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范例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范例
本节以某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为范例,详细介绍了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为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提供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指导。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向集约型、紧凑型发展。建设规模和城市人口比例的不断扩大,导致因电气设备故障、生活用火不慎、违章操作、放火、玩火等多种因素以及其它事件引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火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中多发性、破坏性和影响性最强的灾种之一。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城市火灾总体形势,对城市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日趋重要。
一、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某市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分为火灾危险源评估系统、城市基础信息评估系统、消防力量评估系统、火灾预警评估系统和社会面防控评估系统等五部分,如图4-1-2所示。
(二)火灾风险计算方法
本节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模糊集值统计、专家赋分等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评估方法见第一节中风险评估方法阐述。
二、火灾风险因素识别及选择
(一)某市历史火灾数据分析 1.2007年至2009年各月发生火灾起数统计 2.起火原因统计 3.致死原因分布 4.各时段火灾起数统计
从24小时分布情况看,火灾从早晨6时开始呈上升趋势,之后火灾维持高位平稳运行,18至20时出现小高峰。随后,火灾呈下降趋势,凌晨3时火灾出现最低值。
5.各场所火灾统计
从图中可以看到,火灾高发场所为住宅、宿舍、交通工具等。此外,垃圾废弃物着火也不容忽视。
(二)火灾危险源
指标体系中火灾危险源评估单元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二类。1.客观因素
在火灾危险源评估单元中,客观因素主要考虑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销售、贮存场所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及万人燃气用量等影响因素。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主要包括电气火灾,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等。
(三)城市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评估单元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轨道交通、重点保护单位密度等六个方面。
1.建筑密度
某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 m2,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8 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m2。
2.人口密度
某市常住人口1000余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4‰,自然增长率3‰,常住人口密度为800人/Km2。
3.经济密度
某市地区年生产总值 8000亿元,人均GDP约6万元。4.路网密度
路网密度为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网络结构。
某市城区的路网结构横平竖直,与经纬线平行分布。目前公路总里程已达18000Km,每100 Km2就有85 Km公路。
5.轨道交通密度 轨道交通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轨道交通的公里数。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某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为1 Km/ Km2。
6.重点保护单位密度
重点保护单位密度指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重点保护单位个数。
(四)消防力量
消防力量评估单元分为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灭火救援能力两类。
1.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1)道路 道路指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某市内道路桥梁的通行能力较好,可供各种大型消防车辆通行,但由于部分巷道较窄,消防车辆驶入时行驶速度缓慢,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水源 消防水源包括市政消火栓、人工水源及天然水源等。某市属于消防水源薄弱地区,一旦发生较大的火灾,需要调集大量运水车辆进行运水供水,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应制定缺水地区的供水方案,确保各地区的灭火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灭火救援能力 1)消防装备
(1)万人拥有消防车。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的消防车数量,包括市辖区内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辆,但不含超期服役或评价时不能使用的消防车辆。从城市人口规模的角度反映消防车辆的配备情况。
(2)消防队员空气呼吸器配备率。指消防队员(市辖区内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消防人员,不包括单位专职消防队的人员和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总队机关的人员)配备空气呼吸器(包括氧气呼吸器)的平均数量。反映消防队员基本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3)抢险救援主战器材配备率。指消防站配备典型抢险救援器材(液压破拆工具、气体探测仪、生命探测仪)的平均数量。反映公安消防部队配备应对化学、毒气、爆炸、辐射、建筑倒塌及交通事故等特殊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器材的情况。
2)消防站与人员配备 万人拥有消防站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的消防站(含市辖区内的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驻地,不包括单位专职消防队)数量,从城市规模(以人口划分)的角度反映消防站的建设情况。
3)通讯调度能力
(1)消防无线通信一级网可靠通信覆盖率。指在城市市辖区内,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与消防站配备的固定电台和消防车配备的车载电台实现可靠通信的区域占城市市辖区总面积的比例。
(2)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通信设备配备率。指城市市辖区内消防站的消防队员(包括指挥员、战斗员)配备手持无线电台(包括无线通信头盔)以及消防车辆配备车载电台的比例。反映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现场无线通信保障的物质水平。
(五)火灾预警 1.火灾防控水平
1)万人火灾发生率 指年度内火灾起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2)十万人火灾死亡率 指年度内火灾死亡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3)亿元GDP火灾损失率 指年度内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与GDP的比值,反映火灾防控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火灾预警能力
1)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 指市辖区内能够将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传送到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测系统的消防控制室数量占消防控制室总数的比例。通过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测系统实现火灾的早期报警和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测,有利于促进单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快速处置火灾事故,是评价城市火灾防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 指运行完好的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占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总数的比例。反映城市及时发现和扑救建筑火灾的基础性保障水平。3.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
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指公众对所处生活、工作环境的消防安全状况的满意程度。消防安全满意度是公民对社会消防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价,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消防安全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火灾侵害及保护程度的综合判断,也体现了公众对社会消防状况的认知,对社会消防事业发展的信心水平。
(六)社会面防控能力
社会面防控能力评估单元分为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和保障协作等三个方面。
1.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包括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完善情况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等。
2.消防宣传教育
消防宣传教育包括社会消防宣传力度、公众自防自救意识和消防培训普及程度等方面。
3.保障协作
保障协作包括多警种联动能力,临时避难区域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
为了提高火灾灾害的抵御能力,某市制定了各级的责任制度,以及各部门分工协作、临时避难和医疗救援的应急预案。
三、火灾风险评估结果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某市的整体火灾风险分值为77.3,等级为II级,风险处于可控制的水平,在适当采取措施后达到可接受水平。
由计算结果可知风险值位居前10位的基本指标如下: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高层建筑、地下铁路、易燃易爆化学品、地下空间、电气火灾、消防站建设水平、消防供水能力、公众自防自救意识、消防车道。某市目前的火灾风险主要来自于上述风险值较高的指标。
(二)建议
1.高风险控制措施及工作建议 1)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1)风险级别: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乡规划,为外来人员提供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居住条件;
②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③落实乡镇政府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乡镇防火安全委员会建设; ④定期维修保养建筑消防设施,保证正常运行; ⑤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度。2)高层建筑
(1)风险级别: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严格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审核、验收;合理规划建筑物布局,设置防火分隔,阻止火灾沿管道空间蔓延;提高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以降低火灾发生率;完善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②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人员、消防保卫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③督促高层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消防管理责任。建立防火档案,消防设施防火档案;
