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时间:2019-05-15 00: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第一篇: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

法院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法官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同时,公众对司法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法院常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法官的职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这一形势,法官不仅应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初步了解了少量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审判实践,归纳了几种容易做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锻炼察言观色的能力

平时在生活、工作中应注意锻炼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保持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不经意间的行为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掌握对方意图。察言观色能力是法官应具备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能辨风向才会使好舵,掌握并运用这一技术对办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把一些容易激化的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人一般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辞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和素养,但有的人不喜形于色,我们可以观察人的“眼色”,“眼色”会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察言观色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来作出推理和判断,得出初步结论,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要做到在第一时间作出最符合实际的客观判断,这就需要加以锻炼,如果一名法官经常处在迟钝的木然状态,反映很慢,就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客观判断,会错失很多时机,不能达到办案又快又好的效果。

二、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

由于法官的工作任务重,有时一天会安排几个庭,要与不同的当事人、代理人谈话,因此时间宝贵,在工作中往往就会没有耐心听取当事人长篇陈述,而当事人又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容易引起矛盾。法官讲话的语速一般较快,专业性、结论性强,当事人一般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没有充分让当事人发表意见,容易引起不满,认为法官不愿意听取自己的意见,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工作性质要求我们法官必须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这样有利于我们审理案件,最起码不会将当事人原来的不满情绪因法官的不耐烦而引火上身,造成当事人与法官的冲突。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做一个有耐心的聆听者,一是在面对陈述的当事人时我们要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专注对方,并运用积极的表情、头部运动、手势等,回应对方所说的内容,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并且是在为其解决问题;二是简明扼要地表达共情,说出能够接纳和体会对方的感受,比如“我也有与你相同的感受”等语言,让对方感觉得到法官也认同我的感受,是个具有同情心、公平的法官;三是必要时进行提问,做出具体建设性回应,比如对某些问题作详细了解或者把当事人的情绪和思路引导到实质问题解决的方面,不一味地跟着当事人的思路走;四是重复当事人的话,即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概括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促使当事人明白法官已了解了自己的意思,也便于固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五是不要急于用自己的观点去纠正当事人的观点或者用自己的意见代替当事人的想法,可以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供当事人参考,要让其在澄清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六是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告知当事人或代理人提交书面的意见,一般当事人或代理人都很愿意接受。

三、用“冷静”来拆除愤怒者的雷管

作为一名法官要经常面对案件当事人或他人的愤怒情绪,特别是矛盾已激化的群发性事件,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感到对它难以应对和处理。他人爆发的愤怒,可能会激活你战斗的反应,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保持理性的清晰思维,即使是那些克制能力很强的人,也很难抵得住反击的冲动,但针锋相对的争执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容易把当事人的愤怒情绪引到法官身上,反而把自己至于危险当中,还可能引起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因此,管理不好自己情绪的法官,也不能管得了他人,越是对自己有约束的人,自由的空间反而越大。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先停下来什么也不要做,不要试图和火头上的当事人讲道理,不要去回答愤怒者的疑问,也不要马上和他分析问题,降低对方的音量才是首要任务,减少旁观者,给愤怒的当事人一个“台阶”下,并作出适当的解释或按抚,不要急于反击,也不要逃离,只要一点点地排除愤怒者的雷管,一步步地引导他思考,用你的冷静、公正、中立态度迫使他重新回到理性状态,发泄过后恢复理性的当事人一般都能配合法官的工作。

四、利用心理暗示排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 人们从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作出相应反应,这中间有一个大脑根据以往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相应的心理体验的过程。由于法律规则太抽象、太系统,除了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外,普通公众难以理解,从认知到接受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如果一味地进行说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用批评、惩罚的方法进行扭转就更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受着外界的暗示。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信息才会悄悄地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就会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积极的暗示法,在当事人对现行法律认知有偏差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批评指正,可以先对其做得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赞扬(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对与法律规范相冲突的部分进行分析、讲解不利后果,暗示其如果能改变也能做得像好的部分一样。人活脸、树活皮,直接批评是大多数人不愿接受的,因此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比直接用批评、惩罚、威胁等消极暗示效果好,他人也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是引导当事人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

五、采用心理学上的询问方法

询问在审判活动中几乎天天都要使用,询问的方式不同,结果会有很大差别,通常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就是这个意思。询问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封闭性询问”,另一种是“开放性询问”。所谓“封闭性询问”,通常的用词为“是下是?”、“对不对?”、“有没有?”“好不好?”等,回答也很简单,“是”或“对”,“有”或“没有”等结论性短语。这种询问方式的优点是收集资料或证据快,便于澄清事实,能缩小讨论范围,法官较容易控制谈话方向,但缺点是经常使用能使当事人产生被审问、不公平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所谓“开放性询问”,就是让当事人就有关事件、有关问题、有关情感等加以详细说明。这种询问方式的优点是能较详细的了解案件事实,帮助当事人宣泄不满情感,缺点是不容易控制谈话主题,不能突出谈话重点,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由于“开放性询问”所花费的时间长,不能有效地切入主题,审判中法官经常使用“封闭性询问”,不太愿意使用“开放性询问”,但“开放性询问”也有其显著的优点,运用得好也能事半功倍。由于这两种询问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结合起来使用,看案件、看人、看场合分别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扬长避短,这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询问的方式也很重要,语气要平和、礼貌、真诚,不能居高凌下,绝对不能发表“我是法官,必须听我的„„”不当言论,总之询问是一种技术,需要反复体会和实践才能灵活运用。

六、引导当事人做出合理选择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不仅法官在办案中要作出选择,当事人也必须要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把我们带向不同的路途,带向不同的终点,结果是不一样的,作为法官因职业的原故,可能会很快做出判断,但当事人因种种因素不知道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一味地认死理,转不过弯来,这就需要法官做出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并不是强迫当事人接受法官的意见。直来直去地行事是不符合事件的运行规则和操作程式的,所以适当地引导当事人做出合理选择是需要运用技巧的,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也没有办不成的事,事情办不成,不在于对方不配合和不讲道理,而多半是因为技巧和手段运用得不对头,在指导当事人做出选择前,要问清当事人想要什么,要达到何种目的,搞清楚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是什么;尽量让当事人头脑保持清醒、理性;指明做出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让当事人心中有数;如果做出了选择,想一想在面对结果时,会不会后悔;告诉当事人自己可以后悔,但对方当事人不一定会后悔,只要做出法律层面上的选择就不存在后悔。

第二篇:法官庭审技能评价办法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官庭审技能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庭审能力是评价法官水平的重要内容。为了体现法官的庭审技能,提高法官的庭审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庭审技能评价是指庭审中由审判委员会委员或其他法官对主持庭审的法官的庭审技能进行评价。

第三条各院应建立法官庭审技能评价档案,记载法官庭审技能情况及评价结果,并作为执行有关法官待岗培训、轮岗或引咎辞职制度的配套依据之一。

第四条庭审技能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评价组织形式

第五条各院成立法官庭审技能评价小组,审判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考评工作。

第六条评价采取直接观摩庭审、从科技法庭录像资料中调取抽评等形式,对需要评价的内容逐项打分,或标注评语,并将结果反馈至审判管理部门,在评价档案中体现。

第三章评价内容

第七条法官庭审技能评价以三大诉讼法、《人民法庭规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官职业特点要求为评价内容。

第八条庭审开始前,应当评价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书记员行为规范;

(二)审判法庭法台、席位设臵;

(三)法官仪态;

(四)法庭用具的使用。

第九条庭审中,应当评价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法官庭审用语;

(二)诉争焦点的归纳和调查重点的确定情况;

(二)指导当事人举证的情况;

(三)引导当事人质证的情况;

(四)认证的理由及结果;

(五)主持及引导辩论情况;

(六)辩论后的庭审小结情况;

(七)主持调解情况;

(八)当庭宣判情况;

(九)判决认定的事实、说理及法律适用情况;

(十)诉讼程序的完整情况;

(十一)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情况;

