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慈善危机
综合分析
之
慈善捐助的信任危机
学
院
*******
专
业
*******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案例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贫困问题特别是
贫富差距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因
素。波士顿咨询公司(BGG)在2005年底发布的《中国理财市场》报告中预计,中国富有人士的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可见,中国的贫富悬殊差距已经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3上升到2005年的0.46,超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和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有952万户家庭、2 200.8万城镇居民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仅为每月159元。在农村,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贫困人口有2600万,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元。中国4 500万高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而总人口约7亿的低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仍在50%左右。
为了改善贫富差距的问题,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然而,社会慈善事业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正阻碍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使社会慈善捐助的捐助人必须面临社会的信任问题,捐款使用者也面临着捐助人的信任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我国慈善制度不健全,真正愿意捐助的慈善家不能放心捐款的使用,从而退出了我国的慈善业,留下的就是媒体常报道的假捐的造势者,他们正因为知道制度的不健全,所以谎报捐款的数额,并借此炫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一假捐现象也最终将真正的慈善家排挤出了市场,从而出现了慈善捐助的逆向选择。
另一方面,捐款人将资金交给地方民政局等部门使用后,捐款人不能完全观察到资金的具体运作过程,从而形成了地方民政局的使用资金的道德风险。在签订捐款协议时,捐款人若无有效地约束措施规范捐款的使用,则使用资金的地方民政局将以自身最大化目标使用资金。例如中央电视台对83岁高龄的著名慈善家余彭年进行访谈时,老人慨叹“好事难做,善门难开”。他捐赠给内地某医院用于救死扶伤的10部进口救护车,却被改成了当地官员的座驾。某省民政厅竟然用社会捐赠的2 000多万元善款修建豪华办公楼及住宅。
针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慈善事业不能正常发展的情况,现在,许多捐款人采用基金的方式以达到慈善的目标。基金作为一种行善方式使慈善成为借款人的一门事业,对于慈善事业的处理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博弈方式。在过去,捐款行为是一次性的,双方在一次性的合作中,信任问题就无法避免囚徒困境。然而,基金的行善方式就将行善由单次转变为多次。在多次的博弈中,作为捐款使用者将没有动力为了一次的利益而损失长期的合作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信任机制就自然建立起来。
此外,基金形式的慈善事业也为捐款人带来了利益,富豪以打理基金会作为退休后的出路,可让数十年来惯于勤奋工作的商人,退休后仍有所作为,不至于无所寄托,这也使基金会更有效运作,更有机会永续发展,比一次性的捐献好。对于捐款人的现有企业来说,也有助于企业领导层更新和下一代接棒。
例如,2006年8月24日,香港富豪李嘉诚表示,将会捐出最少
1/3身家给李嘉诚基金会作慈善用途。当他未来考虑到需要“退休”时,将会全时间打理基金会的业务。
美国两位富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不久前也宣布将大部分身家捐出,非常慷慨,但这样大手笔的富豪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如果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相比,李嘉诚捐赠1/3家财的承诺,并无惊人之处;但如果以现代中国富豪的普遍行事准则来比较,李嘉诚的举措便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将善款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将善款的运作专业化,基金的长期运作就是避免慈善信任危机的有效方式。综合分析题:
1. 慈善捐助除了捐助人对捐款使用的信息不对称以外,还存在哪些信息不对称现象?它们将会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富人在行善的同时,也向社会表明了他的财富,由此而引发了富人对“露富”的担忧,请问该如何设计一个激励机制解除富人行善的烦恼? 分析如下:
1.1从上述案例信息中可以得出中国慈善捐助事业的现状如下: 捐赠人——需求,动机,内心感受未受到充分关注。常常被忽略,知情权和监督权被剥夺; 受捐人——往往未得到“充分”的捐助;
善款——善款流向不透明,善款使用情况不被捐款人知晓; 慈善机构——运行机制不透明,总给人“暗箱操作”的感觉,且监管乏力。
1.2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则是委托人。
在中国的慈善事业中,慈善机构明显处于拥有信息较多方而成为代理人,而捐款人和受捐人则处于信息资源不充足的一方而成为委托人。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才会使得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受到严重约束,其中运作机制不透明,监管乏力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众对慈善事业失去了信心,其积极性便会滞后,对各种捐款活动,因为没有信息的公布,人们便会怀疑自己的资金会不会使用到了真正需要的人手里。这就对慈善捐款的公益性提出了质疑,而这种质疑的蔓延又制约了慈善事业本身的发展。