④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业主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火灾应急疏散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高层建筑内人员能够迅速逃生,减少人员伤亡; ⑤建立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等级,加强对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的监控;加快建设航空消防队。
3)地下铁路
(1)风险级别: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加强安检,严把入口关,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查”的安检工作原则,严禁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
②加强火灾隐患自查,对中控室设备设施、人员值岗、消防档案、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增强消防安全设施的设置、运行和维护保养;
③制定和演练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④加强地铁系统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装备建设,提升地铁灭火救援的综合能力;
⑤对内强化员工教育培训,确保重点岗位员工持证上岗和消防知识应知应会;对外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倡导安全乘车氛围,并加大对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安全疏散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
4)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储存仓库(1)风险级别: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②生产、储存、销售、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设置位置要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对于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不得混存、混放,危险品存放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③在仓库或堆场处设立表明化学危险物品性能及灭火方法的说明牌;
④在仓库或储藏室设置相应的通风、降温、防汛、避雷、消防、防护等安全措施;
⑤在禁火区域和安全区域设立明显标志,严禁吸烟、动用明火,进入库区、储罐区、禁火区域内的机动车辆,采取消除火花、电气防爆措施;
⑥促危险品单位按照存储类别(一、二、三类)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保管人员要经专项培训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
5)地下空间
(1)风险级别: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民防、建设、消防等部门密切联合,各负其责,共同监管地下空间的消防安全。消防部门要加强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消防安全的行政审批工作,严格限制用途、控制出口数量、防火分区面积和人员数量;
②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地下空间产权单位、管理部门必须按照规定配备、配齐灭火器材,设置报警、喷淋等消防设施,安装配置应急疏散照明及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灯、标志牌,确保安全疏散;
③不得擅自改变地下空间的使用性质,用于住宿、出租、经营场所的地下空间必须符合相关消防安全要求;
④严格禁止利用普通地下室开办商品批发市场和旅店;禁止设置幼儿园、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禁止地下空间内违规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6)电气火灾
(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建立健全国家级电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电气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需尽快制定电气方面的技术法规,从源头上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②督促电器使用、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消防管理责任; ③做好电气防火检测工作。对电气系统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与消除隐患是在当今电力普及应用的情况下预防火灾发生的一项必要措施;
④加强对电气防火常识的宣传。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手段,广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宣传电气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以及电气火灾所造成的危害性;
⑤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对重点工种、重点岗位的人员及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2.中风险控制措施及工作建议 1)消防站建设水平(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加强消防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 ②在规划城市建设的同时考虑消防队站建设用地、市政消火栓的建设;
③将消防站建设纳入市政府快速审批通道,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同步受理等措施,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审批效率,切实推动消防站建设速度; ④拓展消防站建设资金的投入渠道。在保持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市级资金投入比例,同时由各区县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和市政配套资金的投入。发展多渠道的建设投融资体系,可考虑引入银行贷款、吸引社会捐赠等多种融资方式,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
⑤加大消防专用车辆和装备投入。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火灾日益突出的现实,立足于改善常规装备、增加特种装备,进一步加强特勤消防站车辆装备建设。
2)消防供水能力(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某市的消防供水能力较为薄弱。建议将消防水源建设纳入市政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从立法的角度明确各种消防水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规章和建设技术标准,明确公共消防水源规划、设计、投资、建设、验收、管理、维护和使用等;
②理顺城市消防水源建设投资体制,统一规划市政消火栓建设,加大城市消防水源投资管理力度;
③充分利用城市天然水源,沿天然水源设置建设取水码头或取水井,增强天然水源的利用率,以弥补城市人工消防水源的不足; ④针对消防水源薄弱地区制定消防应急供水预案,并积极组织应急供水演练。加强消防部队装备建设,增配大吨位消防水罐车等车辆;
⑤加强农村消防规划,在进行生活用水改造时同步建设消防通道、消防给水设施,加快农村消火栓建设;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建立消防蓄水池,并组织训练群众性义务消防队,配备简单的移动消防泵、水带、水枪等器材,以此控制农村初期火灾,解决消防水源和消防力量不足的问题。
3)公众自防自救意识(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依托城市消防站、防灾馆、科技馆等场所建设空间布局合理、覆盖全市的消防宣传站点网络;
②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政府协同机制和消防宣传社会协同机制。推动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学历教育、就业培训教育、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教育;
③开展“消防志愿者行动”,扩大消防志愿者队伍。4)交通道路、消防车道(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进程,加大改造力度;
②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战略,优化公交路网,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③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区道路监督的管理。5)消防责任制落实(1)风险级别: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
①落实政府、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责任制; ②建设市、区县、乡镇三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实体机构建设; ③建立政府责任追踪检查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绩效考评。3.消防部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1)通过开展专项火灾防控整治行动,以政府为主体,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消防工作的群众基础,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消防防控网络,从而提高全市整体的火灾防控能力。
2)通过建设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合同制消防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等措施,大力提升公安消防部队处置重大火灾事故的能力水平,缩小万人消防站、万人消防员、消防经费占GDP比例等硬性指标同世界性城市的差距,推动社会化消防工作体系、立体化火灾扑救体系,专业化应急救援体系,全方位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二篇: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一、评估目的
对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是分析区域消防安全状况、查找当前消防工作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部署相应的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消防基础设施,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为今后一段时期政府明确消防工作发展方向、指导消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估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全面地反映所需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为此应按照安全系统原理来建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几个子系统构成,且呈一定的层次结构,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力求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所包含的内容力求广泛,应能涉及到影响区域火灾的各个因素,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还包括管理因素。
(二)实用性原则
评估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开展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用于指导防火实践,是为实践需求服务的。因此,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必需时刻把握其实用性。