(十二)庭审秩序。

第十条评价庭审技能还应评价法官的庭审艺术和控制、指挥、引导庭审的能力,包括以下事项:

(一)有效控制庭审节奏;

(二)适时制止法庭发生的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和其他无礼行为;

(三)文明、平等对待所有诉讼参与人,不得出现歧视或偏袒的言行举止,并要求其他人如此;

(四)保持诉讼程序朝着能够达成解决结果的方向进行,不允许诉讼参与人拖延、纠缠枝节问题或者浪费时间;

(五)主持审理案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必要行动,以保证所有当事人都对诉讼有所准备,保证庭审按时开始,保证各方当事人有公平的机会提出辩论意见,保证庭审能不间断地进行并使纠纷得以解决。

第四章评价标准

第十一条庭审技能分为娴熟型、一般型、不合格三个等次。第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认定为娴熟型:

(一)庭审秩序井然,节奏繁简得当;

(二)法官庭审用语准确、适度并符合审判职业特点;

(三)庭审重点把握得当,找准找全了焦点问题;

(四)焦点问题审理透彻,案件事实审查清楚;

(五)有效控制举证顺序,引导当事人准确举证,并阐明证据的来源、内容和证明目的;

(六)主持当事人质证完整、充分,并引导当事人有针对性的发表质证意见;

(七)认证适时,并具有充分的认证理由和法律依据;

(八)主持辩论时,引导双方就诉争焦点展开辩论,能控制辩论秩序,节奏把握得当;

(九)具备当庭宣判条件的能当庭宣判;

(十)具有较好的庭审艺术和庭审应变能力。

第十三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当认定为娴熟型:

(一)遗漏关键庭审程序或当事人关键诉讼权利;

(二)庭审偏离或错误审理争议焦点;

(三)庭审秩序出现意外严重影响庭审正常进行,无力解决;

(四)遗漏关键证据认证或认证理由错误;

(五)具备当庭宣判条件而不宣判;

(六)判决结果错误。

第十四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认定为娴熟型:

(一)庭审中多次出现干扰因素,虽然都能及时制止的;

(二)遗漏了诉讼程序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虽然庭审结束前都进行了弥补;

(三)庭审开始时审理偏离或未找准审理重点或争议焦点,虽然庭审调查结束前仍回到了对重点或焦点的审理;

(四)法官发表意见经常出现逻辑错误或词不达意,虽然已经纠正;

(五)遗漏非关键证据认证两处以上;

(六)虽然能当庭宣判,但判决结果与旁听庭审的感观明显不符。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不合格:

(一)庭风庭貌不合规范,或法官严重不遵守纪律;

(二)庭审秩序混乱,法官不予制止或无力制止;

(三)庭审调查未找准或偏离争议焦点,导致事实调查不清;

(四)当当事人举证或质证严重偏离主题,或因法律知识欠缺不知道举证及相关举证知识时,不予引导;

(五)应当或可以当庭认证的不予认证;

(六)关键证据认证错误两次以上;

(七)不具备当庭宣判条件而宣判,出现事实不清、说理错误或适用基本法律错误;

(八)遗漏重要诉讼程序或当事人诉讼权利两项以上。

第十六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不合格:

(一)遗漏非重要诉讼程序或当事人诉讼权利两项以上;

(二)庭审中一直有旁听干扰因素影响庭审秩序而不制止或制止不力;

(三)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但庭审重点模糊,非主要争议焦点归纳不全;

(四)当事人举证、质证或发表意见偶而偏离主题,不及时引导;

(五)可以认证而没有认证的证据达二分之一以上;

(六)能当庭认证,但认证理由不充分。

第五章评价方法

第十七条庭审技能内部评价一年进行三次。

第十八条每年第五、十月份的下旬由审判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法官进行庭审技能的评价;每年内审判管理部门不定期组织一次审判委员会委员对法官进行庭审技能的评价。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知识点总结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复习大纲 《教育学》复习大纲

总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

首先要使学员掌握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从理论上提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其次,结合中学教育的性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自觉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其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增强对做教师的责任感,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重点须讲清楚,还要尽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尤其是要结合中等教育的现实进行理论讲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学时数:2课时

二、教学重点:教育与教育学概念,各阶段教育发展的特征,教育学的建立和变革。

三、教学难点:教育与教育学概念,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四、主要知识点:

1.有关概念:教育、义务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学

(一)教育: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与人类同时产生,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二)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阶段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教育。

(三)普通教育: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四)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

(五)终身教育: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六)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及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制度化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教育不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到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制度教育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5.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巩固等等)。《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亚里斯多德的公共教育。7.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教育学学科的萌芽。卢梭的《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康德;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洛克的“白板说”。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科的开始,三个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9.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呈现多元化的格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重点)

一、教学时数:4—2课时

二、教学重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及作用。

三、教学难点: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四、主要知识点: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觉得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觉得教育目的,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科研促进民主。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人力资本理论: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4.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5.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两者的关系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智能化---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因材施教的工具;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调动了积极性;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无线电的诞生和推广应用 ;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

(二)网络教育

(1)理解:网络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2)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个别教学,也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

(3)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

传统学校教育

网络教育

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优劣标准依据的是筛选制度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

夸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存在着时空限制

跨时空教育

6.教育与文化大省相互关系,学校文化及其特征,学生文化及其特征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文化提高教育传递和传播。

(2)学校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分类: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文化);学校组织制度文化(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学校精神文化(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其中核心是学校精神文化。

什么是学生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学校亚文化: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教职工亚文化。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教学时数:4—2课时

二、教学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三、教学难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四、主要知识点: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成熟对发展的决定作用,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含义: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发展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外国的弗洛伊德、格塞尔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中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在不同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差异,智力构成方面的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差异)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成熟、环境的概念及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什么是遗传和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什么是成熟?

(2)成熟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的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什么是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2)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6.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生理活动:与人的身体发展相关,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

7.初高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

(1)少年期待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个体发展的主要任务: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个任务。(略)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学时数:4学时

二、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及结构;我国的教育目的。

三、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层次结构;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四、主要知识点:

1.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什么是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作用:导向作用(工作方向、奋斗目标)、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衡量标准)。2.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特定的社会领域、特定的社会层次、学校级别。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普遍性,培养目标是特殊的。教学目标(具体)与教育目的(抽象)、培养目标的关系。彼此相关,不能代替。。3.制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点是: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朝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社会条件;从历史进程 看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要求人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预言,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的表述

(1)1957年毛泽东提“我们的教育方针是---”(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要坚持---,要求全面发展,脑体和谐---,要求适应时代要求,强调个性发展,培养---。

5.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6.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一)德育:(1)含义(68页);(2)基本要求(68页,5条)

(二)智育:(1)含义(68页);(2)基本要求(68页,3条)

(三)体育:(1)含义(68页);(2)基本要求(69页,3条)

(四)美育:(1)含义(69页);(2)基本要求(69页,3条)

(五)劳动教育:(1)含义(69页);(2)基本要求(69页,2条)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教学时数:4学时

二、教学重点: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专业素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四、主要知识点: 1. 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可能和可塑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理解含义)理解依赖性和向师性及其关系。2.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人身权

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受教育权

受宪法保护的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平评价权。

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3. 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专门职业、专门人员。教师是教育者,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的角色。

4.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胜利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2)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原来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提“水要是长流常新的小河”。

应具备哪些现代理念:心理咨询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发现真理;长流常新的大海。

(二)教育专业素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学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较好的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艺术、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教育机制 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总结能力、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优良的个性品质:善于交际,热情慷慨,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作合群,公平客观,耐心周到,幽默。学生喜欢的老师:热情、同情、尊重学生,知识渊博,耐心周到。不良的个性品质:冷漠孤僻、木纳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有敌意,对学生没有同情心,经常骂人,讨厌学生,经常训斥学生。5.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什么是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构成的授---受关系。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学生主体的形成,即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严格要求的民主党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的帮助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一、教学时数:4课时

二、教学重点: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三、教学难点: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评价模式。

四、主要知识点: 1.相关概念:

(一)课程: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

狭义的课程:所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1)某一类学校中所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3)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基础性课程:注意学生基础学力培养,三基为中心基础教育。

(三)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知识视野。

(四)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五)国家课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

(六)地方课程: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和审定的---

(七)学校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及学校---

(八)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九)课程设计: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十)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

(十一)教学大纲: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学计划,用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各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十二)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此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和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

(十三)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十四)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

(十五)课程评价: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课程的分类: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有关概念)。重点掌握它们的关系(89页)。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学科教学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四个规定性:

时限性:同特定教育阶段相联系;具体性: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 预测性: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规划;操作性:目标明确可付诸实现。5.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现状、需要、兴趣和兴趣差异; 对社会的研究:考虑社会需要; 对学科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6.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意义: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修改或重新认识。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一)教学计划:

(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A、强制性(义务教育法);B、普遍性(全部学校);C、基础性(打好基础)。(2)教学计划的构成(中心问题):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3)怎样使用教学计划?