1.3 通过上述信息不对称概念,结合中国慈善捐助事业的现状及案例中的信息,我认为在慈善捐助中除了捐助人对捐款使用的信息不对称以外,还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捐款人和受捐人对慈善组织内部管理运营机制的信息不对称、捐款人和受捐人对慈善监督机制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论述如下:
1.3.1捐款人对捐款使用的信息不对称:运营机制和程序的不透明使得中国的慈善事业总是给公众一种“暗箱操作”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捐赠渠道高度集中,大部分捐赠由官方与半官方机构接收。个人或企业的慈善捐赠主要方式是间接捐赠,即企业或个人通过第三方机构操作慈善捐赠项目受赠主体包括各级红十字会、慈善会、各类基金会以及其他慈善组织。捐款人将资金交给这些组织后,捐款人不能完全观察到资金的实际运作过程,也无法获悉受捐人的收益,这样捐助人无法对自己“购买”的服务质量做出确切的评价,自然影响慈善积极性。
1.3.2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首先,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品质与数量难以衡量。许多慈善组织的服务性产出往往不像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产出的数量和品质难以测度。它的产出和产出的最终社会效果之间有时间上的滞后性。非市场产出通常是一些中间产品,充其量是最终产品的‘代理’,间接的非市场产品对最终产品贡献的程度是难以捉摸和难以度量的。其次,公益性慈善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有间接性。服务的间接性即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尚有中间环节的存在。就如在微观经济学中,若受托人负有代理纳税义务,税收负担最终由收入归属人承担。这种间接性特征在公益事业部门同样存在,在公益性慈善组织尤为突出。因为捐助者很难判断慈善组织的表现,捐助者“购买”的服务无一例外是让第三者受益的。最后,各公益性慈善组织之间存在的外部性影响。如果把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话,如果非营利组织整体有一个廉洁的道德高尚的声誉,则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会从中受益,但个别非营利组织及其管理者却有足够的激励通过违规或者卸责来获取个人利益,依靠非营利组织的整体信誉继续吸引社会的支持,这就造成了整个慈善组织范围的影响甚至危机。假如捐款者与公益性慈善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优势的将是公益性慈善组织,且可以想见,有公益性慈善组织有条件损害捐款人的利益来谋求利益。
1.3.3捐款人和受捐人对慈善组织内部管理运营机制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大部分的慈善组织都有政府背景(这也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特点——政府垄断慈善资源),它们对自身的信息公开具有选择性,所以很多捐助人和受捐人对慈善组织内部的人事机构、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对善款的运营过程不甚了解,使得“委托人”无法判定和选择合适的“代理人”。
1.3.4捐款人和受捐人对慈善监督机制的信息不对称: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保证慈善事业健康良性地发展。外部监管上,媒体对慈善业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负面宣传的少,暴露实质问题的少,更多的是掩盖问题的本质,结果使得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营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了解,甚至一无所知,从而失去了“话语权”。内部监管上,慈善业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对慈善组织的运行缺乏内部管理。导致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一方有利而另一方不利,使得交易控制在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手中,使得违背交易者愿望的市场优质品淘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我国慈善制度不健全,很多真正愿意捐助的慈善家不能放心捐款的使用,从而退出了我国的慈善业,留下的就是媒体常报道的假捐的造势者,他们正因为知道制度的不健全,所以谎报捐款的数额,并借此炫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一假捐现象也最终将真正的慈善家排挤出了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慈善捐助的逆向选择,使得慈善市场全部或部分失灵。导致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在交易和合约形成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另一方所察知,从而一方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捐款人将资金交给地方民政局等部门使用后,捐款人不能完全观察到资金的具体运作过程,从而形成了地方民政局的使用资金的道德风险。在签订捐款协议时,捐款人若无有效地约束措施规范捐款的使用,则使用资金的地方民政局将以自身最大化目标使用资金。一个慈善组织或者一项慈善活动它的行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慈善项目的开发、善款善物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志愿者的参与、组织活动的内部管理。在几乎每个环节中作为相对于捐款人和“代理人”都可能出现基于道德风险的违规操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挪用、滥用捐款。由于慈善组织自身约束动机不足以及监管不力的原因国内外均存在慈善机构或组织成员挪用、滥用捐款用于非公益事业支出项目等慈善丑闻的发生。
第二,内部管理成本高、无效率。慈善组织的日常管理经费来源一般包括:政府资助、会员会费、善款及利息、自创自收。第三违规商业操作。我国有关于对慈善组织减免税收的相关规定,这一条款在鼓励公众捐献促进慈善团体发展的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也给一些组织或其成员利用免除商业或贸易利润的税收条款获取非法所得的途径。
除了以上三方面外还有慈善机构联合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借慈善之名行避税之实以及通过慈善活动洗钱等现象也时有发生。2.如何激励富人行善?
