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

时间:2019-05-15 00:0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

第一篇: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

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

李园春

(作者系泉州市公安局油城分局副局长通讯地址:泉州市泉港区生活区油城公安分局 邮编:362800)

摘要: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运用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紧密结合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具体实际,对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指出,提高从事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信访民警的自身素质与办信办文质量,对于塑造警察组织形象,实现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警察组织 公共关系 信访工作 队伍建设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与WTO运行规则的逐步接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可能继续增多,人民警察组织建设和执法领域也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将会通过信访渠道不断反映出来。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成为影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警察组织正常运行、干扰党政领导和各级警察组织领导的突出问题。因此,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一项事关警察组织形象建设,事关警察组织职能目标实现,事关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全局的重要工作。笔者在基层警察组织曾经常参与信访接待和信访问题的处理,在泉州市公安局机关工作期间更是具体从事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对于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形象建设的一些问题颇有体会。

一、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从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定位上看。

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县级以上警察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警察组织处理的问题。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各级警察组织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警察组织依靠群众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优化警察组织形象,促进警察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好坏,是一个警察组织运行状况、执法水平、队伍素质、民警作风和治安情况的综合反映。可见,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它不但与警察公共关系具有客体要素的相一致性,其工作的对象即公众包括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而且具有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警察组织以公众为对象,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以传播沟通为手段,以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双向均衡为原则,以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为基本信条与公众联系沟通,促进良性互动,谋求公众理解支持的活动。

2、从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职能上看。

首先,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体察民情民意的“寒暑表”,具有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的职能。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从诸多方面采集了公众对警察组织形象、警察组织行为、警察个体行为评价反映和态度意见等信息,及时监测了影响警察组织目标实现的公众情况和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次,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发挥政策的“调节器”,具有协调咨询、参与决策的职能。加强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是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警察组织的信访部门在行使直接调查处理信访问题,向下级机关交办信访问题并进行督促检查,向有关业务单位转办、督办和要求协办信访问题,纠正下级机关对信访问题不恰当的处理等四项职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第三,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是警察组织联系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的桥梁,具有传播职能和形象塑造职能。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这种窗口和桥梁作用,把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在警察公共关系中,就是一种通过传播沟通影响公众的活动。它在广泛收集公众对警察组织评价等各种信息的同时,也把警察组织的各方面有关信息传播给相关公众,使公众更好地了解警察组织,实现了相互沟通、释疑解惑、彼此了解。第四,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具有危机管理职能。产生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是警察组织或警察成员素质低下,执法执纪不公,越权行政,有的甚至严重地侵害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这些问题极易造成警察公共关系的危机,破坏警察组织形象建设,有的甚至直接导致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任其发展,势必造成警民关系恶化,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后果。因此,警察组织的信访部门在协调、组织、参与此类信访问题的调查处理,也是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管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预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而且当这种危机发生时也可以为组织领导果断应对处理危机作好参谋。

3、从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看。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做得好不好,信访问题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直接反映了警察组织对社会公众的责任问题,直接反映了警察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执法能力,直接反映了警察组织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态度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地方警察组织信访问题的多寡和信访工作成效的好坏,也体现了警察组织形象建设水平。一方面,警察组织如果善于倾听公众的呼声,体察百姓疾苦,多方施策,妥善处理好各种信访问题,必然会赢得社会公众的拥护支持,必将有力地促进了警察组织形象建设。另一方面,警察组织坚持从自身做起,真正从公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警察组织形象和民警形象塑造,大力提高各项警务活动运行效率,积极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安定隐患,更好地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警民关系密切了,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必然会减少。既或是有公众反映了这样那样的信访问题,也能够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了解,很快地加于妥善解决,实现警察组织与社会组织、公众关系新的和谐。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着力解决警察组织信访问题,有利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加强了警察组织的形象建设,又有利于警察组织信访问题的解决,减少和遏制警察组织信访问题的产生。

