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0: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

第一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5-1-27

文号:国调委发〔2005〕1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以下简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置移民,确保移民安置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第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确定相应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

第二章 移民安置规划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方案一旦确定,当地人民政府应发布通告,严格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迁入人口、新增建设项目、新建住房、新栽树木等。项目法人应会同省级主管部门对工程占地、淹没影响和各种经济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共同签字认可并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签署确认意见。项目法人还应商有关部门对工程征地范围内的占压矿产、地质灾害和文物等进行调查评估,提出专项报告。

第六条 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项目法人应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编制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第七条 受工程占地和淹没影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所余土地不能保证该组织恢复原有生产水平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规划,就近调剂土地或开垦新的耕地;如就近难以调剂土地或者开垦新的耕地,应规划移民外迁安置。

第八条 受工程占地和淹没影响的城(集)镇、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的迁建,应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规划,并对新址进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文物调查评估和保护。

第九条 对工程占地和淹没区的文物,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保护方案,并纳入移民安置规划。

第三章 征地补偿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之前申请用地预审,在工程开工或库区蓄水前3个月向有关市、县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省级土地主管部门汇总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移民安置用地由主管部门按照移民安置进度,在移民搬迁前6个月向有关市、县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依法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工程建设临时用地,耕地占补平衡等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通过新开发土地或调剂土地安置被占地农户或农村移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兑付给提供土地的村或者迁入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上述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向本组织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确保其用于被占地农户或农村移民的生产和安置。其他经济组织提供安置用地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兑付。

第十三条 自愿以投亲靠友方式安置的农村移民,应向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由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出具接收和提供土地的证明,在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后,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拨付给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 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和搬迁费,由迁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兑付给移民。省级人民政府应统一印制分户补偿兑现卡,由县级人民政府填写并发给移民户,供移民户核对。

第十五条 城(集)镇、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的迁建,应按照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原功能所需投资补偿。城(集)镇迁建补偿费支付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专项设施迁建补偿费,根据签订的迁建协议支付给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的迁建费用,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自行解决。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六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与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责任书。根据安置责任书和移民安置规划,项目法人与省级主管部门签订征地补偿、移民安置投资和任务包干协议。

第十七条 省级主管部门依据移民安置规划,会同县级人民政府和项目法人编制移民安置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备案。

第十八条 实施阶段的农村移民安置设计,由省级主管部门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城(集)镇、企事业单位、专项设施迁建、库区防护工程的设计,由组织实施单位负责;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责任单位。上述设计应严格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确定的投资规模和项目法人提出的工程建设和移民任务,省级主管部门商项目法人组织编制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项目法人编制中央和军队所属的工业企业、专项设施迁建的计划,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核定。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按照下达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根据工作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给省级主管部门、中央和军队所属工业企业和专项设施迁建的实施单位。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必须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 农村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农村移民安置点的道路、供水、供电、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宅基地布置,应按照批准的村镇规划,由乡(镇)、村组织实施。农村移民住房可根据规划由移民自主建造,不得强行规定建房标准。要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将被占地农户和农村移民的生产用地落实到位,并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二十二条 城(集)镇、企事业单位、专项设施的迁建和库区防护工程的建设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管理规定,并根据计划安排及相应行业规程、规范组织实施。城(集)镇迁建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地方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或专项设施的迁建,由省级或省级以下主管部门与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签订迁建协议;中央和军队所属的工业企业或专项设施的迁建,由项目法人与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签订迁建协议。库区防护工程由项目法人负责实施。

第二十三条 省级主管部门与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签订工作协议,按照协议组织实施文物保护方案。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文物保护计划并纳入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省级以下各级主管部门应及时统计计划执行情况,逐级定期报送给上一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汇总统计资料并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同时抄送项目法人。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和各级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档案,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安全。县级主管部门按照一户一卡建立移民户卡档案。企业法人或主管单位应将迁建的企事业单位或专项设施的设计、实施、验收等报告及时提交给与其签订迁建协议的项目法人或主管部门存档。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组织建立考古发掘和文物迁建档案,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公布。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农村移民按照规划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水平低于搬迁前水平的,应通过后期扶持,使其达到搬迁前水平。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的监督和稽察。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征地移民工作的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审计、监察和财政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察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对征地移民的调查、补偿、安置、资金兑现等情况,应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九条 项目法人会同省级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介机构,对移民安置及生产生活情况实施监理、监测。