2.1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富人这些担忧与现今社会的慈善机制不完善和我国的具体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常理推测,亿万富豪们缺的不是钱,而是财产的安全、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声望。用多余的交换最稀缺的东西是非常理性的行为,这些生意场上的精英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在中国做慈善往往并不能给富人带来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名望,结果可能是更不安全,名声更糟。这是中国富人不愿意出钱做慈善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富豪不想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不想让自己的财富成为议论的话题,更不愿财富与慈善捐献产生无法自主控制的联系。
2.2 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鼓励措施力度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富人加入到行善行列中来:加强和完善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普及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完善对壹基金的管理等,具体如下:
2.2.1加强和完善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机制,透明化慈善组织的信息,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效率,促使信息对称化,使捐款人能够放心行善,使慈善市场健康良性的发展是提高所有捐款人积极性的一个基础措施。
2.2.2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气氛,慈善家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佩,理应得到相应的荣誉和社会地位,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富人行善的问题,要知道只有社会以他们为荣,富豪们才会以自己为荣。
2.2.3目前我国只有20多家有着浓烈官方色彩的慈善公益机构获得了税前捐赠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而捐向其它机构的善款,至多也只能享受年度利润总额12%或10%以内的扣除优惠,而且要想办理捐款退税,至少需要通过50多道手续。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富豪们行善的积极性。所以,普及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高捐赠的税收减免比例、简化免税程序有助于提高富人行善的积极性。
2.2.4现在很多富人喜欢用自己的名义设立壹基金,所以降低私人建立壹基金的门槛,完善对壹基金的管理也会提高富人的行善积极性。
第二篇:大学生对中国慈善危机的一些看法
大学生对中国慈善危机的一些看法
前言: 一直比较关注慈善事业。最近几个月以来,从轰动全国的“郭美美”事件,到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中国“慈善晚宴”,到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巨型雕像”事件,中国慈善事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摘要:慈善是出于对人类的热爱,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慈善事业有利于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一、对慈善的理解
慈善,一是“慈”,要有仁爱之心,二是“善”要有善行义举。慈善应该不计回报,不计结果,慈善只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们的一种善举。参与救助和志愿活动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我们参与慈善活动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在许多人对慈善心存疑问和不理解之时,慈善和志愿活动会慢慢消解人们心头的坚冰,让人们重新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这种精神意义上的结果,比什么现实的救助结果都重要,需要我们的救助和慈善活动来慢慢改变。
有一个慈善基金会的宣言中说得好:
“也许你我没有丛飞那样圣徒般伟大的胸怀,可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也许你我没有比尔.盖茨那样富有,但我们能用一元,二元筑起我们爱的宫殿,心的长城!也许你我甚至一无所有!但我们的爱心就是所有!因为我们有同一颗心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行动!
我想爱心足以使一座城市更加美丽,并使之改变!
