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商丘市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张超
指导教师
谭放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的文化内涵缺失,特色不浓,人力资源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等。本文从文化市场学、文化资源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加大宣传力度等。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生活需求将占据生活指数的很大比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名城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文化生活特别是旅游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众所接受。近年来,步入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游客量大增,不仅北京、西安、杭州、桂林这些历史旅游城市游客量大增,而且位于云南边陲地区的丽江古城和位于中原地区的山西平遥以及江南水乡古镇同样能引发旅游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骄人成绩,说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最大化。
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指文化历史悠久,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其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城市风貌,原始选址多位于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易于防守之处,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变迁史、文物古迹、民风民俗是历史的缩影,具有文化、社会、经济等多元价值,在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城市是人类文明集中的焦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10座城市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尖锐冲突,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名城正面临着发展方向的抉择。
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城市蕴藏的文化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城市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在名城文化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其独特、持久的吸引力,成为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地城市旅游业新一轮角逐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西欧等国城市文化旅游创汇已占到旅游创汇比重的10%;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相关报告估计,美国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旅游平均每年增长10%~15%。
目前,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旅游城市,有些甚至是优秀旅游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2006年国家首批3座最优旅游城市的大连、杭州和成都,2座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是国际国内游客旅游的主要目
[7]
[6]发,使得潜在资源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开发利用的资源只占资源总量的30%左右,且已开发景点对未开发景点的带动力不够,没有产生景点关联带动效应,加之对资源开发的考虑欠周到,季节设计分布不够合理。其次,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多滞留于一般水平,缺乏深度,品位较低,甚至有的景点为迎合、吸引游客,开发了一些多为引进、仿制或移植的内容,严重脱离本地固有资源的特色,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降低了资源的吸引力。第三,由于对资源的价值属性研究不深和对客源市场的研究不够,致使有些资源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导致资源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7]。
(三)缺乏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的支持,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能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节省成本、更有效率。名称文化旅游虽然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资源优势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储存,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对于名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正处于名称文化旅游发展阶段的商丘,资源开发也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就连职工队伍的素质也明显偏低,与当前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极不相称,且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据不完全调查,古城旅游区内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10%,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87%,整个区旅游局仅有2 个“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另外,导游员的素质急待提高,许多景点的导游员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等,这与古城发展旅游业所凭借的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恰恰相矛盾,旅游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商丘名城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宣传,宣传与否、宣传力度的大小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是制约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促销,西班牙、泰
[9][8][5]性很强的工作,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的保障作用,导致商丘局部环境遭到破坏,古城内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大量仿古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真实的历史风貌;相当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荡然无存,历史街区也在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文化产业的不发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析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的了令人欣慰成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问题,特作出以下开发对策探析:
(一)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 当前制约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瓶颈仍是基础设施。首先,政府应重点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大投入,搞好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并且要切实做好旧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其次,要进一步改善连接名城与区外客源市场的交通条件,逐步形成连接本地与区外旅游中心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强化周围其他旅游城市对名城的市场辐射作用;进一步改善景点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快名城旅游区内的旅游干线通道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形成连接主要景点的交通网络。再次,进一步加快景区景点内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如现代化通信设施以及与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的设施建设,同时下决心搞好旅游区的环保设施建设等。