第三十条 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单位要按照“谁组织实施,谁负责受理”的原则认真解决。

第三十一条 移民安置达到阶段性目标和移民安置工作完毕后,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验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总体验收。移民安置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行主体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稽察、审计、监察、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及时整改。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汉江中下游有关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管理办法

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管理办法

为规范我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被占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国调办经财[2005]39号、财政部印发的《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财会

[2005]19号和省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石家庄段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以下简称征地移民)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本办法所称征地移民资金包括直接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和有关税费。

二、遵循原则

征地移民资金管理遵循分级负责、责权统一、计划管理、专款专用、包干使用的原则。

三、管理体制

依据国务际确定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管理体制、各级主管部门和各项目法人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征地移民资金管理。

四、投资包干管理

征地移民资金实行与征地移民任务相对应的包干使用制度。征地移民资金包干数额按石家庄市政府核定标准的包干预算方案确定。除国家已批准的因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等因素引起的投资增加外,不得突破包干数额。

征地移民资金按各自的征迁安置任务包干到各县(市)、区,由各县(市)、区包干使用。㈠直接费用:各县(市)、区按照包干预算项目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可在项目间调剂使用(调剂使用前要经过市、县调水办、设计、监理、权属方签字确认),同时报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备案。

㈡其他费用:各县(市)、区按照包干预算使用。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各自工作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南水北调工程征地工程征地移民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要求使用。

㈢市、县两级预留的预备费,按规定程序使用。

㈣有关税费:按规定缴纳有关部门。

五、计划管理

㈠依据已签订的征地移民投资包干协议和征地移民工作进度,结合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各级部门应及时统计计划执行情况,逐级定期报送上一级主管部门。

㈡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维护征地移民投资计划的严肃性,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批。

六、财务管理

㈠财务基础工作管理

1、财务管理部门: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财务部门是征地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征地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财务部门负责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要求对乡(镇村财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2、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根据下达各县(市)、区的包干预算方案、按照征地移民投资计划和征地移民工作进度分批拨付资金。

3、财务管理机构和人民: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应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票据、印章管理,实行会计、出纳分设,严格资金收支程序,严肃财务纪律,严禁设立小金库。

4、银行账户开设:征地移民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战友、截留、挪用和滞留。

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必须在一家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开设征地移民资金专用账户。开设、变更、撤消银行账户必须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5、各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应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征地移民资金安置包干实施方案,不得超标准、超规模使用征地移民资金。

6、账务设置及会计核算: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必须按统一要求建帐、记帐,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还应以村为单位设立辅助账,并按要求与县南水北调办公室财务账核算项目一一对应。

7、财务档案保管: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必须依法按规定保管征地移民资金财务档案,明确保管人员的责任,坚决避免财务档案毁损、丢失等现象的发生。

㈡征地移民资金拨付审批程序

1、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征地移民资金拨付审批程序

拨付各县(市)、区包干资金:根据下达的包干方案和各县(市)、区征迁安置工作进度及资金支付情况由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审批,并定期向市政府报告进度。

动用市级预备费:由各县(市)、区提出具体使用项目,经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审查,报市政府审批后使用,同时报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备案。

动用包干资金以外国家和省级预备费,按规定程序报批。

2、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征地移民资金拨付审批程序

各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按照批复的征迁安置资金兑付方案拨付资金,审批程序根据各县(市)、区情况制定。

动用县级预备费:由各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提出使用意见(动且直接费用必须经过设计、监理认证),上报县政府批准后使用,同时报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备案。

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使用本级的其他费用(实施管理费、培训费)分额由由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批。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拨付各乡的管理费用实行包干管理,在拨付之前需与各乡签定包干协议,明确此项资金只能用于征迁安置工作,所有原始单据各乡(镇)必须妥善保存,留作备查。

