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柴小学安全事故问责办法
北柴小学教学(安全)事故问责办法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不断增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坚决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教学(安全)事故问责办法。
一、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追究当事人责任:
1、出现事故,当事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隐瞒不报,使事故没有及时得到处理,造成后果,追究当事人责任。
2、教师要严格作息时间并教育学生按规定时间到校,特别是早、午期间不得过早到校,入校后活动要有秩序,期间教师未按时到校,学生发生意外事故,追究其班主任的责任。
3、每天值班领导、教师要提前到岗,维持好校门口秩序。未按时到岗或擅离职守,学生在此期间发生意外事故,追究值班领导和值班老师的责任。
4、室内教学,教师要遵守靠班制度,不迟到,不空堂。如果教师擅离课堂,学生放任自流,造成意外事故的,追究任课老师的责任。
5、室外教学(包括体育课、活动课),学生的一切活动须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若教师擅离职守,学生放任自流,造成意外事故的,追究任课老师的责任。
6、学生在校期间,教师不得随意让学生离开课堂、校园另做他事,或者让学生外出为自己做私事,期间学生发生意外事故,追究其老师的责任。
7、教师对学生有打、骂、赶出教室或训斥、讽刺、侮辱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其教师的责任。
8、教师要教育学生课间活动守秩序,做正当游戏,不追逐打闹或爬高;不玩刀具,远离火炉。班级教育不力,出现意外事故的,追究其班主任的责任。
9、教师要教育学生按规定路线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推搡,不起哄;要远离窗台,不把身体探出窗外。班级教育不力,出现意外事故的,追究其班主任的责任。
10、升旗、集会、外出等集体活动,因管理措施不力,造成学生纪律松散或发生安全事故,追究其班主任的责任。
11、不按学校课程安排上课;或未经学校批准,随意调换课程、增减课时、请人代课或代他人上课;造成影响或意外事故的,追究其相关老师的责任。
12、学生旷课逃学,科任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不在课堂或发现后未及时向班主任、学校领导通报;班主任发现后未能及时向学校和家长报告,因处置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其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
13、午、晚放学清校后,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留下学生,因特殊情况需把学生留在学校,教师必须始终陪伴学生,如果擅离职守,造成意外事故的,追究其老师的责任。
14、违反有关规定,擅自代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并向学生收费,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其老师的责任
15、未征得学校同意,违反有关规定,教师擅自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发生意外事故,追究其老师的责任。
16、值夜班、双休日值班或护校期间,未按规定时间到校或擅自离校,发生失窃及其他事故,追究值班老师的责任。
17、门卫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对进出学校人员(学生要有班主任的签字)、车辆、物资要作好登记、核对。若因工作失职造成事故,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责任内容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三、教学(安全)事故经学校最终认定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须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视事故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
1、约谈诫勉;
2、内部通报批评;
3、限期整改;
4、取消该学年评优、表彰奖励资格;
5、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6、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坏的,由行政部门直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四、本办法自2013年2月1日起试行。
第二篇:问责办法
邯郸市第四职业中学安全管理问责办法
一、总则
(一)为预防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强化责任追究,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教育稳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制度所称问责,是指对本校及其教职员工,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导致师生残疾、死亡或者重大安全隐患以及不良影响事件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三)学校安全稳定责任事故问责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法有序的原则。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本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问责情形
1.教职工体罚、变相体罚造成学生残疾、死亡,或者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标准或者明显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学生残疾或者死亡的;
3.因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导致发生火灾、溺水、触电、拥挤踩踏以及校车交通事故等,造成学生残疾或者死亡的; 4.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校外人员伤害师生,或者发生学生实施的校内暴力伤害等治安、刑事案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5.因管理失误导致师生食物、饮用水、药品、化学实验品中毒等事故,或者暴发、流行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 6.组织学生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或者将学校场所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及停车场的;
7.对有特异体质、患特定疾病或者受伤、生病的学生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造成损害后果加重、学生家长强烈不满的;
8.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以及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中未尽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造成学生残疾或者死亡的;
9.教职工在负有组织、管理学生的职责期间,对学生的危险性行为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有效制止,造成学生残疾或者死亡的;
10.教职工未将学生擅自离校、长时间未到校等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家长,致使学生下落不明或者遭受严重伤害的;
11.对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疾病的教职工未采取必要措施,造成学生残疾或者死亡的;
12.学校安全稳定事故被媒体报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13.对学校安全稳定事故瞒报、迟报、谎报、漏报而贻误事故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14.因工作失职,致使发生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或者罢课、罢教、罢考等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
15.因管理监督不力,导致师生参与邪教活动、非法聚集活动等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
16.因安全稳定工作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对督办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 17.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三、问责方式
(一)问责方式 1.约谈; 2.通报批评; 3.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4.责令公开道歉; 5.撤销荣誉称号; 6.取消当年评先树优资格; 7.调整工作岗位; 8.停职检查; 9.引咎辞职;
10.责令辞职或者解聘; 11.免职;
12.其他问责方式。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对学校领导干部实行调整工作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方式问责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学校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三年内不得提升。
(二)应综合衡量事故和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等情节,按以下原则适用相应的问责方式:
1.情节较轻的,实行约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问责;
2.情节较重的,实行责令公开道歉、撤销荣誉称号、取消当年评先树优资格、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问责; 3.情节严重的,实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者解聘、免职问责。
四、问责程序
(一)发生安全稳定事故后,问责决定机构应迅速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应会同公安、安监、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应当由两名及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二)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
(三)调查组应自成立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情况复杂的,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但整个调查工作应在30 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结束后应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对需要实行问责的,在调查报告中应提出初步问责建议,同时应向问责决定机构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等。
(四)问责决定机构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法意见,应当予以采纳。不得因被问责当事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五)问责决定机构依法作出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自作出问责决定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应制作《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决定书》(式样见附件),并送达被问责当事人。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
