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以及所有为吕梁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为我们今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上级精神与吕梁实际紧密结合,不断转变理念,创新思路,探索实践。特别是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确立了“五三发展战略”,描绘了“十二五”发展蓝图,使我们健步迈上了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吕梁发展实践中,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对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投资、上项目、促转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最有说服力,发展最具凝聚力,发展最出战斗力。只要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转型跨越发展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胜利。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五年来,我们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扩大开放提升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全面开放借助外力,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实现人民利益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加快科学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五年来,我们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完成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实践证明,办好吕梁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一定能够不断焕发各级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创造吕梁美好明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吕梁在转型跨越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有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等、靠、怕、慢”思想严重,思维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内陆经济的束缚中,观念仍禁锢在依赖政府、依赖资源的模式中,小富即安、守成求稳的心态比较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初级化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和资源转型项目储备不足;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低,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弱,严重制约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低收入贫困人口多,连片贫困面积大,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低,稳定脱贫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欠帐多,提升速度慢,实现程度低,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发展软环境差,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式陈旧,行政效能不高;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事故防控的形势仍不稳定,社会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某些领域还比较突出,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综观全局,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我国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各地一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竞相发展大势已经形成。立足全省,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思路,已经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各市在转型跨越发展中争先晋位,随着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推进,一个加快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奋力赶超局面已经出现。审视吕梁,我们既面临着资源型经济转型压力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落后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重组、能源市场需求日趋旺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拥有矿产资源初始开发、交通瓶颈全面突破、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吕梁精神哺育我们团结奋斗的发展新优势。在这个机遇大于挑战,优势胜于困难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鼓足勇气,坚定信心,付出比先进地区更大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引领吕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加全面而辉煌的目标奋勇前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总体部署,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机遇,全面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着力提高资源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进一步弘扬吕梁精神,培育吕梁英雄,打造吕梁速度,创新吕梁模式,展示吕梁形象,加快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一个科学发展的新吕梁。基本工作思路是:全面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吕梁。“五三发展战略”就是推进观念、经济、城镇、生态、管理“五个转型”,实现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三大跨越”。“五个转型”要求我们树立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发展意识,推进观念转型;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推进经济转型;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城镇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转型;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管理转型。“三大跨越”要求我们立足建设全省经济强市,实现经济总量大跨越;立足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立足“富市”与“富民”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跨越。
“五三发展战略”是中央和省委精神与吕梁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五个转型”强调的是“好”的要求,“三大跨越”体现了“快”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转型跨越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吕梁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特征,是对过去历届市委探索吕梁发展道路成果的创新和完善,是对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实施“五三发展战略”,需要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举全市之力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吕梁。建设新吕梁,必须大力弘扬“吕梁精神”。要把吕梁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凝结成的以“不屈不挠、开放包容、顾全大局、勇于创新”为核心的吕梁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在转型跨越的伟大实践中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激励人民,奋发图强。建设新吕梁,必须大力培育“吕梁英雄”。要以吕梁大地曾经涌现出的贺昌、刘胡兰等革命英雄为榜样,培育一大批各条战线有新时代特征的吕梁英雄,用英雄的行为、英雄的业绩、英雄的精神,带动和激励群众积极投身转型跨越发展,谱写新的吕梁英雄传。建设新吕梁,必须大力打造“吕梁速度”。要充分发挥资源型经济后发优势,以资源换资本、换项目、换技术、换市场,牢牢抓住投资这个经济工作的龙头,把资源优势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创造又好又快发展的吕梁速度。建设新吕梁,必须大力创新“吕梁模式”。要把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转型跨越发展主旋律,贯穿于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创造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资源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吕梁模式。建设新吕梁,必须大力展示“吕梁形象”。展示吕梁人民文明开放、乐观向上、勇于创新的新形象,展示吕梁干部认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新形象,展示吕梁城乡山青水秀、整洁有序、生机勃勃的新形象,展示吕梁企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诚信发展的新形象,展示吕梁社会繁荣富裕、政通人和、幸福和谐的新形象。
