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消毒措施
实验室消毒措施
一、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口罩、手套,严格实行实验室操作规程。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须做到一人一管一针一巾一带,每接触一个病人前后做好手卫生工作(洗手或快速手消),止血带用后用用后送供应室消毒。
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包外有消毒指示胶带,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包名称、操作人员。无菌物品如棉球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不得超过24小时。
四、检验科工作场所的保洁和消毒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和库房;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的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1.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
2.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每天用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把拖地。
3.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几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消毒处理。
五、空气的消毒
1.标本开闭盖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不允许标本开盖离心。
2.生物安全柜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线灯每日消毒时间进行登记;紫外线灯管两周用95%酒精擦拭一次;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有效强度一次,并按要求记录。
六、器材消毒
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1.金属器材
(1)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2)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到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2%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小时后,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2.玻璃器材
(1)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染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分钟—30分钟,反复洗刷,沥干,37℃--60℃烘干。
(2)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蒸汽灭菌30分钟,趁热将琼脂倒弃,再刷洗
(3)用于生化实验室或免疫学检验者,刷洗后浸泡于重铬酸钾一浓硫酸清洁液内24小时,彻底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烘干。
(4)用于微生物检验者,吸管一端应塞少量棉花,管或瓶应有塞,再用牛皮纸包好,可用干热160℃2小时灭菌,待冷至40℃以下才能开烤箱的门,以免玻璃炸裂;若箱内易燃物品冒烟或发生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关闭气孔,切勿开启箱门以免导致燃烧;也可用压力蒸汽121℃,102.9kPa灭菌15分钟—30分钟,吸管应直放,空吸管和空瓶口应朝下,且不能完全密闭,带螺旋帽的管瓶,灭菌时应将螺旋帽放松。3.塑料制品
(1)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进行毁形、消毒,薄膜手套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2)耐热的塑料如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及聚四氟乙烯制的器材,可用肥皂或洗涤溶液煮沸15-30分钟,洗净后,再用压力蒸汽121℃102KPA灭菌20-30分钟。
(3)不耐热的聚乙烯、聚苯乙烯,可用0.5%过氧乙酸或1000ng/L有效氯的溶液浸泡30-60分钟,再洗净,晾干;也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800mg/L,于37℃-68℃和相对湿度40%-80%,作用6小时;若为薄膜或板也可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1-3小时。
(4)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科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内2小时以上或过夜;对肝炎检验反应板可用0.5%过氧乙酸或1%过氧戊二醛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2-4小时,洗净再用。
4.橡胶制品:橡胶制品如手套、吸液管受污染后可用肥皂或0.5%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分钟,煮沸吸液管应全部进入水内,清洗后晾干;必要时再用压力蒸汽,115℃灭菌40分钟。5.纺织品:无纺布帽子、工作衣、口罩等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套等专用污物袋内,送洗衣房清洗,每周2次,有明显污染时科随时用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60分钟,或压力蒸汽121℃20分钟。6.贵重仪器
(1)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枰、酶标检测仪、细胞计数器械、积压液系列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冰箱、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75%擦拭。
(2)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分枝杆菌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七、废弃物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
(1)废弃的血液、血清用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浸泡2-4小时消毒后交特垃处。
(2)废弃的尿、胸水、腹水、等每有效氯2000mg/L搅匀后作用2-4小时倒入厕所;痰、脓、粪便、白带等,焚烧(4)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被的废纸应焚毁;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塑料或搪瓷容器,可用2000mg/L的有效氯浸泡小时,消毒后用水洗净,沥干备用,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者,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5)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应有专门密闭不漏的污染袋(箱)存放,专人集中,烧毁式消毒,每天至少处理一次。(6)采集检验标本或解除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结核病的检验标本者,应戴手套,一次性使用的手套用后放收集袋内集中烧毁,可反复使用者用后放消毒液内集中消毒。