文化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过于表面的开发只会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成为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普通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依照历史文化底蕴、符号、景观的不同处理原则,择其精华,选其要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虚映实,映出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比如,商丘市可以围绕“火文化”主题从古城内部到周围的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以及与重要历史内容有关的景点进行全面开发,从火神台到街区的各个角落都展示出火的魅力,只有这样深入挖掘“火文化”的内涵,才会使得消费者对商丘独特的文化所吸引。
(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7]概括地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即名胜古迹; 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文学艺术作品。这两类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激励后世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和创造未来辉煌成就的光荣使命。因此,它们之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的产生和增强,很大程度上是标志性建筑的功效。这些文化资源定格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缩影,通过它们可以解读历史、接受教育、传承文化。标志性建筑巨大的辐射功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要想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必须对名城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整合,而要想对名称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而合理的利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应充分挖掘名城本身深层次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要把开发利用单单地集中于名称观光旅游上,要找出找准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其次,要把开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再次,要选准突破口,不同的名城各有各的特色之处,如南京可以以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突破口,北京以故宫、长城为突破口,而像商丘这样的小城则需以“火文化”和“商人文化”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开发出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三)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发展素质。首先,高薪聘请、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人才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人才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建立“人才引进基金”,不惜重金聘用人才,用优厚待遇吸引旅游专业人员到名城从事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创造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对吸引
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五)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可持续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具垄断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臵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譬如:成立高层次的协调机构和发展委员会,或设立行政序列内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此外,在该体系运行过程中贯穿有两条反馈机制,其一,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评价体系和目标设定提供反馈,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度,完善目标设定,再反过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内容;其二,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对目标设定及控制定位的内容和深度不断提供反馈,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控制目标,再反过来主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更加高效的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服务。整个体系中各个单元间的不断互动和共同完善,使得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得以实现。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要想更好地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加以长久利用,并且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笔无价的财富,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15]
。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体制。
结语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良好基础。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当地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自身条件为依托,争取发现并且努力克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创新和特色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和谐有利的大环境。总之,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只有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发展完善开发利用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具体方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建设城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7(2):20-24.[2]杨洁.传承文化魅力,打造旅游强市[J].海峡两岸旅游论坛,2004(12).[3]高亚芳,何喜刚.甘肃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1):98-101.[4]段雪梅.略论文化资源在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16).[5]商丘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重印本[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235~237