主要奋斗目标是:
——加快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今后五年,吕梁要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创新平台,以先行先试为工作导向,以推进“四化”为根本举措,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转型项目,基本建立有利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以转型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新型化方面,构建起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资源就地转化率、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大幅提升,非煤产业经济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60%以上。农业现代化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县域经济持续壮大,建成一批“一县一业”示范县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市域城镇化方面,“一市四区”和“两个城镇带”建设加快推进,县城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城镇集聚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乡生态化方面,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绿化吕梁、气化吕梁、净化吕梁、健康吕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要求,加快建设进程。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基本解决,新“五个全覆盖”全面完成,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攻坚加快推进,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持续好转。文化教育全面进步。基础教育布局更加合理,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城镇学前三年教育全面覆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努力建成山西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资源环境有效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50%以上,减排约束性指标任务全面完成,林木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水系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顺应了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市各级党组织执政为民、执政兴市的根本要求。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扑下身子埋头干,一个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科学发展的新吕梁,必将崛起在三晋大地上。
三、全力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坚持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抓手,以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创造科学发展的“吕梁速度”和“吕梁模式”。
(一)以园区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工业新型化。吕梁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要求,工业新型化的产业布局必须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来展开,工业新型化的路径必须围绕循环经济技术来选择,工业新型化的项目必须围绕可持续发展来设计,工业新型化的终端产品必须围绕新兴市场需求来打造。要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创新园区发展政策,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力提升七大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在建九大工业园区进度,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工业园区。把园区机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使园区领导体制、管理水平、制度建设与工业新型化要求相适应。要着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意落实到园区建设的各个领域,把循环经济的技术要求落实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传统产业的循环化生产改造。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要求,全面推进煤炭、冶金、电力、煤化工等产业循环发展,延长煤焦化、煤电铝、煤电材等工业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矿井水、中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原则,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引导项目,重点抓好交城宏特煤化工石墨电极和碳纤维原料项目、文水金地煤焦电化建循环经济项目、孝义乐百利特LED照明灯具项目、汾阳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柳林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临县锦源煤矿循环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使循环经济成为吕梁的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模式。要着力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巩固煤矿整合兼并重组成果,提高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走高端化发展的路子。推动煤炭产业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向资源深度加工转变,由单一线性发展向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把煤层气作为现代煤化工的战略资源深度开发,全面推进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促进以焦为主向以化为主转变。全市原煤增量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骨干煤企非煤产业达到50%以上,实现高碳经济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污染企业清洁发展。要着力提高新兴产业占有率。把新兴产业作为园区招商引资的着力点,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点,实现现代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的新突破。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实现园区产业新型化、生产流程新型化、产品性能新型化、企业管理新型化。离石、孝义、汾阳、柳林、交城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使新兴产业成为吕梁产业多元化的战略性板块。