二、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
从2006年6月开始,寻访到了目前在中国做慈善风头最健、知名度最高的三个人:年过八旬的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长余彭年,他因为将自己20亿元的财富捐给社会而声名远播,被称谓中国的慈善冠军;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先后捐款5.8亿元;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总捐款接近3亿。
通过和他们面对面地访问,我们看到了中国慈善业一个真实的侧面:做慈善多年的余彭年,叹息中国慈善环境的艰难;黄如论的观点则代表着大多数商人慈善者最朴素的动机:出于对穷苦者内心的恻隐与怜悯而一次次捐献自己的钱财;而翟美卿所运作的慈善基金会,现在则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她说她打算在10年后全心来运做基金会,“基金会规模最终将达到10亿元”。
毋庸置疑,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而在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类主体中,商业力量、财富阶层虽往往成为其中夺目的明星,但囿于各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实则有限。这就是今天中国慈善的现状,是谓“真相”。
三、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1.对慈善事业认识的落后
除了来自外部的政府动员和社团劝募而不得不做的捐赠之外,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受怜悯心的驱使,而这难免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在慈善事业上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规划。
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来自内心怜悯心的驱使,这种慈善行为随意性比较强。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并不缺乏同情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媒体所报道的东南亚海啸惨状令网易丁磊深受震动、心下恻然,随即决定个人捐出一千万元现金。而翟美卿在一次做美容过程中碰见一个家庭困难的女孩,就决定帮助她。这种随机性捐赠的例子在其他富人身上也多次发生,这和西方企业家有目标、系统性的捐赠有很大不同。
“目前中国的慈善是结构性而不是规则性的,大多是伴随着大的灾难事件发生。”宁向东说。从已经发布的慈善榜来看,教育、社会公益和健康以及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仍然是企业家们热衷的捐赠领域。
显然中国现阶段的慈善还处于“零售”阶段,大多数捐赠是零星的。慈善的组织化运作才刚刚起步。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
2.富人做慈善反遭嫌疑
怕露富、纸上富贵、担心“越捐越麻烦”让“首富”们成为慈善的配角。
对于富豪们在慈善上的慷慨,很多人心存芥蒂,揣测他们的动机,怀疑他们是为了做秀,赢取名声,或者怀疑他们有不可告人的商业或政治目的,或者是为了赎罪,为了享受丰厚的税收减免。而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慈善被当作企业的一种软竞争力,用来政府公关和提升企业形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宽容。
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5年“美国最慷慨的50位富人”中,盖茨夫妇、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迈克尔·戴尔等名列前茅,与他们在《福布斯》杂志2005年“美国400富豪排行榜”上的排名大致相当。这似乎表明,在美国,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中国的情形怎么样呢?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做慈善最多的企业家并不是最有钱的。排在富豪榜首位的黄光裕、严介和、陈天桥、丁磊等人是这个创富时代的标杆,而在慈善榜的前列,他们无一例外地缺席。根据胡润的统计,2005年百富榜的前4名(黄光裕、严介和、陈天桥、丁磊),所有的捐赠加起来还不到4000万元人民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慈善业还没有真正开始。”胡润说。
目前在财富阶层还有一种普遍的担忧,一是富豪们对不透明运作的慈善机构不信任,另外担心“越捐越麻烦”,怕接踵而至的各种拉赞助的捐赠活动,扰乱工作和生活秩序。
3.大规模展开的价值观并未成形
出于中国人传统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把财富尽可能多地传给家族子孙继承或管理是富人们普遍的想法。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
“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卡内基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100多年富人作慈善事业的某种驱动力与信仰。有学者这样分析美国国民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寡头们利用残酷无情的方式巧取豪夺大量财富,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捐赠中又如此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虽然过程血腥,但结果温馨。美国的财富史是一幅充满矛盾的画卷。
反观中国,财富创造和传承的历史是中断的,而现在财富积累的时间不过短短20年时间,而在对待财富继承的问题,大多数人没有作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出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大多选择把财富传给家族子孙,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
4.缺乏透明公开的环境,人们对慈善机构信任度不高。
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慈善发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自愿。慈善法要为内在的“慈”转化为外在的“善”提供通道,确保外在的“善”能够始终忠实于内在的“慈”,锻造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和民间慈善之关系,厘清慈善与商业之关系。现在民间公益组织登记注册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没有政府背景的民间公益组织都排除在外了。慈善资源的行政化垄断抑制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窒息了民间慈善的活力。
四、中国慈善的前景
如何挽救慈善事业,这事关我们的爱心传递,更关乎着千千万万急需救助人群的切身权益。慈善事业在坦诚面对国内舆论指责的同时,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检讨,空前的危机局面绝对不是一场纯碎的公关应对,要秉持慈善事业的本源,积极自我剖析,让高尚和阳光及早回归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出路。另外,民政部及慈善相关管理机构应当牵头开展一次从头到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机构的全面自纠与自查。要积极主动的查处一些行业内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对于捐款去向,使用数目必须做到清晰条理,有依有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坦诚地接受媒体与社会的监督。用实际行动换取昔日尊严,用自我完善赢得大众的重新信任,慈善要救助别人必须先救自己。
制定慈善事业法,从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运行标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着手,明确政府监督部门与社会协调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作程序,明确慈善机构的行为准则,接受捐赠和实施救助必须公开透明,合理合法,防止借“义演”、“义卖”等合法外衣谋取不正当私利,使捐助人放心自己的款项一定会用到需要救济的人员身上,从而调动富人捐款的意愿和积极性,确实十分必要。
在慈善家们行善义举时,社会各届也应多予以关注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语:
善者,乐者。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得到快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恶仅在一念之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善者喝彩!为善者鼓掌!好人一生平安!
