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访接待及处理办法
广办发〔2011〕 号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市信访接待与处理办法》的
通
知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党委,各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开发区,市委各部办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
《******市信访接待与处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7月 日
个体上访时,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市公安局驻大院警务室应立即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信访局通报情况并维持秩序。
(二)市信访局应及时派人到现场,引导上访人到市信访局反映问题,并通知信访事项所涉乡镇或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配合做好解释、劝返工作。
(三)在市政府机关大院及市信访局发生20人以下集体上访,或有拦截车辆、打横幅标语、静坐下跪等过激行为,经劝阻无效的个体上访,信访事项所涉乡镇或市直部门接到通知后,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及时到现场接待处理。发生20人以上集体上访的,所涉单位接到通知后,主要领导必须及时到现场接待处理。**********应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其他乡镇办事处应在60分钟内赶到现场。
(四)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协调相关乡镇和市直部门,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必要时要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报告,通知公安部门派
亲自带队,在上级规定时间内将上访人劝返接回,坚决杜绝发生进京重复非正常上访。
第五条 上访人被劝返回当地后,各地各部门要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
(一)对已经承诺解决或应该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对上访人因不了解政策法规而存在误解的,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对不够完善的政策和规定,要及时修改完善;对工作需要但尚未出台的办法、规定,要抓紧研究制定,本级本部门无权制定或者修订的,应向上级提出有关建议,同时向上访人解释说明。
(二)对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批示的上访事项,承办单位应将处理结果在2个月内呈报市委、市政府和市信访局,并及时向上访人反馈处理结果,情况复杂的可在报请相关市领导同意之后适当延期。
(三)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察室、市信访局和市效能办要加强对信访问题化解工作的督查。
第六条 做好对违规违法上访人员的思想教
上访特别是进京非正常上访情况,分管、包案市级领导及责任单位接访处理情况,以及信访问题化解稳控情况,并及时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报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根据报告,每月向全市集中通报一次;对造成较大影响的信访事项,随时予以通报。
(三)信访事项所涉乡镇或市直部门接到信访劝返通知后,未按要求到现场接访劝返的,其主要领导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说明。赶到现场后,因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影响的;或将上访人接回后,因处理不力,导致上访人重复上访的,要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第八条 各地各部门在处理信访事项时,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沟通联系,听从调遣指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在对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处置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政策和法律法规,区分矛盾性质,讲究方法策略,把握时机,稳妥处理,防止
第二篇:信访接待处理办法
信访接待处理办法
1.来访局办公室要认真登记,及时转办.督办.催办。
2.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信访工作人员要认真记录,属于政策明确,能够当即答复的,要当面给予答复,一时不能解答处理的,要再做好
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合理开导的同时,按来信处理程序。属其他科
室业务范围的问题,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将来访群众带至有关科室。
3.主要领导是信访第一责任人,所来信都要主要领导签注意见,然后
送分管领导签注意见,再送有关科室办理。
4.信件反映几个问题的,一个科室又无法处理的,由相关几个科室联
合处理。
5反映我局与县级有关部门相关的问题,由局领导指定专人联合查处
办理。
6.多头打印。复印的匿名信件,不给查办,送有关领导或科室参阅。
7.工作人员对所有的信件要做好督办,报结,小事一月处理。大事。
难事一季度内办结,年终无积案。
8信访案件。必须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观念,要为党分忧,为
民解难,认真负责,热情服务,注意保密。涉及反映自己亲属子女的问题,自觉回僻,转交其他同志办理。
第三篇:信访接待与信访处理
信访接待与信访处理
根据业务流程,从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置信访举报件、信访案件的办理和反馈、信访案件的审结四方面介绍。
(一)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群众信访形式有来访、来信、来电、网上举报等。来信、来电、网上举报,主要是处理举报件,跟来访后举报件的程序相同,因此这部分仅介绍来访工作。
群众来反映问题,我们接访要按这一顺序进行:
1、登记来访情况。登记信访人的基本情况,登记人数、姓名、身份证号、所属单位、人员身份、之前信访单位等。
2、听信访人陈述,了解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共有几个,各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
3、答复受理范围。根据信访人反映问题辨认信访人的诉求应该归哪些部门管,哪些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哪些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
4、业务范围内的,进一步听取其详细介绍情况。每个问题尽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线索来源、信访要求、真实动机与目的。群众信访目的与动机多种多样。根据我几年来的总结,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争权益。希望通过信访解决涉及本人的权益问题;二是夺权力。希望通过信访把台上干部搞下台;三是谋私利。希望通过信访胁迫市、乡、村干部给自己好处;四是图报复。由于与干部存在个人恩怨,希望通过信访使对方受到惩
