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关于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通知
局所属各单位:
近年来,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在促进测绘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审计署2009年审计发现,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在运行中存在事企不分、侵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权益、管理不规范,甚至违法乱纪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测绘事业的发展。为切实维护测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权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发〔2010〕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规定,决定对局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的原则
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理顺测绘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各有关事业单位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要规范所办企业经营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以所办企业的繁荣壮大促进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清理整顿的范围和重点
清理整顿的范围: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
清理整顿的重点:产权不清、事企不分、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事业单位加挂企业牌子)的;效益低下、无发展前景的;经营管理混乱的;侵占事业单位利益(无偿或低于市场价格占用事业单位资源、以事业单位名义承揽业务、对所属事业单位无合理投资回报)的;存在严重违法经营等行为的企业。
三、清理整顿的方法
局属测绘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按照调整优化、整顿规范、明确股权结构、合并、撤消等方法进行。
对经营状况良好、在促进测绘产业发展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要根据测绘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对投资不实、产权不清、经营管理混乱的企业要进行整顿规范。
对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单位没有控股权的,要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并按程序、分步骤实施。
对经营方向及业务重叠的企业,要根据测绘产业发展方向予以合并,实现规模效益。
对于效益低下、无发展前景,侵占事业单位利益,严重违法经营的企业,属于单位控股的,要坚决予以撤消;属于单位参股的,要予以脱钩。
四、清理整顿的要求
(一)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对所办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人事、纪检监察、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走过场。
(二)各单位要按本通知要求,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提出清理整顿的具体方案。对由于企业清理整顿可能产生的资产重组、业务衔接、人员安置及社保等方面问题提出妥善处理办法,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确保清理整顿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三)各单位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对政策明确的要边整边改。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的要求,加强干部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企业兼职,经批准在企业兼职的人员,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同时享受双重待遇。
(四)各单位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要健全和完善对所办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出资有责任,经营有考核,监管有措施,投资有回报。实现产权清晰、事企分开、经营规范。
(五)各单位清理整顿方案应于9月30日之前上报国家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
二0一0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企业终止后债权债务的清理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企业终止后债权债务的清理
一、企业终止怠于清算引发的诉讼问题
近年来,怠于清算的现象日趋普通,在诉讼程序中如何确定这类企业及其股东的诉讼主体地位,关系到终止企业的债权实现和债务落实等实际需要,成为民商案件面临的难题之一。问题主要集中为:已终止而未清算的企业能不能以原有企业名义起诉、应诉?该企业的股东能不能代为起诉、应诉?
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发生终止的事由后,应严格按照《民法通则》或《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对外一切民事行为,包括起诉、应诉都必须以清算组的名义进行,原企业不再享有民事诉讼地位,该企业的股东也不能代为起诉、应诉。
另一种意见认为,企业终止后有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的,以清算组为诉讼主体;没有成立清算组的,应以清算主体(即负有企业清算义务的主体)为诉讼主体,该清算主体可以起诉、应诉。按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和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的股东或有股东性质的开办者、上级主管部门都是企业的清算主体。这些清算主体可以直接代替终止的企业起诉主张债权,并以终止企业的资产偿还债务。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已终止而未清算的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例如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虽应停止清算范围外的一切经营活动,但在清算程序结束前,该企业法人或清算法人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可以原企业或清算组的名义参加诉讼。
然而,上述几种思路仍不能完全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亦有矛盾之处。
如果严格地将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完全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不能起诉应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尽快成立清算组织,以清算组的名义对外主张债权,但亦会有很多只有债务没有债权的终止企业籍此逃避被追诉的责任。因为当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不能作为被告应诉时,其债权人则必须等待该企业成立清算组,才能提起诉讼;或者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企业突然终止,则需中止诉讼,待该企业成立清算组后才能继续诉讼程序。倘若该终止企业始终不成立清算组,债权人便永远无法行使诉权,既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也会增加法院中止审理的积案。这样绝对严格地要求终止的企业必须由清算组作为被告应诉,会使债权人或法院实际承担了债务人怠于清算带来的不良后果,反而难以实现清算制度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如果允许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享有完全的民事诉讼地位,既可以起诉也可以应诉,虽然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确定诉讼主体,但在理论上似乎混淆了股东、企业法人、清算法人的界限,在实践中也会使法定的企业终止清算义务落空。在无须进入清算程序即可起诉主张权利的条件下,终止的企业法人及其股东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商事行为主体,在主观上并没有组织清算的需求。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很可能只选择从事对其有利的行为,如主张债权等,而对清理财产偿还债务或交纳税款等则消极回避,久拖不理。在终止企业的股东可以作为原告代为起诉主张债权,并实际受偿的同时,该股东作被告应诉只需承担组织清算的义务,以被清理企业而不是股东的财产还债。这样一来,股东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对等,对股东有利,而对其他债权人和债务人显然不公平。企业解散而不清算,往往使该企业法人及其股东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最终是原企业下落不明,财产去向不明,所欠国家的各种税费无法收缴,债权人无法追偿,生效的判决也无法执行。因此,怠于清算的企业以其股东或原企业法人的名义起诉主张债权,实际上是一种规避法律,不履行法定清算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对