二、信访民警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塑造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公众,推动工作。如果说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警察组织形象的“窗口”,那么,信访民警就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大使。拥有一批素质优良的信访民警,是展示警察组织良好形象,顺利开展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前提条件。信访民警要通过自身在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法律、学识等方面的修养,塑造形象,以自已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信访公众,推动信访工作。

1、信访民警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信访公众具有影响力。

信访民警的道德情操包括政治道德、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信访民警的政治道德决定其在从事信访工作的政治立场、行为态度和价值取向。信访民警要养成良好的政治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地遵守长期为公众恪守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待人情真意诚,处事光明磊落。认真履行警察组织对社会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按照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通过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加强自我修养,锻造自己的人格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信访公众,使信访公众对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感和信任感,愿意与你交谈沟通,进而自觉地配合你解决信访问题。

2、信访民警要有深刻的情感世界,对信访公众具有亲和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往往伤害了信访公众的感情。因此,信访民警必须有着美好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才能唤起信访公众相应的情感。要从各个渠道,培养发展、丰富自己的情感。深入信访公众,贴近信访公众,解决信访公众最盼、最急、最怨的信访问题。自觉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在接待信访公众、与信访公众相处时要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切忌冷冰冰的,不痛不痒,没有一丝的人情味。要向任长霞学习,接待信访公众不仅要态度热情友善,以礼相待,注意倾听、认真记录。而且要细心观察,关心信访公众的冷暖疾苦,多说一些安慰的话,多做一些感人的事。从为信访公众准备的一袋药、一餐饭和在信访公众伤口上关切的抚摸,体现出她内心深处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示出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信的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以自己充派的情感染公众,打动公众,对信访公众具有亲和力。

3、信访民警要有娴熟的业务知识,对信访公众具有感召力。

人民警察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业务性强。要准确地把握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所在,就要求信访民警必须具有娴熟的接访、办信、督查、调研的业务知识。倘若一个信访民警业务知识、法律知识贫乏肤浅,在与信访公众交流沟通时不知所云、不知所然。回答问题说不到点子上,只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甚至有悖于常识与法律规定,就难以说服信访公众。不仅不能息访息诉,有时反而会引起信访公众的反感、愤怒,反而会添乱,加剧矛盾。因此,信访民警只有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善于观察问题的研究问题,从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入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在为信访公众释疑解惑,做化解矛盾纠纷的思想教育工作时,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情理、合乎事理、合乎法理,对公众具有感召力。让公众信服你。

4、信访民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偏激的言行具有承受力。

信访公众之所以上访,相当一部份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有冤情、有委屈。因而在反映问题或接受调查时情绪易于激动,缺少理智,习惯于用形象和感觉来判断事物。有的甚至容易把一些心中的压抑和愤恨渲泄出来,产生一些偏激的言行。尤其是有些缠诉缠访公众,不愿接受信访部门的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固执偏见。对此,信访民警一定要有心理承受力,要善于忍耐,制怒慎行。坚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晓之以法,动之以情,讲明政策,说明利害。既或是对那些无理取闹、借机发难、诬告损害警察组织或警察成员声誉的言行攻击,也应冷静对待,根据事件的规模、程度、发展趋势,采取相应对策。切不可性情暴燥,图一时之快,鲁莽冲动。因言行不慎授人以柄,激化矛盾与信访公众产生隔阂,把自己也卷了进去,产生新的信访问题。