㈢利息收入管理

银行账户的利息收入要如实记账反映,专门用于征地移民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七、监督管理

㈠内部监督

市、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检查,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征地移民资金使用情况。

㈡部门监督

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区征迁安置工作及征地移民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协调,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县(市)、区南水北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各乡(镇)、村有义务接受审计、监察和财政部门依法对征地移民资金进行审计、监察和监督,并按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资料。

㈢政府监督

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征地移民资金安全使用。

㈣群众监督

对征地移民实物量检查、补偿标准、安置方案、资金兑付等情况,应以村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㈤责任及处罚

对监督检查、稽查、审计、和监察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应及时整改。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滞留征地移民资金的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有直接责任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置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八、其他

1、各县(市)、区政府可在本办法基础上制定县(市)、区征地移民资金管理细则。

2、本办法由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负责解释。

3、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报告

鸳鸯溪水库工程

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规模及建设任务

鸳鸯溪水库工程地处大富水河鸳鸯溪支流,坝址位于京山县以北绿林镇祁家村五组。距县城59km。鸳鸯溪全流域面积90km,干流长29.5km。坝址来水面积36km。

鸳鸯溪水库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有:一是土石方工程:基坑开挖与处理、坝体石方回填;二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面板、趾板、输水管、防浪墙混凝土;三是接缝止水及周边缝止水;四是坝基及坝肩固结、帷幕灌浆防渗;五是斜拉闸、启闭机房;六是下游坝面干砌石护坡;七是溢洪道开挖和溢洪道左右边墙浆砌石和钢筋混凝土衬砌;八是溢洪道基础处理及排水;九是引水段、控制段、泄水槽段、消能设施及尾水渠的混凝土浇筑。

鸳鸯溪水库规模为小

(一)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423.07 m/s,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143.4 m/s水库正常蓄水位304.5m。总库容782万m,有效库容489.21万m。工程等级为Ⅲ等,大坝、溢洪道、输水管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5级。333322

1.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及必要性与主要工程量

鸳鸯溪水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一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大坝高程309.8m,防浪墙高程311.0m,坝顶宽6.0m。坝型为砼面板堆石坝,坝高40.9m。砼面板为等厚30cm,坝前坡比1:1.5,坝后坡比1:1.7。二是溢洪道工程,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堰顶高程304.5m,堰顶宽43.0m。溢洪道无闸门控制,采用挑流消能。溢洪道全长111m。其中:泄水槽总长96m,纵坡i=0.345。三是输水管工程,输水管在原管上接长,内直径40.0cm。进口高程272.9m。用普通Φ400mm普通钢筋砼管作内模,外包20cm厚钢筋砼。闸门为80×80cm金属钢闸门,配备为15t手电两用斜拉启闭机。鸳鸯溪水库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07853m³、坝体石方回填207816 m³、砼浇筑5945.4 m³、浆砌石958 m³、干砌石3000 m³、固结灌浆755m、帷幕灌浆840m、止水1351m、钢筋制安252.2t、排水管660m、排水槽660m、模板800㎡。

旅游业是京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鸳鸯溪漂流是京山旅游业的龙头品牌,在京山旅游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自1996年开始开发鸳鸯溪漂流以来,“漂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缺水问题成为“漂流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中途经过几次小规模水源建设,始终未能解决“水”的问题,2004年10月,京山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收购原鸳鸯溪

2漂流有限公司,新公司考虑到要做大做强鸳鸯溪漂流,长久发展“漂流旅游”,必须解决漂流水源,经过充分论证后,经省发改委批准在鸳鸯溪上游兴建一座水库。

鸳鸯溪水库完成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07853m³、坝体石方回填207816 m³、砼浇筑5945.4 m³、浆砌石958 m³、干砌石3000 m³、固结灌浆755m、帷幕灌浆840m、止水1351m、钢筋制安252.2t、排水管660m、排水槽660m、模板800㎡。