《公司法》规定的清算制度的破坏。因此不宜允许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享有代替清算组直接提起诉讼的地位。
第三篇: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阜政办〔2008〕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阜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十四日
阜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阜阳市市直财政供给单位小汽车补充和更新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各种机动车辆处置。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是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机动车辆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的行为。
机动车辆处置形式包括无偿调出、报废、出售、更新等。
第三条 机动车辆处置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受理
1.机动车辆所有单位拟处置车辆,须向市政府或市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车辆购置时间、购置途径、车辆状况、处置原因、处置形式等。申请应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或转报。
2.市财政部门根据机动车辆所有单位的车辆处置申请或更新机动车辆申请,研究提出处置意见报市政府或直接告之申请处置机动车辆单位。
(二)车辆收缴
1.无偿调出的车辆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部门办理资产转移和监交手续,车辆方可交接,并办理变更或转移登记等。
2.必须报废的车辆,由所有单位根据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提供的车辆报废告知单,向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市财政部门批复后,车辆所有单位应将报废车交付有资质的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并按《机动车登记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应当在市财政、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报废的机动车进行拆解,严禁将报废车辆倒卖。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对报废的机动车辆应事先告知,不得拒绝提供相关信息。
3.直接交由财政部门处置的车辆,车辆所有单位须报送《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车辆收缴清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车辆移交,并提供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出具的车辆违规、违章、年审及车辆主要零部件(发动机、车架等)更换情况。
4.更新车辆的单位必须在提取新车前,将旧车移交市财政部门。
5.涉案车辆由办案单位申请移交。
(三)中介选择
按照“资信好、服务优、费用低、效率高”的标准,由市财政部门通过公开竞标方式选定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
(四)评估确认
车辆有偿处置必须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车辆价值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由市财政部门审核确认。
(五)市场交易
车辆拍卖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拍卖应以评估确认后的价值为底价,如交易价低于评估价的90%,须经财政部门同意。拍卖成交后,有关单位应协助拍卖机构和买车方办理车辆过户手续。车辆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市财政部门应督促拍卖机构办理结案手续,及时收缴车辆拍卖款。
(六)资金管理
机动车辆处置资金由市财政专户管理。
(七)帐务处理
机动车辆处置单位应依据市财政局出具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车辆收缴清单》和《车辆处置批复》等文件资料,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进行帐务处理。
第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纪检监察、财政、公安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机动车辆所有单位擅自处置机动车辆的,收缴处置收入,并依法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二)被处置的机动车辆有2次以上10次以下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由机动车辆所有单位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受第2次以后所有违法行为的处罚;
(三)被处置的机动车辆有10次以上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未按规定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超过2次以上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由机动车辆所有单位补办检验手续,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受第2次以后所有违法行为的处罚;
(四)报废车辆交付回收企业前,因人为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毁损或主要零部件被更换的,对车辆所有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责成相关责任人折价赔偿或恢复原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条 市监察、审计部门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处置进行监督。
第六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市政府出台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豫政办 〔2010〕137号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行为。财政差额供给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参照本办法执行。其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配备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与业务用房、公务车辆、办公设备、办公家具、教学科研设备和体育器材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配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购置、建设、调拨、调剂、租赁和接受捐赠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 省财政厅负责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统一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批准资产购置计划,监督和规范资产配置工作。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指预算主管部门,下同),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并监督和规范其资产配置工作。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并监督和规范其资产配置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工作,并接受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和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六条 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依法合规、保障需要、科学合理、调剂优先、节俭使用、共享共用、严格标准、预算约束的原则。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单位资产存量、资产使用情况、财力状况和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合理申请配置资产。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配置资产时,首先应当从现有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满足配置资产需要,避免资产重复购置与浪费。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配置大型仪器、教学科研设备等价值较高的资产时,首先应当考虑通过共享共用方式解决;无法解决的,按照保障需要、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