处,以解心头之恨。因此,群众来访时,我们一边要认真听取信访人的反映,一边要弄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分析形成信访问题的真实原因,为以后处理信访问题奠定基础。
5、填写信访举报登记表。由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报领导拿出最后处置意见。
接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防止先入为主。信访人反映问题的目的与动机不清楚,为了引起重视,往往夸大事实。因此,接访人要防止先入为主,不轻易相信信访人,不要说一些支持信访人的话。否则,纵容了无理信访人,又使息诉罢访工作难做。因此,接访工作人员,尽量少说话,多听信访人讲,不轻易表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既是原则,也是方法。
二是要遵守保密纪律。一是利于保护信访人;二是利于查实信访问题;
三是注意方法,做好解释工作,不与信访人发生冲突。反映事实是否真实需要调查后才能做出结论,因此既不要说一些支持信访人的话,也不要说一些反对信访人的话。否则,言多必失。接访过程中,要学会察颜观色,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我们要耐心一点,和蔼一些,多一些理解,多换位思考,不厌其烦,对反映的问题或诉求无论是有理或无理的都要认真听取,要带着感情接待。
(二)信访举报件的处置
接收到信访举报信件后,一般按以下四种渠道处置:
1、反映促办。对一些重要情况和问题信访举报部门通过《信访简报》、《来信来访摘报》、《专题报告》、原信送阅等形式报领导批示,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2、转交承办。对不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问题转交下级纪委监察机关处理,做到件件有交待。一是平转,要下级酌情处理,但不能不处理。二是信便函。发函要求下级纪委核实处理,处理结果报告上级纪委。三是要情况、要结果,俗称两要案件。要求下级纪委报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调查人员的调查报告、下级纪委的意见、处分决定、被处理人意见、反映人意见全部上报。
3、移送承办。对涉及本级党委、政府管理的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成员问题移送给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部门办理。移送时办理移送手续。
4、直接查办。对一些亟待查明、易查易结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的问题,由信访举报部门直接查办。(三)信访案件的办理和反馈。
1、组织信访案件调查组。一是组织落实办案人员。人员和人数由案件内容及工作量决定。注意与本案有牵连或信访人对其意见较大的人员应当回避。二是适当分组分工。按调查路线、调查对象和内容,进行分组分工,并尽量与承办人员的专长结合起来。三是做好调查前的思想准备工作。具体讲做到“三吃透”,吃
透领导批示精神,吃透涉及政策法规,吃透案情(反映内容)。
2、调查步骤和方法。一是初步摸底。接案后,可以主动找信访人,重新全面听其对案情陈述,详细了解疑问和不明之处。可以与案件发生的有关单位联系,做一般性了解。二是制定调查计划。计划应对具体调查任、时间、步骤、方法、措施、包括调查路线都作出明细安排。分条文式或表格式。三是调查取证。可以与当事人、知情人和有关领导调查;可以召开小型座谈会调查;可以到发案实地查访,进行实地指证。可以查阅资料,包括有关文件和已处理的原卷与原始材料。在不影响被调查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依法采用现代先进器具进行必要的摄影、录音、复印等。调查取证必须两人以上,必须做笔录,记清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人姓名、身份、住址、具体谈话内容,笔录记好后由被调查人签字。调查过程中,注意处理好死材料和或材料的关系。死材料指原始材料和原始记载,在一般情况下,说服力比较强;活材料指证人证词,由于人们证词受其政治立场、所处环境、亲疏关系和记忆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要加以鉴别。要尽量收集多方面的,对当事人有利的、没利的证词都要听。要做到死活材料互为补充。要注意方法,选择好谈话时间、地点,布置好场景,学会一些谈话技巧。四是听取申辩。指在案件调查报告形成后将调查结论与处理建议与信访人和当事人见面,听取或征求意见。凡申辩意见有理的,必须根据意见修改,提的不合理的给予解释,讲清道理后仍不服的可以保留意见,由办案人员在其意见后面加
以说明,供领导在正式研究处理决定时参考。
3、信访案件的处理。信访案件经调查,有举报不实的、有轻微违纪问题不需纪律处分的、有违反党的纪律问题甚至违法问题的三种情形。举报不实的要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有轻微违纪问题不需纪律处分的实施信访监督。信访监督对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成员轻微违纪,不需处理的问题,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监督。方式有信访谈话、发信访通知书、建议召开民主生活会、与组织部门联系沟通、委托下级纪委监督、集体警示。违反党的纪律问题的及时按照程序报请立案,进一步审查,审理,依照《纪律处分条例》作出处理,存在违法问题的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依法处理。
(四)信访案件的审结
1、督办。上级纪委对转交下级纪委承办案件,要经常过问督办。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交办案件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报告结果,不能如期报告时要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形式有派人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调卷督办、跟踪督办等办法,督办有记录。确保件件有回音。
2、交办信访案件的上报。两要案件,下级纪委在处理结束后上报上级纪委申请结案。必备材料有:调查报告和处理结论。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调查处理的意见。在检举、控告人或被检举、控告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被检举、控告人有错误,组织上已令其检讨或给予组织
处理的,应附有本人检讨或处理决定。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3、信访案件的审结。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上报案件和本级其他部门办理案件进行审查,审查上报结果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审核上报材料是否回答了信访举报反映问题,调查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是否经过集体研究或领导把关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在两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篇:县委县政府机关信访接待与处理办法0531
县委县政府机关信访接待与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信访接待工作,提高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效率与质量,维护县委、县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根据《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访接待和处理必须严格遵循“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依法处理和按政策办事、维护上访群众合法权益、文明接待、及时处理、注重效果的原则。