围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结合吕梁实际,建设综改试验区,我们要找准政策创新、先行先试的抓手,借鉴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试验区现代管理、产业发展的经验,在综合配套改革上下功夫。要以扩权强县为突破口,提升县域发展活力。以市权下放为核心,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县级在经济发展上的统筹能力。通过实施强县带动战略,使县一级有能力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实现强市强县与富民的统一。要以打破土地、资金瓶颈为突破口,促进转型项目落地上马。抓住国家把吕梁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的发展机遇,实施废弃工矿地整理等量置换,创新土地开发、整合、集中利用的体制机制。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积极引进商业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把吕梁资源型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产品买卖关系,提升为产业互动关系。在资源换资本、换项目、换技术、换市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实现新突破,在引进世界500强、港台大企业、中央与省大型企业和国内大型民营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在深化与驻市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技术合作、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当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突破口,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
(二)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园区化生产、市场化引领、龙头企业牵动。要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落实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市场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用企业化思维经营农业,把满足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作为主攻方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引进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技术,建设蔬菜瓜果、畜禽蛋奶、干果杂粮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建设6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1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为目标,推动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培养一批标志性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重点扶持文水大象禽业、汾阳裕源土特产、孝义铭信禽业、方山祥农食品、岚县康农薯业和临县朝阳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吕梁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大力发展农民生产合作社,把农民生产合作社打造成农业资源优化组合的平台和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通过合作社把农民引入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落实惠农政策,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农业,鼓励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大力发展粮食、林果、畜牧、蔬菜、劳务五大特色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重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率,增加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设施农业,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种植业收入;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民通过出让财产使用权增加利息、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煤补农、以企帮村模式,大力推进“千企扶千村”行动,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要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新农村建设是新吕梁建设的基础工程。要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和发展动力五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和新的“五个全覆盖”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惠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百村行动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600个高标准、有特色、有带动力的新农村示范村。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吕梁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问题,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没有吕梁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就没有吕梁的全面小康。按照以片规划、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扶贫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开发式扶贫。把扶贫工作的重点向培育主导产业、开拓市场、引进资金、培育人才方面转变。实施整村推进,加快移民搬迁步伐,重点做好搬迁户的居住、生产、就业、子女上学安排;实施产业扶贫,抓好核桃、红枣、马铃薯、设施农业、畜牧业、小杂粮、油松育苗产业发展,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施教育扶贫,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实施社会帮扶,抓好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下乡包村扶贫,推进机关干部下乡驻村扶贫、县际结对帮扶、企业帮扶,不断创新扶贫政策和工作模式,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三)以县城新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市域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途径。今后五年,要把市域城镇化的重点放到县城新区建设上,力争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要全面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形成中小城市、中心集镇集约发展模式。把吕梁市区作为推进市域城镇化的战略突破口,着力推进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一市四区”集群发展,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区域中心和连接大西北的门户。围绕“两个城镇带”建设,以“一市四区”为龙头,积极推动临县、兴县、交口、石楼县城依托干线公路、铁路联动发展,建设主体功能完善的山区城镇带;以孝义市、汾阳市高端发展为龙头,推进文水、交城、岚县全面发展,打造服务功能完善的太原都市圈西部工业城镇带。要围绕“两个城镇带”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吕梁市区为中心,重点打造“一核两翼两带”物流产业新格局。依托生产园区和大型企业,积极推进综合物流园区、产业物流园区和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把传统的城镇物流运输和煤炭运输业提升为现代物流业,把主导产业的物流业拓展为全市范围的综合物流业,把吕梁建设成为承东启西的区域物流枢纽和商贸物流基地。要以县城新区建设为重点,形成统筹城镇发展的推进模式。13个县(市、区)都要依托老县城,规划建设一个以工业园区、教育园区、居民生活区等生产生活空间组成的县城新区。围绕县城新区建设,再延伸发展一批联动城乡的园区型复合镇、城郊型卫星镇、旅游景区特色镇、商贸物流中心镇,牵动传统农业地区和贫困山区迈向城镇化。加强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破解土地、户籍、社保、行政区划等制约的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吕梁民航机场、晋豫鲁铁路通道、吕临支线、太兴铁路、阳侯铁路、西纵高速、环城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以保障电力供应为重点,加快规划和在建的电源项目建设步伐。抓住“山西大水网”建设机遇,以打通三条提黄通道、延伸八条供水管网、建设十座蓄水工程为重点,全面实施西山百处沿黄灌溉工程,全力推进纵贯兴县、临县、柳林、离石、中阳、交口、石楼、汾阳、孝义等九县(市、区)的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黄河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上马,不断提高全市供水保障能力。