第十条 省财政厅建立省级政府公物仓,将有关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主要包括:省级举办重大会议、大型活动购置的资产;成立临时办公机构,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申请购置的资产;上级部门组织考核、检查、验收、评比,由接待单位申请购置的资产;单位上缴的资产;政府罚没物资;单位申请处置的资产等。
第二章 资产配置条件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机构设立或者变更;(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新增职责和工作任务,且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四)未达到配置标准或者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更新;(五)其他应当配备资产的情况。
第十二条 因机构设立或者变更需配置资产的,由新设立或者变更的单位根据单位职能、人员编制和资产存量状况,以调拨、调剂为主要方式提出资产配置方案,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新增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任务需要配置资产的,应当先通过内部或者省级政府公物仓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未达到配置标准的,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逐步到位。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需要更新的,在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后,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三章 资产配置程序
第十六条 资产配置计划由需要配置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十七条 使用财政预算资金配置资产的,按以下程序报批:(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根据资产使用需求、存量资产状况和资产配置标准,编制本单位下一资产购置预算,并随部门预算一起报省财政厅审核。(二)省财政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资产存量、本级资产配置标准和财力状况,审核编制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预算,并将其列入部门预算。(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预算经批准后,由省财政厅批复省级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批复的资产购置预算,安排本单位资产购置。(四)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时,应当按预算批复将资产购置意见列入资产购置计划报省财政厅,经批准后在资产购置预算内执行。在预算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资产配置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及资产购置说明,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直接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十八条 未纳入资产购置预算管理范围,单价5000元以下、批量5万元以下资产,原则上由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自行购置。对单价较高或者一次性购置数量较多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经省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配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省财政厅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非明确安排有设备购置的上级补助资金或者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进行资产购置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用其他资金购置资产的,事业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应当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部门应当于审批后30日内将审批情况报省财政厅备案。
行政事业单位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应当及时入账,并在配置后30日内,经主管
部门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备案;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由其省级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备案;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直接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的,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四章 资产配置标准
第二十二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指对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和技术性能的设定,是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安排资产购置预算、实施资产采购和对资产配置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省财政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资产配置标准另行下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财力状况、技术水平以及资产普及程度等因素适时调整。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规定配置标准。无资产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资产购置计划批复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购置计划进行资产配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购置资产。未经批准购置资产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的,不得办理购置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后,应当及时对配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资产卡片和资产账目,将相关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按照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七条 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履行国有资产配置管理职责,加强对国有资产配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资产配置中的各种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
第二十八条 省财政厅应当会同省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配置或者超计划、超标准配置资产的,拒绝对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进行调剂的,拒绝将有关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由省财政厅对已经购置的资产进行处置。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具体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相关资产的配备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车辆的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及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清理规范行政职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展与协调专题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邢台市政府印发《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职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
【颁布文号】邢政〔2010〕8号
【颁布时间】2010-3-29
【失效时间】
【正文】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职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邢政〔2010〕8号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职权的实施方案》 已经市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九日
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职权的实施方案