2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

2.1征地与移民迁建实物指标调查

2005年10月,绿林镇政府、绿林镇风景区管理局共同组织调查工作专班,用一个月时间对库区高程310米一下的农田、山林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采用座谈、走访、测量、查看承包合同等方法。弄清了主要实物指标。

1)、农田淹没,高程310米一下农田淹没面积115.88亩,其中耕地面积93.75亩,菜园10.3亩,自留地11.83亩,淹没涉及35户146人。

2)、农房淹没,直接淹没农户11户46人,计11栋95间,建筑面积2749.58m。

3)、无田耕种,水位达310米后,有24户98人住在水位达310米线以上,但其耕地在水位达310米线以下,必须同时整体搬迁,共26栋183间,建筑面积7437.27m。3 2

24)、自留山、经济林木淹没,自留山淹没150亩,经济林木淹没,2493株。

5)淹村级公路2条5Km。

2.2征地与移民拆迁初步设计审查批复

鸳鸯溪水库工程是在原小库上扩建加固,工程本身占地很少。移民撤迁范围主要在库区水位310米线以下直接淹没农户以及涉及的农户,共移民撤迁35户146人,计277间,建筑面积10186.85m。工程占地与征地移民撤迁投资计划为372.2万元。其中搬迁37栋277间,建筑面积10186.85m,投资计划为172.69万元。

2.3征地与移民迁建协议签订

征地移民协议的依据是京山县政府【2003】52号文和京随高指【2005】2号文,征地1.08万元/亩,其中:农户9400元/户。房屋按结构为60~230元/m经济林为5~50元/株。计划征地移民经费372.12万元。按照此标准与移民逐一签定了征地移民协议书。

3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执行情况

征地撤迁补偿机构为调查工作专班。由镇长、副书记蒋彬带队,绿林风景区管理局刘副局长指挥,镇办公室主任张正伟,经办主任张先海、李俊国,水利服务中心胡祥波、朱长青等参加。工作专班负责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补偿工作。工作专班通过2005年和2006年的细致工作,顺利完 4 2,2

2成了征地和移民拆迁的全部工作。

4施工环境协调

工程开工后,由于由于京山县人民政府和绿林镇人民政府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认真做好移民拆迁的思想工作,明确专人,及时协调化解施工方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施工环境是好的,工程建设比较顺利。5投资完成情况

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拆迁按照京山县政府【2003】52号文和京随高指【2005】2号文的补偿标准,补偿费用已全部到位。实际完成投资万元。

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附件:调查报告、说明及慨算

京山县大洪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5日

第四篇:毕节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毕节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

管理暂行办法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小型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

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毕府办通〔2012〕185号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毕节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20日

毕节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

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库容小于1000万立方米的水利工程和装机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工程,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人为本,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顾全大局,服从国家整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工程占地,控制移民规模;

(四)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六)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第四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自治县、区)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市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县(自治县、区)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其移民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和配合具体工作。

第二章 移民安置规划

第五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直接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在工程项目立项、实物指标调查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性和当地实际情况编制。

第六条 建设征地实物指标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计算和兑现移民补偿资金的基本依据。实物指标调查应当参照有关规程规范执行,做到全面、准确、真实。调查结果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并公示无异议后确认。

实物调查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向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县(自治县、区)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所在地的县(自治县、区)级人民政府发布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工程占地和淹没区跨县(自治县、区)的,由市人民政府发布),并对实物指标调查工作作出安排。

第七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应当坚持就近就地安置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需要集中安置的,安置点的选择应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尽量考虑进入和依托城镇、园区、村寨居民点,解决移民进城、进村问题,实现移民人口城镇化转移。规划设计参照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村寨规划建设进行,其设计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第八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移民安置规划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组织审核。项目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向审核单位提交移民安置规划成果,审核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的事项和要求及时组织审核。

不涉及直淹人口且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以不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但其调查确认的实物指标及补偿安置方案必须报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备案。

装机在1万至5万千瓦的小型水电工程项目,其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核按黔移办函〔2007〕5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实物指标调查5年后,工程项目未核准或实施的,应重新组织实物指标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按原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条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者修改;确需调整或者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章 征地补偿