(三)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要充分收集资料,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明确的层次结构,每一个子指标体系应相对独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需注意风险分级的明确性,以便于操作。
三、评估内容
(一)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
(三)对区域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
(四)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
四、评估范围
整个区域范围内存在火灾危险的社会面、建筑群和交通路网。
五、评估流程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按照以下六个步骤来进行。
(一)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区域安全相关的信息,可包括:评估区域内人口、经济、交通等概况、区域内消防重点单位情况、周边环境情况、市政消防设施相关资料、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等。
(二)风险识别
火灾风险源是指能够对目标对象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查找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来源,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分析与区域火灾风险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火灾风险源一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1.客观因素
1)气象因素引起火灾
火灾的起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击。
(1)大风。大风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风不但可能吹倒建筑物、刮倒电线杆或者吹断电线,引起火灾,而且它还可作为火的传播媒介,导致火场扩大,或产生新的火源,造成异地火灾。此外,大风也是助长火势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
(2)降水。降水对火灾的影响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降水增加了可燃物的含水量,潮湿的可燃物遇火不易燃烧,火势也不易蔓延,所以降水是火灾发生、蔓延的抑制因素。另一方面,降水大小对自燃物质也有显著的影响。由于降水增加了空气湿度,使自燃物质的湿度加大,一定的水分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加速自燃物质的氧化而引发自燃。同时,如果出现暴雨,由于暴雨具有突发性、来势猛、强度大及局地性强的特点,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雨水,在排水不畅时,可能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局部洪涝,使电气线路和设备短路,引起火灾。
(3)高温。在高温环境下,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将增大,使电气线路处于满负载状态,加速了电气线路的老化。同时,对于存在自燃起火危险的物品,高温环境将有利于其自然氧化。气象上把最气温高于35℃定义为高温天气;把日平均气温高于30℃(或日最低气温高于25℃)定义为高温闷热天气。
(4)雷电。在雷雨天气中,如果建筑物防雷击设施不够齐备,在受到雷击时,电气线路容易发生故障、出现燃烧,或者建筑物内部电器设备受到雷的直击发生爆炸,引起火灾。严重时可能直接击中人体,造成人员伤亡。
2)电气引起火灾
在全国的火灾统计中,由各种诱因引发的电气火灾,一直居于各类火灾原因的首位。根据以往对电气火灾成因的分析,电气火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头接触不良导致电阻增大,发热起火;
(2)可燃油浸变压器油温过高导致起火;
(3)高压开关的油断路器中由于油量过高或过低引起气体爆炸起火;
(4)熔断器熔体熔断时产生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
(5)使用电加热装置时,不慎放入高温时易爆物品导致爆炸起火;
(6)机械撞击损坏线路导致漏电起火;(7)设备过载导致线路温度升高,在线路散热条件不好时,经过长时间的过热,导致电缆起火或引燃周围可燃物;
(8)照明灯具的内部漏电或发热引起燃烧或引燃周围可燃物。
3)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
爆炸一般是由易燃易爆物品引起。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柴油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其闪点为60-120℃,爆炸极限为1.5%~6.5%。柴油的电阻率较大,易于积聚静电。柴油的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果存放柴油的油箱过满,没有预留一定的空间,则在高温环境下,柴油受热鼓胀发生爆炸。另外,如果油箱密封不严,造成存放的柴油泄漏挥发,或油箱内的柴油蒸气向外挥发,在储油间内的柴油蒸气达到其爆炸极限的情况下,遇到明火、静电或金属撞击形成的火花时,都会产生爆炸。
2.人为因素
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用火不慎主要发生在居民住宅中,主要表现为:用易燃液体引火;用液化气、煤气等气体燃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气体泄漏,在房内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遇明火产生爆炸起火;家庭炒菜时油锅过热起火;未完全熄灭的燃料灰随意倾倒引燃其他可燃物;夏季驱蚊,蚊香摆放不当或点火生烟时无人看管;停电使用明火照明,不慎靠近可燃物,引起火灾;烟囱积油高温起火。
2)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 吸烟人员常常会出现随便乱扔烟蒂、无意落下烟灰、忘记熄灭烟蒂等不良吸烟行为,一部分可能会导致火灾。由香烟引起的火灾,以引燃固体可燃物,尤其是引燃床上用品、衣服织物、室内装璜、家具摆设等居多。据美国加利福尼亚消防部门试验,烧着的烟头的温度范围从288℃(不吸时香烟表面的温度)到732℃(吸烟时香烟中心的温度)。有的资料还介绍,一支香烟停放在一个平面上可连续点燃24分钟。炽热的香烟温度,从理论上讲足以引燃大多数可燃固体以及易燃液体和气体。
3)人为纵火
(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在火灾风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然后对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分为二层或三层,每个层次的单元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因素,再从火灾发生可能性和火灾危害等方面来分析各因素的火灾危险度,各个组成因素的危险度是进行系统危险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等级。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选择以下几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
1.一级指标
一般包括火灾危险源、区域基础信息、消防力水平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
2.二级指标
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
3.三级指标
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气管网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电气火灾、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温度、湿度、风力、雷电、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重点保护单位密度、消防车通行能力、消防站建设水平、消防车通道、消防供水能力、消防装备配置水平、消防员万人比、消防通信指挥调度能力、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完善情况、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社会消防宣传力度、消防培训普及程度、多警联动能力、临时避难区域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相关内容。
(四)风险分析与计算
根据不同层次评估指标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按照不同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概率,根据各风险因素对评估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1.风险因素量化及处理
考虑到人的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个体的认识差异,评分值的设计采用一个分值范围,由参加评估的团队人员,运用集体决策的思想,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按照对安全有利的情况,越有利得分越高,进行了评分,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和认识差异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模糊集值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统一的结果。
2.模糊集值统计
对于指标,专家 依据其评估标准和对该指标有关情况的了解给出一个特征值区间[ ],由此构成一集值统计系列:[ ],[ ],…,[ ],…,[ ]表示。
3.指标权重确定
目前国内外常用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即Delphi法)、集值统计迭代法、层次分析法等、模糊集值统计法。本课题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这种方法是分别向若干专家(一般以10~15名为宜)咨询并征求意见,来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
设第 个专家给出的权重系数为:
若其平方和误差在其允许误差 范围内,即
(4-1-2)
则
(4-1-3)
为满意的权重系数集,否则,对一些偏差大的 再征求有关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4.风险等级判断
根据基本指标的分值范围,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上层指标的风险分值。
(4-1-4)
式中 =1,2,…,; =1,2,…。
最终应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火灾风险度:
R=(4-1-5)
式中:R—上层指标火灾风险;
Wi—下层指标权重;
Fi—下层指标评估得分。
根据R值的大小可以确定评估目标所处的风险等级。
5.风险分级
根据区域火灾防控实际,在设定量化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公安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中的火灾事故等级分级标准,将火灾风险分为四级。如下表所示:
表4-1-2 风险分级量化和特征描述
风险等级 名称 量化范围 风险等级特征描述
Ⅰ 级 低风险 [85,100] 几乎不可能发生火灾,火灾风险性低,火灾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重在维护和管理。
Ⅱ 级 中风险 [65,85] 可能发生一般火灾,火灾风险性中等,火灾风险处于可控制的水平,在适当采取措施后可达到接受水平,风险控制重在局部整改和加强管理。
Ⅲ 级 高风险 [25,65] 可能发生较大火灾,火灾风险性较高,火灾风险处于较难控制的水平,应采取措施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消防管理水平。
Ⅳ 级 极高风险 [0,25] 可能发生重大或特大火灾,火灾风险性极高,火灾风险处于很难控制的水平,应当采取全面的措施对建筑的设计、主动防火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增强消防管理和救援力量。
火灾风险分级和火灾等级的对应关系为:
1)极高风险 / 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高风险 / 较大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中风险 / 一般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五)确定评估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指出建筑设计或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意见。
(六)风险控制