为规范“职权行为”,推行“阳光权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优化发展环境,根据《河北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定》,市政府决定对市级行政职权进行一次全面清进规范。为保证清理工作有序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总体目标,对市级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目的是“摸清权力底数、明晰职责分工、编制运行流程、规范职权行为、加强权力监督”,确保行政职权“依法、公开、规范、高效、廉洁”运行,为推进邢台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制度保障。
二、清理原则
此次清理,主要把握三项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行政职权事项的确定,要以现行有效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职能为依据,防止出现越权或缺位现象。
(二)精简效能原则。对应当保留的职权运行环节,能精简的精简、能压缩的压缩,做到流程简明。
(三)属地管理原则。国家垂直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职权,一并纳入此次清理规范范围。
三、清理依据
(一)现行有效和新颁布尚未施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于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职权,一律予以取消或废止。
(二)部门“三定方案”。对于个别部门已按机构改革方案作出调整,而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及时修改,以及市政府根据法律、法规授权确定给有关部门的行政职权,均以“三定方案”为准。
(三)具有相应等级的规范性文件或有权机关的批准文件。
四、清理范围
(一)主体
所有市政府部门和实行垂直管理的驻市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附件1)。
(二)职权类别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收费、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
非行政许可审批;
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监督检查;
其他行政管理权。
五、方法步骤
清理规范工作自4月初开始,6月底结束。具体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行清理(4月1日—4月30日)。各部门按要求自行清理行政职权。清理完毕要出具清理报告,连同清理表及流程图一并报市清理办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确认(5月1日—6月20日)。由市清理办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行政职权清理表和流程图进行审核确认。
第三阶段:审定。审核确认后,于6月底前由市清理办将市政府和各部门行政职权清理规范结果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定。
第四阶段:公布实施。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向社会集中公布。各部门还要将行政职权目录及流程图编制成静态信息,建立数据库,辑印成册,公布社会,接受监督。
同时,建立行政职权动态调整长效机制。今后,凡行政职权依据发生变化或机构职能调整的,各部门应在法律法规规章公布或者机构职能调整确定后10日内,按要求向市政府法制办申报审核。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予以回复,部门自接到回复之日即调整行政职权数据库,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专人负责。各部门要对此次行政职权清理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门清理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法制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对清理上报的行政职权清单,部门要集体讨论决定,最后由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二)全面准确,避免遗漏。行政职权目录应当“依法、准确、完整”地表述,注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和具体条款以及行政职权运行各环节的主办、协办机构和联系方式。
在行使行政职权中按规定应当收费的,行政职权目录还要注明收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具体条款及收费标准。
各部门要对行政职权事项“找全、核准”,做到不遗漏、无错误。凡未列入公开目录的行政职权,今后不得再继续行使。
(三)分类清理,逐项填报。各部门要参照《邢台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样式,对由市政府行使部门具体承办的行政职权和本部门行使的行政职权,分别清理,按要求逐项填报表格(附件2和附件3)。
(四)科学设计,制作流程图。各部门要按照不同类别的行政职权行使程序,制定运行流程图,并载明主办机构、运行程序、办理时限和投诉举报、监督方式等内容。
(五)统一格式,规范图表。做到“四个一”,即:“一表、一图、一盘、一依据”。“一表”即本通知的各项附表;“一图”即各类行政职权的流程图;“一
盘”即“一表和一图”的电子版(一表要使用excel表格,一图要使用word文档,不得使用其他格式);“一依据”即每项行政职权所依据文件的复印件。“一表和一图”要使用A4纸打印填写,并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
(六)确保质量,按时完成。此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时间紧迫。各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细致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
(七)严肃纪律,明确责任。各部门要严格按要求做好清理规范工作,不遗漏缺位,不隐瞒越权,高质量高效率。对工作拖拉,敷衍塞责,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人或责任人要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七、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邢台市行政职权清理规范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市编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本次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清理办),设在市政府法制办,具体负责清理工作的牵头、组织、协调,以及审核认定等工作。行政职权清理规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戴占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盖凤安 市政府秘书长
成 员:郭运兴 市监察局局长
董志军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郭文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张丙雪 市编办主任
康玉魁 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
市清理行政职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董志军同志兼任
附件:1.清理行政职权单位名单
2.市政府行政职权清理登记表
3.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清理登记表
附件1:
清理行政职权单位名单(共77个)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档案局、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 市科学技术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市公安局(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市公安消防支队)市监察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市国土资源局 市环境保护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建设局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 市水务局 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局 市商务局 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市卫生局(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体育局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审计局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统计局 市粮食局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市地震局 市旅游局 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市信访局、市保密局、市总工会、市残疾人联合会 市供销合作社(市盐业行政管理处)市邮政局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市国家安全局 市国家税务局 市地方税务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市气象局 市烟草专卖局 邢台无线电管理局 邢台银监分局 邢台市煤气热力公司 邢台市供电公司 邢台市水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