第十一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按照所在地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

被征收土地上的零星树木、青苗等补偿标准,按照所在地相关规定执行。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建筑物按照其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补偿;对房屋(居住房)补偿费不足以修建人均20平方米砖木结构基本用房的贫困移民,按照人均20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的补偿标准计列投资和补偿。

使用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耕地,参照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使用未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有未利用地,不予补偿。

第十二条 工矿企业和交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专项设施以及中小学的迁建或者复建,参照大中型水库有关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处理。

第十三条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移民补偿投资概(估)算编制,原则上参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执行。第四章 移民安置

第十四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当与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签订移民安置协议。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移民安置计划,按移民安置实施进度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支付给与其签订移民安置协议的移民管理机构。

移民管理机构应当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兑付到权属单位或权属人,属于移民个人所有的补偿补助费用应直接全额兑付给移民。

第十六条 移民安置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权限按照项目权属关系确定。村民受益的移民安置建设项目,鼓励村民自建、自管、自用。

第十七条 移民安置后,县(自治县、区)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为移民办理户籍登记、子女入学及土地、山林和房产确权发证等手续。第十八条 跨县(自治县、区)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验收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其他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验收,由县(自治县、区)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资金应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第二十条 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以村为单位将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征收的土地数量、土地种类和实物调查结果、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金额以及安置方案等向群众公布;应当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收支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第二十一条 对于涉及直淹人口且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要开展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体工作和要求参照《贵州省移民工作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县(自治县、区)级以上移民管理机构应建立移民工作档案,按照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三条 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必须搬迁的移民,无正当理由拖延搬迁或者拒迁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理。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毕节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开始施行。财税[2015]122号 《关于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引导节约集约利

用林地的通知》

2015-11-25 13:37:04 点击:2784

财税[2015]122号

关于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林业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由占用征收林地的建设单位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是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培育和恢复森林植被、实现森林植被占补平衡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2002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2〕73号)以来,各地不断加强和规范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对推动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工程对占用征收林地需求不断增加,但其支付的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无序占用、粗放利用林地问题突出,减少的森林植被无法得到有效恢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为加快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的约束机制,确保森林植被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现就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制定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限制无序占用、粗放使用林地。

(二)反映不同类型林地生态和经济价值,合理补偿森林植被恢复成本。

(三)充分体现公益林、城市规划区林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加强公益林和城市规划区林地的保护。

(四)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工程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控制经营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

(五)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森林资源禀赋和恢复成本差异,适应各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工作需要。

(六)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并建立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

(七)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对中央和地方企业不得实行歧视性征收标准。

二、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应当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征收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保护管理等费用进行核定。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含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竹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不低于10元;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不低于6元;宜林地,每平方米不低于3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在上述下限标准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征收标准。

(二)国家和省级公益林林地,按照第(一)款规定征收标准2倍征收。

(三)城市规划区的林地,按照第(一)、(二)款规定征收标准2倍征收。

(四)城市规划区外的林地,按占用征收林地建设项目性质实行不同征收标准。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国防建设项目的,按照第(一)、(二)款规定征收标准征收;属于经营性建设项目的,按照第(一)、(二)款规定征收标准2倍征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水利、电力、通讯、能源基地、电网、油气管网等建设项目。公共事业建设项目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建设项目。经营性建设项目包括:商业、服务业、工矿业、仓储、城镇住宅、旅游开发、养殖、经营性墓地等建设项目。

三、对农村居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乡村道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福利院、卫生院等社会公益项目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免征森林植被恢复费。法律、法规规定减免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从其规定。

四、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的范围、标准和时限要求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确保及时、足额征缴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减免或缓征森林植被恢复费,不得自行改变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要向社会公开各类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及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情况,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上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不按规定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的行为。

五、做好组织实施和宣传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协调配合,抓好落实。要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等渠道,加强森林植被恢复费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发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林业主管部门要在2016年3月底前,将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等政策落实到位,并及时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备案。