(二)教学大纲

(1)什么是教学大纲?(2)教学大纲的构成:

说明:包括目的、意义、任务、指导思想、选编原则;

本文:包括主要课题、要目、章节、教学要点、时数、练习。(3)怎样使用教学大纲?

(三)教科书

(1)什么是教科书?(2)教科书的构成;(3)教科书的编排;(4)作用;(5)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现实水平和现状---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第五,兼顾内容上的衔接。(6)怎样正确使用教科书? 8.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时间表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所要形成的智力、能力、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IPP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词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10.课程评价的过程

(1)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索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基本阶段:把焦点集中在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第七、八章教学

一、教学时数:6学时

二、教学重点:教学概念、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教师如何备课、上课;班级上课制;教学策略。

三、教学难点:对教学及其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教学策略。

四、主要知识点: 1.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怎样理解呢?(1)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和学两方面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认识教学与智育的关系,辨清几种错误的认识:教学等同与智育、教学就是上课、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二)教学的意义(中心地位):(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必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途径。

(三)学校要以 “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1)学校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 2)怎样以教学为主? 2.教学的一般任务

(一)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什么是双基教学?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双基教学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什么是创造才能?智力和知识是什么关系?

(三)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长知识、长身体、长品德的关系。

(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3.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112页)

(二)我国理论界关于教学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活动,内部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受认识规律的制约。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具有间接性、认识具有交往性、认识具有教育性、是有领导的认识。学生(主体)---课程教材(客体)---教师(领导)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两者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注意: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必须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操作和活动、重视差异、培养良好个性。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双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分为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个阶段。巩固知识(复习环节)

运用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形成技能)检查知识(反馈环节):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4.教学原则

什么是教学原则?(121页)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区别(121页)我国教学原则及运用

(一)直观性原则:(1)什么是直观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

(二)启发性原则:(1)什么是启发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

(三)巩固性原则:(1)什么是巩固性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

(四)循序渐进原则:(1)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

(五)因材施教原则:(1)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2)依据:(3)基本要求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什么是---?(2)依据:(3)基本要求 5.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A、什么是讲授法?B、讲授法的三种方式;C、讲授法的基本要求(2)谈话法:A、什么是谈话法?B、谈话法特点;C、谈话法的基本要求(3)讨论法:A、什么是讨论法?B、讨论法的特点;C、讨论法的基本要求(4)演示法:A、什么是演示法?B、演示法的特点;C、基本要求(5)练习法:A、什么是练习法?B、练习法的特点;C、基本要求(6)实验法:A、什么是实验法?B、实验法的特点;C、基本要求 6.教学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1)备课的意义(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检查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2)备课的内容: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并写出三种计划)(3)三种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

(二)上课(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和结构:A、什么是课型?B、课型分类:根据任务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又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复习课、考察课。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课、讲授课、演示课、复习课、练习课。C、课的结构(以综合课为例):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

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性高、主体作用发挥好、教学效果好)。(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专题讲)

(三)作业: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类练习。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内容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代表性;(2)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

(四)课外辅导(上课必要的补充)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测验的目标;试题类型;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7.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138页)

(二)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个别教学制(古代学校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

(1)什么是班级授课制?(139页)(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创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1902年广泛推行。现在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班集体的作用。缺点:容易理论脱离实际;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

(1)什么是分组教学制?(2)为什么分组(消除弊端)?(3)怎样分组? 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跨学科分组。

内部分组:不同内容不同目标---不同方法不同媒体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什么是设计教学法?什么是道尔顿制? 8.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三)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一、教学时数:4学时

二、教学重点:德育的意义和目标;德育过程的含义及其规律;德育原则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德育过程的含义及规律;德育模式

四、主要知识点: 1.德育的概念意义

(一)德育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

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继承性。

(三)德育的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147页)

(二)德育目标的意义: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制约德育基本过程。

(三)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的影响。

(四)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2)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48页)(3)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49页)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德育内容?(149页)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

(三)具体内容:

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

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151页)(2)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B、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C、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4.德育过程及其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152页)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结构:教育者---教师:组织者、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和个体,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2)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构成品德的四个因素、关系及其发展。(论述题)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 的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内化---外化;内因---外因;教育---自我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长期反复培养;长期抓、反复抓。5.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的概念(157页)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1)含义;(2)基本要求。

(二)疏导性原则(1)含义;(2)基本要求。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含义;(2)基本要求。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含义;(2)基本要求。

(五)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2)基本要求。6.德育途径

什么是德育途径?

途径: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7.德育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德育方法? 基本方法:

(一)说服法

(1)什么是说服法?

(2)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相待。

(二)榜样法

(1)什么是榜样法?

(2)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用榜样调节行为;激起敬佩之情。

(三)实际锻炼法

(1)什么是实际锻炼法?

(2)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陶冶法

(1)什么是陶冶法?

(2)要求:创造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五)品德评价法

(1)什么是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2)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教育。8.德育模式

(一)什么是德育模式?(162页)

(二)德育模式的种类: A、认知模式:(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模式)(1)理论假设:道德发展论、道德教育论

(2)问题:围绕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引导性、深入性提问。(3)简要评述:有缺陷,也有特色: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证,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了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

(4)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六阶段未必符合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发展性原则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B、体谅模式

(1)理论假设: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到的表率作用。

(2)问题: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动(3)简要评述:有缺陷、有特色。

(4)启示:学会关心、精心设计、与各学科结合。C、社会模仿模式

(1)理论假设: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人的学习有个体品德参与;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榜样对品德的作用;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评述:理论上有缺陷(4)启示:强调自我效能感。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教学时数:2学时(团队管理专题)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主要知识点:

1.班级管理及其意义(导生制---英国)

(一)班级

(二)班级管理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以班级制度为核心)平行管理(马卡连柯达平行影响)民主管理(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目标管理(围绕目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3.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分数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改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体制。(1)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4.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及其特征

(1)什么是班集体?

(2)班集体的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种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设计者、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培养班集体(重点问题:同上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 1.教学技能是---2.提问的类型---3.教师教育机构萌芽于---4.结课分类---5.说课类型---6.教学技能的三种形态— 7.讲授分类—

(二)判断题(略)

(三)简答题 1.说课的作用

2.课堂提问有哪些基本环节?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3.布置作业的要求?

4.什么是体态语言?它有什么特点?

5.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如何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7.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环节的效果?