根据火灾风险分析与计算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按照当前通行的风险归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等四种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当前经济、技术、资源等条件下所能采用的控制措施,提出消除或降低火灾风险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六、注意事项
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时,应注意收集相关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如消防站、市政消防水源等。
根据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标准的要求,消防站建设“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Km2。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为确保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功能实现,新建消防站应重点布局在人口稠密区、产业功能区、新城和副中心以及消防设施相对薄弱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随着消防部门职能的拓展,还应加强消防站对于高层救援、交通事故救援、化学灾害抢险、危险品事故处理、地震和建筑物倒塌等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因此,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时,及时了解消防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既有助于合理安排消防站布局,又可通过评估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有利于推进消防站的建设。
我国市政消防水源建设,普遍处于滞后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市政消火栓建设是根据市政道路建设和供水管网铺设确定的,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建设标准。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将消防水源建设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可解决远郊区县村庄和住宅小区绝大部分没有规划建设公共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匮乏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杜绝“扑救小火建筑内部有设施,扑救大火室外无水源”的现象。
第三篇: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原则、内容、范围、流程以及评估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城火灾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
一、评估目的
对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是分析区域消防安全状况、查找当前消防工作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部署相应的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消防基础设施,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为今后一段时期政府明确消防工作发展方向、指导消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估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全面地反映所需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为此应按照安全系统原理来建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几个子系统构成,且呈一定的层次结构,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力求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所包含的内容力求广泛,应能涉及到影响区域火灾的各个因素,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还包括管理因素。
(二)实用性原则 评估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开展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用于指导防火实践,是为实践需求服务的。因此,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必需时刻把握其实用性。
(三)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要充分收集资料,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明确的层次结构,每一个子指标体系应相对独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需注意风险分级的明确性,以便于操作。
三、评估内容
(一)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
(三)对区域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
(四)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
四、评估范围
整个区域范围内存在火灾危险的社会面、建筑群和交通路网。
五、评估流程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按照以下六个步骤来进行。
(一)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区域安全相关的信息,可包括:评估区域内人口、经济、交通等概况、区域内消防重点单位情况、周边环境情况、市政消防设施相关资料、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等。
(二)风险识别
火灾风险源是指能够对目标对象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查找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来源,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分析与区域火灾风险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火灾风险源一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1.客观因素
1)气象因素引起火灾
火灾的起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击。
(1)大风。大风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风不但可能吹倒建筑物、刮倒电线杆或者吹断电线,引起火灾,而且它还可作为火的传播媒介,导致火场扩大,或产生新的火源,造成异地火灾。此外,大风也是助长火势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2)降水。降水对火灾的影响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降水增加了可燃物的含水量,潮湿的可燃物遇火不易燃烧,火势也不易蔓延,所以降水是火灾发生、蔓延的抑制因素。另一方面,降水大小对自燃物质也有显著的影响。由于降水增加了空气湿度,使自燃物质的湿度加大,一定的水分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加速自燃物质的氧化而引发自燃。同时,如果出现暴雨,由于暴雨具有突发性、来势猛、强度大及局地性强的特点,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雨水,在排水不畅时,可能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局部洪涝,使电气线路和设备短路,引起火灾。
(3)高温。在高温环境下,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将增大,使电气线路处于满负载状态,加速了电气线路的老化。同时,对于存在自燃起火危险的物品,高温环境将有利于其自然氧化。气象上把最气温高于35℃定义为高温天气;把日平均气温高于30℃(或日最低气温高于25℃)定义为高温闷热天气。
(4)雷电。在雷雨天气中,如果建筑物防雷击设施不够齐备,在受到雷击时,电气线路容易发生故障、出现燃烧,或者建筑物内部电器设备受到雷的直击发生爆炸,引起火灾。严重时可能直接击中人体,造成人员伤亡。
2)电气引起火灾 在全国的火灾统计中,由各种诱因引发的电气火灾,一直居于各类火灾原因的首位。根据以往对电气火灾成因的分析,电气火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头接触不良导致电阻增大,发热起火;(2)可燃油浸变压器油温过高导致起火;
(3)高压开关的油断路器中由于油量过高或过低引起气体爆炸起火;
(4)熔断器熔体熔断时产生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5)使用电加热装置时,不慎放入高温时易爆物品导致爆炸起火;
(6)机械撞击损坏线路导致漏电起火;
(7)设备过载导致线路温度升高,在线路散热条件不好时,经过长时间的过热,导致电缆起火或引燃周围可燃物;
(8)照明灯具的内部漏电或发热引起燃烧或引燃周围可燃物。3)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
爆炸一般是由易燃易爆物品引起。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柴油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其闪点为60-120℃,爆炸极限为1.5%~6.5%。柴油的电阻率较大,易于积聚静电。柴油的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果存放柴油的油箱过满,没有预留一定的空间,则在高温环境下,柴油受热鼓胀发生爆炸。另外,如果油箱密封不严,造成存放的柴油泄漏挥发,或油箱内的柴油蒸气向外挥发,在储油间内的柴油蒸气达到其爆炸极限的情况下,遇到明火、静电或金属撞击形成的火花时,都会产生爆炸。
2.人为因素
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用火不慎主要发生在居民住宅中,主要表现为:用易燃液体引火;用液化气、煤气等气体燃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气体泄漏,在房内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遇明火产生爆炸起火;家庭炒菜时油锅过热起火;未完全熄灭的燃料灰随意倾倒引燃其他可燃物;夏季驱蚊,蚊香摆放不当或点火生烟时无人看管;停电使用明火照明,不慎靠近可燃物,引起火灾;烟囱积油高温起火。
2)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 吸烟人员常常会出现随便乱扔烟蒂、无意落下烟灰、忘记熄灭烟蒂等不良吸烟行为,一部分可能会导致火灾。由香烟引起的火灾,以引燃固体可燃物,尤其是引燃床上用品、衣服织物、室内装璜、家具摆设等居多。据美国加利福尼亚消防部门试验,烧着的烟头的温度范围从288℃(不吸时香烟表面的温度)到732℃(吸烟时香烟中心的温度)。有的资料还介绍,一支香烟停放在一个平面上可连续点燃24分钟。炽热的香烟温度,从理论上讲足以引燃大多数可燃固体以及易燃液体和气体。
3)人为纵火
(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在火灾风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然后对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分为二层或三层,每个层次的单元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因素,再从火灾发生可能性和火灾危害等方面来分析各因素的火灾危险度,各个组成因素的危险度是进行系统危险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等级。
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可选择以下几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1.一级指标
一般包括火灾危险源、区域基础信息、消防力水平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
2.二级指标
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
3.三级指标
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气管网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电气火灾、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温度、湿度、风力、雷电、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重点保护单位密度、消防车通行能力、消防站建设水平、消防车通道、消防供水能力、消防装备配置水平、消防员万人比、消防通信指挥调度能力、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完善情况、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社会消防宣传力度、消防培训普及程度、多警联动能力、临时避难区域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相关内容。