(7)夹取标本的工具,如钳、镊、接种环、吸管等用后应消毒清洁,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应重新灭菌,金属工具可烧灼灭菌或消毒浸泡;玻璃制品可干热式压力灭菌。
八、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洗净、干燥,备用;地巾清洗干净,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干燥备用。
九、手的消毒
工作前、工作后或建议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洗手后采用纸巾擦干或毛巾擦干,不宜设置共用擦手巾,肝炎或结核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第二篇:实验室消毒制度
辅助生殖中心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1、按照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实验室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检修、监测,并记录。
2、定期检查新风机组回风口,每周清洁一次;进风口粗过滤网每周更换一次;洁净手术室出风口、回风口粗过滤网每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网每周检查,每六月更换一次;末端高效过滤网每年更换一次;发现有污染和堵塞时及时更换。
3、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灯管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定期检测使用中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照射强度低于70μw/cm2时不得使用;消毒时必须关闭门窗,无人员在房间;照射时间≥30分钟。
4、科室每月对手术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一次;实验室改建及更换高效过滤网后必须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5、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必须戴口罩、帽子、换洗手衣、拖鞋并洗手。
2、进行无菌手术操作前须穿手术衣、带无菌手套,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换消毒的病人服和拖鞋。
4、所有物品,包括移植床及仪器在入手术室前须用清水或75%酒精将表面擦洗干净后方可送入。
5、禁止将有异物的物品带入手术室。
6、每天湿式清洁室内地面2遍,清水擦洗物品表面,遇特殊污染物时及时消毒。
7、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无菌药品放置在清洁干燥的地方,专人保管,无菌报上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及责任人。
8、对乙肝患者用过的物品及机械进行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处理。
9、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记录培养结果。
10、辅助生殖中心消毒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保持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手术室、胚胎培养室工作人员按要求穿戴无菌洗手衣、帽,不留长指甲,不涂抹香水。患者进手术室前须换消毒病号服和拖鞋。
2、使用合格的医疗器械、器具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
3、各诊察室、B超室、冲洗室、注射室地面、物表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先除去污物,后清洁消毒。
4、手术室、实验室房间每日清水擦洗地面,所有台面,仪器和试管架等每日保持清洁,清水擦拭后用75%酒精消毒。操作当中若有血液、体液污染台面,及时用酒精擦洗。
5、实验室拖鞋每日用肥皂清洗一次。拖把有明确标识,用于擦拭的布巾、地布分区使用,用后清洁消毒。
6、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用后应进行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医务人员与供应室工作人员做好消毒物品交换,每日检查、监督消毒灭菌物品是否合格。有权拒绝接受包布破损、潮湿、霉变、已过有效期、灭菌指示不达标等不合格无菌产品。
7、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每日定期清点,使用前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已过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失效消毒物品,一次性耗材及试剂等。做好一次性耗材及试剂质控工作并记录。
8、遇有特殊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有关部门要求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9、辅助生殖中心隔离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进行诊疗护理、医疗废物处理、器械回收清洗等工作时应正确穿戴相应防护用品。
2、医务人员在就诊过程中发现传染性疾病患者后影子啊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必要时隔离、转诊、并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法定传染病同时向预防保健科报告。
3、B超室、诊疗室、注射室、精液分析室保证房间空气清新,定期通风。配备适量手卫生设备,手术室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每个诊疗车(盘)、诊疗台旁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4、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摘手套后及穿脱隔离衣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及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处理药物前、进行胚胎养室前均应规范洗手。
5、每日按规定分类处理垃圾,垃圾置有明显标记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专人、专时、专线登记、运送、管理。
6、IVF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入室前按规定穿灭菌洗手衣,肥皂洗手、冲洗干净后酒精擦手;穿无菌隔离衣进入培养室。
2、房间每月应在无胚胎操作时彻底大消毒一次,清水擦洗地面,酒精擦拭台面、仪器表面、墙壁等区域。紫外线照射后由护士做空气细菌培养并登记。
3、实验室内所有台面、仪器和试管架等应及时擦拭,保持清洁。操作当中若有血液、体液污染台面,及时用酒精擦洗。每日工作完毕后,酒精擦拭工作台,清水擦洗地面。
4、每日按规定分类处理垃圾。垃圾置有明显标记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5、培养箱每2-3周消毒一次,每周换灭菌保湿水一次。