8.某学生的某次作业字体美观,但错误很多,请你给这位学生的作业写一则40字以内的评语。

(四)面试

第一章 教学技能解读

主要知识点:

1.教学技能的定义与含义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训练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三层涵义:(1)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2)它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3)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

教学技巧---教学技能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学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标志。

教学技艺---在巧教导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积累教学经验、自觉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巧并有所创新,使教学呈现美感的一种技能形态。

教学艺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在教学技艺的基础上,使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中刻意追求的痕迹越来越少,内化的个性特点由不随意性转化为随意性,真正到了收发自如的境地。

2.教学技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殊性上)。

(一)示范性;

(二)复杂性;

(三)发展性;

(四)操作性;

(五)整体性。3.教学技能的构成

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只要求记微格教学的创始人: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爱伦。本书中教学技能的分类:备课技能(2);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3);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5);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6);检查学习效果技能(4);说课、听评课技能(7);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反思技能(8)。4.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要求:选择要有针对性;提高训练指导课的效果;训练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

(二)分解原则的要求:分解训练目标;弄清教学技能的内部结构。

(三)示范原则的要求:加强训练者自身的技能修养;要有针对性;示范贯穿全过程。

(四)反馈原则的要求:反馈要及时准确;开拓多种反馈渠道;自反馈与外反馈相结合。

(五)训练与自我训练相结合原则。5.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书面作业法

(三)对镜练习法

(四)录音训练法(以上四种是常用的方法)

(五)角色扮演法

(六)模拟教学

(七)介入教学(出过)

(八)教育教学实习

(九)微格教学(以上五种可出单选题)6.微格教学

(1)什么是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者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2)微格教学的特点:

(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技能训练针对性强;

(三)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3)操作过程:A、理论学习和研究B、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C、提供示范D、组织讨论E、编写教案F、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G、反馈评价H、修改教案、再循环。

第二章 备课技能 主要知识点:

1.备课的涵义、意义和类型

(一)备课的涵义

(二)备课的意义: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

(三)类型: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判断题)。

2.备课的内容

(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

(三)备学生;

(四)备教法;

(五)备学法。3.钻研教材技能

(1)意义(为什么)

(一)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

(二)有助于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三)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2)基本要求(记忆)

(一)通览教材,全面理解

(二)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把握教材的内在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三)精细加工,再创教材:教材语言的转换、内容的取舍、内容的增补、内容的调整、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已考过)

4.了解学生技能

(1)了解学生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状况;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基础;学生对学科的认识状况;学生的学习意志、情绪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班集体情况。

(2)了解学生的方法

(一)观察法和谈话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教学反馈法;

(四)摸底测验法;

(五)资料分析法;

(六)阶段判别法。5.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能

写出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6.编写教案技能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1)概况;(2)教学过程;(3)板书设计;(4)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二)教案的类型(1)纸质教案;(2)电子教案:什么是电子教案?电子教案的特点,电子教案的制作,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关系。

(三)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1)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实用性);(2)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课型分类:单一课---综合课。(3)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正本”即教案的主体,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和方法、时间分配及思考题。“附件”指板书、板面计划和直观演示计划、物质保障计划、挂图等。

(4)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5)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第三章 课堂教学技能(核心)主要知识点: 1.课堂导入技能

(一)涵义和作用(判断)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新课。

(二)类型: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选择题)

(三)基本要求:要有针对性、要有启发性、要有趣味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要有艺术性。

2.课堂讲授技能

(一)涵义(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

(二)类型: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三)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课堂提问技能

(一)涵义(概念理解,判断题)

(二)类型(选择题,把握不同类型)

(三)基本要求(记忆):合理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提问目的明确;提问的语言要准确;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课堂倾听技能

(一)涵义(新的一种技能)

(二)内容:学生回答与讨论,学生提问和质疑,学生需要和情感,学生思想和心声。

(三)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

(四)基本要求: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要进行及时反馈。

5.课堂对话技能

(一)涵义及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

课堂对话的作用: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对话和学生与文本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

(三)基本要求: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6.课堂板书技能

(一)板书的涵义及特点(直观形象性、高度概括性、艺术性)

(二)课堂板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重点难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

(三)类型:

(四)基本要求: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形式灵活,布局合理;文字精当;书写要规范;时机要适当。

7.教学反馈技能

(一)涵义及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媒介作用,预测作用)

(二)基本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8.强化技能

(一)涵义及类型: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二)基本要求:目标要明确;态度要诚恳;时机要恰当;方式要灵活;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

9.结课技能

(一)涵义与作用: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具有教学过渡到作用。

(二)结课的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拓展延伸结课

(三)基本要求:要有针对性;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要简洁明快;要有趣味性。10.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一)作业的类型:

(1)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和目的不同进行分类: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复习作业(2)按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观察作业—实践作业(3)按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

(二)批改作业的方法:全批全改、抽查批改、当面批改、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或互批

(三)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

(四)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精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

(五)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

第四章 检查学习效果技能 主要知识点:

1.课堂观察的涵义及范围

(一)课堂学习气氛

(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况、交往行为、生成状态

(三)学生的神态表情:目光、面部表情、形体动作

(四)学生活动:课堂练习、板演、实验、交流 2.课堂观察方法

(一)目视法:扫视法、巡视法、注视法、凝视法。

(二)提问法

3.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版效应

4.基本要求: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要保持观察到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5.作业检查技能:

(一)学生作业包含两种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

(二)检查方式:查看(主要)、提问、抢答问题、即兴演讲 6.作业分析步骤及方法:步骤:确定作业分析的对象--划分分析单位的类目--进行评判记录

方法: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7.学业成绩测评技能:学生学业成绩检测的方法:考查—考试。考查主要有口头提问、书面作业检查、随堂学绩测验。随堂学绩测验(了解意义与策略、测验题的设计)8.学业成绩考试技能

(一)涵义及类别: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诊断性考试;主观性考试—客观性考试;标准化考试—非标准化考试。

(二)基本程序:制定考试目标—选择考试方式--编制考试试卷(客观题编制的基本要求119页,主观题编制的基本要求120页)

(三)试卷分析:(1)定量分析: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题目分析、试卷信度分析、试卷效度分析。(2)定性分析:考试的基本情况、试题的基本情况、试卷统计结果分析、试卷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五章 教学语言技能 主要知识点:

1.教学口语的涵义及特征

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包括:教学口语、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教学口语是专业口语。它的基本特征有: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2.教学口语的功能及分类:

(一)功能: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供语言示范、美育教育。

(二)分类:根据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传输语音、双向对话语言、多项交流语言。

根据课堂教学不同阶段分为导入语、讲授语、结束语。根据性质分为说明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抒情式语言、评价性语言、演示性语言、概述性语言 3.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4.教学口语技能提高的途径:提高内在修养水平;强化语言外化能力;在实践中进行训练。5.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6.教态语言的涵义及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境性)7.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 8.类型: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外表修饰

(一)身姿变化:站姿、走姿、手势

(二)面部表情:眼神、微笑

(三)外表修饰:服装服饰、发型配饰、化妆

9.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表情要真实自然;衣着要朴实整洁(以学生欣赏为前提,要和自己的性格特征相得益彰,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衣着打扮要持重、安逸、沉稳、协调。)

10.汉字规范(写好规范字的意义、字形、正确使用汉字)和汉字书写 11.教师常用文体写作

(一)听课笔记

(二)教学笔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教学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教法、学法。

(三)操行评语(考过一次):优点、缺点、努力方向。

(四)教育科研论文要求:表述观点要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材料要真实可靠,典型充分;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要朴实、准确、学术化。

第六章 学法指导技能(教会学生学习)主要知识点:

1.学法指导的涵义、途径和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学法指导?

(二)学法指导途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召开学习方法研讨会。

(三)基本要求:要明确目的;要遵循学习规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与学情相结合;促进具体操作向内在学习素养的转化。

2.常规学法指导技能(最优学习方法)

(一)制定学习计划:从实际出发;全面安排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要有灵活性。

(二)科学运筹时间:

(三)做好课前预习

(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五)做好学习笔记:明确需要记录的内容;方法要恰当;建立记录符号系统。

(六)进行课后复习:复习要及时;要全面、系统;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尝试回忆与阅读相结合。

(七)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审题;指导学生做题;指导学生检查作业;指导学生自我提高。3.信息能力指导

什么是信息能力?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

(一)信息获取能力指导

(二)信息分析能力指导

(三)信息加工能力指导

(四)信息利用能力指导 4.自主学习指导

什么是自主学习?177页

自主学习的特征(5个特点)界定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态度、一种自我学习行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自主学习的指导要求: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采取多种指导方式。5.合作学习指导 什么是合作学习?