5、信访民警要有自如的协调能力,对信访工作具有推动力。

公众信访往往涉及几级警察组织,涉及警察组织各部门、各警种,有的还涉及与外地、外部门的问题。对于这些信访问题,信访民警要在警察组织党委、行政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信访问题的主要矛盾方面,积极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善于协调不同警种、不同部门的关系,争取警察组织内部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要善于协调警察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社区的关系,争取与他们达成共识,形成内外沟通、齐抓共管的环境氛围;要善于协调警察组织、民警个人与信访公众个人的关系,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增进了解、化解矛盾。总之,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自如地运用协调手段,调动各警种、各部门的力量,依靠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的力量,借助信访公众本身可以转化为我所用的力量,形成解决信访问题的合力,推动信访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办信办文质量,为实现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目标和警察组织形象建设服务。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中的接信接访、汇总呈报、交办督办、调查分析、答复反馈的每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信访民警的办信办文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警察组织信访工作的能力水平,体现了信访部门组织和信访民警的执法形象、服务形象、社会形象,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警察组织形象的总体评价。因此,信访民警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办信办文质量,使信访部门真正成为上级领导了解掌握民情动态的重要阵地,成为警察组织向社会公众展现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1.坚持办信办文的实效性原则。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办信办文的实效性原则,首先要求信访民警在接受信访公众来访来信时要及时地登记、归类,根据公众所反映个案的具体情况,及时地呈报给领导批示交办或直接转办、交办给有关部门。对于不属于警察组织管理的问题,也应按照《信访条例》和《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所限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决不能压着不转、不办。其次,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问题和苗头,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反馈、早控制。切不可瞒报、迟报、不报,贻误时机,造成危害。第三,信访部门在组织对有关信访问题的调查处理时,必须讲究方法,注重效率,不能久拖不办,久拖不决。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应当在调查研究之后及时形成,切不可只作调查不作报告。第四,对于信访问题的办理情况、办理结果,应在《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暂行规定》限定的时间内予以反馈说明。要强化督办手段,确立督办权威,提高督办落实的质量。对党委、人大、政府和上级警察组织关注、批示交办、督办的信访件,则应按照所要求的时限及时地呈报反馈或处理答复。

2.坚持办信办文的针对性原则。一方面,公安信访部门要针对不同时期事关稳定大局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者上级要求关注的具体问题,在信访阵地上实施监测预警,为领导提供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前瞻性的信息。另一方面要针对一个时期的警务工作中心,围绕警察组织顺利实现职能目标的全局,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在信访渠道上的公众对有关警务运作效能、警察组织形象建设等各种评价态度、建议意见的信息,为领导及时调整警务方式、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战略、形象塑造战略提供参考。此外,坚持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办信办文的针对性原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警察组织信访调查必须针对公众信访反映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展开,在其基础上的信访反馈也必须针对具体个案中信访公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和领导批示交办的具体要求,逐项逐条地回答反馈,而不是查非所疑,答非所问,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地把一些无关的事实情况塞进反馈内容之中。

3.坚持办信办文的客观性原则。真实客观地对信访公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真实客观地将调查结果提供给领导和相关部门作出决策;真实客观地将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告知信访公众,是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诚信公安,塑造警察组织形象,发展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要求。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办信办文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信访民警在办信办文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对信访个案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信访个案诸当事人(包括部门)的行为、作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使上级领导能够据此发现信访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存在的具体问题或者察觉信访公众进行信访活动的真实动机,为正确采取应因对策提供依据。而不是脱离实际,“盲人摸象”,满足于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或夹杂着个人的感情因素,不负责任地敷衍了事,应付过关。此外,信访部门对警察组织所面临的信访工作形势,特别是重点信访问题以及透过信访工作形势所反映的整个警务运行效率、警察组织形象建设、警察公共关系的形势也应真实客观地综合报告给领导和有关部门。不能在初访重访、群体访、异常访和息访息诉的有关数字上玩文字游戏,报喜不报忧。