6、每个月更换净化系统初效过滤网一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定期检测室内尘埃数、风速、风量、温湿度等。
辅助生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符合本科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2、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废物科学管理等。
3、组织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等活动。
4、规范保洁人员工作,定期指导及监督保洁员完成清洁、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运转等工作。
5、严格监测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第三篇:实验室消毒规程
一、实验室消毒规程
1.目的:
为防止检验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对检验人员及环境的污染,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3.消毒隔离制度
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3.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3.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3.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3.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3.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与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第四篇:消毒隔离措施
消毒隔离措施
一、隔离:
(一)发热诊室:独立区域,三区划分,有明显标识,设有三个留观室,室内有卫生间,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因房屋紧张,无独立的药局、收款室,布局基本趋于合理。
(二)隔离病房:
1、有确诊患者到二楼隔离病房,布局按照要求三区划分,标识明显,有8个单间病房,内设卫生间及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布局合理。
2、如有爆发流行,病人骤增的情况下,将门诊大楼全部腾空,作为确诊病房,腾空预案在医务科。病人床位间距大于1米以上。
二、消毒:
1、原则:
(1)由护士及护理员承担这项工作,护士长监督执行,有记录。(2)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3)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空气消毒:要经常开窗通风,有人情况下,用250—500mg/L的优氯净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无人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每日两次。
3、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用500mg/L的优氯净溶液擦拭消毒,每日两次。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
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5、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用1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体温计30分钟后,清洗后备用。
6、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2遍。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钟,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病历尽可能不带入污染区,病历(包括各种化验单)一旦被污染时,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
(7).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8).患者复用的餐饮具,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7、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1)每1000ml可加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
2小时。
(2)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盛放容器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 分钟。
(3)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8、终末消毒: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无人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6的要求进行。
第五篇:鼠疫消毒措施
鼠疫的消毒防控措施
鼠疫的防控工作
1、用5%来苏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鼠疫患者房间,所需消毒液为300mL/m(上标始)2(上标终),每天消毒一次。肺鼠疫房间每天消毒两次。
2、棉衣、被褥等棉制品用蒸气消毒或0.105MPa20min高压消毒。单衣、夹衣可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24h,洗净后晒干。不能用浸泡或蒸汽消毒的衣物、皮毛类、书籍,可用甲醛熏蒸,药量为50mL/m(上标始)3(上标终),密闭24h,或用环氧乙烷熏蒸,所需药量为1.5~2.0mL/L。方法是待消毒的物品装入塑料袋内,倒入环氧乙烷,用铝夹封好袋口,于大于15℃的室温作用16~24h自然气化消毒。手表、收音机等贵重物品用75%酒精擦拭,或用环氧乙烷熏蒸,作用16~24h消毒。
3、餐具煮沸消毒,粮食、食品用炒、煮和曝晒方法消毒。
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g/kg)消毒24h后掩埋。垃圾焚烧后掩埋。
5、运送患者的车辆用5%来苏儿水溶液喷雾消毒。
6、患者入隔离室前用0.1%新洁尔灭擦洗全身,穿上专用服装。换下来的衣物按(第2条)消毒。解除隔离时,换上消毒过的服装方可出院。
7、鼠疫尸体消毒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的棉花堵塞尸体有孔处(口、鼻、耳、肛门、阴道等)。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过的布单包尸体,用车送至火葬场或坟地。尸体火葬烧成灰后用土掩埋。土葬时,必须远离水源,深埋2m以上,尸体周围撒入生石灰后立即掩埋。
8、护送尸体和埋葬人员均需带口罩、穿防护服,送葬结束后按第2条规定进行消毒。
9、出入隔离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做好个人防护,离开隔离室用5%来苏儿或5%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依次脱下防护服装(眼镜、衣服、口罩、手套、胶靴等),装入指定容器,按第2条规定消毒。
10、解除隔离前,衣物、用具、污物必须按第2条消毒。房间密封后用甲醛或环氧乙烷按第2条要求的用量及作用时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