第三条 成立县委、县政府大院信访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协副主席、县委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主任()、县信访局局长()担任。领导组成员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公安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信访局、城关派出所共同组成。
第四条 县信访局是代表县委、县政府负责处理来信来访的工作机构和主要责任单位。要设立县信访接待室并进驻县委、县政府大院警务室。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有交办、立案、查办、协调处理、督促检查和通报情况的职责。县信访服务中心是县委、县政府指定的接待上访人员场所。
第五条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县委、县政府大院工作秩序维护的主要责任单位。设立保卫科,协助城关派
出所管理政府大院保安中队,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防范引发上访人员情绪激愤、行为失控、冲击机关等的发生。
第六条 城关派出所负责县委、县政府大院保安中队的日常管理,设立警务室并进驻县委、县政府大院,会同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大院的秩序维护、安全保卫,尤其是信访稳定工作。
第七条 县公安局负责及时处置发生在县委、县政府大院上访所引发的突发事件。凡在接到处置指令后,要调足警力,现场处置,全力维护大院稳定。对无理取闹、借上访为名进行滋事的人员,应果断采取措施,立即将其带离现场,依法进行处理。
第八条 县委办、县政府办确定一名副职分别负责信访及应急处置协调工作。
第九条 凡在县委、县政府大院举办大型活动,由活动承办单位和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同负责活动期间大院的信访稳定和处置工作。
第十条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是信访稳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及时发现各类信访问题并认真及时解决,在职权范围内确实无法解决的应及时报告,明确答复上访人,不得含糊其辞。
第十一条 各有关部门、乡(镇)负责处置管辖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凡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和信访服务中心上访的,个体访3次以上的应由主要领导接访,集体
访10人以上或3人以上重复3次以上上访的,也应由主要领导亲自接访。各接访单位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县城机关要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各乡(镇)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
第十二条 凡到县委、县政府大院上访的事项,必须先经大院警务室登记,由保安人员迅速向县信访局通报情况并维持秩序,在信访局工作人员到场后按程序进行,根据情况确定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信访接待室处置。
(一)接待。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都要进行登记,填写《来访登记表》,内容包括接访时间、信访人身份证件、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反映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请求等。县信访局和相关部门要仔细了解来访人反映的事项,询问有关情况,阅看有关材料,掌握信访人基本诉求。
(二)受理。要明确上访事项能否进入信访渠道,对依照法定职责应当受理的,由信访局和单位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共同参与接访,确需县领导接访的,根据信访具体情况,由信访局提出意见,县委办、政府办协调。
(1)对事实清楚,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能够当场答复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解答;(2)对反映和请求有一定道理,但按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劝说工作;(3)对反映和请求需进
行一段时间调查、核实、处理的,应明确告知上访人办理时限;(4)对信访事项和请求超出本级本部门处理权限或不属本级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明确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机关提出;(5)对反映问题和请求事项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渠道解决的,明确告知信访人通过法律渠道解决。(6)对依照信访条例不能受理的,明确告知上访人通过其他法定渠道解决。(7)对上访人员提出的要求明显不符合有关政策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坚持过高要求不能解决并缠访的等,要明确告知,同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服工作。
(三)劝返。由上访人所在单位或乡(镇)负责人和接访领导动员信访群众返回。
(四)督办。对已到部门反映且应由该部门处理而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及时妥当的,由县信访局督促其迅速处理;对领导交办的信访事项,由县信访局根据交办意见督促有关乡(镇)和部门按要求认真落实,并将处理结果报县委、县政府。
第十三条
对劝返无效、部门无力解决、上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服等,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接谈的,由县信访局把关提出意见并向约见领导报告,然后根据领导意见办理。
第十四条 接访完毕,上访人员仍滞留不走的,由信访人员所在地方和部门领导负责做好上访人员的工
作,直至将上访人员劝返。集体访应在两个小时内劝返,个体访应在一个小时内劝返。
第十五条
上访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异常信访行为,经县委、县政府机关保卫、接待工作人员劝导、教育、警告仍然无效的,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一)围堵机关大门、打横幅标语、散发传单、书写大字报、呼喊口号;
(二)堵塞办公楼梯,到办公楼内起哄、吵闹、静坐、下跪、长时间滞留;
(三)威胁、谩骂、殴打领导和工作人员;
(四)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精神病人;
(五)拦截公务车辆,堵塞交通;
(六)毁坏公物,聚众闹事及其它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
第十六条
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真维护好县委、县政府机关的工作秩序,加强沟通与联系,听从调遣和指挥,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在对异常上访人员处置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政策和法规,区分矛盾性质,讲究方法策略,把握时机,稳妥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酿成事端。