4.坚持办信办文的合法性原则。由于警察组织享有法律赋予的执法权,警察组织、警察成员所开展的活动大多与执法活动有关,由此反映出来的信访问题也大多与法律法规有关。诸如,有的反映警察组织、警察成员不作为,不依法履行职责,或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滥用法律手段,侵犯公民权利等等;有的反映信访公众组织或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信访个案其他相关公众组织或行为人的不法侵害,要求警察组织予以受理立案,开展调查侦查,予以依法处理等等。警察组织针对这些问题所开展的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在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信办文。不论是受案调查,还是作出处理决定,都必须依法进行。即使是那些由于信访公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确属无理缠访缠诉的,也应依法予以答复,做好工作。此外,坚持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办信办文的合法性原则,还要注意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信访问题。许多信访问题存在的时间跨度长,有着历史的原因。在调查处理时应该根据现行法律有关追溯效力的规定和当时法律的有关规定,不能简单地以现行法律条文套用在过去发生的个案上;或者受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从本地、本部门的文件规定中寻找依据,而全然不顾这些规定是否与法律相抵触;或者机械地盲从于领导的批示,按照领导者意图行事,而没有认真分析领导的意见是否与法律相违背。5.坚持办信办文的严肃性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政策性强。有些警察组织信访问题涉及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处理稍有不妥,不仅会损害了警察组织形象,影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而且还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对社会稳定构成现实威胁。因此,信访民警要坚持原则,对一些事关法律和政策的问题,不能仅从个人的判断和好恶出发,把感想当政策地随便开口,造成新的被动。对于那些无中生有、无理取闹,甚至恶人先告状的信访公众,应当态度鲜明、措词严厉地予以训诫教育。对于个别别有用心,借机发难,甚至诬告、损毁警察组织、警察成员形象的不法分子要洞烛其奸,刚正果断,予以彻底地揭露,并予以依法惩处,以维护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的合法权益。坚持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办信办文的严肃性原则还体现在各级警察组织信访部门、信访民警信访办文的态度和文风上。信访办文不是吟诗作赋,不是绘画绣花,不能文过饰非,华而不实。要严肃纪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慎重、严谨、务实、认认真真地办信办文,让信访公众从警察组织的办信办文中切身看到警察组织和信访民警脚踏实地、真心为民的工作作风,看到警察组织和信访民警的良好形象,看到警察组织和信访民警认真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实际行动。

第二篇:提高民警素质创学习型警察队伍(xiexiebang推荐)

提高民警素质创学习型警察队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民警素质,建设学习型警察队伍。钟家庄监狱党委加强全体党员、民警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民警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提出争创学习型警察队伍,根据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系列措施。

监狱将民警原来的五五工作制,改为四六工作制后,监狱在全体民警都在岗的时间里,以监狱统一上课、统一开会、统一考核,克服了过去分批休息、学习不及时、开会不集中、考核不统一、民警交流少的弊端。每旬四天休息,六天工作,两天的时间全体民警集中学习交流和考核,有利的促进了各监区全体民警工作学习的连续性、统一性,做到了全员参加、不留死角,同时,规范了民警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在此监狱领导、机关科室人员和监区领导定期给民警上课,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考勤制度,并鼓励民警业余自学与定期学习相结合,监狱每月定期对民警统一考核,统一检查,将学习考核成绩与民警岗位津贴、季度评优、年终评优相挂钩,从而培养民警爱学、喜学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提高人民警察素质的要求与途径

提高人民警察素质的要求与途径(word)

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新时期人民警察所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 ,也是重塑人民警察新形象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到司法制度中则要求“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公安机关应认真贯彻上述精神 ,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 ,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执法育人、执法文明、人权和人道原则。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的尊严 ,保护人的合法权益并体恤人的自然要求。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 ,是公安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公安机关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确立新的执法理念 ,加强对执法的监督 ,促进执法的文明 ,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创造条件。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 ,维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公安机关要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 ,必须大力提高执法能力。因此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应该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机关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对于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来说 ,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别人执法犯法的问题依然不能完全杜绝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最终将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破坏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基础。因此 ,直面这些问题 ,认真加以解决 ,是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 ,重塑公安形象 ,提高公安队伍水平,发挥公安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实现公平与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中的应有作用所必须迈上的一个台阶。作为一个公安民警 ,则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夯实专业基础 ,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一、以人为本 ,提升人民警察的人文情怀