要求: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分组要合理;选择恰当的合作方法;全班共享合作成果。6.探究学习指导

什么是探究学习?(杜威首次)问题教学法

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实践性 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做好总结交流; 第七章 说课、听课和评课技能 主要知识点:

1.说课的涵义、性质及意义

(一)涵义: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187页)

(二)性质:说理性、科研性、工具性、交流性

(三)意义:有利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备课---说课---上课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192页)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193页)3.说课的类型:

(一)按说课发生的时间分:课前说课—课后说课

(二)按课的层次和内容任务分:一节课的说课—一个单元的说课—一本书的说课

(三)按课的功能分:研讨性说课、示范性说课、评比性说课、检查性说课 4.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内容: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说教学内容的利用。

(三)说学生情况。

(四)说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教学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203页)。

(六)说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的目的和功能,练习题确定的原则和依据、难度及特点,说练习的方法)

5.说课的过程:说课准备—说课实施—说课评说—说课反思

6.说课的基本要求:语言简明,重点突出;关注教学创新,突出自身特色;说理透彻,理论联系相结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意识。7.听课的技能

(一)听课的涵义:听课不仅是听,更主要是去看和思。

(二)听课前的准备:制定听课计划;了解教材结构和学科教改信息;了解上课教师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现状;反思自己的教学观

(三)听课的内容:

(1)听教师的教: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任课教师的施教行为。(2)听学生的学。(3)听教学过程。(4)听对教材的分析处理。(5)听教学细节:(细微之处见精神)

(四)听课的基本要求:要认真记录(记教学环节、记衔接过渡、记细节特色、记板书提纲、记点评批语、记备注信息)、要善于思考(善思善疑、对听课内容作模拟设计)、听课后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8.评课的技能

(一)评课的意义:进行评价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活动,是研究课堂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二)基本要求:评课标准要多元化;要坚持评课之道;评课要有提高性;评课要有激励性。(评课的重点226页,新课改倡导)

(三)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核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2)教学目标:反映大纲要求、符合学习特点、体现教学过程中(3)教学内容:科学准确、处理得当、熟练自如(4)教学环节:灵活多样、自然得体、善于组织

(5)教学方法:逻辑性强、启发性强、通俗性强、开放性强、实用性强(6)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学法指导、促进能力发展 第八章 教学反思技能 主要知识点:

1.教学反思的涵义及特点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910年出版《我们怎样思维》提出和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227页)

(二)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

(三)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2.教学反思过程四个循环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3.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观念与情感: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情感(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自我)反思专业自我要从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五个方面进行。

(二)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学习过程—课堂组织管理—教学策略—媒体的配置和使用—教学评价

4.教学反思的途径:

(一)阅读理论文献,在理论解读之反思;

(二)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教学反思;

(三)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

(四)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5.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教学日志:涵义、要求(242页)

(二)教学案例:

(1)涵义:A、案例是教学事件,是对教学中一个情境的描述。B、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教学事件。C、案例是典型性教学事件。D、案例是真实发生的教学事件。

(2)优秀教学案例的标准:应讲述一个故事;论题要集中,主题要突出;描述真实发生的教学事件,反映近期发生的教学现象;需要提出探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对已提出的解决方法给予一定的评价。

(3)基本格式:标题、引言、背景、问题、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讨论。

(三)行动研究:

(1)什么是行动研究?(245)

(2)行动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制订行动计划—积极验证,具体实施—反思和评价—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四)教师成长档案袋

(1)涵义:是一种教师成长的历史记录;是一种实质性的文档;是一种学习工具。

(2)内容: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及分析;教师不同领域的工作进展情况。

(3)使用教师成长档案袋应注意的问题:教师本人是档案袋的主人;学校要为教师建立档案袋提供帮助;学校要恰当利用档案袋评价教师。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总体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习者掌握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所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教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妥善解决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紧的矛盾。

教学方法:根据学员的特点,能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教师导学与学员自学、思考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考试范围要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过程、反思过程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 3-----6岁、7岁;童年期 6、7------

11、12岁;少年期 11、12------

14、15岁;青年期 14、15------25岁;成年期 25------65岁;老年期 65岁以后。

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果我们能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阶段(0---2岁):感觉和运动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元素按阶段(7---11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见的过度状态。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的、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车站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检、自我监控三种成分。第四节 个性差别----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赖、冲动型与沉思型、辅合型与发散型。

2、智力测量: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性格的涵义: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差异: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自学要点)

一、学习的实质和特征

1、学习的一般涵义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自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

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述,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总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老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1、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成分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二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成效归因理论

维纳认为,对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常归纳为四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机遇)好坏等。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育: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2、充分领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出示学生继续努力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任务较容易最能激起水平最高:

2、任务难度适中最佳动机激活水平适中:

3、任务较难最佳激活水平较低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三、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自学)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因素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二

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比安排教学内容: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的概述

一、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二 知识学习的类型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一、知识的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措施(问答题)

灵活运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二 知识的概括

1、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2、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措施(问答题和论述题)配合运用正理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什么是变式?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记忆系统及其态度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二 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及其进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以往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向当地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副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前面的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后抑制是指后边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 适度过度学习(最佳效果是150%)。

三、如何合理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赶在遗忘之前;

2、分散复习和集中结合起来;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自学要点)

一、技能及其特点: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二 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三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问答题)

1、准确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恰当的联系;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四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二 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3、元认知策略 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3 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利用策略。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 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阶段实际;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成多样化;划线等。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合编口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3、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含义: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控。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三 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理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资源的利用。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自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的分类:有结构问题 无结构问题

3、问题含义的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二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三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

4、功能固着;

5、个人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人心理特征。四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论述题)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量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1、创造性的含义: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2、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含义: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

式。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联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3、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二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三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没有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保护好奇心;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堂,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和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讲品德,不讲态度)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品德的含义与结构

1、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变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具有自律性

2、有动荡向成熟过度。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自学)第四节 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

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一 有效的说服 二 树立良好榜样 三 利用群体约定 四 价值辨析 五 给与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概述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接触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二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恐惧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进食障碍

8、睡眠障碍

第二节 心理评估(自学)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概述

1、心理辅导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小组辅导等。2心理辅导的目标

一是学会调试(调节和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3、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题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二 心理辅导的方法(自学)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一 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教学事项

2、教学方法

3、教学媒体

4、课堂教学环境。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发现教学

什么是发现教学?发现教学是是一种启发是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2、探究性教学

3、情境性教学

4、合作学习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自学要点)

学习重点: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 什么是群体?什么是正式群体?

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行政部门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二 课堂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和评价(自学要点)

学习要点:教师自编测验

1、什么是教师自编测验? 有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的知觉编制的测验材料,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2、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主观题(论述题、问题解决题)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学习重点: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的期望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由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被称为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简答论述题

1、教师心理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由那些? 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3、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简介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促进迁移的教学: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怎样提高知识直观效果?(措施)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7、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措施有哪些?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概括。

8、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快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9、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

10、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没有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保护好奇心;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堂,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和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1、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一 有效的说服 二 树立良好榜样 三 利用群体约定 四 价值辨析 五 给与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12、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接触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3、心理辅导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小组辅导等。

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过程、反思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感知阶段(0---2岁):感觉和运动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具体元素按阶段(7---11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4、爱理克森的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车站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5、自我意识的结构和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检、自我监控三种成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6、学习动机及其基本成分?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7、耶克斯—多的森定律(倒U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任务较容易最能激起水平最高:

任务难度适中最佳动机激活水平适中: 任务较难最佳激活水平较低

8、遗忘的进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以往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向当地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副加速型。

9、遗忘的理论?

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0、如何合理组织复习,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赶在遗忘之前;

2、分散复习和集中结合起来;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11、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认知策略 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3 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利用策略。

12、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阶段实际;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成多样化;划线等。

13、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合编口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14、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理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资源的利用。

15、问题解决的含义与过程?