第十七条 县信访局对发生在县委、县政府机关的集体上访、异常上访情况,以及上访人员所在单位及有关部门接访劝返情况要做好记录,每周进行一次通报。
第十八条 对县委、县政府交办的需要县信访局处理或参与处理的信访事件,县信访局要及时处理,密切配合,做好工作,并将处理情况报交办单位。
第十九条 发生大规模集体到县委、县政府机关上访和异常上访的,上访人员所在地或部门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原因及处理情况,同时对无法劝阻的要及时报告并陪同上访,对发生集体访“一不知、二不报、三不理、四不在、五不管”的单位主要领导要严肃处理,对因工作失误而酿成的大规模集体上访和异常上访并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条 对接到通知后不及时赶赴现场或赶赴现场后工作不力、贻误处理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拒不落实政策造成重复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及处理制度
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及处理制度
一、责任单位和人员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信访局信访办工作人员。
二、权力行使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法发〔2002〕13号)
(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14号)
(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26号)
(九)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关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处理的规定
三、受案范围
(一)不服各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判生效后两年内的民事案件(民事申请再审、申诉);
(二)不服各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判的,并经过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或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驳回的行政案件(行政申诉);
(三)不服各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判的,并经过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或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驳回的刑事案件(刑事申诉);
(四)应由本院处理的其他信访案件。
四、申请再审(申诉)受理条件
(一)当事人对终审刑事裁判的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1.有审判时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采信的证据,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
2.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
3.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4.据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自相矛盾的;
5.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违反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适用失效法律的;
6.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7.量刑明显不当的;
8.审判程序不合法的;
9.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二)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4.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的,一般不予再审立案。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除外。
(三)对终审民事裁判的再审申请,当事人具备下列事由申请的,应当受理: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7.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8.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9.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10.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11.未经传票传唤的,缺席判决的;
12.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13.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14.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
1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四)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节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五)对终审行政裁判的申诉,当事人具备下列事由的,应当受理:
1.依法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
2.有新的证据可能改变原裁判的;
3.主要证据不充分或不具有证明力的;
4.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5.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适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6.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7.行政赔偿调解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或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8.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9.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对行政案件的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申诉的,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提交材料要求
(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效联系方式、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邮编和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邮编和联系电话。
(二)原一、二审裁判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三)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