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

2015年11月18日

第五篇: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八日

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第471号令)、《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

第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法、公开、公正、透明;

(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新途经;

(三)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四)属地管理,责权利相统一;

(五)资源开发与移民安置并重,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第五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负责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有关州(地、市)、县应成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第七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州(地、市)、县人民政府要本着职能统一、精简高效、便于工作的原则,整合本级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理顺体制。

机构尚未整合的地区可按现有体制由州(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移民安置办(支援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建设办公室,简称支黄办、下同)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管理工作。

第八条 管理和参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应遵守本暂行办法。

第二章 安置规划

第九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移民安置规划由项目法人负责编制,其中移民安置去向、安置方式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提出。

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应依据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以及移民区、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规划相衔接。规划编制要广泛听取移民、移民安置区群众和项目所在地州(地、市)

县人民政府的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规划应按有关程序核准或报批。

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要支持、配合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不得随意调整或者修改;确需调整或者修改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条 项目法人依据同意该项目开发的有关文件,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发布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并依据省人民政府的通告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勘测定界和实物调查工作。

实物调查结果应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确认并公告,并经州(地、市)、县人民政府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移民安置规划应达到组织实施移民安置工作的要求。其中生产性设施建设应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十二条 移民安置规划未经核准或批准,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另行出台临时安置等过渡性方案,不得随意开工建设涉及移民搬迁安置的项目。

第三章 征地与补偿

第十三条 有关州(地、市)、县人民政府、项目法人应按省人民政府有关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颁布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禁建通告后,凡在工程占地区和淹没区抢开、抢种、抢栽、抢建项目的,一律不予补偿。迁入人口不得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提供枢纽及配套工程永久性征地范围图和淹没影响区界限图,并委托有资质的勘测定界单位实施土地勘测定界工作。

第十六条 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依据勘测定界成果对被征(占)用土地面积、地类、权属进行丈量登记,地上附着物种类、规格的确定和清点,房屋等级、成新度的评定,涉及被安置户数、人口的调查等工作,并建立档案。移民安置部门要配合,项目法人及相关部门要参与。

对土地登记结果、附着物的认定、房屋等级和成新度的评定、被安置户数、人口的调查结果,应由项目法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安置办(支黄办)、村(牧)委会、户主共同签字确认。

第十七条 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的核算工作结束后,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将征地拆迁补偿情况以村为单位进行公告。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及时核查或纠正。第十八条 征地拆迁补偿公告期满确认无误后,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征地拆迁费用中属于移民个人的财产补偿部分一次性全额发放给被征地拆迁的群众;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视移民安置方式,按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

第十九条 土地权属纠纷处理应以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和批准文件为准,由县、乡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对地类认定有异议的,由县、乡(镇)人民政府会同项目法人研究解决;群众对处理或认定结果不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裁决,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第四章 移民安置

第二十条 移民安置方案应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根据安置环境容量,在坚持以农业生产开发安置为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元化安置。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根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与省移民安置部门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协议;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移民安置规划的组织实施,并按移民安置规划和计划的要求组织搬迁,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省移民安置部门应与下一级有移民或移民安置任务的人民政府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

置分解协议。

第二十二条 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应当搬迁的移民,按规定办完手续获得补偿、补助后,应按移民安置计划的要求迁出库区,无正当理由不得借故拖延和拒迁;已经安置的移民不得擅自返迁。

第二十三条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和使用,要依据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安置方式采取不同的兑付方式:后靠安置或土地调剂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直接全额兑付给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自主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全额直接兑付给移民;新开发土地安置的,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用于安置区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四条 移民安置区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迁建。

修建移民住房应根据本省农村居民宅基地建设用地标准,在充分征求移民群众意见,尊重民族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宅基地,移民自主建造,不得强行规定建房标准。

第二十五条 因兴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迁移的集镇,应按批准的规模、标准和投资迁建。未经批准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标准的,其所增加的投资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企事业单位应按批准的规模、标准和投资迁建。未经批准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标准的,其所增加的投资由企事业单位自行解决。