(四)风险分析与计算
根据不同层次评估指标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按照不同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概率,根据各风险因素对评估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1.风险因素量化及处理
考虑到人的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个体的认识差异,评分值的设计采用一个分值范围,由参加评估的团队人员,运用集体决策的思想,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按照对安全有利的情况,越有利得分越高,进行了评分,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和认识差异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模糊集值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统一的结果。
2.模糊集值统计
对于指标,专家 依据其评估标准和对该指标有关情况的了解给出一个特征值区间[ ],由此构成一集值统计系列:[ ],[ ],„,[ ],„,[ ]表示。
3.指标权重确定
目前国内外常用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即Delphi法)、集值统计迭代法、层次分析法等、模糊集值统计法。本课题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这种方法是分别向若干专家(一般以10~15名为宜)咨询并征求意见,来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
设第 个专家给出的权重系数为: 若其平方和误差在其允许误差 范围内,即(4-1-2)则(4-1-3)
为满意的权重系数集,否则,对一些偏差大的 再征求有关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4.风险等级判断
根据基本指标的分值范围,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上层指标的风险分值。
(4-1-4)
式中 =1,2,„,; =1,2,„。最终应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火灾风险度: R=(4-1-5)
式中:R—上层指标火灾风险; Wi—下层指标权重; Fi—下层指标评估得分。
根据R值的大小可以确定评估目标所处的风险等级。5.风险分级
根据区域火灾防控实际,在设定量化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公安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中的火灾事故等级分级标准,将火灾风险分为四级。如下表所示:
表4-1-2 风险分级量化和特征描述
风险等级 名称 量化范围 风险等级特征描述
Ⅰ 级 低风险 [85,100] 几乎不可能发生火灾,火灾风险性低,火灾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重在维护和管理。
Ⅱ 级 中风险 [65,85] 可能发生一般火灾,火灾风险性中等,火灾风险处于可控制的水平,在适当采取措施后可达到接受水平,风险控制重在局部整改和加强管理。
Ⅲ 级 高风险 [25,65] 可能发生较大火灾,火灾风险性较高,火灾风险处于较难控制的水平,应采取措施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消防管理水平。
Ⅳ 级 极高风险 [0,25] 可能发生重大或特大火灾,火灾风险性极高,火灾风险处于很难控制的水平,应当采取全面的措施对建筑的设计、主动防火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增强消防管理和救援力量。火灾风险分级和火灾等级的对应关系为:
1)极高风险 / 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高风险 / 较大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中风险 / 一般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五)确定评估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指出建筑设计或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意见。
(六)风险控制
根据火灾风险分析与计算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按照当前通行的风险归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等四种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当前经济、技术、资源等条件下所能采用的控制措施,提出消除或降低火灾风险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六、注意事项
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时,应注意收集相关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如消防站、市政消防水源等。
根据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标准的要求,消防站建设“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Km2。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为确保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功能实现,新建消防站应重点布局在人口稠密区、产业功能区、新城和副中心以及消防设施相对薄弱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随着消防部门职能的拓展,还应加强消防站对于高层救援、交通事故救援、化学灾害抢险、危险品事故处理、地震和建筑物倒塌等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因此,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时,及时了解消防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既有助于合理安排消防站布局,又可通过评估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有利于推进消防站的建设。
我国市政消防水源建设,普遍处于滞后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市政消火栓建设是根据市政道路建设和供水管网铺设确定的,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建设标准。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将消防水源建设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可解决远郊区县村庄和住宅小区绝大部分没有规划建设公共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匮乏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杜绝“扑救小火建筑内部有设施,扑救大火室外无水源”的现象
第四篇: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8篇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1
1、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三)、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2、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三)、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四)、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3、消防安全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如有发生火灾事故,应按有关预案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二)、值班人员应记录下当班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值班人员每日应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自检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3、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三)、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之安全隔离,并准备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立即放回原处。
2、如属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四)、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五)、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非工作人员随意入内。
(六)、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6、生产车间安全意识管理制度
(一)、下班前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水电气,确保所有电源都已切断后方可离开。
(二)、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储存燃气的库房,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四)、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7、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一)、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二)、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三)、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四)、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五)、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六)、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七)、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八)、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九)、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十)、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2
1、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搞好消防工作,杜绝火灾事故。定期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开设学生消防知识等安全课堂。
2、建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制,对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有关人员将追究职责,并视情节给予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职责。
3、加强用电管理,安装电器,布设电线要贴合规定。定期检查电线、电器,不得违章用电和使用明火。
4、学校的重要部位要配备齐全相应的消防器材,并持续性能良好有效,存放位置合理。
5、对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等危险物品要单独存放保管,按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实行特殊管理。
6、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项目,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制度。
7、建立兼职义务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安全训练演习。