(四)以生态先导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生态先导区对于推进城乡生态化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是走出吕梁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子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创新城乡生态建设模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加强以吕梁山为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围绕关帝山林区,黑茶山、紫金山林区,上殿山、高庙山、石楼山林区规划建设生态先导区,坚决杜绝在先导区内新建污染企业,严格审核征用占用林地项目,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使生态先导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六大林业建设工程、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推进以汾河、三川河、湫水河、蔚汾河为重点的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还林还草成果。加快植树造林建设,围绕身边增绿,抓好环城、环镇、环村林带和通道林网建设。高标准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做好采煤塌陷区、废弃矿区的土地复垦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加强生态移民,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力争单位GDP能耗下降50%以上。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两高一资”产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型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坚决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和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吕梁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集中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富市”和“强军”的统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市文化创造活力,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弘扬吕梁精神、推进转型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为建设新吕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围绕“展示吕梁形象”,坚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用五年时间创建山西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抓好舆论宣传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快建设市图书馆、新闻大厦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实现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吕梁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加大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吕梁黄河黄土风情文化、红色文化、汾酒文化、道教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品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旅游项目,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新亮点。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就业指导和援助力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和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尽快实现城镇三年学前教育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差距。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逐步实现高中教育全免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强化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就业的功能。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支持吕梁学院提升质量、创优品牌,加快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普工作,完善科技体制。要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级要加快规划建设吕梁大医院,围绕每县(市、区)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目标,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人口和计生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等事业,发展残疾人和老龄事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成立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有机整合人力物力资源,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社会管理工作。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发挥好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实现各类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加强信访稳定工作。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突出“事要解决”,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度,强化部门联合接访职能,办好书记、市(县)长公开电话,完善集中研判化解信访积案做法,探索建立协调处理信访案件工作新机制,推动信访形势稳定好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吕梁”创建活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和宗教的敏感问题。要加强源头治理和依法办事。源头治理是及时发现矛盾,主动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管理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围绕源头治理,要搞好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向事前评估论证转移。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调整社会关系,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煤矿安全生产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防火防汛等方面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深入开展覆盖所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要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和保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两新”组织管理服务机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五、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牢把握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步调一致的保证。要着眼于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要以思想观念大突破推动转型跨越大发展。大力破除守成求稳、墨守成规的落后观念,牢固树立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创新理念;大力破除稍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争先创优、力争上游的进取理念;大力破除依赖资源、依靠政府的惰性思想,牢固树立市场导向、科技引领的开拓理念;大力破除封闭保守、自我循环的内陆思维,牢固树立借船出海、合作共赢的开放理念;大力破除县区、部门狭隘的利益观,牢固树立吕梁一盘棋的大局观。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三发展战略”上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吕梁上来,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着力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提高班子成员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维护稳定的本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奋发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胆选用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把那些在转型跨越发展上有真才实学、有突出业绩、有胆识魄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行党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实现干部人事工作风气更优化。要科学考核评价干部,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以重大项目建设优选干部,以重点工作实绩考评干部,以人民群众满意度识别干部,把广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转型跨越发展上。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不断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