问题含义的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1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

17、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8、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恐惧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进食障碍

8、睡眠障碍

19、心理辅导的目标?一是学会调试(调节和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20、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题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2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自律性: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自学部分重要问题要点(四点)。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2、成效归因理论:

3、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4、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

关键词(31个)

1、教育心理学

2、心理发展

3、学习准备

4、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

6、人格

7、自我意识

8、智商

9、性格

10、动机

11、学习

12、学习动机

13、学习迁移

14、程序性知识、15、变式

16、遗忘过程

17、前摄抑制

18、技能

19、操作技能 20、学习策略

21、元认知

22、问题

23、问题解决

24、创造性

25、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26、品德

27、心理健康

28、发现教育

29、群体30、教师自编测验

31、教师期望效应

第四篇: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法官庭审技能评价办法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法官庭审技能评价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庭审能力是评价法官水平的重要内容。为了体现法官的庭审技能,提高法官的庭审水平,特制定该《办法》。

第二条庭审技能评价是指庭审中由审判委员会委员或其他法官对主持庭审的法官的庭审技能进行评价。

第三条本院建立法官庭审技能评价档案,记载法官庭审技能情况及评价结果,并作为执行本院有关法官引咎辞职制度的配套依据之一。

第四条庭审技能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 评价内容

第五条法官庭审技能评价以三大诉讼法、《法庭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经审判方式改革若干意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意见》和法官职业特点要求为评价内容。

第六条庭审开始前,应当评价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书记员行为规范;

(二)审判法庭法台、席位设置;

(三)法官仪态;

(四)法庭用具的使用。

第七条庭审中,应当评价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法官庭审用语;

(二)诉争焦点的归纳和调查重点的确定情况;

(二)指导当事人举证的情况;

(三)引导当事人质证的情况;

(四)认证的理由及结果;

(五)主持及引导辩论情况;

(六)辩论后的庭审小结情况;

(七)主持调解情况;

(八)当庭宣判情况;

(九)判决认定的事实、说理及法律适用情况;

(十)诉讼程序的完整情况;

(十一)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情况;

(十二)庭审秩序。

第八条评价庭审技能还应评价法官的庭审艺术和控制、指挥、引导庭审的能力,包括以下事项:

(一)有效控制庭审节奏;

(二)适时制止法庭发生的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和其他无礼行为;

(三)文明、平等对待所有诉讼参与人,不得出现歧视或偏袒的言行举止,并要求其他人如此;

(四)保持诉讼程序朝着能够达成解决结果的方向进行,不允许诉讼参与人拖延、纠缠枝节问题,或者浪费时间;

(五)主持审理案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必要行动,以保证所有当事人都对诉讼有所准备,保证庭审按时开始,保证各方当事人有

公平的机会提出辩论意见,保证庭审能不间断地进行并使纠纷得到解决。

第三章 评价标准

第九条庭审技能分为娴熟型、一般型、不合格三个等次。

第十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应认定为娴熟型:

(一)庭审秩序井然,节奏繁简得当;

(二)法官庭审用语准确、适度并符合审判职业特点;

(三)庭审重点把握得当,找准找全了焦点问题;

(四)焦点问题审理透彻,案件事实审理清楚;

(五)有效控制举证顺序,引导当事人准确举证,并阐明证据的来源、内容和证明目的;

(六)主持当事人质证完整、充分,并引导当事人有针对性的发表质证意见;

(七)认证适时,并具有充分的认证理由和法律依据;

(八)主持辩论时,引导双方就诉争焦点展开辩论,能控制辩论秩序,节奏把握得当;

(九)具备当庭宣判条件的能当庭宣判;

(十)具有较好的庭审艺术和庭审应变能力。

第十一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应当认定为娴熟型:

(一)关键庭审程序或当事人关键诉讼权利遗漏;

(二)庭审偏离或错误审理争议焦点;

(三)庭审秩序出现意外严重影响庭审正常进行,无力解决;

(四)遗漏关键证据认证或认证理由错误;

(五)具备当庭宣判条件而不宣判;

(六)判决结果错误。

第十二条出现下列情形,可不认为是娴熟型:

(一)庭审中多次出现干扰因素,虽然都能及时制止的;

(二)遗漏了诉讼程序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虽然庭审结束前都进行了弥补;

(三)庭审开始时审理偏离或未找准审理重点或争议焦点,虽然庭审调查结束前仍回到了对重点或焦点的审理;

(四)法官发表意见经常出现逻辑错误或词不达意,虽然已经纠正;

(五)遗漏非关键证据认证两处以上;

(六)虽然能当庭宣判,但判决结果与旁听庭审的感观明显不符。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不合格:

(一)庭风庭貌不合规范,或法官严重不遵守纪律;

(二)庭审秩序混乱,法官不予制止或无力制止;

(三)庭审调查未找准或偏离争议焦点,导致事实调查不清;

(四)当当事人举证或质证严重偏离主题,或因法律知识欠缺不知道举证及相关举证知识时,不予引导;

(五)应当或可以当庭认证的不予认证;

(六)关键证据认证错误两次以上;

(七)不具备当庭审判条件而宣判,出现事实不清、说理错误或适用基本法律错误;

(八)遗漏重要诉讼程序或当事人诉讼权利两项以上。

第十四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是不合格:

(一)遗漏非重要诉讼程序或当事人诉讼权利两项以上;

(二)庭审中一直有旁听干扰因素影响庭审秩序而不制止或制止不力;

(三)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但庭审重点模糊,非主要争议焦点归纳不全;

(四)当事人举证、质证或发表意见偶而偏离主题,不及时引导;

(五)可以认证而没有认证的证据达二分之一以上;

(六)能当庭认证,但认证理由不充分。

第四章 评价方法

第十五条庭审技能内部评价一年进行四次。

每年第三、七、十一月份的下旬由审判中心组织人员对每名法官进行庭审技能的评价;每年内审判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组织一次审委会委员对每名法官进行庭审技能的评价。

第十六条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以下结果之一的,应视为娴熟型:

(一)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娴熟型四次以上;

(二)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娴熟型三次以上,不合格低于一次。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以下结果之一的,应视为不合格型。

(一)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不合格四次以上;

(二)一年内庭审技能被评价为不合格三次,无娴熟型评价。既不能评价为娴熟型,又不能评价为不合格的,视为一般型。第十七条对法官的庭审技能评价以三年为一周期。

评价周期内出现下列结果之一的,为娴熟型:

(一)三年均被评价为娴熟型;

(二)两年被评价为娴熟型,一年被评价为一般型。

评价周期内出现下列结果之一的,为一般型:

(一)三年均被评价为一般型;

(二)两年被评价为一般型,一年被评价为娴熟型;

(三)两年被评价为娴熟型,一年被评价为不合格。

一年被评为不合格、一年被评为一般型、一年被评为娴熟型的,可视为一般型。

评价周期内出现下列结果之一的,为不合格型:

(一)三年均被评价为不合格型;

(二)两年被评价为一般型,一年被评价为不合格型;

(三)一年被评价为娴熟型,两年被评价为不合格者。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法官必备的十大司法技能

在国内最早使用“司法技能”一词时,有人觉得不太顺耳,因为“技能”总是让人联想到技术工人的工作。随着对法官职业特点认识的深化,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思想的或行为的操作能力逐渐引起法官的重视,司法技能成为司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法官培训或自我提高的重要课题。

法官的司法技能是指法官(其他承担不同职责的司法人员对司法技能有不同要求,不属本文论述范围)运用法律专业知识、既定规范、操作规程审理案件的能力,是在审判过程中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结果的方式方法,是由已知事实和规范得出新的结论、化应然为实然的桥梁。

综合分析法官的所有活动,可以把司法技能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法律定位技能,即查找法律和其他(参考)依据,并完成法律论证过程的技能;第二类是事实认定技能,即认定事实、证明案情的技能;第三类是审理运作技能,即法官在审理活动中确保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行为技能。