8、建立消防安全疏散、应急救援预案,并图示公告,送上级管理部门及属地消防部门和安监管理部门备案。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3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证正常的教学、教研和学习秩序,保障公共财产和教师、职工、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市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在各班级、办公室、功能室工作学习的师生应当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积极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二、我校的法人代表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各班班主任是本班消防安全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本班教室的消防安全工作;各办公室、功能室教师具体负责所处室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各班主任、教师应当在的安排下,根据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抓好各种具体的消防安全工作管理。
四、学校要积极开展消防工作,校长应当履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第六条规定的职责。
五、班主任、各室负责人是本年级办公室、本班教室、本功能室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校长负责,按照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和安排,实施和组织落实相关的消防安全职责。
六、微机室、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办公室、宿舍五个部门,是我校的消防安全重点部门,应当按照学校的消防工作要求,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七、按照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落实。
八、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1。教学活动中凡需使用易燃、易爆、放射性和剧毒物品及有害菌种的,一定要先报告学校进行消防备案,设安全放臵处所,明确专人保管,建立使用卡,严格使用管理。
2。易燃、易爆、放射性和剧毒物品及有害菌种统一由学校设仓贮存,不准私自贮存。
3。学校任何地方不准贮存汽油、柴油。
4。领用剧毒危险物品时,需经校长同意,两人一同领取,违反规定的保管人员应拒绝发放。领用剧毒危险物品不能超过教学需要的使用量限额。如需较大使用量的,学校须报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签批同意并备案。
九、临时动火审批制度
1、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动火,必须报请学校审查批准,作好防火安全准备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才能进行动火。
2、动火完毕要当即清理现场火种。
十、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及个人,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因此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对其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和直接责任人,将视其情节的轻重,报请上级给予行政处分或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十一、本制度适用于规范和指导本单位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另有规定的,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法律法规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规定办理。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4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游客、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旅游景区文物、建筑等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旅游景区的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二、旅游景区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与消防安全管理人,使消防工作与景区建设相适应。
三、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景区建设的需要,成立安全防火委员会,建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并在景区门口设立防火检查站,提示游客不准携带火种进入景区。
四、旅游景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时,应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五、经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报原审核单位的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核准后方可变更。
六、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旅游景区的建筑工程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八、旅游景区应当经常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景区工作人员和景区讲解员在讲解时要随时提示游客严格遵守《消防法》,不准携带火种进入景区,更不准在景区内用明火野炊。
九、旅游景区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十、旅游景区应当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记录,对发现的和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的火灾隐患及时消除。
十一、旅游景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十二、旅游景区应当保障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十三、在禁止烟火的地域,旅游景区应当设置“禁止烟火”的标志牌,对游客的吸烟、使用明火行为加以制止。
十四、发生火灾后,应当立即利用现有消防设施、器材,组织专职或义务消防队队员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十五、在公安消防队赶到火场扑救火灾时,旅游景区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火灾的扑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及附属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条: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纳入学校目标职责管理体系。
第二章:消防组织及职责
第四条:学校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人。
第五条:学校成立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由学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各司其职。学校防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校长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学校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落实层级消防安全职责制、保障本单位消防安全;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其他工作统筹安排,纳入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带给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与岗位消防安全员,明确其消防安全职责;
(五)第二十五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条款者,追究其法律职责
(六)组织防火自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
第三章:消防宣传教育
第七条:学校宜设置消防宣传专栏、消防宣传公益广告牌等固定消防宣传设施,并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举办消防冬夏令营、知识讲座、竞赛、消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资料包括:
(一)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工作程序及操作规程;
(二)组织分析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隐患、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和研究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以及预防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学校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职责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条:学校设立由两名男教师和一名大队辅导员为兼职消防教师,专门负责对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认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保证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保证每学年的两次安全教育课中有消防知识的资料。
第十二条:学校每学期应通过组织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在校师生进行消防技能的考核。
第十三条:学校下列人员应当理解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取得省公安消防机构统一制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一)学校消防安全职责人;
(二)学校兼职消防教师;
(三)重点岗位消防安全员;操作人员;
第四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学校应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及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五条:学校内的建筑物,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贴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持续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使用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它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登记备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检查与整改的资料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状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状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状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状况;
(五)用电、用火有无违章状况;
(六)消防安全要害部位的管理状况;
(七)仪器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及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状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状况;
(八)更夫值班记录状况;
(九)其他需要检查的资料。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应当及时听取检查状况汇报,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职责人并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建立消防档案。学校应收集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材料,分门别类做好归档工作。