第三篇:慈善英语演讲
I was very young when I first heard stories about the poor.Now I didn't hear those stories from the poor themselves, I heard them from my parents and my teachers, and, of course, from some pictures.These kind of pictures can always make me sad and
make me shocked.I remember learning that people who were poor need something material--food, clothing, shelter.And I know that, it is our job, apparently, to help them.I saw pictures frequently of sadness and suffering.I heard about things that were going wrong in the lives of the poor.I heard about disease, I heard about war--they always seemed to be kind of related.And in general, I got this sort of idea that the poor in the world lived lives that were wrought with suffering and sadness, devastation, hopelessness.And after a while, I developed what I think many of us do, I started to feel bad every time I heard about them.I started to feel guilty for my own relative wealth, because I wasn't doing more, apparently, to make things better.And I even felt a sense of shame because of that.I remember a speaker from ted said ”The cost of a cup of
coffee can save a person's life”.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 mention this setence in my reports.But actually every time when I saw
people begging for money outside our school, I chose to ignore.i
think only few of us choose to give.We are afraid that those people on the ground are cheating us.However, what if he is not? Does it mean we lost a chance to save others? I can still remember m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said that if a person puts down his dignity to beg you, you should give for his brave movement.And I, in fact, was so deeply moved by this.It's hard to express now how much that affects me.Sometimes I help poor children through some charity organizations.Now I still keep in touch with a little girl in the mountain area.From her latest letter, I did hear stories of life change and amazing little details of change.Now these pictures including the pictures of the letters are carefully saved in my computer.They will always remind me to give and help as unforgetable pictures in my mind.I think the way that we participate in each other's stories is of deep importance.So what I really hope is that after listening to my report, some of you, maybe all of you can try to help those people, I mean to help them, and to feel them.
第四篇:优秀慈善义工获奖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姐妹大家好
我非常高兴能融入到扬帆助学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中,在已过去的2012年中,我有幸被评为“xx百名优秀慈善义工”,面对这份荣誉,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惭愧。荣幸的是在各位兄弟姐妹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惭愧的是,由于自身的能力与经验不足,所做出的成绩离我自己定的目标和总队的要求还相差太远。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薛妹,是她把我引入到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是她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及无私的爱心奉献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过去的一年里,在薛妹的号召下,海阳、莱州、龙口、蓬莱等地都留下了我们助学的脚步,当看到多名因各种原因上学困难的学子们,能够展开笑容,放下包袱,更安心努力的学习,我就由衷的高兴。为了使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亲们都能身体健康、相亲相爱,我用我的技能来为一些兄弟姐妹们解除了一些疾病痛苦,我相信只有我们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资助。为了让孩子的心里感到爱意,我就利用孩子的假期将孩子接到家里进行面对面的传教,让孩子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为了让考上大学的孩子能不在求学的路上感到家庭不幸带来孤凄,我的爱人亲自开车千里相送,让孩子得到亲人般的关怀。利用募集到的衣物,邮寄到新疆、青海、甘肃等偏远山区的学校,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在临到年关时,我又自备了一些衣物为老家的无保老人送去了一份温暖。
2012年已过去,虽然做了一点善事、献了一点爱心,但是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份荣誉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荣誉。展望到来的2013年,我将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努力向薛妹及各位亲们学习,并在各位亲们的帮助和感召下,继续努力,把我们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贫困学子能把书读好、让更多的偏困地区的孩子得到温暖、让我的兄弟姐妹身体得到健康、让更多的孤寡老人得到温暖!