古往今来 ,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 ,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执法理念。一般来说 ,在专制和独裁制度下 ,执法理念往往是以惩罚为主 ,其目的在于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在资本主义初期 ,执法理念以报复为主 ,在他们看来 ,犯罪和违法对触犯法律者来说是一种“乐”,而惩罚对犯罪分子是一种“苦”,执法就是让他们“苦”大于“乐”。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执法往往以追求形式正义为名而忽视实质正义 ,带来的后果是形式主义乃至非正义。在社会主义国家 ,上述执法观已成为过去。前几年有学者提出的“人性化执法”,固然有一定道理 ,但其理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偏差 ,不宜作为我国的执法理念。而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警察执法的理念 ,才具有说服力。其理由如下 :

1.树立人本理念 ,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 ,做的就是关心人、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工作。不言而喻 ,关心人 ,就应当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 ,就应当尊重人的个性 ,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解放人 ,就应当打破束缚个性发展的各种枷锁 ,调动人的积极性 ,实现人在各个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由此看来 ,做思想政治工作 ,一刻也不能无视人的本质 ,一刻也不能放弃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在实践中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一成不变、照本宣科地讲空洞的大道理 ,其效果不仅不好 ,反而会使民警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 ,影响民警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完善。实践证明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人为本 ,着眼于民警的利益和需求及个人的合理发展 ,贴近现实 ,贴近生活 ,真正体现出人情味 ,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实实在在 ,被广大民警接受 ,从而极大提高民警的人文素质。

2.树立人本理念 ,提高公安窗口服务质量

以人为本 ,突出人性关怀 ,才能凸显人民警察的爱民本色。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要务 ,把实现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为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更舒心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公安管理的制度设计、操作运行应充分而明确地把对人的物质需求、物质利益及精神需求的合理满足放在首位。一方面 ,通过管理活动充分保障个体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发展权及其相关的延伸性权利;另一方面 ,逐步加大对精神性权利的保护力度 ,把对个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置于核心地位 ,促使个人在法治前提下充分行使权利并不受干预 ,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独立自主地追求生存与发展、价值与尊严、福与快乐的权利。

3.树立人本理念 ,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构建和谐社会 ,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产党崇高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离不开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共产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完善。因此 ,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部门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必须积极地探寻适合自身的实践路径。

在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中 ,以人为本是基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实现和谐社会 ,就要求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 ,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 ,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 ,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 ,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缺少其中任何一条 ,就不是以人为本 ,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 ,公安执法首先要突出个人权利观念。亚里士多德曾讲过“即使最完善的法制 ,而且为全体公民所赞同 ,要是公民们的情操尚未经习俗的教化陶冶而符合于政体的基本精神(宗旨),要是城邦订立了平民法制 ,而公民却缺乏平情

绪,……这终究是不行的。[2 ]这就是说 ,公民对法的精神的理解和内化对于法治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公民应充分理解国家与法的存在的正当理由 ,以及国家权力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同时 ,公安机关还必须关注公民的主体性观念。主体性观念是公民现代法治观念的重要方面。在法治社会 ,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人 ,是主体的存在 ,同时 ,尊重他人作为人的这种主体性。川岛武宜指出“近代法意识的最根本的基础因素是主体性的意识。[3 ]事实上 ,也确实是因为公民的参与意识的提高 ,才奠定了现代法治国家的以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为宗旨的宪政基础。公民通过参与国家政治而获得的体验和积累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政素养;而法治国家又需要通过广大公民的各种参与 ,达到其成员的心理认同 ,维持政治系统的良性运作。

二、执法为民 ,彰显人民警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由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文化修养、内在气质、表形象、办事风格以及交易能力等诸因素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文素质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今我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人文素质是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公安队伍来说 ,加强执法为民观念 ,则是实现人民警察人文素质深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

1.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理论学习,端正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领导带头是关键 ,落实制度是基本保证。“要充分认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新思维、新观念 ,但它又直接来源于学习与思考”。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 ,使公安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郑重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 ,如何组织公安民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 ,把保障人权这一重大要求贯穿于执法为民指导思想的始终 ,领导带头学习极其重要 ,否则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党历来强调要重视学习”,江泽民同志对全党提出的“三讲”,第一讲就是讲学习。学习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事业都关系重大。任何事物总是动态发展的 ,学习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规律的过程 ,且必须是无休止的反复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因此 ,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形成越学越感到有收获、越学越想学的风气 ,同时 ,制作为调整工学矛盾的手段 ,并在组织保障上加强领导检查督促 ,抓好落实。