第十八条:学校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主办部门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职责。并应当做好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情况下,向学校消防领导小组申报审查,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九条: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进行消防设计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应将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合格的,不得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工程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审核的,不得变更。工程竣工时,务必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章:火灾扑救
第二十条:学校一旦发生火灾,应当立即启动《学校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现场最高职位的领导为总指挥,教室在场的任课教师为第一职责人;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组织撤离疏散;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学校不得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灭火工作。
第六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二条:学校及幼儿园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考评资料。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职责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二十三条:在消防教育管理中作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
(二)及时组织或用心参加扑灭火灾,避免重大损失,表现突出的;
(三)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的。
第二十四条: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职责,给予相应的处分。
(一)防火工作职责人不履行职责,未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教育管理不力,未及时整改火险隐患,致使发生火险、火灾的;
(二)值班人员失职或擅离职守,职责区发生火险、火灾的;
(三)违反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引发火灾的;
(五)损坏或擅自动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
(六)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导致火灾事故者。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学校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xx年3月1起施行。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6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各车间应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车间主任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车间的消防安全工作。
一、消防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二、消防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本车间的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车间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车间的生产、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3、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4、组织制定符合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办公楼、会议室、档案室、仓库、施工现场及现场职工宿舍等场所。
三、防火检查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4、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四、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害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消防应急电话
火警:119 急救:120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7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预防企业发生火灾事故,督促各级人员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保护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公司防火安全运行控制的内容及要求。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也适用于为公司服务的外来相关方。
二、术语及定义
1、四会:会报警;会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2、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级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3、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技术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4、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和扑救有机结合,开展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三、各级人员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1、企业法人职责: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全责。
2、总经理职责:对公司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负直接责任。
3、各部门负责人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防火安全负全责。
4、企管部职责:
1)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常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公司各部门有效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2)负责具体组织公司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并对开展工作的绩效负责;
3)负责制定并贯彻落实公司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执行有力;
4)负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培训,使员工具有:会管理、会检查、会使用、会报警、会救援等五个基本消防安全工作能力;
5)负责做好义务消防队员培训、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初期灭火技能;
6)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负责按需及时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可靠;
7)组织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整改工作,督促消防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事故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8)组织开展专项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防火部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其记录应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9)负责对建设工程消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的“三同时”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申报、审批、验收;
10)负责动火作业的审批并监护动火作业施工的消防安全,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11)负责组织公司内部一般性火警、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办事;
12)参加和协助上级机构对公司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5、部门负责人职责
1)对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督促员工遵章守纪,树立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3)定期组织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点防火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或上报协调整改,主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4)积极支持本部门义务消防队员参加企业的消防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处置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5)对本部门存放的灭火器材进行妥善管理和检查、维护,发现过期、失压、损坏、遗失灭火器材时,应主动及时报告企管部整改。
6)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定点吸烟管理、严格重点防火管理部位的监督管理;
7)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通报企管部,同时,及时组织抢救,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或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6、班组长、安全员职责
1)负责协助部门负责人开展责任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执行部门负责人布置的防火工作任务;
2)教育、督促员工遵守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止违章行为,监督定点吸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积极协助和支持公司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和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
4)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定点吸烟管理、严格重点防火管理部位的监督管理;
5)对责任区域内存放的灭火器材进行妥善管理和检查、维护,发现过期、失压、损坏、遗失、使用过的灭火器材时,应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企管部整改;
6)定期组织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电气防火、易燃易爆重点防火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或上报协调整改,主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7)发生火灾时,迅速向部门负责人或保安班、企管部报告,并带领员工积极进行抢险救灾,做好抢救伤员、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工作。
7、员工职责
1)遵守公司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责任区的防火安全负责,自觉做好防火检查和整改工作;