第五篇:慈善总会优秀志愿者工作汇报
慈善总会优秀志愿者工作汇报
点亮自己,温暖更多的人
尊敬的领导:
我叫***,现将我的部分经历和生活感受向大家做个汇报,我只是做出了一名下沙新城新居民应该做的事情,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198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一个僻远农村。早前父亲得有癌症,为父亲治病及四个孩子的求学,家里一直一贫如洗。有时甚至温饱都成为问题,但在亲戚朋友和周边邻居的帮助下还是撑起了这个家。2001年我跟哥哥一起考上了大学,学费便成为了最大的难题,于是我便只身一人带42元钱到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求学。到校的第二天我便得到了学校绿色通道的帮助,也得到了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在校四年还申请得到了国家的四笔助学贷款,让我顺利的完成了学业。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整个社会温暖的臂膀了,让我冲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让我活的有尊严,活的有勇气,所在在我的心里永远心存感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帮助过我的人,也深深的影响了我,让我更坚定的努力学习,努力创业,回报社会。
大一的第一次社团纳新,我便第一个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那个集体里,我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的温暖,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愉悦。大二的时候,我竞选当上我校经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去植树,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免费民工子弟家教等,每次看到被我们帮助人的微笑,我非常的欣慰,也倍受鼓舞。两年多的志愿者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点亮自己,温暖他人。
大三的时候,我看到了下沙发展很快,但是没有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信息的不对称,让老百姓生活很是不便。于是我跟同学一起创办了下沙地区一个综合信息门户-----下沙网(我们把各类有用的信息都收集起来发布在网上免费供大家查阅。下沙网现在有近100万条信息关于下沙地区。每天提供近万条房产出租、出售,二手、打折促销信息,方便下沙人民生活。收集下沙约2万条厂商公司及个体户的信息,在网上展示供用户免费查询。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公司率先提出不裁员不减薪水,为此还获得了杭州市优秀责任企业称号,开发区工会优秀职工之友。解决了近50名大学生就业,每年还提供了百个兼职岗位。受到老百姓的一致赞赏,我想这就是给我们最大的褒奖。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
08年5月,我承办了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创意集市旨在免费提供给在校的大学生一个创新创业的一个平台,一周四次,定期开放。并开通了网上集市网站:tb.xiashanet.com,免费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易。此举不仅得到了杭州市和开发区相关领导的赞赏,也得到高校及大学生朋友们的欢迎。几年下来,培育了400多个摊主,其中从创意集市中也走出来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例如浙江理工大学的朱晓玲离开大学生创意集市不久便成立了自己公司,她的手绘T恤不仅销量可观,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关注报道。每次收到摊主的近况信和感谢信,我就会感受到压力,我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08年12月,依托下沙网我成立了下沙网义工联盟,旨在依托这个平台号召更多的网友支持和服务下沙人。近两年时间了,我们开展了近百场活动。如:世博保安,六一文艺晚会进杭州市聋人学校,钱塘江边喊潮也是我们每年必须坚持下来的活动。我们用心的经营,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下沙人,联盟会员也从当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200多人,这里面有学生,有老师,有企业高管,也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外来的民工,遍布了下沙的各行各业。因为一个信念,我们走在了一起---点亮自己,温暖更多的人。
09年2月,我被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聘请为创业导师,同年8月被杭州市聘请为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年仅二十七岁我,被尊为“师”的感觉,很惶恐,生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我一直很勤奋。从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到现在的创业导师,我切身的感受到了中间的艰辛和困苦,我觉得自己更有理由能服务更多的大学生。我觉得他们不缺少聪明才智,只是缺少“温暖”,在我一次次的鼓励下,很多创业者们看到了希望。于是每年在各大高校演讲数十场,并成为一些就业协会的顾问,并适时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09年11月我被选为了杭创下沙分部副主席。
09年11月,开发区团委跟建德航头镇小学“爱心1+1”结对,我有幸结对了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并承诺一直支持她到大学毕业。会上我也作为代表作了发言,有一句话也是我切身的感受:只有承担公益责任的人,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从此,我关注和帮助了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把公益融入事业,把公益当成事业,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分不开,也离不开。“点亮自己,温暖更多的人”,我将继续努力,为之奋斗不已。
汇报人:尚**
2010年11月16日