(三)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把学习吕梁英雄、争当吕梁英雄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培养一批新时期的吕梁英雄。坚持以“三级联创”为统领,广泛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和“五星级农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扎实开展农村后进支部集中整顿,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积极适应城市社会发展新形势,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加强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建立健全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互促共建活动,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格局。
(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不断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坚持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党内民主,认真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重要情况反映、党员定期评议和党委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全面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五)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群众各项权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干部下乡包村联户“六个一”活动,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继续弘扬“认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工作作风,继续坚持“一切工作具体化”的工作理念,积极倡导“主要领导以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的工作方式,全面推广领导挂帅、一线工作、挂牌督导、现场办公、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工作方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典型示范、正面引导,不断加大刹风整纪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建立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廉政风险控制机制、权力运行阳光机制、社会有效参与机制、舆情研判处置机制、纠风治乱长效机制、绩效评估问责机制和惩治腐败查处机制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示范、警示和岗位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逐步建立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凭制度用权、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格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不断引深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深入开展煤焦、工程建设、教育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依法依纪惩处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果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吕梁美好前程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历史的光荣化作现实的责任,把崇高的使命化作积极的行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团结奋进,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科学发展的新吕梁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吕梁英雄传
关于晋西革命发展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王裕指导老师:冉珑,凯文娟
时间:2011年7月30日
地点:山西省隰县龙泉镇
正文:
1.调查情况介绍
2011年7月30日,我来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龙泉镇的晋西革命纪念馆和堆景山烈士陵园对晋西历史革命的发展展开了调查,经过两天的调查,对晋西革命的发展特别是临汾地区西山五县的革命发展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调查地点介绍:
晋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隰县城南车家坡,是一处红色旅游胜地。该纪念馆是以红军东征为背景,全面展示我党、我军在晋西革命老区带领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而建设的一个红色旅游景点。1936年的红军东征是我党震惊一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晋西北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总政治委员会毛泽东,亲率红军总部在以隰县为中心的晋西地区转战72天,在隰县广褒的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在晋西这块热土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纪念馆设计总占地面积15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总投资1050万元。纪念馆主要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展厅,包括创建革命武装、晋西会议、根据地建设、全区解放等单元内容,6000余件文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晋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革命武装,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晋西和全国解放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
堆景山烈士陵园,位于隰县龙泉镇堆景山森林公园内,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为了缅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隰县的解放而牺牲的烈士。
2.调查内容
调查中,我分为三个部分对晋西地区的革命发展展开了调查,分别为土地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
土地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