2.创新工作理念

创新工作理念是指窗口单位领导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民警改变传统的以管人者自居的观念 ,树立与以人为本和“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这包括服务理念、效率理念、人权理念和法治理念。近年来 ,服务理念在各个行业都悄然兴起 ,而对于公安工作来说 ,服务理念就是要求人民警察在各个为大众服务的环节都要做到细心、谨慎、热情、周到。效率理念要求在工作中 ,尽量减少程序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公共的物质、实践等成本的投入 ,要以公众满意率作为判断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人权理念是指人民警察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 ,在各项工作中 ,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把老百姓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法治理念要求人民警察必须严格执法 ,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件、标准、程序、内容办事 ,不徇私情。

3.强化自我监督

在新时期 ,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履行“依法行政”的执法要求。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 ,我们必须要求公安执法要有法必依。必须要对公安执法进程中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 ,必须强化对公安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并将具体案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办案人员的身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一切权力都有走向腐败的趋势 ,绝对的权力走向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经

验”。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必须通过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制约公安机关手中的权力。同时 ,必须强化公安民警依法定程序办案的意识和习惯 ,努力使他们养成按程序要求办案的法治观念。而按照相关程序法的规定 ,警察在介入每一起案件之前 ,特别是强制调查之前必须向被调查人表明身份 ,通过这一行为来说明其执行公务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使被调查人履行协助调查的义务;同时警察在调查时应将调查的目的、时间、场所、范围等事先告知被调查人 ,并告知调查的理由。这就要求所有的公安民警都必须逐渐养成依法办案的观念 ,即按程序办事。事实证明 ,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案件 ,如果每一位公安民警能够按照“正当程序”的有关规定来处理每一事件 ,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在公安行政的进程中已经建立起一道能够有效保护相对人利益的屏障。当然所有这些理念都必须建立在对那些不能依法行政的公安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的基础上。

新时期 ,以人为本是我们公安民警自身素质提升的根本要求 ,执法为民是落实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努力提高公安民警的人文素质 ,努力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忠实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听从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参考文献 ]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72.273.[2 ]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 ].北京 :商务印

书馆 ,1985.275.[3 ] [日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 [ M ].申政武 ,译.北

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53.

第四篇: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三是公安宣传工作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其一脉相承。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三)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四)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人民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三、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目标

警察形象应是人民公仆形象,让人民满意的形象。因此,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民警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树立起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严格执法的文明形象、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和安于淡泊的廉洁形象。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改善警民关系,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使人民警察高大形象在群众中不断得到升华。

(一)内强素质。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斜”。说到底,一个部门的形象是自己树立的,警察形象的好坏不是由别人吹捧或批评所决定的,是警察自己掌握着形象毁誉的“切换键”。因为,警察形象中的仪表形象、社会形象是外在的,而服务形象、执法形象是内在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在形象决定和制约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又是由素质决定的。因此,要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在提高素质上花气力,着重提高警察自身素质和管好警察自己。

1、提高民警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五个意识。一是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入世之后,政府的职能已由“管理”向“服务”转化。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服务”决不是警务工作份外的负担,而是一种法定的、必须履行的职责,是应该提倡的职业精神和美德。因此,新时期的公安机关是集专政、打击、管理、服务于一身的多元职能的公安机关。民警只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中,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群众满意。二是宗旨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只有增强宗旨意识,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树立起人民警察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三是“诚信”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诚心为善并付诸实践,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这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也是我国加入