(六)被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 个工作日内向问责决定机构或者上一级部门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构或者上一级部门应在收到书面申诉的30 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七)被问责当事人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八)被问责当事人具有干扰、阻碍问责调查,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或者一年内两次及以上被问责的,应从重问责。被问责当事人具有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挽回影响,或者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主动承担责任的,可从轻问责。
(九)被问责当事人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或者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需要免去或撤销其职务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十)对应当问责的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决定机构未在期限内完成问责的,问责决定机构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党委、政府应责令其限期完成问责,并依照本办法对问责决定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不作为实行问责。
(十一)被问责当事人同时涉嫌违反党纪、政纪的,依照有关 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 理。
五、附则
(一)本制度所称造成学生残疾是指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2006)的标准,受伤学生的伤害程度构成一至十级伤残的情形。
(二)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稳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三)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能,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部门及县市区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县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具有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组织,公立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干部(以下称负责人),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改进工作与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一)制定、发布、实施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和行为的;
(二)违法授权或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相关职权,或者不依法对受委托者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的;
(三)在法定的条件和标准外附加条件和变更标准,要求或授意下属要求相对人提交与申请办理事项无关材料的;
(四)违法设定或者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行政强制措施的;
(五)截留、滞留、挤占、挪用救灾、抢险、防汛、抗旱、防疫、优抚、移民、救济、义务教育、人民防空、社会保险、征地补偿、农民的各项补贴等款物或转移财政专项资金及单位私设“小金库”的;
(六)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实施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措施的;
(七)干预、阻挠、对抗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执法权、执纪权、监督权,作伪证,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八)利用职权向相对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七条 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三)实干精神差,工作无起色,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第九条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臵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二)编报虚假数据、虚假成绩,欺骗上级和公众的;
(三)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公共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疫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四)隐瞒案件真相,歪曲案件事实,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
第十条 态度冷漠、作风粗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不实施组织施救或救助不力的;
(二)对下属请示汇报或反映要求解决的问题,故意刁难以及有其他不文明行为的;
(三)对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申诉不接待,不依法受理,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一条 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不从实际出发,违背群众意愿,搞政绩工程、形-5
(二)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对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袒护、纵容的;
(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或重大建设项目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
(四)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致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处臵不当的;
(五)对群众性、突发性事件处臵不当,激化矛盾的;
(六)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事件等紧急时刻,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的。
第十四条
其他需要问责的事项。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五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责。同时对应其工资渠道取消三个月的工作性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辅助工资;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负责人采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同时对应其工资渠道取消六个月的工作性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辅助工资;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加重问责,同时对应其工资渠道取消当年的工作性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辅助工资。
(一)一年内出现2次及以上被问责情况的;
(二)在被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威胁、陷害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采取不正当行为干预调查,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十八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协调进行初步核实(核查):
(一)县委、政府和上级机关及其领导的指示、批示、建议和通报;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三)行政机关、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
(五)工作检查和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六)新闻媒体的报道;
(七)其他渠道反映的。
第二十五条
初步核实(核查)的审批权限:
(一)对县委管理的干部,即现任实职的正副科级干部(含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需要进行初步核实(核查)的,应经县纪委书记或监察局长签批意见,报县委审核批准后,由纪委组织核实;
(二)一般干部(含股所级),需要进行初步核实(核查)的,应由乡镇纪委、县直单位纪委(纪检组)或党政办报同级党政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同级纪委、纪检组或党政办组织核实。
第二十六条
经初步核实,反映情况存在的:
委会或监察局局长办公会研究作出问责决定;一般干部(含股所级)由同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或行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作出问责决定。需采用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六)项至第(十)项问责方式进行问责的,县管干部由县纪委常委会或县监察局局长办公会研究提出意见,报县委、县政府批准作出问责决定;一般干部(含股所级)由同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或行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提出意见,报县纪委、监察局,由县纪委、监察局商相关部门或机关批准作出问责决定。
第三十一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问责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第三十二条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三十三条 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程序进行复查或复核,并根据复查、复核的情况,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第四篇: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尉犁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领导干部问责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防止行政过错行为发生,根据《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规定,结合尉犁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教育与惩戒相结合、过错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 在执行上级的决策和部署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问责范围:
(一)不认真执行国家、自治区、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上级领导以会议、文件、批示等形式作出的指示和交办的工作任务;