(四)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户口簿、律师证书)。
(五)申请再审(申诉)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加盖公章)。
(六)申请再审(申诉)人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须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并写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双方联系电话。
(七)申请再审(申诉)人提交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申请(申诉)人数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单位加盖公章、个人签名),申请再审(申诉)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以营业执照登记的业主作为申请再审(申诉)人,同时标明自己的身份。
(八)双方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文书复印件有关债权债务证明文书的复印件(单位加盖公章)。
(九)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材料复印件(加盖原告公章)。
以上案件如申请再审(申诉)人为香港当事人,其委托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律师执业资格并执业的律师办理诉讼时,应按照司法部的规定,经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办理公证委托手续。如为涉台、澳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当事人,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委托手续。
六、审查接待程序和期限
(一)窗口登录及甄别
1.来访人应在信访大厅排队等候,由信访办工作人员逐一登记来访人基本情况,一、二审裁判案号及案件类别。材料齐全登记完毕后分发来访信息登记表由来访人亲自填写,信息登记表应填写应做到字迹清楚、真实准确,核对无误后由安保人员带入分地区接谈室。
2.对未经下级人民法院裁判或者未带裁判文书的及案件经过终结的不予分发来访信息登记表和接待。
3.来访人提供的裁判文书未经下级人民法院复查或未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驳回的,由工作人员转开介绍信给来访人到下级法院审查处理。
(二)接谈
1.来访人进入接谈区后,由接访人员在接谈室认真接谈。
2.来访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申请再审或申诉的,接访人员应认真审查再审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
来访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或者有人身攻击等内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应将材料退回并告知其补充或改正。来访人的再审申请(申诉)不符合立卷条件的,接访人员应及时告知来访人不予立卷,认真细致地做好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
3.来访人的再审申请(申诉)虽符合立卷条件,但经初步审查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或者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阐述理由方面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确的案件,接访人员应尽力做好判后答疑工作,促使来访人自愿放弃再审申请(申诉)。
(三)立卷
1.接访人员在收到来访人符合再审申请(申诉)立卷的材料后,应在申请再审(申诉)书正本上注明收到日期。
2.接访人员在收到来访人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申诉)书等材料的二个工作日内,应提出初审意见并填写《立卷审批表》报信访组组长,信访组组长应当在收到《立卷审批表》二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卷。审查立卷中,发现申请(申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及时通知其补充证据。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3.对敏感性强、涉及面广或者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案件,信访组组长认为应报信访办主任及分管副局长审批的,应及时报批。
4.对于批准立卷的案件,接访人员应当将《立卷审批表》及相关立卷材料送信访组内勤,信访组内勤应当将案件信息录入本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表格,并在卷宗上注明案号后退回接访人员。
5.信访组内勤编立案号后,接访人员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再审(申诉)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向被申请(申诉)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并将立卷材料(包括已返回的送到回证或法院转递回执)一并移送信访组内勤。
6.信访组内勤应当在接收立卷材料的三日内,根据各办案组的分工确定办案组并制作移送表格(一式三份),通知办案组书记员领取案件立卷材料,由书记员核对后在移送表格上签收并注明时间。
七、监督检查
(一)院、局、庭长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参与案件审查、监督;
(二)本院审判管理部门对本院审理的案件进行流程管理和质量评查;
(三)通过审判公开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
(四)接受上级法院的监督;
(五)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等方面的监督;
(六)本院纪检组监察室对法官遵守审判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一)违法立卷责任内容
1.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应当受理的案件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因过失致使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
2.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或者故意将申请、申诉材料,丢失或者因过失损毁申请、申诉材料,造成严重后果的。
3.向局、庭领导报告案情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造成严重后果的。
4.故意拖延立案,造成严重后果的。
5.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故意拖延不予送达的。
(二)追究形式
1.情节轻微的,责令有关责任人作出检查或者给予通报批评;
2.情节较重,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有犯罪嫌疑的,移送有关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附: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及处理流程图
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及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