[6]高建立.商丘旅游资源开发与商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2):43-45.[7]陈道山.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8]张卫星,余方镇.商丘旅游业定位及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93-96.[9]白清.刍论西部文化产业的开发[J].理论导刊,2004(9).[10]宋云飞.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11]罗艳玲.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2]Peter.E.Murphy.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William F.Theobald-edited, Global Tourism:the Next Decade.Butterworth-Heine mann Ltd.New york,1994:105-109.[13]Trevor H.B.Sofield,Fung Mei Sarah Li.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olicies in China[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April 1998:362-392.[14]李红波.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之路——以荆州古城为例[J].科教文汇,2006(09).[15]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20(2):30-34.
第二篇: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大余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边境,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县的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基本情况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大余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几年来,县博物馆加大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及利用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征集、收藏各类文物1158件(组)。其中有一、二、三级国家珍贵文物 77件。藏品涵盖了从石器至现代的各类文物,尤其是青花瓷器的收藏在赣南名列前茅,各类石器也享有盛誉。基本情况如下:
1、建立健全各项文物保护工作法规,强化了文物安全。先后通过县政府公布了一批地方法规,如《关于搞好风景名胜、名山游览胜地保护管理的通告》、《大余县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城乡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的通知》、《大余县关于重新公布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控制地带的通知》等。所有的文保单位由县政府下文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梅关和古驿道及嘉佑寺塔所在单位与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文保协议。全县文保单位都进行了建档工作。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投入形式,先后对梅关和古驿道、陈毅旧居、灵岩寺、南安古码头和“八一”南昌起义整编旧址、赣粤边特委会议旧址、沈发藻旧居及一批古祠堂进行了维修。并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二阶段田野调查、复查及验收工作。共完成35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复查和调查,占目标任务的100%。博物馆还在人员紧的情况下,配备了两名兼职文物保安人员,严格执行库房出入制度,连续30年实现文物安全运行。
2、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 我县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中有两处于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关和古驿道、嘉佑寺塔)。各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基本良好。在11处文保单位中,已开发利用的有:“梅关和古驿道”、“南安古码头”、“刘伯坚烈士墓”、“陈毅同志旧居”和“灵岩古寺”等处;2006年有我馆参加了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大余文物古迹》一书,反映介绍了我县部分现存的文物古迹和景点及部分我县馆藏文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汇编《大余县文物概况》,全面反映我县文物古迹资料和现存情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与收藏爱好者合办了一个面积200平方米展厅,目前正在进行布展的前期工作,届时将实行免费开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自秦汉以来大余的梅关,就是中原通向海外的唯一通道,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美称。秦汉以来,为躲避战乱,中原先民举家南迁于此,大余的土著居民相互通婚,将中原文化和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从而形成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南安客家文化。
2006年以来,我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组织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大余县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基本情况如下:
1、成立普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我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由县文化局牵头,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先后成立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和大余县非物质文化普查小组。确定了由县文化馆牵头,组成普查工作实施单位,建立了专家小组和普查工作队。制定了《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夯实普查工作基础。
为提高广大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2006年以来,我们专门编写了“非遗普查和保护知识”在文化遗产日(6月10日)进行宣传。
并发送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和部门。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图块。并分别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县农民文化艺术节中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我县下一步的普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挖掘大余客家文化的内涵,提高工作效率,扎实稳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2006年至今,大余县文化馆普查小组先后选派6人次参加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针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门类齐全,分布广的特点,我馆将全县11乡镇分片管理(以南安镇为界线,分上山片——南安镇、浮江乡、吉村镇、河洞乡、内良乡;下山片——黄龙镇、青龙镇、左拔镇、池江镇、新城镇、樟斗镇),每年组织6次我馆专业人员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到各片,对乡镇文化站站长、村非遗骨干进行辅导、讲座,并到村间地头下发宣传资料,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知识,为普查工作的展开打好扎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工作机制健全,措施方法得力,2006年以来,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民间美术《核微雕》、民间手工技艺《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和民间音乐《吉村年歌》4个项目,2008年已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名录。其中《南安罗汉舞》、《核微雕》、《南安板鸭传统制作工艺》3个项目,于2009年又列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继续做好我县的普查工作,根据省文化厅《关于颁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评估的通知》(赣文社字„2010‟16号)和市文广局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请工作的精神,按照省、市专家小组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同时吸取其它县市普查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经大余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普查领导小组研究,按照普查工作“必须是立体地、形象地、真实地、全方位地进行记录”的总体要求。2010年普查小组在全县部分乡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现收集线索300多条,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项目达20多个。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积极配合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发展,经专家小组研究