2)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违章作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爱护消防器材,不在消防设施周围乱堆杂物,不得擅自动用或故意损坏消防设施;
4)发现火警要及时报警,并积极参加灭火救灾;已用消防器材应及时通知更换;
5)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定点吸烟管理制度、严格易燃易爆重点防火部位的管理。
四、管理程序
1、消防“三同时”的实施
1)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其实施部门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申报、审批制度,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设计规范和生产工艺及环境要求,做好消防措施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督促、检查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到位;
2)组织实施部门应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及施工部门参与项目设计和建设,并按有关管理规定与相关方签订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施工合同和安全协议书,做好统一协调管理工作;
3)组织实施部门应及时将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消防管理部门、公司企管部审批,并按审批意见组织施工;
4)施工中,施工部门应自觉接受甲方及监理方的监督检查和统一协调管理,确保消防技术措施的实施到位;
5)竣工时,组织实施部门应通知企管部进行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准予投入使用。
2、动火作业的审批
1)各部门及外来施工方在公司范围内实施动火作业时,必须向企管部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并填写《动火作业申请单》,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企管部接到动火作业申请后,消防管理人员应到现场查看确认,根据动火作业审批意见,认真做好现场巡检工作,督促实施部门做好动火作业监护工作。
3、电热器具的管理
1)有关部门因工作需要使用的电热器具,应按规定到企管部申请备案,自觉接受监督和指导,预防由此产生的火灾和触电事故。未申报的,一律不准使用;
2)工程部门接到电热器具安装申请后,应派人现场确认,并指导、协助安装。
4、消防设施的检查与维护保养
1)各部门应对消防设施做好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不在消防设施周围摆放杂物,不得擅自动用或故意损坏消防设施,已用消防器材应及时通知企管部门更换;
2)企管部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做好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做好消防器材定期年检、换新、演练工作,确保消防系统设施能正常使用。
五、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
1、当火警发生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执行,及时开展初期救护和灭火、疏散人群、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上报救援;
2、应急报警电话:
直线:
外部:全市联动救援治安110火警119交通122医疗救护120
3、应急准备:
1)配备消防水栓,消防水水源,其供水应充足,水带、水枪应齐全完好。
2)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麻布口袋,河沙等灭火器材。
3)配备应急照明灯、通讯工具、交通工具、防毒面具、口罩、手套、防护鞋、绳索等。
4)应急响应:
A、迅速切断电源、气源,扑救初期火灾,开展自救和互救,避免混乱、防止烟气吸入、及时报警、保护现场;
B、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出警,专人指挥,迅速抢救伤员、疏散被困人员、抢救贵重物资、评估灾情、上报救援;
C、坚持先救人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原则,防止事故扩大;
D、正确选择灭火技术和方法控制火势,灭火时尽量选择上风位或侧风位、正确着装及个人防护,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
E、医疗救护队做好现场急救或转院急救,注意救援人员身体状况和健康;
F、做好清场工作,清点抢险救援人员,评估灾情,并及时汇报。
六、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
1)发生无人受伤的火警小事件的调查处理由事故部门召集相关人员针对火警事故的发生原因、责任、防范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处理,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办事,并记录建档保存,上报公司企管部备案;
2)发生有人受伤或财产损失较大的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由企管部召集相关人员对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责任、防范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处理,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办事,并记录建档保存。
3)奖惩办法按《奖惩条理》相关条款执行。
七、培训教育
1)新进厂人员由企管部负责组织培训,企管部门做好消防基本知识及企业消防管理制度、灭火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2)外来人员由接洽部门召集,企管部实施培训、教育,并做好对相关方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3)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消防培训或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灭火或紧急疏散演练,提高火灾初期的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
八、附则
1、本规定由企管部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3、相关附件另附。
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8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
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
(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
(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单位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九)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各项技术考核应达到规定的指标。
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十一)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十二)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对消防安全工作作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
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
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
e、谎报火警;
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
h、阻塞消防通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
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
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
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
d、强迫其他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
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
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
(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
(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损失轻微的),但能主动坦白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挽回损失的肇事者或责任人可视情况予以减轻或免予处罚
第五篇: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XXXXXXX有限公司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对本公司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原则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真实有效。
一、消防安全基本情况:
本公司位于睦岗纺织路,建筑3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均为1层建筑,建筑设置了室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于X年X月X日通过公安消防机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并取得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并投入使用。
二、评估内容:
1、车间的消防合法情况;
2、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情况;
3、XXX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消防操作人员情况,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4、XXXXX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和“一懂三会”知识掌握情况,消防安全宣传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情况;
5、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设置配置以及完好有效情况,消防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6、疏通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保持畅通情况,防火分区、防火间距、防烟分区、避难层(间)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区域保持有效情况;
8、室内外装修情况,建筑外保温材料使用情况,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情况;
9、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及配备装备器材情况,扑救火灾能力情况
10、受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和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情况,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11、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确定、变更,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定期检查评估,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落实并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情况;
12、本公司结合实际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火灾防范措施情况;
三、存在问题:
1、现场抽查员工“一懂三会”知识情况,部分员工知识不熟悉。
2、安全疏散应急物质较少,无手电筒,防毒面具。
四、评估结论: 好
五、消防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对知识不熟悉的员工加强培训。
2、增设手电筒、防毒、烟面具。
评估员: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