在这三大类之下,可以把司法技能具体划分为十种(但不限于十种):一是静态法律定位技能;二是法律论证技能;三是事实认定技能;四是案件审理技能;五是审判管理技能;六是提高效率技能;七是定纷止争技能;八是社会沟通技能;九是抵制干扰技能;十是职业道德技能。

本文将结合法官职业和司法活动的特性,在总结广大法官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个法官必须具备的上述十种司法技能作一简要阐述,以供法官自我检视特别是法官培训机构在设置法官培训课程时参考。

一、静态法律定位技能

知晓法律规范和其他据以作出裁判的法律依据(或参考),迅速、准确查找、鉴别、确定与所处理的法律问题相关的法律规范状态,是完成“法律定位”的第一步。每当遇到一个疑难案件或讨论一个法律问题时,法官作出判断的根本要求是“依照法律”。不论是相关的法律规定含义不清,还是存在人们所言“法律漏洞”、“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法官的判断也必须有法可依(可以是法律规范,也可以是法律原则)。没有法律依据的司法裁判是没有根基的裁判,是难以经得住检验的。因此,法律依据是司法权威的来源。只有援引或参酌了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立法资料、名家阐释、权威学说,法官的裁判才令人信服。通常情况下,现代国家的司法权威不是来自“张法官”、“李法官”的权力,而是来自法官所适用的法律以及从法律中阐释出的裁判规则,尽管法官个人的声望对提高公信也有一定帮助,甚至在特定案件中具有决定作用。可见,对法官来说,第一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会如何查找、了解处理案件时所需要适用或参考的法律、法规、文件、学说、讲话等论证依据,完成静态法律的定位。

静态法律的定位技能并不复杂,而且从大学法学院时期就在传授。在一些国家,新任律师和初任法官参加培训时必不可少的一课就是“如何查找权威文献”,学习如何利用各种法律汇编、判例集、规章集、公报、文章等。尽管这一技能的掌握并不太难,这里仍略作提示。第一,查询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依照(或参照)宪法、法律、司法解释、法规、规章、自治条例等。目前,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法律汇编不计其数,但最方便的查询方式还是使用电子数据库,如“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中国法院网法律文库”等。

第二,查找司法文件、行政文件等。中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许多领域中靠“红头文件”来填充具体内容,如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立法说明等。随着政务公开、司法透明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件公开发布,刊登在各机关的公报、刊物、文件汇编上。电子数据库中收集的此类文件也越来越多。

第三,查阅司法案例。参考先前裁判的案例是维护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提高裁判质量、积淀司法智慧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案例指导制度之后,上级法院和其他法院的裁判先例将更显得格外重要。目前,重要的参考案例来源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等。各地法院也以如“精品案例”、“参阅案例”等形式发布了许多案例。还有一些机构开发了司法案例电子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案例。在新形势下,查阅并运用参考性案例或指导性案例已经成为法官必不可少的一项司法技能。第四,了解权威学说。除了具有拘束力的法律规范外,国内外法律研究文章、著作也是法官应当了解的内容。如果说法律体系是法律规范的有序排列组合,而以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法学研究成果则是法官开拓法律视野、借鉴新观点、作出正确裁判的重要参考。目前,法学刊物(含内部刊物)已有数百种,法学研究书籍不计其数,国外法律译著数量剧增。相应的法学论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也开始广泛使用。法官应当时常翻阅法律书刊,了解法学研究动态,掌握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审判工作。

以上四类重要的“静态法律定位器”是每一个法官都应当熟练使用的基本技能。运用这些技能可以“搜尽”所有法律依据,掌握可以使用的一切法律资源,确保不会因为不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学术观点而导致裁判错误。掌握和使用查找法律依据的技能在当前法律制度迅速健全、法律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在实践中确实存在法官不知道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新的法律法规的情况,致使在新法生效后很长时间还按照旧法办案。当前,新的法律不断颁布,法学理论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案例指导制度实行之后,具有指导意义或参考意义的案例将大量发布,这些都要求法官学会借助各种工具了解法律的新发展,认清自己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所处的“法律环境”。

二、法律论证技能

知晓法律规范、法律思想,只是法律活动的第一步。要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目标,还要有相应的论证。法律论证或裁判说理是各国法院的共同要求。德国要求所有法官的司法裁判必须“建立在理性论证的基础上”,我国也要求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因此,掌握和运用法律论证技能对于法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司法实践表明,在大部分案件中,在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问题并不复杂的情况下,只需要作简单的法律论证便可以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得出处理结论。但对于另外一些复杂、疑难案件来说,完整、系统的法律论证技能便可以大显身手了。法律论证是把实在的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一个抽象的思想过程,可以用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证立、法律思维等各种名称来表述。解剖这一思想过程,我们可以把法律论证技能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法律解释方法。面对已经认定的事实和既定的法律,当法官发现有两个以上可能的法律结论或者法律条款的意思含混不清时,则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技能对所适用的法律加以解释。在人类长期的司法活动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法、系统解释法、目的解释法、历史解释法、动态解释法、实用解释法等。尽管只有将这些解释方法与其他法律论证工具和技能配合使用才能解决问题,但它们作为法律论证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技能,是法官必须掌握的。

第二,法律推理方法。法律推理是法律论证过程的外在表现,是将抽象的法律规则(大前提)运用于具体案件(小前提)的基本框架。如果说法律解释所解决的只是确定“大前提”的含义,法律推理则必须把解释过的大前提与证明过的小前提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案件的结论。经常使用的法律推理方法包括演绎推理方式、非演绎推理方式、反演绎推理方式、实质推理方式等,而每一种推理方法的应用都不只是形式逻辑的简单推论,而是融其他各种法律论证方法于一体的多维的思维过程。

第三,法律思维方式。这种司法技能与前两种有些交叉,但其侧重点是把法律作为一门科学和一个职业对待,区分法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道德领域中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不同。法律的规范性、正义性、强制性、程序性等特性都是在法律思维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

第四,法哲学理论(法学流派)的指导。或许这已经不是狭义的“司法技能”所能涵盖的,但是它在司法活动中对法官的决策有着根本影响。一个法官的法学理论倾向决定着他法律解释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他价值取向的判断,最终也决定着裁判结果。自然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历史法学、实用主义法学(如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等,都是法官在裁判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理论,因此应当认真研习。另外,在特定的案件中准确判断自己的法哲学倾向并系统运用此种理论(同时参考和借鉴其他相关理论),是法官作出客观、公允法律判断的理论保证。随着法律现象的复杂化和法学研究的繁荣,新的法学理论流派不断出现,原有的法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个高层次的法官应当及时学习和运用这些源自实践的理论,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

三、事实认定技能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固然重要,但作为审判活动另一条坐标的事实认定也同样不可忽视。尽管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但如果在不能准确认定事实的情况下谈法律适用问题,则会被批评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两者中的任何一部分不正确,另一部分都将为“零”。因此,在司法技能中,案件事实认定技能是法官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事实认定技能,也称“事实分析技能”,是法官发现、证成、重构案件事实的能力。对于案件事实的内容,理论和实务界经常使用的比较经典的分析方法是PEC三步分析法,即主体(Parties)、事件(Events)、主张(Claims),也就是:什么人遇到了法律问题;什么事件导致了这些法律问题产生;这些人提出了什么主张。除此之外,法律事实分析方法还有TAPP四步分析法(Things, Acts, Persons, and Places),即事件、行为、主体、地点;还有PAPO四步分析法(Persons, Actions, Places and Objects),即主体、行为、地点、客体。不论何种分析法,其目的都是要把“事实”的内部秩序理顺,以便与后面的法律分析相匹配。不同法官对事实的内容分析可能采用不同的模式,但其核心内容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了解了事实的内容构成基础上,案件审理的下一个环节就是事实的发现、证明、筛选和重构。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单项事实,而且适用于案件的整体事实。也就是说,法官不仅要完成单项事实的认定过程,还要在单项事实之间通过推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案件的整体事实认定。