并请示普查领导小组同意,2011年决定对更有价值的我县民间文学《牡丹亭故事原型——“女魂恋人”的传说》和民间舞蹈《旁排舞》进行全面整理、申报。目前申报文本已经整理好了,申报片正在制作过程。
鉴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许多项目都已濒临失传。传承人都年龄偏
1、在当地群众中物色新人,跟随老艺人学唱学跳,解决传承人问题,激发年轻人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将普查所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并继续完善。
3、在当地物色年轻人进行培训。
4、每年春节时都在当地进行民歌对唱,民间舞蹈 演出,活跃当地群众文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因无博物馆办公、陈列大楼,故无法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等基本职能。
原博物馆建在323国道伯坚大道旁,占地两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于旁边有一加油站,不利于文物安全,所以县政府调整安排博物馆暂时在县文化中心办公,现有临时办公室3间,面积110平方米。合办展厅一个,面积200平方米。近期免费开放。因在文化中心为临时办公场所,所以馆藏等级文物暂时存放在市博物馆。
2、无专项文物征集、维修经费,造成文物征集难、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
我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有众多的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有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8处,但由于没有专项的维修保护经费,导致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进展缓慢,举步维艰,难以发挥大余县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社会功能。
3、普查人员培训不够,专业性不强。
文化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2010以前只有一人,现在有2人,很多项目的文本撰写和电视申报片的导演、摄像、制作都大,必须要有新的传承人。因此,我们还制订了必要的保护计划:
要请专业人士。目前参加过市级以上组织的普查培训只有2人。
4、普查经费不足,普查工作举步维艰。
2007年到2010年财政拨给的普查经费六万五千元,而每个项目的普查申报开支却要15000-18000(误工补贴、外请人员工资,普查下乡交通、服装道具,学习培训、电视申报片制作等),普查经费的不足,导致普查设备不齐,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县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
5、传承人难找,传承保护经费不到位,非遗传承和保护面临困境。
目前已经申报成功的三个省级项目,急需保护经费用于传承人的补贴和培训新人。按照保护计划每个项目每年都必须有一定的保护经费,经费来源是中央财政(国家级),省财政,县财政共同负担。目前省财政已经把《南安罗汉舞》的六万元保护经费拨到县财政。但却没有拨给保护单位及时用于保护计划,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三、建议与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兴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目前已从发改委这条线申报了古驿道博物馆项目,但立项的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争取。初步设想在牡丹亭公园即将建设的南安府街中挂牌合建。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文化资源保护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明显。
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专业性强、周期性长、任务繁巨,走专业化的道路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应组建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结构良好、业务素质优秀的专职人员,并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加大资金投入,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有米可炊,良性循环。
文化资源保护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投入,并将政府的扶持资金纳入到预算当中
(文物征集与维修费用,其他县或多或少都有),努力为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和专款专用。在发挥政府资金保证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制订各种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工作,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使保护工作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4、加大宣传力度广度,使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全民参与。
一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县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二是县文化资源保护部门应紧抓“文化遗产日”契机,举办图片展示、专题片、讲座等大型系列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县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建立机制,使“非遗”项目后继有人,造福社会。
对我县特色“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实施传承保护。设立传承人激励机制,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帮助传承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加大政策的扶植等等。如建立生产、示范教学基地和举办传承人培训班,通过教学示范、组织活动,使这些有特色精品的“非遗”文化项目能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造福社会。
第三篇:历史文化名城
彰显古都独特魅力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主持召开市委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专题会。市领导杨益民、徐启源、朱华、黄忠勇、林瑞良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两山两塔两街区”和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情况以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前期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福州是拥有2200多年深厚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也是720万榕城人民的热切期盼。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对福州、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全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彰显古城魅力。