WTO后的公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安机关的信用是政府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公安机关既要做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四是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追求平等、尊重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尊重法律、保障人权”是现代警察所必须树立的执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执法为民,实现司法公正,在群众心中树立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执法的文明形象。五是形象意识。形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象反映素质,折射作风,表现文明,影响声誉,影响环境,所以有人说:“形象重于生命”。“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社会形象”,这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公安大讨论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警务活动和民警管理。良好的形象,要靠制度规范和制约。只有通过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行为、装备进行规范,有效提高队伍的工作效能,重塑“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才能有效改善警民关系,实现警民共治。一要继续贯彻落实“五条禁令”、《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加强警容风纪形象建设。警容风纪是警察形象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展示警察风貌的窗口。人民警察讲究礼仪,保持严整的警容,目的在于展示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做到举止文明,令行禁止,朝气蓬勃,雷厉风行,在行为举止方面显示出人民警察的威严,把他们铸造成新时代人民卫士。二要健全业务培训机制,落实业务知识培训制度。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严格培训,有效提高民警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实战技能,才能保证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改善执法形象。为此,要努力提高队伍的科技水平、执法水平、行政管理水平和口才交际能力。三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使民警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队伍纯洁。要大力推行岗位目标责任、末位淘汰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制度,增强广大民警竞争和危机意识,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民警的岗位责任感和荣辱感,以良好的工作姿态树立人民警察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要以“治长”为重点,以“从严”为核心,建立健全从严管理队伍的制度,坚持教育与处理并举,对民警实行“严治、严管、严教、严查”,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用人制度,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从源头上把住进人关,大力清理不合格人员,下大力气治理和解决刑讯逼供、滥用职权等问题,并将其与“治警打假”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队伍纯洁。

3、解决经费保障,改善警察形象。解决经费保障,让警察不再有后顾之忧,势必极大的调动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安定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治安环境的进一步好转,有利于改善警察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意义重大。

4、提高公安工作绩效,努力创造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社会稳定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稳定第一的思想,把维护稳定置于头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这是树立人民警察社会形象的基本要求。

5、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形象转变。警务公开是把为人民服务承诺落在实处,使为人民服务具体化和规范化。实施警务公开,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和警察合作的盲目性,增加了公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警察加强服务意识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形象建设。

(二)外树形象。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要树立起良好的警察形象,除了警察自身表现要好外,更要借助外力,提高警察的影响力。外树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展示现代人民警察新形

第五篇: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2、日常执法工作不尽人意。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产生较大的距离,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二是部分民警执法不够规范,以罚代刑、以罚代教、以罚代拘等“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三是公安宣传工作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民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民警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二)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

1、期望过高,失望越大。相当一部分群众把民警当作“神”而不是当作“人”来看,他们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又是排忧解难、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然而,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进而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

2、认识偏颇,混淆视听。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甚至鄙夷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对一些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失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3、认知有限,造成误解。由于部分群众法律知识有限,对刑法等实体法有所了解,而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的执行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例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因人犯“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徇私舞弊的司法~行为,由此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一是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其他部门一遇上难办的事就让警察去管,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从而损害警察形象;二是非警务活动过多,损害警民关系,影响民警的执法形象。

2、鱼目混珠,损害形象。

六、七十年代,穿制服、戴~的行政执法者唯有公安一家,在老百姓眼里公安机关就是“~”,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有着绝对权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多,工商、交通、财税、城管、卫生及联防保安等各式“~”满天飞,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假冒警察招摇撞骗,严重影响了“~”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威望,也使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

3、保障不力,经费不足。首先,因公安经费保障不足,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的文明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战役过多,超负荷工作,而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民警的执法服务形象。

二、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公安民警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建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

下载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信访民警素质,推动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与警察组织形象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与旅行社形象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与旅行社形象1、把导游看成自己的职业,而不是把赚钱看成自己的职业。 2、博览群书,处处留心。 3、学会用心去爱,爱自己、爱亲人、爱周围的一切、爱可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 摘要:“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提高农民的素质迫在眉......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5篇材料)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

    如何提高团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建设

    如何提高团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建设莱钢就像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何推进企业青工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团干部就必须要拥有极高的素质与能力。我个......

    关于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

    建设新农村必须做好提高农民觉悟与组织农民的基础工作

    建设新农村必须做好提高农民觉悟与组织农民的基础工作许文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年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文件,制定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