第二十六条 移民安置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五章 后期扶持

第二十七条 州(地、市)、县人民政府应按《青海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以村组(自然村)为单元,组织编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按规定程序报省移民安置部门审核并负责实施。后期扶持项目的确定应广泛听取移民意见,充分尊重和维护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经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九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落实后期扶持资金、库区基金,组织编制、审查和下达后期扶持规划和计划,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移民安置部门统筹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有关地区和部门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向库区、移民安置区倾斜,并将后期扶持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投资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

第三十一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形成的水面,要在服从水库统一调度和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符合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优先安排农村移民开发利用。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移民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就业能力。

第三十三条 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批准、兴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审批立项;在吸纳移民就业、信息服务、技术指

导、贷款投放等方面,应给予重点支持。

第六章 工程建设

第三十四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建设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监督及管理工作,应严格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省移民安置部门依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后期扶持规划,审核下达计划,县级移民安置部门组织实施。第三十五条 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移民安置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建设。

因整体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已配套建设符合移民安置规划要求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原迁出区相应项目不再给予补偿。

第三十六条 库区各专项工程的迁建、复建或补偿应在省移民安置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十七条 省、州(地、市)、县移民安置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对工程实施进度、质量和投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进行整改。

第三十八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程项目建设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州(地、市)、县移民安置部门组织本行政区移民安置专项工程相关阶段验收,省移民安置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专项工程迁建、复建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移交行业主管部门或原产权管理部门管理。

第三十九条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专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由省移民安置部门另行规定。

第七章 移民资金

第四十条 移民资金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专项资金和库区基金以及存储期利息。

第四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依据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按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计划拨付建设征地和移民补偿资金。省财政部门依据批准的后期扶持计划拨付后期扶持资金和库区基金。

县级移民安置部门应在当地银行开设专户,将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等资金分户管理,不得相互挤占或挪用。

第四十二条 县级移民安置部门对个人财产补助、补偿资金可采取存折等形式及时兑现给移民;集体财产补偿和补助资金,视移民安置方式,按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八章 监督评估

第四十三条 省移民安置部门和项目法人要按规定共同委托有移民安置监督评估专业技术能力的单位,依据省移民安置部门和项目法人签订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协议及移民安置计划,对移民安置进度、质量和投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估,定期不定期向省移民安置部门报告情况,并对移民生产、生活恢复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经移民监督评估机构评估,对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由省移民安置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原因,并及时组织处理和解决。

第四十四条 各级审计、财政部门和监察机关依法加强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后期扶持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和监察机关在进行审计、检查和监察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州(地、市)、县人民政府及移民安置部门应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机构拨付、使用和管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后期扶持资金的监督,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移民安置部门报告;杜绝将移民资金用于非移民项目和平衡地方财政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交通、水利、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江河等管理范围内的管制,对擅自侵占、开挖、毁坏河道流域、公路用地、毁林、破坏生态的行为要依法处理。

第四十七条 项目法人不得自行与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和群众商定征地补偿和移民工程建设有关事宜。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本暂行办法的,依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省移民安置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下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暂行办法(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1991年1月25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

    四川省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

    四川省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47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的管理,合理征用土地,妥善安臵移民,维护移民的合......

    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于文亮 尹迅飞 王乃钧 王长春 王占华 王平王有卿(女)王国权 王乾 王智辉 王耀冬 韦耀国 司成明 田光辉 石新生 乔建 任泽俭 刘长海刘玉珊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工作先进......

    项目建设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

    **镇**建材项目建设工程 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 为妥善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保障**建材项目顺利实施,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建材公司周边住户进行拆迁。为切实保障被拆迁户的......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268号 《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3年3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讲课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一、 工程概况 二、 征地范围: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 征地移民两大类:枢纽工程水库区、枢纽工程及其他水利工......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试卷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1.列入影响处理的工业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 A.注册资金在500万元(含)以上B.从事工业生产,并具有一定规......

    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 二〇〇 年 月 日 甲方: 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 乙方: 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 为保证沈阳市东陵区 项目的顺利进行,为维护被征地农村村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