就如何加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会议强调:一要健全体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市区共担、合力推进,确保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完善投融资体制,总结实践经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建立产权明晰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名城保护开发的产业规模。二要关注民生。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的保护修复,既要恢复历史风貌,更要彰显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本着让利于民、造福百姓的宗旨,切实将保护修复与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实现和谐征迁,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赢得老百姓的真心支持。三要创新模式。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开发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实现个性化发展,让历史文化街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四要加快步伐。要抓紧规划制定,不断健全完善保护修复的各项规划;要加快安置房、保障房建设步伐,妥善安置好征迁群众的生产生活;要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区域内的规划建设项目,多拆少建,确保整体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的和谐统一;要加强项目策划和运作,更大力度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推动地方性立法工作,为闽都文化核心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第四篇: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大(同)扬昆曲
西延成桂杭,南承景泉江,长广遵苏开,大理拉绍洛。
(一)1.北京2.大同3.扬州4.昆明5.曲阜
(二)6.西安7.延安8.成都9.桂林10.杭州
(三)11.南京12.承德13.景德镇14.泉州15.江陵
(四)16.长沙17.广州18.遵义19.苏州20.开封
(五)21.大理22.拉萨23.绍兴24.洛阳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徐福呼上天,重银济常熟,武保平安镇,淮南宁沈商,南歙寿襄丽,漳亳宜自潮,韩阆榆张敦,镇武日喀什。
(一)1.徐州2.福州3.呼和浩特4.上海5.天津
(二)6.重庆7.银川8.济南9.常熟 10.
(三)11.武威12.保定13.平遥14.安阳15.镇江
(四)16.淮安17.南昌 18.宁波19.沈阳 20.商丘
(五)21.南阳22.歙县23.寿县 24.襄樊25.丽江
(六)26.亳州27.漳州 28.宜宾29.自贡30.潮州
(七)31.韩城32.阆中 33.榆林 34.张掖35.敦煌
(八)36.镇远 37.武汉 38.日喀则 39喀什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郑随梅 集长青淄,临乐江建巍都。
钟岳柳泸,天汉同肇琼佛。
咸聊邹邯代雷衢。
祁浚正新赣哈吉。
(一)1.郑州2.随州3.梅州4.集安5.长汀6.青岛7.淄博
(二)8.临海9.乐山10.江孜11.建水12.巍山13.都江堰
(三)14.钟祥15.岳阳16.柳州17.泸州
(四)18.天水19.汉中20.同仁 21.肇庆22.琼山23.佛山
(五)24.咸阳25.聊城 26.邹城27.邯郸 28.代县 29.雷州 30.衢州
(六)31.祁县 32.浚县 33.正定 34.新绛 35.赣州36.哈尔滨37.吉林
第五篇: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有众多的历史悠久的古都和古城,引起世界的瞩目和惊叹。授予“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应是加强我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但不能不遗憾地看到,由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义的认识不统一,保护措施软弱无力,有文物法而缺乏操作程序,至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面已出了不少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主要是一些掌权的地方官员,缺乏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要的学术知识,缺乏对于名城保护实质是保护人类文明结晶的认识高度,因而往往不重视这项工作,甚至是在建设和开发的名义下,干着破坏和毁损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和街道布局的蠢事。如最近的曲阜“三孔”文物和建筑被野蛮水洗、文物严重受损事件,虽经新闻媒体揭露,国家有关文物部门的专家组检查,证据事实俱在,而当地有关部门的官员对此仍闪烁其辞,检查不痛不痒。又如江苏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主管部门狮子山楚王陵管理处擅自大规模进行所谓“回固保护”,致使许多珍贵的汉代兵马俑受到粉碎性破坏。这种在保护名义下的文物大破坏,至今没有得到认真的检查和处理。
二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结构、功能、布局和建筑风格趋于雷同化、趋一化,不注意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维护和体现,甚至出现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性建设必开发。四川成都市属崇州市为了修条新马路而将清代四川名将杨遇春的“宫保府”(市级文保单位)拆去。虽在拆毁过程中,因当地群众反映强烈而被迫中止,但已无法复原,只好拆迁,使崇州市城市遗产中一颗明珠和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物,脱离原有文化环境而失去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当地官员也只是检讨了事。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借口旅游开发和建立开发区而使历史名城的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遭致毁损的事也明有所闻。这应该是值得引直警觉和一个在问题。三是我国虽制定有《国有文物保护法》,其中也不乏保护历史名城的条款,但这些条款的约束力不强,对于毁损历史名城及其文物古城古貌的政府行为,该法更没有约束力,因而不断出一些有法不依、无法执法的笑话。定海古城因城市建设而惨遭毁损,古城古街道和名人民居大量被拆毁,当地老百姓忍无可忍,以“文物法”为依据上告当地地方政府,舟山市中级法院竟然判老百姓败诉。
以上问题说明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应该对这种建设性、开发性大破坏的赵势采取严厉措施予以禁止。否则,其后是档堪设想,祖先留给我们的璀璨遗产将有不少败坏在我们这批建设者手里。
针对上述情况,我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目前,不少城市规划,特别是已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规划,虽包含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乃至划定历史保护区的内容,但多形同虚设,缺乏法定性,易受到政府行为的破坏性开发的影响。这些规划,尤其是国家级名城的规划,一般还报送国务院审批,但这些规划的执行情况则是另一回事,很不理想,以致改革开放20年来已经数次规划而又数易规划内容,缺乏法定的严肃性和规划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因此,建议各个城市规划要由本城市的人大讨论批准,然后再送国务院审批,使之具有立法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使地方官员不敢恣意妄行。
二、建议在《国家文物保护法》之外,单独制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其中尤其是对政府行为和首长行为的开发性破坏作出规定。凡对历史文化名城用建设需要名义而加以破坏的官员行为,要责任到人,加以惩治,情节严重者应给予撤职,违法者应承担刑事责任。目前毁损历史名城和文物事件累累发生,与当地应承担责任的有关官员得不到惩治有直接的关系。
三、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主管文化文物的地方官员要进行历史文化名城基本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老实说,一些负有这方面管理责任的官员的文物知识的贫乏,使我们吃惊。不少破坏性开发的蠢事与主管官员素质的低下有直接的关系。
四、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含金量”。这个名称不应仅仅是响亮的名声以及由此而来的旅游经济效益,更意味着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建设和保护措施的水平的认定。只有一流的水平才能与这一称号相适应。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是核心,管理保护是灵魂,要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来抓。建议要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措施那样,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精神和规矩,来抓我国授予“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称号的人作。对于申报名城,从整治环境、准备材料、申报、检查验收、讨论通过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过程。对于已有“名城”、“名镇”称号的城市,要定期检查名城状况,包括城市建设、地下地上文物保持情况,名城、名镇文脉和历史特点保护和弘扬情况以及因建设开发而出现的潜在的可能性破坏因素等等。要制订合格的标准。如遭致破坏,视其严重程度可列入“名城风貌濒危”名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持续破坏的现状。如累检不改,也可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