晋西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年,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各地就有了早期的红军游击队,如:1935年,隰县第一支人民武装——罗镇堡工农红军游击队成立。1936年红军东征,晋西地区的革命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抗日救国,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集体决定东征山西,积极抗日,而山西的军阀阎锡山为了阻挠我军进入山西,在毗邻陕北的晋西的地区重病布防,阻挠红军进入山西。1936年2月20日,红军在隰县北部和石楼地区突破进军防线,进入山西,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后,即分兵数路,长驱东进:一路进占义牒,围攻石楼;一路攻克留誉,进逼中阳;一路沿河北上,进袭柳林。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3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总部驻地——孝义县大麦郊(今属交口县)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会议具体讨论了兑九峪战斗的部署,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整个河东大地,北起霍县,南到侯马,除同蒲路沿线的几个孤立据点外,广大乡村都布满了红军。红军所到之处大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积极筹款扩红。从3月中旬到4月底,短短一个多月即筹款40万元,扩红7000余人,组织地方游击队20多支,创立了20多个乡、村苏维埃政权,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为避免大规模内战的爆发,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扩大统一战线,积蓄抗日力量,中共中央于4月13日至15日在永和县赵家沟召开军事会议,作出了“逼蒋抗日、回师西渡”的战略决策。五月初,红军各部先后返回陕北地区。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由毛泽东作报告,对东征胜利的意义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5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军总部回到瓦窑堡,历时117天的渡河东征胜利结束。东征期间,英勇的红军将士击溃了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13000多人,俘敌4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4000多支、火炮20余门,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使红军在兵员物资方面均得到补充。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 抗日战争,晋西地区成为看给战争时期重要的战场为,同时也成为保护陕北地区的重要屏障同时,在抗日战争中,晋西地区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其中就有著名的午城大捷。1938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集中第20、第109师团,第108、第14师团各一部向山西省南部及西部进犯,配合沿津浦、平汉铁路南犯日军占领黄河以北、以东广大华北地区。第20师团于 2月27日占领临汾,3月1日占领蒲县,尔后主力继续沿同蒲铁路南犯,另以 4 000余人由蒲县西进,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黄河渡口,威胁陕甘宁边区。八路军总部为支援晋南国民党军作战,粉碎日军西犯企图,巩固刚开创的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令第 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率第 343旅在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打击日军,断其后方运输,迫敌后撤。
3月14日12时许,第115师的先遣分队师直警备连,在午城以东约2公里处与西犯日军先头部队遭遇,该连先敌展开,抢占了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日军,激战两小时,日军后续部队赶到,该连即转至午城西北侧高地阻滞敌人西进,以掩护主力部队进入待机位置。14时许,日军占领午城,继续向大宁进犯。16日,第343旅第685、第686团隐蔽于罗曲、午城、井沟公路两侧,待机歼敌。当日,日军第20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骡马100余匹,由午城西进至罗曲附近时,被第685团伏击全歼。17日,日军60余辆汽车由蒲县向大宁继续输送物资。大宁日军 500余人东行接应,进至罗曲时,被第 685团一部兵力击退。由蒲县西行的汽车
运输队通过井沟接近午城时,预伏在该地的第686团突然出击,歼日军200余人,截获汽车6辆,余敌西逃与驻午城的日军集聚。当夜,第686团第3营和第685团2个连袭入午城镇,歼敌大部,将汽车全部烧毁。午城、井沟战斗,八路军共歼日军 1 000余人,焚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 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 200余人,此次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其西犯黄河的企图,对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和巩固陕甘宁边区黄河河防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革命形势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同时,反动军阀阎锡山发动了著名的晋西事变,太原沦陷后,阎锡山即开始动摇,准备。汪伪政权投降妥协敌后,阎锡山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试探和平,他说:“抗战与和平是个政治问题,不能说主张抗战就对,主张和平就不对。”当时薄一波同志说:“敌人打进我们的国内来,要求民族独立,只有抗战到底。和平妥协就是投降,就是汉奸。”阎默然。阎锡山此种论调谈过不止一次,均为牺盟、新军所揭穿、所反对。但阎锡山投降准备,始终未停止过。牺盟、新军主张为了争取抗战胜利,只有实行民主,发动群众。阎锡山反对实行民主,取消民选县长、区长、村长及各县民意机关。他说:“政权是个刀把子,拿到我们手里可以统治人,拿到人民手里就会危害我们,所以不能实行民主。”他又反对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自卫军等(然而这是中国抗战力量的基础)。他说:“农民是个老虎,发动起来,是个乱子(怕他们抗战到底,不听指挥),不发动是个空子(又怕共产党来发动),现在不是发动不发动的问题,而是掌握电鞭的问题(电鞭是管制老虎的鞭子)”。他之反对民主,反对发动群众,都是为投降妥协着想。他又说:“生存就是一切,抗战只是手段。”为了生存,他需要抗几天战,以后感到抗战是长期的,困难的,就想投降,这也是为了生存,正义公理、国家民族观念,在他的字典里头是没有的。他在作这些准备的时候,表面上装作抗战的样子,而暗中早已在通敌反共了,与敌开过刘村会议,安平会议。通敌使节,不绝于兴集太原道上。决死队的负责同志曾经一再表示:“我们来与你合作,是为了抗战到底,并不是为了投降妥协,任何人要投降妥协,我们就要反对。”阎锡山因此视新军为投降妥协之最大障碍,用说服及其他方法都不能把决死队屈服,乃大施其“锦囊妙计”,于“不知不觉”之中“转移”新军为“叛军”,实行“讨伐”。
1939年12月1日,阎锡山命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决死队第二纵队于5日进攻日军,此举将使该部置于日顽两面夹击的境地。因此第二纵队拒绝执行命令。阎便宣布第二纵队为“叛军”,下令“讨伐”,以6个军的兵力,向隰县、孝义一带的新军攻击。3日,十九军、第六十一军将决死二纵队一九六旅旅部包围。第二纵队苦战突围,部分转入晋西北。阎随即袭击八路军后方医院,惨杀隰县等6个县的政府、牺盟会干部及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伤病员千余人。同时,阎令赵秉绶进攻晋西北抗日决死队和第一一五师第三五八旅。在晋东南,阎军孙楚部暗结日伪军,进攻决死队第三纵队,杀害共产党领导的军队600余人,绑架千人。沁水、阳城、晋城、浮山、长治等抗日政权被摧毁。4日,孙楚捣毁南阳城牺盟会的《新生报》社,编辑王良被活埋。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晋西事变”。
解放战争时期的晋西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由陈赓和谢富治率领部队解放了晋西地区,帮助晋西人民翻身作主人,并且帮助当地人民恢复生产。
分析总结:
晋西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整个上世纪的革命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华北战场和中国的战局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说先从红军东征来看,红军到达陕北,想要进而进军华北进行抗日,晋西是必经之路。而晋西物产丰饶,有两哈珀的群众基础,加上阎锡山的反动统治,所以群众革命性较强,因此对于刚刚进行了长征的红军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物资和兵员的作用。而且历史证明红军东征在晋西转战,有效的打击了阎锡山的反动势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播撒下革命的种子,为日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八路军活动的中心地区和陕北的外部屏障,晋西地区再一次成为了中日双方争睹的焦点,加之晋西地区多山地,适宜开展游击战争,所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而日军则进行疯狂扫荡,企图打开缺口,进军陕北,午城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打响的。但是作为革命的中心,自然也遭到了反动派的敌视,因此,才有了著名的晋西事件,好在中共中央领导的正确领导,给予了有力的还击,以打促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晋西地区在解放后又成为了解放战争的后方,为新中国的成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隰县志》
《隰县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