(二)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完成单位确定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的;
(三)不正确执行单位依法作出的决策和部署,给公共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或者影响单位整体工作部署的。
第五条
对违反规定进行决策,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超越职能权限擅自决策的;
(二)重大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议事规则进行决策的;
(三)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的;
(四)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引发群体性上访问题或者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
第六条 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
(二)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妥善、有效处理的;
(三)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对重大公共事件隐患发现后不依法采取措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采取行政措施违法、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对涉及非公经济人士合法利益的重大问题不及时解决或者对非公经济人士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第七条 对不认真履行内部管理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未能建立、完善和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反映强烈的;
(二)对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的;
(三)指使、授意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
(四)因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第八条
对不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公共场合发表有损单位部门形象言论的;
(二)违反规定泄漏国家秘密或者所掌握的工作秘密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掌握的未公开信息为自己或者亲属牟取利益的;
(四)对配偶、子女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的;
(五)其他因失于检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第九条 在本制度之外的其他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应当进行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十条单位负责人有本制度规定的问责情形或者依据下列问责信息,可以提请统战部部务会议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署名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检举、控告材料;
(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审计、行政监察等监督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本部工作考核结果;
(六)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七)其他反映对负责人存在问责情形的材料。
在决定提请统战部部务会议启动问责程序前,可以责成有关负责人当面汇报情况,并进行诫勉谈话。
第十一条 对负责人被问责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责令公开道歉;
(四)内部通报批评;
(五)责令辞职;
(六)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采用前款第(五)项、第(六)项方式问责的,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二条
有问责情形的负责人辞职的,不再依照本规定追究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追究其他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对负责人作出的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决定,应当书面告知本人。
第十四条
被问责的负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申诉。
第十五条 被问责的负责人拒绝执行问责决定的,依照管理权限免去其职务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六条 对负责人被问责的情形是由其他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造成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尉犁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尉犁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扶贫问责办法
**镇扶贫工作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切实推动全镇扶贫工作任务有效落实,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办法》、《区机关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试行)》等规定,结合全镇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镇承担扶贫工作任务的所有单位和各级干部。
第三条 对单位和干部的问责,坚持从严要求、实事求是,惩教结合、有利工作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四条 组织领导不力,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1、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没有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的。
2、对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服务指导不到位,项目资金安排不及时,影响全镇工作进度或受到上级批评的。
3、在扶贫工作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社会影响的。
—1—
第五条 政策执行不到位,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1、对扶贫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学习贯彻不及时,措施不具体,贻误工作的。
2、对扶贫有关政策掌握不准确,执行中出现偏差,造成工作被动的。
3、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打折扣、搞变通,敷衍塞责,或协调配合不力,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全局工作的。
4、在各级督查调研中发现严重失误,受到上级批评的。
第六条 工作业务不精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1、对扶贫业务学习不重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基础资料不完整,表册填写不认真、不规范,大数据管理平台缺项漏项或数据不正确,逻辑关系存在错误,造成全镇数据出现偏差或受到上级批评的。
2、因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出现失职、失误,被有关媒体、网络曝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3、对上级督查、调研中指出的问题,整改不力,或未能限期完成,再次被通报批评的。
第七条 工作作风不扎实,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1、扶贫规划制定不完整、不科学,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推动工作不力,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形成“数字脱贫”、“假—2—
脱贫”,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2、因贫困户认定不准确、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群众意见大,发生影响恶劣的上访事件或媒体负面报道的。
3、帮扶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单位联系贫困村工作不力;干部联系帮扶应付差事、走过场;
4、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挤占、截留、挪用扶贫资金,违反项目招投标管理和资金管理使用相关规定的。
第八条 工作任务未完成,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问责:
1、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等原因,贫困村没有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影响了全镇整体工作的。
2、因帮扶组织领导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未完成扶贫工作任务,影响了当年对镇扶贫工作考核的。
第九条 其他违反扶贫工作有关规定的情形。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条 问责的方式:约谈、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调整(停职检查、调离岗位、责令辞职、降职、免职);
第十一条 被问责人员的行为构成违反党纪的,视情节情况,给予党纪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
—3—
除党籍;
第十二条 被问责人员的行为构成违反政纪的,视情节情况,给予政纪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十三条 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十四条 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第十五条 有第四至第九条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给予约谈、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调整。
对领导干部给予组织调整问责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对垂直管理部门问责人员、第一书记的问责,由镇党委提出问责建议,上报区委并通报给相关主管部门。
因集体决策失误需要问责的,应当按照领导干部各自在集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问责。
第十四条 内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问责的,当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党员干部受到问责的情况,要列入干部提拔任用的考察内容。受到调离岗位问责的,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受到责令辞职、降职、免职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有关问责事项,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镇纪委、扶贫办负责解释。
—4—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区**镇党政办公室 2017年4月11日印发
(共印100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