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法官运用很多具体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第一,事实发现与证明技能,即运用证据的能力。有一种说法,即“案件中没有事实,只有证据”。这种说法突出强调了证据在审判中的重要性,因为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是无法成为裁判依据的(无需证据证明的事实除外)。因此,认定事实的过程就是运用证据证明的过程。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很多技能已经被总结、升华为证据规则,形成了普遍采用的规范,也有一些是在非规范层面上为法官所使用的一些技能,如听证证人作证时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发现证据的破绽,如何调动双方当事人交叉质证的积极性,如何判断证据的相关程度等。

目前,关于证据方面的著述开始多起来,外国的译著也为我们学习证据能力提供了帮助。美国著名证据法专家威格莫尔(Vigmore)、万斯廷(Weinstein)等创造了符合认识规律的缜密的证据理论和技能体系,都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司法认知能力。在案件事实中特别是案件的基础事实或背景事实中,有一类是无需证据证明的事实,这就是司法认知的内容。以往对司法认知的理解比较偏狭,认为只有那些一加一等于

二、星期二之后是星期三这样的“傻瓜事实”才是司法认知的范畴。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影响案件因素的多样化,司法认知的范畴在扩大,对法官作出司法认知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例如,中国人口状况的事实对计划生育行政案件中事实定性的影响,社会科学知识或理论在案件事实性质认定方面发挥的作用,国际形势(特别是经贸竞争力量对比)对认定和处置企业垄断活动的影响等,都需要运用法官的司法认知能力。一个法官如果不具备相关领域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司法认知这一规则便缺乏生命力。

在实践中,当事人也可能提出某个需要司法认知的问题交由法官判断,或者法官自己发现了某些事实之间缺乏某个环节,或者对某项事实的认定出现了证据缺口,这些都需要由司法认知的事实来填补。如果法官有这样的自觉性和能力,便可以在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方面增加一层保障。

第三,心证能力。这一能力是法官作出事实判断的基础,是所有法官都必须完成的一个过程。面对各种证据和对证据的质证,面对已经被证明的单项事实,法官必须在内心形成一种对证据判断的确信,从而转化为对事实的认定或不予认定。这种内心的确信就是自由心证。当然,法官心证的形成并不真正是“自由”的,因为它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除了现有的证据规则,法官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认识方法、个人人格等都可能对心证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心证的正误不易判断,但人们总是要检验形成的心证是否令人信服,是否能说服法官自己,是否能说服当事人。如果达到这样的标准,则事实判断的正确性才有保障。

四、案件审理技能(庭审技能)

庭审是司法机关特有的工作方式。也正是靠这种特有的工作方式,司法获得了其程序上的正当性。庭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质量,关系到诉讼参与人和广大公众对司法的信心。因此,掌握庭审技能是对法官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庭审活动是审判活动的中心环节,相关的司法技能也十分丰富。总地说来,两个方面的工作在提高庭审质量方面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法官要时刻检视自己对庭审目的的认识;二是按照庭审目的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技巧。

第一,正确认识庭审的目的。

有不少法官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很清楚庭审的目的,但作为一项技能,这里要求每一个法官在开庭前对自己的认识作一次检查,重新给予确认、强化。这种看似“婆婆妈妈”的做法却可以为庭审活动的效果提供根本保障,使庭审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庭审。

一是提醒自己确认开庭审理的一般目的和具体目的。庭审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其他所有审理活动支撑下进行的一种具有外在展示性的活动。因此,庭审可以被称为整个动态审理活动的高潮阶段,也可以称为一场木偶剧。因此,“认识”的核心就是法官提醒自己,庭审是为了把事实问题查个“水落石出”、把法律问题辩个“是非分明”。的指导思想。即使争论的问题没有定论,通过庭审也要就所有存疑的问题获取当事人各方的意见,展开充分辩论。

二是开放心态下的两种追求。开庭之前和开庭过程中,法官必须有两方面思想准备:一方面是对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计划希望查清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查清;另一方面是法官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注意捕捉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处理的细节,听取自己在案卷材料中未曾了解的内容,随时准备调查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够完全掌控案情,防止出现纰漏。

第二,按照庭审目的恰当运用审理技巧。

目的即已明确,技能便有了用武之地。否则,即使操作技能再娴熟,也难免使庭审失去方向。可以说,庭审技能的运用是法官展示自信心、洞察力、控制力的机会。相关技能范围很广,这里仅择其要者略作论述。

一是以庭审目的为指导准备庭审提纲。几乎所有法官在开庭前都撰写庭审提纲,但紧扣庭审目的的庭审提纲和程序提示性的庭审提纲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应当明确,庭审提纲不只是提示法官到什么阶段问什么话,更重要的是把所有影响“水落石出”和“是非分明”的因素都要预先想到。法官还要以开放的心态,随时接纳新的事实。这样的提纲才能真正帮助法官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孕育出司法的智慧。二是控制庭审节奏。控制庭审节奏并不是简单的“快时放慢、慢时加快”,而是要求法官根据庭审目的的实现情况和当事人的接受状况,调节庭审的进度。实际上,控制的节奏体现着法官的内心判断形成过程。如果法官内心已经形成判断,庭审进度便不应太慢;而在问题尚未查清的情况下,即使稍快一点也可能造成遗憾。控制庭审节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事人双方的反应。如果当事人没有从庭审过程中获得与法官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则表明庭审活动未被认同,纠纷难以真正解决,这样的庭审功效则只能说实现了一半。一些当事人对庭审活动的消极评价实际上是对庭审的否定,更是对法官庭审技能的否定。

三是宁可法官自己少说话,也要让证据多说话。法官替证据说话乃庭审之大忌。证据是法官认定事实的最大帮手。庭审中,法官要尽可能多让证据“说话”,而不是由法官自己说话。如果证据能说明十分,法官绝不能只让它说明九分。法官应当通过证据最大程度地还原法律事实。这样做,可以增进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怀疑。

四是精神专注,及时反应。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不仅能体现法官勤勉敬业的职业道德风貌,而且能帮助法官掌握案件每一个细节,避免任何小的差错。审理过程中,法官可以根据需要作笔记,记录自己的兴趣点。

五是妥善处理法庭上发生的意外情况。例如当事人情绪激动而有出格举动,或者出现证据埋伏等使用不正当诉讼技巧的情况等。对于这些问题,法官应当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随机应变,冷静处理,维护良好的庭审秩序。

最后要强调的是,庭审技能的运用必须遵从前面提到的庭审目的,要服务于事实和法律问题的详尽展现、充分论理、准确判断。如果法官有其他任何顾忌或者个人的“小算盘”,庭审技能非但不能实现庭审目的,反而会成为非正义的帮凶。我们所研究的司法技能本身也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效果。

下载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法官的心理学技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技能的形成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概念: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 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心理学证书—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证书

    心理学证书种类介绍—— CETTIC即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hina Employment Training Technical Instruction Center)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

    法官培训

    7月31日,全国法院第二期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班在哈尔滨举办,来自全国法院近150名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培训。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最高法院纪检组组长张建南将作......

    法官先进事迹

    XX同志先进事迹 XX,男,XX年XX月出生,陕西XX人,XX年加入中国XX党,XX年毕业于XX大学,XX年进入XX区人民法院工作,XX年调入XX人民法庭(现XX人民法庭)工作,XX年XX月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XX年X......

    法官职业道德

    文号:法发〔2010〕53号 发布日期:2010-12-6 执行日期:2010-1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修订后的......

    法官感谢信

    法官感谢信范文1 尊敬的法官大人:首先,在此,我要向您深深地鞠躬致谢,感谢您为我所提供的宝贵帮助和支持,让我在法律问题上逐渐走向正轨。通过您给予的法律指导和鼓励,我不仅学到......

    法官事迹材料

    优秀法官事迹材料六篇【篇一】她是一名法官,也是一名志愿者。7年前,一个怀揣梦想的湖南女大学生,毅然选择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她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扎......

    法官演讲

    人民法官为人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路志杰,来自运城市中级法院民三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民法官为人民》。法官,共和国的法律卫士,一个多么神圣而庄严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